低碳经济

合集下载

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低碳经济定义,找到各种定义的共同点,给出低碳经济的定义,从五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说明,整理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定义,分析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异同。

关键词:低碳经济定义内涵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一)低碳经济的定义《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鲍健强(2008)等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刘细良(2009)强调低碳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经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金乐琴(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一致,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密切联系。

尽管学者们对低碳经济定义的表述方法不尽相同,但各个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定义可概括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概论

低碳经济概论

低碳经济概论摘要: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与特点1.低碳经济定义2.低碳经济特点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2.我国环境与能源现状3.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三、低碳经济的主要领域1.清洁能源2.节能减排3.循环经济4.绿色交通5.低碳城市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1.政策体系2.激励机制3.国际合作五、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环境质量改善3.能源安全4.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六、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展望1.技术瓶颈2.投资与成本问题3.区域发展不平衡4.国际竞争与合作正文:低碳经济概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与能源问题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共同挑战。

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发展背景、主要领域、我国政策与措施以及低碳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与特点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消费和投资过程中,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等现象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2.我国环境与能源现状: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多重压力,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

3.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已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能源转型、节能减排、绿色创新等方面的实践。

三、低碳经济的主要领域1.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节能减排: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再生和再加工,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减少废物排放。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能源利用、产业结构、城市规划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减少碳排放和促进碳吸收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低碳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需要在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实行碳排放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促进碳吸收:除了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还要促进碳吸收,通过植树造林、开展碳汇项目、推广农林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等措施,增加自然环境对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3. 节约资源: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降低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4. 优化产业结构:低碳经济要求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产业的比重,提高清洁低碳产业的比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5. 促进绿色消费: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人们选择环保产品、节能设备、低碳交通和生活方式,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减少碳排放,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6. 加强政策支持: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营造低碳经济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高碳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包括以下几点:低碳经济是对传统高碳经济模式的一种革新和转变,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耗、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种积极响应,通过降低碳排放和促进碳吸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定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特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CO2排放。

低碳技术:清洁煤技术(IGCC)和CO2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历史发展: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2.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6年底,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论报告》。

3.2007年6月,中国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4.2007年初,保定市政府提出太阳能之城概念,降低碳排放。

5.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6.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召开会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7.2007年9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APEO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8.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对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9.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

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点,推行低碳经济”。

11.2008年1月28日,WWF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所谓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低碳经济概论

低碳经济概论

低碳经济概论【实用版】目录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背景二、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三、低碳经济的实践路径四、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五、低碳经济的前景展望正文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背景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途径,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2003 年英国政府发布了《低碳经济:构建可持续的未来》白皮书,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构想。

此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二、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

2.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碳排放。

3.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产业,减少高碳产业比重。

4.政策制度: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税等。

5.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三、低碳经济的实践路径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1.加强新能源研发和推广,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碳排放。

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产业,减少高碳产业比重。

4.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碳排放权的有序交易,为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提供市场机制。

5.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四、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投资成本高、产业转型难度大等。

然而,低碳经济也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五、低碳经济的前景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1 引言“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

相对于高碳经济,低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施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

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推动下低碳经济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表现为CO2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GDP 增长速度、CO2绝对排放量减少、实现零排放、空气中CO2含量降低。

因而,低碳经济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以生态发展为目标: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以技术开发和交流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电力、交通、建筑等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同时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提高能源效率,进而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3)以社会利益为原则: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低碳经济是继蒸汽机、电气、原子能空间技术和新能源之后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也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2],必将深刻影响当今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中国而言,低碳是经济新的增长点、转折点和可持续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自从2003年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输入端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在输出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经济的四大特征: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低碳或非碳能源。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庄贵阳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背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

1997年,《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200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厘路线图”确定了世界各国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具体领域。

根据《巴厘行动计划》,国际社会计划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就2012年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安排作出最后决定。

记者: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

那么,从学术和理论上来讲,什么是低碳经济?庄贵阳: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尤其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

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

尽管如此,各种低碳经济概念都强调其目标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

低碳经济文档

低碳经济文档

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

低碳是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整个生产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少排放温室气体,达到碳足迹最小。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汚染。

目标是应对气侯变化、确保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通过研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大力发展低碳工业和交通运输,引导社会低碳消费等,以构建低碳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应对气侯变化和能源安全有关,因为碳排放影响着气侯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直接影响气温上升。

2010年全球温度异常变化,特别是北极附近,出现异常暖的情况,北极冰融化迅速。

据专家分析,2010年可能成为最近130年来最热的一年。

地球升温有三个因素:天文、地文、人文。

天文是太阳辐射的变化,周期长,不是十年八年能显示出来的;地文是指火山喷发、大陆漂移等,这些都是区域性的,不是全球性;而人文指的就是现在石化燃料燃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温升高最关键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机理:地球表面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以4-100μm 波长的热辐射形式向外释放。

大气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向宇宙和地面放射出去,其中,向下释放的热量就会产生温室效应。

现在的问题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了,温室效应加强了,因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但二氧化碳并不是唯一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温室气体),甲烷、CFC11(氯氟碳11)、CFC12(氯氟碳12)以及氧化亚氮(N2O)等气体也同样会产生温室效应,但在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少。

如果把大气比作一座游泳池,相应地只有一桶多的二氧化碳,8升的甲烷,30茶勺的氧化亚氮,一滴CFC11(氯氟碳11)和半滴CFC12(氯氟碳12)。

但后者的几种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大得多,如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1倍、CFC12(氯氟碳12)是15-800倍。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能源技术和消费行为的低碳革命,是构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

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

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

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

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

什么是低碳经济?

什么是低碳经济?

什么是低碳经济?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逐渐认识,低碳经济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

低碳经济旨在通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问题,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发展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顾名思义,是指低碳排放的经济形态。

由于人类在工业、能源、交通等方面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技术和能源,以生产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并转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式,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度。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1. 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碳经济强调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以更少的能源和环境成本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2.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倡导减少碳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通过节能减排,能够切实降低对大气造成的压力,减缓全球变暖问题的进展。

3.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强调环境保护,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同时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探寻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1. 低碳技术的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普及,低碳技术不断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绿色产业也逐步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发展趋势。

2. 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地球绿一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国政府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如建设新能源基地、加强能源管理和技术升级等。

3. 低碳经济的实践和探索低碳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和实践。

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利用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高度的能源自给自足;德国实施了“能源转型”计划,以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创新、实施技术、政策和市场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从根本上讲,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以促进生态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用最低的资源投入动员最广泛的参与,优化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在低碳经济中,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再是矛盾的三角关系,而是协同互补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跨界创新、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涵盖政策、技术、市场、能源、环保、金融等多个领域。

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与人口增长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符合人类长远利益,是未来绿色经济的核心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减少碳排放,实现生态和谐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通过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和协同发展。

2. 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和实施新科技、新理念和新模式。

它将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

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使其更加稳健、可持续和综合。

3. 实现资源节约和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减少优势地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并通过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保作用。

低碳经济也可以促进资源的时时利用和循环利用。

4.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建立人民生活与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低碳经济推动的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

如何推进低碳经济?要推进低碳经济,需要政策制定者、科技创新者、企业家、投资者等各个领域的人齐心协力。

下面,介绍几种推进低碳经济的方式:1. 创新技术推动低碳化科技创新是推进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小的经济模式。

“低碳”一词最早来源于英国学者的文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指较低或不排放温室气体。

而发展低碳经济是指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经济活动,尽可能转移到低碳甚至零碳状态,把高碳产业转移到低碳甚至零碳的部门。

实现这一目标,将能极大地促进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因此其本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与高碳经济相比,低碳经济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即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相比较小,社会成本的降低幅度较大,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迈入低碳经济社会,目前已形成了以德国、日本、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参与竞争的格局。

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成功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标志着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时代正式到来。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面临新调整,能源资源供给和消费革命正在孕育新突破,全球气候治理取得新突破。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低碳发展,我国面临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互为条件、密不可分,保持适宜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着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更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紧迫任务。

如果要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必须抛弃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也下了不少工夫,在低碳经济发展上采取了诸多措施。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生活方式概念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方式举例冰箱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10毫米以上的空隙。

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

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

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

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

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

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微波炉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

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

低碳经济有关概念

低碳经济有关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提出背景】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低碳经济目的】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

其中新能源从生产大国发展为消费大国。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跳跃式发展之路。

工业节能在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

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但我国离低碳社会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二是低碳产业融资机制匮乏。

低碳经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

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我们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效应:改善环境,提升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速增长,导致全球温度在上升,高碳经济不可持续。

必须将气候变暖控制在2 摄氏度以内,世界经济必须向低碳转型。

哥本哈根协议多方博弈可以达成最优解,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减排目标指定清晰的方向。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低碳经济就是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降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发展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以及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能源安全和国际安全,各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场“低碳经济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1、改善大气环境。

气候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低碳经济可以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主要理由是:1)约有70%的所需减排量都可以利用现有及接近商业化的技术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实现。

2)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

3)目前已经有一些低碳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利用甘蔗制造的生物燃料以及下一代纤维素生物燃料,由于比其他具有较低持续性的生物燃料对食品及土地的影响更小,在交通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5)还有一些即将发展的新技术: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新型交通燃料、以及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的信息技术等,都为大量减排提供了潜力。

6)保护世界自然的碳汇来源,即森林,具有巨大的效益。

目前,森林砍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占总量的15%至20%。

2、提升能源安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

不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将导致未来气候效应和资源匮乏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

同时获取气候和能源安全则会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扩大本地能源生产的范围,并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

3、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

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

如果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融资获得,那么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抵消将是很小的,因此总体GDP会提高。

4、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低碳经济特征。

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

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

另外传统能源大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是清洁能源。

低碳经济的各细分子领域加速发展,早已不是“一枝独秀不是春”,而是“百花齐放春满园”了。

其中:1)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将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

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更强的紧迫性,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更快、更彻底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不仅是为了构建平衡的产业结构,更是为了在寻找持久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挑战,实现国内和国际的双赢。

2)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

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车。

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可能将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3)工业节能: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

中国计划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据国家发改委公告,在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达到2100亿。

与其他领域相比,工业节能主要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

4)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节能目标的21%。

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的标准,加上对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中国低碳建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数十万亿元。

远景令人鼓舞,但现实却依然很残酷。

我们离低碳的未来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有:1)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构建智能电网,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

我们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引起关注:(1)产业竞争无序,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市场准入有待提高,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科学技术;(3)技术产业的示范与应用推广,市场推广度还不高。

2)融资机制匮乏。

麦肯锡研究报告称中国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需40万亿,也就是说年均需1.8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绿色经济”。

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预算,通过银行推动绿色信贷,还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国际CDM交易等新型融资方式,并与国际金融机构广开合作之门,甚至开始建立国内首个环境交易所,拓展融资渠道。

但是,这些努力带来的资金非常有限。

融资机制匮乏限制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速度,甚至可能损害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细分领域观察:技术是关键在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科学技术或解决方案,能够独立的解决全球碳排放问题,而是必须与运输业、制造业、能源行业、农林业、房地产、金融业等相互结合技术,才能使之可行。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开拓、发展并加速低碳技术应用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大约5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IPCC估计,电力行业占了最大的份额,约为26%,工业19%,森林17%,农业14%和交通13%。

我们需要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削减至200亿吨,这意味着现有基础上63%左右的削减。

要达到我们的减排目标,除了减缓并且最终停止森林的砍伐,重点应该放在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关键部门的低碳发展上。

电力、交通、建筑、工业4大部门的减排量要分别占到2050年总减排量的38%、26%、17%、19%。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这2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

1)风能技术现状:全球风力发电在2007年安装能力94GW(主要是陆地)。

自2001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增长了20-30%左右。

装机容量大部分被安装在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

风电在2006年略低于1%的全球电力供应总量。

相比陆上风力发电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欠成熟,成本要高50%,但它能够提供更多的由于海上设施的较大规模而来的未来潜力。

虽然风力发电越来越商业化,但是如果风力要充分发挥其潜力,达到提供充足的零排放的电力供应,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

海上风力发电正处于商业化前的发展阶段,但正在推广中。

风能减排潜力:风电技术在2020年前可以减少1.25Gt二氧化碳eq(占电力部门减少排放量的36%)。

到2050年,风力发电技术的减排量预计将增长到2.14Gt二氧化碳(4.5%的全部能源有关的减排量或12%的电力部门减排量)。

风能投资需求:从现在到2035年,每年需要投资210亿美元(总投资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从事研发、示范和推广,以达到全面商业化目的。

2035年和2050年之间,每年需要670亿美元的商业投资,在全球推广风能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太阳能光伏系统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可并网或独立(离网)。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分布于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这些构成了光伏市场总额的10%。

在过去15年里,太阳能光伏市场急剧增长,未来发展速度将继续加快。

2006年世界光伏总累积量为6.6WG。

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光伏总累计量为5.7GW,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8倍。

德国、日本和美国约占全球光伏累积容量的70%、全球光伏制造产能的63%。

要成为具有充分竞争力的能源,太阳能光伏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太阳能光伏发电减排潜力:2020年之前,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减排0.33Gt二氧化碳eq(大约占电力部门的减排量的10%)。

2050年,太阳能光伏减排量可以达到1.32Gt二氧化碳(约占电力行业减排量的7%)。

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需求: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蓝图远景,为了实现全面太阳能光伏减排潜力,在2005年至2030年每年在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领域投资81亿美元是需要的。

2030年和2050年之间,每年555亿美元的投资是需要的。

光伏系统的投资成本仍然很高,这是光伏推广最大的障碍。

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能源革命成为发展引擎。

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持续发展的必然。

我国要以低碳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建低碳经济新思维等等措施,再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我国可以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更加可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