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合集下载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12.4升华与凝华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12.4升华与凝华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 12.4 升华与凝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教科书,具体章节为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本节主要讲述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内容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掌握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及其物态变化过程。

难点:吸热与放热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冰雕作品逐渐消失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

分析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特点。

通过图示和实例,详细解释升华与凝华的过程。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特点。

生活中的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夏天,冰箱里的冰棍冒“白气”。

2.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升华与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研究不同因素对升华与凝华过程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特点1. 吸热与放热的定义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时,可能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12.4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12.4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升华与凝华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4. 科学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知识,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在三种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过程时,学生可能会对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感到困惑,特别是对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此外,学生在计算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质量、温度等参数时,可能会遇到计算方法和技巧上的困难。此外,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可能会遇到操作不当、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5. 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指导,帮助全班学生共同提高。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升华与凝华的知识。通过讲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原理,结合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升华与凝华的技能。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冬天窗户上的霜等。

3.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4.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升华吸热、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制冷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能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升华和凝华过程。

3.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以及升华和凝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冰块、加热器等)、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作品的消融和冬天窗户上的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如温度和压力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4. 展示升华和凝华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5.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升华和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升华吸热和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制冷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升华和凝华定义: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沪科九年级物理1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原创)

沪科九年级物理1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原创)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知道生活中、自然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领略物态变化的美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升华与凝华两种物态变化,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自然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碘锤、樟脑丸、烧杯、铁架台、试管夹、树枝、打火机、酒精、酒精灯、新白炽灯。

2、教学器材:小黑板教学时数1教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酒精在黑板上书写欢迎辞“热烈欢迎(听课的老师)”通过观察现象进行下面活动:接着从复习着手,在黑板上自右至左写出气态、液态、固态。

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上黑板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猜测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呢?(板书课题: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二、学习新课设置悬念:(1)冬天,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

(2)放久了的固体空气芳香剂会越来越少。

(3)寒冬,在窗户的玻璃上常常会出现冰花。

(4)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会变黑……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其中的奥秘。

(一)活动:探究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吗【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分发碘锤给各组传看,并选几名学生上来仔细观察现象,然后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思考与讨论分析】1、加热过程中有液态的物质出现?看到了什么?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3、冷却一会后,碘锤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到了什么现象?4、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请学生代表回答,师生点评,表扬为主)【归纳结果】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条件是(吸)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了解冰箱的制冷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冰箱制冷原理.【教具准备】玻璃片、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发言.生:应该可以吧,比如固态空气清新剂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甚至消失了.这就是固态的空气清新剂直接变成了气态,并飘散到空气中去了.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固态物质是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的那么气态物质是否可以直接变成固态呢?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气态物质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比如深秋和初春时出现的霜就是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体小冰晶.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升华和凝华.【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22-25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冰箱制冷原理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升华凝华一、教师向学生演示“人造雪景”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然后加热,樟脑丸消失,再将一枯树枝放入烧瓶内,这时便可以看到气态的樟脑丸在枯树枝上变成雪花状.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疑问:这个实验真神奇,樟脑丸粉末是如何跑到枯树枝上的?师同学们问得很好,这个实验涉及了两个物态变化,首先是固态的樟脑丸粉末在受热后,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这个过程就是升华,然后是气态的樟脑丸遇到冷的枯树枝又凝结成了固态樟脑丸,这个过程叫做凝华,我们一会儿再学.【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升华: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2.识别升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二、学生分组实验:利用课本图12-36碘的升华进行实验验证,并回答下列问题:师指导学生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____现象.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甁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____现象.现象灯泡或日光灯管用的时间长了,管壁会变黑,这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为____气态,又在灯壁上____为黑色的固态钨.生:升华凝华升华凝华师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后试着回答:舞台上的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是如何形成的?解释人工降雨.生: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大量吸热,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淡淡薄雾;将干冰“喷”入高空冷空气层,干冰很快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这时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例题1(多媒体展示)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路边的“雪人”没有融化却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辨别升华现象.升华现象就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樟脑丸、雪、碘都是固态,后来都变成气体,故选项A、B、D都是升华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而成,不属于升华现象.答案:C三、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师什么是凝华?你识别凝华现象的方法是什么?生:像霜的形成那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识别凝华现象时,也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师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也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凝华现象.生1: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生2: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形成冰花.生3: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出现,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树枝,在树枝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雾凇”.例题2(多媒体展示)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气”解析:A项中结冰的衣服变干的过程中,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属升华;B项中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的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冰晶(冰花),属凝华;C项中湖面的冰晶是由水冻成的,属凝固;D项中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由此可见,本题选B.答案:B【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师我们知道汽化和液化互为相反过程,熔化和凝固互为相反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相反过程.已知一个过程为吸(放)热过程,则它的逆过程一定为放(吸)热过程.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来分析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情况.生1: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时,把装着固态碘的试管放入热水后,出现了固态碘升华成碘蒸气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热水对碘加热了,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吸热过程.生2:我们把装着碘蒸气的试管放入冷水中时,出现了碘蒸气凝华成固态碘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碘蒸气遇冷放出了热量,因此碘的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2)物质升华时吸收热量,凝华时放出热量.2.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总结”,并讲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总结(多媒体课件)(1)我们可以把物质的三态分为低能态(固态)、中能态(液态)、高能态(气态),如图所示,当物质由低能态向高能态变化时要吸热,,反之则要放热,从图中可知,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在判断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时,对物态的“称呼”日常化用语导致我们判断错误.如“烟、粉”一般由固体小颗粒组成,为固态.“雾”、“白气”、“汗”一般由小液滴组成,为液态.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电冰箱的构造,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冰箱的制冷原理.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水之旅中的物态变化(多媒体展示)【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6作业1 2 3.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后作业答案】1.(1)液化(2)液化(3)升华(4)凝华(5)凝华(6)液化(7)汽化(或蒸发)2.升华凝华3.河水蒸发到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发生了液化,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淡淡的白雾.1.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学中应对其足够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2.我在教学中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实验中用对碘加热来揭示固态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凝华则可通过分析推断其需要放热,由于升华、凝华现象不是学生学习重点,因此我在这里没有过多讲解实验设计.3.用碘做升华、凝华实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物质,但是碘蒸气有毒,做实验时必须把它封闭起来,以免影响学生健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2.4升华和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2.4升华和凝华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3.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其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2. 教学重点: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衣物晾晒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

2. 知识讲解: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特点;3) 分析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 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 引导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需在课后批改后反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探讨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技、环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进而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清晰地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关键知识点。

作业设计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4升华与凝华(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12.4升华与凝华(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

教案:12.4 升华与凝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沪科版),具体来自于第12章第4节,内容主要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现象以及相关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理解它们是一种物态变化。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升华与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对升华与凝华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升华与凝华现象,如冬天的霜、冰雕的融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讲解升华与凝华的特点: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

(3)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原因:升华与凝华是由于物质内部的热量变化导致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升华与凝华的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升华与凝华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升华与凝华的定义、特点、原因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案: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表现为吸热;凝华过程中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热量发生变化,表现为放热。

2. 请举例说明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冬天的霜、冰雕的融化、樟脑球的升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使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有了直观的认识。

沪科九年级物理12.4升华和凝华教案(原创)

沪科九年级物理12.4升华和凝华教案(原创)

沪科九年级物理12.4 升华和凝华教案一、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现象;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条件;3.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升华和凝华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条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条件;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难点:升华和凝华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和夏天衣物的汗水蒸发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条件。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5.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6. 板书设计: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结构。

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简要解释其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理解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互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升华和凝华的基本知识。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教学设计: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教学设计: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12.4升华与凝华一、教学目标1.理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

2.掌握升华与凝华的常见实例和原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

2.升华与凝华的实例和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白板、黑板、电脑和投影仪。

2.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铅笔和橡皮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或一个实物引入新知识,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升华与凝华的兴趣,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和问题。

2. 观察实验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例如将一块冰放在室温下观察其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3. 理解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包括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水的升华和硫的凝华,来加深学生对两者的理解。

4. 探究升华与凝华的原理教师通过PPT或实物等展示升华与凝华的原理,例如分子间的作用力和能量转化等机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升华和凝华发生的条件和原因。

5. 实例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几个常见的实例,例如冰块融化、水汽凝结等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过程。

6. 拓展应用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拓展问题,例如如何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来实现物质的升华或凝华。

7. 小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进行适当解答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区别有了正确的理解。

2.学生能够举出升华与凝华的常见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4.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5.学生的笔记和作业情况。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升华与凝华的实例和应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12.4 升华与凝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

(2)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二)讲授新课1.升华和凝华【过渡】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干了。

【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提问】中间过程中物质有液态的物质出现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没有。

说明由碘固态直接变成了碘蒸气。

不是经过熔化和汽化过程。

【定义】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过渡】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提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2.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举例】新旧灯泡比较。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2.4升华和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2.4升华和凝华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能透过现象认识到物理本质的能力;2、通过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分组活动、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教学准备: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

2、实验仪器:烧瓶、酒精灯、棉线、碘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实验法、例举法。

学法: 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程序:一、复习引入(3分钟)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

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3、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4、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举例说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教案
教学重点 难点:
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学情分析
已经知道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学生能够解决: 知道升华、凝华定义,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知识
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因为学生通常是知识与应用脱节,很难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一步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全体学生掌握基本定义,知道升华、凝华现象,1-40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2.4 升华与凝华 教案
课题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课型
新授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
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科学探究---碘的升华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 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升华时(吸热) 逆向思维,对比得出: 凝华时(放热)
五、生活中的现象分析 多媒体展示下列景象
1、用久了的灯泡发黑 2、飞机播撒干冰人工降雨 3、美丽的雪景 4、露的形成5、霜的形成 6、樟脑丸变小
让学生充分的讨论,然后由学生解释以上现象,老师点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设计

升华与凝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2、知道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规律;3、能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分析并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2、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3、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放入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一长就会变小甚至消失吗?……在寒冷冬天早上,窗的玻璃上会出现非常漂亮的窗花,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升华与凝华。

二、进行新课(一)复习旧知以上是我们学习的知识,那么固态与气态之间可以不经液态直接互相转化吗?(二)研究问题:固体与气体的直接转变把少量的碘放入烧瓶,上面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为什么吗?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现在能解释这一现象吗?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三)想一想:看见这只灯泡,你有什么问题吗?1、灯泡用久了为什么灯丝会变细?2、灯泡为什么会变黑?3、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升华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气体遇冷时凝华的结果。

现在你可以解释以下现象吗?樟脑丸怎么就小了呢?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了寒冷的冬天,窗的玻璃上有冰花,是因为水蒸气在冷的玻璃上发生了凝华(四)物态变化中的吸热与放热(五)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下列图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能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加以解释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思考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升华与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

(2)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
(二)讲授新课
1.升华和凝华
【过渡】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干了。

【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提问】中间过程中物质有液态的物质出现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没有。

说明由碘固态直接变成了碘蒸气。

不是经过熔化和汽化过程。

【定义】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过渡】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提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举例】新旧灯泡比较。

用久的灯泡会变黑,灯泡不用,即使放了很久也不会变黑,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使用的灯泡通电发热,钨丝吸热后才能升华。

升华的钨气遇到冷的外壳放热凝华,附着在玻璃上。

冰花的形成。

只有在冬天很冷的时候才会形成冰花,为什么?这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远低于0 ℃)放热,才凝华。

试着分析以下现象:
①樟脑丸变小了
②霜是怎样形成的
③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④固态清香剂消失
⑤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3. 升华吸热的应用
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

干冰的用途例如:
①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运输中食物降温,防止食物腐料变质。

②人工降雨。

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这是凝华过程,冰粒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这是熔化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③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
④现代医学“冷冻疗法”,使部分组织(如疣子)迅速低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动刀而治愈的效果。

4.知识拓展
(1)阅读科学世界“大漠里的故事”
(2)阅读“水的故事”填写水的三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三)重难点精讲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汽化与液化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2、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需要放热
3、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
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变小了,
寒冷冬天窗玻璃上的窗花
人工降雨、舞台上的喷雾等.
4、升华吸热的应用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1. 本节教学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训练.另外,还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要求。

2. 本节课进行了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