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_保护古城可持续发展——专访东南大学教授、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陈薇

合集下载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城市更新是现代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对于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保护历史建筑要从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入手。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和标准,细化保护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建筑修复。

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监管。

其次,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在进行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时,必须充分尊重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其原始风貌和特色。

修复工作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恢复、重建或补充等不同方法,保证修复后的建筑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呼应。

此外,历史建筑修复后应当给予新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活态文化遗产,为城市发展增添魅力。

再次,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

在进行历史建筑修复时,应当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科学的修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的原始结构和材料,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修复队伍,提高修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要注重宣传和教育。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历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公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和支持。

同时,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意识,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是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保护历史建筑要从政策制定、功能定位、技术支持和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打造一支专业的修复队伍,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引入,共同保护并传承历史建筑的文化与价值。

对于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采访提纲

对于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采访提纲

对于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采访提纲一、采访目的: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了解当地文物保护情况以及他们对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意见,并根据采访内容,提出一自己的看法。

另一方面,通过采访,让自己在实践中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采访对象:当地居民,文物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人士三、采访时间,地点:五、采访方式:1.面对面的采访2.通过电话采访六、采访的准备工作:1.事先拟定采访提纲;2.时间、地址的预约;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等。

六.采访内容1.当地居民.你感觉当地古建筑保护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地方对古建筑保护的不是太好?.歙县在开发旅游业以及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没有对一些古建筑进行拆迁或破坏?.你认为当地的文物部门对古建筑保护采取的措施有没有很好的得到实施?.你认为,应不应该为了发展经济而去破坏古建筑?2.文物部门负责人.对于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政府有没有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当地的古建筑有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请问您能举例说明一下吗?.对于即将在十月份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采访提纲--02》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提出恰当的问题成功的采访多半取决于提出恰当的问题。

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写道: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大运河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大运河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大运河悠悠运河,漫漫历史,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

京杭大运河线路之长,分布区域之广,修建时间之巨,在世界历史上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即使目前,我们仍然受惠于京杭大运河,它是“北煤南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的重要运输通道,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脉管所在。

作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的一座桥梁,大运河成为独特的文化遗产路线。

同时,因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保护与破坏的博弈,大运河这一古老到接近垂暮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濒临着危境。

它就那样默然无声地纵贯南北,无数人家平静地生活在运河两岸,千百年来演绎着一种活的文化景观。

考量:公众保护的平台国家文物局宣布,绵延1794 公里、跨越22 个城市的京杭大运河,已被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这意味着,在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整整20 年后、京杭大运河终于拿到了跨入世界遗产“门槛” 的入场券大运河“申遗”工作已正式启动。

对于大运河,学界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2005 年国家文物局牵头启动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2006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发了“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的专刊;此外,东南大学陈薇教授以《元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城市与建筑研究》为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另外,其他高等院校也相继开展调研工作,许多运河沿线的城市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有重要研究。

其实,大运河不是个新话题。

它的研究,至少已经持续了20 多年,特别是对运河的发展历史,运河的水利工程,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园林、会馆、民居,江南运河段的产业建筑方面,早就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006 年6 月10 日,“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 成立。

基金会把首个历史街区调查项目锁定在大运河沿线的历史城镇。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梳理出运河调查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有效方法。

这年夏季,基金会组织队伍,到运河沿线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运河之都” 扬州、淮安、聊城、济宁及其所属的城镇,进行考察。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88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狄海宁(南京市博物总馆,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得到了高速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对于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承载着历史,反映着当时的文化、传统等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保护我国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不受到破坏。

本文针对我国古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古建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提出了相关的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尽一份力。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保护;对策一、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古建筑种类以及数量都是非常多的,保护古建筑,也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文物。

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视,但是在古建筑的保护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的古建筑保护,虽然经历了像“文革”时的曲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稳步前进发展的。

二、中国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一)古建筑保护时忽视了对周边地区的保护我国部分地区在进行古建筑的保护时,主要针对单个的建筑进行维护和修复。

在做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时,却忽视在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

古建筑通常周围有着承载历史文化的街区,但是在修复古建筑的时候,却在建筑周围放置一些现代的设施或者进行一些对于环境的整体具有破坏的行为[1]。

虽然这些做法可能是为了保护所要修复的古建筑,但这同时也破坏掉了整体的古建筑建设,严重影响到了古建筑所带给人们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公众的保护意识仍旧相对缺乏在进行一些古建筑的游览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在一些石壁或者是木门上,被人用笔或者用利器刻上“某某到此一游”,这种现象反映出了这部分公众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是非常薄弱的,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并且给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负担。

另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一些古建筑可能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人们对于古建筑进行推翻重建,这样的行为使得原本的古建筑遭受到巨大的破坏,产生不可逆、无法弥补损害。

交融与共生:城市历史景观(HUL)视角下文化景观核心风貌区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

交融与共生:城市历史景观(HUL)视角下文化景观核心风貌区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

200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管理历史性城市景观”国际会议并达成最终文件《维也纳备忘录》,该会议首次提出“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概念。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审议通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建议书》并给出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明确定义[1]。

该建议中提到的“我们提倡形成一种不具破坏性的且能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连续与和谐关系的城镇空间和社会关系”与2021年9月3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内在理念达成了统一。

该意见旨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建议在加强保护和利用传承方面推进城市历史遗产活化利用以及融入城乡建设。

在此背景下,“城市历史景观”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发展。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当今时代城市快速发展给城市历史环境、历史景观和历史遗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并利用创新策略将城市历史景观传承以及发展下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以南京市紫金山玄武湖核心风貌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明城墙等,基于历史层积对风貌区进行价值判析后,分析目前风貌区保护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交融与共生的解决策略。

力图从强调紫金山玄武湖区域的完整性、保护区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恢复两者之间内在价值的联系和外在风貌的统一3个方面,为紫金山玄武湖文化景观核心风貌区的发展进行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1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主要分为2类。

一类对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方法展开创新性研究。

例如张莺[9]基于的国际试点方法从社区层面建立自下而上的社区协商机制;郭谦等[10]挖掘强化二阶墙明清府衙存碑和城墙锚固点的价值,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信息;弗朗切斯科·班德林[11]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整合,构建HUL实施路线图;国外还有学者通过多媒体可视化,介绍小众的历史和艺术遗产。

公务员申论热点面对面: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公务员申论热点面对面: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面对面: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一、关键词:名人故居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城市文化建设二、热点材料:经过持续2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

27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引起网上一片哗然。

记者在实地探访后发现情况属实。

位于江苏淮安市里运河畔的曾任孙中山民国大总统巡行督办的王叔相故居遭拆毁,原本有三进院落五十五间的王叔相故居,已被拆毁了。

据悉,淮安市清浦区在小区开发建设中,已有拆除陈白尘故居、谢铁骊、谢冰岩故居、李一氓故居的事件发生。

扬州市古城保护一直坚守自己的特色文化,近年累计投入20多亿元保护古城文化遗产,他们敬畏历史,避免破坏性建设、破坏性保护,反对扒光老城建新城,反对拆“真古董”建“假古董”,从遗址遗迹到古宅名园,从建筑风貌到街巷肌理,从文化遗产到生活方式,全面保护,全城保护,为城市铸造灵魂、张扬神韵与提升魅力。

三、城市文化遗产破坏原因探究1、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长效性和持续性,忽视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遭破坏2、缺乏制度上和法律上的强有力的约束导致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真空”。

3、制度的执行力上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手段,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的顽疾存在。

4、部分管理者短视、冷漠,盲目崇拜GDP,盲目地追求建设速度,盲目地追求现代化,忽视文物的价值。

四、领导讲话江苏省文物局局长龚良说:“文化遗产是绵延数千年的文脉,在弘扬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指数,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发展生产力。

”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策1、健全法律和技术规范,落实文化保护责任制。

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摸底调查、评估分类,列出保护名单,严格执行。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说到古建筑保护,这可是个相当严肃的话题,然而咱们今天就用轻松的方式来聊聊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那些原则。

梁思成,这位老爷子不仅是建筑师,还是一位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刻见解的学者。

说他是“古建筑的守护神”也不为过。

咱们就来看看他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原则,听起来简单,但可都藏着大智慧呢。

1. 保护为主,修缮为辅1.1 保护的根基首先,梁思成就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性。

他觉得,古建筑就像老人的故事,保护它就是在保留一段历史。

我们可不能为了个新鲜感就把老建筑拆了,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保护古建筑的原汁原味,让人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段历史。

想象一下,站在一座古老的庙宇前,砖瓦上岁月的痕迹让人心生敬畏,这种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1.2 修缮的技巧不过,保护不是说就不动了,适当的修缮是必须的。

梁思成说得好,修缮得当,可以延续古建筑的生命力。

可是,这个修缮可不是随便糊弄的。

得用对的材料和技术,让古建筑依然保持它的古韵,简直就像给老爷子换了身新衣,却不能让他看起来像个小年轻。

想想看,修缮得当的古建筑就像那位智慧的老者,外表虽然有些沧桑,但内心依旧年轻。

2. 尊重历史,保持原貌2.1 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咱们聊聊尊重历史这件事。

梁思成认为,历史就是我们的根,没有根就像一棵树,随时可能倒下。

每一块砖、每一根梁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我们得尊重它们,不随便改变。

就像一杯好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香。

咱们在古建筑面前,应该心存敬畏,不能随便给它“整容”。

2.2 原貌的重要性说到保持原貌,哎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很多地方为了“美观”就动手脚,结果把古建筑弄得面目全非。

梁思成特别强调,古建筑的原貌是它的灵魂,失去了原貌,就像失去了记忆的老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内里却一片空白。

所以,保护古建筑的时候,得小心翼翼,绝不能心急火燎地想要“升级换代”。

3. 科学保护,合理利用3.1 科学的方式再来聊聊科学保护这个话题。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古建筑修缮与保护技术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古建筑修缮与保护技术研究

1. 引言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许多古建筑物的修缮和保护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性,重点聚焦于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

2.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意义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古建筑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

通过修缮与保护,我们可以确保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得以保留,从而延续历史文化的传承。

2.1 保存历史遗产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去。

通过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原始状态,使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这样一来,下一代人就能够通过这些古建筑来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2.2 传承文化遗产古建筑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其持续发展并得到传承。

古建筑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还蕴含了当地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3.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挑战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时,我们会面临一些挑战。

了解这些挑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保护策略。

3.1 复杂多变的文化遗产状况文化遗产的状况各不相同,每个古建筑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有些古建筑可能已经严重破损,需要进行全面修复;有些古建筑可能只是需要进行常规保养。

因此,我们需要在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中考虑到这些差异,制定出针对不同情况的修缮与保护方案。

3.2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时,我们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能仅仅将古建筑封存起来,使其与现代社会脱离。

因此,在进行修缮与保护技术的研究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使古建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保持其原始风貌的同时,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4. 古建筑修缮与保护技术研究的方法为了有效地修缮与保护古建筑,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

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薛冰 主讲 专技天下 题库

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薛冰 主讲 专技天下 题库

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薛冰主讲单项选择1、【单选题】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周长都是十五公里左右,但是()的人文景观丰富得多。

A 西湖B 玄武湖C 太湖D 南湖正确答案:A2、【单选题】北宋时期,将南京玄武湖围湖造田,影响城市生态的江宁太守是()。

A 王安石B 苏东坡C 宋神宗D 司马光正确答案:A3、【单选题】杭州西湖中有白堤和苏堤。

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

苏堤是()主持修筑的,为西湖文脉的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

A 苏舜钦B 苏辙C 苏东坡D 苏小小正确答案:C4、【单选题】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南京城里一度“有水必臭”。

当年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被南京人自嘲为()。

A 臭河B 臭美C 黑河D 脏河正确答案:B5、【单选题】房地产开发为牟取最大利润,(),造成地面、地下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被毁。

A 乱拆乱建B 又拆又建C 多拆多建D 大拆大建正确答案:D6、【单选题】二十一世纪初,有专家宣扬社会发展就要“不惜打破坛坛罐罐”。

这里“坛坛罐罐”指的是()。

A 陶瓷容器B 历史文化遗产C 旧物件D 不值得保留的东西正确答案:B7、【单选题】随着城市产业转型,()逐渐成为实体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 工业B 商业C 绿色农业D 第三产业正确答案:D8、【单选题】文化资源不是消耗性资源,不会像其他资源那样(),而是越积累越丰厚,所以能生生不息,持续不断。

A 越用越多B 代价高昂C 越用越少D 开采困难正确答案:C9、【单选题】()是最重要的城市竞争力。

A 文化B 金融C 工业D 房地产正确答案:A10、【单选题】因为在土地开发前坚持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六朝建康都城夯土墙遗址,这一珍贵遗址得到保护,2014年建成了南京的又一家博物馆()。

A 建康博物馆B 六朝博物馆C 古都博物馆D 历史博物馆正确答案:B11、【单选题】当前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保护相对较好。

如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范围包括城墙本体、护城河、周边控制地带和绿化景观。

城市建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如何妥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记忆,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这些珍贵的遗产常常面临着被破坏、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

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是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是城市个性的体现。

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就如同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人,能散发出独特的气质和吸引力。

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南京的明孝陵等,这些遗产不仅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居民情感寄托的载体,它们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寻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然而,当前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时,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和城市形象的现代化,导致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被拆除。

其次,保护资金的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历史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逐渐破败不堪。

再者,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人甚至对其进行破坏和涂鸦。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呢?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是关键。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处罚措施,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

第二,科学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点,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划定为保护区,严格控制周边的建设活动,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环境。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是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同时,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作者:李亚春来源:《中外建筑》2013年第10期它坐落在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腰,自南向北分布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和鼓楼连接其他建筑:它历史悠久,创于东汉,建于唐代,兴于北宋;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当时的唐僖宗胆战心惊之余,去寺庙乞求神灵保佑,突然获得一种护国力量,于是给它赐名“保国寺”。

今年恰逢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的年会会场就设在宁波。

于是,我们一行十余人,在柳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既是海边城市,也有江南水域风貌的宁波。

8月23日,纪念大会顺利召开。

这次年会,大师云集,中国建筑史学科专家及各高校的学科领军人物。

悉数到场。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主持。

大会特别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文化助理总干事/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前总干事的布什纳吉先生(Mr.BOUCHENAKI)、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建筑部研究员嘎米涅先生(Mr.GAMINI)出席。

大会共收到论文127篇,合成会议论文集出版。

研讨会分为大会主题发言和分会场讨论两个阶段。

吕舟、刘叙杰、路秉杰、朱光亚、常青、刘松茯、吴庆洲、陈薇、王贵祥、赵辰、柳肃、付清远、汤众、杨昌鸣、朱永舂等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中提出了《关于“真实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文化保护以及古代建筑的真实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讨。

他认为,真实性,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质形态的“真实性”,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它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的观念来看待和理解文化保护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它要求我们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依据不同文化背景建立反映这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体系。

对真实的文化的忽视,会造成真实性的损失。

东南大学的朱光亚教授作了主题为《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研究》演讲,他从保国寺的木构做法出发,探讨《营造法式》对古代不同的区域文化的各种反映。

古代名城的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

古代名城的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

古代名城的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古代名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保护这些古代名城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整个国家自身文化底蕴的体现。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古城墙被破坏或拆除,文化遗产受到威胁,这时候,如何保护古代名城,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方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古代名城的历史文化及其遗产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古代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例如,我国的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北京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城市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包括了紫禁城、天坛、颐和园等等。

西安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南京更是六朝古都,留存着很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明孝陵、中山陵、夫子庙等。

这些古代名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文化底蕴。

保护这些城市遗产,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保护方法保护古代名城及其遗产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保护古代名城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安全、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方法。

1.加强法律保护。

立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条例,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加强对破坏和盗窃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保障。

2.加强管理。

为了维护古代名城的形象,需要对城市进行广泛的管理。

该管理可以包括美化城市环境、加强治安管理、加强文化活动等方面。

运用规划、控制、修复和保持城市的建筑性修补和管理,使得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3.加强传承。

对于一些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通过开展讲座、教育、文化活动等的形式,加强对这些遗产的传承和宣传,提升公众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理解。

试论古城遗址的保护——以六朝建康城夯土墙为例

试论古城遗址的保护——以六朝建康城夯土墙为例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址,属于考古学概念。

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

1 六朝建康夯土墙遗址发现的意义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古都南京最为鲜明的名片之一便是厚重的历史、丰富的遗址,六朝建康城遗址便是其中之一。

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南京考古又有新动态,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对原南京汉府街车站工地地下古代遗存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现了六朝时期南北向夯土墙及外侧壕沟。

此前在长江路南侧南京市图书馆新馆工地、利济巷西侧长发工地的考古发掘中,也都发现过类似的夯土包砖遗迹,六朝博物馆也因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得以建成。

六朝城墙遗址是六朝博物馆展览的主角,是多年来南京城区六朝考古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六朝博物馆最大的展示亮点,城墙遗址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六朝博物馆负一层的“六朝帝都”展厅,遗址距现在地表高2米,宽27米,方向为北偏东25度,经考古鉴定为六朝时期建康宫城的东墙。

六朝建康城“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石头以为重,带玄武湖以为险,拥秦淮、青溪以为阻”,有宫城、都城、外郭篱墙,宫城是六朝建康城的核心。

孙吴时期,建业城内实行多宫制,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重新规划,起建新宫城,为建康宫,即所谓的“台城”。

此后,宋、齐、梁、陈各代沿用,基本格局保持不变。

遗址区中间是由泥土夯筑而成的夯土结构,夯土外侧砌有一排大砖,即砖包墙的形式。

砖包墙外为城壕,即城外的壕沟,相当于护城河。

这段重要的遗存也将会随着今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逐步还原南京第一都城的恢宏气派,因此对六朝建康城夯土墙遗址进行定期记录和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六朝建康城夯土墙遗址存在的问题六朝建康夯土墙遗址在考古和博物馆施工过程中并未断根,虽然在遗址四周打有止水桩和止水柱,但地下水渗入问题依然存在,水流依旧不断渗出地表,使得遗址表面潮湿范围大、程度深,潮渍也较为明显。

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

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

房 、每一 家 都有 这 样 的习 惯 ,不似 开灯 每 家必
二 、 东莞 古 村 落 的现 状
东莞 位 于岭 南 地 界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主要 组 成 部 分 ,通 过历 史 的积 累形 成 了源 远 流 长 的农 耕 文
须参 与 。以前 婚 庆 摆 酒 是 在祠 堂 里 进 行 ,现 在 因
水 、电等不方 便 ,大部 分 改 在 酒店 举 办 ,但 开 灯
摆酒 基本 是在 祠堂进 行 。 东莞地 区祭祀祖 先 的氛 围浓厚 ,每 年 的春 节 、 元 宵 、清 明 、端 午 、中秋 、重 阳 、冬 至 等 传 统 节 日是村 民与 族 人们 祭 祀 的 重要 H子 ,尤 其 是 清 明
对较 少 。有学者 对 3 0年来 我 国古村 落 的保 护进 行 反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保 护古 村 落 是要 保 护 古 村 落 赖 以存 在
收 稿 日期 : 0 2—0 2 21 2— 3
基金项 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 十一 五” 规划地方 历史文化特色项 目 “ 东莞宗族 文化传承 与古村落保 护研究 ” ( D1DL 1 G 0 1 )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 : 于鹏杰 (9 0 ) 18 ~ ,女 ,湖南邵阳人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 事区域文化研究 。
① 参见 陈志华 :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 北京 : 《 , 三联书店 , 9 年 ; 1 9 朱光亚 、 9 陈薇 :一个 古老村落 的保护与发展 研究》 《 《 , 中国建 筑史 国际会 议论 文集》 19 年 ; , 5 陆元鼎主编 : 中国传 统民居与文化》 共 5 ) 北京 : 9 《 ( 辑 ,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 楼庆西的《 南社村》 《 、 郭洞村 》 。 等 ② 参见曹国新 :文化古村落 : 《 一类重要 而特殊 的旅游资源》 《 ,江西社会科学》 2 0 年第 9 ; , 3 0 期 胡道生 : 古村落旅游开 发的初步研究—— 《

南京市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之探索

南京市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之探索

南京市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之探索作者:陈媛张昊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8期摘要:南京市文物建筑、遗址、遗迹众多,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发展,也是实践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

文章结合多年来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文件精神,规范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程序。

将文物保护工作在理念上从重维修转换到重日常维护、通过抢险加固及时消除文物建筑的险情、坚持修旧如旧、力创优质工程等,探索总结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的方法、经验,为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南京;文物;保护修缮;经验探索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代先民在此生息劳作,历经千年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处处彰显着古都南京的独特风貌。

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让今天建构南京城市肌理的不仅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有时代流转、种类多样的文物遗存。

作为坚守在文物保护工作一线的文物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和城市发展守护好南京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保护好散落在城乡田野中的文化遗产。

1 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时代要求南京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六朝风流姿态万千,大明文化气势磅礴,民国风情厚重婉约。

覆盖南京城区内外的不同时代的城垣城壕、空间结构、街道格局、纵横主轴线,相关的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富有历史内涵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名镇,以及名村、古遗址、古墓葬、历史建筑和不同类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等,共同构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性“城市遗产”体系。

①南京拥有世界遗产1处8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112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14处126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347处353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99点。

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门类齐全、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价值巨大,时刻鞭策着我们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破解文物修缮难题,努力推动各方筹措资金,共同抢救、修缮急需要保护的文物。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建设和研究概况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建设和研究概况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建设和研
究概况
董卫;陈薇;李新建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经教育部批准,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于2009年6月正式进入建设期。

实验室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设计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整合土木、材料、环境、交通、人文等优势学科的相关研究力量,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继承传统、锐意开拓,在东亚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法与理论、建筑遗产性能退化机理、建筑遗产保护的绿色途径、建筑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上都取得了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成为我国城市和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最大、最重要的教育、科研、实践和对外交流的基地之一。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董卫;陈薇;李新建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10096;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10096;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TU1
【相关文献】
1.以镇江为例谈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 [J], 刘佳;过伟敏
2.浅析城市建设中的建筑遗产保护 [J], 胡彬
3.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庆:廿年潜心钻研收获辉煌探索智慧城市献礼祖国 [J], 高洁
4.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杨俊宴:研发原创技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城市设计 [J], 杜浩钓
5.热烈祝贺《遗传学报》创刊30周年——东南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力:保护古城可持续发展——专访东南大学教授、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陈薇

文化力:保护古城可持续发展——专访东南大学教授、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陈薇

THE POWER OF CULTURE EN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NCIENVF CITIES 作者: 糯糯
出版物刊名: 建筑与文化
页码: 67-6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保护规划;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专家;古城;文化;古老建筑;复原设计
摘要:古老建筑里的陈薇工作室。

和记者面对面的,是一个温和娴静的知性女人。

她说,相比过去有钱有闲难以兼得的无奈,现在人们出游重在休闲与体验,所以成都周边古镇游会很有优势,何况成都人天生就那么悠闲自得。

作为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她做过南京明城墙保护规划、甘熙故居核心区保护规划,内秦淮河西五华里规划。

正着手于胡家花目复原设计、大报恩寺塔遗址公目规划。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须加强立法——访东南大学教授刘先觉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须加强立法——访东南大学教授刘先觉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须加强立法——访东南大学教授刘先觉刘咏
【期刊名称】《百年建筑》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发展中的城市,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处于怎样一种状态?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刘咏
【作者单位】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须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J], 孙晓璐
2.文化力:保护古城可持续发展——专访东南大学教授、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陈薇[J], 糯糯
3.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构建和谐生态环境——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 [J], 宋文芳;钟春霞;吴浪
4.东南新帅详解“新年新款新价格”——访东南汽车新任总经理刘兴台 [J], 大虫;蓓蓓
5.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优化
——以《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为例 [J], 康钦春;易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班牙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的保护干预经验

西班牙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的保护干预经验

西班牙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的保护干预经验
周琪;陈薇
【期刊名称】《建筑遗产》
【年(卷),期】2024()1
【摘要】西班牙是欧洲夯土建筑最集中的国家之一,保留了大量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

文章在陈述西班牙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保护背景的前提下,以代表性案例的解读为主,重点探讨这些案例中采用的修复和保存这两类干预措施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目标追求以及实施难点。

西班牙夯土类历史古迹建筑的保护干预实践经历了从体现可读性和整体价值的原貌恢复,到以保护本体为主要目标的局部修复,再到注重历史信息存留的现状保存的过程,对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

文章认为,西班牙的干预经验反映了对技术与艺术、美学的兼容之道的不断探索,值得中国在相关建筑保护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总页数】6页(P54-59)
【作者】周琪;陈薇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61;TU521.3
【相关文献】
1.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
2.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
3.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建筑高度控制准则研
究——以建瓯古迹、历史街区保护为例4.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中激活历史——西班牙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三个设计案例解读5.回到传统的归途:西班牙建筑遗产保护与托雷西亚斯在历史环境干预中的诠释性话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文化力:保护古城可持续发展——专访东南大学教授、古建保护和规划专家陈薇
作者:糯糯, Nuonuo
作者单位:
刊名:
建筑与文化
英文刊名:ARCHITECTURE & CULTURE
年,卷(期):2011(4)
1.祁昭.陈薇.Qi Zhao.Chen Wei扬州历史城市绿化与格局[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9,27(8)
2.潘谷西关于城墙的特性与保护[会议论文]-2007
3.刘原平.郭小锋.LIU Yuan-ping.GUO Xiao-feng建筑设计地域化倾向的初步探索[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7)
4.朱光亚.郑捷.Zhu Guangya.Zheng Jie历史长河景区详细规划诞生记[期刊论文]-建筑与文化2010(5)
5.杨卓.Yang-Zhuo重庆通远门的改造更新[期刊论文]-重庆建筑2009(3)
6.赵翔.穆保岗.邱洪兴.曹双寅南京西干长巷段城墙修复设计[会议论文]-2004
7.周宇.张晓莉.邢琰城市血脉——南京明城墙[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4(3)
8.陈薇.Chen Wei体验私家园林的变化过程——从江苏泰州乔园的扩建说起[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8(1)
9.郑时龄.Zhengshiling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期刊论文]-重庆建筑2002(3)
10.丁沃沃.Ding Wowo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期刊论文]-城市建筑2011(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zywh20110401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