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 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教学内容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本单元结构如下:2.义务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六册的第三单元。

本单元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

练习十二中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活动等等。

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

三年级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四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理解题意,找出需要的信息,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加法与减法的应用问题2. 乘法与除法的应用问题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从问题出发,理解题意,找出需要的信息,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与粉笔2. 投影仪与PPT课件3. 教学卡片与实物模型4. 教学软件与计算器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已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知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

通过故事或实际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30分钟)教师讲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尝试。

3. 巩固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4. 归纳小结(10分钟)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

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建议。

5. 布置作业(5分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2.能够用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

3.掌握用个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2.能够用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

3.掌握用个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教具: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师生问答:请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

2.师生互动:教师展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讲授新知(15分钟)
1.教师出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师生一起探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含义。

2.教师出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卡片,请学生自由组合出两位数并说出其名称。

并进行复数个练习。

3.教师板书:“两位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可以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来表示。

”并进行示范。

4.教师出示小黑板,演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三、练习巩固(20分钟)
1.学生个别回答:出示小黑板,徐陆老师先念出一个两位数,然后学生上台将其分解
为十位数和个位数。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分发练习册,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应练习。

3.学生展示:学生依次上台将两位数进行分解,并解答问题。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两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教案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⒉列式解答: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

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板书:5×3+20学生试算提问:你是怎么算的?2.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教案
平年 217+120+28=365(天) 闰年 217+120+29=366(天)
(2)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 -1=366(天) 小结:平年 365 天,闰年 366 天。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 83 页的“做一做”题目。 第 2 题做完后让学生看年历验证。(计算方法是:30÷7= 4……2,商是星期个数。)
和 2005 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
2004 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馈: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情况?
小结:2004 年 2 月的天数和 2005 年 2 月是不同的。小
明的弟弟应该是 2004 年 2 月 29 日出生的。可 2005 年的 2
月只有 28 天.没有 29 日,所以小明在 2005 年的年历上找
1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008 ——2009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学科: 年级: 教师:
数学 三年级 张颖
2
第 周 第 课(单元) 共
课题: 第一课 年月日
教 材 简 析
学 情 分 析
课时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
早上从 1 时到 12 时就用 1——12 时来表示。 但时从中午 12 时开始,下午 1 时我们用 24 时计时 法又该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那下午 2 时用 24 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6、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 的方式,改成用 24 时计时法来表示? 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 12 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 可以得到 24 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比如:晚上 9 时 就用 12+9=21 所以就时 21 时。 三、简单的时间计算 1、教学例三 学生说题意:下午 2 时 40 分从北京坐火车,17 时 45 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2、学生讨论。 3、汇报:你是怎么计算的? 4、师生共同总结: ①统一时间表示法。 ②用图表示 ③用 24 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 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口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口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口算乘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口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索口算乘法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的概念-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 乘法符号:×,读作“乘”。

2. 口算乘法的方法- 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

- 运用分配律、结合律等运算律简化计算。

3.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物品的总价。

- 解决分配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入乘法的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乘法?2. 探索口算乘法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口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3. 操练口算乘法- 让学生运用口算乘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口算乘法的经验。

4. 巩固口算乘法- 设计一些口算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引导学生总结口算乘法的技巧,提高计算速度。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口算乘法的方法。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

2. 口算乘法的掌握程度-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口算乘法的掌握程度。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口算乘法。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逐位相乘、进位相加的计算方法。

•理解乘法运算符号“×”表示的意义。

2. 难点:•多位数相乘时进位的处理方法。

•部分考量乘法运算的速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三下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PPT。

•学生: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审题:请同学们回顾把乘法运算法则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情境,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用白板进行示范:详细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逐位相乘,进位相加。

3. 练习与讲评(20分钟)•让学生进行适量练习,辅导纠正学生乘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带领学生讲解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与检测(10分钟)•课前复习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口头检测,确认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掌握情况。

2. 探究与拓展(20分钟)•设计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思维。

3. 提升与运用(1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复合运算题的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五、课堂小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中已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

•下节课将继续进行练习巩固,并引入更复杂的题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力求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针对性做一些速算题练习,加强学生的计算技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共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是《面积》单元,主要内容有:
1. 认识面积:面积是指物体所占的大小。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2. 面积单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实例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并学习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面积单位换算: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如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等。

5. 生活中的面积: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面积问题,如房间的地面面积、墙面的面积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简单地进行加法计算,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

2.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进行减法计算,并理解减法背后的意义。

3.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能力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将计算过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处理一些实物或图片进行具体的减法计算,提高计算技巧和研究兴趣。

3. 学生能够在合作研究环节中,培养团队意识,并由此获得自信心和带领集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运用简单加减法计算。

2. 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题目,并且能够理解减法运算背后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儿童对运算符号的理解较为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加减号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书写运算符号。

2. 在运用减法方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减法借位和运算过程中的错位等,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并掌握减法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举例说明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

2. 案例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背后的意义,并进行减法计算练。

3. 合作研究法: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互相交流和探讨加减法及其运用的问题并共同完成任务。

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色条、积木等计数器材。

2. 实物或图片,如糖果、水果等。

3. 电脑及投影设备。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出加法计算的概念,例如:有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 讲解加法计算方法:以两位数的加法为例,讲解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则,并进行相关练。

3. 引入减法计算:通过案例讲解减法运算背后的意义,如:六本书减掉三本书之后还剩几本书?同时讲解减法运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 合作研究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在小组内进行加减法的练,互相交流和合作探讨加减法计算方法及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知识点: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2〕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表达出它的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

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

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

(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

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本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具和板书内容。

2.学生准备好笔和纸,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引入乘法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应用。

第二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2.学生跟随一起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操练和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

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评,指导错误之处。

第四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进阶挑战问题,引导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解题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六、课堂小结1.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运用场景。

七、作业布置1.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乘法运用,并记录下来。

八、随堂检测1.随堂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

九、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 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 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 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课时安排10课时第四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课题口算乘法授课类型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目标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教学难点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练习:30×3 20×6 20×4 13×3 2×4 200×49×50 120×2 40×7 2×3 23×2 400×2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教师:想一想.150×3=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出示例2.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列式解答:6×10=60(个)答:10盒有60个.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生答.师板书:12×20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列式解答:12×20=240(个)答:20盒有240个.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教师板书小结.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口算.70×40 300×4 30×70 24×2019×10 14×20 40×700 50×50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四、思维训练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2、动脑筋.()×30=900 40×()=2000 80×()=3200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授课类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用具口算卡片、红旗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基础知识练习.1、70×70 60×90 80×50 11×4030×80 20×70 40×60 31×20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二、探究新知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想:(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例:50×11=550(千克)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50×80=4000(千克)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18×50=900(元)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例:200×20=4000(千克)4000=100=4100(千克)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口算.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四、思维训练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100×24 200×30 32×10 74×10020×40 60×50 6×100 10×70012×30 34×4 40×6+8 57×0+57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教学用具例1主题图、彩色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52×10 43×30 12×40 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笔算下列各题.2 1 1 2 2 4 2 2×1 3 ×1 4 ×1 2 ×3 32、列竖式计算.33×33= 12×12= 11×26= 41×21=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四、思维训练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2 2 1 23 2×1 4 ×1 3 ×1 38 8 3 6 9 62 2 23 21 1 0 5 6 4 1 6()()()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复习课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四课时:笔算乘法复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计算题卡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32×40 51× 70 63×30 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 32× 13 42×11 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 32× 13 42×11 21×2323×32 41× 21 22×23 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 31× 31 23×33 22×24 12×41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 31× 13 12×12 22×11 11×25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 86031×12 60520×43 18055×11 372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五课时笔算乘法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用具例2主题图、彩色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8×10 20×14 91×40 81×6072×30 50×31 62×30 70×212、笔算.35×7= 23×21=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出示例2.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大约有2000盒.(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23×34 54×13 39×27 17×28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3、巩固练习.24×41 22×74 44×59 15×21 53×27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 1 6 2 5 1 8 2 4×1 6 ×1 3 ×1 7 ×1 9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四、思维训练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动脑筋.3 □□□× 2 4 × 7 □1 □2 □ 3□□□□ 77 □□ 2 □□3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复习课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六课时:笔算乘法复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37×82 65×31 59×64 39×43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二、巩固练习1、笔算.76×18 45×36 89×46 38×21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1)读题.并说明题意.(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6×35 68×53 18×24 48×79 24×28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四、思维训练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8 6 2 3 1 8×7 8 ×1 7 ×2 56 4 8 1 6 1 9 06 0 2 2 3 2 66 6 6 8 1 8 4 3 5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37 333 99 549 ()26 () 18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解决问题(1)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七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例题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12×4=48(人)答:三(1)班一共有48人.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52页例3.出示例3.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45×12=540(元) 540×5=2700(元)(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12×5=60(个) 60×45=2700(元)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四、思维训练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解决问题(2)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内容第八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用具例4情境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练习.43×11= 32×12= 22×14=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出示情景图.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30÷3=10(人) 60÷6=10(人)或60÷2÷3=10(人)答:每组有10人.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2、指导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60÷3= 75÷5= 198÷9= 104÷8=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四、思维训练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二)课件出示三组口算题:(1)3某4=(2)6某3=(3)5某4=20某4= 10某3= 20某4=12+80= 18+30= 20+80=学生口答,并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1:每组的第二题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学生2:后两组的第三题都是在求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教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巩固,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补充他人捕捉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注意强调条件及问题的完整性。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列式,汇报结果。

(板书:15某3=?)(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并指定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述,并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预设:方法一:15某3表示3个15相加,即15+15+15=30+15=45。

方法二:列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某3=30,5某3=15,30+15=4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将15拆成整十数“10”和一位数“5”,先算每筐10盒,3筐就是10某3=30(盒),再算每筐5盒,3筐就是5某3=15(盒),两次计算结果相加,就可得到总数是45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重点
资料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数的大小比较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比较数
的位数、数的大小等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运用比较数的知识。

二、数的读法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的读法。

通过研究百位、十位、个位数的读法,帮助同学们正确读出多位数。

三、数的顺序排列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的顺序排列。

通过将一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帮助同学们练数的排序技巧。

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研究竖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五、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研究了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研究,加强巩固,提高数学水平。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电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电子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xxx小学教学设计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1.教学教材第41页例1。

(1)出示情境图1。

每筐装15盒草莓,3筐草莓有多少盒?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10个3的和是30,再加上5个3是45。

生2:20个3相加是60,再减去15就是45。

生3:5×3=15,10×3=30……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10×3=30(盒)5×3=15(盒)30+15=45(盒)答:3筐草莓有45盒。

列竖式计算:5×3=15,10×3=30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xxx小学教学设计xxx小学教学设计xxx小学教学设计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套书多少本,再求出2套书多少本,然后把这两部分的书加起来就是王老师一共买的本数。

板书: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

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套书一共多少本,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数字》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数字》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
边的数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口算、写运算式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字计算。

2. 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数字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加深对数
字的理解度。

3. 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主动思考并应用数字进行实践。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字基础知识,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身边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

2. 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案例中理解数字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
1. 数的应用:通过例题和练,带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的应
用范围,如购物结账、公交车票价等。

2. 数字计算: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字计算,帮助学生
通过加、减、乘、除的方法快速求解。

3. 实践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应用的例子,激发学
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1. 讲授和问答:通过讲解和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 交流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
强合作能力。

3. 应用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研
究的实用性。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评估掌握情况。

2. 课外作业:练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

教学反思
1.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研究兴趣。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教学设计   教案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有多重(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

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

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

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混合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混合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 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 15-6×2 时,得到的结果是 18, 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 算乘法。 追问:对于 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课题 教学目的
练习五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 4 教时 总计 教时
月日
教学重点 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 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 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1 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2 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3 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 订正。 4.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4 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 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5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重难点突破措施:1、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3、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课时分配:4课时。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 17 课时(详、简、略)案课型:新授课题: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大月、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

2.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发现并掌握大月与小月的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探索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与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各年份的年历卡。

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国际儿童节是()月()日,国际劳动节是()月()日,你的生日是()月()日,分别从20XX年日历表上找出来。

2、一年有()个月,有()个季度。

3、对照20XX年的年历,找出一年十二个月中,那些月有31天?那些月有30天?还有其他的情况吗?看一下课本,31的月和30天的月分别叫什么?二、导入新课: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就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三、新知导学认识年、月、日(1)观察年历卡(2)一年又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3)把你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认识大月、小月(1)看每月的天数,你发现什么?(2)怎样记住各月份的天数?(3)我出生在月份,是月。

四、组内探究:认识平年、闰年五、交流展示:(1)左拳记忆法(2)歌诀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3)歌诀记忆:“四年一闰,一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

”六、点评解惑:七、当堂检测:一、我会填。

1、2年=( )个月 5日=( )小时 2个季度=( )个月 36个月=( )年2、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一共( )天。

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一共( )天。

3、国庆节是( )月( )日,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 )天。

二、我会算。

判断下面各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890 1896 1900 1921 1984 2004 1997 1970三、快乐的实践活动。

有趣的生日小调查:李晓勇:1995年6月;王珊珊:1996年2月;红红:1995年10月:方明:1994年12月 动动脑: 1、谁的生日在大月?( );谁的生日在小月?( )2、红红和( )同一年出生;红红和李晓勇( )的年龄大。

3、( )出生在闰年,( )出生在平年。

4、王珊珊出生以来就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 )八、评价反馈:九、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 18 课时(详、简、略)案课型:新授课题:24时记时法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并能进行互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学习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口答:一年有几个月?那几个月是大月?大月有多少天?那几个月是小月?小月有多少天?每年二月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2.90分=()时()分 2时=()分 1998年是()年,有()天二、导入新课:书本P52知识点介绍:24计时法三、新知导学:认识24时记时法。

多媒体动画演示:时针在钟面变化,月亮由深变浅,然后出现太阳,到中午12时。

这是几时?时针转了几圈?它经过了几个小时?一天结束了吗?继续动画演示:时针继续走第二圈。

在钟面上出现13, 14,………24等12个数字;太阳由深变浅,然后出现月亮,最后时针、分针再次同时指向12。

(出示0~24时的彩条图)24时记时法就是用0时到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四、组内探究: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化①要求:同学们结合钟面图和彩条图,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

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完成后,小组讨论,24时记时法有什么特点?它和普通记时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②共同完成表格。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用了什么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用24时记时法计时,从夜里的0时到中午的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中午的12时之后到夜里的12时,所指的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③对口令:一生说普通记时法,一生说24时记时法;④比较两种记时方法五、汇报交流:全班交流:24时记时法有什么特点?它和普通记时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学生说说喜欢哪种记时的方法?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晚上12时,它为什么既可以用0时表示,也可以用24时表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结:当晚上12时表示一天的开始时,我们可以用0时来表示,当它表示一天的结束时,我们用24时表示。

晚上12时表示今天的结束,同时也表示第二天的开始,那么今天的24时也就是明天的0时。

六、点评解惑:七、当堂检测:用24时记时法合理设计营业时间营业时间上午晚上9:30~10:00营业时间上午晚上8:00~8:00八、评价反馈九、课堂小结:谈谈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 19 课时课题:简单的时间计算学习目标:1.会计算经过时间。

2.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3.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口答:(1)平年全年有多少日?1日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导入新课: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谈话: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那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你是怎么知道的?“六一剧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播放,什么时间结束?如何计算“六一剧场”播放的时间?学生活动:(1)独立思考计算经过的时间,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2)在小组里交流想法,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计算思路。

(3)学生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归纳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用减法计算:16-14=2。

另一种是推算,从14时到15时是1小时,从15时到16时又是1小时,所以从14时到16时是2小时。

三、新知探究:基本练习1.选择填空.(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1小时40分钟;1点40分)(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时;8小时)2.搭配练习.(把下面左右两边有联系的句子连线)学校上午什么时候放学?20分钟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2时课间休息多久?3小时下午第一节上课时钟面时间是11点40分四、组内探究:书本P53:1.完成P53上面的做一做;2.组内探究例3五、汇报交流:转化为24时记时法计算:下午2时40分转化为14时40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17时45分—14时40分=3小时5分六、点评解惑:时间是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时刻是表示一天里某一特定时候。

七、当堂检测:(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7时()中午1时()晚上8时()凌晨2时()(2)足球赛从13时30分开始,15时25分结束,这场足球赛经过了多长时间?提优题:同学们组织春游,星期六上午8时出发,星期天下午4时返回学校,春游活动共持续了多长时间?八、评价反馈:谈谈收获和问题。

板书设计: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练习课题:制作年历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制作年历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制作年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超市门口挂着一个牌子:营业时间上午8:00——下午7:00.这个超市全天营业多长时间?一周(7天)呢?二、导入新课:出示生活中不同的年历。

谈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年历?你知道这些年历都是怎样做的吗?想自己做一个年历吗?三、新知探究:制作一个年历需要哪些步骤?(书本P56页,认真阅读,用心探究)四、组内探究:书本P56:组内探究制作一个年历的步骤五、汇报交流:制作一个年历的步骤:(1)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2)一共有12个月,每行4个月,排3行。

(3)可以把休息日、重要节日、纪念日用彩笔标出来。

六、点评解惑:七、当堂检测:全班展示你的作品八、评价反馈:九、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和问题。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