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思考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财务目标的选择
3 作 为一 个 目标 来 说 . 业 应 建 立 具 体 的 量 化 指 标 评 价体 系 。 ) 企 对 于 企业 来 说 , 企 业 的 资 源 达 到 优 化 配 置 时 , 业 的 经 营最 有 当 企
效 , 以 当企 业 各 利 益 相 关 者 进 行 博 弈 时 . 以营 运 能 力 、 利 能力 和 所 应 盈 偿 债 能 力 最 优 为 目标 。而 对 各 个 利 益 主 体 来 说 , 应 该 有 具 体 的指 标 也
图1
多 . 信 息 不 对 称 造 成 损 失 的 可 能 性 比股 东要 小 得 多 :3 董 事 会 是 经 因 () 理 层 的 直 接 约 束 者 , 对 经 理 层 的 有 效 监 督 者 , 能 确 保 整 个 公 司 经 是 他
营 的 方 向 , 止 由 于 经理 层 的行 为 造 成损 失 ;4 董 事 会 是 重 大 战 略 决 防 () 策 的 制 定 者 , 连 接 股 东 和经 理 层 的 同时 , 必 然 要 考 虑其 他 许 多 战 在 它 略 . 括 相 关 利 益 主 体埘 公 司 长 远 发展 的影 响 。 包
作 为评 价 。股 东 财 富 最 大 化 应 以经 济 增 加 值 ( VA) 为 评 价 指 标 : E 作 偿 债 能力 最 优 化 应 以速 动 比率 ( 期 偿 债 能 力 指 标 ) 资 产 负 债 率 ( 期 短 和 长
策 略 组 合 中 , 理 者 宁 愿 选 择 ( D) 不 愿 管 B。 而
选 择 ( C , 为他 能得 到 报 酬 9 9 8 。 以 A, ) 因 (> ) 所
工 会 与 董 事 会 一样 起 着 协 调相 关 利 益 主 体 的作 用 。 会 作 为 员 工 工 在 实 际 中要 看 具 体 的博 弈 双 方 谈 判 的 结 果 . 何 况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目标 与 管 理 层 的纽 带 , 表员 工 与企 业 经 营管 理 者 对 话 。 为 员 工 的 代 表 , 更 代 作 要 受 到众 多利 益 主体 的 相 互 博 弈 才 能 实 现 。 所 以 本 文 认 为 , 业 财 务 他 们 希 望 为 员 工 争 取 最 大 的 利 益 : 作 为 管 理 层 中 的 一 份 子 . 企 而 他们 要 管 理 目标 应 该 是 企 业 利 益 相 关 者 之 间 的利 益 均衡 。 个 目标 应 该 是 一 根 据企 业 的具 体 情 况 来 满 足 员 工 。 这 个 体 系 . 体 如 图 2所 示 。 具 所 以 在多 方 利 益 主体 博 弈 的过 程 中 , 事 会 和工 会 起 着 重 要 的 协 董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审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 角的企业 财务 管理创新策略
(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一 人本理念
在知 识 经济 飞速 发展 的二 十一 世 纪 , 人 力资本的地位和价值不断提高。 从财务管理 角度分析 , 企业的每一项具体 的财务活动都 是由人来完成的, 可以说 , 人所具备 的财务知 识和运用财务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财务管 理成果 。 因此 ,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 要 贯彻 “ 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 ,重视人 二 、传统财务 管理无法满足利益相关 在财务管理 中的作用 , 在理解人 、 尊重人、 信
从 利益相 关者 视 角 审视 企业财 务管理 创新
陈虹苦
【 文章摘要】 能 否 在 财 务 管理 方 面 兼顾 和 均 衡 各利益相 关者的利益将直接 影响 企业的 长远 发展 。 文 在 阐 述利 益 相 关 者 对 企 本
业财 务管 理 的 重要 性 的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任人的基础上 , 使财务奖惩能够激发人的积 “ 股东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极 性,财务学习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在 传 统的 “ 股东 至上 ”理念 和 “ 股东 财 富 日常的交流沟通中关心财务人 员的工作和生 制。 圃 最大化”财务 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向 活 ,通过建立责权利相结合 的财务运行机 【 参考文献】 多元利益共同的转变。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 制, 达到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和创 生 1 张雪潇, 刘敏 . 国现代 财务管理 我 有背,其支持的一系列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造性,追求企业的不断发展 。综上 ,人本管 机制 面临的问题与创新 . 金融与经济, 都是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服务的。 这必然 理是企业顺利而有效进行财务活动的保证。 2 0 (0:1 7 . 0 71)7- 4 无法兼颐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所以,不 ( 二)财务管理 目标创新一 “ 利益相关者 2 、赵忻 .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 务 同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都存在不 同程度的影 利 益最 大化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向的探讨
点 。也 是 财 务 管 理 工 作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 其 确 定 取 决 于 企 业 价 值 导 向 . 业 价 值 导 向 的 企
发 展 演 绎 着 财 务 目标 的 发 展 。 探 讨 科 学 合 理 的 财 务 管 理 目 标 , 理 论 和 实践 上 都 有重 要 的意 义 。 在
东 大 会 或 董 事 会 通 过 表 决 决 定 企 业 重 大 财 务决 策 , 事 会 直 董
接 任 免 企 业 经 理 甚 至 财 务 经 理 : 权 人 要 求 企 业 保 持 良好 的 债 资 金 结 构 和 适 应 偿 债 能 力 。 以 及 按 合 约 规 定 的 用 途 使 用 资 金 : 工 是 企 业 财 富 的 创 造 者 . 供 人 力 资 本 必 然 要 求 合 理 职 提 报 酬 : 府 为企 业 提供 了公 共 服 务 , 要 通 过 税 收分 享 收 益 。 政 也 正 是 各 利 益 相 关 者 的共 同参 与 ,构 成 了企 业 利 益 均 衡 机 制 。
出 了满 足 以 上 四个 财 务 管 理 目标 特 征 的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目标
国 的证 券 市 场 那 样 发 达 . 据 有 关 理 论 , 有 在 证 券 市 场 达 根 只 到 半 强 式 有 效 的状 况 下 , 才 能 采 用 股 东 财 富 最 大 化 这 一 目 标 。有 关 的实 证 研 究 表 明 , 目前 我 国 的证 券市 场 刚 刚 达 到 弱 式 有 效 市 场 ,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票 价 格 和 企 业 的业 绩 并 受 股 没 有 必 然 的 联 系 。因此 上 市公 司 的企 业 价 值 完 全 体 现 在 股 票 市 值 上并 以 此 作 为 理 财 目标 , 能 真 实 反 映 财 务 业 绩 , 此 不 因 无 法 采 用 股 东 财 富 最 大 化 财 务 目标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
低。 以, 所 要将 在 污染 预 防方 面 的 投 资 与 值 的 变 化 最 直接 的反 映 方 式 应 该 是 利 益 不 断 加强 生 产 过程 中 的 环 境 保 护 、扩 大 外 界 要 求 企 业 的强 制 性 支 出 进 行 比较 , 相 关 者 对 企业 的影 响 。 于 投 资 者 、 对 债权 环 保 型产 品 的 同 时 ,要 运 用 各 种 宣传 手
维普资讯
财 务 与 会 计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
口 湖北 朱廷辉
利益 相 关 者 理 论 突 破 了传 统 的 股 东 为 非 人 力 资本 所 有 权 能 够 无 条 件 地 给 其 资 本 所 有 者从 公 司 获 得 利 息 ,人 力 资 本 经 至 上 的企 业 理论 。进 而 对 公 司 治 理 和 财 所 有 者 带 来某 种控 制 其 它 要 素 所 有 者 的 所 有 者 ( 理 和 员 工 )从 公 司 获 得 工 资
和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
本 、人 力 资 本 和 市 场 资 本 共 同 组 成 的 。 是 未 来 企 业 理 论 的 主 流 ,公 司治 理 的 基
主 流 企 业 理 论 主张 资 本 强权 观 。认 股权 资本 所 有 者 从 公 司 获得 红 利 。债 权 石 。 同 时 也 是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的 理 论 基
务管 理 目标 都 产 生 了显 著 的 影 响 。 利 益 权 力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则 获 取 固 定 合 同 和 其 它报 酬 。而 客 户 和 供 应 商 从 与 公 司
相 关 者 理 论 对 传 统 的财 务管 理 目标 产 生 收 入 .接 受 非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的 监 督 , 的 交 易 中获 得 利 益 ,政 府 和社 区 及社 会 怎样 的影 响 ?利 益 相 关 者 理论 下 财 务 管 企 业 的 财 务管 理 是 为 非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公 众 直 接 从 公 司 获 得 公 共 利 益 ,如 税 服 务 的 。在企 业 中 ,股 东 拥 有 至 高无 上 收 、公 共 效 用 等 。 的 权 力 ,企 业 的经 营管 理 就 是 为 股 东 获 在利 益 相 关 者 理论 下 ,企业 的 经 营 目标 是 使 所 有 利 益 相 关 者 最 大 限度 获 得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
● 理论 研 讨 ●
关于业理论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由各 利益相关者在实现 自身利益 时 ,
利益相关者所缔结 的 “ 契约联合体” 企业内 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最大化。企业治理过程 中 。 部不 同权利 主体之间相互权力和利益 、责任 的利益相关者存在多重利益博弈关 系 ,利益 关系的制度安排 ,要 旨在于哈当处理不同权 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基 利主体之间的监督 、 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 。 企 本动力。不 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
一
2 一
维普资讯
3年代至 8 年代后期 , 0 0 是企业价值导向的一 益相关者导 向的财务理论将企业利益独立于 个过渡和争论阶段 。由于 3 年代经济大萧 股东利益 ,企业利益在内涵上可以理解为企 0 条, 人们开始对 “ 股东至上” 的价值导向产生 业作为法人组织所享有的利益 ,在外延上包
威, 而且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 的实际参与。 这种逻辑下也就不难演绎 出企业 的财务 目标
业 内部多元 化的权利主体主张 自身经济利益 务利益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要兼顾和协调各 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来实现的,利益相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 ,使企业经营成
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前提之一 ,便是获得企 果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均衡分配。
业的财务和其他必要信息 。从企业所有权安
一
、
企业剩余作出贡献 ,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 但是 ,在对问题的论证时人们仍然习惯地遵
.
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该理论强调不 循 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基本思想 :市场是完 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 , 资本雇佣劳动 , 仅要重视股东权益 ,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 全 的,
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 ;不仅强调经营者的权 最终企业的利益就是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在
谈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识 资源 ,员工投入的是工作能力与知识资
源 。 们与 股 东 和债 权 人 一 样 , 们是 企 业 他 他 契约 缔 结 者 的 一部 分 。 随 着 知 识 经 济 的 到
企业 的地位仅 次于股东 。他 们向企 业出借
资 金 ,期 望获 得 固 定 的 利 息 收 入 以及 在到
期 日索回本金 。债 权人 在企 业清算时有优 先于股东 的求偿权 ,但 并不等于这个群体 可 以保证得 到完整的补 偿。另一方面 ,当 经营状况 良好 时, 随着资本存量的上升 , 其
( )股 东与 债 权 人 一 股 东 和债 权 人 是 企 业 最 重 要 的 一 批 利
益 相 关者 。他 们 为 企 业 的 经 营提 供所 需 资
本 。作 为资本 的提 供者 ,他 们为企业创造
价 值 提 供 了基 础 。 东 作 为企 业 的所 有 者 , 股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 所有利益相关者 中, 在 权 益 资本 投 入 者— — 股 东 的 利 益 是最 后 得 到 满 足 的 ,承 担 了 最 大 的风 险 。债 权 人 在 目标 过 程 的 影 响 ” 它强 调 了 专 用 性 投 资 , 。 也 强 调 了利 益相 关 者 与 企 业 的关 联 性 。但 本 文 认 为该 概 念  ̄,f 相 关 者 的外 延 给 缩 ej f益 小 了 ,企 业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不 仅 应 该 包 含 股
利 益 相 关 者 利 益 均 衡 目 标 的
理 论 依 据
(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一
企业理财 目标 的实施有一定 的指 导作用。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概念(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含义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
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
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
企业财务权利包括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对企业财务权利分配的一套制度安排称为财务治理。
在一个企业中,谁拥有最终的收益要求权,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对财务运行实行监督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收益权和控制权的行使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虽然存在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权的公正配置和财务控制权的适当行使,使企业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并使相关者共同利益在合作博弈下达到最大。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内容1. 财务治理的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收益权的分配和财务控制权的行使,实质上是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机制及其制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进行的。
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这一过程离不开财务信息生成程序、财务信息质量及财务呈报机制等。
因此,各利益相关者必定会特别关注并试图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界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包括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基本上被动接受既已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一定手段检验财务信息质量,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供应商、企业竞争者和企业一般职员等。
2. 财务治理的客体公司财务治理的对象是公司的财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探究
业竞争者 、 地方社 区等 , 称为 经济依赖性利益相 关者 , 处于利益相 关者第二层次 ; ( 3 ) 同公司所处的地区利益或国家利益有关联 的利
益 相关者 , 如媒体 、 政府 、 相关监管机 构等 , 称为社会利益 相关者 ,
处 于第 三层 次。 万建华( 1 9 9 8 ) 、 李心合( 2 0 0 1 ) 将利益相关者给企业 带 来的是机会还是威胁两个方面分析 ,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 、
集团 自身的生存 、 发展与获利 的 目标联系起来。因此 , 研究企业集
定和实施及资金的调配等各 种决策事项或决策程序都放权 由子公
司决定 , 实施分级管理 、 分级 核算 。 这种财务管理模式 , 母公 司几乎 放弃了财务控制的权利 ,企业集 团往往 只能通过契约或协议实施 联合 。 ( 3 ) 集 权与分权结合 型财务管理模式 。 为避免企业集 团的绝对
财务与管理 l F i n a n c e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基 于利益相 关者 的企 业集 团财务管理模式探 究
黑龙 江财经 学院 宋海涛
一
哈 尔滨商业 大学 董 莉平 刘云芝
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权益基础上 ,选择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
式。本文采用 的是 广义财务管理模式概念 。
团必须和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 , 只有满足 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 企
业集 团才能更好 的实现其战略 目标。 弗里曼 ( 1 9 8 4 ) 最早提 出“ 利益相关者” 一词。弗里曼认 为企业 是 由各个利益相关者组成 的经济联合体 ,不同的相关者出于不 同 的利益关 系对企业未来 的诉求也各不相 同,因此需要企业 经营者 在管理 活动过程 中动态综合平衡各相关者的利益 ,从而实现企业 整体 利益的最大化 。 根据弗里曼的观点 , 可 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分为 三个层次 : ( 1 ) 公司 的所有者 , 即该 公 司股票 的持有 者 , 如股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摘要: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初,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至上”理论提出了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概念基础上,描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加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财务治理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14—02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概念(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含义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
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
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
企业财务权利包括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对企业财务权利分配的一套制度安排称为财务治理。
在一个企业中,谁拥有最终的收益要求权,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对财务运行实行监督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收益权和控制权的行使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虽然存在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权的公正配置和财务控制权的适当行使,使企业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并使相关者共同利益在合作博弈下达到最大。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内容1. 财务治理的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收益权的分配和财务控制权的行使,实质上是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机制及其制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进行的。
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产 和 负债采用 不 同价 值计量 方 法所造 成 的会 计错 配 问题 。 既 可 以公 正 地 反 映 保 险 公 司 的财 务 状 况 和 经 营 成 果 . 时 同 监 管 部 门 也 可 以 更 加 清 晰 评 估 保 险 公 司 所 面 临 的 各 种 风
险 , 投 资者 提 供 了更 多 的参 考 信息 , 且 这一 举措 是 和 给 并
监 管机 构及利 益相 关方 获取 相关 性信 息 的要求 。同时 , 采 取 “ 市 ” 方 法 、 据 市 场 利 率 评 估 保 险 合 同 准 备 金 负 盯 的 依 ( 者单 位 : 尔滨 理工大 学经济学 院 ) 作 哈 责任编辑 春 霞
《 险 合 同 相 关 会 计 处 理 规 定 》 的 颁 布 只 是 我 国 保 险 保 合 同 会 计 与 国 际 会 计 接 轨 的 一 个 开 始 ,是 历 史 发 展 的 必 然 。我 们 相 信 , 规 的 实 施 , 国 保 险 合 同 会 计 与 国 际 会 计 新 我 的逐步 接轨 , 有助 于我 国保 险 企业 竞争 力 的提升 , “ 将 为 走 出 去 ”创 造 条 件 ; 时 也 为 我 国 保 险 行 业 的 健 康 、 速 、 同 快 持
国际接 轨的 。 四 、 论 结
根据会 计 规定与 监管 要求 相 分离 的原 则 , 保险 公司 评 估偿 付能 力时 . 然按照 保监 会 制定 的法定 精算 标准 计算 仍
保 险 合 同 准 备 金 , 采 用 《 定 》 有 关 保 险 合 同 准 备 金 的 不 规 中 计 量 原 则 。 因 此 ,规 定 》 实 施 不 会 影 响 到 保 险 公 司 的 偿 《 的 付 能 力 , 不 会 降 低 保 险 公 司偿 付 能力 监 管 标 准 和 要 求 。 也 ( ) 险 公 司 的 财 务 状 况 和 经 营 业 绩 将 得 到 更 加 客 四 保 观 、 实 的 反 映 , 息 透 明度 得 到 增 加 真 信 《 定 》 在 保 险 公 司 准 备 金 负 债 的 评 估 中 引 入 公 允 价 规 值 计 量 属 性 , 点 在 于 能 够 更 加 适 时 、 观 地 反 映 公 司 的 优 客 保 险 负 债 , 够 提 高 会 计 信 息 的 相 关 性 , 而 可 以 更 好 地 能 从 为 保 险 公 司 的 风 险 管 理 及 经 营 决 策 提 供 依 据 , 更 能 满 足 也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初探
选 择 的 影 响 , 指 出我 国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目标 的 最优 选 择 ,应 是 兼 顾 利 益 相 关 者 差 别 利 益 要 求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价 值 最
评 述
利 润最 大 化 。 种 观 点认 为 , 这 利润 代 表
股票价格和企业的业绩并没有 财 富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1 6 年 , 坦 福 研 究所 首 次 提 出了 利 93 斯
最大化 目标。所 以 ,把它作 为我 国企业 的
股价的高低不能真正反 映股东财 富的多寡。 该 目标不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 ,股东财 富 最 大化 片面强调 股东一 方的财富最 大化 ,
这 就 不 利 于 充 分 调 动 企 业 利 益 主体 各 方 的 积 极 性 , 利于 建立 企 业 利 益 制 衡机 制; 不 将
和分享者 ,剩余索取 权和控制权不再唯一 地属于 出资者 ,企业必须考虑 到经营活动
◆ 中图 分 类 号 :F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8 0
应 的;相 比较 而 言 , 国证 券 市 场 不 成 熟 , 我
内 容 摘 要 : 本 文 针 对 目前 会 计 制 度 中 存 在 的 一 些 财 务 管 理 目标 问题 , 通 过 分 析 利 益 相 关 者 对 企 业 财 务 管理 目标
零} l 嚣 囊鬣
嚣甍 穗l 差 嚣 豢器
以 上各 观 点 从 不 同方 面 反 映 了企 业 目标 并
具 有一定 的合理 性,但它们都认为企业仅
基 利相者 我企 于益 关 的 国业 财 管 标 择 探 务 理目 选 初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财务目标研究
基 于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的 企 业 财 务 目标 研 究
朱 传 宝
( 山东 财经 大学会 计 学 院 , 济南 2 5 0 0 1 4 )
摘 要: 企业财务 目标一直是财务 管理理 论界 争论 比较 大 的问题 , 主要有 以下 几种 观 点: 股 东财 富最 大
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 利益相关者利益 最大化等 。基 于利 益相 关者理论 分析 了企业 财务 目标 , 即 实现 企业利 益相 关者利益均衡 , 并 阐述 了为 实现 此 目标应建立的 内外部协调机 l 。
家等 的利 益诉求 , 接近利益相关 者理论。不过 , 由于其价值
衡 量 以金 钱 为 唯 一 标 准 , 导 致 其 弊 端 十 分 明 。首 先 , 容 易 忽视或损害企业 内部 弱势群 体 的利益 , 比 如 收 益 分 配 的 公 平 问题 , 雇 员 福 利 或 安 全 问 题 。其 次 是 社 会 责 任 问题 , 企 业 价 值 最 大 化 目标 必 然 是 站 在 企 业 的 角 度 考 虑 问 题 . 一 切 从
们 因企 业 活 动 而 承 受 风 险 ” 。国内学者贾生华、 陈 宏 辉
( 2 0 0 2 ) 则认为 , “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 在企业 中进行 了一定
者理论框架下讨论企业财务 目标 。
二、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概 述
的专用性投资 , 并承担了一定 风险 的个 体和群 体 , 其 活动 能
究中 , 企业 财务 目标颇 受 人们 关注 。传 统 财务 目标 以股 东
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 最大化 最为 流行。但 随着相关 理论 的完善 以及知识 经 济 的到来 , 传 统财 务 目标 已经不 能 满足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张兆国刘晓霞张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摘要】面对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
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有待研究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
本文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一种简单的利他主义,而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抉择;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必须在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和财务评价等方面突破“股东至上”逻辑,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合作”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变革一、问题提出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不少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存在忽视社会责任问题,如环境污染、职工工作条件恶化和生活无保障、恶意逃避债务、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偷税漏税等。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通过修订公司法、破产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制定企业治理准则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①。
就我国而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5年颁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2006年颁布的新《公司法》、2007年颁布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等。
所有这些规范性文件都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已进入了一个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新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中枢神经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财务治理
的 目的在 于提高公 司 的效 率 , 护利益 相关者 权益 , 保
协 调 各 方 的矛 盾 , 现 企 业 稳 健 、 速 发 展 。 实 快
在 资 本结 构契 约 理论 中, 资本 结 构规 定着 企业 收益分配 机制 和各利 益主体 利益 的实现机 制 。传统
的 资 本 结 构 是 基 于 企 业 财 务 资 本 的 角 度 , 为 构 成 认
有权人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司经营应考 虑企业 的 公 社会责任 , 公司的财务 目标应该是 实现利益相 关者利
益 最 大 化 , 务 实 行 各 利 益 相 关 者 共 同 治 理 ”2。陈 财 _
企业 资产 的是企 业 的 自有资本 和债权 人投入 的债务
资 本 , 此 相 对 应 的 是 股 东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财 务 目标 。 与 在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业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契 约 型 企
玮“ 运用耗 散结构论 与 系统论 作为 分析 框架 和工 具 , 通过 对 经理 可 协 调 与 不 可 协 调 冲 突 的 分 析 , 出 应 采 得
用 利 益 相 关 者 利 益 最 大 化 作 为 公 司 财 务 目 标 的 结 论 ” 。张 兆 国 、 庆 、 威 风 “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角 张 何 从 度 研 究 了公 司 财 权 安 排 的 基 本 前 提 、 观 基 础 、 要 客 主
“ 利益相 关者一 词最早 出现在 1 6 9 3年斯坦 福大 学 一 个 研 究 小 组 ( R ) 内 部 文 稿 中 , 指 那 些 没 S I的 是
有其 支持 , 织就无 法生存 的群体 , 括股 东 、 员 、 组 包 雇
化 的财 务 目标 , 利益 相 关者 利 益 最大 化 逐渐 取 代 了 传 统的财 务管理 目标 。本文 在借鉴前 人研 究成果 的
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财务管理战略
理论 。公 司 作 为 一个 法 人 团体 . 须 具 必 备 人 和 物 两 个 基 本 的要 素 。 但 早 期 的 公 司 理论 定 义 公 司 时 .将 公 司 理 解 为
一
相 关 者 共 同治 理 公 司 ,是 这 种 理 论 对 公 司 治理 结构 的主 流 看 法 。
二 、 司 治 理 结构 的 当代 发 展 公 1股 东 的主 权 地 位 已经 动摇 。 东 . 股 本 位 的公 司 理 念 产 生 于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的 初 期 。 由 于 当 时 经 济 增 长 对 物 质 资 本 的依 赖 , 们 普 遍 接 受 的 观 念 是 “ 人 资 本 基 本 主义 ” 即 认 为 物 质 资 本 以及 物 , 质 资 本 的 积 累 是 经 济 增 长 的 唯 一 源 泉 ,物 质 资 本 的 短 缺 是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要制约 。因此 , 了实现经济增长 , 为 必
维普资讯
瓣 瑙 隧
及 技 术 创 新 的 依 赖 .使 得 一 个 国 家 的 经 济 发 展 主 要 取 决 于 人 力 资本 而 非 物
企 业 后 .一 般 都 会 采 取 一 定 的 保 护 措
பைடு நூலகம்
观念) 的分 析 。在 充 分调 查 分 析 的 基 础
公 司治 理 结 构 的 建 立 是 随着 公 司 制企业 的m现而形成的 , 东大会 、 股 董
各 自的 目的 联 合 起 来 而 达 成 的 一 种 具
有 法 人 资 格 和地 位 , 且 叫 做 “ 司 ” 并 公 的 契 约 关 系 网络 。公 司不 仅 仅 是 一 个
事 会 以及 高 层 经 理 三 位 一 体 的 权 力 结
基于博弈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探讨
监督管 理者 , 使管理者造 假的概率P 随之下 降。 股东最优 监督 2 从 概率P 可 以看到 , 4 正 比, 管理 者造 假的额外收益 R 的 1 与R 成 随着 4 增加 , 管理 者会想 尽办 法造 假 , 由此对 股东的侵害就会越大 , 股东 为维 护 自身权益 , 对管理者监督 的概率就会加大 ; 而如果 由于股东
产生 了企 业内部对剩余价值索 取权和控制权要求 的动机和事 实 , 而且加大 了所有权和管理权 与企业外部各利益 主体 的矛盾。 因此
理论界提 出了“ 利益相关者利 益最大化 ” 的财务管 理 目标 。 关者 相 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 和均衡各个利益相关者 的利益 , 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只有 当参与企业的 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时 , 企业的资源配置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
的严厉监督 使管理者造 假成本提 高 , 2 即c 提高 , 管理者造假 的可 能就会减小 , 2 当C 大于R 时 , 4 管理者停止造 假 , 对外呈现出诚信的 形象 , 股东的监督 概率P 随之减小 。 1 其二 , 企业与债权人 的博弈 。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存在 的债权债 务关系 , 银行 等债权人将 资金借给企业使用 , 并签订债务契约 , 根 据信 贷金额 的大小和时间长短 , 按照设定中的利率收取利息。 而企 业则 为了 自身利益 , 违背合 同规定 , 拖欠归还利息 。 在表2 的博弈模 型中 , 将这种行为选择统称 为违规。 企业违 规会 危害债权人利益 , 为维护 自身利益 , 债权人可能选择对 企业进行催债。
一
带来 的成 本 , 1 P 表示股东监督 的概率 , 2 P 表示管理者造假 的概率。 该模型存在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股东的期望收益E =P [ 2 R1 l 1P( + R 一 4 C ) 1P ) R1c)+(一 1 [ 2 R1 R ) 1P ) ] 3 R 一 1+( 一 2 ( 一 ] 1 P ) P ( 一 4 +( 一 2 R1 = 1R R 一 1+ 1PR 。 1 P ( 2 3 C )R 一 2 4 对E 求一 阶导数 , 求极值点 , 可得管理 者 的最优造假概率 。 令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
定数量时,一些巨额的费用就会出现,如政府的罚款,而且这笔罚款的金额越来越高。
例如,艾克森公司因环境泄漏而招致总额为196亿美元的罚款。
也就是说,在企业不愿进行环保的情况下,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会越来越高,否则会越来越低。
所以,要将在污染预防方面的投资与外界要求企业的强制性支出进行比较,采用孰低的原则。
提高企业价值的要求企业实行环保,必然要进行一笔投资,使近几年的利润会暂时受到影响,但经过精确的分析,几年以后,经济利润肯定会上升(不考虑其他因素)。
那么,如何权衡短期的经济利益下跌和长期的改善呢?企业的领导在进行决策时,要运用内含报酬率或直接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方法进行预测。
如果实行环保投资方案的长期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同期不进行环保的内含报酬率,则环保投资方案就可行,因为它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实行环保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正比例的关系。
企业价值的变化最直接的反映方式应该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供货商等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熟悉的内容。
但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要看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以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造成了污染,即“绿色消费者”,这种环保意识日益强烈,甚至一些个人消费者自动采取方法抵制企业环境污染的事件发生。
同时,“绿色消费者”包括一些企业和政府机构,在一些国家里出现了大企业和政府机构在进行采购时要求购买环保型产品的趋势,这种大宗的购买行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因而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很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力会很快成为消费的主流。
所以,企业在不断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扩大环保型产品的同时,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与消费者沟通,将企业的各种环保信息传达给外界。
总之,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应以战略的目光、战略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并且营利性的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其他利益相关者利 益的行为 。 在知识经 济条件 下, 知识资本成 只考虑企业局部利益 ,而不顾全 社会利益的行为也许是符合 为与 实体资本同等重要( 甚至 更为重要) 的生产要素和 经济资 股东财富最大化 目标的 , 但绝对无法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
源 , 济的长期 、 续和快 速的发展 更多地依赖于 取之不 尽 、 经 持 = 、 关 者 利 益 最 大 化 无 法 满 足 企 业 的 实 际 需 求 相
虽然 前面 提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 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务活动和处理财 务关 系所 要达 到的根本 目的。它是企业进行 克服企业在追 求利 润上的短 期行为 。但仍有一些企业为了追 财 务决策的出发点与归宿 ,对财 务管理 系统 的运 行起着导向 求股价最大限度的提高 , 而不惜采用一些违法的行为。 比如美 作用 。财务管理 目标的研究关 系到财 务管理基本理论 框架的 国安 然 公 司 的 会 计 舞 弊 , 虽然 短 期使 得 某 一 部 分 股 东 的 财 富 构建和财务管理实务内容的界定 ,因而一直 是理 论界 讨论的 增加 了, 但最终却使 企业 陷入了困境 , 也让企业众多的利益相 热点。本文从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两种 关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此外 , 企业的一些战略性投资 , 如人力 理财 目标 的局限性 出发 ,提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目标 的 资本投资 、 无形 资产投 资 、 高科技研究投 资在几年甚至十几年
理 目标 应 该 与 各 利 益 主 体 相 关 。本 文 分析 了股 东财 富 最 大 化 理预期等理财环境 ,这些 因素 的变化都 会导致股价出现 较大
和 相 关者 利 益 最 大 化 两 种 理 财 目标 的局 限性 , 并提 出现 代 企 的波动 。这也就让股东财富最大化 的量化指标并 不能 完全 真 业 财 务 管 理 目标 的 理 性 选 择— — 基 于相 关者 利 益 均 衡 的 企 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的监督就越有效。
因此要在董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形成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权利制衡关系,以内部权利制约和外部监管制约双重机制规范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2.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首先,必须明确财务会计目标并将其放在首位;其次,应当平衡会计信息的各种质量特征,如相关性和可靠性,重要性和谨慎性等;再次,要防止侵略性财务报告的出现,做到中立、无偏;最后,要有适量的和相配套的应用指南。
3.改进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评价制度,进一步重视现金流量信息。
目前,我国普遍重视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报酬率等经营评价指标。
采用现金流量为财务评价指标,可以减轻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压力,让企业管理者的精力由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润调节,转移到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竞争能力上来,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
4.改革当前的管理者薪酬体系。
改革管理者的薪酬体系的思路是建立一个既考虑短期经营业绩又考虑长期经营业绩的激励契约,如“基本薪金”、“奖金”(主要取决于年度业绩)与“股权激励”(主要取决于长远业绩)相结合的模式。
5.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约束盈余管理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在实施具体规则的同时保持职业判断的自由。
监管措施的不断严密尽管有效,但会限制职业判断。
况且,僵化的监管举措还会影响市场效率,由此而付出的成本也许更大。
本文认为,盈余管理问题不能仅靠制定更细致的监管措施,而应不断加强“证券市场透明度”,让市场作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做出裁判的法官,才是治本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59-169.[2]FASB.SFACNo.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E]//.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M].娄尔行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236-238.[3]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6).[4]钟辉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5,(7).[5]张鸣,张美霞.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变迁与选择[C]//.中国会计学会会议论文,200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思考庄际亮1,2,朱卫平3(1.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0074;2.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3.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肥230052)[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已不适合现在的国有企业。
而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企业的价值导向从以股东价值为导向转向以相关利益者为导向。
如何利用最新的企业理论、财务理论思想去构建适合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是财务工作者的一项任务。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条件下的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一种均衡。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08-0058-05[收稿日期]2007-01-22如果用传统的利润、收益指标去考察现在的一些国有企业,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各项指标大多是不佳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也依然有着让这些不赚钱的国有企业存在的需要。
所以有必要认真地去考察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即它们真正的企业目标以及相应的财务目标。
只有从理论上认清国有企业的真实财务目标,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评价它们的绩效,合理地去管理国有企业。
国内李心合发表的《利益相关者财务论》,阐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转向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袁振兴发表的《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进一步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均衡。
王雄元指出了在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基本框架下,企业能力理论进一步充实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内涵。
但专门讨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文献较少,利用利益相关者观点探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文献更少。
笔者希望能在一个科学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指引下,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一、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组合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细胞,自然也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中最宠爱的对象。
对于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在《国富论》中也被讨论过,斯密发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2007年8月第10卷第8期Aug.,2007Vol.10,No.8现多人合作生产要比多人单个生产相加效率高得多,即企业中人与人的利益是相互有联系、相互依赖的。
马克思从协作入手研究工场手工业,直接把握了总体劳动和单个劳动的区别———这种区别从现代的观点看,即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企业成为利益相关者的组合,这种组合创造的效率应高于市场)。
马歇尔的研究最早发现了与企业有关的知识、组织及绩效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不取决于权利的单方行使,而由相关当事人相互作用形成,并指出企业这个有机体的发展使其各部分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每一部分的自给自足越来越少,而其福利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他部分。
现代企业理论的3个重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团队理论,将马歇尔的复杂关系解释为契约,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作用在于使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市场资源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企业资源配置则依赖于企业家的权威。
代理理论则认为,企业是资本家通过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及约束设计,谋求控制代理人和企业的机制。
团队理论继承了企业契约思想,并进一步扩大了契约的范畴。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指出,企业的实质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约而是团队生产,企业是多人共同工作的团队组织,成员的边际产出与其他成员的努力相关。
也就是说,企业的本质是合约关系,不仅包括团队成员间的合约关系,还包括与供应商、消费者和贷款人的合约关系,企业是使许多冲突的目标在合约关系框架中实现均衡的结合点。
显然,现代企业理论已认识到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组合,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组合的基本框架,同时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是市场合约的一个连结点。
因此,企业目标应充分考虑到契约各方的利益,应是所有参与集团共同作用和妥协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任一参与者的个别目标。
各利益集团作为对企业有要求权的利益主体,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成为企业的参与者,企业的目标就是各类参与者个别目标的综合,也可以说企业的目标是各类参与者个别目标相互作用(博弈)下的均衡。
只有如此,企业的利益才得以平衡,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沿革财务管理目标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管理的综合表现,企业各级主管人员与全体员工都要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共同努力。
从根本上说,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企业价值导向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前,企业的价值导向是“股东至尊”,企业的一切组织活动围绕着股东利益开展。
第二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后期,是企业价值导向的一个过渡争论阶段,由于30年代经济大萧条,人们开始对“股东至尊”的价值导向产生质疑。
在1939年美国著名的PetterLetton法案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体现了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使人们开始接受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念。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的价值导向从股东价值为导向转向以相关利益者为导向。
(二)目前流行的几种财务管理目标观点评析1.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在我国和西方都曾是流传甚广的一种观点,在实务界尤有重大的影响。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是有一定道理的:①它反映了当期经营活动中投入(所费)与产出(所得)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②利润是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补充资本积累、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利润的多少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国家的贡献,而且与企业的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另外,利润这个指标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确有方便之处。
利润总额直观、明确,容易计算,便于分解落实,广大职工都能理解。
这也正是这种并不十分理想的理财目标在现实中尚能广为应用的原因。
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③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比如承包责任制。
所以那种一味强调实现利润的利润至上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笔者也注意到,强调企业追求利润的实现,重视利润指标的使用,近年来又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再度重视和认可。
例如郭复初在《发展财务论》中,罗伯特・西蒙斯在《战略实施中的绩效评估和控制系统》中,都对这一理财目标,提出了新的见解。
郭复初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较长时期内财务管理目标只能定在初级阶段,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脚踏实地、符合财务管理图1利润指标与其他绩效指标的联系国情的。
这一点在阶段研究国有企业时非常有指导意义。
罗伯特・西蒙斯通过论述和相关图表(见图1)揭示了利润指标的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绩效指标的联系。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就像医生诊断病人时必须检查体重、脉搏、体温、血压和尿一样,利润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
而且利润和其他指标有着很好的关联性,且易于理解,能为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广泛接受和使用。
笔者认为,现在的国有企业,虽然不能追求利润至上,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的理财目标,但在考虑相关者利益时,将利润指标作为基本的、重要的绩效指标之一,还是比较现实和积极的。
2.股东利益最大化按照现代委托代理学说,企业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
在这种关系下,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由受委托的经营者负责处理,基于委托代理条件下的受托的财产责任,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而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则是提高资本报酬,增加股东财富,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
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受到人们的普通关注。
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实际上在国有企业中很难普遍采用:①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上市公司在全部企业中只占极少一部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才只有1000多家),大部分的非上市企业不可能采用这一目标。
②即使对上市公司而言,股票市价也要受多种因素(包括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并不总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难以准确体现股东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