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一至三单元月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3单元)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3单元)一、单选题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大豆磨浆B.葡萄酿酒C.蛋糕切块D.苹果榨汁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5.取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另在b中放少量高锰酸钾,分别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o2)与时间(t)图象正确的是( )A.B.C.D.6.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元素通常显+2价B.粒子②和③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C.粒子③是阴离子D.粒子②和④属于同种元素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27.7g B.32.3C.27.4g D.32.6g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和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并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⑦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9.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元素符号为MO10.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空气是由不连续的空气分子构成的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11.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装入试管中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试管中的固体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2.下列对化合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必须有氧气参加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二、填空题13.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_______;(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______;(3)燃烧和呼吸______________;(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_______;(5)食品包装袋内会充入___________防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单元--三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由气体变成固体﹣﹣﹣﹣﹣此时,氧分子停止运动7.(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为硅A.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B.石蜡熔化,钢铁生锈C.烧制陶瓷,工业制取氧气D.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化学式是()A.XXX3.(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扑灭酒精灯B.药品取用C.闻气体气味D.液体加热4.(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铜、二氧化碳B.五氧化二磷、冰水C.汞、氖气D.氯化钠、硫酸铜5.(1分)下列选项中,前者包罗后者的是()A.夹杂物、纯洁物B.纯洁物、软水C.化合回响反映、氧化回响反映D.氛围、罕见气体6.(1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子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B.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下降,微粒变小C.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C.一个铝原子中含有14其中子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铝8.(1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酒精和纯洁水B.铁丝和铜片C.氧气和二氧化碳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9.(1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5H11AsO2由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B.C5H11As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每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D.C5H11AsO2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1110.(1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第1至第3单元)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1~3 单元)班别: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有8 小题,每题 3 分,共24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题号12345678答案1.乙醇汽油 (汽油中加入必定比率的乙醇)的使用能够缓解石油危机。
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能够经过发酵产生乙醇。
以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甜菜的生长B.汽油中加入乙醇C.乙醇的焚烧D.蔗糖的发酵2.能够一次性鉴识出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 .闻气味B.看颜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D.分别加入适合的水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应当封闭全部化工厂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C.长久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D.用煮沸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4.以下反响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高温氧化钙 + 二氧化碳B.碳酸钙C.甲烷 +氧气点燃D.氢气 + 氯气光照水+二氧化碳氯化氢5.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很少许的氧气会转变为臭氧,这个变化可表示为:氧气臭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这是分解反响B.这是物理变化C.这是化学变化D.这是化合反响6.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7.以下对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全部的化学变化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都保持不变B.假如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反响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氧气比应有产量少C.假如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会分解D.假如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反响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氧肚量不变。
8.分子、原子的主要差别是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C.分子间有缝隙,原子间无缝隙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二、双项选择题 (此题有 2 小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每题有两个选项切合题意,全选对得 4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得 2 分,错选、多项选择得 0 分)9.以下物质必定是混淆物的是()A .含有 2 种物质的物质B.由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构成的物质C.含有 2 种分子的物质D.含有 2 种原子的物质10.以下对于氢气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寂静地焚烧B.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C.将蘸有石灰石的烧杯罩在焚烧着的氢气火焰上,石灰石会变污浊D.氢气在空气中焚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三、填空题。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1--3单元)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1---3单元)A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 .碘升华,红磷燃烧C .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 .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H 2 B.2H C .H D.2H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 .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属于物理变化 C .构成物质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D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4.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 A. SiO 2 B.Fe 203 C. CuO v D.Al 2 03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干冰和硫酸铜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 .SO 2 B .O 2 C .CO D .NO 2 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 、⑤⑦⑧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 A .过氧化氢(H 2O 2) B .二氧化锰(MnO 2) C .二氧化碳(CO 2) D .空气 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意义最少的是 【 】 A .Cu B .2H 2O C .N 2 D .Cl 2 班 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 密 封 线 ※※※※※※※※※※※※※※※※※※※※※※※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后,和只用氯酸钾制氧气相比,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增加D. 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不变1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1-3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统测一试卷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课题1—第三单元课题2 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N—14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是()A.道尔顿 B.阿伏伽德罗 C.门捷列夫 D.爱因斯坦(2)、下列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硫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石灰水(3)、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风力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太阳能取暖(4)、下列物质用途及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C.盐酸用于除铁锈 D.用干冰作制冷剂(5)、下列氧气的若干用途中,其中都由支持燃烧这一性质决定的是()A.宇航、医疗 B.潜水、航空 C.登山、炼钢 D.炼钢、气焊(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液氧、液氮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C.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D.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使用催化剂(8)、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A. B.C. D.(9)、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O2 B.N2 C.CO2 D.空气(10)、在实验室用KClO3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C.待集气瓶充满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存放氧气(12)、镁离子的元素符号是()A.Mg B.Mg- C.Mg2- D.Mg2+(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及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5: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都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及数目都发生了改变(1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及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及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17)、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9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18)、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9)、已知化学反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20)、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二、填空题(共4小题,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5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否则不得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潮湿的衣服变干C.海水晒盐D.火药爆炸2.下列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3.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如意”的燃料为丙烷(C 3H 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气体B .着火点为450℃,易燃C .沸点为-42.1℃,易液化D .微溶于水,可溶于酒精4.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A .氢原子B .氧原子C .氢元素D .氧元素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水混合物B .雪碧饮料C .硬水D .新鲜的空气6.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汽车尾气B .植物光合作用C .煤的燃烧D .石油化工厂的废气7.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8.现代人正关注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水果散发出的香味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10.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A. 用嘴吹灭 B. 用书扇灭 C .用灯帽盖灭 D .用湿抹布扑灭11.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下列能将它们区分开的最好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 B.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用澄清的石灰水 D .用燃着的木条12.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13.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氧分子 B.碳原子 C .氧原子和碳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4.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 .冰受热融化成水B .酒香不怕巷子深C .各为10mL 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D .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15..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1-3单元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一、选择题 20分1、“民以食为天”,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
下列能源,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A.太阳能 B.天然气 C.汽油 D.柴油3、以下有关酒精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氯化钠、铁 B.空气、水 C.医用酒精、氢气 D.冰水混合物、臭氧7.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 B.氯酸钾受热分解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10.能够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A.看颜色 B.加肥皂水 C.加活性炭 D.加食盐二、选择填充题 10分1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C.铁在氧气中燃烧 D.12.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14.关于水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27分)16、分析以下几个过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17.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3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3单元)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河水结冰D.胆矾研磨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B.D.C.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加碘盐)C.冰水混合物)D.可乐4.下列反应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型的是(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B.磷在空气中燃烧D.用氯酸钾制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5.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酒精挥发B.石蜡受热会熔化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是催化剂,都起催化作用B.催化剂在反应中会逐渐消耗,需要不断添加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会改变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18m L B.大于18m L C.小于18m L D.无法判断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D.氮气、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B.先装药品,再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C.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D.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11.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 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D.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解释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 C 60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给自行车车胎打气车胎会鼓起来“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D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A.A B.B C.C D.D14.N 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 O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 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2A.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5.下列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A.C.B.D.得分三、填空题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__________,X=__________.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C 7 N 8O 9 F 10Ne 11 Na 12 Mg 13Al 14 Si 15 P 16S 17 Cl 18Ar(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__;(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指出装置中的一点不足__________,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体积分数,只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轻松解答.【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94% 0.03% 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需要学生能够记住即可,同时还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多样性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解答】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A不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到了我的鼻子中,故B正确;C、由于构成酒精和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将小于总体积,故C正确;D、由于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即构成他们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所以D也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垃圾采用露天焚烧的产物来回答;B、根据现在使用的材料回答;C、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来回答;D、根据太阳能特点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A错误;B、现在人们使用的物质大多数是合成材料,禁止使用合成材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B错误;C、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公害的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与倡导的理念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是符合该理念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垃圾焚烧的坏处,了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材料,熟悉新能源有哪些.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所给微粒是原子还是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④.【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④.【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由题意反应物为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6,X=1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易得2个电子,说明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据此解答.【解答】解: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其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为16,故核内的质子数为16,故填:6,1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首先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图片所给图片的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浓氨水里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上,故由近及远变色.故答案为:①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②不断运动.【点评】本题以图片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11 Na 12 Mg 13Al 14(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1)16.00;(2)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AC;(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ABD;(3)表示阴离子的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A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答案为:(1)AC;(2)ABD;(3)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故答案为:63;89;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同一主族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同一周期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由同一主族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一到三单元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一到三单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
B. 铁丝。
C. 红磷。
D. 硫粉。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D.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
5.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
B.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海水。
C. 二氧化碳。
D. 大理石。
7.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
8.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9.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氢原子:H_2B. 硫酸根离子:SO_4^-2C. 三个水分子:3H_2OD. 氧化铁:FeO10.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11。
B. 元素名称为钠。
C. 元素符号为Na。
D. 核外电子数为22.99。
11.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4单元)九年级化学月考测试题.doc
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 14 C : 12 H : 1 O : 16 Ca : 40一、选择题(本题有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 下列变化屮,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冰雪融化C 铁生锈D 空气液化2. 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 “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D. 为预防中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3. 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废料中提炼岀0. 3g 镭。
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 为226,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26B. 88C. 138D. 3144.水是人类生活屮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屮正确的是()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D. 雨水是纯净物5. 交警常用“司机饮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洒后驾车,因为洒屮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 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Cr 2 (SO 4) 3]中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6 D. +76. 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2B 、2NC 、CuD 、O7. 生活屮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 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lOO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8. 右图是镁和鉍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镁原子结构图中X=8B.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9. 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以的企鹅死亡,经解剖检验发现其体N 含有超量的氢化物和其他 大量有毒物质,下列不是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A. 冶金工业的废水排放B. 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 全球天气变暖10.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屮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3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3单元)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空气液化B.铁矿石炼铁C.食物变质D.光合作用2.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酒精作燃料C.铜作导线D.铁铸成锅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B.C.D.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5.一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6.某量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初次读数,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是15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10毫升。
对于倒出的水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5毫升B.大于5毫升C.小于5毫升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空气为原料来制取氧气B.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在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C.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在常温下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8.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D.原子的体积很小。
二、填空题9.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说明下列问题:(1)汞是由汞____________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都能燃烧,说明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不变的是_________。
(3)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____________。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人教版1-3单元)
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大白街初级中学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试卷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B .湿衣晾干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 .烧杯、玻璃棒 B .大试管、集气瓶C .酒精灯、铁架台 D .导管、单孔塞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7.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
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8 B.26 C.22 D.49.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1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 水的化学式是 H<sub>2</sub>O。
2. 电子式化学方程中,化学反应的条件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后。
3. 直接得到物质A的方法包括加热、溶解、沉淀和交换反应等。
4. 盐的生成有溶液蒸发、溶液结晶等方法。
5. 所有离子都呈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单质是金属。
二、选择题1. 非金属氧化物常不溶于水的原因是: (B)A. 它们不含氧B. 它们常含有非金属C. 它们比较大D. 它们不易溶解2. 下列金属中,易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C)A. 铁B. 铝C. 锌D. 铜3.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的是: (A)A. 铁B. 氯气C. 水D. 空气三、简答题1. 请解释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区别。
-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溶剂质量或溶剂的体积的比值。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2. 请解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含有80克NaOH,溶液的质量为1000克,求该溶液的 NaOH 的质量分数。
NaOH 的质量分数 = (NaOH 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 100% = (80克 / 1000克) × 100%= 8%2. 下列反应中,生成盐的是: Cu +H<sub>2</sub>SO<sub>4</sub> → CuSO<sub>4</sub> +H<sub>2</sub> ↑Cu + H<sub>2</sub>SO<sub>4</sub> → CuSO<sub>4</sub> + H<sub>2</sub> ↑答案一、填空题:1. H<sub>2</sub>O2. 反应条件3. 加热、溶解、沉淀、交换反应4. 溶液蒸发、溶液结晶5. 金属二、选择题:1. B2. C3. A三、简答题:1.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溶剂质量或溶剂的体积的比值。
2019-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解析版)
2019-2020 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 单元)(分析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9 分)1.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开水冲泡后会发散幽香,说了然()A .分子能够再分B .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在不断运动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3.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以下生活中的现象,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高升而加速C.将 l00mL 水与 l00mL 酒精混淆,体积小于 200mL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4.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 10 B. 34 C. 44D. 78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简单失掉 6 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固构造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考证氧气约占空气整体积1/5 的实验装置图.以下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焚烧匙内盛放过度的红磷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C.没等装置冷却就翻开弹簧夹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刻塞紧瓶塞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7.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汽车尾气B .海水C .罕有气体D .冰水共存物8.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罕有气体系作电光源B.氢气用作燃料C.氮气用作保护气 D .氧气用于炼钢9.如下图是甲、乙粒子的构造表示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固10.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纳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 .11.以下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C.食盐 +水→食盐水D.蜡烛 +氧气二氧化碳+水1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 O B. 2O C. O2D. O2﹣13.依据如图供给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 个电子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二、填空题(共45 分)14.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钾,⑧海水⑨ 冰水混淆物等物质,此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15.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用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两个氧分子三个二氧化碳分子两个镁离子氢元素.1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切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8)在同一原子中数量相等的粒子是.17.达成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响的基本种类.①铁丝在氧气中焚烧;②高锰酸钾制氧气;.1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2)核电荷数为12 的元素的原子失掉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同样.(3)如图的摆列拥有必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挨次增添.你还可以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此中一个:.19.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 8.0 级地震,给广大灾区人民民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地震以后要展开疾病预防工作.在预防消毒过程中常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 CH 3COOOH ),过氧乙酸是被宽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拥有辛辣味,拥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同样不稳固,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一种常有单质气体,并生成醋酸.依据以上资料回答:(1)过氧乙酸由种元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其化学性质是:.(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过氧乙酸由 C、 H、 O 三种原子构成B 、过氧乙酸中C、 H 元素质量比是1: 2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克D、过氧乙酸中O 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2%三、实验研究题(共 10 分)20.小亮同学利用如下图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焚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而后用凸面镜聚光照耀集气瓶中的红磷.(1)因为凸面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红磷焚烧;焚烧停止后,焚烧匙里仍有红磷,焚烧停止的原由是.(2)待完整反响冷却到常温后,翻开弹簧夹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说明.(3)实验中不可以用木炭取代红磷,原由是.五、计算题(共 6 分)21. 2008 年初,我国南方地域抗击狂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必定的作用.此中一种融雪成效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 COOK).请回答:3(1)醋酸钾中 C、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2)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存一位小数).2015-2016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 单元)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9 分)1.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开水冲泡后会发散幽香,说了然()A .分子能够再分B .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在不断运动【剖析】依据分子的基本特色: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同样,不一样物质的分子性质不一样,联合事实进行剖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新鲜茶叶用开水冲泡后会发散出动人肺腑的幽香,能闻到茶香,是因为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周围扩散,令人们闻到茶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由与分子可分没关,应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由与分子间有空隙没关,应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由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没关,应选项错误.D、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茶香的主要原由,应选项正确.应选 D .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剖析】 A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同种分子构成同种物质;B、化学变化按照质量守恒定律;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解: A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同种分子构成同种物质,所以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故 A 正确;B、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头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 B 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比如:电子带负电,但电子不是离子,故 C 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 D 正确.故答案为:C3.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以下生活中的现象,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高升而加速C.将 l00mL 水与 l00mL 酒精混淆,体积小于 200mL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剖析】依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剖析: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的越慢.【解答】解: 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 A 正确;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高升而加速,故 B 正确;C、将 l00mL 水与 l00mL 酒精混淆,体积小于 200mL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 C 正确;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 D 错误.应选 D .4.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 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 10 B. 34 C. 44 D. 78【剖析】依照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剖析解答.【解答】解: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依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4;应选 B .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简单失掉6 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固构造【剖析】原子构造表示图中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圆近来的弧线表示第一层,挨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据此剖析判断.【解答】解: A 、由原子构造表示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故 A 正确;B、该原子的最外电子数是6,大于 4,在反响中易获取两个电子,故 B 错误;C、该原子核电荷数为 16,属于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 C 错误;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未达到稳固构造,故 D 错误.应选: A .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考证氧气约占空气整体积1/5 的实验装置图.以下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焚烧匙内盛放过度的红磷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C.没等装置冷却就翻开弹簧夹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刻塞紧瓶塞会致使实验结果偏大【剖析】用此装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好多要素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如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反响后没有冷却到室温等.【解答】解: A 、弹簧夹没夹紧,在红磷焚烧中,因为放热,致使装置的空气体积膨胀而逸出,最后进入装置内增补的水会更多,而使结果偏大.故此项错误.B、焚烧匙内盛放过度的红磷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不可以致使实验结果偏大,故此说法错误.C、没等装置冷却就翻开弹簧夹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致使实验结果偏小,故此项错误.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刻塞紧瓶塞会使集气瓶内空气逸出,致使实验结果偏大,此项正确.应选 D7.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汽车尾气B .海水C .罕有气体D .冰水共存物【剖析】此题考察利用纯净物的观点来判断物质能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 A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淆物,故 A 错;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淆物,故 B 错;C、罕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淆物,故 C 错;D、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正确.应选 D .8.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罕有气体系作电光源B.氢气用作燃料C.氮气用作保护气 D .氧气用于炼钢【剖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常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 A 、罕有气体系作电光源是利用罕有气体充入灯泡中会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应选项正确;B、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应选项错误;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固,应选项错误;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应选项错误;应选 A9.如下图是甲、乙粒子的构造表示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固【剖析】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同样的是原子的构造表示图;核电荷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的构造表示图;核电荷数(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的构造表示图;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微粒的性质.【解答】解: A 、甲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8,属于原子.故 A 说法不正确;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10,属于阴离子.故 B 说法不正确;C、因为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同样,属于同种元素.故 C 说法正确;D、由上述剖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响中已获取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 D 说法不正确.应选:C.10.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纳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 .【剖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据此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A、图中所示制取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不可以采纳该装置,应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制取装置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应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制取装置两头张口,不可以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制取装置不可以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不然冷凝水会回流到热的烧瓶底部,使烧瓶底部炸裂,应选项错误.应选: B.11.以下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 .碳酸钙氧化钙 +二氧化碳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C.食盐 +水→食盐水D.蜡烛 +氧气二氧化碳 +水【剖析】分解反响:一种物质反响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色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A 、碳酸钙氧化钙 +二氧化碳,该反响切合“一变多”的特色,属于分解反响,应选项正确.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响切合“”多变一的特色,属于化合反响,应选项错误.C、食盐 +水→食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D、蜡烛 +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响的反响物是两种,不切合“一变多”的特色,不属于分解反响,应选项错误.应选: A .1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A . OB. 2O C. O2 D. O【剖析】由分子的观点可知,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据此剖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A 是氧原子; B 是两个氧原子; C 是氧分子; D 是氧离子.应选 C13.依据如图供给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 个电子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剖析】依据图中元素周期表能够获取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剖析判断即可.【解答】解: A 、依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所以核外有11 个电子,此中最外层有 1 个电子,故说法错误;B、依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D、依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应选 D .二、填空题(共45 分)14.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钾,⑧ 海水⑨ 冰水混淆物等物质,此中属于化合物的是①④⑥⑦⑨;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⑥⑨,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④⑤⑥⑦⑨.【剖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此外一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构成,混淆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构成.【解答】解:① 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②空气是混淆物,③ 铁粉是纯净物,④ 氯酸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⑤ 液态氧是纯净物,⑥ 水是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⑦ 氯化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⑧ 海水是混淆物⑨ 冰水混淆物是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答案为:①④⑥⑦⑨;①⑥⑨ ;①③④⑤⑥⑦⑨15.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用符号表示 两个氧原子 2O 两个氧分子2O 2三个二氧化碳分子3CO 22+氢元素H .【剖析】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 表示多个该原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 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 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 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 个氧原子表示为: 2O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表示多个该分子, 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 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3CO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镁离子可表示为: 2Mg 2+.氢元素元素符号为: H .故答案为: 2O ; 2O ; 3CO ; 2Mg 2+; H .2 21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切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电子(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原子.(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质子 ..(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子.( 8)在同一原子中数量相等的粒子是质子、电子.【剖析】 依据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微粒的特色来做此题. 【解答】 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 原子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一个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 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在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核电荷数.故答案为:( 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3)原子;( 4)质子;(5)电子;( 6)分子、原子、中子;( 7)质子、中子;(8)质子、电子.17.达成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响的基本种类.①铁丝在氧气中焚烧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响②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分解反响.【剖析】第一依据反响原理找出反响物、生成物、反响条件,依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依据反响特色确立反响种类.【解答】解:① 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响切合“多变一”的特色,属于化合反响.②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该反响切合“一变多”的特色,属于分解反响.故答案为:①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响;② 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分解反响.1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16;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7(填数值).2+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同样.(3)如图的摆列拥有必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挨次增添.你还可以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此中一个:每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或每一纵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挨次递加.【剖析】( 1)依据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的渐渐递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依据离子的形成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剖析;(3)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及其规律进行解剖析解答此题.【解答】 解:( 1)由元素周期律的特色可知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的渐渐递加; 故硫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依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可知: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7﹣ 2﹣ 8=7 ;故填: 16;7;(2)核电荷数为 12 的元素是镁元素, 失掉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是镁离子;它的核外电子排布2+(3)图中的摆列拥有必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挨次递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有:同一行中最外层电子数挨次递加(或同一列的最外层电子数同样) (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故答为:每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或每一纵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挨次递加 等.19.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 8.0 级地震,给广大灾区人 民民众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震以后要展开疾病预防工作. 在预防消毒过程中常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 CH3COOOH ),过氧乙酸是被宽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 它无色且拥有辛辣味, 拥有强氧化性, 与过氧化氢同样不稳固, 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一种常有单质气体, 并生成醋酸.依据以上资料回答:(1)过氧乙酸由3 种元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6 .(2)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且拥有辛辣味;其化学性质是:不稳固易分解.(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A 、过氧乙酸由 C 、 H 、 O 三种原子构成B 、过氧乙酸中C 、 H 元素质量比是 1: 2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6 克D 、过氧乙酸中O 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2%【剖析】 依据过氧乙酸化学式CH 3COOOH 的性质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剖析解答此题.【解答】 解:( 1)依据过氧乙酸化学式 CH 3COOOH ,可知过氧乙酸由 C , H ,O ,3 种元素 构成; 相对分子的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CH COOOH的相对分子3 12 2 14 16 × 3=76 ;故答案为: 3 ; 76 ;质量为× + × +( 2)依据题意可知: 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且拥有辛辣味; 化学性质是 拥有强氧化性,不稳固易分解;故答案为:无色且拥有辛辣味;不稳固易分解; (3)过氧乙酸由 C 、 H 、 O 3 种元素构成,所以选项 A 不正确;过氧乙酸中 C 、H 元素质量比 12× 2: 1×4=24 : 4=6: 1,所以选项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所以选项 C 不正确;B 不正确;过氧乙酸中O 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63.2% ,所以选项D 正确,应选 D .三、实验研究题(共10 分)20.小亮同学利用如下图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塞紧橡皮塞,而后用凸面镜聚光照耀集气瓶中的红磷.他先在焚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1)因为凸面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红磷焚烧;焚烧停止后,焚烧匙里仍有红磷,焚烧停止的原由是 氧气耗尽.(2)待完整反响冷却到常温后,翻开弹簧夹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节余容积的五分之一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整体积的五分之一 .(3)实验中不可以用木炭取代红磷,原由是木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月考试卷(1---3单元).doc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月考试卷(1---3单元)班级考号姓名一.选择题(4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C.木炭燃烧D.电灯发光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粮食酿造酒4.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体积读数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倒入海水中C.深埋于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酒精 B.液态氧 C.碘盐 D.洁净的空气7.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8.“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环境污染。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9.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和氧原子C.碳分子和氧分子D.碳原子10.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所以才能被电解B.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石灰水 B.氯酸钾(KClO3) C.过氧化氢(H2O2) D.液氧(O2)1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D.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3.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细铁丝(Fe)B.红磷(P)C.硫粉 (S)D.木炭(C)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5.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B.大量使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C.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工业废水经处理循环再用16.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挥发17. 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8.地震后,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19.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新林二中九年级月考化学试题(1-3单元)10月4日
一、选择题(共20小题,计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白糖溶于水 B 钢铁生锈 C.石蜡熔化 D 酒精挥发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啤酒
B 、鸡汤
C 、清洁的食盐水
D 、蒸馏水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 ) A 、糖水 B 、空气 C 、水蒸气 D 、牛奶
4.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触及容器内壁.
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纯净物的是 ( ) A.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自来水 C . 硬水 D 汽水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
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 A .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8.吃过的饼干忘记密封,几天后发现剩下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水在通电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 .水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C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氧化镁氧气镁点燃−−→−+ B. 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C.氧气氢气水通电+−−→− D.水二氧化碳氧气蜡烛点燃+−−→−+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空气 B. 双氧水 C.氯酸钾 D.水
12.走进茶叶店,立即可以闻到茉莉花茶的香味,这是因为 (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间距离变大了 D .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
1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大,而原子小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则不能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4.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5.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①④③⑥⑤⑦ C. ①②④③⑥⑤⑦ D. ②①④③⑥⑦⑤
16.节约用水,人人有则。
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 、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 、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 、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 、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17.为减少大气和水污染,重现我市“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禁止工厂乱排放工业废水 B 、生活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 C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18.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 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生成物 19、过滤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A 、漏斗、烧杯、玻璃棒 B 、量筒、烧杯、集气瓶 C 、漏斗、试管、玻璃棒 D 、滴管、烧瓶、玻璃棒
20.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 .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 B .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 C .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倒
D .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二、填空题(共8小题,计35分)
21.请用化学符号(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1)氧气_______.(2)氮气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
(4)水________(5)高锰酸钾___________
2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红磷;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B产生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C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D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
E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_____
24.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在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5.现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要鉴别它们可用
的木条,如果木条,证明是二氧化碳;如果木条,证明是氧气;如果气体能够燃烧并发出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26.现有A氧气 B硫粉 C水蒸气 D高锰酸钾 E二氧化碳 F海水(以下均填填序号)等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27、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净化污水时,明矾作用为,活性炭作用是。
你所掌握的净水操作中,最彻底的净水操作为,它所用冷凝器中冷水流向为口进,口出(填“上”或“下”),目的是。
三.简答题(共8分)
28、小华的姥姥生病了,父母亲给姥姥熬了中药,可是倒出的中药总有些药渣,不便饮用。
你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这一难题吗?(2分)
29、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30、过滤操作的“三靠”指的分别是什么?
四、实验题(共2题,12分)
31.(4分)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
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是,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会偏_______;(填“小”或“大”)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
是;32.右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反应类型。
其中有三个主要错误,它们是:
(1) 。
(2) 。
(3) 。
(2)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三种可能)
五、计算题(5分)
33、如果一只坏的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假设每20滴水为1ml,计算这只坏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的体积。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