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3第二次鸦片战争(课用)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 (共13张PPT)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
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时间、侵略者。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 侵略权益。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法联军为 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天津条约》的签订::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 出《天津条约》的签订时间、国家和主要内容。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东尔以喀南什湖以
44万多平方 千米
19世纪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 80年代 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平方千 米
阅读《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图中代表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
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 东北 和 西北 领 土 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千米。 友情链接: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 积
1858年 中俄《瑗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 60多万平方 以南、黑龙江以北 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 包括库页岛在内 千米
(1)时间:1858年 (2)国家: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 (3)内容: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 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
火烧圆明园: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 火烧圆明园的国家、时间。
时间: 1860年10月。国家:英法联军。
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 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 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 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鸦片战争导致近代中国落 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教案 (2)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拟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拟思维能力。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余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燃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一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材料二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三中国人不能同时购置商品,又购置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开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9篇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9篇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重点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附件内容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具体的授课方式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
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
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34页)
目的
条约
时间
规 模
要求
结果
打开中国市 场,把中国 变为原料产 地和倾销市 场
《南京条 约》等
1840-1842 英军
打开中国市场
《北京条 约》等
1856-1860
英法 联军
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
继续
扩大
三
沙俄趁火打劫
战后反思
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 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 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课堂测验
5、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
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
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1854年《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
时间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239万英镑
1846年
约179万英镑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内容: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P9第4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doc
强盗的自白••…列强的新闻发布会——《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课案例一、设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火烧圆明园、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这些看似遥远的史实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其有深刻真切的体会?我对该课采取了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方法,选择数名学生担任英法美俄等国的代表,数名学生担任记者,其余学生为时事评论员。
课前让学生根据分工查阅资料,作好准备。
活动中由记者向列强提问,列强站在自身立场作答,掩盖事实真相,时事评论员对列强的诡辩进行分析、讨论和揭露。
这样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去感知历史,也可培养学生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对比、考证,得出客观结论的能力。
二、片段实录:【记者】:英、法对中国圆明园被联军劫掠一事作何解释?【英法】:此事可能是少数违纪士兵或当地百姓趁乱而为,官方并不知情。
【时事评论员】:谎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有组织的蓄意而为,事前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
【时事评论员】: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结品的肆意破坏,更是对人类文明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法国文豪雨果曾谴责这一暴行说:“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
”【记者】:为什么英军在洗劫之后又要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呢?【英】:焚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虐待我方被俘人员。
当时清政府扣押了我方派去的谈判代表巴夏礼一行39人,押送至圆明园,后来生还的只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
【时事评论员】:这只是英国的借口。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当时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不是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吗?英国焚毁圆明园的动机肯定据新华社(2002年5月)报道, 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这3件 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公开露面是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 家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
无数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家 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公司停止拍卖。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背景 史料一 史学家黄仁宇说:“在西方与中国针锋相对前夕,清朝已未战 先衰。”史学家戴逸认为:“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 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 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 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 史料二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 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 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
根本 直接 重要
为进一步打开中__国__市__场__ 英国等国的_修__约_要求遭绝 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__法__化__的目的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2)借口:“_亚__罗__号_”事件。 (3)经过: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 焚毁圆__明__园__后,进入北京城。 (4)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在形式上具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 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 指政治、经济、文化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误区警示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
有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 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掩盖了英国发动鸦 片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是为英国殖民侵略进行辩护。
1844年
签约国家
内容
主要危害
中英 中英
割让香__港__岛__、赔款2 100 英、美、法
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 三国从中国
历史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_七年级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第二次鸦片战争_七年级历史教案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择手段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为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重点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
教法、学法充分利用地图提供的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
通过谈话法,比较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严重危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投影《火烧圆明园》图片,请问: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鸦片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西方为什么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联系《南京条约》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路线:当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广东巡抚以何种态度面对侵略军?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假如你是广东巡抚,你将如何迎战!这一路打到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为什么美俄也横插一刀?阐述美俄插足的原因《天津条约》的内容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结束战争,而是再次发动进攻?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投影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丽与被毁后的废墟作对比引导学生对圆明园到底是重建还是在遗址上建公园进行辩论,然后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讨论,得出结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英法联军结合地图学生讲述讨论,进行回答以疑激思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1] [2] 下一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半坡人的彩陶艺术;通过半坡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比较,发现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15 课,本课讲述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状况,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家国情怀。
2.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还需要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如对中英两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理解,对战争影响的分析等,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3. 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轴和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4. 历史解释: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性质和影响的解释,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中国社会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比较法: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文通过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列强的侵略行为、清朝政府的应对措施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认识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影响可能掌握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战争,深入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受。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战争过程、战争影响等方面的多媒体课件。
2.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战争。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使学生对战争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3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一、主要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860年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894-1895年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900-1901年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1851-1864年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浙江宁波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1898-1900年1898在山东兴起;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整版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
具体内容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重点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 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战争的过程、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
3. 课堂讲解:(1)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
(2)讲解战争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让学生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分析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摆脱民族危机。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鸦片贸易、修约问题、太平天国运动过程: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结果:不平等条约、领土割让、赔款影响:加剧民族危机、促进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2. 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分析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变迁。
2. 答案:(1)背景:鸦片贸易、修约问题、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结果:不平等条约、领土割让、赔款。
影响:加剧民族危机、促进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
本节课通过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时间为线索,围绕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展开,既有文字描述,也有插图和资料,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可能停留在表面,对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如“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认识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背后的原因,以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地图等,生动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鸦片战争背后的原因,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影响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八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4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国货物进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6.附件的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7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办殖民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4.太平军大败洋枪队: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上):《两次鸦片战争》教案一、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大致过程已经学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不做重点探究。
但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影响与应对,学生知之不多,且并未形成对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巨变的深刻认识。
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史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通过史料分析锻炼提取信息并形成历史理解的能力,从而实现更深层次地学习。
其次,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高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三、教材分析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一子目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外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状况对比,即战争爆发的深刻历史大背景(根本原因);第二子目意在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大致经过、战败的结果与影响;最后一个子目则体现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诸多努力。
围绕两次鸦片战争,三个子目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第一子目建构理解战争爆发的历史情境,第二子目建立关于两次战争的史实认知;第三子目体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
以全球史观作为认识鸦片战争的立意,以文明史观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民族复兴范式为灵魂,对三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
四、单元主旨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围绕“屈辱”、“抗争”、“探索”这三条基本线索,主要突出了“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个阶段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系列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的时候,应该懂得总结八年级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才能轻松面对每一个历史考试。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历史第1课知识点1.英国发动鸦片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八年级历史第2课知识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八年级历史第3课知识点1.左宗棠收复x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x疆。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状况如何?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状况如何? 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 "修约"遭拒绝 直接原因: 修约" 英国:"亚罗"号事件 英国: 亚罗" 3,借口: 借口: 法国: 马神甫事件 法国:
五失败原因 含: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英法联合, 英法联合,美俄支持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统治,牵制清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统治,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 的继续和扩大? 的继续和扩大?
1,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 继续: 继续: 2,战争性质相同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
从战争进程看: 扩大:1, 从战争进程看: 扩大: (1) 侵略力量扩大 (2) 侵略时间延长 (3) 侵略区域扩大 (4) 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从危害和影响看: 2,从危害和影响看: 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 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更多地 遭到破坏, 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及其影响: 1,《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及其影响: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a.公使驻京 a.公使驻京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大到整个沿 b.十口通商 b.十口通商 ——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大到整个沿 海并沿长江深入内地; 海并沿长江深入内地; 中国内河航运权遭破坏, 中国内河航运权遭破坏 c.舰船长江航行 ——中国内河航运权遭破坏,便于 c.舰船长江航行 商品倾销 d."外人入内" d. 外人入内"——进行文化侵略 外人入内 进行文化侵略 e.赔偿损失 e.赔偿损失 ——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人民负担 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英国《泰晤士报》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 明园时的情况: 据估计, 明园时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 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 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 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 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 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 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 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 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 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 竟被打碎. 竟被打碎."
宁波
定海
东
海
福州 淡水 淡水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汕 汕头
九龙司 香港(英 占)
台湾 台湾
琼州 琼州
2.《北京条约》及其影响 北京条约》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a.增开天津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b.割让九龙司 ——英属殖民地开始扩张 英属殖民地开始扩张 一区 c.华工出国 ——掠夺廉价劳动力 掠夺廉价劳动力 d.赔款 ——总额迅速增加 总额迅速增加
北京
黄
营口 营口
天津
烟台 烟台
河 运
黄
河
海
南京 镇江 镇江 南京 汉口
长 汉口 九江 九江 江 上海
(1)根据所学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两次鸦片 战争后清政府开放 的通商口岸的地理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 ) 及所学知识,分析 及所学知识, 通商口岸的开放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双重影响 影响. 的双重影响.
C
2(04全国)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 04全国)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 全国 》《 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 》《北京条约 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C准许华工出国 D开放通商口岸
1856——1860) 1860) 二,第二次 鸦 片 战 争(1856 1860 (一),战争背景 国际形势: 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际形势: (19世纪50年代 世纪50年代) (19世纪50年代)
销售市场 原料产地
扩大海外殖民地 发动战争
材料1: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 万英镑 万英镑) 材料 :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万英镑
D
3(04上海)六月初六 ( 上海 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 上海) ,(各 (同治帝登宝座,( 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 国)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 以次立读国书. 以次立读国书. ——引自【清】平步青《霞外捃屑》 引自【 平步青《霞外捃屑》 引自 这件事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 A《天津条约》 B《中法新约》 《天津条约》 《中法新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战争经过
(1856—1860年 (1856—1860年):
北京
天津
柏贵降敌(广东巡抚衙门) 柏贵降敌(广东巡抚衙门)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1856—1858) (1856—1858) 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 广州——天津 广州——天津
广州 1856年秋, 1856年秋,英军炮击广州城 年秋
小练习: 小练习:
1,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为了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 B,都直接威胁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C,都开始于侵略者用武力挫败清政府的抵抗 , D,都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挫败清政府的抵抗 ,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的我国领土面积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的我国领土面积是: A,30多万平方公里 , 多万平方公里 C,100多万平方公里 , 多万平方公里 B,50多万平方公里 , 多万平方公里 D,150多万平方公里 , 多万平方公里
A
4(2001上海), 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领 ( 上海), 世纪下半期, 上海),19世纪下半期 多万平方公里, 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多万平方公里
B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 》《北京条约》《爱珲条约》《 北界约记》 北界约记》 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伊犁条约》 《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 》《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 《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 北界约记》 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伊犁条约》 《伊犁条约》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 年中俄《北京条约》 年中俄 年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 年中俄《伊犁条约》 年中俄 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 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 万多平方公 里
世纪50年代末到 年代, 从19世纪 年代末到 年代,俄国共侵吞了我国一百五 世纪 年代末到80年代 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3,《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最北和最南面的分别 ,《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 ,《天津条约 是 A,营口,琼州 ,营口, A,营口,琼州 B,营口,汕头 ,营口, ,营口, C,烟台,琼州 ,烟台, D,天津,汕头 ,天津, 4, 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 , 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 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 进入中国腹地, 1864年,他们最远可到的口岸是: 年 他们最远可到的口岸是: A, A, 九江 B, B, 汉口 C, C,南京 D, D, 重庆
"六不"总督叶名琛 六不"
北京
二,战争经过
(1856—1860年 (1856—1860年):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1856—1858) (1856—1858) 广州——天津 广州——天津 2,第二阶段 —— 1860 1860) (1859 咸丰帝 ) 天津— 天津—北京
广州 广州 奕欣
天津
链接高考: 链接高考:
1(06天津)1861年 1(06天津)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 天津 3250582两 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 64.8%, 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 折银948480 948480两 18.9%, %,材料反映的实 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 18.9%,材料反映的实 质问题是: 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5,马克思称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马克思称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A,迫使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B,以战争为主要侵略手段 , , C,洗劫并焚毁园明园 ,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出口 ,增开商埠,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 ),站在树底下 手里拿着筐子, 站在树底下, 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 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 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 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 他应当出来调停. 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捏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美国学者德捏特《 美国学者德捏特 美国东亚外交史》 1,"树上的伙伴"指的是谁?果园的主人又是谁 , 树上的伙伴"指的是谁? 2,"果子"指的是什么? , 果子"指的是什么? 3,美国的"调停"会公正吗? ,美国的"调停"会公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