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时的识字笔画;2. 熟练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语,并能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3. 能够朗读课文,并模仿朗读;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1. 生字、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 朗读语文课文。

教学难点1. 能够较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2. 能够较为流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老师先拿出一本《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介绍本册书的名称和你们已经学过的内容。

2. 让学生开启课本到第二单元,并让学生猜测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新课1. 让学生打开课本,给他们一些时间了解生字的笔画和意思。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和语文内容。

3. 让学生跟读教师读音,再分组练朗读。

拓展练1. 分组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部分内容。

2. 请学生自己动手写几个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同时讲解字形和书写方法。

3. 让学生互相检查朗读和书写内容的正确性,并进行讲解。

课堂作业1. 按照要求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作业。

2. 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和分享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和练习,才能表现出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仿写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设置2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40分钟)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80分钟)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字帖、教学反思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作业本五、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古诗词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篇仿写作品,介绍仿写的含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仿写手法,如主题仿写、观点仿写、结构仿写等。

3.分析仿写手法的特点(2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不同的仿写手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情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仿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现代散文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仿写创作(6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仿写手法进行创作,并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文章结构、丰富写作内容等。

3.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按照班级顺序进行作品分享,学生互相欣赏、批评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了解和分析仿写的含义和常用的仿写手法,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此次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仿写创作过程中思维较为僵化,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的读写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阅读活动:参 加读书分享会、组 织班级读书角
推荐阅读目的:拓 展知识面、培养阅 读兴趣和习惯
定义: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
情境导入法
方法: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 媒体手段,或者通过教师生动形象 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目的: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为 改进教学方法提供 依据
评价内容:识字写 字、阅读、写话等 语文知识技能
评价方式:笔试、 口试、观察等多 样化评价方式
反馈方式:及时向 学生和家长反馈评 价结果,共同促进 学生的学习进步
汇报人:XX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提高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情境导入法应与学习内容 紧密相关,避免过于花哨或偏离主题。 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控制,避免影响 后续教学环节。
定义: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实施步骤:设计任务、布置任务、 完成任务、评价反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 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找春天》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找春天》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找春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由来。

2.诵读《春天来了》诗歌。

3.协同手部动作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4.能够描述小溪溪水、小鸟栖息的春天景色。

5.在模仿、表演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力,爱好等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热爱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2.谈论正确,开朗善良,愉快友好,中华文化自信。

3.培养合作,集体意识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由来。

2.协同手部动作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教学难点1.能够描述小溪溪水、小鸟栖息的春天景色。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用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导入,描述春天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春天的美好。

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春天从哪里来吗?学习(30分钟)1. 诵读诗歌《春天来了》(5分钟)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大家一起朗诵。

2. 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15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听唱歌,然后学生跟读,教师再带领大家一起唱。

2.和学生一起动手做手部动作。

3. 描述春天景色(10分钟)让学生听音乐,向大家展示春天的美景,然后向学生提问,春天有什么样的景色?让学生描述小溪溪水、小鸟栖息的春天景色。

体验(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评价(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自信表达,并对学生的发挥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板书设计时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课前导入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由来。

课中诵读诗歌《春天来了》诵读《春天来了》诗歌。

课中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协同手部动作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课中描述春天景色能够描述小溪溪水、小鸟栖息的春天景色。

课中体验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课后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自信表达,并对学生的发挥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这个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春天,学生在诵读诗歌和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手部动作,增加与春天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这3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和反映了“关爱”的含义。

“关爱”的词义是指关心、爱护,其对象比较宽泛。

有对自我的关爱、对家人至亲的关爱、有对好友邻居的关爱,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关爱便是对陌生人、对大众的关爱。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平时更多地都是被关爱的对象,因此本单元从人文性出发,帮助学生在内心种下“关爱”的种子,并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别人的方式,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具体到3篇课文来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诗歌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体现了雷锋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则通过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也从侧面看出文中父亲对儿子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正是舐犊情深的表现,是父母之关爱;《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家庭的一项温馨的郊游之旅,平凡的视角、普通的家庭生活,却因为一家四口充满爱与幸福的对话显得感情真挚,体现了家人之间不同的关爱。

在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三句谚语,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关怀,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的课后习题大多有所体现。

借这单元的课文,教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

其一,学文的过程中,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另外,带着想象画面以及想象中产生的体会读好句子,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对于朗读、想象画面有不同的要求和提示。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把想象到的景物写下来这一综合性练习。

遵循着从感受、体会到应用的逐渐提升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头脑中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产生关爱别人的情感。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平安校园,生活在平安的蓝天下。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产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4.背诵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歌曲,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关于春天的照片。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天的优美诗句和描写春天的诗,谁来汇报给大家听一听?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跟春天相关的资料,大家想了解一下吗?(教师朗读与春天相关的诗句和小散文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板书课题:《春风带我去散步》,学习“带”字,解释“带”的由来,会意由来,并让学生举例组词说明“带”的字意:书包带、鞋带、腰带、彩带、绿化带……区别“袋”与“戴”。

学习步,注意步的写法下半部分少一点。

二新授讲读课文、随文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不认识、易读错的字随手注音,听清长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圈画出来的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书后的认字表认读几遍。

3、是谁带我去观赏春天的美景的?指名读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尤其是要读好感叹句。

“春天来了!”要读出欣喜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欣喜,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而产生的由衷的喜悦,初读时就应该将这种喜悦结合自身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习学习风铃的铃,强调铃的最后一笔是点。

“格外”一词,格外是什么意思?“格外”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特别)并识记“格”字。

区分唤和换。

4对,是温暖的春风,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终于盼到春天了,终于可以到大自然里去尽情地玩耍了。

接受到这样的邀请,“我”高兴吗?“我”是怎样做的?(指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识记“脱、厚、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 课文:选择适合年级的课文,包括故事、诗歌等形式,涵盖单元主题- 词汇:选择与课文相关的生词和重点词汇,进行研究和巩固-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通过课堂活动和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问题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2. 课文导读: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3.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第二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的课文内容和研究重点2. 词汇研究:介绍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词义解释和记忆练3. 语言表达: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生词汇编写小短文或对话4. 分享和展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第三课时1. 导入: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复前两节课的研究内容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注重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指导3.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4. 语言表达: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第四课时1. 复:回顾前几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2. 课文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3. 语言表达:设计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4. 总结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并进行评价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教学资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图片、问题、游戏等引导学生兴趣的辅助教学资源- 课文相关的练题、作文题等评价学生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 教室内部的布置和准备- 学生的座位和教学用具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组织方式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学设计(教案)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学设计(教案)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课本12--13页教学提示: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具备平均分的的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平均分物品时,常常会出现剩余情况,并能用算式表示,教学难点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 使学生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结果。

学生将12根小棒,每5根分成1份,学生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结果。

二、探究新知1. 自主探索算法。

出示红红说的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后说出分的结果。

(分铅笔)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铅笔不能平均分配,怎么办?继续出示例题的情境图:15个桃,每盘放6个,放了()盘,还剩()个。

教师:15个桃子,每盘放6个,想一想能放满几个盘子?2乘以6等于12.所以能放满两个盘子,但是12比15少了三个,还剩下三个桃子。

列式:15÷6=2 (3)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己进行计算。

学生操作,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在全班交流。

2.出示13页例题图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用算式来表示展示学生作品对正确的算式进行肯定。

三、巩固新知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的题目。

四、达标反馈1.口算20÷ 6= 21÷ 5= 30÷ 4= 24÷ 9=35÷ 8= 18÷ 7= 45÷ 6= 29÷ 7=1.计算20÷9=26÷5=31÷7=40÷9=答案:1、3……2,4……1,7……2,2……6,4……3,2……4,7……3,4……1,2、2......2,5......1,4......4,5 (5)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当我们分东西时不能平均分时,就会遇到有余数的除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第二单元教案
(表格)
教学目标
1. 研究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跑、跳等。

2.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走路练
- 研究正确的走路姿势和步伐。

- 进行一些简单的走路练,如直线行走、曲线行走等。

第二课时:跑步练
- 研究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 进行一些简单的跑步练,如短跑、长跑等。

第三课时:单脚跳练
- 研究正确的单脚跳姿势和技巧。

- 进行一些简单的单脚跳练,如单脚跳绳、单脚跳远等。

第四课时:跳绳练
- 研究正确的跳绳姿势和技巧。

- 进行一些简单的跳绳练,如单人跳、双人跳等。

第五课时:活动总结
- 学生进行综合运动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方法
-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模仿跟随。

- 游戏法:将运动技能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兴趣。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活动,互相合作、交流。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协调。

-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记录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教学资源
- 操场或室内空旷的教室。

- 跑步道、跳绳等运动器材。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第二单元教案的概要,具体教学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统编版二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统编版二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统编版二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二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关爱二、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关爱”,围绕这个主题,教材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

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从这三篇课文我们可以看出“关爱”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是对自我的关爱、可以是对家人至亲的关爱、可以是对好友邻居的关爱,还可以是对陌生人、社会大众的关爱。

语文园地二中还安排了一次写话,写一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

三、单元训练点1.读句子,想象画面。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对本重点提出了训练要求。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尚浅,对事物的认知存于表象,但想象力却不受现实局限。

可引导学生多朗读,读中理解,再借助图片或者视频丰富脑中画面。

具体而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抓住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千人糕》借助文章的插图想象米糕制作过程的画面。

《一匹出色的马》读好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时,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句想象画面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教材第一次提出这个目标,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

根据三篇课文的特点,读好反复句;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借助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等读好问答和对话,尝试读出情感。

3.写话。

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是本单元第一个写话训练,要求仿照例句,展开想象,先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再写下来。

语文园地二“写话”中要求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

2023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一、单元整体分析(一)人文主题:关爱(二)语文要素:读句子,想象画面(三)内容编排及教学目标分析:二、单元任务群设计(一)教材内容重组、调整和补充(二)单元整体任务框架三、任务一:学习雷锋,予人玫瑰(一)活动框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5.拓展雷锋关爱他人的事迹,并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6.学习关爱他人的俗语。

7.争当小小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初步形成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走进雷峰1.视频播放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雷锋叔叔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做了许多好事。

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的脚步,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感受雷锋精神。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字。

3.指导朗读课题,读出呼唤的口吻。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

2.朗读重点生词,交流识字方法。

三、任务一:合作朗读,有问有答1.自由读诗歌,说一说:“我们”都去了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预设1: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预设2: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3.指导朗读1、3小节,读好问句。

两句你在哪里,体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4.引导学生关注2、4小节分别是对1、3小节的回答,发现课文有问有答的特点。

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5.朗读展示:女生读1、3小节,男生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好好玩》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和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好好玩,如何与他人好好相处。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和游戏经验,他们对游戏充满了热情,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

但同时,他们在游戏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不遵守规则,争抢玩具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玩游戏,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和社交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和礼仪。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游戏规则的掌握和遵守。

2.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3.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实践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游戏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游戏规则和礼仪。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和材料。

2.设计好各种游戏情景和讨论话题。

3.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游戏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这些场景中好好玩,如何与他人好好相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游戏规则和礼仪。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的经验和教训,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局部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老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老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老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老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刚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老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老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忆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刚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③认识除法各局部的名称。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小雪橇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小雪橇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健康歌《小雪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小雪橇》是一首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场景的歌曲,这是一首降B大调歌曲,歌曲为六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其中有基础音程跳动较大,还有多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具动感和歌唱性。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我增加了多种形式如声势韵律、感受动作等,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用歌声表现儿童在雪地里嬉戏时的喜悦心情。

2.能够用清晰,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四、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2.着重处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型和大切分节奏型。

五、教学准备雪花、乐器、多媒体六、教学活动(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请先闭上眼睛,我们休息一会儿,师出示雪花模型,请同学们睁开眼睛。

生:(雪花),哇下雪了,你们喜欢雪花吗?(喜欢)那就伸出你们的小手来迎接雪花吧。

(也可直接出示雪花的视频)好了,看得出来你们非常喜欢下雪天的到来,那雪天里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呀!生答(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滑雪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来看一看,动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PPT动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雪天玩耍愉快的心情。

)(二)聆听模仿:生:滑雪橇,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雪橇吗?师介绍:雪橇起源于瑞士,在古代它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已经演变成游戏和体育比赛的工具。

(雪橇图片PPT)1.今天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去滑雪场参加雪橇比赛。

让我们边看边听,《小雪橇》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视频PPT),看完之后,生:开心、兴奋。

师:孩子们你们来看,我是怎么样表现高兴开心的心情的?(PPT师跟音乐做声势动作),生:拍腿4下,拍手两下,师:你观察的真认真,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你来试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时、分、秒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时、分、秒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时、分、秒(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读出时、分、秒的数字,并初步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教师给出的时间,正确画出时、分针的位置;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简单的时间关系,如“现在是早上8点,还有1个小时就要上课了”等;4.能够用钟面表达时间,如“现在是早上8点45分”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支指针笔、一张大钟面;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练习用的小钟面;3.适当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教师提示学生:“大家知道时间是怎么书写的吗?请举一下例子。

”2.学生先举出一些时间词汇,如“早上6点”,“晚上10点”,“中午12点”等。

3.教师慢慢引导学生发现,“早上6点”这类时间,其实表达的是时、分、秒的三个数值,一个小时有60分钟,60分钟有60秒,因此6点实际上是表示“6小时”。

4.教师提问:“那么,小时和分钟、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5.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

第二步:时针的位置1.教师让学生观察大钟面,然后放大画在黑板上。

2.教师反复模拟示范:“现在是早上3点,时针应该指向几点呢?分针呢?”并让学生根据画面作出反应。

3.教师进行练习训练,让学生自己画时针、分针的位置,并观察贴在墙上的钟面画。

第三步:钟面的话语表达1.教师让学生观察小钟面,然后让学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数字。

2.教师给出几个示例,如“现在是早上9点15分”,“现在是下午3点30分”,让学生猜测并解答。

3.教师带领学生初步掌握钟面的话语表达,并进行加深练习。

第四步:实际应用1.教师收集一些和时间相关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自己表达时间,并通过黑板画出钟面。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文言文、口语交流等方式表达时间,并促使学生多方联系实际应用。

总结归纳:1.教师和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产品署建。

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慢慢深入、全面、有针对性地理解时间的含义,进一步把时间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爱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爱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二单元关爱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一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3 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动人。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角,通过与小溪、小路对话,带着孩子用寻找雷锋足迹的方式去发现“雷锋精神”—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单元解读人民服务。

《千人糕》是一篇小故事,课文通过一对父子的对话,说明了一块普通的糕点是很多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告诫人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叙事小短文,写了一家四口郊外散步时见到的美丽春景,以及归途中妹妹由撒娇求抱到以柳条做马蹦跳着回家的经历,表达了对妹妹克服依赖心理,实现自我成长的夸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单元语文要素的联系和梯度如下:1.年段语文要素纵向延伸有序列。

从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句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读句子,想象画面”到中高年级的“读文章,想画面”,教材进行了统一的安排。

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单元内语文要素横向铺展有梯度。

“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

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对本重点提出了训练要求。

第 5 课《雪锋叔叔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 6 课《千人糕》:要求学生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第 7 课《一匹出色的马》: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语文园地二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发想象,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个要素点的尝试运用。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1)本单元共要认识5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4个词。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4
想:三()十二商是4
栾家坪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学校
栾家坪小学
主备人
刘小艳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口径求商。
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除法计算。
2、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4题。
36里面有()个6。
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3、课件出示第5题情境图“中国结”
(1)观察中国结,引导学生完成问题。
(2)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式解答。
(3)解决问题
4、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五”的第6题。
学生及时,说说已知乘数,求积的方法以及已知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方法。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根据学生的交流: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学习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学习难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知识链接
除法
教具学具
小棒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目录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1)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难点突破 (11)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24)6《千人糕》重难点突破 (37)6《千人糕》教学设计 (46)7《一匹出色的马》重难点突破 (62)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 (70)《语文园地二》重难点突破 (80)《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89)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一、单元概述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第二单元为本册教材中的第二个阅读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人文主题编排。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主题相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关爱”。

可题材、体裁各不相同。

有诗歌,有散文,有故事;有歌颂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的《千人糕》,还有描述家人间温馨关爱的《一匹出色的马》。

这些课文,从家庭到社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充满爱意的画面。

本单元《语文园地二》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字词句运用能力、写话能力、写字能力以及积累语言、阅读能力。

3.单元课时安排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9- 12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千人糕》教学目标: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具”等9个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课时教案
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一)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的: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3.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筷子、苹果、盘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二)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的: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பைடு நூலகம்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