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提升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2014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细胞才能发生形变和膜的融合。
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B.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C.胰岛素的分泌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3.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 h后用刀片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
下列对此检测原理的最正确解释是()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有选择吸收作用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揭示了不同膜物质分子之间分布关系的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球形的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两侧膜的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细胞膜有流动性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6.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C.带电荷小分子或离子D.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7.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的3 000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检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温故知新:1、下列四项中除了()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的渗透系统的理由。
A、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膜C、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2.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瓶10%的蔗糖溶液。
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1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一个,刻度玻璃管一支。
细线一根,支架一个。
(1)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2)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讲解:例1: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B.神经细胞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中,由于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4)1985年,O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解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5)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如果单a层磷脂分子的面积为S,则该细胞表面积为。
例2: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是选择透过性膜C.具有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例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膜中央凹陷,最终缢裂形成2个子细胞,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细胞学基础是()A.细胞核具有排斥性B.细胞质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细胞具有周期性例4: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不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D.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答案】D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 磷脂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头部分布在膜内外两侧,而图中下层磷脂分子头部分布在内侧,A错误; B. 磷脂双分子层排布错误,磷脂分子的头部应分布在内外两侧,B错误; C.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且磷脂的亲水性头部在外侧,疏水性尾部在内侧,蛋白质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蛋白,C正确; D.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D错误。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无关C.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呼吸酶B【答案】A.①在生物膜中是均匀对称分布的B.②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头部疏水,尾部亲水C.甘油、CO2、H2O通过该膜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D.由于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①是蛋白质。
有的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因而其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A错误;②是磷脂双分子层,其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分子可分为疏水性的尾部和亲水性的头部,B错误;甘油、CO2、H2O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因而跨膜运输方式均相同,C正确;磷脂双分子(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二者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D错误。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练习与解析1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解析: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和白细胞能吞噬病毒,都是依靠细胞的变形作用。
细胞之所以能变形,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能运动的缘故。
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2、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组成,其中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等有关。
答案:A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B、消化后的物质才溶于水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解析: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进入细胞的,因为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分子、离子等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可进入细胞,大分子的物质、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不能进入细胞。
答案D4、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保护作用B、具有选择透过性C、与细胞的识别、免疫等有密切关系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的功能与其流动性有关,但流动性不是细胞的功能。
答案:D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缓地渗入细胞内部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指活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只有细胞是活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不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等多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浓度较高或较长时间包围细胞,会将细胞杀死,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成为全透性,这时,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可进入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某合成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变形虫的运动解析:某合成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该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人的成熟红细胞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为血影。
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A.1/2B.1倍C.2倍D.4倍解析: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将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其表面积约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答案:C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解析:欧文顿是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的推理得出结论的。
答案:A4.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答案:A5.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依据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对于细胞膜来说,糖被只能分布在外侧,这是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重要依据。
答案:A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个细胞最可能是()A.人的白细胞B.鸡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生物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如果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的生物膜。
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除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类型的生物膜。
答案:D7.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也叫糖被),下面有关糖被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润滑作用B.识别抗原C.信息交流D.选择透过性答案:D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基本支架B.组成膜的物质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或贯穿于其中D.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答案】
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
( )
A.糖蛋白
B.磷脂
C.糖脂
D.胆固醇
3.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
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
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
(4)这种结构的外表,有一层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结合形成的 ________,叫做________。它与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5)这种结构的生理特性是______________。 【个性拓展】 15.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红甜菜根进行下列实验:①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 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 1 min 后取出;②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 1 h 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 物溶液;③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C.①④⑤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的生理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 )
A.分泌作用
B.吞噬作用
C.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
10.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
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膜表面的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此外,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
包括磷脂双分子层
B.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 C、H、O、N、P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图示细胞融合过程
11.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磷脂分子的层数是
( )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提升习题4.2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答案
第14课时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内容,体会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2.结65~67合教材图4-6,阐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击]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是有选择性的。
为什么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与内容,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如何?请阅读教材P65~67结合下列材料进行分析:1.从生理功能入手的科学研究(1)材料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苯(脂溶性)和Na+(非脂溶性)中,苯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材料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磷脂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
水是一种极性溶剂,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如图)画出它在水—空气界面上的分布情况(用表示磷脂分子)。
答案(4)材料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静态结构模型的提出材料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如图)。
罗伯特森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结论: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该模型缺点:认为生物膜是一个静态结构,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摄食等现象。
3.新技术带来新模型(1)材料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分布,结果如下图。
结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①在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中,将温度维持在0℃,与37℃相比,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答案两种荧光不能均匀分布,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分布均匀,因为温度降低减慢了蛋白质运动的速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不同点
(1)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对此特点的影响是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
(2)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影响此特性的内因是细胞
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3)二者存在的关系是: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
有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体会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2.阐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细胞膜的功能有哪些?
2.细胞膜具有弹性吗?
用结构跟功能相适 应的观点分析,用 哪种材料做细胞膜 更适于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 塑料袋 弹力布能完全表 现细胞膜的功能 吗?
A. ①在生物膜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B. ②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 CO2、H2O通过细胞的方式相同
D. 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三、生物膜的基本特点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流动性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选择透过性 决定
结构组成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结构探究历程
具有一定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 1.屏障分隔作用 2.选择透过性
3.弹性 其他……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脂质和蛋白质
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 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 行上万次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 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出假设:
膜外(水) 膜内(水)
膜中磷脂分子怎样排成两层呢?请画图
【拓展】磷脂分子的结构
+ CH2 N( CH3) 3 CH2 O O=P O O CH2 CH-CH2 O O C=O C=O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 CH2 CH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生物膜的科学发现历程。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三.学案:探究点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实验一:1895年E.Overton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
他选取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易透过细胞膜;而则难以通过,由此推测生物膜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E.Gorter和F.Grendel作了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倍。
推测生物膜的脂质分子是层分布的。
实验三:1959年,J.D.Robertsen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的三层结构,提出模型。
实验四:1970年L.D.Frye和H.Edidin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推测细胞膜具有性。
实验五: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模型。
探究点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绘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要点分析:①生物膜的组成:主要由和组成,还含少量的。
②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层(亲水性头部朝向,疏水性尾部朝向)。
③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三种,外侧的蛋白质与结合形成,具有、、功能。
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⑤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性,决定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和。
五、检测:下图表示细胞某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5)大气中的氧气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要穿过磷脂分子的层数是()。
2019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提升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中的三种物质。
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物质甲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物质乙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物质丙是RNA【答案】D2.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有些膜蛋白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D.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答案】B【解析】在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属于膜蛋白的范畴,A项正确;组成生物膜的膜蛋白大都可以流动,这是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之一,B项错误;在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该属于膜蛋白,专一的催化[H]与O2结合生成水, C 项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D项正确。
3. 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答案】A4.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B.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C.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D.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答案】B【解析】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题目中没有提及滤膜的成分。
根据题意,滤膜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若污染物的体积小于滤膜孔径,将不能被去除。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测试题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中)1.提诞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刻和科学家别离是A.1959年,罗伯特森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C.1959年,桑格和尼克森 D.19世纪,欧文顿2.细胞膜的大体结构支架是A.蛋白质分子 B.磷脂分子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一路组成 D.糖类3.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相互联系,有紧密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4.一名细胞学家发觉,当温度升高到必然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表面积增大。
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
下列各项中,与这些现象有关的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胸膜的牛理特性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5.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是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A.C、H、O B.C、H、O、N C.C、H、O、P D.C、H、O、N、P6.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别离是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各类成份多数是运动的B.白细胞能吞噬某些细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的吸收量不同D.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8.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育,发觉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与这种现象紧密相关的细胞膜成份是A.蛋白质 B.磷脂分子 C.糖蛋白 D.糖脂9.(多选)组成细胞膜的要紧物质有A.糖类B.蛋白质C.脂质D.核酸10.(多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为生物膜是A.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大体骨架 B. 静止的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填空题1.生物学家做了如左下图1所示的实验: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②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抗原。
③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为一,此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2019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测)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必修1)(解析版)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一、单选题(42分,每题3分)1. 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
这证明了()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C.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答案】B2.下列能够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疏水的“尾”朝向内侧,而亲水的“头”朝向外侧;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项错误。
3.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 B.信息交流功能C.脂双层结构 D.选择透性功能【答案】D【解析】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而把其他物质保留在血液中,说明其具有选择透性功能特点。
选D。
4.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
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故选D项。
活细胞才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题意是活细胞不着色,即台盼蓝没有发挥作用,A项错误;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主要是指细胞膜将膜内和膜外环境隔开,而本题突出的是对物质进出的选择性,故不选B项;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本题体现的是细胞膜的功能,不选C项。
高中生物《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的内容,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
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
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同时在讨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磷脂和蛋白质是如何排列构成生物膜的。
2.能举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能解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与选择透过性功能统一的观点。
4.能了解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学习做出假设。
2.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推理和分析。
情感目标:1.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养成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
2.树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与选择透过性功能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回顾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棉布和弹力布,你会选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么?”导出主题——细胞膜(生物膜)(板书: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思考、讨论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Word人教版含答案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巩固1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②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D.细胞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答案:A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覆盖在磷脂分子表面B.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相同D.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朝向两侧,亲水端朝向内侧解析: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
蛋白质或分布在膜表面,或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其中外侧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因此,细胞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并不相同。
答案:B3下列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A.以双层磷脂为支架B.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糖被镶在膜表层C.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两侧,亲水端和蛋白质在膜的中间D.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内侧,亲水端在膜的两侧。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
答案:C4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一样,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答案:C5下面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的现象是(..)A.白细胞吞噬病菌B.变形虫伸出伪足完成运动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D.甲状腺细胞内积累碘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高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1)【例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A.能主动运输某些物质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选B。
回答此题首先应该清楚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特性、功能等。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半透膜);细胞膜的功能是与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如果不清楚上述知识,则很容易出错。
答案:B【例2】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从真核细胞分离出比较纯净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其他生物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人)的红细胞,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作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类43%,糖类8%。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二倍。
(1)哺乳动物细胞内其他的膜有哪些?。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放在蒸馏水中(3)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因而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血红蛋白容易和氧结合,又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4)“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类主要是哪一类?它是构成细胞膜的。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磷脂基本骨架(5)脂类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
这说明了。
解析: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膜状结构是相互联系的膜系统。
除了细胞膜以外,其他的膜有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高中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题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课后巩固训练(含详解)第四单元第2课时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班级:姓名:分组:的是( )。
1.右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A.①表示细胞膜外表面有些多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成的糖蛋白B.③和大多数②是可以运动的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无关D.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后,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着一条明带,那么关于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4.下列四项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5.异体器官移植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B.细胞膜上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 )。
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7.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 下图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及其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代表化学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乙、丙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甲不是
B.结构1中的甲和大多数乙都可以运动
C.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同时含有结构1和结构2
D.结构2经酸性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答案】D
2. 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 III 染液染色观察
B. 由①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C. ②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其元素组成为 C、H、O
D. 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②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①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②表示胆固醇,磷脂和胆固醇均为脂质,但苏丹III染液只能鉴定脂肪,A 项错误;由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B项错误;②所示的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其元素组成为C、H、O,分布在脂双层内部,C项正确;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①②都能运动,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项错误。
3.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温度超过15℃,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答案】D
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答案】C
【解析】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排在外侧,尾部是疏水的排在内侧;所以水溶性药物在a处能稳定存在,脂溶性药物在b处能稳定存在;球形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时,膜的结构特征不变,借助于膜的流动性可以将a处的药物送入细胞内部,但只能将b处的药物送到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不能送到细胞内部,综上分析可知,要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应选择水溶性药物嵌入a处,所以选C。
A、B、D错误。
5.下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B为高等植物细胞,则AB之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
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
C.若A是细菌,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
D.若A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6.如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为单层膜包括两层A分子
B.动物细胞膜成分除了图示ABC外还有固醇
C.图中的C在细胞膜上位置固定不变
D.细胞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的考查.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
A.A
B.B
C.C
D.D
【答案】A
8.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的荧光淬灭后会逐渐恢复,说明被荧光标记的某种化学成分在运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上的某种组成成分的结合,B正确;该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所以从荧光恢复的速率无法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错误;从荧光消失到恢复的这段过程可以计算出荧光恢复的速率,同时也可以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D正确.9..用对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取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答案】C
10. 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O、N等
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氯代毒素能够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答案】C
【解析】蝎毒“染色剂”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说明这种染色剂属于分泌蛋白,因此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O、N等,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B正确;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
而失去作用,因此患者不能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C错误;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说明氯代毒素能被癌细胞特异性地识别,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D正确。
二、非选择题(30分,每格2分)
11.(14分)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
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
但在37℃下保温0.5 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________物质。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成立的。
(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
(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蛋白质(2)蛋白质等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3)构成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一定的流动性(4)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12.(16分)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_ ,由于_____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_____性。
(3)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4)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5)科学上鉴别活细胞和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
死细胞会被染色的原因是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了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流动(3)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4)S/2(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不能让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不会被着色。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消失,台盼蓝会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