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 结论 盛奠定了基础
③唐太宗的历史作用
(4)唐中期的藩镇割据 ①原因 唐代在地方设节度使,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权力不断膨胀,逐渐成为割据势力 ②形成时期 安史之乱后 ③影响
削弱中央集权,为唐灭亡留下隐患,藩镇割据进 一步发展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代节度使的首次出现,在唐睿宗年间,而正式和有计划的设置,是在唐玄宗开元年 间。节度使是唐朝武官的一种,地方军政长官,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后来节度 使也开始过问民政。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势力大大加强,已经独揽军政大权的。 节度使统辖的地区成为藩镇,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 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防止边倕各族的进犯,后发展 为割据势力
3、经济方面
Ⅰ、生产工具 ①农业 Ⅱ、水利方面 Ⅲ、土地制度
②手工业 Ⅰ、制瓷业 Ⅱ、丝织业
③商业
1、条件 2、商业发展表现
Ⅰ、城市
Ⅱ、对外贸易
Ⅲ、商业政策
注意掌握隋唐商业城市的特点及 其原因
• 特点:坊市分开、官府严格管理(设官员 直接管理、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县以下 禁止设市)、职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 商业繁荣的原因: • 1、政治:统一、稳定 • 2、交通: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地区交流 • 3、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发展 • 4、民族间、国家间交流频繁
3.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 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 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
4.下图说明
4.(2013· 天津高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 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 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隋唐
一、隋唐涉及主要知识点
政治
三省六部;历史人物唐太宗;(选官)科举制;
(参见必修二12-13页)土地制度、工具和技术、 经 农业 济 手工业 纺织、制瓷业、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 民族关系 思 思想 想 科技 文 书法 化 绘画
必修三21—22页:商业城市的发展特点 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佛、儒、道三教合一;(必修三16页)
二府 三司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 构,最高长官 为宰相,后在 宰相之外设参 知政事作为副 宰相)
(掌管财权)
枢密院(掌管发兵权)
(五)、宋元时期
②中央集权强化
Ⅰ、强化的目的: Ⅱ、措施: 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充实 中央禁军 行政上:文官任地方长官,派通判监督 财政上:地方赋税除自留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管 ③集权强化的特点: 重文轻武、强干弱枝
5、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 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 科举制 D.行省
6、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 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三司分割丞相财权 D、清朝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7、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 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治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重难点解析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 行法令。这样既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 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 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
)
此画以释迦降生
为中心,画中人 物皆着唐装
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五)、宋元时期
1、时代特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农耕经济发展 2、宋元政治
①君主专制强化
(1)北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2)科举制
①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提高进士科地位,完善科举制 武则天—创殿试,开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②评价
积极:打破门第限制,扩大官吏来源,稳定社会; 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消极:忽视实用学问的研究,影响科技发展 ③对比科举制与其他选官制度的不同 选官标准:由品行、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官方式:由地方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4、文化方面
(1)思想: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危机,儒家学者 提出三教合一 (2)科技: ①天文学 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世界首次,主持子午线测量,制成水运浑象仪 ②四大发明
印刷术:唐代《金刚经》现存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 的印刷品 火药:唐代发现火药,最早记载孙思邈《丹经》, 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雕版印刷、火药、天文学家僧一行
草书、楷书大家,书法理论成熟。必修三34页 吴道子37页
二、时代特征:总体上: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 期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 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完善时期
(2)经济上:经济繁荣,出现“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
(3)文化上:全面辉煌,泽被后世
(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①“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Ⅰ、主观
Ⅱ、客观
②特点 领域 政治 措施内容
完善三省六部制
影响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法律 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
科举 发展科举制,重视进士科
经济 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
民族 关系
扩大统治基础 复苏唐初经济
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巩固统一,有利于民族融 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先秦
汉代 魏晋 南北朝 唐代 明朝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官位世袭
以品行举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世 考试选拔人才 八股文考试方式
【即时点拨】中国古代的选官的演变过程,这
对我们今天公务员的招考、反腐倡廉具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因而高考常常会命题考查不同选 官制度的利弊,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复习 备考时,仍要注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变 化的历程、内容及特点的掌握,分析其演变的
中国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区别(推荐)
项目 设置目 的 分权内 容 分权部 门 三省六部制 加强皇权 三权分立制 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 民主 立法、行政、司法
草拟、审议、执行
中书省、
国会、总统、最高法 门下省、 尚书省 院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 度
实质
封建社会皇权专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选官制度 (1)演变 朝代 制度 选拔方式或标准
2.演变 (1)“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 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 基本沿袭未改。 (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对三省六部制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 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枢密使、 三司使。 元代废三省制, 只保留中书省, 行一省制; 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等, 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
3、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选拔十万进士”中包括 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 A、行之有效的选官制度 B、导致“重文轻武”现象 C、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 许三省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 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2.(2013· 福建高考)《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 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新唐书》载:“细镂之工, 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 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袭的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 ③职业是世
实质。
试试身手
1、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 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 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 的重要举措是( );解决官僚选拔问题的举措是( )
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史学家总结其原因归 纳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 中三省六部制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官署
④是临时工人 B.②③ D.③④
A.①② C.①③
3.(2013· 浙江高考)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 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 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 是( ) 考查唐代商业政策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1.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 “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 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
2.“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 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 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世袭制 C.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D.察举制 ( )
8、下列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 A、魏晋察举制是自上而下推荐人才制度 B、九品中正制依品德和才能用人 C、隋炀帝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D、宋初中央派通判任地方长官,文官监督
9、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分工 明确,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 “贵”“富”“威”“严”“贫”“贱”,请根 据背景和职能分析这六字分别对应哪几个部?
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吴带当风”, 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
• • • • •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内外交流频繁 4.继承传统文化 5.科举制的推行
1.(2013· 江苏高考)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 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 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 离了( ) 考查三省六部制
(3)文学 ①唐诗繁盛
Ⅰ、原因(从政治、经济、对外、民族关系角度思考)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Ⅱ、代表诗人 盛唐:李白(浪漫主义)、 唐朝由盛转衰:杜甫(现实主义) 中唐:白居易(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②书法 楷书大家: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大家:张旭、怀素 ③绘画
三\主干知识要记牢]
一、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 内 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 容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运作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 程序 令,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的职权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三省相互牵制, 作用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 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 相权,加强了皇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