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第4章认知派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 三、对托尔曼学习理论的评价
• 1、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 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
•
他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
目的性,这些思想对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二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6、学习的条件:认为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价值,重 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8
三 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 1、贡献:
• 总的来说,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有重要的贡献, 它强调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内部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 (组织活动)而实现顿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试误 而形成的联结活动,主张从问题情境的整体出发去 知觉、学习、记忆,反对刺激-反应学习;它的知觉 组织原则对学习和记忆问题有很大的作用;它提出 的顿悟学习,不同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并且 对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加以批判。顿悟学习理论是它 对心理学的最大的贡献。
• “认知地图”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 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是情境 整体的领悟,在头脑中产生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1模3 型,它使有机体在环境中的活动不受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约束。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 5、学习过程: • 对于学习的过程即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托尔曼认
• 他们的先驱性研究成为当今认知心理理论的经典。9
三 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 2、不足:
• 他们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 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 有些批评者认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太多,以致牺牲了适 当的实验研究和有经验支持的资料。也有的批评者认为,格 式塔学者的实验不如行为主义理论家的实验,因为他们的实 验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也有的批评是认为这个体系缺乏 生理学假设的支持,也没有规定出生理学的假设。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四章学习心理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二、学习动机理论
六百多年后我们翻阅这段记录深有感触的不是内容的详尽,而是如此一步计划在事实上竟可以付诸实施。
很显然的,朱元璋的明朝带着不少乌托邦的色彩,它看起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
中央集权能够到达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简化,一个地跨百万英亩土地的国家已被整肃成为一个严密而又均匀的体制,在特殊情况下,则由民间经济做主,形成人力与物资可以互相交换的公式,而厘定分工合作的程序,其过程虽然复杂,但在朱元璋督导之下,则可以借行政上的管制付诸实施了。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不定项选择题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观念性B、客观性C、外显性D、简缩性E、展开性2、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的有()。
A、记忆B、准确地示范与讲解C、必要而适当的练习D、充分而有效的反馈E、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是( )。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活动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阶段( )。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物质活动E、内部言语阶段5、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6、下面对操作熟练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B、动作间高度协调、连贯C、各个动作间的干扰消失D、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是视觉的专门控制E、疲劳感、紧张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7、根据动作对环境依赖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型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10、下面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是()。
A、跳水B、弹琴C、驾驶汽车D、游泳E、自由体操11、下面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A、打字B、骑自行车C、跑步D、滑冰E、开汽车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13、下面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4章学习动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1.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构成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
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行为动力。
内在动机是需要,外在动机是诱因。
2.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
强化动机理论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认为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等教育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键作用。
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主观感受。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四种:(1)个体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
4.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适当进行归因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
巧妙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评定、奖惩、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5.考试过后,面对考试成绩单上的分数,小学生议论纷纷。
A:“这次考试题太难了,所以我没有考好。
”B:“考题倒是不难,但我的运气太差,我复习好的部分没有考。
”C:“根本用不着复习,我只要稍稍用心就会考得很好。
”D:“教室里太乱,复习不下去。
”E:“我有些考试焦虑,一到考场就紧张。
”F:“我是天生的‘榆木脑袋’,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学生A、B、C、D、E、F的归因特点,并说明他们的归因方式对未来学习产生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4-6章
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1.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1)动机①概念②功能:激活功能(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强化功能(指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2)学习动机①概念: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②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A 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从作用上看,就是内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三种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其中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动机,其他两种是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家长)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同伴和集体)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B 学习期待✓含义: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vs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化为目标。
学习期待就其目标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 学习动机的种类(掌握分类的依据及各种动机的含义)(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已的、自我中心的)(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结论:学习动机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应把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需掌握提出者,各理论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启示)1. 强化理论⏹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第四章_认知与发展(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社会性发展等。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
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语言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学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 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人格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包括道德品 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三)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 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 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 2、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1.制定了新的智力测验 2.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3.教师可以依皮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 的智能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1、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原因 二、维果茨基的理论与教育 1、语言与发展 2、学习与发展 3、教学与发展
(二)环境与教育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
展的空间是由环境与教育提供的,发展的水平与内容 完全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三)学校教育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简介 让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20世纪最具影 响力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 生认识论专家。皮亚杰一生著 述极多,出版了近50本著作, 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一生 致力于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研 究(认识论研究),创立了 “发生认识论”;而该理论的 核心内容——“儿童认知发展 理论”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儿 童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不同类型的学习
(2)理性知识的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概括) 理性知识的形成需要思维的参与,并且 需要多次思维活动才能完成。
(二)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理解的知识保持长 久的记忆。从记忆的过程来看,知识的巩固 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 有关问题。 知识的运用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学习的迁移 过程。 知识的应用主要经历了审题、联想、解析 和类化四个基本环节。
阿呆给乔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 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3.知识理解的过程 (1)感性知识的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直观)
科学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 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
(2)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奥苏伯尔
关键特征可以从概念的正反例子,通过分 析概括揭示出来的概念是初级概念。 二级概念则不经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子, 直接用定义的形式揭示出来。
(3)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加涅 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的概念。 如:“上下” 定义概念只能通过概念定义获得的概念。 如:“原子”、“电子”
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 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 学习就越困难。
如能飞并不是鸟的有关特征,虽然许多鸟 会飞,但是有些鸟不能飞(鸭,鸵鸟),而有 些非鸟却能飞(蜜蜂,蝙蝠)。
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3)正例和反例的运用 在教那些对学生而言比较难的概念时,需要 运用较多的例子;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4)提问
(5)生成性学习策略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
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6)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 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列提纲
以简要的语词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 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组织材料的要点。
认知策略是优化信息加工效果、提高加工 效率的一种认知技能。
(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1)及时复述 (2)限时复述 (3)试图回忆式复述(尝试背诵) (4)分散复述 (5)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复述 (6)过度复述 15% (7)多种形式复述 看图说话、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复述同一材料 (8)多种感官协同复述 (9)反复实践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 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 工策略。
(1)记忆术(记忆技巧) 1)位置记忆法 2)缩简和编歌诀: 前进宾馆 3)谐音联想法:李渊见糖搂一把 4)关键词汇法——阿特金斯: GAS 煤气
中毒死人
(2)画线法
1)标示 2)释义 3)记笔记
3)提供一个只有支持性细节,而要求填写主要 观点的提纲。
或
1)向学生传授列提纲的技巧 2)要求学生独立列提纲 3)老师提供自己事先列好的“样板”提纲 4)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学生的提纲哪些地方
不如样板好,应如何改进。
(2)作结构网络图
1)层次结构图 2)流程图
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一般是 以时间或事件的先后为参照的。 3)模式图
2.根据学习策略的可教性 大策略:可迁移性最大,距任务最远,可教性最差 中策略:既可教,迁移性也较小 小策略:距任务最远,可教性最好,但可迁移性小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陈述性知识学习
2.概念的构成 1)概念名称:指用词给概念的命名; 2)概念定义:指用语言描述概念时,明确界定的 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 3)概念实例:指概念可知觉的实际例子,包括肯 定例证(正例)和否定例证(反例); 4)概念特征:指某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属性, 也称为关键属性。
3.概念的类型 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初 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奥苏伯尔);可以分为具 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加涅),具体概念只经 过一次抽象,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直接从具 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定义性概念要经过二次 抽象。 根据概念定义的严格程度,也可以把概念 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另外还有其他的多 种分类,如容易下定义的概念和难以下定义的 概念;准确概念和模糊概念等。
第二,概念同化: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 的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 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 (二)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概念一旦获得以后,就可以在知觉水平和 思维水平上运用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 握概念,在教学上应注意或采取以下方面:
1.以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2.突出有关特征,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3.正确运用正例和反例 4.运用变式和比较,消除“标准图形”的一)命题及命题网络 1.命题:是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 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 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论题一般是由 名词和代词表达,因此,命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是: 主词+系词+宾词 如小明给小英一本书。 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 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在长时记忆中 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2.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 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 组成命题网络。因此,命题网络就是由若干个 彼此联系的命题所组成的网 。 (二)图式 J.R.安德森认为“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命题 是合适的,但对于表征我们已知的有关的一些 特殊概念的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命题 是不合适的”。我们把人对事物的有关属性组 合而成、知识储存的方式称为图式。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人格-能力
中度
IQ 25-50 生活半自理
重度
IQ 25以下 生活不能自理
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 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
• 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 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 调节,来反作用于主体的认知活动能力
第二节 关于智能的理论
1. 二因素理论
•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包括两种潜在的因素:一般因素、特 殊因素
• 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应用于所有任务的单一的智 力能力,会影响个体在所有智力测验中的表现——智力 的关键因素
1.Ability——即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实 际能力,它是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 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有时也称为成就 (achievement)。
2.Capacity——指容纳、接受,或保存事 物的可能性(类似的概念还有potentiality,潜力或 潜能;aptitude,潜力,又称性向)。在这个意义 上,能力不是现有的成就,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 和可能性。
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 素;
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 他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共4个 因素;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6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蕴含。这样,智力便由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在探讨学习的规律过程中,由于其哲学基 础、学科背景的不同,研究手段不同,自然地形成了对学习 的各种不同观点。这些不同观点构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彼此存在着争论和歧见。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 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的改变;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是对外部刺激的意义的理解和 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 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社 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等等。
不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强化或者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高度相信会影响表现 而不是学习。 (三) 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enactive learning)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 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是通过观察人而进 行的学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发的,而是由机体自发
的。例如,小孩子最初在幼儿园上课时会吹口哨、站起来以 及扔玩具等。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 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 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和维持
消退(extinction)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 行为。维持(maintenance)就是行为的保持。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
先前刺激(antecedent stimuli)指行为之前的事件。 分化(discrimination)就是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 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generalization)是指将所习得的 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动机
内容、结果的、兴趣。
具体,作用效果明显,但 稳定性较差, 偶然因素影响。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 的未来前途相联的。 稳定、持久,
3.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源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客观因素
引发的学习动力,即主要是由外在诱因(条件)诱发 而来的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 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作用: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强化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 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 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也叫学习内驱力。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认知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 人格结构的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将此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可组成表11—2所示的 归因模式。
由于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 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二是有助于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他的心
理特征;
三是有助于从学生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
他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实际教学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 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见图11—1)。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二)认知风格的类型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研究飞行 员利用什么线索来判断自己的身体的位置问题 。
威特金的结论是,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收到他 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有些人则较多地 收到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他把受环境影 响较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 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 场依存性的大学生更
可能选择的学科有: 社会学、人文学科、 语言学、初等学校教 学、临床心理学、写 作、护理等
• 场独立性的大学生更
可能选择:自然科学 、数学、艺术、实验 心理学、工程学、建 筑学等。
场独立-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有关认知过程而非内容。 ②普遍性。不仅在知觉领域,而且在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人 格领域都有场独立-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差异。场独立者在这些领域 的任务中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而场依存者表现 出较高的暗示性和较低的独立性。 ③稳定性。稳定性特征表明,个体在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连续体上的 位置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④两极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连续体在这个唯 独是两极性的,两极性表明在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连续体两极的特征 是反相关的。比如,场独立的人在认知改组技能和人格自主上高, 但在社会敏感和社会技能上低;与此相反,场依存的人在社会敏感 和社会技能上高,而在认知改组和人格自主上低。
(一)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 教师要认识(观察、谈话、作业分析)学 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并允许不同学习 风格并存:求同存异,目的是使学生理解 所学内容。
分类: 1.直率性的学生,你可以直接教给他一些东西,然后, 让他那么做就行了; 2.理解力比较差的学生你要很有耐心的教; 3.比较害羞的学生你可以使其慢慢消除害羞感,然 后教知识比较好。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
格思里的接近性条件作用说
• 基本观点 • 接近学习律: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有某种 动作伴随它出现,则当这一刺激组合再次出 现时,那种动作也会随之发生。 • 学习是一次性完成的,要么完全学会,要么 完全学不会。
• 刺激情境:是由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大量刺激要素构 成的。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只是对刺激情境中的某些 刺激要素做出反应。 • 他的“刺激”特指刺激要素。
• 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增加同类反应 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销 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 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 • 积极强化在行为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 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销惩罚)
–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 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 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 概率便增加。 –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 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作出某 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 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将 会增加。 – 比较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学习的联结理论
• 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 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 强化在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在S-R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 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 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 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 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 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 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 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 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 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记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记忆》知识点与练习题1、单选题“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_____A: 敏捷性B: 持久性C: 准备性D: 准确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
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2、单选题“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_____。
A: -再认B: 有意再现C: 直接再现D: 间接再现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再认和回忆的定义。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有意再现和无意再现是针对再现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现是有特殊目的,明确意义的再现过程。
而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是根据再现是否借助于特定的媒介来说的。
直接再现是没有借助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现过程,而间接再现是依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现。
3、单选题“无意义音节”是_____发明的。
A: 奥苏泊尔B: 马斯洛C: 艾宾浩斯D: 布鲁纳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艾宾浩斯发明了无意义音节。
4、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_A: 陈述性记忆B: 逻辑记忆C: 情绪记忆D: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是典型的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5、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_____A: 言语记忆B: 逻辑记忆C: 情绪记忆D: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6、单选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_____。
A: 形象记忆B: 动作记忆C: 情绪记忆D: 逻辑记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
RE梅耶对知识学习的分类
言语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态度
三、陈述性知识
▪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 知识在人脑中的储存方式。
▪ (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1.命题 ➢2.命题网络 ➢3.表象 ➢4.图示
1.命题
▪ 定义: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当于头 脑的一个观念。
▪ 说明新的信息是如何与学生现在相信的东西相互 矛盾的。
➢ 有几个学生老调重谈,认为新移民是“懒惰的”。于 是他们的老师邀请了几个新移民到班上跟同学们讲述 他们在适应新文化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体验。
走进课堂-错误概念纠正举例
▪ 提出一些挑战学生误解的问题。
➢ 一个物理老师刚刚开始讲惯性。几个学生断言当把一 个棒球扔到空中以后,还会有一个力持续作用于它一 直把它往上推,直到这个棒球开始往下掉。老师就问: “当棒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以后,空气中还可能会有什 么力把它往上推呢?”
▪
程序性知识 智慧技能
▪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二、知识的分类
(一)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
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 什么”、“为什么”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心理+解析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心理1.精加工策略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
下列运用了精加工策略的是()A.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时,指导学生把 1421 记成“一事二益”B.政治老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时,列出结构提纲并留出一些空位,要求学生填补C.英语老师教学生记忆单词时,要求学生必须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念单词D.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时,要求学生标出一段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2.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描绘成()A.倒“U”型曲线B.波浪线C.“U”型曲线D.双曲线3.小李认为一定要用螺丝刀才能拧螺丝,而想不到利用小刀等其他工具,这体现了()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反应定势D.功能固着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5.小贺在某次考试中考到了班级第一名,她认为这次能考这么好主要是因为运气好,很多不会做的题目都蒙对了。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的归因。
A.不稳定、外在、不可控B.不稳定、内在、可控C.稳定、外在、可控D.不稳定、外在、可控6.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苛勒在 1919 年所做的()实验。
A.小鸡觅食B.水下击靶C.老鼠走迷宫D.猫开笼门7.小学五年级的丽丽在学习完分数的乘法之后,当再次遇到分数加减法时,她竟然将分子和分母各自互减。
这里分数乘法运算对分数加减法运算造成的影响是一种()A.低路迁移B.高路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8.学生小明经常上课迟到,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一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一段时间后,天气变冷,他又开始赖床不起导致上课迟到。
对小明的教育应该培养其()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0.班长小博是班里许多同学的偶像,同学们都十分认同小博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品德,许多同学还会主动去模仿小博的良好行为,试图与小博在态度和行为上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其他同学的态度与品德形成处于()阶段。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及迁移
编辑ppt
• 序位效应 • 指在多个项目连续出现的情境下,各项目
因其在序列中的位置不同,而影响到学习 后的记忆。如看完一张榜单,榜首易记, 榜尾也易记,中间人的姓名就不容易记忆, 这就是序位效应。
编辑ppt
• 闪光灯效应 • 指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 多年前,曾有心理学家做出调查,在美国第十
• 核对结果时发现,错误最多的就是同义词, 原因是它们的意码相似所以容易发生混淆。
编辑ppt
• 意义识记 •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 一只鹅和两条蛇在公交车上谈生意是哪个英文
单词? • business •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
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 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这样的识记效果更 好。
编辑ppt
• 感官记忆重在集中注意 • 人物或事件满足什么条件才更容易引起人
们的注意(无意注意)呢? • (1)熟悉度 • (2)新奇性 • (3)重要性
编辑ppt
• 熟悉度 • 早晨一打开报纸,就发现一朋友的名字,
便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 Situnivery不认识?当然不会引起注意。 • 再来看university,哦,原来如此!
编辑ppt
例:“识别三角形” 如果: 已知一个图形是平面的,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三条边是封闭的, 那么: 此图形为“三角形”, 并说出“三角形”。
编辑ppt
2.产生式系统 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多个产生式会构成产生式系 统。 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而许多任务需要完成 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 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 生式系统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2
二、迁移的分类
• (一)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 2、负迁移:指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
种学习。 • 3、零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没有
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 结论:因为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
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 特殊情境中去。
10
• (三)经验类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1、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方 法有密切关系。 2、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 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 大不相同。 3、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使 学生获得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产生影响
3
•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划分 •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锐角、 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时的相互影 响就是水平迁移。 •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对平行四 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对菱形的学习。
第四章 学习迁移
•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 三种观点
• 1、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 2、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 对新学习的影响。
• 3、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 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 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
1
• 理解: • 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还
11
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布鲁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 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 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0.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 素的是( D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2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 的规律是( C ) A. 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16.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 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 响称为学习的( )。 A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17.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 C 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1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 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 为( C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D)
A.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强
B. 对大、中学生来说,策略学习的教学可
以很快见效
C.大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较高
D.这些学生早已掌握了研究中的策略,只 不过没有想到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利用
9. 许多有关思维方法或学习策略的专门 训练课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无效, 这种现象的适当解释是( A.训练时间过短 B.训练与教材内容脱离 C.智力水平高的被试可能早已自发掌握 了训练中的方法或策略 D.智力高的人的策略不易受教育的影响
22、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 有( CD )。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23、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以 ( BC)形式编码的。 A 知觉 B 听觉 C 视觉 D 感觉
2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其熟悉 默读方法,这种学习属于( )。 D A 陈述性知识学习 B 程序性知识学习 C 言语知识学习 D 元认知知识学习
初提出者是(A )
A.加涅
B.班杜拉 C.布鲁纳 D.斯金纳(2012年考题)
多项选择题
2. 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对于学 习英语具有( AC )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2012年考题)
论述题: 联系实际,试论述学习迁移可以分为哪 些类型?研究迁移分类对教学有何帮助?
与提取的心理学依据是(
A
)
A.语义编码过程是发现要记忆的材料的
内在联系的过程
B.通过编码可以简化要记忆的内容
C.语义编码是需要运用多种知觉系统的
活动
D.语义编码是一种双重编码
8.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实验中,许多
大学生和中学生,一经提醒,便能迅速利 用适当策略改进学习和记忆。这一现象的 较恰当的解释是(
25、“闻一知十”属于( C)。 A 逆向迁移 B 负迁移 C 顺向迁移 D 干扰
1.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
最初提出者是( A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
D.斯金纳
(2010年考题)
2. 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
移现象的是(
B )
A.举一反三
B.由表及里 C.触类旁通 D.由此及彼 (2010年考题)
A.形式训练说 C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2010年考题)
)
1.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C)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命题网络 (2011年考题)
2. 在认知策略中,整合所学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
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称作
(
C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总结策略(2011年考题)控
的策略,称为( C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认知策略
页) (2011、2012考题课本124
多项选择题
4. 学生学会了加法有助于理解 乘法属于( AC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2011年考题) )
C
)
10. 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
家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像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 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 能迁移
CD)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
思维的结果
11.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
A
)
A.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
策略
B.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C.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D.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14.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属于( B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5.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 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 观教学形式称为( C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解析:从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
正迁移: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负迁移:一种学习干扰另一种学习 从时间顺序,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影响 从迁移产生的情景, 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 之间的影响 水平迁移:概括水平相同的学习之间的影响
从迁移内容上看 : 一般迁移:原理、原则的迁移 特殊迁移:某一领域的一种学习对另一 种学习的影响
3.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
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是( C )
A.3-6
B.4-7 C.5-9 D.6-10 (2010年考题)
4. 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
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 是( B )
A.字面的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创造性的理解
(2010年考题)
5. 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多项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能反映学习迁移现 象的是( ABD ) A.举一反三 B.触类旁通 C.由表及里 D.由此及彼(2011年考题)
多项选择题
6. 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 ( ACD )阶段 A.陈述性 B.接受性 C.程序化(联合) D.自动化 (2011年考题)
1.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最
第四章
知识 陈述性知识
智慧技能
程序性知识 动作技能
认知策略
对 外 对内
1. 营业员进行心算时不能和顾
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 释是(A )
A.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 替代而丧失 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 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D.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7. 运用语义编码或编码系统来促进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