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复习》_21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要点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和易爆物:(1)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就能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如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面粉等。
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如黑火药、硝酸铵等。
(2)安全意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记忆口诀为:易燃爆物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撞击;分开放置避暴晒,标志名称要看清;常通风并灭烟火,消防设施要保证;常检查来不轻心,消除隐患为第一。
(3)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提纲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H2O+CO2↑
三、 爆 炸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 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加入的物质
现象 水
SO2 加水
植物叶子或果皮
无明显变化
植物叶子或果皮变黄
镁条或锌粒
无明显变化
镁条或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大理石或石灰石
无明显变化
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且变得粗糙
【实验结论】酸雨呈酸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鼓气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
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 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
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 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① 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② 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③ 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通风、严禁烟火。
第 7 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⑴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⑵要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方法:⑴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⑵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⑶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三、燃烧的现象1.可燃物的性质不同,燃烧的现象也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四、爆炸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爆炸的条件:易燃物、有限的空间、明火、达到爆炸极限。
五、缓慢氧化与自燃1.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难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2.自燃:易燃物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叫做自燃。
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向下不同。
七、常用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2.干粉灭火器: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一、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是由古老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它们都是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工业的“粮食”指煤,工业的“血液”指石油。
1.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煤:主要含有C ,也含有S 、N 、O 、H 等。
石油:主要含有C 、H ,也含有S 、O 、N 等。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
2.煤和石油是混合物。
3.煤干馏后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4.将石油加热炼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可得到的产品有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复习》PPT课件
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 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 考点研磨·提升审题力 实验突破·强化探究力
←返回
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
←返回
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
←返回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氧__气___发生的一种____发__光___、 ____放__热___的剧烈的____氧__化___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见【实验突破 强化探究力】P61)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 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返回
防治措施
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 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使用无铅汽油;使用车用乙醇汽 油;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 是甲烷)作燃料;禁止没有达到环 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返回
4.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1)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_C_2_H_5O_H_,是一种有机物,属于可再生能源,被 称为“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C_2H_5_O_H_+_3_O_2__点__燃___2_C_O_2+_3_H_2_O_。 (2)氢气:被称为“理想能源”。 ①作为能源的优点:_热__值__高__;_清__洁__;原料来源广泛。 ②目前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电解水成本高;氢气不易储存和运输。 (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返回
只 需 其 一
4.燃料充分燃烧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意义。
←返回
可燃物充分燃烧条件
实例
意义
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的 用煤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
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断往炉中吹入空气
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有 家庭用的煤通常加工成蜂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 7燃料及其利用
3 复习目标
复习 目标
复习 重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可再生性。 4. 化石燃料的特点及用途。 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7. 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4.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 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情势为实验探究题,也 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情势出现,往往与灭火的 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情势 出现。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情势出现。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 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 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 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D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
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 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 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灶膛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使桐木燃烧更充分即加快桐木燃烧速度,选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 C、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会生成木炭,因此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选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D、浇水可降低温度至桐木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其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降低,选项 错误,符合题意。
1 复习导入
命题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梳理笫七单元知识。
能记住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说出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记住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说明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能记住煤、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2.能记住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3.能说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复习重点】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难点】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本单元学习了燃料的燃烧相关知识,现在对知识进行梳理。
2.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复习重难点。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燃烧与灭火'①可燃物1.燃烧的条件<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4.A X A半心火突一稠塔初脱 厅心■炸一 *炸ft 初质 为心火灾一緘化物集上剜火 禁止帝火种 禁止禁止吸埶 禁止放易熾物知识模块二 燃烧与热量「严分:主要錘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成处主要含理氫元素[利用蒸惚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主要成分:甲烷天然q 性质:易燃烧皿+2。
2疊0+2出0知识模块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氢气(H 2)[最清洁燃料〔实验室制法:Zn+I12S0i=ZnS0i+H 2t”由高粱、玉米等发酵、蒸啊制得乙醇(GHsOH) \ 占撚、性质:易燃烧C2H5OH + 302亠竺2C0? + 3出0使用燃料对!煤的燃烧:排放也、也会形成酸雨环境的影响I 车用燃料的燃烧:尾气中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会污染空气3. 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醞、核能等请同学们将自学屮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MM知识模块一:燃烧与灭火知识模块二:燃烧与热量知识模块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1.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屮完全燃烧后,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的(C )A. CH 4B. C2H4C. C2H5OHD. CO2.某兴趣小组活动屮,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顾与交流⑵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⑶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⑷最清洁的燃料是;⑸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知识点3:燃料对环境的影响⑴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其他新能源如、、等。
⑷煤和汽车燃料的燃烧对空气造成怎样的污染?为了防止对空气的污染,采取哪些措施?气、乙醇、氢气等能再生。
4.煤和石油不论是否充分燃烧,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充分燃烧、减少燃烧或用其他无污染能源替代是减少污染的有效方法。
定位提升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条件①,②,③。
燃烧影响因素:①,②,③。
原理:方法:①②③灭火器:。
灭火易燃易爆物:消防安全图标:化石燃料、、清洁燃料、、、、、等燃料再生能源、、等能源非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等农村使用沼气的意义使用意义汽车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使用新能源的意义煤污染物;环境影响影响石油污染物;影响充分燃烧①的措施②智能例1.(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题指导:这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
要想得出燃烧离不开氧气这个条件,应先控制好温度(即使温度保持不变),做接触氧气和标测试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4.2010年7月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泄露对附近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B.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C.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D.在合理使用石油资源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5.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6.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7.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轻松、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 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太__阳__能____、 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5.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 : 煤中的碳、硫元素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课堂总结
燃烧的条件
燃
灭火的原理 烧
和方法
和
灭
易燃物、易 火
爆物的安全
知识
燃
料
的
燃料 合
及其
理 利
利用 用
与
开
发
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使用燃料对环境 的影响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磨成煤粉。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薄铜片的作用:_导__热___、支撑可燃物。 ②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_隔__绝__空__气___(或__氧___气__)_。
➢实验设计与现象:(控制变量法)
对比实验 小石头、小木块 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 薄铜片上的白磷、热水中的 白磷 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2)石油:—— “工业的血液” 主要含__碳__、__氢___两种元素。
溶剂油 航空煤油 柴油
石蜡
石 油 炼制
汽油
煤油 润滑油 沥青
讨论: 石油分馏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3)天然气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回忆:甲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①甲烷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②极难溶于水。
实验现象 小石头不燃烧、小木块燃烧
白___磷__燃__烧__,__红___磷__不__燃__烧__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 中的白磷不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制作燃料性质比较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的积极态度,认识到合理利用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培养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作业一:查找一种新型燃料的资料,了解其特性和应用前景。
-作业二:调查家庭或社区的能源使用情况,提出节能建议。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巩固题: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完成以下练习题:
-选择题:从课本中选择5道与燃料相关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回答并解释原因。
-作业提交时,请注意规范书写,尽量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3.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以下思考:
-设计一种新型燃料或燃料利用技术,并说明其原理、优点和应用前景。
-撰写一篇关于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题:选取一个与燃料利用相关的真实案例,如某地区的能源转型、某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等,进行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案例中的燃料利用方式是如何转变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燃料及其利用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燃料的分类及其特性:学生对燃料种类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常见燃料,对新型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特性了解不足,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复习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1)灭火的实质: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例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例如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等;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例如建筑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几种灭火器材及适用范围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③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④高压水枪:适用于一般火灾。
(5)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3)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等)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硫、白磷、面粉等)。
②易爆物:指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或受热、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燃烧和灭火燃烧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灭火灭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空气);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氧气(2)(1)①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人教版九上化学 7.4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复习 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执教者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巩固并深化了对氧气化学性质、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水电解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为今后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有机化合物、化学与生活等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是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旨在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燃料燃烧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明白化石燃料燃烧的利于弊。
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多种学习方式,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让学生深切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结合教材中与社会发展、新能源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的思想。
本节课是对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做一个全面复习,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本单元三个课题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常见的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燃料燃烧的能量变化、燃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等方面有系统的认识,让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对燃烧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学生又知道了一些灭火的方法。
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我校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讨论的思维活跃。
同学们非常喜欢教师通过视频教学法传授和总结新知识。
我通过歌曲巩固了关于燃烧和灭火的一些常识,将本单元的的知识点通过视频动画加以归纳,再做相关练习,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混合物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P144氢气氢能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复习氢气的收集方法展示能源应用的图片:液化石油气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的2CO2+ 3H2O教师检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速度和准确率。
化学人教版《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课件(九年级上)
A.②③ C.①②④
B.④⑤ D.③④⑤
6.(2010 年广东节选)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 7-Z -1 所示。
图 7-Z-1 (1)由该实验得,可燃பைடு நூலகம்燃烧的条件是:①_氧__气__(_O_2_或__空__气__)_; ②__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_P_+__5_O_2_=_点=_=_燃=_=__2_P_2O__5_。
C.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D.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5.(2010 年广东)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
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 A ) ①电解水 ②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③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
水 ④水煤气法:C+H2O(气)=高==温==CO+H2 ⑤热裂法:CH4=高==温==2H2+C
3.(2010 年广东)“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 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 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 )
A.焚烧大量秸秆 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解析:“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 式,“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 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4.(2010 年广东揭阳)2009 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 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 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 “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 )
A.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睡 眠”模式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2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重讲三大化石燃料及其燃烧对空气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中招考点:本单元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原理、化学变化中热量的变化、化石燃料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中考的考点,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考查的热点。
4、学情分析:本单元相对较简单,由于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就有很大的兴趣,对本单元知识掌握较好,所以本单元简单回顾复习即可。
二、复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小组交流讨论能说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总结出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说出使用和开发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做完复习检测一后,小组成员相互说一说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生活中遇见一些火灾应该怎样处理2、针对目标二: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能总结出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说出使用和开发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当堂检测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2、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
A、隔绝空气 B 、移开可燃物或建立隔离带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割除草,打出防火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物质成分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选自于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并贯穿于整个化学的学习,初三教材中设置了燃烧条件探究、金属生锈探究、物质性质探究等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初一和初二的物理和生物教材也有较多的科学探究,已经介绍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以及实验中用到的类比、控制变量等探究方法,以上方法和知识为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探究实验做好了铺垫。
株洲市初三化学中考说明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依据题设情景和探究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收集有效证据,分析实验现象和原理,得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并实行准确的反思、评价和准确的表述。
该题型重视基础、注重探究、联系实际、促动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猜想水平,获取与处理信息水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水平,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水平及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使用水平。
物质成分探究是科学探究中一种代表性的探究类型,因涉及到的物质较多,反应较多,设计方案较多,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一、初二的生物和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生经过新课,对初三化学知识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框架体系,随着知识和水平的双重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更加浓厚;探究题的综合性较强,知识容量大,思维要求高,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并尝试提出猜想和假设。
2、体会完成实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并尝试设计实验和实行评价。
(二)过程和方法:
1、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实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能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水
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善于合作、乐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
进入题目所创设的情境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实行
评价,得出结论。
六、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七、教具:PPT
八、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教学法
学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
九、教学过程
【引课】:《中考说明》:能依据题设情景和探究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收集有效证据,分析实验现象和原理,得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并实行准确的反思、评价和准确的表述。
株洲市近五年探究题型:株洲探究题型:物质成分探究(2019、2019、2019、2019、2019);金属性质的探究;酸碱盐性质的探究;教材实验拓展类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考说明对科学探究题的知识和水平要求,对自己的当前水平做出准确的评估,进而对学习方法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心中有数)
【板书】物质成分的探究
【学生活动一】学生完成前置复习题;
(设计意图:为实验探究的猜测铺垫,协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
【教师提问】教师给出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问该干燥剂的成分?
学生猜想:
1、氧化钙;
2、氢氧化钙;
3、碳酸钙;
4、氧化钙、氢氧化钙;
5、氧化钙、碳酸钙;
6、氢氧化钙、碳酸钙;
7、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遇事先独立思考的水平,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在交流中能够互相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体验互帮互助和分享的乐趣。
先思考后讨论能够避免学生因无头绪的讨论而变成了聊天。
)
【分组设计实验】根据物质不同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全班分6组,每两组验证一种物质是否存有。
(设计意图:每组验证一种物质的存有,能减少难度也节约时间;将实验探究细,化减少对探究的恐惧。
)
【学生活动】实行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探究结论】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并描述实现现象得出结论。
干燥剂只含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所以干燥剂已经失效。
【交流反思】检验碳酸钙的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各方案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体验设计实验方案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使学生对实验设计有整体性的掌控和理解)
【拓展迁移】确定没有氧化钙后,有哪些检验氢氧化钙的方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增增大知识容量,增强探究题的综合性)
【巩固练习】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出于好奇,他取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
他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猜想①Fe(NO3)2、AgNO3猜想②Fe(NO3)2、Cu(NO3)2
猜想③Fe(NO3)2、Cu(NO3)2、AgNO3
你认为其中猜想不成立。
如果要验证其它两个猜想哪个成立,你选择的药品是。
(设计意图:第一个学生实验探究固体成分,此题溶液中成分的探究,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堂检测】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某兴趣小组学生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
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同学猜想是错误,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O2中燃烧后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顺序不能颠倒,其理由是。
(2)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原因是。
(3)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末变
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D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交流](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达到以下目的,①.如何提出合理的猜想,如根据物质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
②.答题时要回归到实验目的,细节答题,规范用语。
③.归纳初中常见的相关环保的实验知识点。
)
(设计意图:第一个学生实验探究固体成分,此题溶液中成分的探究,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堂小结】
依据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鉴别物质是解决物质成分探究题的关键点和突破;
科学探究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最佳实验方案)、反思交流、拓展迁移。
十一、作业布置
株洲中考科学探究专题一
教学反思
反思亮点: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本节课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使用体现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发现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在诸多方案中,通过对比选择最佳方案,并实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互相讨论交流,整个过程真实自然,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消除对探究题的恐惧心理,体验解决探究题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环节,注重培养学生遇事先独立思考的水平,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在交流中能够互相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体验互帮互助和分享的乐趣。
先思考后讨论能够避免学生因无头绪的讨论而变成了聊天。
让学生在课堂上描述自己的实验方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水平。
题目选择: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考试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制试题,活而不偏,适度开放。
所以,本节课在选择题目时,紧密练习教材中的实验和典型的物质,教学过程中针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并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反思不足:
课堂评价方式上有些单一,仅仅教师对学生实行评价,而缺少学生间的互评以及自评;另一方面,学生的评价用语上有些单调,应该根据具体的情景使用更丰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