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下痢

合集下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痢的发生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不洁净、饲料不当、饮水不洁净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仔猪下痢的原因1. 饲料不洁净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饲料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饲料不干净,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而又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就容易引起细菌或霉菌的滋生,导致仔猪食用后出现下痢症状。

2. 饲料不当在仔猪的生长过程中,饲料的配比非常重要。

如果饲料中添加的营养成分不够或者比例不合理,就容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出现下痢的情况。

3. 环境卫生条件差仔猪生长的环境卫生条件对它们的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饲养场的卫生条件差,经常积存大量的粪便或者饲料残渣没有及时清理,就会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从而引起仔猪下痢。

4. 饮水不洁净水是仔猪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饮水源不洁净,里面可能携带有各类病原菌,一旦仔猪饮用后,就容易引起下痢的情况。

5. 气候变化气温的忽高忽低对仔猪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大,容易引起仔猪产生不适应,从而出现下痢现象。

二、仔猪下痢的防治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方面,要保证饲料的干净和新鲜,并且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尽量避免添加过多的抗生素和荷尔蒙等化学物质。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饲料残渣,保持猪舍的通风和采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室内卫生,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仔猪饮用脏水或者有异味的水,提高仔猪饮水的积极性。

4. 注重养猪管理需要加强对仔猪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观察,一旦发现仔猪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合理喂养对仔猪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的喂养,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和营养物质,避免喂养过量或者不均衡的饲料。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常见的猪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仔猪下痢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感染病原体: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染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

这些病原菌会引起仔猪的肠道炎症,导致仔猪腹泻。

2. 饮食问题:仔猪饲料的质量和饲喂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仔猪下痢。

比如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抗生素或其他添加剂,或者饲料中存在毒素,都会直接刺激仔猪的肠道,引发腹泻。

3. 环境因素:仔猪生长环境不良也会造成仔猪下痢。

如仔猪圈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都会增加仔猪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4. 干净与卫生:仔猪养殖场的卫生状况也是导致仔猪下痢的重要原因。

养殖环境的脏乱导致病原菌滋生,猪只处于不洁净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疾病。

1. 良好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的饮食安全和合理。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草料的新鲜度,减少过多添加剂的使用,保持饲喂的规律和数量适当,以维持仔猪肠道的健康和平衡。

2. 环境的改善: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

及时清理仔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通风良好,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 减少感染源: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仔猪圈及饲料槽、饮水槽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杀灭病原体和细菌,减少病菌在猪圈内的传播。

4. 疫苗的使用:根据兽医的建议,合理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注射,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仔猪发生下痢的风险。

5.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下痢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并得到兽医的治疗建议,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6. 注意护理:对于病情较轻的仔猪,可以进行特殊护理,比如加强营养和补液,以帮助仔猪恢复健康。

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是感染病原菌和饲喂管理不当,而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的改善、减少感染源、疫苗的使用、及时治疗和注意护理。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与预防措施

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与预防措施
次 不变 , 喂
第三次大的仔猪下痢期 , 即断奶仔猪的下痢 , 仔 猪离 开 了母猪 的呵护 ,突 然遭 受 环境 和 营养应 激 变
化影响 , 导致仔猪消化不 良, 腹泻 和抵抗 力下 降; 饲 料 突然 改变 , 由吃奶 改为 吃 料产 生 的应 激 , 导致 胃肠
道功 能失调 。喂料 次数也要 保 持 日喂
回 兽 医 临 床
1 仔 猪 下 痢 的 发 病 规 律

仔 新 后的 乳 和 猪 生 哺期 断
奶后 半个 月 内 即仔 猪初生 关 和
激的种种侵害 , 致使仔猪抗病力下降 , 生长发育受阻 , 造成仔猪断奶后 l2 ~ 星期内尤其 2 日内,仔猪发 ~ 生 下 痢 死 亡 的 第 三 次 高 峰 出 现 。 病 死 率 一 般 为
为有 利 , 仔 猪有 良好 的保 护 作用 。 对 仔猪 吃奶 前先 用温 水擦 洗乳 房 区 , 用 . %的 再 高 锰 酸钾 溶液 , 母猪 的腹部 和 奶 头消 毒好 , 防止 把 以
仔 猪病从 口入 。
” 防 。

。 H
猪肠 菌。猪 出白 大杆 病 病 排 乳
色、 黄绿色 或灰 白色 粪便 。 粘稠
母 猪泌 乳 量 到 了 3周 龄高 峰 期后 , 奶量 减 少 , 而 仔 猪长 得 愈来 愈快 ,仔 猪应 及早 补 料 ,以补母 乳不 足 。早 补 料可 刺 激 胃肠早 发 育 , 强 胃肠 机能 , 加 有利
痢暴发的根本原因。如不能及时加以控制 , 很快会出
现大批 死亡 。
于仔猪消化 , 提高饲料消化率 , 减少胃肠病。 喂 仔猪断奶后 留原圈喂养 , 原饲料成分 比例不变 。 个月左右再逐渐过度到断奶仔猪 日粮 ,防止肠

仔猪下痢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仔猪下痢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 ●・
2 第1 . 1 次下痢
21 0 1年 第 5期
养 猪

例 猪 附 红 细 胞 体 \ 瘟 和 猪
猪 链 球 菌 混 感 的 诊 2 1: 1 : 1
陈智敏
( 建省 邵 武市 畜牧 兽 医水产 局 ,邵武 福 3 40 5 0 0)
D0 1 0.9 9 J I : 3 6/. 1 SSN.6 1 6 2 .01 .5 0 2 1 7 — 0 72 0 4 1
1 病 因
多 为仔 猪 黄痢 期 ,常发 生 在仔 猪 3日龄 前后 , 即早 发性 大肠 杆菌 下 痢 。发 病 和死亡 率 高 , 一年 四 季均 可发 病 , 以严寒 的冬季 和早 春 发病 较 多 。临 但 床 上 以排 黄色 稀粪 为 主要 病症 , 是 由 于圈舍 消 毒 多
2 第 3次下痢 . 3
主 要发 生 在仔 猪 l 0~3 0日龄 时 , 气候 多 变 , 阴
雨 天持 续 时 间长 , 特别 是 人秋 以后 , 候寒 冷 , 面 气 地 太 凉 而 又没 加 垫 草 , 仔 猪 抵 抗 力 下 降 , 使 引发 仔 猪 痢 疾 。此 时 由于母 乳 内转 移性 抗体 逐 渐减 少 , 猪 仔 被 迫 产生 应 激 反 应 , 致 仔 猪 抵 抗 力 降低 , 病性 导 致
大肠 杆菌致 引发 下痢 。
1 哺乳母 猪 患病 . 3
即断 奶仔 猪 的下 痢 。仔猪 离 开母 猪 , 突然遭 受
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 , 导致仔猪消化不 良、 腹泻 , 造
成仔 猪 断奶 后 1 ~2周 内 , 其 2~1d内 , 尤 0 仔猪 下 痢死亡的第 3 次高峰 出现 。仔猪下痢的病死 率一般为
衡, 导致 仔 猪下 痢 。

猪仔拉稀,仔猪腹泻由什么引起

猪仔拉稀,仔猪腹泻由什么引起

仔猪腹泻内容物的性状及颜色进行细致观察和鉴别。

当仔猪发生白痢时,其排泄物为乳白色或者灰黄色,有时候则可能呈现浅黄色的糊状。

发生黑痢时,仔猪则主要表现为黏液性血样下痢,呈灰褐色水样。

粪便为粉红色或棕色,内含灰色坏死性碎片时,则为红痢的表现。

在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病中,其排泄物一般为黄色、黄绿色水样物质。

其次,还要仔细观察仔猪的体温变化。

在所有的仔猪腹泻病中,肠型猪瘟及仔猪副伤寒均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而在患其他类型的腹泻时,体温变化略微升高或者不明显。

防治办法;仔痢克10g拌料5-10kg,供自由采食。

口服: 哺乳仔猪每头仔痢克0.5-1g
在不同类型的腹泻病中,其剖检病理变化具有各自的特征。

如在蓝耳病中可见到肠系膜淋巴结呈大理石样病变,盲肠、结肠和回肠黏膜表面,经常会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腐乳样物质,肉眼观察可见不规则纽扣状溃疡。

在发生肠型猪瘟时,几乎体内所有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等都会发生广泛性充血或者出血。

由病毒引起的几类严重脱水性腹泻中,肠壁通常会变薄、失去弹性、小肠绒毛开始萎缩、隐窝变浅或消失等病理现象。

仔猪下痢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下痢的诊断与防治

酵母 、 大黄或“ 胃 ” 健 散 ( 、 、 、 龙胆 大黄 生姜 苏打) , 有利于患猪恢
复食欲而康复。
4 护理和预防
2 仔猪红痢( l 4 梭茸性下痢、 坏死性肠炎) 由革兰氏阳性 c
型魏 氏梭菌引起 , 主要发生 于 3日龄 内仔猪 , 红色稀粪 , 排 死 亡率高 , 病程短 。 25 仔猪 剐伤寒 . 由沙门 氏菌 引起 ,~ 14月龄仔 猪多见 , 与 饲料 、 管理 、 卫生不 良有密切 关系 , 持续性下痢 , 排恶臭 带血 稀便 , 肢端发绀 , 有咳嗽 , 偶 肝脂肪变性 , 脾增生性肿胀 , 大肠 有不规则的浮膜性坏死 , 壁增厚 。 肠
环境 防寒保温 , 初生仔猪 3 —3c , 1 3C 满月仔猪 2 ℃, 2 大 猪 1 —2 ℃。防压 以减少仔猪损失 。 8 0 勤扫圈舍 、 勤消毒 、 勤垫 圈, 、 、 、 、 料 水 槽 栏 用具 、 猪体均应保持干净。
少食多餐 ,Leabharlann 全价饲养 。从母猪抓起 , 于怀孕后期 、 哺乳期
指肠充血 、 充气 , 患猪无呕吐。
3 如果猪体 小 , . 3 不易 静脉 注射 , 可用 5 %葡萄糖 、 盐水加
2 %安钠咖注射液 l L腹腔注射 ,肠音亢进者可加 阿托 品 0 m
注射液 l 。 mL
34 当腹泻停止后 , . 患畜往往还有减食或不食表现 , 这时须调 整肠 胃功能 , 当喂开 胃健脾药 , 适 如人工盐 @ k 猪 5~1 、 0g 0
药过量( 如毒 副作 用的治疗药物 ) 势猛 、 来 症状 ( 经症状 、 神 呕 吐、 腹泻) 明显而剧烈 、 体温偏低 、 病程短 、 转归快等特征。
3 对症治疗
常见 的症状是程度 不同的腹泻 。病猪体温升高 到 4 ℃ O

仔猪下痢的原因

仔猪下痢的原因
_ 塞
仔■下■■—●
刘玉 贤 ( 北省张 家 口市 尚义县 农牧 局 0 6 5 ) 河 7 7 0
在 养 猪生产 过程 中 , 在着 严重 的问题 是死 亡 存 多 , 其是 以哺乳仔 猪所 占比例 大 。 尤 死亡原因除 壬 事故外 , 以下痢致死的为数较多。为 促进 养猪 生产 的 健康发 展 , 现将仔猪 下痢 的原 因和 防治介 绍如 下 。
32注 意 防潮 保 温 。冬 季 和早春 是 仔猪 最容 易 .
重腹 泻及失 水 为特征 。1 0日龄 的仔 猪死 亡率 最高 ,
较大 的或成 年猪 几乎 没有 死亡 。 本病 是 由病毒 引起 的 。 毒进 入小肠 , 过大 量繁殖 , 坏小肠 绒 毛细 病 经 破
发生 下痢 的季 节 。 因此 , 不论 是散 养或 大群养 猪场 , 要 控 制猪 舍具 有一 定 的温 湿 度 , 持地 面 清 洁干燥 保 和猪场 环境 的卫 生 。 33 强饲 养 管理 , 猪舍 , 围环 境进 行 清 洁 .加 对 周 和消 毒工 作 ; 特别 是 产 房 、 用具 和 母 猪 奶 头 等处 的 消毒 , 以减 少下 痢 的发 生 和传播 。供 给 仔猪 补食 的
程短, 死亡率高。病猪的粪便污染了猪圈、 环境、 土
壤 等处 , 特别 是母 猪 的奶 头 , 猪 吸乳 时 吞人 病 原 仔 体后 被感染 。 仔猪感 染后 , 一天 内开始下 痢 , 沿后肢 流 出血样稀 粪 , 衰弱 、 虚脱 。急性 者病 程为 两天 , 常
在 出生后第 三天死 亡 。
11 . 2母猪 瘦 弱 、 老 、 产 而导致 乳 量 不足或 . 年 初
1 . 仔猪饮 了脏水, 或吞食了粪便而引起下痢, 前面 已 有叙述。2 感染了细菌』的, 生 或病毒l的胃 生 肠疾病而

常见仔猪下痢的诊断与治疗(简单)

常见仔猪下痢的诊断与治疗(简单)

常见仔猪下痢仔猪的生理特点是“三差一快”,即保温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很快(月龄体重已达初生重的六倍以上)。

栏舍保温不良,卫生条件差,母猪奶头不洁,饲料中营养不足或微量元素、维生素欠缺引起的营养不良,气候突变(忽冷忽热),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等均可引起下痢、拉稀病,是仔猪最为常见且影响成活率的重要消化道疾病,往往成为仔猪健康的第一杀手。

一、常见下痢病的临床诊断要点1.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类冠状病毒):冬春(12~次年3月)多发,水样下痢,大小猪均发,传染快,发热症状不明显,中、大猪很少死亡,仔猪年龄愈小(10日内),死亡愈多。

抗菌药治疗无效,小肠出血、肠壁菲薄。

2.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于8周龄以下仔猪,大猪少发,粪便呈酸性,仔猪迅速脱水死亡。

3.仔猪黄白痢:黄痢多在初生仔猪(1~5日龄)发生,早发性大肠杆菌病(O8、K88等)便稀呈碱性,十二指肠充血、充气;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K88、K99、F17、F41等),7~30日龄仔猪发病,排白色腥臭稀粪,粪便PH碱性,胃内有凝乳块,十二指肠充血、充气、无呕吐。

4. 仔猪红痢(梭菌性下痢、坏死性肠炎):由G+C型魏氏梭菌引起,主发于3日内仔猪,排红色稀粪,死亡率高,病程短,小肠出血、坏死、充满气泡。

5.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1~4月龄仔猪多见,与饲管卫生不良有密切关系,持续性下痢,排恶臭带血稀便,肢端发绀,偶有咳嗽,肝脂肪变性、脾增生性肿胀,大肠有不规则的浮膜性坏死,肠壁增厚。

6.猪痢疾(血痢):由密螺旋体引起,2~3月龄架子猪多发,粪便混有粘液,血液,大肠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无明显病变。

7.水肿病:因刚断奶后不久的仔猪未注意少吃多餐,而摄食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过多,消化不良,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而引起水肿和下痢。

这种猪除下痢外,还有体温升高(4~5℃),眼脸头颈水肿、结膜高度充血(红眼病)和神经症状(卧地不起、颤抖、转圈、鸭游等症状);往往突然死亡,病程较短,剖检见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心包、胸腔、腹腔积液、胃壁大弯胶样浸润、眼睑、颜面、头颈皮下水肿)。

猪四大腹泻病你知多少

猪四大腹泻病你知多少

猪易购,中国唯一的生猪交易平台。

/(一)细菌性腹泻1.仔猪红痢:仔猪红痢病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

主要发生于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猪以排血红色痢便和肠黏膜坏死为特征。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血红色痢便,有的病猪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小气泡,恶臭。

多数病例呈急性发生,患猪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最急性病例1~2天死亡,急性病例5—7天死亡,少数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

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样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肿胀。

2.仔猪黄痢:仔猪黄痢病的病原体为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出生1~3日龄的仔猪最为常见,该病以夏季较为多发,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渴,迅速消瘦,排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粪便,粪便中含有乳凝物小块,腥臭。

严重病例者患猪肛门松驰,排粪失禁,玷污尾部、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呈红色或紫红色。

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

3.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病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

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乳汁过浓或过稠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该病多发生于7—30日龄的仔猪,以7~14日龄的仔猪最常见且发病较为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生,病程一般2—7天,病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

病猪拱背,被毛粗乱,肛门周围粘满粪便。

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或油膏状,呈乳白色或灰白色,部分粘附于黏膜上,不易完全剥离,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4.猪痢疾:猪痢疾由肠道内猪密螺旋体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而发病。

多发生于7—12周龄的仔猪。

病猪发病初期体温达40—41℃,排黄色或灰色软便,不久减食,后期粪便呈水样,常混有血液、粘液和黏膜,随之粪便呈油脂样或胶胨状。

病猪拱背吊腹,迅速消瘦,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最后患猪因脱水衰竭而死亡。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下痢是指猪只排泄物呈稀糊状或水样,每天排泄次数增多而腹部明显肿胀的一种常见疾病。

下痢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于仔猪下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感染性原因:仔猪下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感染(猪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等)和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等)。

这些病原体感染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仔猪腹泻。

2. 饮食因素:仔猪饮食过量或过久饥饿,食物过于粘稠,过多食用含有化学胁迫物质的饲料或水源也会引起仔猪下痢。

过早断奶、换乳等饲养管理不当情况也会诱发仔猪下痢。

3.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脏乱、潮湿、通风不良,粪便无时无刻地存在在仔猪周围,就会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导致仔猪下痢。

温度不适宜、光照不足等也会影响仔猪的健康。

为防治仔猪下痢,应采取以下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饲喂是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

应采用新鲜、整洁、卫生的饲料,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量,保证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频次,适当添加益生菌,保持饲料的平衡性,以降低仔猪的消化道负担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环境管理:保持仔猪圈舍的干燥、卫生和通风。

每天定时清理圈舍,及时清除仔猪周围的粪便,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控制圈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对仔猪造成压力和影响。

3. 疫苗接种: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计划,加强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和发病率。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有充足清洁的饮水。

每天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源,避免饮水器水污染,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水源传播。

5. 早期预防:对于仔猪出生后的早期预防,可在仔猪刚出生后为其口服益生菌以增强免疫力,及时给予抗微生物药物进行预防,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雌猪孕期也要强化保健措施,保持雌猪身体的健康,降低仔猪出生后感染的风险。

仔猪下痢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感染性和饮食因素引起。

哺乳仔猪下痢的对策

哺乳仔猪下痢的对策

产房用药规范一、哺乳仔猪下痢的对策1、仔猪出生后12-36小时出现急性水样下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加强母猪产仔前消毒,仔猪保温即可。

仔猪灌服,穿心莲、链霉素、下痢一号或肌注普杀平;2、仔猪出生后3—5天左右出现的腹泻多数由母猪的无乳综合症(MMA)引起的,应该预防和治疗母猪的MMA:母猪:氯霉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磺胺两侧注;仔猪:保猪美开水+新霉素3、仔猪6-7天引起的拉稀主要由球虫引起,可肌注百球清或其他驱球虫药物预防。

4、仔猪出生后7-14天左右出现黄色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采用全窝仔猪注射抗菌素治疗:处方:特效肠炎净、痢菌净+青霉素、卡那霉素+VitC+阿托品(拉稀第三天开始使用)5、仔猪出生后10-21天发生的腹泻,粪便呈黄绿色,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可注射抗菌素以防止继发感染:处方:普杀平/卡那霉素+VitC+阿托品6、仔猪出生后21天发生的腹泻是由于开口料的不清洁引起的,预防的方法是每2小时给一次开口料,每次给少量,如果仔猪没有吃完,可给母猪吃。

另外,经常保持开口料槽清洁,经常消毒。

治疗处方:磺胺脒、土霉素+痢特灵+次碳酸钠灌服注:A:对3、4、5的严重下痢仔猪,建议静注给药,处方:普杀平15—30mlVitC30 ml 每头20-40 ml阿托品10-20 ml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B、预防下痢,环境的卫生,干燥条件十分重要,可使用干燥消毒粉。

C、建议试用下列方法:每批母猪进入产房后,留3-4个空栏,以转入分娩后第2天的仔猪及母猪。

母猪产完仔后,产床面垫2-3只麻袋,一周后拿开。

母猪产后不食,乳房水肿者,按《降低种猪死亡淘汰率的有关建议》所列方法对母猪进行静注给药。

二、哺乳仔猪关节炎1、在产床上铺垫麻袋以防猪脚割伤2、4-7天氨苄青霉素+安痛定3、7-21天阿莫西林+安痛定4、新鲜伤口用滴露消毒后涂紫药水三、仔猪脑膜炎型链球菌肌注磺胺嘧啶钠、VitB1、VitB12、VitC,静注50%葡萄糖+青霉素四、仔猪断奶后腹泻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控制:1、饮水给药:新霉素100PPM+支原净100PPM或冰醋酸3‰2、投喂加药饲料(拜克痢、菌敌素、痢菌沙等)3、加强环境保温、通风及卫生消毒措施五、冬季生长育肥猪及种猪群的传染性水样剧泻,可能是寒冷应激引起的传染性病毒性腹泻病。

仔猪下痢的不同类型及防治

仔猪下痢的不同类型及防治

疫 苗 接 种 ;发 病 的 猪 只 在 隔 离 消
毒的前提下 , 对症治疗 , 或扑杀。 2 细 菌 型 下 痢
在 7 日龄 的 仔 猪 , 1 ~ 3 日龄 的多 见 。 2 . 5 . 2 防治: 肌 注硫 酸抗 敌 素 或新 霉 素 , 或 后
2 . 1 猪 痢 疾
6. 1 症 状
2 . 1 . 1 症状 : 食欲废绝 , 严重 下痢 , 带 有 血 液 或 血块 。 2 . 1 - 2 治疗 : 口服 或 肌 注痢 菌 净 或 洁 霉素。
2 . 2 仔 猪 黄 痢
厌食 , 肚腹 微胀 、 隐痛 , 粪 稀 软 酸
摘 要 要想防治好仔猪 下痢 应从 临床 症状上 区分 出病毒型 、 细茵型 、 寄生虫
型、 外感型 、 脾虚型 、 伤食 型、 寒湿型和湿热型等 不同的下痢类型 , 采取 针 对 性 的 防 治
措施 . 才 能 取 得 良好 的 防 治 效 果 。
下 痢 的原 因 很 多 , 致病机理也很复杂 ,
痢菌净+ V B 。 8 湿 热 型 下 痢
3 . 2 . 2 治疗 : 用 伊 维 菌 素 或 丙 硫 咪 唑 等 驱 虫药 拌 料 。
8. 1 症 状 4 外 感 型 下 痢
基 因 工程 苗 :肌 注 或 腹 腔 注 射 磺 胺 类
抗菌素。 2 . 4 仔 猪 副 伤寒 2 . 4 . 1 症状 : 多 见 于 断奶 前 后 ( 2  ̄ 4月
4 。 1 症 状

常发 于夏 季 的 高 温 高 湿 天 ,病 猪
体 温升高 , 耳鼻俱 热 , 1 : 3 气恶臭 , 有 时
呕吐, 尿短、 少, 粪如稀汤并伴有黏液。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指仔猪出现粪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

仔猪下痢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饮食、环境、感染等因素。

以下是关于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原因:1. 饮食不当:饲料中的成分不合理、粗粮比例过高、混合饲料时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腹泻。

2. 饮水不合适:喝的水质不好、水温过高或过低、水源被污染等都会影响仔猪的消化系统,导致下痢。

3. 环境不良:饲养环境湿度过高、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等都会使仔猪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肠道疾病。

4. 感染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二、防治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调配饲料成分,注意保证饲料质量,确保粗粮比例适中,避免饲料混合不均匀等,以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

2.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质量,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避免水源被污染。

控制水温,不要让水温过高或过低,避免刺激仔猪的消化系统。

3. 环境改善: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和饲养密度过大。

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4.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疫苗的保藏和使用。

注意对仔猪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使用药物:在严重的下痢病例中,可以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但使用药物要遵循兽药使用的原则和标准,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残留问题。

6.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包括适当的饲喂量、饲料畜龄适应性、定时定量饲喂等措施,有利于改善仔猪的消化功能。

7. 防止传染:对新入场的仔猪进行隔离观察,避免疾病的传播。

定期消毒饲养设备和器具,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仔猪下痢的原因较多,饮食和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环境改善、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下痢,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

科学防治仔猪下痢

科学防治仔猪下痢
致 仔猪 白痢 病暴发 。
炎抑 菌 , 减少 和 防止 仔 猪 的下痢 。 口服 液 用 补液 , 防止仔猪 脱水 , 补充 电解质 , 解酸 中 缓
毒 及 补充 能量 , 治疗 仔 猪 的 腹泻 、 白痢 、 黄 痢、 大肠 杆菌病 、 病毒 性肠 炎等 , 脱水 纠正 率 可达8 % 0 % 口服 补液 盐 由食 用 盐3 5 、 1 ~1 0 。 . g
2 第二次 下痢。 . 即仔 猪 易发 白痢期 ,~ 2 4 N龄 时暴 发 , 其 1 ~2 天 的仔 猪 发病 最 尤 O 0
多。 患病仔 猪排乳 白色 、 绿色 或灰 白色 , 黄 粘
稠 粥样 , 臭难 闻 的粪 便 。 后 2 腥 产 周的仔 猪 , 虽 然还在 吃奶 , 母乳 中的抗 体 已经 开始 下 但 降 , 痫力 低 , 果仔 猪舍 寒 冷或 保温 措 施 抗 如
方式 。
奶 后l 周 阶段 , 其 2 i 天 出现 下 痢死 ~2 尤 ~ 0
亡 高峰 。 死 率一 般 为1% 0 , 出现 脱 病 0  ̄2% 若
水 , 死率 可高达4 % 病 0 以上 。 二、 仔猪 下痢 的早 期预 防
1抓好哺 乳母猪 的饲 养管理 。 给母猪 . ①
饲 喂全 价料 , 白质 水 平不 要过 高 。 持饲 蛋 保 料 的相 对稳 定性 , 喂发霉 、 不 糟渣 饲料 , 喂 加
冯 国明 ( 吉林省 大安 市龙 沼镇 农科 站
邮 编 : 1 O ) 1 0 33
盐 心辣 肝甜 胃苦 肾 伤 ,伤 ,伤 ,伤 。
馕磨蠢毒锤


仔猪下 痢 的发病规 律
在 仔猪 初 生 到 断奶 , 3 有 个阶 段 容 易发

仔猪下痢病的鉴别

仔猪下痢病的鉴别

2011年第6期切实做好对猪群危害性大的猪瘟、五号病、伪狂犬病、喘气病、链球菌等疾病的免疫,使养殖场尽量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对以前发生过传染性胃肠炎的猪场,还要进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的免疫。

注意免疫时要认真做到一猪一个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员工进行流感疫苗免疫。

4做好药物预防和驱虫保健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的病症,要在断奶猪转保育舍2周后进行体内外驱虫。

尽量排除能导致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原因(猪圆环病毒除外),配合提前用药预防,以成功控制保育和生长育成阶段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

5免疫检测对发病场的猪只免疫时要先由研发部门做小群试验;要密切关注猪场周围的疾病动态;定期采集血清,送到化验室或权威检测机构做检测,认真做好疾病的监测,根据抗体监测水平调整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6加强对重点猪只的检测重点猪只是在疑似发病期间死亡的猪只,在怀疑存在某种疫情但不能确定时,需要由养殖场兽医师主持的猪只的解剖。

解剖猪只的地点选择在无害化处理区,避免疫病的传播。

猪只解剖后要进行拍照,并对解剖猪只严格无害化处理。

通过解剖现场及解剖图片来判定死忘猪只的情况,最终确定猪只所在栋舍甚至是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

总之,冬季规模化养猪场必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一系列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养猪生产安全越冬。

仔猪下痢病常见的育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几种疫病,准确鉴别下痢病对疫病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掌握以上几种下痢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防治,控制和消灭仔猪下痢病的发生和流行。

1仔猪副伤寒病原为沙门氏菌,多见于2~4月龄仔猪,常发于阴湿多雨季节,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健康带菌普遍,外界不良因素可促使发病。

症状为急性体温41~42℃,精神、食欲不振。

耳及体下侧皮肤紫红。

后期下痢。

亚急性及慢性体温41℃,初便秘后下痢,拉淡黄至灰绿恶臭粪便。

急性全身性出血,肝脾肿大有坏死灶,大肠粘膜红肿,滤泡肿胀。

仔猪下痢的易发期

仔猪下痢的易发期

仔猪下痢的易发期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

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三个阶段。

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在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遭受3次大的下痢侵害:第1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

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

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多是由于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剧变,受寒冷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为此必须及早吃上初乳,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性抗体。

第2次下痢为仔猪易发白痢期,2-4周龄时暴发,尤其10-20天的仔猪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5%以上。

这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

仔猪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粘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

寒冷或保温措施跟不上,贼风侵袭,粪便污染,潮湿。

产后2周的仔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已经开始下降,抗病力低,是仔猪白痢病暴发的根本原因。

第3次下痢即断奶仔猪的下痢。

仔猪一下子离开母猪的呵护,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仔猪断奶后胃肠生理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再加上母子分居,以及营养应激等等,致使仔猪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造成仔猪断奶后1-2周内,尤其2-10天内,仔猪下痢死亡的第3次高峰出现。

病死率一般为10%-20%,如出现脱水,病死率可高达40%以上。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给母猪饲喂全价料,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

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不喂发霉、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保证下奶好。

(2)喂脂肪。

在怀孕母猪后期的饲料中添加脂肪,促进乳脂的合成。

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减少仔猪腹泻。

(3)在怀孕母猪产前4周和2周,各进行1次猪大肠杆菌疫苗注射,即仔猪腹泻基因工程双价苗(K88K99)。

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冬季保证猪舍温暖干燥,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环境不污染,温湿度适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值升高
-适合致病菌生长 -不利酶作用 *胃蛋白酶元PH<4才能水解为蛋 白酶 *饲料中黄豆最需要胃蛋白酶的分 解
适合致病菌生存之酸碱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0 ó ¾ Ë ú ó ³ ´ ¦ ¸ Ë ¾ ú ³ Ã É Å Ê Ï ¾ ú Ï Ì Æ Ñ Ç ò ¾ ú
´ ó Ê Ù É Þ Î
Á É ¿ ú Ï É º ú ¿ É Á ú ¨É · ú
´ æ æ ´ æ ´ æ ´
(营养性下痢)
• 消化酶不足 • 饲料成分
消化酶不足
• 乳糖酶不足 -乳糖酵素协助分解乳汁成为更小养分 -仔猪肠道的乳糖酵素在2-3周龄开始下降 -乳糖分解不完全 -造成2-4周龄离乳前的下痢 • 胰蛋白酶不足 -黄豆饲料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肠道过敏(肠毒素)
(三)应激性下痢
• 应激与仔猪
-提高肠道PH值 -减少肠道酸的消毒作 用 -减少乳酸菌或其他有 益菌的作用
• 应激种类
-环境温度变化 -低温(保温不足) -氨气 -离乳 -饲料转换 -药物与疫苗接
应激
中枢神经系统 肾上腺皮质部 肾上腺皮质醇 免疫反应受阻 抗体合成减少 抗病力降低 NaCl滞留,K分泌增加 肠道PH值改变 乳酸菌减少,致病菌增加 肾上腺髓质部 肾上腺素 肠道口腔细胞分泌物停止 肠道PH值改变 乳酸菌减少,致病菌增加
• 母猪营养或水分摄取 不足
-便秘 -疾病,如MMA或热性 病
• 母猪分娩前疫苗接种 不齐全
仔猪下痢的结果
• 水分及盐分流失
-脱水死亡 -电解质不平衡 -酸碱质不平衡 -休克死亡
• 绒毛损伤
-绒毛的功能
-料肉比提高 -日增重 -体弱 -带原 -石头猪(僵猪)
• 营养流失—失重死亡 • 继发感染—恶化死亡
• 原虫:球虫、弓虫
猪只病原性下痢之好发时间
猪龄(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体重(KG) 1 7 34 64 黄白痢 大肠杆菌 梭菌 1周龄以下高死亡率 传染性胃肠炎 球虫 轮状病毒 沙门氏菌 猪赤痢 鞭虫 回肠炎
猪只下痢的病原分
³ Å É Ã Ê Ï ¾ ú 0% ò ³ Ç æ 22% « È ´ ¾ Ð Ô Î ¸ ³ ¦ Ñ × 11% Ö × Â ´ ² ¡ ¶ ¾ 20% ¦ ² ³ ¡ ¶ ¾ 2% ó ³ ´ ¦ ¸ Ë ¾ ú 45%
33%
始吃料
吃教槽料
如何预防哺乳仔猪下痢
• 仔猪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 -保温,控制温度(贼风) 及湿度
*可以在条状地板上铺麻袋以 保温 *但小心可能是疾病的温床,最 好经常更换。另外也可以自 制木箱或纸箱。
• 仔猪饲养管理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空舍清洁消毒 -进猪前猪舍温度调节 -避免混栏饲养 -垫料 -避免密饲
下痢
(病原性下痢)
• 细菌性
-大肠杆菌 -病原性大肠杆菌 K88/K99/987P/F41 -穿过小肠,附着在肠 管上皮细胞上增殖 -产生毒素 -脱水或死亡 -沙门氏菌 -芽胞梭菌
• 病毒性
-轮状病毒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下痢PED -猪瘟 -流行性感冒
• 内寄生虫
-蛔虫、鞭虫、兰松杆线 虫、肠结节虫
出生后24小时吸吮初乳
• 初乳特性 -72小时内分泌之乳汁含高量免疫球蛋白 -仔猪吸收初乳时间:24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肠道面积宽广适合初乳吸收 肠道面积缩小不利于初乳吸收
教槽料与离乳仔猪下痢
• 仔猪离乳时下痢比率
100% 80% 60% 40% 20% 0 0% 7日龄开 离乳前3天 不吃教槽料
均匀混合后每头腹腔注射20-40ml,每天1-2次
-提高饮水量,注意饮水品 质
离乳仔猪下痢饮水配方
• 葡萄糖 20mg • 维生素C 0.05mg • 维生素B群 • 碳酸氢钠 0.2mg • 赖氨酸 2mg • 适当抗生素 适当剂量 泡成一公升水均匀混合,任饮连续7天
病毒性下痢输液配方
• • • • • 代血浆 5%碳酸氢钠 50%葡萄糖注射液 维生素C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 500ml 25mg 20mg 10mg 10ml
Bergeland针对离乳前仔猪之分析研究
(1)梭状杆菌性肠炎 Clostridial Enteritis
• C型梭菌杆菌感染 • 好发日龄
-3周龄以下小猪 -好发于1-10日龄
• 临床症状类型 -超急性型:潜伏期10小
时,可能在尚未出现下 痢症状即死亡 -急性型:潜伏期2-3天 -恶急性:潜伏期5-7天 -慢性:潜伏期7天以上
仔猪的下痢
一、仔猪暴发疾病机制
生 病 病原数目
猪只的抵抗力
猪 只 年 龄
二、降低病原量或提高抗病力
营养、品种、初乳、免疫
用药、消毒、卫生管理、生物安全
猪 只 年 龄
三、提高病原量或降低抗病力
生 病 生 病 营养不良、应激、免疫力低、疾病 猪 只 年 龄 混栏、管理不良、区域流行 病……
四、离乳仔猪好发下痢
• 感染源:母猪粪便 • 感染机制
-肠粘膜急速坏死 -毒素造成肠壁增生 -下痢,血痢或死亡
预防及治疗
*预防
-降低所有可能应激 -环境卫生 -增加饲料纤维素。降 低能量比 *治疗 -母猪分娩前14天-分娩 -效果不佳 后21天饲料加药 -饲料添加或注射或 #泰乐菌素 口服 #艾维拉霉素 #青霉素 #杆菌肽锌 #维吉尼亚霉素
• 产房 -清洗与消毒
-保持温暖干燥 -生物安全 *人员隔离 *场内动物隔离
乳仔猪阶段
• 仔猪教槽料(转舍料) • 确实摄取初乳 -教槽料配方 • 铁剂施打 *酸化饲料 • 仔猪免疫 *添加酵素
*维生素添加及补充 *札酸菌制剂 *降低黄豆使用量 *纤维素饲料含量增加 *添加泰浓(大肠杆菌) -少量多次给料可刺激胃 酸分泌 -大肠杆菌 -传染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
21日离乳 100 80 60 40 20 0 日龄
<7
7-13
14-17
22-28
生理性下痢
应激
仔猪下痢
母猪异常
病理性下痢
营养性下痢
(一)生理性下痢
• 胃酸不足 • 缺铁性下痢
减少胃酸分泌保护母源抗体
• 母源抗体是大自然恩赐的保护力 -猪的胎盘有六层结构 -初乳提供100%的抗体保护仔猪 • 胃酸的功能 -杀菌 -中和物质 -包括母源抗体,小猪胃酸分泌少可保护母 源抗体不被中和 -降低食物PH值,帮助酵素的作用
如何观察绒毛萎缩
• • • • 剪下一段病猪的空肠或回肠 浸泡在水或10%福尔马林液中 以放大镜观察 与十二指肠前段比较
腺窝细胞,负责新生 成细胞及分泌水分 绒毛上皮细胞 负责吸收养分
如何预防哺乳仔猪下痢
母猪及产房
• 母猪
-怀孕时营养均衡 -进入产房之冲洗消毒 -提早进入产房 -分娩日减料或提高纤维 性饲料含量成分 -母猪料药物添加 -母猪免疫 *商品化菌苗 *自家疫苗(衡量得失)
猪赤痢类型
• 急性型
-红砖色粪便 -大肠出血,无氧化作用因而呈现红砖色-肠系膜水肿• 亚急性型-肠子带血丝水肿,伪膜覆盖
• 慢性型
-导致肠粘膜溃疡,经常合并鞭毛感染
预防及治疗
• 预防
-生物安全 -由干净猪场进猪 -隔离新进猪只 -消毒器械及带原物 -控制人员进出 -控制场内动物数量(尤 其鼠类) -计划性用药
仔猪消化酶的发育
Umol/min( 淀粉酶1000umol) 300 离乳 胰蛋白酶 淀粉酶
100 50 0 3 7 14 21 28 35
胰凝乳蛋白酶 56日龄
Jesson et al 1997
饲料成分
• 饲料颗粒 -教料槽颗粒太粗—下痢 -教料槽颗粒太细—胃溃疡 • 蛋白质/脂肪含量太高,食物通过肠道速度太快, 含水量愈高(下痢) • 缺乏维生素B1、B6、泛酸、叶酸 • 缺乏矿物质铁及锌 • 饲料中钾含量过高
六层胎盘绒毛上皮细胞阻碍抗体传过
人是单层胎盘结构
猪是六层胎盘结构
胃酸不足造成下痢
• 离乳前下痢
-4周龄前仔猪胃酸分泌少,PH 值提高到5-7
-保护母源抗体 -仔猪每40-60分钟吸乳一次
• 离乳后下痢
-饲料中PH值约为5.8-6.5,离 乳仔猪胃内正常PH值为3,胃 酸被饲料中和,导致离乳阶 段所摄取之饲料无法消化, 造成下痢 -饲料中含钙太高,钙离子与胃 酸中和。
• 治疗
-饲料添加、注射或口服
*泰乐菌素10mg/kg *枯草菌素500g/t饲料 *维吉尼亚霉素100ppm *注意抗药性产生
(五)母猪异常
• 初乳摄取不足
-母猪无乳症 -仔猪虚弱
• 母猪乳汁不良
-母猪料脂肪含量过高 -乳汁缺乏铁及B族维生素 *仔猪食欲不振 *生长缓慢 *皮肤炎/皮毛粗刚 *运动失调 *下痢
(2)沙门氏杆菌性肠炎 Salmonella Enteritis
猪赤痢
• 病原
-赤痢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
• 感染源
-肥育猪相互感染
• 应清除之重要猪病 • 临床症状类型 -早期黄色至灰色乳状下
痢 -渐至伴有血丝或粘膜之 严重血痢 -厌食,脱水体重下降
• 肥育前期至肉猪阶段 • 死亡率不高/发病率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