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测量技术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标准格式,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要求和数据编写。
二、测量任务概述本工程测量任务旨在对某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尺寸、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
具体测量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基础测量:测量建筑物基础的尺寸、位置和高程,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2. 土方工程测量:测量土方工程的开挖和填方量,控制土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3. 结构工程测量:测量结构工程的各个构件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4. 室内装饰工程测量:测量室内装饰工程的各项尺寸和位置,确保装饰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5. 管线工程测量:测量管线工程的布设、坡度和高程,确保管线的通畅和安全。
三、测量方法与仪器1. 测量方法:本工程测量将采用全站仪测量法、平面测量法和水准测量法等多种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仪器:本次测量将使用精密全站仪、电子级水准仪、自动平面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以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四、测量控制点的设置与测量1. 控制点设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提供测量的基准和参考。
2. 控制点测量: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其坐标、高程和描述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核,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平差和校核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测量误差分析、变形分析和偏差分析等,以评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测量报告编写1. 测量报告内容:测量报告应包括工程概述、测量任务描述、测量方法与仪器、控制点设置与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结果与评价等内容。
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使用,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测量操作,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测量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测量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用方法和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测量技术概述,介绍测量技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
2.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讲解测量误差的概念、来源和减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第三章: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尺、卷尺、水平仪、经纬仪等常见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4.第四章:测量方法与应用,讲解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针对测量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测量案例,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测量技术基础》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测量工程师手册》等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1.前言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标准》〔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标准》〔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北纬26°47’附近。
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5.0k㎡;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至120 m。
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标准》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
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引言概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包括测量目的、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等内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测量目的1.1 工程定位测量1.1.1 确定工程位置和范围1.1.2 确定工程地形和地貌1.1.3 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1.2 工程高程测量1.2.1 确定工程地面高程和等高线1.2.2 为工程设计提供基准面1.2.3 确定工程各个部位的高程差1.3 工程形状和尺寸测量1.3.1 测量工程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1.3.2 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尺寸数据1.3.3 确定工程各个部位的形状和曲线2. 测量方法2.1 传统测量方法2.1.1 针对不同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传统测量方法2.1.2 使用经典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2.1.3 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2.2 先进测量方法2.2.1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2.2.2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2.2.3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测量2.3 综合测量方法2.3.1 结合传统测量方法和先进测量方法进行测量2.3.2 利用多种测量技术相互验证和校正2.3.3 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仪器设备3.1 传统测量仪器3.1.1 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等3.1.2 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3.1.3 保养和校准仪器设备3.2 先进测量仪器3.2.1 GPS接收器、激光测距仪等3.2.2 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3.2.3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3.3 数据处理软件3.3.1 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3.3.2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3.3 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4. 数据处理4.1 数据采集4.1.1 对测量仪器进行设置和校准4.1.2 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数据4.1.3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2 数据处理4.2.1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去噪4.2.2 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4.2.3 生成测量结果和报告4.3 数据存储和管理4.3.1 建立合适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4.3.2 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和归档4.3.3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5. 总结5.1 测量目的的实现5.2 测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5.3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5.4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5 测量结果的报告和分析总结: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从测量目的、方法、仪器设备到数据处理等内容。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项目背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对工程测量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的文件,旨在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
二、设计书的格式1. 封面:包括工程名称、设计书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基本信息。
2. 目录:列出设计书的各个章节及页码。
3. 引言:简要介绍工程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4. 工程概况:描述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位置、规模、用途等。
5. 测量任务:明确工程测量的任务和目标,例如土地测量、建筑测量、水平测量等。
6. 测量方法:详细描述工程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包括测量原理、操作流程、精度要求等。
7. 测量控制网:说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准点的选择、观测方法、数据处理等。
8. 测量平差:介绍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平差方法,包括闭合差、高程差等的计算和调整。
9. 测量成果:说明测量结果的呈现形式和要求,例如平面图、剖面图、高程图等。
10. 安全措施:列出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11. 资金和时间计划:计划工程测量所需的资金和时间,包括人力资源、仪器设备的安排和调配。
12. 质量控制:制定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评估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风险评估:对工程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4. 参考文献:列出在编制设计书过程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三、内容要求1. 准确性:设计书中的内容要准确无误,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平差计算等。
2. 可行性:设计书中的测量方案要具备可行性,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
3. 详细性:设计书中的描述要详细具体,包括测量步骤、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4. 清晰性:设计书中的文字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5. 规范性:设计书要符合相关的测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可比性。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而编制的一份重要文档。
本文档旨在提供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技术设计,可以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测量任务描述1. 工程概况:描述工程的类型、规模、位置等基本信息。
2. 测量目的:明确工程测量的目的,例如确定地形、确定建造物位置、测量变形等。
3. 测量范围:详细列出需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包括地面、建造物、道路等。
4. 测量要求:详细说明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准确性要求,例如测量误差限、测量精度等。
5. 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例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6. 测量仪器设备: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设备,并说明其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
7. 测量控制网:根据测量范围和测量要求,设计合理的测量控制网,并说明其布设方式和控制点的选取方法。
8. 测量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正、平差和精度评定等。
9. 测量报告: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结果的详细描述、图表展示和数据分析等。
三、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测量范围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测量方法:1.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进行角度、距离和高程的测量。
适合于测量建造物、道路、地形等。
2. GPS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定位测量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适合于大范围的测量,例如测量地球表面的变形。
3. 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可以通过激光束测量目标点的距离。
适合于测量建造物、道路等较短距离的测量。
4. 剖面测量:通过测量地面的高程数据,绘制地面剖面图,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四、测量仪器设备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设备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标题:在地下室施工中使用3D扫描测量技术目的:本文旨在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地下室施工中的尺寸测量和布局测绘。
范围:本文涵盖了地下室施工中使用3D扫描技术的全部过程,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数据处理。
方法:1. 前期准备:在开始测量测绘前,应先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确定测绘要求,(2)设计光路,(3)安装照明灯,(4)准备设备及其附属设施;2. 执行测量:利用3D扫描技术,对特定方位、高程及周边环境进行尺寸测量及布局测绘;3. 数据处理:将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转换为可识别的格式,以便后期分析;4. 结果分析: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结论: 3D扫描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尺寸测量和布局测绘。
3D扫描技术是一种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捕捉三维场景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捕捉物体表面上的细节,并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在地下室施工中,3D扫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空间尺寸、布局等信息,并可能被用于施工前和施工期间的空间组织和分析。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地下室内部的力学校核,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
在总结上,3D扫描技术可以为地下室施工提供良好的测量和布局信息,从而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
此外,3D扫描技术还可以为施工中的力学校核提供帮助,保障施工质量。
当然,由于扫描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故障,应该注意合理使用和保养设备,以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地下室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
请问您还需要什么帮助?。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情况。
本次测量任务和内容是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为配合富源县城乡规划,需要在富源县石坝水库12km2的测区范围内建立控制测量,任务如下:1、测区内四等GPS控制网和一、二级加密控制测量;2、测绘1:500地形图;3、缩编1:2000地形图。
二、测区概况。
柏木井村隶属于中安镇石缸村委会,属于山区。
位于中安镇西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中安镇32公里。
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1970米,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803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
有耕地836.08亩,其中人均耕地1.15亩;有林地5563.6亩。
石坝水库位于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石坝村,为珠江流域南盘江一级支流块泽河的源头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5′,北纬25°39′,坝顶海拔高程2061.2m。
水库位于富源东北方向,距县城41km,距昆明168km,功能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工业用水及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3528.0万m3。
坝高25.8m,坝顶长120m;主要的建设内容为:水情自动测报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水库分中心站、光缆架设3.5km,控制室装修。
三、测区已有资料。
收集资料是进行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技术设计前收集到测区或工程各项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主要有:1、各类图件:测区1:1万比例尺航空摄影图,大地水准面起伏图,交通图;2、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国家或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的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导线点等控制点测量成果、及相关的技术总结资料;3、测区有关的地质、气象、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资料。
四、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国家标准(GB/14912—94);3、《CASS5.1测绘软件用户手册》;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五、控制测量。
技术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1. 引言本技术设计书旨在详细描述XX勘测定界项目的测量和测绘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2. 项目背景XX勘测定界项目旨在确定特定区域的边界和土地使用情况,为后续规划和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地理信息。
3. 测量工作3.1 测量准备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获取项目区域的相关地图和文档,并与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3.2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如全站仪和差分GPS,以获取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校正所收集的测量数据将进行处理和校正,以消除误差并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修正。
4. 测绘工作4.1 地形测绘地形测绘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获取项目区域的地形等高线、地貌特征和地质信息。
我们将采用雷达测量和遥感技术进行地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4.2 界址测绘界址测绘是确定特定区域边界的关键工作。
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和测绘规范要求,使用GPS和测量仪器对区域边界进行精确测量和标记。
4.3 数据整理与图件绘制测绘数据将被整理和归档,并根据要求绘制相应的图件。
我们将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方便后续使用和分析。
5. 技术要求在进行测量和测绘工作时,我们将遵循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测量和测绘设备,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6. 安全与质量保障在进行实地工作时,我们将注重安全措施,并根据项目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和测绘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7. 项目进度与费用预算根据测量和测绘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预估,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进度和费用预算。
这将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控管理。
8. 总结通过本技术设计书,我们对XX勘测定界项目的测量和测绘工作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描述。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是为了满足测绘项目的需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设计文档。
本文将围绕着测绘项目的背景、目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案、工作计划、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测绘项目是指利用测量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绘制的工程项目。
在现代社会中,测绘项目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某地区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的需求,通过测绘技术对该地区进行详细测量和绘制,为后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项目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测绘技术对目标地区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其整合到地理信息系统中,为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 获取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地理信息;2. 绘制目标地区的地形图、地貌图、水系图等专题图;3. 建立目标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4. 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技术要求本项目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方法的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目标地区的特点和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NSS接收机、测量车等。
2. 测量方法的确定:根据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电磁测量、卫星定位等。
3.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根据测量数据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过滤、平差处理、误差分析等。
五、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组织、工作流程、时间安排和人员配备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项目组织:成立测绘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项目组织结构。
2. 工作流程:按照测绘项目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测量、数据处理、图绘和报告编写等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工作的进行而编写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案,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处理等内容,以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目的本次工程测量的目的是对某建造物进行精确测量,以获取建造物的几何参数和地理位置信息。
这些数据将用于工程设计、施工规划和后续维护等方面。
三、测量方法1. 建造物外部测量通过使用全站仪、测量刷、测量尺等工具,对建造物的外部进行测量。
测量点包括建造物的角点、墙面中心点、窗户位置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校准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建造物内部测量通过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尺等工具,对建造物的内部进行测量。
测量点包括房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例如遮挡物的影响、测量仪器的稳定性等。
四、测量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可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适合于建造物外部测量。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通过激光束测量物体的距离。
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适合于建造物内部测量。
3. 测量刷测量刷是一种用于测量建造物边角的工具,具有刷头和刷尺两个部份。
刷头可用于标记测量点,刷尺可用于测量长度。
4. 测量尺测量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具有刻度和读数线,可精确测量建造物的尺寸。
五、测量数据处理1. 数据采集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测量仪器获取的数据将被记录下来。
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长度、角度等信息。
2.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建造物的几何参数和地理位置信息。
3. 数据可视化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建造物的结构和特征。
可以使用CAD软件、GIS软件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
六、结论通过本次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案,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处理等内容。
《测量作业设计方案》
《测量》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测量》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稳固测量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测量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应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细致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设计一份测量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进行实地测量,例如测量房间的面积、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地面的面积等。
2. 作业要求:学生需要准备好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量角器等,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和过程。
3. 作业流程:a. 学生收到作业任务后,阅读任务要求并准备好测量工具。
b. 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对象,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c.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解答相关问题,并书写实验报告。
d.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老师进行批改和评判。
四、评判方式1. 完成情况评判: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判其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是否按要求进行测量、是否记录准确等。
2. 数据分析评判:评判学生对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对数据的处理和诠释是否正确合理。
3. 报告撰写评判:评判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包括报告结构是否清晰、文字表达是否准确等。
4. 其他评判:综合思量学生在实地测量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操作技能等。
五、作业反馈与改进1. 反馈方式:老师可以通过批改实验报告、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反馈,指出其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判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作业设计方案,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稳固测量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误差分析的基本原理,解释测量结果中的误差来源及影响。
3. 学生能够描述至少三种常见精密测量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精密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如电子天平、显微镜等,并准确读取数据。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误差修正。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测量结果,设计简单的测量方案来解决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精密测量科学的兴趣,认识到测量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尊重他人工作的态度。
3. 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精确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物理实验技术》教材中“精密测量技术”章节为基础,教学内容包括:1. 精密测量技术基本原理:讲解精密测量的概念、特点及分类,重点分析电子天平、显微镜、干涉仪等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介绍误差的来源、分类及传递规律,教授学生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包括电子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干涉仪测量光的波长等。
4. 测量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讨论精密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精密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及测量误差概述第二课时:电子天平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三课时:干涉仪的原理及实际操作演示第四课时: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第五课时:测量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对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阶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二、编写要求1. 文档格式:采用A4纸,页边距设置为2.54厘米,字体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2. 文档结构:包括引言、任务目标、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章节。
3. 内容详细:对于每个章节的内容,要求详细阐述,包括原理、步骤、计算公式、数据处理方法等。
4. 数据可靠:测量数据应该经过多次测量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设计书中应包含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内容要点1. 任务目标:明确测量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测量对象、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等。
例如:本次测量任务的目标是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测量,测量范围为1000米,测量精度要求为±5毫米。
2. 测量方法:详细描述测量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例如:本次测量任务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仪器发射的激光束与反射镜反射回来的激光束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来确定测量点的坐标。
3. 测量仪器设备:列举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技术参数,并说明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例如:本次测量任务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为Leica TS16全站仪,型号为TS16-2.5,测量范围为5000米,角度精度为2.5",距离精度为1毫米。
4. 测量数据处理:描述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公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测量数据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公式为X = (B'P^-1B)^-1B'P^-1L,其中X为未知数向量,B为系数矩阵,P为权阵,L为观测值向量。
5. 质量控制:说明测量工作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测量的控制方法、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等。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是指在测绘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测绘工程设计的质量,确保测量和绘图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下面是测绘技术设计规定的一些主要内容:1.测绘技术设计应遵循国家测绘法律法规、测绘标准和测绘规范等规定,保证工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
不同类型的测绘工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在测绘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测绘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测绘工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设计师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
4.任何一个测量点或者控制点,都需要至少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以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同时使用全站仪和GNSS接收机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和比对验证测量结果。
5.在绘图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绘图精度要求和绘图规范的软件和工具。
绘图软件和工具需要支持符号、尺度、比例、颜色等要素的准确表达,绘制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图纸。
6.绘图时需要清晰标注和注释各种测量数据、符号和要素的信息,确保图纸的可读性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7.测绘工程设计应确保工程的精细度和实用性,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还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8.工程设计应合理选择测绘地面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和密度,确保控制点的布设能够满足测绘工程的准确度要求。
9.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及时检查和纠正测量和绘图中的错误和不符合要求的部分,确保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是为了保证测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可信度和规范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设计师需要遵守这些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测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工程测量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文档。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以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书的基本要求1. 标题页:包括工程名称、项目编号、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基本信息。
2. 目录:列出设计书中各章节的标题和页码,方便读者查找相关内容。
3. 编制依据:列出本设计书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技术要求等,确保设计书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4. 编制说明:对设计书的编制目的、范围、主要内容进行说明,让读者对设计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工程位置、规模、用途等信息,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背景资料。
6. 测量任务:详细描述工程测量的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测量方法等,确保测量工作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7. 测量基准与控制网:描述工程测量所采用的基准系统和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和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测量仪器设备:列出工程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清单,并对其性能要求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9. 测量方法:详细描述工程测量所采用的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测量数据处理:描述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的采集、校正、平差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 测量报告:说明工程测量报告的编制要求和内容,包括测量数据的展示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12. 安全与质量保证:描述工程测量所需的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编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列出设计书的编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名单,确保设计书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总结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文档,它对工程测量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进行测绘技术实验设计
如何进行测绘技术实验设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勘测、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然而,测绘技术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且关键的任务。
本文将讨论如何进行测绘技术实验设计,探索一种系统而有效的方法。
一、实验目标的明确在开始实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目标可以是从理论上考察某一测绘技术的精度和准确性,也可以是实地验证特定测绘方法的可行性。
目标的明确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为后续实验步骤的确定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的选择根据实验目标,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一步。
可以从测绘技术的不同方面入手,例如坐标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
实验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设备条件,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环境的准备测绘技术实验通常需要利用一定的设备和仪器,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
在实验设计之前,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完好、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步骤的确定在测绘技术实验设计中,实验步骤的确定至关重要。
实验步骤应当合理、简洁且易于操作,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执行。
可以将实验步骤划分为准备工作、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等环节,确保学生对整个测绘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测绘技术实验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反映出测绘技术的实际效果和结果。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均值、标准差等,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是测绘技术实验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检验实验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重要环节。
在分析和总结过程中,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总之,测绘技术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目标的明确、内容的选择、环境的准备、步骤的确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篇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第一篇:测绘技术设计规定的概述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是测绘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为测绘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提供了详细规范,保障了测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是不可或缺的,是实现测绘工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测量基准和控制点的设置在测绘工程中,测量基准和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基准是整个测绘工程的基础,对于工程的精度和正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点则是测绘工程的关键,它对测绘工程的结果有巨大影响。
因此,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中要求对测量基准和控制点的选择、设置、验证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二、测量仪器设备和使用测绘工程需要用到各种测量仪器,这些仪器的精度、使用方法和维护维修等方面都需要符合相应标准。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中要求对各种测量仪器的选用、调试、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测绘工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测绘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测绘工程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得到最终结果。
数据处理方面,测绘技术设计规定要求对测绘数据的处理方法、处理程序、处理内容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同时,为保证数据的质量,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中还要求实行数据验收制度,制定数据审核、校核、审查程序,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四、图件绘制和质量控制测绘工程中需要绘制各种图件,而图件的绘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中制定了图件绘制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对图件的绘制和验收严格管理,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是测绘工程中的“灯塔”,为测绘工程提供了重要规范和保障。
测绘工程要确保工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严格执行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怎么写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怎么写一、背景介绍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工程测量中,准确度、精准度和高效率是衡量测量技术的重要标准。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方案,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二、测量目标在工程测量中,主要的测量目标包括:1. 确定工程建设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为后续的土地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实施施工前的场地勘测,确定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规划提供依据。
3. 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保障工程安全。
4. 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定量测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测量技术方案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测量目标,以下是一套综合测量技术方案。
1. 场地勘测(1)全站仪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场地测量,精确测量地面高程和平面坐标,还可以进行地面特征、地下设施等的测量和记录。
(2)GPS定位运用GPS定位技术,获取场地的全局位置信息,进行精准定位和坐标测量。
2. 工程设计(1)数字地形模型测绘利用数字地形模型技术,对场地地形地貌进行精确模拟和测绘,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数据。
(2)激光扫描测量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对场地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场地的立体形态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3. 工程施工(1)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技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设施和构造进行持续测量,监测工程变形和位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激光测距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尺寸、距离等进行精确测量,确保施工精度和质量。
4. 工程竣工验收(1)定量测量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工程进行定量测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2)三维建模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将工程实体进行精确建模,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以进一步确认工程质量。
四、技术方案的优势以上提出的测量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数据精准: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设备,获取的数据更加精准可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测量技术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香河园路1号,南侧为机场高速路,东侧紧邻人事部家属楼,西有西坝河东路,北邻柳芳南里。
整个小区由空中连廊将九栋塔楼串连起来,各住宅楼、裙房及地下车库部分均设二层地下室。
工程设计±0.00m的绝对标高为+42.50米,结构基础埋深约在±0.00以下11.82米。
本工程基坑支护形式为:土钉墙及桩锚支护。
建筑物基础采用CFG 桩处理。
2.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变形测量规范》、《万国城北区工程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准备3.1提前与甲方、设计及监理工程师协调沟通,尽快进行控制点交接桩工作,并对桩位进行保护。
及时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将复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导线成果表及复核结果见后表)。
3.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加密控制点。
测设便于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3.3根据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测设开挖边线的上下口线。
3.4本工程至少配备三名测量人员,并且持证上岗。
3.5测量设备:1-2台普通水准仪及其配套水准尺、1台±2″级全站仪及其配套棱镜、50米钢卷尺等,所有测量设备都必须具有法定的检定合格证书。
3.6测量要求:测量工作的内业计算和外业施测必须做到步步有校核,遵循三级复核制度。
4.测量方案4.1控制测量4.1.1平面控制测量4.1.1.1根据甲方所交的五个控制点,视现场的情况布设加密控制导线点,导线点尽量做在基坑开挖线外稳定位置处,由于本工程场地狭窄,加密控制点只能布置在基坑外5米左右的位置。
对加密控制导线进行施测时,采用标称精度为±(2″,2mm+2ppm*D)的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按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实施。
测角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每角测两测回。
测距进行往返测量,其技术要求分别如下: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照准差变动范围(″)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四等以上±2″以上38139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等级观测次数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读数较差(mm) 往返较差测距仪精度等级往返二、三116≦5≦7≦2(a+b*D)Ⅰ8≦10≦15Ⅱ4.1.1.2导线测设完毕后进行简易平差,若精度达到预期的要求,则将实测数据和平差计算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请求复核,否则重测。
4.1.1.3所有控制点按二三等三角点的做法去做,并进行保护,标注“测量桩位,注意保护”等字样,并做控制桩位示意图。
4.1.1.4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基坑平面图及现场情况,由首级控制导线测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轴线。
基坑开挖阶段拟定测设东西向的W、B轴,南北向的5、12、17、30轴。
4.1.1.5每条控制轴线至少做四个控制点或控制标志,这些控制点分别做在基坑外较稳定的位置或比较明显的建筑物上,并且进行保护,为基坑施工所需的各细部轴线、结构柱、墙体内外边线、集水坑位置、电梯井的控制线等做施测准备。
4.1.1.6测设轴线时,置仪于甲方所交导线点B,后视控制点A(首级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图),采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各轴线的标志点,测量精度按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
4.1.2高程控制测量4.1.2.1导线控制点同时作为高程控制点,即每个控制点都带有三维坐标;或者视现场情况,另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点位选在施工区较稳定便于保护的地方。
测量时采用DS3水准仪及其水准尺。
测量精度按四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进行。
4.1.2.2测量完毕后进行平差计算,并将实测数据及计算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
4.1.2.3在各控制点处做明显的保护标志进行保护,以免破坏。
4.2施工测量4.2.1降水井的施工测量根据《万国城北区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在基坑周边共布设约112眼降水井,井深18米,间距7.5米,井中心距基坑开挖上口线1.5米;在基坑后浇带处设置28眼渗水井,井深28米,间距25米左右。
根据降水井的设计位置与基坑边线的关系计算各井位坐标,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设各井位。
每个井位测设一测回,取其平均值做为井中心位置。
降水井深度采用经过校核合格的测绳测量。
4.2.2土钉墙的施工测量4.2.2.1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土钉墙根据基坑深度沿竖向布设7-8层土钉,土钉间距1.5×1.5米。
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配合现场施工人员,在基坑四周拐角处测设各层土钉的高程,同时视土钉墙面宽度增设高程点。
测量时采用普通的水准仪、钢卷尺进行施测。
4.2.2.2将测设内容及时形成资料,向相关人员交底。
4.2.3护坡桩施工测量4.2.3.1根据《万国城北区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在变电站北侧、基坑东侧圆弧段、东北角、西侧交通要道及两处出土马道等六处采用桩锚支护,护坡桩采用ф600钢筋砼护坡桩,桩间距为1.2米,桩长约17米左右。
4.2.3.2由设计图纸精确计算出每根护坡桩的位置坐标,并标注在基坑平面图上。
4.2.3.3测设桩位时,由首级控制导线点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各转角点的桩位,测设时用全站仪盘左盘右观测一测回取其平均位置做为最终桩位。
其它桩位由经纬仪配合钢卷尺进行测设。
4.2.3.4桩位测量完毕后,要做明显标志(比如插小红旗等),并写清楚桩号,同时由“十”字控制线将桩位引测出来,为钻机精确定位作好准备。
4.2.3.5及时作好报验资料,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4.2.3.6护坡桩施工时,先用水准仪测量护桶或机台顶部标高,以此来控制桩孔的深度。
钻机就位时,由事先作好的“十”字控制线精确控制钻头的位置。
4.2.3.7钢筋笼就位后,以“十”字线形式将桩中心标出,调整钢筋笼,使其中心与桩中心吻合并固定,为下步工序做准备。
4.2.3.7每根护坡桩做完后,及时将其标在桩位布置图上,以免遗漏。
4.2.4 CFG桩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在建筑物下采用混凝土群桩加固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建筑物沉降的目的。
4.2.4.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楼座CFG桩轴线上的角点桩位坐标。
由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钢卷尺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测设各桩位,并做明显标志,以便保护和寻找。
4.2.4.2孔深由检测合格的测绳进行测量。
4.2.4.3按监理的要求及时填写报验资料。
4.2.5基坑开挖时的施工测量开挖前,由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测设出基坑的上下口开挖线,开挖分三层进行,每一层挖到预期的位置后,都要投测标高,根据设计坡度和距基底的深度计算下一层的开挖上口线和坡底线,测设之并用白灰线标注。
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基坑的开挖深度。
由水准仪配合钢卷尺测量基坑的深度,当基坑开挖接近底部时,需人工清理。
在有复合地基的基础部位预留1.0米的保护层,待打完CFG桩后人工清底;没有基础桩的部位预留0.2米人工清底,不得超挖。
车库底板下有地源热泵管部位,预留1.0厚土,待地源热泵管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清土。
底板垫层作好后,将基坑上的控制线投测到垫层上,以便测设其它结构线。
5.变形观测方案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周边建筑物、构筑物较多,故需对基坑的支护进行变形观测,以便掌握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的实际状态,同时通过变形观测,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施工工序。
监测项目拟定为:土钉墙变形观测、护坡桩变形观测、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地面沉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
5.1土钉墙的变形观测5.1.1观测点的布置:在基坑周边每20米左右设一观测点,每个阳角及特征部位必须布置观测点。
做观测点时,将长约30cm钢筋焊接在土钉墙的顶部,并且水平伸向基坑内侧,再将20cm钢直尺固定在钢筋上作为观测点。
5.1.2观测方法:在直线段采用视准线法,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观测时使每段观测点与两端工作基点组成一条准直线,将仪器置于其中一个工作基点上,后视另一工作基点,读取各观测点距视准线的垂直偏移距离,与初值比较,即可得到各点的变化值。
工作基点应布置在较稳定的地方。
在曲线段采用经纬仪小角度法观测。
选择稳定的置仪点和方向点,测量监测点与方向点的夹角,由置仪点到每个观测点的距离及测量的变化角计算出变化量。
5.1.3观测频率:在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值,开挖过程中,每两天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底板做完后;若相邻两次位移变化量大于3mm或总位移量大于10mm时,应每日观测1-2次,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底板做完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若相邻两次变化量都小于1mm ,可每月观测一次,直到连续三次观测的变化量都为零时,可停止观测。
5.2护坡桩的变形观测5.2.1观测点布置:在桩顶帽梁上每10根桩左右布设一个观测点,布点方法同“土钉墙变形的布点方法”。
5.2.2观测方法同“土钉墙变形”。
5.2.3观测频率:基坑开挖前先观测初值,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底板完成后,若连续两次观测速率大于3mm/天,应每日观测两次,同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到回填完成,可每周观测一次,当两次观测变化量小于1mm,可每月观测一次,直到连续三次变化量均为零时可停止观测。
5.3周围建筑物的变形监测5.3.1观测点布置:在基坑四周受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四角或长边上布置观测点,观测点以膨胀螺栓做在建筑物的结构中,并做明显标志。
5.3.2观测仪器:精密水准仪及其配套铟钢尺。
5.3.3观测方法:利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时,视具体情况在稳定地区选择几个水准基点,各水准基点与水准控制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每月对这些点连测一次,并平差改正,以确保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确性,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变形。
5.3.4观测频率: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建筑物的结构和高度、变形速率的大小等因素决定观测频率,并且及时将观测结果报给相关部门,以便作出相应对策。
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值,必要时拍照,留下历史证据。
施工过程中每两天观测一次直到回填完成。
期间若有特殊情况,应加大观测频率。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高差较差(mm)二等DS15030.50.50.75.4地面沉降观测5.4.1观测点的布置:在基坑四周有工作面的地域,垂直于基坑的方向布置几组地面沉降观测点,每组布置6个观测点,观测点布置见基坑变形观测点布置图。
5.4.2观测方法:利用精密水准仪及配套铟钢尺,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后要闭合于首级水准点上。
5.4.3观测频率: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值,开挖过程中,每两天观测一次,若相邻两次观测的变化量较大(大于3mm)或总位移量大于10mm,应增加观测频率,并向上级汇报,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