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验案3则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阳和汤是清代著名医生王徐红传下来的秘方,他的书《外科证据的收集与终生治疗》。

我通常使用的阳河汤的原始剂量是:熟地黄40克、鹿角胶12克(溶化)、白芥子8-12克、生甘草4克、肉桂4克(下背部)、生姜2克、麻黄2克。

目前,笔者所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疗效最好的两例患者均为阳和汤治疗的患者,且均为阴证患者。

病人的肿瘤可以在体表观察到,天气多云寒冷时,病人的肿瘤明显变大。

这两个病人用洋河汤治疗。

一个病人已经接受了一年多的治疗,另一个已经接受了八个月的治疗。

截至月底,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体力,无肿瘤恶化,钙指数控制良好。

病人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面色红润,身体健康健壮。

在对1例乳腺结节患者的治疗中,作者还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减养和汤,疗效显著。

作者将阳和汤应用于阴虚体质患者,根据四诊结合,无论患者病情如何,并根据具体症状加减一些药味。

洋河汤的临床应用逐渐变得简便和可控。

洋河汤有很好的疗效。

阳和汤往往温暖柔软,但不会因大剂量桂枝、附子、肉桂等引起“火开始干燥”。

洋河汤的熟地黄和鹿角胶都是补血的佳品。

有了这两者,患者的阴和血不会因为阳和汤的温热而干涸。

然而,阳和汤在春夏两季的使用,或者对于一些阴虚火旺的患者来说,确实有太多的温补作用,使患者在漂浮于阳之后遭受疾病的折磨。

此时需要做的不是放弃洋河汤,而是加减药味,以避免洋河汤的弊端。

对于肺火旺盛的患者,笔者推出“桑脉养和汤”,以预防养和汤温补过度引起的口干口渴症状。

在洋河汤的基础上,加入桑白皮6-12g和麦冬6-12g,通过桑白皮清肺、麦冬养肺阴,消除洋河汤燥热所致肺损伤的副作用。

春夏服用阳和汤也可以考虑肾气丸补中泻浊、平肝潜阳的思路。

作者推导出“凌泽洋河汤”。

阳和汤原方中加入泽泻8g、茯苓8g、猪苓8g、牡丹皮8g和芍药12g。

泽泻、茯苓、猪苓用于清肾浊,牡丹皮用于清肾热,芍药用于柔肝潜阳,以抵消肝肾多动的副作用痰湿者用阳和陈二汤灿,湿者用阳和汤,加陈皮、法半夏。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手足不温患者,女,25岁,产后因受凉发生四肢关节疼痛,手足不温,畏寒怕风症状,2006年初诊,笔者用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无效。

思前人有用阳和汤治疗此症者,于是改用阳和汤加人参、熟附片治疗。

处方:熟地30g,肉桂6g,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熟附片10g,人参10g,甘草10g组成。

3剂而愈。

后凡遇四肢厥冷,手足不温的患者,笔者都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皆应手而瘥。

四肢厥冷乃阳气不能温煦肌肤,阴寒内守,寒凝血滞所致。

阳和汤温阳气、补营血、通经脉,使体内阳气得到回升,卫气得以护卫肌肤、温煦四肢百骸。

故四肢寒冷厥逆症状可以消除。

咳嗽患者,男,65岁,患咳喘多年,2007年初诊。

患者面色无华,语言声音低微,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苔薄白,脉细而滑。

发作时咳痰稀薄而量多,呈泡沫状,咳喘时引胸胁疼痛,喉咙间有痰鸣音,夜难平卧。

证以寒痰内伏,是典型的水寒射肺之症候。

笔者认为,该病应当诊断为痰饮病,治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

处方以阳和汤与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方药组成:熟地30g,桂枝10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葶苈子20g(包煎),细辛10g,法半夏10g,地龙10g,射干10g,生姜15g,五味子6g大枣6枚。

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夜卧能寐。

效不更方,继服6剂,咳痰大为减少,喘平咳止。

但该方辛温燥热有余,恐有伤阴之弊,故用百合固金汤间隔服用。

由于调养得当,至今未发生急剧的咳嗽喘息之症。

寒痹患者,男,50岁,2006年初诊,自诉10余年来腰骶酸痛。

活动不利且动后更痛,遇寒则加剧,得热则疼痛减轻。

小腿至足部时有麻木感,肢体不温,且症状有日益加重之势。

舌淡紫,脉沉细,证属寒痹,治宜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用阳和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熟地30g,肉桂6g,炙麻黄6g,白芥子10g,鹿角胶10g(烊化),炮干姜10g,甘草10g,制川乌10g,淮牛膝10g,当归10g,白花蛇1条,独活10g,细辛10g,金毛狗脊30g,焦杜仲10g,千年健30g。

阳和汤加减治验两则

阳和汤加减治验两则

阳和汤加减治验两则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洪緒的《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干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组成。

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效。

原治流注、流痰及一切阴疽。

笔者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紧紧抓住“寒性凝滞”之病机,灵活加减,用以治疗多种病证,均获满意疗效。

今不揣浅陋,仅举两则验案,以供参考。

1.乳疽(慢性乳腺炎)患者,女,26岁,1995年12月19日诊。

2月前因哺乳断奶而致左乳房红肿胀痛,经静滴青霉素、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后肿痛减轻,遂自行停止治疗;岂料月余后左乳肿痛又作,肿块变硬增大,仍宗前方服用1剂后肿痛不减,反增形寒怕冷,头晕,恶心,腹泻等,故于今日再次前来求治。

刻诊:面色苍白无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左乳肿块如鸭蛋大,质硬触痛,不热,皮色如常,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弱。

诊为乳疽。

此乃血虚寒凝,乳络壅滞所致;治拟温阳散寒消肿,行瘀散结通乳。

投阳和汤加味治之。

处方:熟地15g,鹿角霜、黄芪、瓜蒌各20g,白芥子、肉桂、炮姜、白芷、浙贝母、炮山甲、香附、乳香、没药、半夏、皂角刺各10g,麻黄、甘草各6g,日1剂,水煎服。

服2剂后,疼痛减轻,乳头可挤出少许黄色稠厚乳汁。

病有转机,击鼓再进2剂后,患乳肿块上可见约3㎝×4㎝大小的红色斑块,中央压之波动;遂在局麻下,用三棱针烧红速刺斑块中央,并拔火罐,排出血性稠厚乳汁约100ml,疼痛顿减,肿块缩小。

守方继服2剂后,并采用拔罐、挤压等方法,从针孔和乳头排出血性乳汁和脓液约300ml。

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前方再投4剂,并辅以静滴青霉素、甲硝唑,人工排出少量瘀积乳汁和脓液。

药尽告愈,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由于缺乏医疗常识,自行采用停止哺乳的方法回乳,以致乳汁瘀积,乳络壅滞,郁久化热酿毒,加之误用苦寒清热药,迁延日久,耗伤气血,最后表现为一派阳虚寒凝之乳疽症。

根据“寒者温之”、“虚者补之”的原则,选用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的阳和汤加味治之。

中医知识:阳和汤的案例及治疗

中医知识:阳和汤的案例及治疗

阳和汤在临床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介绍阳和汤的案例及治疗,以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为大家讲解:
患者右上肢食指肿胀,麻木不仁,关节失去灵活,疼痛三天三夜,呻吟不止,彻夜难眠,注射青霉素,内服消炎痛无效,疼痛不减,遂来就诊,诊见:痛苦病容,呻吟不止,右上肢食指明显肿胀,关节运动受限,触之皮肤坚硬,无灼热感,证属寒湿凝滞,气血郁阻,血络阻塞。

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利湿削坚,方用阳和汤,之后痊愈。

此患者症属中医学痹症、阴疽范畴,西医诊断为指硬肿症。

此病寒冬腊月多见,三九严寒当冲,寒邪侵袭身体肌肤。

本例患者素来阳虚体弱,寒邪侵袭食指,以致寒凝血滞,血络受阻,形成闭阻,不通则痛。

此症选用阳和汤治疗,组成药物为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腠理,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

这部分内容中功效及主治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例如:
1. 阳和汤的主治为:
A.血虚寒厥证
B.心肾阳衰寒厥证
C.浊阴上逆证
D.阴疽
E.阴寒内盛证
1.【答案】D。

解析:阳和汤的主治为阴疽。

贴骨疽、脱疽及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

以上就是阳和汤的案例及治疗的重点,预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阳和汤治验四则

阳和汤治验四则

2次 ,较 溏 ,怕 冷 ,脉 沉 ,舌 质 淡 而 黯 ,苔 白腻 。
证 属 阳虚 痰湿 瘀血 互结 ,予 以 温 阳化 痰 散瘀 ,药用 熟 地 、薏苡 仁各 3 0 g , 肉桂 3 g( 冲) ,生 麻 黄 2 g ,制 附
子 6 g ,白芥 子 、川 芎 、桃 仁 、皂 角 刺 、枳 实 、制 军 、
1 阑尾脓 肿
诊 。起病 已数月 ,发 病时全 身 皮 肤 散在 性 风 团 ,如 大 豆样 大小 ,呈 淡 黄 色 ,瘙痒 较 甚 ,伴 腹 痛便 溏 ,一 般 数天 后 消失 ,不 留 痕迹 ,不久 又发 作 ,一 般 1月发 2 次左 右 。平 时常怕 冷 ,乏 力 ,月 经 量少 而有 血块 ,腰 痛 ,视 其 舌淡 苔薄 腻 ,脉 细 ,证 属肺 肾两 亏 ,营 卫 失 调 ,风 寒 痰 瘀 搏 结 ,治 拟补 益 肺 肾 ,温 通 散 寒 化 痰 , 药 用生 麻 黄 6 g ,川 I 桂 枝 、 白芥 子 、鹿 角 胶 ( 另烊 ) 、 生 白芍 、川 芎 、当 归 、 防风 、炒 白术 、炙 甘 草 、红 枣 各1 0 g ,熟地 3 0 g ,肉桂 3 g( 冲) ,生 黄芪 1 5 g ,生姜 4 片 。1 4剂 ,水 煎服 ,每 日 1 剂 。1 4剂后 患 者 复诊 ,诉
炙麻 黄 9 g ,鹿 角胶 ( 另烊 ) 、 白芥 子 、桂 枝 、炙 苏 子 、 制半 夏 、干 姜 、川 芎 、陈 皮 各 1 0 g ,熟 地 、代 赭 石 ( 先煎)各 1 5 g ,葶 苈 子 2 0 g( 包) ,细 辛 3 g 。7剂 ,
水 煎服 ,每 日 1剂 。7天 后 复 诊 ,诉 咳 喘 、胸 闷 怕 冷
服药期 间又发 1 次 ,但 风团数量 明显 减少 ,且 1天以后 全部消退 ,予上药加 陈皮 1 0 g ,续服 1 4剂 。1 月后 复诊 诉 风团未再发 ,予玉屏 风颗粒及桂 附地黄丸善后 。 4 慢 性支 气管 炎 患 者 林 某 ,男 性 ,7 6岁 。 2 0 0 9年 1月 1 5 日初

阳和汤治验四则

阳和汤治验四则

阳和汤治验四则发表时间:2012-12-27T16:00:2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王明平[导读] 阳和汤出自《外科论治全生集》,是治疗痈疽阴症的名方。

王明平(山东省巨野县中医院 274900)阳和汤出自《外科论治全生集》,是治疗痈疽阴症的名方。

笔者以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本方加减治疗肺气肿、遗尿症、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每每获效,现录取数案,以供参考。

1 肺心病李某,女,62岁,农民。

2005年12月2日初诊。

自述咳喘10余年,加重3天。

曾在某县医院拍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要求配合中药治疗。

刻下: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清稀、遇寒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二便调、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

刻下中医诊为喘证,辨证为肺肾阳虚,治宜温阳散寒、纳气平喘,方用阳和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鹿角霜15克、灸麻黄10克、炮附子6克、干姜6克、炒白芥子12克、炒苏子12克、炙冬花10克、杏仁10克、沉香6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服五剂后,咳喘、畏寒肢冷减轻,痰白略稠,活动后气喘好转。

继续服前方五剂,症状基本消失,后仍以阳和汤出入配成丸剂,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患者咳喘年久,久病肺虚及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阳虚、肺失主气、肾失纳气,“根”本动摇,固有本案见证。

治当温补肾阳、纳气平喘,取阳和汤加减,用熟地、鹿角霜补肾以纳气,以附子易肉桂、合干姜温补肾阳,白芥子化痰、麻黄平喘,甘草调药而补中,更加苏子、冬花、紫石英、沉香降气平喘,五味子敛气以防麻黄之辛散耗气,诸药配合、相得益彰,故能取效迅捷。

2 遗尿症刘某,男,14岁,学生,2006年元月6日初诊。

其母述自幼遗溺,日间小便频数,经久治而不愈,刻下:面色晄白,形体瘦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为遗尿,辨证为肾阳虚弱,治宜温摄肾阳,固涩止溺,方用阳和汤加减。

浅述阳和汤治疗肺系疾病

浅述阳和汤治疗肺系疾病
维普资讯
中医药 通报 ・ 方药研 究
浅述阳和汤治疗肺系疾病
● 刘 良待
关键 词 阳和 汤 支气 管哮喘 肺癌 支 气管扩 张症 肺 间质 纤维化
又 阳和汤是清代外科名 医王绪 洪 加 减 阳 和 汤 能 迅 速 改 善 病 人 的症 化 , 可加 重寒痰 瘀 的 内聚 。故 而 体 。窦 广春 以阳和 汤加 减 倡 导全 程 温 法 治 疗 哮 病 , 调 “ 强 治 《 外科全生集》 中的名方 , 有温 阳补 状 、 征 J 血、 散寒 通滞 之 功 。历 来 被 视 为 治 治疗 禀 赋 体 弱 , 复 感 寒 , 及 肺 肺 不远 温 ” “ 药 不 避 温 ”的理 反 伤 和 用 卫之 阳 , 以致 痰 瘀 内生 , 证 属 肾 论 J 辨 。基 于 导师理 论 , 我们 在 临床 疗外科阴疽 的主方 。由于 其组方 精 当, 在医家 的不断 实践 中 , 其治疗 范 督 亏 虚 , 淤肺 道 之 哮 喘 。 吕立 上遇 到哮 喘病史 较 长 , 痰 出现 了支气 围已不断扩大 , IJ科 阴疽专用 。 言认 为久 喘患 者病 情缠 绵 反 复 , 已 ̄ , E, if 正 管形 态 改 变 , 部 病 变严 重 , 且 局 并 近 年来屡 见报道用 于肺 系疾 病 的治 气 溃 散 , 易 致 六 淫 之 邪 侵 袭 , 故 六 临床 除 表 现 出 “ ” “ ” 症 状 咳 、喘 等
作者简介
・ 毒 单位 江西 啐医 学院 鼠 医院嚼吸 聃 L 3 ̄ 6 30 ) |叠 | 薯
础研究 与 临床 报 道 日益 增 多 , 吴建
T a i o a hn s d cn o r a 2 r d t n lC i e eMe i i eJ u n l 5 i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

阳和汤---神奇的方剂,组方精准,堪称妙方〖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熟地一两(30g)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

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

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

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运用〗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

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附方〗1.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制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一两五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归身酒炒,各七钱五分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上药各研细末,用糯米粉一两二钱,同上糊厚,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二百五十丸,临用陈酒送下一丸,醉盖取汗,流注将溃及溃者,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

中医治疗告诉你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阳和汤)五脏六腑相联,内外营卫和谐。

脏腑一般规律不积累,而表里魏莹和表里魏莹痰湿较少。

中医认为有形的癌症大多是痰湿积聚所致。

然而,根本原因可以用“正气在身,邪不可行”来解释。

如果身体正气虚弱,新陈代谢失衡,外部盗贼和邪恶就容易入侵和滋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肿瘤会积累。

肿瘤形成时,寒热交错,痰核聚集而不散,足以影响正常器官,对人体构成致命威胁。

因此,治疗癌症的关键在于化痰散结。

作者认为消除致病因素最安全的方法是“微汗法”和“微尿法”。

“轻微出汗”不一定需要出汗。

感觉毛孔张开或出现轻微出汗就足够了。

“微量排尿”不一定需要每天排尿几十次,适度增加尿量就足够了。

人体体液的过度排出不是一件好事。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脱水很容易给未来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虽然强效透明药物或泻药能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带来益处,但它们极易损害健康。

年轻强壮的成年人短期使用它们没有害处,但对长期癌症患者或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有害。

在苏文的“六小倾向和大理论”中,有人说“多动症是有害的,遗传是系统的,调节是生化的”。

所有疾病最初都是由“过度活跃”引起的。

过度活跃也是过度的。

周易爲爻上有句箴言:“九日康龙有悔”。

一切都很温和。

如果你通过了,你会输,一切都会下降。

为了处理过度的伤害,我们必须记住它是生化的。

张景岳说:“阴阳五行极端时是好的,但强者和弱者都是弱者。

因此,只要有盈余,就会有下降。

如果强者无法控制,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混乱就会恶化。

因此,如果你走得太远,你会赢,如果你坚持下去,你就能控制它。

”因此,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激活人体机制,防止过度活跃。

肿瘤是由正气虚弱、排水异常、痰湿过多引起的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聚集成一个核心。

要治疗它,必须从扶正祛邪、化痰散结、开腹治病、祛邪入手。

在现阶段,很难通过尝试使用“抗癌药物”来根除肿瘤。

因为迄今为止,世界还没有发明出真正有效的长效抗癌药物。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将来可能会发现更好的药物,但目前,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加减治疗真菌性肺炎30例

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加减治疗真菌性肺炎30例

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加减治疗真菌性肺炎30例作者:林聪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6年第2期林聪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摘要】目的:观察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加减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 例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联合氟康唑注射液静脉滴入治疗;对照组单用氟康唑注射液静脉滴入,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阳和汤组治疗真菌性肺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真菌性肺炎;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真菌性肺炎是指肺部深部真菌感染。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和艾滋病增多,肺部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

临床表现为:畏寒、高热、咳白色泡沫粘痰,有酵臭味,或成胶冻状,有时咯血,临床酷似急性细菌性肺炎。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的广泛使用,导致真菌性肺炎治疗疗效不满意。

笔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使用阳和汤、麻辛附子汤、二陈汤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真菌性肺炎:(1)患者出现畏寒、高热、咳白色泡沫粘痰,有酵臭味,或成胶冻状,有时咯血,临床酷似急性细菌性肺炎。

肺部X 线显示双下肺纹理增多,纤维条索影伴散在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结节状阴影,呈支气管肺炎表现;或融合的均匀大片?润,自肺门向周边扩展,可形成空洞,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连续三日晨痰培养,均培养出大量真菌菌丝。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3-79岁,平均66 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1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氟康唑注射液100ml 静脉滴入,每日两次。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限制和呼吸困难。

COPD的发病率与吸烟有关,但也与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治疗COPD通常采用吸入型药物,例如β2 激动剂和抗胆碱药,但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

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阳和汤是一种用于治疗COPD的中草药方剂。

本文旨在观察阳和汤对COPD的疗效。

方法我们招募了50名诊断为COPD的患者进行观察。

这些患者年龄在45岁到65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次观察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我们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阳和汤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状况(例如年龄、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大致相同。

其中一组患者每日服用阳和汤,另一组服用安慰剂,为期3个月。

每个月,我们都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并评估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

结果我们发现,在阳和汤治疗组中,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呼吸功能得到了改善。

与此相比,在安慰剂组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没有显著改善,呼吸功能也没有明显改善。

在阳和汤治疗组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讨论COPD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难点。

目前,大多数临床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治愈疾病。

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阳和汤是一种用于治疗COPD的中草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参、太子参和桔梗等。

研究表明,阳和汤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并且对呼吸功能有帮助。

然而,我们的观察研究只包括50名患者,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结论阳和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OPD的中草药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并且对呼吸功能有帮助。

临床医生在治疗COPD时可以考虑采用阳和汤作为治疗方法,但在使用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阳和汤治疗肺系病证验案举隅

阳和汤治疗肺系病证验案举隅

阳和汤治疗肺系病证验案举隅
刘良Qi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0(016)001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刘良Qi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05
【相关文献】
1.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肺系病证临床体会 [J], 王正平;朱向东
2.麻杏二三汤化裁治疗痰湿阻肺型小儿肺系病证 [J], 郭冉冉
3.薄荷连翘汤治疗燥热型肺系病证240例 [J], 段丽英
4.苏子降气汤治疗肺系疾病验案举隅 [J], 韩知言
5.徐荣谦教授运用五虎汤治疗小儿肺系病证经验 [J], 张晶洁;徐荣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和汤加减治疗癌症有效案例三例

阳和汤加减治疗癌症有效案例三例

在临床过程中,笔者再次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癌症取得了明显的近期疗效,一例肺小细胞癌患者,一 例腹膜间皮瘤患者,笔者根据这两个患者畏寒肢冷贫血等阳虚迹象,均以阳和汤为主,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相应的加减味,服药时与西黄丸并用,基本为服七天停 七天或见便溏即停。

用药相当安全,两个患者的近期疗效都非常出色。

肺小细胞癌患者在接受笔者的中医治疗之前,多次化疗,体力几近崩溃,甚至在前几次化疗后需要 借助轮椅出行。

笔者先予以八珍汤加味调理其气血不足的症状,后投以阳和汤加味,经治二月多后,患者神采奕奕,健如常人。

近期去医院复查,病情控制得相当不 错,患者所在的湘雅医院的西医亦十分佩服中医在患者身上所发挥的疗效。

腹膜间皮瘤患者在治疗前腹水,体乏,神倦,肝脾肿大。

经笔者以阳和汤加味,与西黄丸并用后一个多月,患者体力大为改善。

去医院复查,腹水由原来的4.7CM下降到3. 3CM, CA125降了20多,肝部原来有一个大的结节,开始明显缩小。

因为是吃七天停七天,患者实际采用中药治疗不足二十天。

这个患者一年多前,接受过西医的化疗治疗,这次复发后拒绝继续化疗,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在找到笔者后,经笔者以阳和汤加减配莱菔子茶,近期疗效亦堪谓卓著。

如果加上此前笔者治疗的一例老年淋巴瘤患者,笔者用阳和汤在短期内取得卓越疗效的患者已经有三位了。

该老年淋巴瘤患者在服用阳和汤和西黄丸后,皮肤下结节迅速消失,身体恢复速度非常快。

阳和汤适应症为阴证患者,在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阴症患者时,能够起到非常卓越的疗效,是中医名方中极为难得的一张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

笔者亦曾以其治疗一例鹤膝风患者,该患者在服用阳和汤一周后,缠绵不愈的鹤膝风基本痊愈。

辨证正确,阳和汤的功效确实不可小觑。

但是简单套用阳和汤亦十分危险。

历代中医前辈对阳和汤的告诫中,均有阳证或半阴半阳证患者口莫沾唇的垂训。

所以临床辩证时一定要小心。

阳和汤加减治百病

阳和汤加减治百病

阳和汤加减治百病阳和汤加减治百病阳和汤将其广泛的用于治疗属阴证的癌症、良性肿瘤、哮喘、鼻炎、体虚、紫癜、骨质增生、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皆曾获良效。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经补血,散寒通滞。

阳和汤出自清朝名医王洪绪的著作《外科证治全生集》,是王家的一张祖传秘方。

阳和汤熟地40g,鹿角胶12g(烊化),白芥子8-12g,生甘草4g,肉桂4g(后下),炮姜2g,麻黄2g。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

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

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

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加味阳和汤1、对于肺火旺盛的患者,桑麦阳和汤:桑白皮12g+麦冬12g+阳和汤原方以桑白皮清肺热,麦冬滋肺阴,即可抵消阳和汤温燥伤肺之副作用。

2、春夏季节服阳和汤,还可考虑仿肾气丸补中有泻之制方思路,泻肾浊,潜肝阳。

泽苓阳和汤:泽泻8g,茯苓8g,猪苓8g,牡丹皮8g,白芍12g+阳和汤原方以泽泻、茯苓、猪苓泻肾浊,牡丹皮泻肾热,白芍柔肝潜肝阳,以抵消阳和汤的温补造成的肝肾阳亢火旺之副作用。

单鸣运用阳和汤验案3则

单鸣运用阳和汤验案3则

单鸣运用阳和汤验案3则赵书刚;张其兰;袁艺【摘要】@@ 单鸣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阳和汤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炭、生甘草七味药组成,主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阴寒之证.【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1(043)007【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阳和汤;治疗应用;验案;名医经验【作者】赵书刚;张其兰;袁艺【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1单鸣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阳和汤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

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炭、生甘草七味药组成,主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阴寒之证。

单教授认为理解本方应注意以下两点:(1)运用外科方剂阳和汤治疗内科疾病,正是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临床上此类疾病表现虽异,但其病机相似,均是由于阴阳失调,阳虚血弱,痰湿之邪内生或外感寒湿,致寒湿痰瘀相因为患,阻滞经络,造成血脉不通,血行不畅,气血失和,血不荣经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

而阳和汤正是针对此病机而设,具有和阳通腠、温补气血、散寒除湿、祛痰通滞的作用。

(2)阳和汤中重用熟地黄,少佐麻黄,熟地黄和麻黄的比例为15∶1。

熟地黄滋补阴血,填精益髓,用量宜重,麻黄只起发越阳气的作用,故用量较轻。

熟地黄与麻黄巧妙配伍,使“麻黄得熟地黄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黄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

现将单教授运用阳和汤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症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前列腺炎案患者,男,31岁。

2010年12月10日初诊。

鹤膝风专方:阳和汤

鹤膝风专方:阳和汤

鹤膝风专方:阳和汤麻黄五分(3g)肉桂一钱(5给) 炮干姜五分(3给)生甘草一钱(3g)熟地黄一两(30g)白芥子二钱(6g) 鹿角胶三钱(10g)水煎服,鹿角胶另烊化兑入,温服。

阳和汤是中医外科治疗阴疽的有名方剂。

所谓阴疽,通常是指呈现阴寒证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为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患者面色无华,喜温,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脉沉缓或迟或细。

这种情况表现体内的阳气不足,肌表处在一种“阴寒弥漫”的状态。

阳和汤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

清代外科名医马培之说:“此方治疗阴证呢个,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

”阴证使用本方,就如离照当空,寒去阳和,阴霾自散,故名阳和汤。

阳和汤证如下:1:局部:皮肤无热感,色苍白,或紫暗,漫肿无头,按之或坚硬如石,或空软如絮,自觉不甚疼痛或不痛,或麻木,或酸楚;2:全身:精神萎靡,畏寒喜暖,或腰脊空痛,或气短喘息,或阳痿阴冷,皮肤苍白松弛憔悴,枯瘦,贫血,不口渴,小便清长,脉沉细迟,舌质淡嫩。

本方证多见于深部脓肿。

骨与关节结核,慢性骨髓炎,慢性淋巴结发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冻疮等也可见到,只不过无局部证而已。

有报道以本方加减(熟地黄30g,附子30g,鹿角胶10g,麻黄10g,细辛10g,甘草10g,桂枝20g,炮姜15g,全蝎3g)治愈雷诺氏病5例。

尚氏报道以本方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阴寒型25例,效果良好。

有报道本方加当归,黄芪等治疗末梢神经炎63例,治愈43例,显效14例,无效6例。

轻者6剂愈,重者服药达一个半月。

甚至寒性哮喘,痛经,闭经,子宫出血,心脏疾患等在体质衰弱的状态下多可以见到阳和汤证,有报到以本方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服药期间停用阿托品和异丙基肾上腺素。

结果显效4例,有效30例。

本方证中依然有麻黄汤证的痕迹,如身痛,恶寒无汗等,不过是因久病消耗所致体质虚弱的麻黄汤证,故伴见精神萎靡,皮肤苍白松弛憔悴,且因久病消耗,身体日见消瘦,贫血。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采用阳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为济宁市任城区中医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并行肺功能检查而被确诊。

其中男性45例,女性l5例;年龄50~85岁;病程5~40年,平均21年。

COPD分级:I级(轻度)12例,Il级(中度)39例,IIl级(重度)9例。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咳嗽,咳白痰,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口唇色淡或紫黯,怯寒肢冷,手足不温,舌淡或黯,脉沉细。

辨证为血虚寒凝痰滞者。

2.治疗方法予阳和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熟地黄15g,鹿角胶12g,白芥子18g,肉桂6g,生麻黄6g,炮姜6g,甘草6g。

若寒痰较重,痰粘自如泡沫,加细辛3g、紫苏子12g、莱菔子15g以温肺化痰;痰浊壅盛,气喘难平者,加皂荚9g、葶苈子15g以涤痰除壅平喘;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者,加黄芪30g、党参20g以益气健脾;夹瘀者,见面唇黯紫、舌质黯,加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以补血活血。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21 d。

3.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咳痰消失,憋喘明显减轻,可从事轻体力劳动为显效:偶有咳嗽、痰少,静息状态下无明显憋喘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结果60例中显效38例,有效l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4.讨论COPD多见于老年人,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其发病主要责于肺、脾、肾。

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开窍于鼻。

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若外邪侵袭,可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上逆为咳喘。

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之出纳,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咳喘。

背寒如掌大。养阴清肺汤加桑叶、蝉蜕;身通逐瘀汤加鹿胶;阳和汤加减

背寒如掌大。养阴清肺汤加桑叶、蝉蜕;身通逐瘀汤加鹿胶;阳和汤加减

背寒如掌大。

养阴清肺汤加桑叶、蝉蜕;身通逐瘀汤加鹿胶;阳和汤加减金春瑢张XX,女,40岁,1988年7月10日诊。

病背寒冷,如掌大已四年余。

医者按痰饮温药和之用用苓桂术甘汤,桂枝加附子汤等数十剂皆鲜效,虽暑热炎天患者仍穿棉背心,稍有不俱则背冷而不可忍。

平时稍咳,声音嘶哑,咽干,烦躁、失眠。

诊见舌红少苔,脉细数。

据证此乃属阴虚之体潜伏燥热之邪。

拟用养阴清肺汤加桑叶、蝉蜕。

服药2剂,背部发热,已脱去棉背心。

为巩固疗效,再进6剂。

至今二年余,旧疾从未复发。

〔按〕《金匮》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又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本例曾按《金匮》法治之而不效,鉴于舌红少苔,脉细数,当舍症从舌脉治之。

今因燥热伤于肺经气分,肺气郁而不宣,逆而不降,津液敷布受限,三焦水道不利,影响肺气的正常宜发,不能熏肤充身以卫外,卫阳为燥邪所郁,毛窍则闭。

背为胸之府,今阳郁于胸而不能外达,故背寒冷。

清其热则津不受灼,生其津则燥象自除,轻宣肺气,津随气布,故数载沉疴顿愈。

“背寒冷,如掌大”治验一例_李海平刘X,本所同仁。

病背寒冷,如掌大,虽盛夏亦不敢卧席贪凉,稍有不慎,则背寒冷痛而不可忍,腰以下常热汗漉漉,裤袜难有干时。

苦其疾十余年矣。

《金匮》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又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曾治如金匮法而不效。

又鉴于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疑为痰热阻滞胸中,背为胸之府,今阳郁于胸而不能外达,故背寒冷痛。

遂用清热化痰之方数剂,仍不见转机。

亦有医者按下热上寒论治,皆鲜疗效。

1985年8月12日,商治于余,余思虑再三,亦无良策。

待解衣细查其背,发现脊柱第三胸椎下“身柱”穴压痛明显。

始悟此乃督脉不通,不通则痛;督脉为阳脉之海,阳气循行被阻于“身柱”以下,不能上行,故背部寒冷,阳郁于下,烘蒸阴液,故腰以下发热汗出。

治当疏通督脉,但通督之专方尚无,沉思良久,勉以身通逐瘀汤加鹿胶为引经:桃仁12克,红花、当归、香附、牛膝、五灵脂、地龙、没药、川芎各9克,甘草、羌活、秦艽各6克,鹿胶(烊冲)3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症 见 : 咳嗽 , 痰 中带 血 , 口干 , 身 体 明显 消瘦 , 疲 乏 无力 , 呼吸 急促 , 舌质 红 、 苔薄黄 , 脉 细数 。查 体 : 右
按: 肺萎 虚 热证 虽 然 病 变 在肺 , 但 病 源 却在 胃 ,
乃 是 由于 胃阴不 足 , 虚火上炎 , 热 灼 肺 津 成 痰所 致 , 故 所 咳吐 的浊 唾涎沫质 较 粘稠 , 甚 至夹血 丝 , 并有 口
肺下 叶 叩诊 呈 浊音 , 听诊 呼 吸音 消失 。胸部 C T示 : 右肺 下 叶阴影 ; 纵 隔淋 巴结肿 大 , 考虑肺 癌 可能 。 电 子支 气管 镜检 查示 : 见 右肺下 叶支 气管 内有 一肿 块 , 阻塞 管腔 , 取 活检 , 病理 诊断 为鳞 状细胞 癌 。诊 断为 右肺 下 叶肺癌 合并 右 肺 下 叶 支气 管 阻 塞 , 右 肺 下 叶 萎缩 。证 属 阴虚火 旺 , 肺 络损 伤 。治 宜滋 阴降火 , 宁 络止 血 。处方 : 麦冬 、 西 洋参 、 沙参 、 桑 白皮 、 黄芩 、 生
而布 阳和 , 故 而 得名 “ 阳和 汤 ” 。方 由熟 地黄 、 肉桂 、 麻黄 、 白芥子 、 姜炭 、 鹿 角胶 和生 甘草 组成 , 主要 作 为 治疗 阴疽 的重要 方剂来 使 用 。现代 医家根 据该 方有 温 阳养 血 、 散 寒通 滞 之 功 , 遵 循 辨 证施 治 原则 , 将 本 方 加 减应用 于 l 临床 内 、 外、 妇、 儿、 皮 肤等 多科疾 病 的
火, 宁 络止 血 。所谓 “ 壮水之主, 以制 阳光 。 ” 方 证 相 宜, 故 疗效 颇佳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7 ) 责任编辑 : 周 茂 福
J I A NG XI J OUR NA L OF T R ADI T I ONA L C HI NES E MEDI C I NE
阳和汤 加减 治疗肺 系疾病验案 3则
★ 究 生
南昌 3 3 0 0 0 4 )
久病 肺气 阳亏虚 , 不能 温煦 四肢 肌表 , 卫外 不 固 , 故
驴 驴 痧 、 — 驴
张某 , 女, 6 3岁 , 反 复咳 喘 5 0余 年 , 咯黄 脓痰 l 0 余年 , 再发 并加 重 2月余 入 院。症见 : 咳嗽 、 咳痰 , 先 咯黄 脓痰 , 后 咯 白色粘 痰 , 1 3 约 1 5口 , 无咯血, 无口
地黄、 淮 山药 、 甘 草各 1 0 g , 半夏 5 g , 大 枣 5枚 。水

干咽燥 之症 。患者肺 阴 素虚 , 今 瘥 后失 调 , 致 使 胃阴 不足 , 虚火 上 逆 刑 金 , 肺 络 受损 , 血溢络外 而咳血。 由此 可知 , 上述 诸 症 虽 主要 表 现 在 肺 , 实本源于 胃, 方拟麦 门冬 汤 主之 , 养 胃益 气 , 生津充肺 , 以清 降 虚
子丸 , 以善其 后 。
嗽、 咯血伴 右侧 胸 痛 3月余 入 院 。3个 月前 因受 凉 后 曾有发 热 、 咳嗽 , 服药后好转 , 但 咳 嗽症 状 持 续存 在, 始 为 干咳 , 后有 咳痰 , 并有 痰 中带血 丝 ; 近来 咳嗽 加重 , 并 出现 右侧 胸 痛 、 胸闷 , 食 欲不 振 , 体 重 减轻 。
关键词 : 阳和汤 , 支气管扩张症 , 哮喘 , 肺 心病 , 治肺不远 温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6 文献标识码 : B
阳和汤出 自《 外科证治全生集》 , 为清代外科 医 家王 洪绪经 验 方 。功 用 温 阳补 血 , 散寒 通滞 。主治
阴疽 流注等外 科 阴寒之 证 。王洪 绪用 其治 疗 阳虚寒 凝证 , 犹如 仲春 温暖 和煦之 气 , 普照 大地 , 阴霾 四散 ,
干 口苦 , 无恶寒发热 ; 形 寒 肢冷 , 后 背 为甚 , 胸 闷气 逼, 动则尤 甚 , 纳欠 佳 , 寐 欠安 , 小 便清 长 , 时有失 禁 ,
大便 正常 , 舌 暗红、 苔 白、 舌下瘀斑 , 脉细数。1 4岁 患有 肺结 核病 史 , 辅 助 检查 : 血细 胞 分析 : WB C 5 . 5 6
治疗 , 并 取得 了一 定 的疗 效 。现举 阳和 汤 加 减 治疗 肺 系疾 病验 案 3则如 下 。 1 肺 络张 ( 支气 管 扩张症 ) 案
×1 0 / L , N E 5 5 . 0 %, L Y 3 5 . 1 % 。西 医诊 断 : 支气 管 扩张 症 。 中医诊 断 : 肺 络张 ( 阳虚寒 凝 ) 。予 阳和汤 加减 : 熟 地黄 1 5 g , 鹿角霜 1 5 g , 炮姜 6 g , 肉桂 3 g , 生 麻黄 6 g , 白芥 子 1 5 g , 蛤壳 1 0 g , 桔梗 1 5 g , 浙 贝 母 1 0 g , 黄芩 1 0 g 。服 完 3剂 后 , 患 者 诉 怕 冷 症 状 明显
改善 , 咳嗽 减 轻 , 痰 色变 淡 , 量减少 , 胸 闷症 状减 轻 , 舌 暗红 、 瘀 斑 变淡 缩小 , 脉细 。根 据 患者症 状及 服药
后 的效果 , 继 续服 用上 药治疗 。 按: 此患 者少 年 时期 患有 肺 结 核 病 史 , 病程长 , 外 邪侵袭 肺 系 , 损 伤肺 络 , 导致肺 络 扩张 ; 病程 日久 ,
痧 驴 痧 痧 痧 驴 痧 驴 、 驴
赵某 , 男性 , 6 2岁 , 农 民; 有 长期 吸烟史 , 因 咳
煎 服 。服药 7剂后 诊见 精神 好转 , 饮食 增 加 , 仍 咳嗽 气促 , 痰 中带 血 。药 已 中病 , 以原方 随证 出入 而治 。 月余 后 面色 转红 , 咳血 消失 , 诸 恙悉 退 。嘱 常服六 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