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研究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构造、地表现象以及人类与地球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高中地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认识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学科。
下面是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环境科学1.地球的地理环境及其特征地球的地理环境是指影响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一系列外界条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
了解地球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地球的大气、水和土壤特征、地球表面的热条件、生物地理环境等。
2.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可供各种用途的水的总量。
了解水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水的分布、水的循环、全球水资源地理分布、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等。
3.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包括土壤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了解陆地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土壤资源特征、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4.地球上的海洋资源地球上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海底矿产资源等。
了解海洋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海洋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等。
二、系统科学观1.地理学科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地理学科是对地球的研究,它以系统的方法对地球进行分析和研究。
了解地理学科的系统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学科的对象、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
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实验方法、模型方法、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等。
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学的实地考察、地理学的实验方法等。
3.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地理系统是指由相互关系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地理过程是地理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
了解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系统的特征和分类、地理过程的基本类型和特征等。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本____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2.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生命存在的重要功能,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3.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体内的水,它们通过水循环相互转化。
4.陆地的基本构造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陆地是地壳上海拔较高并露出水面的部分,海洋是被水覆盖的部分。
陆地主要构成有大陆和岛屿。
5.地壳的构造与运动地壳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由岩石组成,具有不均匀分布和多样化的构造。
地壳运动包括地壳的抬升、下沉、侧错和折叠等。
第二章经济地理与人口地理1.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经济地理研究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格局,包括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等。
2.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是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城市体系是由城市和城市间的联系组成的空间网络。
城市体系可以根据城市的大小、地理位置和功能特点进行划分。
3.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农业地理研究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格局,农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工业地理与工业发展工业地理研究工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格局,工业发展受到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5.人口地理与人口分布人口地理研究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人口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地理与自然资源1.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研究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包括区域的划分方法、区域类型和区域发展等内容。
2.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进行分类。
3.能源资源与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是支持人类社会各项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与城市一、人口与人口问题1. 人口与人口地理学(1)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2)世界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3)世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2. 世界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的问题(2)人口增长的影响3. 中国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的问题(2)人口问题的影响二、城市与城市化问题1. 城市化及其影响(1)城市及其定义(2)城市化的基本概念(3)城市化的历史过程(4)城市化的影响2. 新型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问题(1)新型城市化的概念(2)中国城市化问题的主要内容(3)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成因第二章农业与农业区位一、农业资源1. 农业资源的概念2. 农业资源的分类及分布(1)土地资源(2)水资源(3)气候资源(4)人力资源3. 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二、世界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区位1. 农业类型及其区位的基本概念2. 半自然经济农业区的主要类型及其区位3. 商业农业区的主要类型及其区位4. 工场化农业区的主要类型及其区位5. 世界主要农业区位的变化三、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区及其特点1. 主要粮食生产区2. 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区3. 世界主要牧业生产区4. 综合农业生产区5. 主要农业生产区的特点第三章工业与工业区位一、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 工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特点2. 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工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二、世界工业发展的地理差异1. 世界工业的发展地域特点2. 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3. 世界工业地域结构的演变三、现代工业区位1. 工业核心区与卫星城市2. 工业集中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3. 现代工业园区的构成及类型第四章贸易与交通一、贸易的地位及特点1. 贸易的概念及其地位2. 世界贸易的区域结构3. 贸易流动的地理特点二、国际贸易的格局1. 主要贸易国家及其贸易特点2. 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3. 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及其特点三、国际运输通道及其发展1. 主要国际运输通道的地理位置2. 主要国际运输通道的类型及其特点3. 主要国际运输通道的发展现状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反思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人类活动的种类及其特点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地球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二、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2. 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措施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及内涵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以上就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文
____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必修三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____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地球的形状与地壳运动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体的,它的南北半径略短于赤道半径,这就是所谓的地球的扁球形状。
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一天。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一年。
3. 四大圈层: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最外层,它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地幔是地壳和外核之间的层,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层;外核是地幔和内核之间的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4.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的一种突然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发生了断裂或者移动。
二、地球的气候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而气象是指具体某一时刻或某一较短时期内的天气状况。
2. 气候类型:根据全球分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气候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和极地气候等几种类型。
3.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湿度和风力等因素是气候的重要要素。
通过观测和分析这些要素,可以对一个地方的气候做出评估和预测。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工业化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引起了全球变暖的问题。
三、水资源与利用1.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表面都被水所覆盖,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淡水。
淡水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形式。
地理高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的研究, 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公转、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等知识。
本章节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地球的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从赤道向两极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小。
地球自转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和地球的自转风等地理现象。
自转风是指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气流的偏向。
地球的自转也会造成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帧。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每年地球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再到远日点再到近日点。
地球的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了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气温等地理现象。
地球的公转轨道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在某一地区的长期气候状况。
地球的气候主要由大气、地形、水体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
地球的气候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
地球的气候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气候对植被、水资源和土壤等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气候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工业等多个方面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节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环境。
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生物多样性、能量循环、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等特点。
地球的生态环境对地球的气候和地理现象有着较大的影响。
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目标。
高中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大家总结记忆,小编这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人口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地理事物与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山川面貌、星辰运行等自然地理的内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旅游等人文层面的印记。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温暖期期;另一次是十五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范本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格局、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必修三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地球的形成与演变、大气环境与水环境、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基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内容。
以下是对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变1. 地球的形成过程:包括原始地质构造和地壳演化。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球的三个结构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3. 地球的外部地质作用:包括大陆漂移、板块构造论和火山地球的外部构造。
4. 地球演化的地貌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
二、大气环境与水环境1. 大气圈与大气层的结构:包括由地壳、外围域、太阳辐射、热量交换和风的形成等。
2. 大气环境与天气气候:包括气候要素、天气的形成、气象预报等。
3.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包括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管理等。
4. 水体污染与防治:包括水体污染的种类、污染水体的治理方法和水质净化等。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包括城市的定义、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模式等。
3. 城市环境问题与管理:包括城市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与治理、乡村振兴与城市副中心等。
四、农业与工业1. 农业地理:包括农业类型、农业生产布局、农业资源及其利用等。
2. 工业地理:包括工业分类、工业发展基础、工业布局和工业化的影响等。
3. 农业与工业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农业工业化、绿色工业等。
五、基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1. 基础产业的发展与特点: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等。
2.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包括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3. 创新与协同发展:包括信息技术与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
总结起来,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的形成与演变、大气环境与水环境、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基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2
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两水两量两期——径流量大小、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水能、汛期(凌汛)、结冰期、流速、补给类型等水系特征:三流两河一落差——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流支流密度及形状、河道状况(弯曲、平直)、落差。
2、如何分析某条河流水力资源开发条件①水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②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③地质条件:避开断层、地震、滑坡;④资金技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⑤市场需求:取决于人口、经济3、如何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形平坦,流速缓,利于航运;地形崎岖,流速快,不利于航运;②气候:a.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航运价值高;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b.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河道:河道宽阔平直,水深,船舶通过能力强;④植被: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⑤流域面积:水系发达,水网密布,联系区域广;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
4、田纳西河的地理背景①地理位置:田纳西河位于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
(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②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起伏大;③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总量丰富;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④水文特征:水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12月~4月中旬;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水系特征:流程长,流域面积较大,河网密集,支流较多;落差大。
⑤矿产资源:煤炭、石油、水能资源、镁、铁、铜、磷、锌、云母等丰富。
5、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梯级开发所有河流的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6、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措施①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②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③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④把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7、我国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职能相似的制度是——河长制8、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借鉴意义①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②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③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高二选修班期末复习背诵默写填空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以西,以东,以南,以北。
地表形态:
(原因:)。
黄土高原成因
2.水土流失危害:①
②
③
3.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②土壤
③降水④地质灾害
人为原因(主要):①,②(最主要原因)4.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尖锐的根源在于,环境治理以为中心,治理与相结合,是成功的经验
5水土流失三大措施:①(包括:工程,工程,工程),②如:、、,③(根本措施)
第二节鲁尔区
1.分析某工业区区位条件:自然:①②③
社会经济:①②③④⑤
2.鲁尔区区位优势:①②③
④⑤⑥.
3.鲁尔区的主导(首先衰落的)产业是①②
4.鲁尔区(辽中南、美国东北部)遇到的问题:①(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②
可持续发展措施:①②
③创新④扶持
第三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时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一般包括:①②③南水北调根本原因:
2.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原因:①②③
3.南水北调东线起点:,终点:,利用作为输水渠道
优点有①②,缺点有①②
西线起点:水库再到水库,优点有①
②③,缺点是
4.华北成为我国最缺水(春旱最严重)地区的原因:自然原因:①
②③,人为原因:①
②③
5.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水源地与沿线):①
②③④
⑤⑥.
6.西气东输西起:,目标市场:,线路布局主要考虑:
7.管道优点:①②③,缺点:
8..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西)部影响:(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
高一第三单元地理知识点
高一第三单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第三单元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1. 自然地理1.1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和形成地理经度,公转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形成季节变化。
1.2 大地形和气候带: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
陆地上有山脉、高原、平原等形态,而海洋则表示为一系列的洋流。
通过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温带和寒带。
1.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和应对方法对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2. 人文地理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要素,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与其经济发展、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而工业的发展则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水平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地理的理解。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了解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与运作原理对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1 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气候变化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地理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3.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地理学研究着重于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通过了解以上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地理必修一3-5单元总结生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1)干洁空气成分作用N 2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O 2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CO 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O 3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而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具有杀菌的作用(2)水汽和杂质的分布及作用①水汽含量分布:水平方向: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垂直方向: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②杂质含量差异:杂质含量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
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③作用:水汽:发生固、液、气三态转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及危害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2、大气垂直分层高度特点成因与人类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晴朗少云水汽、杂质含量稀少高层平流层以上的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电离层3、逆温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逆温的影响:①出现多雾天气。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在地理的学习当中一定要对知识点熟悉,认真审题,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答题,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是平原;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不同点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中部;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土地条件水稻土、水田、人均耕地少黑土、旱地、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石油资源丰富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为主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主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甜菜、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发达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商业贸易发达沿边商业贸易较为发达人口和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相对地广人稀,城市较少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领域:(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的运动,其中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进行的运动,一次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1.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自转轴面之间存在倾斜,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受到太阳直射的时长和角度不同,从而引起季节变化。
1.3 地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地球呈近似于椭球形,其中赤道半径稍大于极半径。
为了方便地表示和定位地球表面的位置,使用了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度和纬度。
2. 山地地理环境2.1 隆起山地隆起山地是指由地壳的隆起和抬升所形成的山地,其地形特点是山高峻峭、山脊坚硬。
2.2 前山地前山地是指山地前沿的带状地形,位于隆起山地和前缘平原之间,其地形特点是丘陵起伏、河流发育。
2.3 安定山地安定山地是指地壳长期稳定、以自然风化为主要作用的山地,其地形特点是山势较低、地貌老化。
3. 气候与生态环境3.1 气候因素气候形成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地形和海洋等,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3.2 气候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进一步细分为亚寒带、亚温带等。
3.3 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影响。
4. 地层与地质灾害4.1 地层地层是地球表面连续分布的具有一定厚度和特定岩性的岩石或岩性组合,地层中记录了地球演化的过程和历史。
4.2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破坏,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4.3 防治地质灾害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减灾、预警和灾后救援等。
5. 水资源与利用5.1 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体的总称,但受到分布不均衡、供需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利用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1、定位:43°N~48°N,125°E附近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已标重点】
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④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 黄土高原 ]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 东向西递减 ,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3、荒漠化的因素 荒漠化定义: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 地区及一些 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 产物,它不仅包括 土地荒漠化, 还包括 石质荒漠化 和次生盐渍化 。
后果
过度樵采
干旱区、绿洲 草原
砍伐天然植被作燃料 采挖药材、发菜
植被的破坏,易引起地表起沙和造成风沙前移
过度放牧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旱作农业及草原牧区 毁林、毁草开垦
风蚀加强,土壤肥力下降,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用水不当
绿洲 气候干旱地区
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不当பைடு நூலகம்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15-25 度。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东南亚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
河流域。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
- 氧平衡。
②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
5、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2、田纳西河概况: 位于美国东南部
3、不同地段的保护 :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必修科目之一。
其中第三单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篇文档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和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行星,它的自然环境包括了海洋、大气、山脉、河流等等。
这些元素都构成了我们所称之为地球的自然环境。
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的主要构成是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大气圈在保护地球生命的同时,也负责着调节全球温度、维持气候等重要功能。
2.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循环系统,它连通了地球上的地表、大气、云雾、海洋等各个领域。
水圈对维持生命和调节全球气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地表:地表是地球上最为接近我们的一层区域。
它由陆地和海洋两个组成部分构成。
不同地区的地表特征各具特色,例如沙漠、森林、平原、高山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对于地球自然环境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基本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1. 增加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增加了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 大规模抽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日益减少。
3.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了很多污染物,例如废气、废水、垃圾等等,这些污染物会对地球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4.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破坏了很多自然生态系统,例如砍伐森林、湿地开发等等,这些行为导致了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
以上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等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积极。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化学元素——矿物——矿产造岩矿物——岩石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内容: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 P97图4-11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变质岩岩浆熔化(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概括: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地质作用分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平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褶皱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类型分类备注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注:课本 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
一、区域主要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区域性,区域之间有差异性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④区域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基本含义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对外联系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传以外的其他各业(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发展阶段特点:①人均GDP少②人均收入少③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刚起步④预期寿命短,教育程度低⑤内部经济差异小⑥缺少大型中心城市⑦交通线数量少,密度低⑧区域开放程度地⑨人口结构以从事农业为主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特点:①第二产业比重最高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③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④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加强⑤区域表现出不平衡态势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⑦交通运输路线多且密集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特点:①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②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③第三产业比重最大④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⑤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形成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⑦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小⑧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工业化阶段补充:1.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结合P4美国)①气候:纬度高,气候冷湿,热量不足,适合牧草的生长②水源: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牲畜饮用水③饲料:临近玉米带饲料供应充足④交通:交通发达便于乳畜产品的快速运输⑤市场(主导条件):东北部城市密集有广阔的消费市场⑥政策: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乳畜业基地⑦科技:科技水平高、加工能力强、冷载保鲜水平高2.美国中部形成玉米带、小麦带的区位条件:①光照: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②热量:夏季高温,热量充足③水源:降水丰富,且有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④地形:大平原,平坦开阔⑤土壤:黑土,土壤肥沃⑥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开阔⑦交通:水运铁路交通发达⑧科技:技术先进,种子的研发能力强GDP:东>中>西产业结构:全国、东中西部均为2>3>1(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工业化与城市化:东>中>西对外开放程度(区域经济增长):东>中>西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 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
要保证稳定E、va安lu全at的io资n 源on供ly应. ;要考虑 Created w线it路h的As造p价os;e.要Sl考id虑es沿fo线r地.N形E、T 河3.流5 C等lient Pro.
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 的地区;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 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包括
利用过程中E的va问lu题at等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主op要yr是ig以ht保2护00湿4地-2、01涵1 养As水p源os为e主Pt,y fL位td.
于过渡地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恶化。 【答案】 (1)D (2)C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二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 分析 Created w1.ith跨A区sp域o调Esve配a.Sl资ulia源dtei的osn原foo因rn.lNy.ET 3.5 Client Pro. Co该p原yr因ig必ht然20是0资4-源20分11布A区s与po消se耗P区ty的L差td.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Co自p然yr条ig件ht和20城0市4-分20布11等A社s会po经se济P条ty件L;td.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评价该工程 这一问题需从两个角度即输出地和输入 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
变资源优势E为va经lu济at优io势n ,on并ly进. 一步促进 CreatedCwo城pit市yhr化iAgs发hpt展o2s0和e0.经4S-l济2id0发e1s1展fAo,rs促p.No进Ese基TP础3t.y设5 LC施tdlie. nt Pro.
3.5 Pty
Client Ltd.
Pro.
C.e
D.f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地理 特征的知识。a位于天山南麓,可能为 绿洲;b位于河西走廊,水草丰富;c位
于内蒙古高E原va,lu草at原io广n 布on;lyd. 位于东北 Created w地it区h,As降p水os多e.、S蒸lid发es量f小or,.N气E候T湿3.润5 ,Client Pro.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 其防治措施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
护湿地、涵E养va水lu源at为io主n 的on是ly(. )
CreatedCwoApi.tyhcriAgshpt o2s0e0.4S-l2id0e1s1fAoBrs.p.NdoEseT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 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E原v广alu布a、tio温n差o大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Bp.ybrifg—h地t 2表0崎04岖-2、01降1水A少spose Pty Ltd.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单e.元Sl优ide化s 总for结.NET 3.5 Client Pro.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网络构建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例1 (2011·高考天津卷)下图是我国 “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
林草、湿地E和va生lu物at多ion样o性n等ly.为主的区域) Created w分it布h 图As。p结os合e.图S文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
Co材p料yr,ig回ht答20(10)~4-2011 Aspose Pty Ltd.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Co林p地yr多ig;hte2位0于04三-2江0源11地A区sp,o海se拔P高ty、Ltd.
气温低;f地跨我国东西部、农耕区和 畜牧区过渡地带;g位于南部丘陵,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 润、林地多。(2)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可持
续发展问题E。vca主lu要at以ion保o护n草ly.原为主,d Created 主wi要th以A保sp护os黑e土.S为lid主e,s feo为r 三.N江E源T 3地.5区C,lient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