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幼儿德育的原则
幼儿德育的原则
幼儿德育的原则幼儿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幼儿德育的原则是指在幼儿德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幼儿德育的原则吧。
一、全面性原则幼儿德育应该是全面的,即要全面地关注幼儿的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劳动等各方面的发展,不偏重某一方面,使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二、因材施教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因材施教,即根据幼儿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发展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幼儿的德育教育更为有效。
三、激励性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具有激励性,即要通过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和创造积极性,使幼儿在德育方面不断进步。
四、自主性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具有自主性,即要引导幼儿自主地学习和探究,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在德育方面不断成长。
五、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原则,即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教育,使幼儿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六、互动性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具有互动性原则,即要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家园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德育教育。
七、生活化原则幼儿德育应该具有生活化原则,即要将德育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幼儿德育的原则是指在幼儿德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的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疏导,不宜压抑。 压制往往带来反抗,不利于学生的进步,而疏导才能使 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改进。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要善于把学生的的积极性和之志趣性引导到正确的 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的 表现的积极性和微笑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 扬和激励,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 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的方法。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 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循循善诱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教师应具备的一个优秀品质。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认识迅猛发展时期。他们向往未 来、要求上进、亟力扩大自己的知识与视野,对社会生活有 所认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 问题容易简单片面,出现一些过时也是难免的。然而,只要 他们的认识一提高,改起来也快。故尽享德育要注意正面教 育、说服诱导,提高,敢想敢说,他们 的思想认识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样,要堵是 堵不住的。对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企图用“堵”的办法、“压” 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对抗。所以,要想治 水一样,重在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自觉地想 正确得到方向发展。要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 就只能说服而不能压服。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有以下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首先要把学生群体培养成为良好的 学生集体。特别要看到,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促进 他们的品德发展的过程。
幼儿培养的品德教育原则
幼儿培养的品德教育原则幼儿培养的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品德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孩子的品德教育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周围成人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给予孩子良好的行为示范。
只有自己身体力行地践行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才能有效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在模仿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关注情感教育,培养情商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帮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感受,并逐渐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通过情感教育,孩子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品德。
三、合理引导,培养自主性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渐培养自己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进行合理的引导,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让孩子在具体事物中自主选择、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四、培养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幼儿的品德教育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的影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同时,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善恶的界限,让孩子在道德观念上逐渐形成正确的判断。
五、多元化教育,开拓孩子视野在幼儿的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宽容和包容心。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从小学会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总结:幼儿培养的品德教育原则包括: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关注情感教育,培养情商;合理引导,培养自主性;培养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元化教育,开拓孩子视野。
幼儿德育处规章制度范本
幼儿德育处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德育工作,培养健康快乐的幼儿,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儿德育处是学校的重要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学校的德育方针政策,开展幼儿德育活动。
第三条幼儿德育处的工作宗旨是培养幼儿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独立自主、朴实节俭、健康向上、活泼可爱的品质。
第四条幼儿德育处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注重个性化发展,注重德育与课程、家校联系的有机结合。
第二章幼儿德育活动第五条幼儿德育处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包括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主题展览等,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第六条幼儿德育处要开展德育讲座、故事会、游戏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七条幼儿德育处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八条幼儿德育处要加强班级管理,教育幼儿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第三章幼儿德育管理第九条幼儿德育处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档案,记录幼儿的品德发展,为个别辅导、评奖评优提供依据。
第十条幼儿德育处要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德育工作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建议,加强家校合作。
第十一条幼儿德育处要积极与其他学科、部门合作,加强德育与教育的衔接,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展开。
第十二条幼儿德育处要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制度,不得随意变更德育活动计划,确保德育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四章幼儿德育评估第十三条幼儿德育处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品德评比,评选园丁之星、文明小卫士等荣誉称号,激发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
第十四条幼儿德育处要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幼儿的品德发展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方向。
第十五条幼儿德育处要加强德育成果展示,定期组织德育成果展览,让广大师生家长了解幼儿的品德发展情况。
第五章幼儿德育奖惩第十六条幼儿德育处要建立奖励机制,对品德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奖励,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简述幼儿园的德育的原则
简述幼儿园的德育的原则幼儿园德育原则是园区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德育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地方,它的德育工作需尽可能贯彻德育原则,以全面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1、爱与尊重原则爱是人类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情感之一,它可成为幼儿德育工作的核心。
幼儿园应该提倡爱与尊重原则,使幼儿感受到来自幼儿园每位工作者真诚的爱和尊重,并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和权利,懂得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感情以及充满爱的温馨氛围。
2、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是现代化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首先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路线,遵守中央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照中、外幼儿教育学术界规范与标准进行工作。
幼儿园德育管理必须从思想、行为、制度等方面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教育原则。
3、积极影响原则以积极的影响为主要原则是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核心。
幼儿园德育教育也应该以积极的影响为中心,鼓励幼儿积极向上,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方便幼儿思考和学习,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跨学科原则跨学科原则指的是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应当贯彻跨学科、多元化、互动的教育观念。
德育要注重协调与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不仅跨学科、不仅传授道德规范等知识,而且还应进行幼儿整体成长的多维度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让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满足。
5、因材施教原则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也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分别对待、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组织方式,以突出幼儿的特色及其优势,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学习进度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同时,要多方位关注幼儿的自我需求以及各种身心特点,真正把幼教当作关爱的工作,促使幼儿信任幼儿园,并有良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总之,在幼儿园中,德育教育的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德育的原则:
1.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注重其全面发展。
2. 爱与信任:以爱和信任为基础,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3. 以身作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并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 德育与知识育并重: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应该在知识教育中贯穿德育教育。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的方法:
1. 身临其境教育法:通过参观、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道德情感。
2. 社会实践教育法: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和
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责任感。
3. 游戏教育法: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道德品质。
4. 模范引领教育法: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5. 课堂讨论教育法:在课堂上开展问题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深道德理解和意识。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德育教育分析
四、幼儿德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 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 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 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 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 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 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 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 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 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 人。”
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来自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 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
2.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 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三节 幼儿德育教育
导入:在选择人才上,历来有四种分类: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
才无德,无德无才。在这四种人任用上,有以下公认的论断:德才兼备 者,是国家的栋梁,可以加以重用,虽然无才,但有德就不会危害社会, 可以小用;有才无德者,这类人虽然有才但是无德,如果要是做起危害 社会的事情来,将是巨大的,所以对这类人要采取封杀不用的方法,最 多只是限制使用,让他无法危害社会、国家和人民;无德无才者,这类 人尽管无德,但是也无才,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的危害,可以不用管他。
幼儿德育包含了哪些内容?幼儿园通过哪些途径对幼儿进行德 育?对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有何帮助?应注意什么问题?
幼儿培养的道德教育原则
幼儿培养的道德教育原则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培养的道德教育原则。
一、爱与关怀的原则爱与关怀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表现出真诚和关心,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及信任,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道德感知能力。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幼儿在关怀和爱的环境中成长。
二、榜样的引领原则榜样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对他们身边的大人充满好奇和模仿的欲望,因此,父母和教师要成为良好道德的榜样,教导孩子们正确的行为,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大人们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通过自身实际行动来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情感与道德发展的原则情感与道德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幼儿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对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创设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和尊重的情感环境对于培养幼儿积极的道德情感至关重要。
鼓励幼儿体验多样的情感,让幼儿逐渐认识到情感与道德规范之间的联系,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四、体验与实践的原则在道德教育中,体验与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到真实的情景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不同行为带来的结果,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五、倾听与沟通的原则沟通是幼儿道德教育中重要的技巧。
教师和家长应该倾听幼儿的需求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与幼儿进行开放、平等的沟通。
通过积极倾听与幼儿的互动,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思想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积极的道德引导。
六、启发和引导的原则幼儿的道德发展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启发和引导。
通过不断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发展出独立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培养幼儿的意识和判断力,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有哪些德育(Moral Education)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一种教育形式。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品德素质。
在德育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准则可以指导教师和家长实施德育工作。
1. 尊重和关爱尊重和关爱是德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需求。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并且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关爱和尊重,教师可以建立起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耐心和宽容耐心和宽容是德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要具备耐心和宽容的态度。
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要宽容地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
3. 正面引导和激励正面引导和激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4. 建立纪律和规矩纪律和规矩是保证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明确的纪律和规矩,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纪律和规矩也有助于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在德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和规矩,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5. 合作和互助合作和互助是德育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导他们理解与他人的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6. 培养责任感培养责任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培养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通过约束学生的自由行为和规范行为准则等措施,可以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幼儿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基本原则如下:1. 幼儿体育的基本原则:(1)健康第一:幼儿的身体是健康的基础,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身体锻炼和健康保健。
(2)快乐第一:体育教育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应该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健康快乐的心态。
(3)合作第一:体育教育应该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4)竞争第一:适当的竞争可以促进幼儿的进步,但应该以合作为基础的竞争。
2. 智育的基本原则:(1)自主学习:智育教育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幼儿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协调发展:智育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也应该注重智力方面的协调发展。
(3)全面教育:智育教育应该覆盖幼儿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让幼儿得到全面的教育。
3. 德育的基本原则:(1)自我约束:德育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自我约束,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2)诚实守信:德育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诚实守信,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信用意识。
(3)尊重他人:德育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正义感。
(4)爱心关怀:德育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爱心关怀,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4. 美育的基本原则:(1)审美体验:美育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3)全面发展:美育教育应该覆盖幼儿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让幼儿得到全面的教育。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幼儿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基本原则分别是:
1. 幼儿体育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
幼儿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幼儿体育应该以安全为先,保证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兴趣引导。
幼儿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运动,从而激发他们对运动的热情和爱好。
(3)团队合作。
幼儿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让幼儿学会共同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4)多元评价。
幼儿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比赛和测试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 智育的基本原则:
(1)德育为先。
智育应该以德育为先,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启发式学习。
智育应该注重启发式学习,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全面发展。
智育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4)综合素质评价。
智育应该注重幼儿的综合素质评价,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考试和竞赛来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德育的基本原则:
(1)爱国爱校。
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国爱校情感,让幼儿学会关心国家和学校的事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诚实守信。
幼儿园德育原则
幼儿园德育原则
幼儿园德育原则如下:
(1)导向性原则。
在幼儿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幼儿认识人手,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既要尊重、爱护和信赖幼儿,又要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严格地监督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儿童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从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最终使每个儿童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它们各自的基本原则简述: 1. 幼儿体育:幼儿体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游戏为主导,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注重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运动体验和锻炼机会。
2. 幼儿智育:幼儿智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儿童通过探索、发现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3. 幼儿德育:幼儿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爱、信、义、勇、礼等道德品质,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 幼儿美育:幼儿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幼儿为主角,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和表现机会,通过游戏和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基本原则,它们共同构成了幼儿园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
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
1. 以儿童为本原则:重视和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差异,以其生活经验为材料,尊重儿童的选择和需求,从而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发展。
2. 以情感为基础原则: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儿童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规范。
3. 学习为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并促进其在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4. 玩为主要形式原则: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为儿童提供各种学习体验和感知机会,增强其交往能力、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
5. 互动性原则:加强学前教育中学生与教师、同学、家长、社会的交流和互动,以此互动为基础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协作精神。
幼儿园品德教育指导原则
幼儿园品德教育指导原则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其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幼儿园制定科学合理的品德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下面将对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指导原则进行探讨。
一、培养正向品德品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正向品德,如诚实、勤奋、友善等。
幼儿园应注重引导幼儿了解正向品德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二、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不同,幼儿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个体差异的存在。
教师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在品德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三、与家庭合作幼儿园品德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同时,幼儿园可以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品德发展。
四、以身作则教师是孩子品德教育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因此,教师在品德教育中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真实反映出正向品德的力量。
五、注重情感教育品德教育并不只是灌输一些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情感素质。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责任感和友情意识,通过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社会情感的重要性。
六、开展实践活动幼儿园品德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孩子的体验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七、多样化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品德教育目标,幼儿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比如,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激发自主学习品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自我发现,通过自我思考和实践来提高品德修养。
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独立完成作业或小组项目等。
幼儿德育管理制度
幼儿德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幼儿园德育管理工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幼儿园所有老师和幼儿,包括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
第三条幼儿园德育管理工作要遵循“健康、快乐、自信、自主”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第四条幼儿园德育管理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上下联动,相互促进。
第二章幼儿园德育目标第五条幼儿园德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六条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自助、自律的品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
第七条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章幼儿园德育管理机构第八条幼儿园德育管理机构是由园长、副园长和少儿教育教师组成的德育委员会。
第九条德育委员会是负责本幼儿园德育管理和教师德育培训的专门机构。
第十条德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方案,指导、检查和评估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四章幼儿园德育管理内容第十一条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条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第十三条幼儿园要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有机结合。
第五章幼儿园德育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幼儿园要制定德育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幼儿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第十五条幼儿园要建立德育档案,及时记录和评估幼儿的品行和表现。
第十六条幼儿园要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六章幼儿园德育管理考核第十七条幼儿园要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教师的德育表现进行奖惩。
第十八条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园德育管理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幼儿园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本幼儿园德育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以上就是幼儿德育管理制度的内容,经过制定和实施,幼儿园德育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规范和提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德育工作规章制度
幼儿园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规范幼儿园教职工的行为,培养和提高幼儿园幼儿的德育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条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示范引领和注重实践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交往教育等方面。
第二章道德教育第五条幼儿园将以国家基本道德规范为指导,开展道德教育。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第六条幼儿园将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活动周等,通过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权利,懂得爱护环境,培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七条幼儿园要注重与家庭的合作,加强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德育培养,共同推动幼儿的德育工作。
第三章行为规范教育第八条幼儿园将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幼儿的行为准则,加强对幼儿的行为规范教育。
教师要榜样示范,引导幼儿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
第九条幼儿行为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尊重老师,不打骂老师。
2.尊重同学,不欺负同学。
3.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4.学会自理,如上厕所、洗手等。
5.安全第一,遵守安全规定。
第十条幼儿园将定期组织行为评价活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与家长进行反馈沟通。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行为不良的幼儿,进行教育指导。
第四章社会交往教育第十一条幼儿园将组织各类社会交往活动,让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学会分享和合作。
第十二条幼儿园将开展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习惯。
第十三条幼儿园将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培养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和力。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四条幼儿园将配备专职德育教师,负责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三节 幼儿德育的原则
第三节幼儿德育的原则幼儿德育的原则是进行幼儿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
幼儿德育的原则是根据幼儿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幼儿品德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也是在总结了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幼儿德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一、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一)热爱幼儿教师热爱幼儿是幼儿教育中一般的教育原则。
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
但是在德育过程中,热爱幼儿有更大的教育作用。
爱是教育的手段,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钥匙,热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
爱是双向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必须有爱的感情交流,其中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的爱。
幼儿对成人的信赖和热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一个儿童从他出生时起,就在父母爱护下成长,当他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对他是最有影响的成年人。
幼儿把同父母交往中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和要求迁移到教师身上,追求教师的爱。
他们努力服从规定的秩序和完成教师提出的一切要求,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教师对他的赞扬和肯定中得到安慰、快乐。
实践也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容易接受教育。
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儿童,则常常自暴自弃,不愿意接受教育。
这说明“爱”的这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儿童心理的动力,接受成人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塑造幼儿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这种爱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从社会的责任感出发,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感情基础上。
首先要爱每一个幼儿,要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要了解他们,关怀、体贴他们。
由于家庭和教育的不同,幼儿也是各不相同的。
成人对所有的幼儿,教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有所不同,但热爱之心决不能两样。
特别不能岐视那些有缺点、有缺陷的幼儿或者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而应更多地关怀他们。
偏爱使幼儿感到待遇的不公平,会引起幼儿不信赖老师,而所偏爱的幼儿也会产生不良思想,这些对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幼儿园德育常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德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园全体教职工、幼儿及其家长。
第三条幼儿园德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 培养幼儿的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好学、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3. 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4.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章幼儿德育工作职责第四条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幼儿园副园长协助园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实施德育活动,指导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
第六条班主任负责本班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协调本班德育工作。
第七条教师应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思想品德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第八条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关注幼儿的思想品德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第三章幼儿德育工作内容第九条幼儿德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幼儿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道德观念;2. 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幼儿的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好学、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3. 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4. 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5. 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
第四章幼儿德育工作方法第十条幼儿德育工作应采取以下方法:1.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2. 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如“诚信周”、“感恩节”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德育;3. 家园共育: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幼儿德育发展,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德育工作;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德育。
幼儿教育学:第7章幼儿德育
第六章幼儿德育本章主要内容:▲幼儿德育的定义▲幼儿德育的任务▲幼儿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幼儿德育的原则▲幼儿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幼儿德育的实施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
从小抓紧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和研究幼儿品德教育的理论,可以使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品德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及幼儿品德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从而担负起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光荣任务。
第一节幼儿德育的意义和任务一、幼儿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人的世界观、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幼儿德育,主要是指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和道德品质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道德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指一个人依据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个人的道德品质受社会道德的影响,离开社会道德,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不能想象的。
二、幼儿德育的意义德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幼儿的思想品德面貌如何,将关系到我国能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坚持共产主义的根本方向。
幼儿正处在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革命理想的树立和共产主义品德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不要以为幼儿人小不懂事。
其实,幼儿好奇、好模仿,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很强。
幼儿正处在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之中,这时候如果能经常与别人友好的相处,把自己的愿望和集体的要求结合起来,以后就容易形成集体主义思想;这时候,如果爱父母、老师,爱周围生活中的一切,以后就可能会爱祖国;这时候,如果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后就可能会爱劳动、遵守纪律;如果幼儿从小不欺负别人,帮助、关心老人,对人有礼貌,长大后就可能会成为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这时候,如果在活动中善于把一件事情做到底,以后就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勇于克服困难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幼儿德育的原则幼儿德育的原则是进行幼儿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
幼儿德育的原则是根据幼儿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幼儿品德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也是在总结了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幼儿德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一、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一)热爱幼儿教师热爱幼儿是幼儿教育中一般的教育原则。
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
但是在德育过程中,热爱幼儿有更大的教育作用。
爱是教育的手段,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钥匙,热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
爱是双向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必须有爱的感情交流,其中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的爱。
幼儿对成人的信赖和热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一个儿童从他出生时起,就在父母爱护下成长,当他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对他是最有影响的成年人。
幼儿把同父母交往中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和要求迁移到教师身上,追求教师的爱。
他们努力服从规定的秩序和完成教师提出的一切要求,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教师对他的赞扬和肯定中得到安慰、快乐。
实践也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容易接受教育。
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儿童,则常常自暴自弃,不愿意接受教育。
这说明“爱”的这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儿童心理的动力,接受成人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塑造幼儿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这种爱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从社会的责任感出发,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感情基础上。
首先要爱每一个幼儿,要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要了解他们,关怀、体贴他们。
由于家庭和教育的不同,幼儿也是各不相同的。
成人对所有的幼儿,教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有所不同,但热爱之心决不能两样。
特别不能岐视那些有缺点、有缺陷的幼儿或者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而应更多地关怀他们。
偏爱使幼儿感到待遇的不公平,会引起幼儿不信赖老师,而所偏爱的幼儿也会产生不良思想,这些对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只有热爱幼儿才能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探讨对他们进行德育的方法,才能用全部心血教育他们。
再者,爱幼儿不是溺爱,不是无原则地宠爱,而是有理智的爱。
溺爱是违背热爱幼儿和严格要求幼儿的辩证统一规律的。
(二)尊重幼儿真正爱幼儿就必须尊重幼儿。
幼儿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兴趣和爱好,以及自己的要求与愿望,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平等相待,给幼儿以应有的地位。
尊重幼儿也是教育幼儿的前提,尊重幼儿是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自尊自爱,争强好胜心理,是促使个人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积极上进的因素,是人们身上一种进取的动力。
它和虚荣、骄傲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爱护幼儿的自尊心,就是爱护他们前进的动力,调动幼儿的积极因素。
成人应更多尊重那些淘气的、不守纪律的幼儿的自尊心,否则会使他们思想上抵触,情绪上对立,无法接受正确的教育。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决不是放弃严格要求。
在教育工作中,不允许那种认为幼儿年幼无知,可以任意训斥、讽刺、挖苦、责骂和恐吓的做法。
那样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和幼小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要使尊重寓于要求、关怀与批评之中,在要求、关怀、批评中体现尊重。
(三)严格要求幼儿正确地爱幼儿就必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严格要求幼儿就是根据教育任务向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坚持执行;不满足幼儿的无理要求;不迁就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不允许幼儿破坏他们应该而且能够遵守的规则。
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经过幼儿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只有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严格要求,才能使幼儿的行为纳入道德规范的轨道,才能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但是,不能把严格要求理解为消极的管束,处处限制幼儿的活动,捆绑幼儿的手脚。
要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理解教师的合理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实际意义,并逐渐学会遵守各种规则。
更不能将严格要求与严厉混为一谈,严格要求是建立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是晓之以理,引导他们将懂得的道理变为自己的行动。
而严厉则是一种粗暴的态度、高压手段。
至于体罚更不是严格要求,而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并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带来极坏的影响,必须坚决禁止。
爱和严是相辅相成的,爱之深,责之切,严格要求是出于深切的爱。
在德育过程中,热爱和尊重幼儿是辩证统一的,他们是互为条件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三者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就是通过榜样、说服诱导,积极引导幼儿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使幼儿能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良好的品德。
正面教育的原则体现了无产阶级自觉纪律的精神,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思想教育的特点。
正面教育的原则对幼儿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对各种影响都容易接受或模仿,因此,更需要有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
贯彻这条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坚持说理教育,反对压服和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说服就是要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说明道理,使幼儿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
对幼儿不能说反话,更不能进行讽刺、挖苦。
通过说理使幼儿知道应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盲从。
日常教育中要防止过多地限制和斥责幼儿“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但却没有使得幼儿明白“为什么不对”“为什么不行”的错误方式。
(二)树立榜样,通过榜样向幼儿进行教育。
根据幼儿对道德行为评价能力差和幼儿好胜的特点,对幼儿中出现的好的道德行为和表现,要及时表扬,在幼儿中树立榜样。
榜样是多方面的,除来自幼儿中的榜样外,教师的榜样以及来自文学作品中的榜样,都可以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对幼儿的进步和优点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以肯定的口吻提醒幼儿应该如何做,不仅能帮助幼儿明确是非、分清好坏,还有利于巩固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上进心,既教育了个人又教育了集体。
在鼓励、表扬的基础上向幼儿提出批评或要求,发扬幼儿的积极因素,帮助幼儿克服消极因素。
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即指教育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相互配合。
在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各种因素和力量要一致。
如违反这一原则,不仅会使教育力量相互抵销,还容易形成孩子的双重人格。
教育的连续性是指品德教育,要按照一定的目标计划、有计划有系统地执行,做到前后一致。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基于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教育过程的反复性决定的。
贯彻这一条原则应注意以下四点:(一)统一幼儿园内部的教育力量。
幼儿园成人之间对幼儿的教育要求、态度方法一致。
(二)统一幼儿园和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以便形成对幼儿品德发展影响的合力。
(三)德育工作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不能一曝十寒。
(四)德育要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指的是利用集体的荣誉、舆论、行为规则和集体中的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
个别教育指的是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他们进行教育。
在德育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活动教育个人,再通过个人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发展,幼儿的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力量。
这就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是集体教育的场所。
教师要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团结友爱的、活泼向上的集体。
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使幼儿受到教育,使他们遵守集体活动的要求,分享集体生活的乐趣,在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集体的舆论,集体的行为准则,集体的荣誉,集体中的榜样都是教育幼儿的力量。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应用集体的力量,教育每一个成员,有效地培养和巩固幼儿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这在当前城市里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向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更有重要意义。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幼儿德育中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幼儿园要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重。
集体教育是为了发展和提高每个幼儿。
但幼儿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行为习惯不同,性格不同,品德培养的重点也不同,同时他们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有高低,兴趣爱好有区别。
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必须重视个别教育,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发展出发,提出要求,在不同的水平和起点上,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要通过和依靠集体来教育个人,又通过个人来丰富和发展集体。
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个别教育的对象,为了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达到德育的要求,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以熟悉、了解每个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他们的认识能力,情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特征如何?它们的行为习惯怎样?他们品德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怎样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发展;要针对不同的幼儿的特点和情况给以个别培养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些幼儿因种种原因而有特殊的个性和行为习惯的表现,教育者应加强对这些幼儿的个别教育,更多地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健康发展。
五、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帮助幼儿重视道德行为,进行反复练习,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形成道德品质。
实践性原则是根据幼儿品德形成中知行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幼儿在身心的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实践,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这样。
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光是口头说教与一些形式上的练习,就会造成幼儿在道德认识与行为上的脱节,当然就更谈不上道德情感与意志的练习与发展了。
因此,教师应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并想办法组织活动和创设情境,让幼儿的品德在实践中等到练习和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教师必须在幼儿各项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使幼儿能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反复练习和反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在实际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和要求不能超越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幼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