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皇帝大阅图》看西方绘画技法对中国画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转 变 。
有鉴于此 , 本文 以《 乾隆皇帝大阅 图》 为研究 对象 , 从造 型 、 明暗 、 构 图 及 透 视 等 方 面 详 细 阐述
了西 方 绘 画 技 法 对 中 国 画 的影 响 , 认 为 西 方 绘 画 技 法 促 进 了 中 国画 对 光 影 元 素 的运 用 、 明 暗 和 透 视 法 的 兴起 以及 色 彩 的广泛 使用 。
山水 、 人 物 。工笔 和 写 意是两 种 比较 惯 用 的技 法 ,
的风格流派无不在历史过程中绽放着 自己独特的
魅 力 。面 临发 展 局 限期 , 不 论 是 宫廷 绘 画 , 还 是文
人绘 画 , 都 亟 需 一 种 新 的绘 画思 想 及 技 巧 的 冲击 和提升。是复古 , 继 续 总结 和继 承别 人 的绘 画技 法 ?还 是 创新 , 依 托 另 一种 全 新 的绘 画 技 法 开辟
・
学术 探 讨 ・
从《 乾隆皇帝大阏图》 看西方绘画技法 对中国画的影响 。
郭 淑君
( 山西职业技术学 院,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中西艺术 交流始 于明 清, 这一 时期最 大的特 色是“ 西学 东渐” 明末 清初 , 传教 士的进 入促进 了西方古典
主 义 写 实绘 画技 法 与 中 国 传 统 绘 画技 法 的 融 合 与 发展 , 一 改 传 统 中 国 画 的笔 墨 及 线描 风格 这 个 时期 绘 画 的 主 要 特 点 集 中在 记 实性 , 其 中发 展 较 为 瞩 目的 题 材 包括 装 饰 性 壁 画 、 人物风俗 、 人 物 肖像 、 战 功 图 及 祭祀等 本文 以 乾 隆 皇 帝 大 闻 图 为 研 究对 象 , 从造型 、 明暗 、 构 图及 透 视 等 方 面详 细 阐 述 西 方绘 画技 法
收 稿 日期 : 2 0 I 5一O 6—2 4
中西方 “ 写 意” 与“ 写实 ” 的区别 , 具体 体现 在 :
中方 常用 线 条表 现 , 西 方多 用 色彩 明暗对 比 ;
国画依赖水 , 西方更多的是油墨; 中国画用散点透
视, 就 是观察点不 局限于一点 , 视 角 可 以随 便 移 动, 每 个 点上 看 到 的东 西都 可 以容 纳在 画 面里 , 常
型特 点 。 …时 至 清代 , 中 国传 统绘 画技 法 已是 百 花 齐放 , 多样 的 门类 品种 、 丰 富 的题 材 样式 以及 典 型
要 特 点 是用 中 国传 统 的书 写 工 具 毛 笔 , 将 墨 与 国
画等颜料结合 , 在 帛、 宣纸或绢上进行绘画 , 然后
进 行 装 裱构 成 卷轴 画 。绘 画 内容 一 般 涉 及 花 鸟 、
另 一 种新 天地 ?
“ 笔墨” 是 绘 画 的精 神 内核 。 中 国绘 画 强 调 “ 外 师 造化 , 中得 心 源 ” , 要求“ 意存 笔 先 , 画尽 意 在 ” , 强 调 融化 物 我 , 创制 意境 , 达到 以形 写 神 , 形 神兼 备 , 气 韵 生动 , 重 神 似不 重形 似 , 重 意境 不 重场 景 。 中 国绘 画还 有一重 要组成 部 分一 宫廷 绘 画 , 以阴气独 特 的艺术 风格存 在 , 具有 悠 久 的历 史 。
中 国 文化 注重 “ 理性 ” 与“ 法度” , 造 就 了 中 国
一
、
相关 背景 及概 念介 绍
画特 有 的笔 墨 体 系 , 用线 技 法 更是 登 峰 造极 , 笔 墨
和 线 描 中的 “ 意象 ” 思 维 绘 画技 法 成 为 中 国画 的典
( 一) 中 国绘 画
中国 绘 画 古 时称 丹 青 , 又称“ 国画” 。其 主
品注入 新 的灵魂 。
参考文献 :
厦门: 厦 门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 [ 3 ] 杜修 远. 浅论 中 国画“ 线 条” 的 民族性 [ D] . 临汾: 山 西师范大学 , 2 0 1 3 .
作者简介 : 郭 淑档( 1 9 8 2一 ) , 女. …V } 人 主 要研 力 ‘ 向 为 艺 术 论
平 三 二业 枝
院子报
学 术 探 讨 ・
承, 更需 要 完 善 。要 具有 艺 术 的反 省 力 和 自觉性 , 不 可一 味 地摹 古 , 要 勇 于创 新 , 创 新可 以为绘 画作
( 二) 西 方 绘 画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的发 展 , 促 进 了 中西 方 文化 交
流; 外 国传 教 士 的进 入 , 促 进 了 中 国传 统绘 画与 西 方 古 典 写 实绘 画 的 融合 。从 此 , 中国 的 山水 画 、 人 物 画 等 不 断 吸 收 西 方 绘 画 技 法 中 的审 美 经 验 , 将
西 画 明显 将 写 实 放 于 第 一 位 , 对 于 物像 的体
积、 空 间感 以及 质 感 的表 达 通 常 采 用 明 暗 以及 透 视 的方 法 。写 实 的 东西 需 要 光 源 照 射 , 然后 呈 现 想 要表 达 的色彩 。
—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西方 绘画技法中的明暗 、 透视 、 光影 、 材料等大量 运 用 于 中 国画 , 极 大地 促 进 了 中国 画 向 现 代 形 态
对 中国 画 的 影 响 , 认 为 西 方 绘 画技 法 促 进 了 中 国 画对 光 影 元 素 的 运 用 、 明 暗和 透 视 法 的 兴 起 以及 色彩 的
广 泛 使 用
关 键词 : 西方 ; 中国 画 ; 乾 隆 皇 帝 大 阅 图 ; 影 响
中图分类号 : J . 2 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0 7 8 ( 2 0 l 5 ) 0 5 — 0 0 7 5 — 0 4 DOI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2 0 1 5 . 0 5 . 0 2 3
有鉴于此 , 本文 以《 乾隆皇帝大阅 图》 为研究 对象 , 从造 型 、 明暗 、 构 图 及 透 视 等 方 面 详 细 阐述
了西 方 绘 画 技 法 对 中 国 画 的影 响 , 认 为 西 方 绘 画 技 法 促 进 了 中 国画 对 光 影 元 素 的运 用 、 明 暗 和 透 视 法 的 兴起 以及 色 彩 的广泛 使用 。
山水 、 人 物 。工笔 和 写 意是两 种 比较 惯 用 的技 法 ,
的风格流派无不在历史过程中绽放着 自己独特的
魅 力 。面 临发 展 局 限期 , 不 论 是 宫廷 绘 画 , 还 是文
人绘 画 , 都 亟 需 一 种 新 的绘 画思 想 及 技 巧 的 冲击 和提升。是复古 , 继 续 总结 和继 承别 人 的绘 画技 法 ?还 是 创新 , 依 托 另 一种 全 新 的绘 画 技 法 开辟
・
学术 探 讨 ・
从《 乾隆皇帝大阏图》 看西方绘画技法 对中国画的影响 。
郭 淑君
( 山西职业技术学 院,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中西艺术 交流始 于明 清, 这一 时期最 大的特 色是“ 西学 东渐” 明末 清初 , 传教 士的进 入促进 了西方古典
主 义 写 实绘 画技 法 与 中 国 传 统 绘 画技 法 的 融 合 与 发展 , 一 改 传 统 中 国 画 的笔 墨 及 线描 风格 这 个 时期 绘 画 的 主 要 特 点 集 中在 记 实性 , 其 中发 展 较 为 瞩 目的 题 材 包括 装 饰 性 壁 画 、 人物风俗 、 人 物 肖像 、 战 功 图 及 祭祀等 本文 以 乾 隆 皇 帝 大 闻 图 为 研 究对 象 , 从造型 、 明暗 、 构 图及 透 视 等 方 面详 细 阐 述 西 方绘 画技 法
收 稿 日期 : 2 0 I 5一O 6—2 4
中西方 “ 写 意” 与“ 写实 ” 的区别 , 具体 体现 在 :
中方 常用 线 条表 现 , 西 方多 用 色彩 明暗对 比 ;
国画依赖水 , 西方更多的是油墨; 中国画用散点透
视, 就 是观察点不 局限于一点 , 视 角 可 以随 便 移 动, 每 个 点上 看 到 的东 西都 可 以容 纳在 画 面里 , 常
型特 点 。 …时 至 清代 , 中 国传 统绘 画技 法 已是 百 花 齐放 , 多样 的 门类 品种 、 丰 富 的题 材 样式 以及 典 型
要 特 点 是用 中 国传 统 的书 写 工 具 毛 笔 , 将 墨 与 国
画等颜料结合 , 在 帛、 宣纸或绢上进行绘画 , 然后
进 行 装 裱构 成 卷轴 画 。绘 画 内容 一 般 涉 及 花 鸟 、
另 一 种新 天地 ?
“ 笔墨” 是 绘 画 的精 神 内核 。 中 国绘 画 强 调 “ 外 师 造化 , 中得 心 源 ” , 要求“ 意存 笔 先 , 画尽 意 在 ” , 强 调 融化 物 我 , 创制 意境 , 达到 以形 写 神 , 形 神兼 备 , 气 韵 生动 , 重 神 似不 重形 似 , 重 意境 不 重场 景 。 中 国绘 画还 有一重 要组成 部 分一 宫廷 绘 画 , 以阴气独 特 的艺术 风格存 在 , 具有 悠 久 的历 史 。
中 国 文化 注重 “ 理性 ” 与“ 法度” , 造 就 了 中 国
一
、
相关 背景 及概 念介 绍
画特 有 的笔 墨 体 系 , 用线 技 法 更是 登 峰 造极 , 笔 墨
和 线 描 中的 “ 意象 ” 思 维 绘 画技 法 成 为 中 国画 的典
( 一) 中 国绘 画
中国 绘 画 古 时称 丹 青 , 又称“ 国画” 。其 主
品注入 新 的灵魂 。
参考文献 :
厦门: 厦 门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 [ 3 ] 杜修 远. 浅论 中 国画“ 线 条” 的 民族性 [ D] . 临汾: 山 西师范大学 , 2 0 1 3 .
作者简介 : 郭 淑档( 1 9 8 2一 ) , 女. …V } 人 主 要研 力 ‘ 向 为 艺 术 论
平 三 二业 枝
院子报
学 术 探 讨 ・
承, 更需 要 完 善 。要 具有 艺 术 的反 省 力 和 自觉性 , 不 可一 味 地摹 古 , 要 勇 于创 新 , 创 新可 以为绘 画作
( 二) 西 方 绘 画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的发 展 , 促 进 了 中西 方 文化 交
流; 外 国传 教 士 的进 入 , 促 进 了 中 国传 统绘 画与 西 方 古 典 写 实绘 画 的 融合 。从 此 , 中国 的 山水 画 、 人 物 画 等 不 断 吸 收 西 方 绘 画 技 法 中 的审 美 经 验 , 将
西 画 明显 将 写 实 放 于 第 一 位 , 对 于 物像 的体
积、 空 间感 以及 质 感 的表 达 通 常 采 用 明 暗 以及 透 视 的方 法 。写 实 的 东西 需 要 光 源 照 射 , 然后 呈 现 想 要表 达 的色彩 。
—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西方 绘画技法中的明暗 、 透视 、 光影 、 材料等大量 运 用 于 中 国画 , 极 大地 促 进 了 中国 画 向 现 代 形 态
对 中国 画 的 影 响 , 认 为 西 方 绘 画技 法 促 进 了 中 国 画对 光 影 元 素 的 运 用 、 明 暗和 透 视 法 的 兴 起 以及 色彩 的
广 泛 使 用
关 键词 : 西方 ; 中国 画 ; 乾 隆 皇 帝 大 阅 图 ; 影 响
中图分类号 : J . 2 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0 7 8 ( 2 0 l 5 ) 0 5 — 0 0 7 5 — 0 4 DOI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2 0 1 5 . 0 5 . 0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