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师资格证试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应该可以说是一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大家想想,初中学了一篇文章叫《曹刿论战》,还记得不记得《曹刿论战》选自那本

史书啊?

《左传》哦记得挺清楚。那大家想想,关于《左传》,大家还知道多少知识?谁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呢?好这位同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写的。回答的很好,还要那位同学要补充一下的?它是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给春秋作注解的。好,很好,嗯,老师再补充一下:《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大家知不知道,传字当什么讲呢?这位同学,是人物传记的传吧?哦?请坐。大家想想,是人物传记的传吗?刚才同学们也讲了,它是给春秋做注解的,所以想想这个传字当什么讲?对了,应该是注释或注解。那么当时给春秋做注解的有三本书,一个是左传,再有两个是《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做的,所以这三部统称为“春秋三传”。

第二个要给同学们补充的是,《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了典范。由此呢,大家可以感受到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今天呢我们再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叫做《烛之武退秦师》(板书)

大家看看这标题,谁来翻译一下《烛之武退秦师》好,这位同学:烛之武使秦师退兵,对,师当什么讲?对了,师当军队讲。大家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什么呢?假如,假如大家在看报纸的时候看到这个标题的话,大家会想到那些问题呢?首先: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是不是啊。其次烛之武怎么样把秦师退了,是吧。再来一个,烛之武何许人也?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那大家可以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

思考,先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文章读一下,听我说要求啊,要求,读准字音,停顿得当,而且还要读出一定的语感。好,这位同学。好请坐。语速快了点,读的还是很好的。大家有没有大概的了解下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用比较简练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大家说这个标题取得好不好,因为把故事的主要内容给讲透了,一下子就把全文给概括出来了,讲的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稍微的把它扩展一下,用三句话来交代的话,能说清吧: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去秦师劝退,烛之武做到了没有?做到了,烛之武智退秦师,最后呢化解了一场战祸。是不是就是这样?

好的,那么我们现在全体读一遍。读的非常整齐非常好,那我马上就来一个问题,秦晋为什么围郑,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一个句子出来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好这位同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对了。那大家说说,这个无礼于晋是什么意思呢?是对晋国无礼吗?不是的,这里面有个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当时晋文公逃难到郑国,但是郑国的国君没有好好的接待他。这是一个典故。且贰于楚也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也有一个典故,就是《晋楚城濮之战》,当时啊,刚开始郑国先是想出兵帮助楚国,后来又想归附与晋国,这叫贰于楚也。第二个问题来了,它得罪的是谁啊?晋国,秦国为什么也要出兵攻打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呢?好这位同学,因为秦国跟晋国交好。好,那我问下,文章里那句话可以表明,秦国跟晋国一直有交往,而且关系很好呢?大家能不能找出来呢,好这位同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还有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好,由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晋国跟楚国一直关系都比较好。还有第二个原因吗?得罪了晋国为什么秦国要出兵?仅仅就因为他们关

系比较好,所以就要一起攻打郑国吗?好,这位同学:因为春秋无义战,它只不过是找个借口一起攻打郑国,从中分取一些利益。哦,大家说说,是为什么而来:利益,非常好。抓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背景知识也比较了解了,也知道他们出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为了获取一些利益。看看文章里面重点是怎么交代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文章的第一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共不知道大家数了没有,25个字,短短的25个字,说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交代了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以及经过好的,请坐。是吧,新闻六要素,25个字就已经有了4个了。地点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人物:晋侯、秦伯围郑事情的起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经过:正在进行的要开始的战争。还说出了军队驻扎的地方。这个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做了铺垫,两军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为下文烛之武有机会可以亲近秦伯做了铺垫。那这25个字还交代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想想啊,两个大国夹击一个小国,可以说郑国,危在旦夕,所以大家说语言是多么的凝练。这段话这个军,不是做名词用,而是做动词:驻军的意思。还有个非常关键的字,“于”,(板书)这个于是什么意思啊,对的意思,对晋文公无礼,这个是个知识点。

好,接着看下面。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候谁出现了呢?佚之狐,谁能把这段话的关键词给找一找,画一画,认为哪个是重点词呢?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对了,倒装句,什么倒装?介宾结构后置。国危矣这个危是什么意思?嗯,危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字什么意思?嗯,如果的意思,公从之这个从什么意思?听从还是是服从啊。嗯,听从。辞曰这个辞是什么意思?推辞。下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段请同学翻译一下,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翻译的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