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题的影响,国内学人多以“双重变奏”的框架谈论现代文学。

然而,“双重变奏”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更难以清楚地揭示文学思潮矛盾运动的复杂状态。

由于对重大主题的漠视或回避,双重变奏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上认识的混乱。

因此,要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必须重新认识文学主题更为复杂的结构。

事实上,历史留下的印迹非常清楚: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不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而是由启蒙、救亡和翻身构成的三重变奏。

由于历史的境遇,中国现代文学同时并存着三种核心意识:人的意识、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

三种意识分别产生了三个中心主题:启蒙、救亡和翻身。

三个主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冲突,各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运行轨迹,因而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最基本的矛盾结构并决定着文学发展的面貌。

一中国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面对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同时面对着启蒙、救亡和翻身三大主题。

启蒙主题的基础是人的意识,即受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影响而产生的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人权意识。

它以中国人非人的生存状态为前提,以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为指归。

与现代性一样,人权意识显然不是中国固有之物,而是对外开放和文化引进的结果。

一方面是外国文学和学术的翻译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一方面是陆续派出的留学生在异国的土地上的生活感受,强烈的对比使中国人的生活显示了非人的状态。

因而,人的觉醒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正如鲁迅所说的:“魔鬼手上,终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人之子醒了”。

[1]这种觉醒必然意味着个性意识的觉醒,也必然意味着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确认。

在当前学界,对于“启蒙”这一概念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

因此,对于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它与梁启超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虽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却已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梁启超等人的启蒙主义是沿着为“强国”而“维新”,为“维新”而“新民”的思路发展而来的,目的仍然在“国”而不在“人”;五四新文化的启蒙主义是以人权意识为基础,以改变几千年“吃人”的传统从而使人获得解放和权利的保障为指归,其根本目的在“人”而不在“国”。

中国现代文学史综合测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综合测试

【题型:名词解释】【分数:4分】得分:0分[1]新写实小说答: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利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答案:“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1988年前后,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

【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人物有A 蒋捷三B 蒋少祖C 曾思懿D 蒋纯祖E 蒋蔚祖答:ABDE答案:ABDE【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3] 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A 《萧萧》B 《菜园》C 《八骏图》D 《丈夫》答:C答案: C【题型:简答】【分数:8分】得分:6分[4]闻一多诗歌理论中的“三美”指的是什么?答:“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浓烈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建筑美”强调游街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答案: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辞藻富有色彩)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题型:论述】【分数:13分】得分:0分[5] 结合《雷雨》作品实际,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其意义。

答:答案:出身名门|意识觉醒|痛苦|忍受|性格扭曲|乖戾阴郁|报复|畸形爱情|最残酷的爱|最不忍的恨【题型:名词解释】【分数:4分】得分:0分[6]京派答:20世纪30年代,在京津一带的作家《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表作品和批评文字。

请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请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请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

"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在当时,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文学的真正"复苏"来说,是以1978年8 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

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

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

第三阶段:90年代——新世纪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讲:十七年文艺论争和文艺批判运动一、基本态势:1.17年独特的理论现象2.形成动因和深刻影响:①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式;②革命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影响:①形成60年代的文学共同体,文学一体化,相对集中的文学运作机制②从文艺角度看,有局限性,造成我国五六十年代文学相对单一,审美性、艺术性、娱乐性相对薄弱。

二、建国初几次重要的文艺论争:①批判运动:1951年,对《武训传》批判②1953――1954对红学的批判(俞平伯、胡适)③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胡风事件”、七月诗派)2.几次文艺政策的调整1.1956年的双百方针2.1961到1962几次座谈会对左倾思想的纠正三、对电彬的《武训传》的批判和再解读1.武训其人:早年行乞兴学,向来与官府合流敛财,晚年成为财主2.影片主题:配合新中国文化建设运动,歌颂武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思想批判:①政治视角――借文艺谈政治,反历史唯物论;②审美的立场――审美的超越性,不公允,审美的片面;③真实性问题――对历史不同阐释的合法性问题,作家创作的虚构性权力。

第二讲:建国初的新诗发展方向的选择一、文艺的新方向和五四新诗传统1.文艺新方向:①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文艺②一种期约,一种实验(对五四新诗的继承)2.丰厚的遗产:五四新诗传统――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浪漫、现实、现代)3.建国初政治伦理化批评:①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革命新诗传统――资产阶级反动诗风;②认知的偏差――艺术方法上的差异(社会化情感与个人化抒情);③鲜明的社会政治情感的诗性表达;④诗风相对单一――老诗人的困境和诗歌流派的消失二、十七年诗歌的基本风貌1.时代精神与社会化情感的热烈表达:①颂歌浪潮②时代风格(50年代文学的单纯与天真)2.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白话新诗:①民族化大众化方向②对抗西方现代文化艺术③新民歌运动――反映了大跃进的时代精神、民歌至尊地位制约了艺术多样化的发展第三讲:十七年代表性诗人一、闻捷及《天山牧歌》:1激情的赞歌,牧歌情调; 2.新情诗; 3.叙事和抒情的结合二、政治抒情诗及两大抒情诗人:①作为一种潮流,主导;②政治化审美意识形态的标本:a将政治升华为一种“诗学”;b情感意象的泛化和成规化2.代表性诗人: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贺敬之《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①开重大的社会题材和豪迈的诗风;②战士和诗人的统一:高度本质化的抒情主体;③艺术多样化的追求和现代格律诗的创造第四讲、革命历史题材小说1.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风云再现:①主题:合法性;②纪实性品格和英雄主义;③史诗性;2.警觉历史虚无主义:①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黑潮(历史的解构与重述;根源和动因);二、代表性作家作品:1.现代战争叙事体;2.革命英烈史传3.革命通俗传奇4.革命史诗三、《青春之歌》简析1.独特的题材意义2.林道静的形象及成长道路:①出走――与封建旧家庭决裂;②婚变――资产阶级个人的决裂;③革命风暴洗礼的自我批判、再造新我3.革命与爱情的双重变奏:①革命与爱情、青春与梦幻同构;②两条线索相矛盾(日常生活戏剧化)第五讲:农业合作题材小说一、新时代革命叙事主题1.重大题材及意义:消灭私有制,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中国现代文学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演变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这三重变奏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上,更体现在作家对于现代社会、人性和文化的思考和表达上。

本文将从社会变革、人性关怀和文化传统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第一重变奏在于对社会变革的反思。

中国自19世纪末开始进入近代化的脚步,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动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主义和迫害,展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面。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以狂人的视角揭示了旧社会的腐化和愚昧,让读者深刻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代表作家韩寒和余华的作品,以及一系列社会派小说,如萧红的《红灯记》、白先勇的《台北人间》等,都以生动的笔触和犀利的眼光刻画出了社会转型期间的人性、阶级矛盾和社会压力,使读者对社会变革的困境和挑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第二重变奏在于人性关怀的触动。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之下,人们的人性和情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现代文学以强烈的人性关怀为特色,以描述人性的善良、矛盾和挣扎为目的。

莫言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星之一,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战争时期人们的悲喜交加、家国情怀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的作品不仅向读者展现了战争背后人性的脆弱和坚韧,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的追求。

其他一些作家如杨绛的《我们仨》,梁晓声的《谍影浮生记》等,也都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述了人性的善良和对家庭、亲情的追忆与关怀。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第三重变奏在于对文化传统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现代作家不仅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过程中进行了反思,也在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审视和领悟。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部曲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部曲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部曲"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贯的文学作品.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来>,《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移》,《复兴》.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龙》,《自由》,《曙光》.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另外,巴金的"抗战"三部曲指长篇小说《火》,共三部分.沙丁的"三记"指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田间的《中国农村的故事》三部曲:《饥饿》、《扬子江上》、《去》。

蒲风的《抗战》三部曲:《茫茫夜》、《生活》、《钢铁的歌唱》。

黄谷柳的《虾球传》三部曲:《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永远》。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三部曲:《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

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沉沦》、《沧溟行》、《插天山之歌》。

冯德英《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杨沫《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赵德发《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韩素音自传体三部曲《伤残的河》《凋谢的花》《无鸟的夏天》李乔《欢笑的金沙江》三步曲:《醒了的土地》《早来的春天》《呼啸的山风》李满天《水向东流》三步曲:《水向东流》《水转千转》《水归大海》。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文学思潮。

其中,三大文学思潮分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文学。

这三大文学思潮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追求文学的表现形式的革新和个性化,注重对文学语言的挑战和探索。

代表性作家如鲁迅、茅盾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

茅盾的小说《子夜》则呈现了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和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文学道路,为后来的文学思潮奠定了基础。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另一大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和批判,关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代表性作家如巴金、老舍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

巴金的《家》和老舍的《四世同堂》等作品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为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基础,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后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兴文学思潮。

后现代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摒弃了线性叙事的模式,注重文学的实验性和跨文化性。

代表性作家如莫言、王安忆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后现代文学的特点。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探讨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后现代文学的文学实验精神。

后现代文学的出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文学边界,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文学思潮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实验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现实关怀以及后现代文学的文学实验性为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资源。

三大文学思潮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展现了中国文学的文学魅力和文学价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自测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自测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自测题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的结合。

3.一般认为,出现在“文革”前的“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年。

4.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移植的。

5.在20世纪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在《传统要发扬特征不可失》一文中指出,“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

6.1980年,《》编辑部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8.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中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过小说《波动》。

9.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而一举成名。

10.京剧“样板戏”的配器,吸收了多种中国其他乐器和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但仍以传统京剧的“三大件”为主,这三大件是指高胡、二胡和。

11.当年在《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的演员是。

12.京剧《红灯记》的编剧和导演分别是和阿甲。

13.“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14.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文章是的《失去平静之后》。

15.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年召开于大连。

16.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上发表过。

17.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

18.于坚的《》用调侃的语调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因表现出“超语义的美”而被看作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作。

文学的主体、精髓与精神之变——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次大转折

文学的主体、精髓与精神之变——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次大转折

神层 面才是更 为重要 , 也是更具本质性 的。
下面 , 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一 己之见 。

文学的主体之变 : 国民——神魔——群体
不管高尔基是 否真 的说 过 “ 文学 是人 学 ” 但是 文 学 的 ,
于独立人格 的追求 , 却又都是那一时代我 国人 民特别是 青年

代 的共 同思想 和精神 。所 以五四新文学的写人 , 的是作 写
中国农 民 、 知识分 子、 劳动妇女和封建统治者 的典 型人物 , 而 这 些人物身上 , 又展现 出五 四时代 愚昧麻 木 的国 民性 格 。 却
《 阳照在桑 干 河 上 》 《 风 骤雨 》 好 , 小 二 黑结 婚 》 太 、暴 也 《 、 《 李家庄 的变迁》 也好 , 或者 《 红旗谱 》 《 、 林海雪 原》 《 、 红岩》 也好 , 还有一 大批 不那 么出名的作品 , 这些作 品中的人物 , 作 为八路军 、 四军 和解放 军 , 一样 的英勇 和无 畏 ; 为地 新 都 作
关 于中国现当代文 学三次 转折 的命 题 , 早就 有人 提 出,
比如在 2 0 0 3年 , 就有学者撰文说整个 2 0世纪 的中国现 当代 文学 , 有着三次“ 现代 性转 型” 即: 五 四文 学”, 毛泽 东 时 , “ “
代 文 学 ” 和 “ 时 期 文 学 ” 并 且 指 出 : 四 文 学 “ 于 欧 , 新 。 五 过
思想性格 的。叶圣 陶《 先生 在难 中》 潘 那位 软 弱 自私、 投机
乖巧的潘 先生 , 是小 市民式 的小学 教师 的典 型 , 还有一 群 尚 够不上典 型人 物的《 抗争》 中的专打小算 盘 以致办事 不成 的
化 ” 毛泽东时代文 学“ 土化 ” 又“ 于封 闭” 新 时期文 , 本 却 过 , 学则具有 “ 整合 性特 点” 。对 于这三 次转 型 的时 限界 定 , … 笔者并无异议 , 但是对 于这三 次转型 的具体 内容 , 却认 为 尚 有可 以补充 、 扩展之处 。不可否认 , 述这 种梳理 , 上 只是从创 作手法和风格特点 着眼 。实 际上 , 三次 转折 的 内容 层面 、 精

自发、自觉、自为(自然):文学寻根的三重变奏曲——综论韩少功文学“寻根”的历时衍变

自发、自觉、自为(自然):文学寻根的三重变奏曲——综论韩少功文学“寻根”的历时衍变

自发、自觉、自为(自然):文学寻根的三重变奏曲——综论韩少功文学“寻根”的历时衍变金大伟【摘要】"Roots" is a proposition that link behavior to purpose.Since the 1980s,as "roots literature" pioneers,Han Shaogong opened and practiced the "root" of the Enlightenment;At the 1990s,Han Shaogong began to shift his focus from "root" to "Search"(behavior) of interest.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Han Shaogong pursue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the highest level.This paper reviewed Han Shaogong's pursuit of roots and examined his cultural mentality and creative practice.%"寻根"是一个关系着行为与目的的命题。

20世纪80年代,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的先驱者,开启并实践了关于"根"的启蒙;进入90年代后,韩少功的"寻根"开始从"根"(目的)转向了对"寻"(行为)的关注;新世纪以来,韩少功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寻根"、为人、为文的最高境界。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从自发、自觉和自为(自然)三个层面对韩少功的"寻根"历程和内涵作综合性论述,从而对其文化心态和创作实践进行历时性把握。

【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寻根;自发;自觉;自为(自然)【作者】金大伟【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中国文坛制造了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学传奇。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2.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

是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

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

11.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等12.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3.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1916年)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14.诗歌三大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15.象征派代表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戴望舒、李金发、梁宗岱、冯至、卞之琳16.湖畔诗派代表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冰心、冯至等17.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1.人的思想意识变化中国现代文学在表达“人”的主题时,关注了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人们的思想固守守旧观念,崇尚传统价值观念,然而,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映社会变革时,呈现出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的解放。

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思想自由、人生观念独特的人物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方鸿渐,以及《家》中的赵秋娥,他们通过对自己的思想意识的探索,引领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2.生活变迁中国现代文学在表达“人”的主题时,对生活变迁的描写非常关注。

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变,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家通过描写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展现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描绘了他对家乡变迁的思念之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冲击。

3.社会风貌变化中国现代文学在表达“人”的主题时,也关注了社会风貌的变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底层民众的苦难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成为了作家们关注的焦点。

作家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和细腻入微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风貌的变动。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描写农民阿Q在社会动荡时期的遭遇,对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4.爱与亲情中国现代文学在表达“人”的主题时,也表达了对于爱与亲情的思考。

这些作品以家庭为背景,通过描写家庭之间的纠葛和冲突,表达了对爱与亲情的思考。

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通过对夫妻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是多方面的,有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生活变迁、社会风貌变化以及爱与亲情等。

这些主题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表达,中国现代文学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人们思考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主题逐渐发生变迁,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融合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作家们通过作品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而在文学创作中,个体抒情成为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作家们通过自身情感和体验的记录,展现出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

结论部分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化特点以及未来展望。

可以预见,中国现代文学将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表达更加多元化的主题,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三重变奏、新时代背景、传统文化、现代现实、融合、个体抒情、发展趋势、多元化特点、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主题一直是作家们探讨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主题也在不断变化和转变。

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融合以及文学创作中的个体抒情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变迁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性。

作家们开始关注当代社会现实问题,探讨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困境,反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生活的冲突与融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现实的融合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作家们试图通过文学作品传播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引导读者回归传统的根基。

在文学创作中个体抒情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作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出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学创作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朝着多元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作家们将更加注重个体和情感的表达,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化特点将不断得到强化,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文学作品将得到更多的展示和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下)在本文的前一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两重变奏,分别是社会现实与个体命运之间的纠缠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

在本文的下半部分,我们将继续深入讨论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第三重变奏——人性的探索与拷问。

中国现代文学对于人性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

作家们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入研究人性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反思现代社会下的人的存在和价值。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性的探索表现为对人性的善与恶的思考。

在作品中,作家们往往通过刻画人物的种种行为和选择,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

有些人物展现出善良、同情和慈善的品质,而另一些人物则显露出冷漠、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例如,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方面有着优雅、聪明和敏感的品质,同时又有着内外交困、纵欲贪淫的复杂性格。

作家以此呈现人性的复杂性,使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本质和展示人性的多样性。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性的探索还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

作家通过描写这些冲突的具体表现,展示出人性在这种环境中的变化和演变。

例如,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讽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和剥削,以及人性在这种环境下的变形。

作家们通过这些作品,使人性的探索从个体的内心延伸到社会和环境的层面,让读者思考人性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是如何变化和拷问的。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性的探索还体现在对人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拷问的思考上。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人们更加关注自我、追求自我认知。

作家们以此为创作灵感,深入探讨人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拷问的主题。

例如,莫言的小说《蛙》中,主人公以自己的视角审视自我,追求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真实,最终找到了自己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方式。

通过这种自我拷问,作家们使人性的探索更加深入和复杂,使人们对自我和他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即社会现实与个体命运之间的纠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以及人性的探索与拷问,为中国现代文学赋予了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演变提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演变提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演变提纲
一、引言
-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定义和背景
- 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在过去三十年的演变
二、文学主题的变化
- 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在主题选择上的变化趋势
- 探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创作风格的演进
-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风格上的演进
- 分析不同作家的风格特点和影响
四、文学流派的兴起与消亡
- 系统地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同流派
- 追溯流派的兴起和消亡的原因和影响
五、文学市场的发展
- 着眼于中国现代文学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发展
- 探讨文学市场对作品创作和艺术性的影响
六、外部因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 分析国际交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作用
七、结论
- 总结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演变过程和趋势
- 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列出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注意:以上提纲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演变的提纲,不涉及具体内容的概述。

请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展开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试论王蒙文学创作的“三重变奏”——以王蒙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为例

试论王蒙文学创作的“三重变奏”——以王蒙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为例

活方式 也无 疑让 王蒙 多 了另外 一种 生存体 验 。
季节》 实际上是一段对钱文( 或者王蒙 ) 经历过的反对
而作为王蒙的长篇小说 中的代表作 , 《 活动变人 右倾 斗争 的 苦 难 记 忆 , 从时代 的“ 引领者” 到 被 打 为 形》 可谓是其在上世纪 8 0年代文学转型时期 的一座 “ 右派 ” 而强令 劳 动改造 , 钱 文 的经历 也是 一段 集体 的 高峰 。与该作 相对 应 的是 之 前 5 0年 代 发 表 的 《 组 织 记 忆 和伤痛 ; 《 踌躇 的季节 》 中写 到钱 文在 经 过 了一 系 列 生 活苦难 后 而变得 圆滑 和灵 活, 其性 格 也 由起初 的 部新来 的年轻人》 以及后来 的《 季节》 系列小说。通过 这部小说我们也可 以清醒地认识到王蒙是 如何 以一 单 纯走 向复 杂 , 这是 在一 系列 斗争 后 钱 文 亲身 学 到 的 个智 者 的 眼 光 重 新 回 顾 并 审 视 那 段 历 史 和 岁 月 的 。 经验 。钱文 的转 变 好 比我 们 每 个 人 的成 长 经 历—— 在《 活动变人形》 里, 其家庭成长的影子随处可见 , 如 即社 会 的种 种 经 历 最 终 会 将 我 们 打 磨 得 圆滑 世 故 且 在 倪吾 诚 ( 正如王 蒙 生 父 王 锦第 ) 身 上 我们 可 以看 到 八 面玲珑 。 个知识 分 子在那 个特 定年 代 的精 神 追求 和思 考 , 尽 《 狂欢 的 季节》 作 为 季节 系列 的收篇 之作 , 王蒙 似 管倪吾诚让人诟病 的地方颇多 , 但他是第一个走 出了 乎以另外一个方式 和叙述角度 向我们展现 了其汪洋 这 不难 让 我们 联 想 到 那个 穷 乡僻壤 , 并 且努 力追 求知 识 力求 改 变命 运 的一 恣肆 和 天马行 空 的文笔 和风 格 ,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形式的三次论争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形式的三次论争

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上,“平民化”、“大众化”、“民族形式”等范畴显得尤为突兀,它们之间不仅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互有交叉,而且常常冠以“民族性”的前缀,与“贵族化”、“西方化”、“资产阶级化”针锋相对。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活动始终在贵族/平民、知识分子/工农兵、民族性/殖民性等话语论争中负重展开,从“文言与白话”之争到“化大众与大众化”之争,再到“民族形式与‘五四’传统”之争,喧闹的话语权转换背后潜在的是价值观念的冲突。

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时代”。

“普及”工作因为契合战时文化心理诉求和民族国家意识需要,始终处于论争的支配地位,“提高”工作因思想启蒙的缓慢、遥远而屡屡延宕,未能充分实践。

一、“文言”与“白话”之争“五四”文学革命对传统文学秩序的巨大冲击,是白话文学主张的提出和文学进化观念的确立,其中,白话与文言之争是革命的关键。

论争中,胡适把中国文学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一是上层的、贵族的、文言的,一是下层的、平民的、白话的,并从文学史角度得出结论,“两千年的文学史上,所以有一点生气,所以有一点人味,全靠有那无数小百姓代表的平民文学在那里打一点底子……从此以后,中国的文学便分出了两条路子:一条是那模仿的、沿袭的、没有生气的文学;一条是那自然的、活泼泼的、表现人生的白话文学。

后来的文学史只有那前一条路,不承认那后一条路。

我们现在讲的是活文学史,正是那后一条路。

”这“后一条路”不仅颠覆了传统文学的正统地位,而且建立了白话文学的新视野,宣称“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之利器,可断言也”。

在胡适看来,“言语本为思想之利器,用之以宣达者”,白话无疑是宣达思想的利器,“那所谓‘引车卖浆之徒’的俗语是有文学价值的活语言,是能够产生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的”。

显然,新文学先驱立论的基点是“以人为尺度”的,文言以晦涩的外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以贵族的姿态垄断语言的专利,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白话则真正使语言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达到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早期的探索民族独立和解放,到后来的思想启蒙、观念变革、现代化进程等等,中国现代文学在历史的浪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大部分仍处于农业社会的阶段,全国各地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了一系列的民族矛盾和社会不公。

因此,早期的中国现代文学主题是围绕民族独立与解放这一中心展开。

许多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探索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他以思想深邃、反映现实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打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炮。

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一系列连续性冲击,中国社会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周期内,大多数作家开始探索新的文学主题。

在新的主题中,人文主义和个人问题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而,一系列反映人文主义和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如《草地》、《茶馆》、《围城》等作品逐渐崭露头角,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新变化,使人们了解到人性与命运等问题的关键性质。

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的现代化进程。

大规模的城市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包括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移动设备的使用改变了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文学创作的关注点。

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中,身份认同、社会关系、社会问题以及全球化趋势成为文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许多现代作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并通过作品反映了这些问题的真实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巨大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差异,作家也在文学中探讨了通过人文交流弥合差异的可能性。

这样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比如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余华的《活着》等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演变是与历史的演进以及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上)作者:李新宇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题的影响,国内学人多以“双重变奏”的框架谈论现代文学。

然而,“双重变奏”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更难以清楚地揭示文学思潮矛盾运动的复杂状态。

由于对重大主题的漠视或回避,双重变奏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上认识的混乱。

因此,要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必须重新认识文学主题更为复杂的结构。

事实上,历史留下的印迹非常清楚: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不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而是由启蒙、救亡和翻身构成的三重变奏。

由于历史的境遇,中国现代文学同时并存着三种核心意识:人的意识、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

三种意识分别产生了三个中心主题:启蒙、救亡和翻身。

三个主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冲突,各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运行轨迹,因而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最基本的矛盾结构并决定着文学发展的面貌。

一中国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面对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同时面对着启蒙、救亡和翻身三大主题。

启蒙主题的基础是人的意识,即受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影响而产生的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人权意识。

它以中国人非人的生存状态为前提,以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为指归。

与现代性一样,人权意识显然不是中国固有之物,而是对外开放和文化引进的结果。

一方面是外国文学和学术的翻译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一方面是陆续派出的留学生在异国的土地上的生活感受,强烈的对比使中国人的生活显示了非人的状态。

因而,人的觉醒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正如鲁迅所说的:“魔鬼手上,终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人之子醒了”。

[1]这种觉醒必然意味着个性意识的觉醒,也必然意味着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确认。

在当前学界,对于“启蒙”这一概念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

因此,对于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它与梁启超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虽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却已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梁启超等人的启蒙主义是沿着为“强国”而“维新”,为“维新”而“新民”的思路发展而来的,目的仍然在“国”而不在“人”;五四新文化的启蒙主义是以人权意识为基础,以改变几千年“吃人”的传统从而使人获得解放和权利的保障为指归,其根本目的在“人”而不在“国”。

早在1914年,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就说:“爱国者何?爱其为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

”《新青年》创办伊始,他又在《敬告青年》中明确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基本原则。

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一文中,他把“人权”作为法国人对近世文明的重大贡献而介绍,并且盛赞法国《人权宣言》,认为“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永沦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们一致选择西方文化的根本理由。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来说,人的觉醒、解放和人权的获得是其根本目的。

为此,他们充分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仅陈独秀认为“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所祈求,拥护个人自由权力与幸福而已。

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

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2] 李大钊在《“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中也说:“我们应该承认爱人的运动比爱国的运动更重要”。

胡适倡导易卜生主义,并且以文艺复兴运动的姿态告诉人们:“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

”“人格是神圣的,人权是神圣的。

”[3]鲁迅从留学日本时期就高度关注个人。

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的主张是:“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甚至蔡元培在《〈国民〉杂志序》一文中也说:“苟倡绝对的国家主义,而置人道主义于不顾,则虽以德意之强,而终不免于失败。

”由此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代先驱的共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而提倡新文学,主张个性解放,鼓吹恋爱自由,倡导妇女解放,批判贞操观念,以及反孔、非孝、讨论自杀等一系列活动,其根本目的正是把人从吃人的制度和文化规范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价值与尊严。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因为科学与民主都与人权密切相关,并且是可以为其服务的:科学可以帮助人从各种迷信中解放出来,民主可以帮助人从专制制度中解放出来。

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争人权这一目标得到解释。

人的意识在文学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启蒙主义潮流,鲁迅和胡适毫无疑问是这种启蒙文学的主要代表。

救亡主题的核心意识是上一世纪中期以来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

它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面临着国家存亡的危机。

20世纪的中国人从上一世纪继承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残局和极为不良的国际处境。

面对外族的入侵,抵抗一败再败,一个自大的民族终于暴露了在专制政治、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国家不堪一击的真实面目。

割地赔款和不平等条约使国人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危机,于是,争取民族独立而不做亡国奴的呼声响彻四面八方。

强烈的民族意识强化着排外心理,排外心理又以各种复杂的形式强化着民族意识。

虽然中国人已经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铁则,也知道文明必然沿着优胜劣汰的逻辑演进,一种文明由于自身的弱点而衰弱的时候,任何心理上的不平衡都无济于事。

然而,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却很难轻松地接受外来文明。

越是清楚地意识到民族的处境,民族意识就越是强烈。

考察五四时期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仍然是一个响亮的音符。

无论北洋军阀还是革命党人,都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情绪。

加之一战之后西方思想界对西方文化的某种破灭感,使中国迅速兴起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界。

因此,虽然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目的是通过旧传统的批判和价值体系的改造而重铸国民性并由此推动人的解放,但是,它在一开始就必然地同时承载了民族解放的任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战的胜利几乎使中国人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巴黎和会却使国人又一次认识了中国在世界的可悲地位。

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因此而发生。

这一运动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时代的民族意识。

由这场学生运动不仅可以看到救亡文学主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启蒙运动是如何直接助长着救亡的热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五四一代人从前人继承的民族意识是复杂的,其中既有革命党人的民族意识,也有义和团式的民族意识。

因此,启蒙主题与救亡主题的矛盾和抵牾不可避免。

这种矛盾从孙中山及国民党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一些激进的热血青年的言论中也可以看到。

五四刚刚过去不久,北大学生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言论:“外人自侵入中国之后,做了不少的宣传,说中国人是野蛮民族,是贱种,性质如何卑劣,习惯如何腐败,道德如何堕落,自经‘拳匪之乱’,他们更振振有辞认为这是中华民族性不良的铁证了。

一般吃洋饭放洋屁的留学生西崽,更是推波助浪,说中华民族性果然如洋大人所云。

中国人民因知识不如人,机器不如人,政制不如人,经种种失败,受种种苦痛,也不期然而然的自视实有不如洋族的地方,于是颓然的自暴自弃起来了。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民族的心死了,而欲图民族之自存,行得吗?况且洋族的民族性,不见得比我们高尚或且比我们还低下,我们已经屡次指出。

所以我们要做新诗人的青年们,关于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要特别多做,儆醒已死的人心,抬高民族的地位,鼓励人民奋斗,使人民有为国效死的精神。

”[4]毫无疑问,这种见解显示着强烈? 拿褡逡馐逗桶楦校从胄挛幕硕煨涿撬髡诺男挛幕裣嗳ド踉丁?BR> 翻身主题的核心意识是阶级意识。

在8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研究中,由于双重变奏框架影响,有人把它看作救亡,有人将其解释为启蒙,造成许多混乱。

其实,翻身主题虽然与启蒙主题和救亡主题都存在着某些联系,但自身有其与启蒙或救亡完全不同的目的指向。

翻身与救亡主题的联系是密切的,比如五四学生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一个救亡的口号,但“内除国贼”可以引伸为翻身主题,而且翻身主题也可以通过这一口号而获得救亡的意义。

翻身主题与启蒙主题的联系也是密切的,比如为劳苦大众呐喊请命,它是人道主义题内之义,却也可以引伸为翻身主题。

不过,就其根本目的来说,翻身主题有其独立的体系。

无论它与人的意识或民族意识有多少重叠之处,都不可能消融于民族意识或人的意识之中。

因此,把翻身主题归入启蒙或者救亡,都会导致严重的混乱。

如果进行历史的考察,朴素的阶级意识和下层大众翻身的愿望是中国古已有之的。

因为只要社会不平等,人们就有不平感,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就会有翻身的愿望。

作为一种朴素的阶级意识,中国文学中早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表现。

但是,面对社会的不平,在一般文人的笔下,往往只是象杜甫的表现一样表现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叹息,并不指向翻身主题;在革命家那里却往往表现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和“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

后者集中显示了传统翻身主题的精神。

正因为这样,这种翻身的愿望经常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一旦社会失控,就会强烈地表现出来,并且导致社会的动荡。

中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传统悠久的国家,专制制度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和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而且最终必然导致贫困。

越是贫穷和落后,社会不公的现象就越是触目惊心地助长着人们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由于灾荒和统治的腐败而导致的农民起义正是这种古老的翻身愿望的最好说明。

由于种种原因,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存在各种危机,民不聊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文化传统的制约,苦难的大众并不一定有足够的“阶级觉悟”。

但是,五四新文化却象助长民族意识一样从各方面助长了阶级意识的觉醒。

一些知识分子因为接受了西方观念而深刻认识了社会的不公,因而无论从一般人道主义立场还是从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立场出发,都努力为大众鸣不平,并试图改变不平的现状。

翻开《新青年》就可以看到,新文化运动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就是对下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

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之时,《每周评论》正刊载了陈独秀的《贫民的哭声》。

文章展示了贫民可怜的生存状况之后写道:“这十几万人何以到了这样苦恼的境遇?懒惰,没有能力,并不是他们人人造成苦恼的唯一原因。

有些享福的老爷太太,能力不比他们高,而且比有些贫苦的人还要懒惰十倍。

么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陈独秀看到的问题是官僚的疯狂掠夺:“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

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