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doc8()

合集下载

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青岛科技大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班杨铁山摘要:本文在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指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原因;对策一、引言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规定创造者的独占性权利刺激竞争对手在高起点上去开拓新的空间,促使知识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和广泛传播,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是科技、法律、文化、经济的交叉成果和综合集成。

最先进的发明创造技术成果,可以依赖专利知识产权得以充分公开并受到法律保护。

通过专利许可贸易,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得以实施,使专利权人在获得合理收益的同时,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国际间技术贸易总额1965年为30亿美元,1975 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 亿美元,90年代已超过1 000 亿美元,现在已达1 100亿美元。

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的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中,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已经高达98%,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的2/3。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控制技术输出的份额,要远远高于其资本输出的比例。

除了技术贸易以外,以商标许可、商号许可、商业秘密许可、版权许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贸易,也有飞速的发展。

完全可以说,知识产权的开发创建、知识产权的交易贸易,正在成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运行方式和全球化时代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换方式。

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正表现为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竞争。

通观全球,无论是处于先进行列的发达国家,还是位于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无一不是研究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高手和权益受益人。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及影响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喜忧参半。

一方面,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模式分析

基于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模式分析

变 迁在其不 同的发展 阶段 ,往 往呈现出来的并非是单一一种 与
上述三种制度变迁类型相符 的制度 变迁 模式 ,而是呈现 出不 同
制度变迁模式交互使用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 改革 开放 三十年来 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提 出了未来 一个 时期
内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的模式 。
体是制度变迁的创新者 、策划者 和推 动者 ,它具有 “ 企业家精 神” ,并通过 制度 变迁创造 收入 。它们 在制度变迁 中的价值在
于 :在 谋求 个人 利益 的同时推动制度安排趋 向 “ 帕累托均衡 ” 。 而次级行 动团体 是用于帮助初级行动 团体来获取收入而进行制
的基础上对诱致性制度变迁作 了经济分析并提 出了强制性制度
变迁模式 , “ 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 ( 诱 个)人在 响应 不均衡
引 致 的 获 利 机会 时所 进 行 的 自发 变 迁 ;强 制 性 制 度 变 迁 指 的 是
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 ” 。而杨瑞龙则进一步在林毅夫研究的基 础上提 出了中间扩散 型制度变 迁模 式 ,即我 国制度变迁是 由处
1 7 年 ,安 徽 凤 阳小 岗 村 2 户 农 民 经 过 秘 密 协 商 并 达 成 了 98 0

策 和法规数量之多也是空前 的 ,受此鼓 舞 ,全 国私 营企业 不论 是在 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 了急剧 的增 加 ,在企业 的组 织形 式上 有限责任公司也 已经成 为私营企业 的主要组织形式 ,私营 企业 的产 权结构也开始 由完全 封闭型逐 步走 向开放 ,企业 的所 有权 与 经营 权开 始 出现 分 离 。在 中国私 营经 济高速 发展 的同 时 ,一个新 的经济现象开始 出现 ,那就是私 营经济在 中国各 地 区的发展极不 平衡 ,究其原 因 ,应 该说 ,各 地方政府在推 动本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研讨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研讨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研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研讨引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需求,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一直在不断变革。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定义、特点、历史变革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研讨。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定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指政府或国家对国有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财产权利进行管理、控制和分配的制度。

它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对公有制或国有资本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是国家行使国有财产管辖权的体系和规则。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1. 公有制和国有资本控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核心特点在于公有制的存在和国家对国有资本的控制。

国家作为产权的拥有者,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最终决定权。

2. 法定化和合法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体系中的各项规则、制度和法律都是经过国家法定机关通过的,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

3. 多层次的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需要在国家、企业、监管机构等多个层次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保护。

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历史变革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国家集中控制企业资产,并通过计划调拨进行统一配置。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逐渐向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和合同管理制度。

90年代至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未来趋势1. 完善产权保护:未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应致力于完善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的法律保护,使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享有充分的产权权利。

2. 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应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

blyt rv ec cmsa c .Th o en n o l osme r ,i r e c i t ep v t nepi p aigma ae it i o et i u tn e i o mp h r e vrme t h udd g s o k nodrt f it et r aee t reu t n g — wo o a la h i r s d n
m e ts s e . He s o l fe e t r r ls o r h n p e e to e . n y tm h u d o f rb te u e fma k t a r s n n s
Ke od :ma a e n yt ; tepoeso p aig temanfcos itra dma d ;e tra c cms ne yw r s n gme t se s m h rcs f d t ; h i atr; ne l e n s xe l i u t c u n n n r a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华 东 经 济 管 理
Ea tChi ono i a g m en s na Ec m c M na e t
第 1 6卷 第 3期
J n. , 2 0 u 02
V。 . 6. 1 1 No 3
n e o c a g . I s t e i h r n e p we ih i e e a e p n a e t l n t h e eo m e t o h n e r e At t e s me e d t h n e ti h n e e c o r wh c s g n r t s d o t n iy ao e wih t e d v l p n f t e e t r i 、 p s h a

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oc

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oc

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oc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够完善,在改革中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国有企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系统的阐述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改革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始终不够完善。

如何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达到最优化是我们当前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产权及产权制度定义所谓产权就是指企业财产的占有和支配权,产权所包含的并非一切社会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而是指对以企业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支配权利。

企业产权制度,是产权制度在企业中的体现。

它是界定和保护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个人、组织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规则。

它对由产权而引发的管理权限、收益划分、连带责任和职责等进行详细的划分。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是由科斯创立的,他把交易成本引入到产权分析,论证了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

西方产权理论认为,完整的产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转让权等多种权利。

所以,产权制度体系内容应当包括产权界定制度、产权分割制度、产权使用制度、产权受益制度和产权处置制度等。

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并于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的若干规定》开始了对国有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

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

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

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实用版2篇)目录(篇1)1.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2.我国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改革建议5.结论正文(篇1)一、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是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我国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明确了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各类民营企业产权纠纷案件,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政策层面,国家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然而,我国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立法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在具体立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

例如,部分法律法规对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存在不合理限制,影响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执法不规范:在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执法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存在不规范执法现象,对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司法保障不足:在民营企业产权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部分法院审判不公,导致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此外,司法执行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民营企业权益的实现。

4.社会氛围不利:在社会舆论方面,部分人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认为民营企业存在原罪,不利于民营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改革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完善立法:修改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消除市场准入的不合理限制,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供求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供求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供求分析
口文 / 记东 何
使市场各方的利 益。实际上, 不仅生产中的分工合作会产生比 提 要 我国 民营企业 产权制 度是在需求 效用。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动,
出于对每个权益明晰保障 较优势,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分工同样会产生比 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进行变迁, 一方面受 益因此而发生变化 , n 现代企业中由于人 较优势, 而且也正是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导致了 需求因素的影响, 模 经济、 规 交易费用的节约、 必然要求午应的产权变化。 价格的相对变动、 专业化分工所i起的外部利 力资本相对于物质 资本在 企业经营 中的作用 管理的专业化 。钱德 勒通过对 美国企业 的考 I 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成本结构发生向 察, 得出如下结论;当管理上的 调 比市场 的 “ 润, 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实现时, 就会产 日 益凸显,
会 主体对 更高利润的追求 , 中国家族企业在 见不合而急剧上升时, 使 产权在自然人之间做出 供给权重是不 同的。一般来说 , 处于层次结构
企业的外部产权结构上呈现出了近年来有限 界定的要求就提出来了, 也因此导致了家族企 较 高位 置的个人 比处于较低位 置的 个人拥有
责任 公司的 比例大为增加 , 而且在核准制实行 业的分家现象。 更大的制度供给权重。例如, 公司总经理可以 后, 家族企业又掀起了上市的狂潮。 ( ) 四 由专业化分工形成 的收益。 斯密是最 提供影响全公司 的各项制度安排 , 政府部长对 ( 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动和激励机制的 早系统论述分工合作的比较优势所产生的收 于制度供给的能力也远大于部内职员。所以, 二)
大, 以至于要求 比单个所有者或合伙制形式能 持, 其界定产权的费用大大下降, 许多家族企 够负担的费用更大、 组织更为复杂的企业。 出 业纷 纷脱离原挂靠单位; ” 当家族成员间产权不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分析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地组合、调节的制度。

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作用。

明晰的产权制度能够增进资源配置效益,形成稳定预期的效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

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的早期,许多企业认为企业财产是私人财产,不同于国有和集体经济,不存在产权问题。

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企业内部出现了种种纠纷甚至冲突,产权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壮大的现实问题。

一、民营企业产权问题现状(一)民营企业产权不明晰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一般采取3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

在这几种企业形式当中,单人业主制民营企业由同一个人所有并经营,也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只有这种企业没有产权问题,但这种企业做不大,始终处于小本经营的状态。

而在中国民营企业中,产权问题最突出的是合伙制企业。

这类企业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许多是有希望做大的企业。

合伙制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族式企业,这种企业建立之初就没有产权意识,总觉得全是自家人,“肉烂了在锅里”。

这种家族式的公司往往容易形成集权。

决策权和管理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没有人约束,没有人监督,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家族管理下的企业安全度过“婴儿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权利却更加集中,缺乏约束机制,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气氛,这使企业决策风险加大,很难做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尤其是财产上混为一体,家事公事区分不清,由此就会产生公司法上的问题,按照“揭穿公司面纱”的理论,可能招致公司人格的丧失,失去“有限责任”的保护,将整个家庭与公司混同。

另一种是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合办的企业,开始时合伙者之间情重于法,一心扑在创业上,没有注意产权问题。

一旦成功,问题就出来了。

在合伙之初,每个人投资不同,在企业中的贡献也不同。

到底按什么进行分配,难免有冲突。

合伙者之间对经营方向也会有不同看法,谁说了算又是冲突的一个来源。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浅论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浅论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浅论何 舒摘 要: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产权制度模式,这种产权制度虽然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需要,但无法满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因此必须推进产权制度的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彻底的成功。

关键词: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家庭式产权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9-023-02作 者:株洲芙蓉机械制造公司;湖南,株洲,412002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实施制度的各个组织在相对价格和偏好变化的情况下,为谋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重新谈判,达成最高层次的和约,改变旧的规则,最终建立新的规则的全过程。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是在新制度供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阻力,制度创新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

一、影响制度创新供求的因素分析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而费用昂贵的过程,它是制度的供给和需求所共同决定的。

探讨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必须深入分析影响制度供求的各种因素。

(一)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

众所周知,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影响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偏好、效用、收入、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等。

同样,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也很多,这些因素也就是使改变制度安排所产生的预期净利益发生变化,从而诱致制度变化的因素。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

相对价格的变化包括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信息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等,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源泉;二是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变化即政权的基本规则的变化,它能深刻影响创立新的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和利益,因而也就深刻影响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三是技术的变化。

技术变化决定制度结构及其变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产权制度变迁

产权制度变迁

产权制度变迁一、产权所谓产权,就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产权在制度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无论如何描述都不会过分。

因为,产权构成了制度安排的基础,所有经济主体的交互行为从其本源上都是围绕产权而展开的。

二、制度制度是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及其实施机制的结合。

制度的来源有以下两种说法:(一)合作起源说“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强调个体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往往可能是无效率的,相反,重视团体理性的合作博弈则一般可以带来“合作剩余”。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这个协议的达成过程,其实就是制度起源的过程。

纳什均衡说明的是理性人的个体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为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二)交易费用说按照科斯的理论,如果没有交易费用,那么,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会指引社会资源发挥最佳效率。

事实上,社会交易是有成本的,如果不对资源的利用设置一定的规则,那么,看不见的手引导的就不会是繁荣,而是混乱。

只要交易费用存在,制度就会存在,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

康芒斯说,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是制度的产物。

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减少交易费用。

三、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按照这一理解,制度变迁可以在以下意义上发生。

1、原有的各种制度安排保存,产生新的制度安排。

这样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就增加了新的构成要素,而且各种制度安排的相对地位可能发生改变。

如我国正实行的“一国两制”,在这之前,国家只存在也只允许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领导人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并存。

这就是典型的原有制度保存,产生新的制度安排。

2、原有的某些制度因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消亡。

这样,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民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第一篇:民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民营企业的产权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一、选题的必要性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回顾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极富竞争力和开拓精神,对各种机会的把握和利用总是恰到好处.这一阶段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方法手段上还是在组织建制上都不正规,可效果和业绩却相当可观.从而使不少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后,有了一个为时不长但速度极快的发展膨胀阶段,并得以迅速发展崛起.然而就在这些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具备了大踏步前进的条件和能力之时,它们却停了下来,有的迷失了方向,有的则江河日下,迅速衰败.在令人惋惜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民营企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国的民营企业总是强大不起来呢?是什么原因制约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呢?究其原因,产权问题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二、课题研究现状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不清,产权关系十分混乱。

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明确的界限,并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注定摆脱不了家族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干预的。

第三,人才来源由于受到产权过度集中而有很大局限性,人力资本也不能享受产权收益。

第四,由于产权高度集中,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资金瓶颈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说,提出的这三条举措正切中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和瓶颈。

现在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主要为:一、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二、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体制环境,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剖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剖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剖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主要的稳定力量,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难题。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本文首先谈到的是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产权制度不仅仅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往规则,也是规范公司内部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

适当的产权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定,能够让经济主体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清晰地切割责任、利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现状目前,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产权权益方面,国有企业中往往存在不少股权未能明确、混淆、权益受损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管理。

此外,国有中小企业在职工持股、员工持股等领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三、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针对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面临的现状问题,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改革能够使国有企业股权明晰,促进其管理透明化、法制化发展,从而提高企业规范化运作水平,优化管理体系。

同时,国有企业中经常存在人为纵向价值流失的现象,改革产权制度之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以及员工福利有所改善,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创造稳定的经济收益。

其次,产权制度改革能够规范企业内部的法定权利,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消除行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使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源,改善其自身的财务结构。

四、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改革地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建议:1.改革法律法规,加强产权保护加强产权保护是促进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将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纳入法律制度当中,以此来完整地维护产权的权益,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促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清晰股权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前置条件。

浅析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浅析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浅析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作者:马玉景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2期[摘要] 我国私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建设的重要力量。

然而私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使其难以做强做大,这与私营企业原有的产权制度有密切联系。

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在产权制度上创新。

[关键词]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我国注册的私营企业主要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营企业在经历一段曲折、艰难的路程后,迎来了一个健康,高速、持续的新发展。

十五大会议以来,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理论基础1.产权现代产权理论于20实际30年代兴起于美国。

西方产权理论通过微观个体研究如何界定、安排产权结构,降低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改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从产权的定义入手,以产权的界定、产权的功能、产权的交易以及产权的安排对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等为主要内容,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对产权概念已基本上以达成共识:第一,产权表面上看是人与物发生的关系,其本质是人在使用稀缺物品时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产权不单是所有权,而是一组权利束,即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生产资料归属权即所有权具有决定意义。

第三,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工具或制度安排,在协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得到社会的强制实施,其重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产权制度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调节、组合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修订稿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修订稿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艰难的路程,也必将迎来一个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峰。

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资料显示,现在我国私营经济已经占全国GDP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我国私营企业在经济投资方面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研究,我国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投资来自私营企业。

另据亚洲开发银行委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并撰写的《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非国有经济产值占中国GDP的份额超过2/3,而其中由真正私营企业完成的份额占1/2以上。

”私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在看到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私营企业在发展上正频频陷入困境,举步维艰,这其中不乏一些昔日的明星企业:“巨人”、“三株”、“飞龙”、“爱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知名私企的纷纷落马呢?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隐患。

“产权制度妨碍私企做大作强。

”这似乎已经成为国内私营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而又由于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多采用家族制模式,故学术界对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讨论多集中于家族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三派:一派观点认为,家族制是一种“传统的”、“落后的”、“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产权制度模式,正是家族制模式导致了一些私营企业的失败,使私营企业永远跳不出“长不大”、“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率的束缚,所以,中国私营企业的出路就是废除家族制,转变为现代公司制,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第二派与之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家族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不宜用现代公司制去取代家族制,私营企业应保持家族制的本色;还有一派观点比较折衷,认为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实行家族制是可行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家族制还是要过渡到现代公司制,换言之,现代公司制还是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长期总趋势。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2006年年底,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为7.5万亿元,投资者人数为1224.9万,城镇中全部私营经济固定投资总额达到4.83万亿元,私营企业户数已达494.7万,就业人数6395.5万,税收总额为3495.2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346亿美元。

私营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0%,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我国私营企业每年上百万户的倒闭速度也是世界最高的而产权制度是企业各项制度安排中的核心,企业产权制度是否有效率是决定其它制度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我国私营企业中,至少有90%以上实行的是家族式产权制度。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赞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隐患,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权的拓展、经营管理复杂性的增大,私营企业对规模经济、管理分工的要求愈来愈强,现有产权制度安排无法实现成熟的法人产权制度中存在的诸多潜在利润。

当外部利润的产生无法在现有制度安排中实现时,私营企业便产生了对新制度安排的需要。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私营企业的家族式产权制度向成熟的法人产权制度变迁,有没有比较切实可行的变迁路径。

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首先,构建了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解释了企业产权制度及变迁、正式制度的一般均衡理论、非正式制度的博弈论等相关经典理论。

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中心,用来约束、鼓励、规范人们产权行为的系列制度。

产权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协调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结果。

资源的稀缺是产权和产权制度诞生的源泉。

产权制度的功能多种多样,其基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激励功能、制约功能、高效率配置稀缺资源功能。

在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传统。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摘要】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其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阶段性融合,即民营企业要根据其自身的特定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产权制度,适时地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文章就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摘要】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其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阶段性融合,即民营企业要根据其自身的特定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产权制度,适时地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文章就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原因1、产权概念的界定罗纳德h·科斯于1958—1959年间完成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科斯认为:“产权是对物品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施加的人为的或强制性限制而且是对这些使用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权利分配。

”目前,学术界多采用菲吕博滕和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一文中的产权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本文采取的产权定义以国内学者袁庆明在《新制度经济学》(2021)一书中所做的概括为准:“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不是由个别权利构成的,而是一种权利束,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

”2、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述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而每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完善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艰难的路程,也必将迎来一个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峰。

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资料显示,现在我国私营经济已经占全国GDP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我国私营企业在经济投资方面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研究,我国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投资来自私营企业。

另据亚洲开发银行委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并撰写的《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非国有经济产值占中国GDP的份额超过2/3,而其中由真正私营企业完成的份额占1/2以上。

”私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在看到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私营企业在发展上正频频陷入困境,举步维艰,这其中不乏一些昔日的明星企业:“巨人”、“三株”、“飞龙”、“爱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知名私企的纷纷落马呢?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隐患。

“产权制度妨碍私企做大作强。

”这似乎已经成为国内私营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而又由于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多采用家族制模式,故学术界对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讨论多集中于家族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三派:一派观点认为,家族制是一种“传统的”、“落后的”、“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产权制度模式,正是家族制模式导致了一些私营企业的失败,使私营企业永远跳不出“长不大”、“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率的束缚,所以,中国私营企业的出路就是废除家族制,转变为现代公司制,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第二派与之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家族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不宜用现代公司制去取代家族制,私营企业应保持家族制的本色;还有一派观点比较折衷,认为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实行家族制是可行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家族制还是要过渡到现代公司制,换言之,现代公司制还是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长期总趋势。

以上几派观点虽针锋相对,却有一个共性:就产权制度本身的“优劣”来论证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选择。

这就好比拿着两个事先定做好的产权制度模子,不加分析地去往私营企业身上套,也不问这模子是否一定适用于不同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这在理论上似乎是缺乏说服力的,实践中恐怕也是行不通的。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二、我国私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必须加以明确界定的几个概念:“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私营企业问题时,经常出现“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三个词相互套用的现象。

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其实这三个概念无论是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看,都是有差别的。

为下文论述不致引起歧义,在此将三个概念稍作剖析:多数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是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而提出来的概念,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官营”。

民营不是所有制属性的范畴,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民营,公有制企业也可以实行民营。

民营企业大致可定义为:政府没有所有权或不被政府控股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这种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上不受政府控制,能自主经营,有较完整的财产权、投资权、剩余权、人事权等。

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等。

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国内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综合各方观点来看,其大致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私有成分占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等等。

关于“私营企业”的定义,已经成文的有两个,一个是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此规定一产生,就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争议,如,用雇工八人以上作为划分标准,是否科学?雇工八人以下的或不以雇佣劳动为主的私人投资设立的企业,能否叫做私营企业呢?笔者认为,只要是私人投资设立的企业,无论其雇用多少帮手、雇工,是否达八人以上,都应划为私营企业。

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对私营企业的定义:“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这个定义包含的范围更广一些,也比较符合我国私营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相对“私营企业”来说,概念的外延更大一些,两者都包括了私营企业。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问题。

三、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可能不被我们明确的表述,但是却实际地存在着并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所感知。

从哲学角度来讲,事物的变迁趋势是由其内生性的因素所决定的,而其趋势的实现则是受到外生性因素的制约,故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因此,我们在讨论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认为,私营企业的变迁是遵循着某种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表现;这样我们将分别从私营企业变迁的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两方面来探讨。

上个世纪90年代,在管理学领域兴起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样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

受其启发,我们认为企业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诺斯的理论认为,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制度总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在一般情况下,制度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演变过程,是通过制度在边际上的不断调整实现的。

但是,诺斯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从宏观上着手的,具体到单个的企业,我们认为其演变历程依然是有迹可循并且受其内生的因素支配。

所不同的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在演进过程中是存在着“跃迁”的,即并不是宏观上表现出来的连续的、边际上的调整。

所谓“跃迁”是指企业在演进过程的某个时点上无规律的、非连续的变化。

由此,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在演进过程中的选择应该是自由的,在现实中的反映就是企业变革初期的多样性。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跃迁”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未必稳定。

“跃迁”后的稳定态是由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之间的适应与平衡所造成。

这也是宏观上表现出渐进的、边际上的变革的微观原因。

具体到现实中的反映就是变革完成时的统一性。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在企业的演进过程中,其趋势是受其某种内生性的规律所决定和支配的,在宏观上表现为渐进的、边际上的变革;同时这种趋势在微观上又是自由的、偶然的。

因此,我们在探讨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固然可以设计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却无法设计一个理想的过程。

因为企业的内生性因素是隐蔽的或者说时无法明确表述的,我们无法完全掌握。

正如我们虽然绘制出了基因图谱,却不能保证我们的基因工程较之自然进化是更加合理而有效的。

所以,在对私营企业产权制度演进的讨论中,我们所能做的积极工作就是通过变革企业的外生性因素来引导和约束其演进路径。

通过对外生性因素的变革,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在微观上引起企业的“跃迁”,进而达到宏观上的整体提升。

影响私营企业变迁的外生性因素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论述将其穷尽,所以择其要者三论述如下: 1.文化传统此处的文化传统是指那些深入我们意识、指引我们行动而又不为我们所自觉的、不成文的内在约束力量。

每个民族由于其所经历的迁徙变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状况等等,会逐步的形成自身所独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因此,任何处于这种文化传统中的事物,都难免不受其制约与规范。

所以我们在讨论家族制变迁的时候,就不能仅仅从家族制自身的内在规律出发来讨论其变迁过程。

我们必须注意,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的家族制企业固然存在相同的内在规律,但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之制约与规范,其表现形式必然呈现多样化。

因而,对于处于不同民族的企业而言,往往同名而异质。

比如欧美的家族制企业与日本的家族制企业,虽然同为家族制,但具体到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2.法律制度较之传统文化,法律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文的外在约束力量。

他脱胎于传统文化,但其约束力明确而有力,是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日常行为的圭臬。

因而不同法律制度之下的企业,由于其所受制约与规范不尽相同,其发展变迁路径亦必不相同。

另外,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企业在发展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企业的逐利性会促使企业寻找法律制度的漏洞以获得额外或超额的利益。

如果法律制度不完善,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变迁循着漏洞而去,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各种倒买倒卖行为,极大的损坏了企业变迁的健康路径。

所以,要形成健康的企业发展变迁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生长与之相适应的企业。

3.政府行为文化传统、法律制度都是既有的,不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而其制约与规范也是在长期内发生。

短期内能对社会进行调节、并且影响力巨大的就是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能够对社会变化作出能动的反应,能够选择优先发展的目标。

所以,在企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短期内影响力最大、最明显的就是政府行为。

政府通过其行为约束规范企业的行为,使之为政府的行政目标服务。

所以,政府行为的效果往往十分明显,而且见效也快。

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一例。

但是,政府行为的短期性往往只为眼前的目标服务,忽略了事物发展变迁的内在规律,从而极其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

综上所述,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必须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法律制度及其构建情况、政府行为等外在的约束因素综合讨论。

通过对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对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等等措施,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变迁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从而使之按照自身的规律逐步创新,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私营企业。

四、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总特征及其实际变迁轨迹1.我国私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且普遍采用了家族制产权模式,即所谓的家族制企业。

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在我国私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制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

那么什么是家族制企业呢?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给出了家族制企业的经典定义: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握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亲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决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的这种家族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单一,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2)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很清晰;(3)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于企业所有者手中;(4)企业领导人的传承总是在家族内部进行。

2.我国的私营企业最早产生于中国近代社会,其产权特征主要表现为家族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