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57
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一 人民版必修1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一人民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西城)“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 )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 D.六部制【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由此分析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
2.(2014·乌鲁木齐一中质检)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立军功者受重赏,封官加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卿世禄制,使“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项不符合材料意思,C、D无体现。
故应选A。
3.(2014·潍坊)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前,中国的奴隶制政权都不是中央集权制度。
由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是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4.(2014·某某六市六校联盟)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2015云南省一模 云南省2015年高中毕业生第一次统一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巻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目前,世界上以电压力锅、吹风机等为代表的小家电产品60%以上产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据此回答1~2题。
24.《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25.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
从《春秋》、《史记》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26.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D.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2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8.“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周初,周公封成王的弟弟叔虞于晋,唐代宗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
唐代节度使和西周诸侯的共同之处是 ( )①与天子有宗法关系②所在地后来发展为割据势力③拥有辖区内的全权④职位设置的初衷为拱卫中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意在比较分封制下的诸侯和唐朝节度使的异同。
节度使与唐代宗并无宗法关系,故①是二者的不同之处,排除。
唐朝节度使和西周诸侯在所在辖区内都拥有全部权力,周初分封诸侯和唐朝设立节度使的初衷都是拱卫中央,其所在地后来都发展为割据势力,故选B。
答案:B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解析: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的宗法制。
答案:D3.(2014深圳调研)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解析:贾宝玉地位高是因为是正房所生,是嫡长子,贾环地位低是因为是妾室所生,是庶子。
这些特点符合宗法制的内容。
答案:D4.北京大学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西周封建制是传统中国中契约社会的代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而诸侯则向天子效忠,从而以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组织了复杂的社会治理体系”。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2
单元检测卷(二)(考试范围:必修1第三、四单元)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12题48分。
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2.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
选择有利时机。
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
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
用人必须审慎。
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诉诸国民公断。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A.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C.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3.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4.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D.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73
第13讲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这张代表证的主人当时可能听到的消息是()A.淮海战役的胜利B.毛泽东思想的确立C.新《宪法》的通过D.“一五”计划的制订2.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3.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阅兵式盛典,由2379名清华大学学生和935名武警战士组成的“毛泽东思想”方阵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缅怀之情和历史地位的尊重。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与时俱进D.科学发展4.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5.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6.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7.“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76
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选择题1.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A.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C.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D.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2.《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里面有“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的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体现了()A.墨家的博爱学说B.儒家的伦理学说C.儒家的仁政学说D.道家的辩证思想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B.纵横家C.儒家D.农家5.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
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
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己的主张而争鸣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33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1.“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
但是……这种构想却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里的“正直思想家”是指()A.启蒙思想家B.科学社会主义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D.共产主义者2.德国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在其著作《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当成人类的害虫加以谩骂。
”导致“某些人”与“另外一些人”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评价角度不同B.阶级立场不同C.知识层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指法国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到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已成为时代潮流B.《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已过时C.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D.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4.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
”因为巴黎公社()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5.《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A.直接选举制B.义务教育制C.社会主义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6.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随堂复习题90
第四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2013·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解析:选D从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
故D表述符合题意要求。
A、B、C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
2.(2013·海南高考)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解析:选D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D。
3.(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Ⅱ)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信息“1787年”,结合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以判断,华盛顿所说的“现行制度”即美国当时实行的松散的邦联制,而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即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72
第12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他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
”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3.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4.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
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天下为公”5.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6.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
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D.发起国民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49
第13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
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
”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不属于“旧东西”的是()A.实行粮食税B.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C.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D.允许自由贸易2.“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
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
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3.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5.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
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
”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6.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50
第14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
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
”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凤凰网上有一篇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文章,标题是“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以下对“光荣”与“混乱”的解读,正确的是()A.“光荣”指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混乱”指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B.“光荣”指向旧的模式发起挑战;“混乱”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造成混乱C.“光荣”指苏联农业和工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混乱”指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D.“光荣”指揭开了苏联历史上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序幕;“混乱”指造成了经济管理上的混乱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其中1990年经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5.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6.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
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7.读下图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B.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C.主要原因在于美苏“冷战”给苏联造成经济压力D.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8.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7
单元检测卷(七)(考试范围:必修2第五、六单元)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A.修筑铁路B.创办报刊C.放映电影D.开通电话2.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3.英国人呤俐叙述1859年他在广州的所见时说:“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额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的向两边伸出。
我觉得广州姑娘是颇引人注目的。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A.洋务运动影响广州B.洋货倾销中国,服饰不断西化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鸦片战争后广州成为通商口岸4.《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5.“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6.下列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属于社会史观的是A.促进中国农业文明转向西方工业文明B.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C.导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促使思想观念、社会礼仪、生活习俗发生巨变7.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
2015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做同步练习试题
[键入文字]2015 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做同步练习试题下面就是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 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做同步练习试题供大家参考,不断进步,学习更上一层楼。
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典例】(2014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34)20 世纪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影响的理解。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适逢经济大危机,美国人民喜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喜欢富人救助穷人的故事情节,反映出经济危机中民众寻求慰藉的心态,故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电影情节并非现代主义艺术风格,D 项错误。
答案为C。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1)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
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各国企业倒闭,社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
(2)社会矛盾尖锐。
工人的失业和农民的破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游行示威不断,政府丑闻频出,为稳定局势,许多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3)国际关系紧张。
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普遍采取了保护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关税政策,恶化了国际关系,各国矛盾日渐尖锐,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开始转变。
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逐渐接受了国家干预经1。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52
第16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
到1994年,欧洲联盟()A.成员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D.实现了货币联盟2.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3.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风险探底。
2011年7月欧元区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就希腊新一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同意再为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的贷款。
这一事件()①说明希腊是欧盟国家②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4.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
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
这说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5.(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6.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
该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7.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9讲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清《漱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
由年长者致辞,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
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婚俗已发生质变B.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有较大程度的提高C.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D.政治运动对婚姻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3.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
“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清朝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了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市政应用近代科技4.“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知识改变命运5.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
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6.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7.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8.近代有诗云:“结婚而后又离婚,覆雨翻云不惮烦。
一自欧风东渐后,茫茫情海起波澜。
”此诗实际上反映了() A.对中国传统婚姻受到西式婚姻冲击的不满B.对西式婚姻的文明和进步的称颂C.近代在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下要求婚姻革新D.近代中国婚姻制度的混乱无序9.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0.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
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知识改变命运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11.《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周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
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
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清朝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B.20世纪40年代C.民国初年D.20世纪50年代12.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B.国家贫穷落后C.“左”倾思想盛行D.当时的世界时尚二、非选择题13.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
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知识改变命运都要带个洋字”。
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
(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第10讲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一、选择题1.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2.1789年7月14日巴黎巴士底狱遭市民攻陷,这个消息在十三天之内已经传抵西班牙的马德里,但在距离法国首都只有133公里的皮隆尼,却是在第二十八天才获悉这件事情。
当时导致消息传播速度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A.巴黎与其他地区的革命分子意见不合,有意封锁消息B.城市间的海上交通比城乡间的陆上交通更为便利快速C.巴黎革命分子为迅速获得西班牙支持,积极向外求助D.法国各地区发生的许多暴动和革命行动影响交通传播3.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知识改变命运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
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
”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4.1871年,英、俄等国违反清政府的规定,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
1879年,李鸿章修建了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
下列对于中国近代通信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B.是在引进西方近代通信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D.主要应用于国内军事范围内的通信5.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
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
……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
”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B.社会观念的进步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6.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
这突出反映了()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7.《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A.修筑铁路B.创办报刊知识改变命运C.放映电影D.开通电话8.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13年12月24日21时,“嫦娥三号”成功实施月球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①报纸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A.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9.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得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当时,使人民“开眼界”的是()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10.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
“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
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B.为了发动民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11.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12.近现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尤其大。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①中华民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福州架设的③1909年,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民航事业的开始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近代中国水运的局面知识改变命运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
“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
”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源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