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精粹七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之道家思想的精髓

诸子百家之道家思想的精髓

诸子百家之道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儒家同等重要,其思想的深度与辩证性,为中国哲学思想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今天就让我们去研究一下道家思想,开阔眼界,走向未来。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道家是中国文化中的主要流派。

虽然说儒家学派长期以来占据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是道家文化始终和儒家文化一起,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忽隐忽现。

可以说,道家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气质。

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是端坐着一个孔子,他告诉我们,人生当努力有为,也一定会端坐着一个老子,他会告诉我们,做人别太累,追逐梦想,追逐声色犬马全都没有意义,不如无为而为,不如荡舟五湖烟海之中,做个快乐的闲人。

所以,你年轻时候肯定是儒家,年老时候肯定是道家,你得意的时候肯定是儒家,你失意的时候就会想起道家。

在中国文化的组成中,儒家是坚硬的,道家是柔软的。

这是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底色。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两部著作中《道德经》(又名《五千文》)以及《庄子》。

概括来说,道家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包括:一、人生观“知足”和“寡欲”,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守柔处下,少私寡欲,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如水一般的德性,即“上善若水”。

二、政治观“小国寡民”的乌托邦的政治思想。

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无为而治”并非不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强做妄为,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像炸小鱼一样,别去乱翻乱搅,统治者别妄加干扰。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三、自然观道家崇尚自然,认为“道”是宇宙本源,世界万物的运动生灭都由“道”决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是说要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环境。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四、哲学观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道家思想的精髓

道家思想的精髓

第一律道法自然律新一章(老子原著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有物混成」道,它在混沌时已存在了。

「寂」静、悄。

「寥」空、无。

「不殆」永恒。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的永恒的、往复的运动。

这一运动独立于宇宙一切事物和意识之外而不改其本性,它似日、月一样周行不止。

「道」客观总规律。

新译:有那样一种存在,它混沌时已成。

它先天地而生;它空荡荡地,然而独立永恒,它静悄悄地,然而周行不已,它是天下万物之母。

我不知用什么名字称呼才合适,姑且勉强取名为“道”;由于“道”有普遍性,我又勉强称之为“大”;可是“大”又是要变的,它要流逝,它要远离,于是就为小了,然后又重新返回。

所以说,我称“道”为“大”,用词是很勉强的,因为“道”要通过这种变来保持它的“大”。

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作为万物之灵之王的人也是伟大的。

它们构成了一座四层高台,台顶那一层就是人。

人遵从地,地遵从天,天遵从道,而道遵从自然。

简评: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道”这一客观总规律,指出它是天下万物之母,是自然界最为本质的东西。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表明人、地、天(实际上是指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服从“道”这一客观总规律,然而老子又指出“道法自然”,说明这一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总结,从而为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奠定了朴素唯物论的基石。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和“道法自然”两者亦组成新一轮的往复运动。

是对立统一运动在新形式下的再现。

本章是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这里既有朴素唯物论又有朴素辩证法,因此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把老子的朴素唯物论按老子原话取名为“道法自然”律。

“道法自然”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律,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一律。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各有特点,但三家之间有着彼此互补的作用,所以一直有“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的说法。

如果说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是“修心养性”的话,那么,道家思想的精髓就四个字:“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是以老子《道德经》为其基本原则,以道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哲学思想。

其最核心的观点是对道的认识。

按照道家思想,道是宇宙万物之总源,“道法自然”,“一阴一阳,为之道”,就在于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本的朴素辩证法。

道家学说产生于战国时期,黄帝、老子是创始人,因此,史称黄老学说。

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的《道德经》对道家思想有系统具体的描述,而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子》一书,在唐玄宗时被称为《南华经》,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也就是老庄学说,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和中国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军事、经济、自然哲学等等。

可谓包罗万象。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无为而治。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而是强调遵守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无为即有为,有为即无为。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这是指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范畴。

它与道教不同,道教虽然也讲修身养性,但它属于宗教范畴。

道教,它产生于中华大地这块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沃土,它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思想学说,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光芒,当然,任何一种学说都有瑕疵,道教也不例外,我们要学会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道家学说精髓

道家学说精髓

一、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现分宇宙论、人生观、社会理想和养生学等几个方面谈谈;1、宇宙论;宇宙论是道家学说的基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观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被哲学界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哲人之一,他的贡献首先在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老子指出,宇宙的本源是道;他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爲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德道经第六十九章这个“道”,就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运行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形而上的客观存在;天地万物是怎样演化生成的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道经第五章“道生一”,是指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由一生二,便是由混沌状态分阴分阳;“三”的含义是什么呢经中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三”指的是阴阳相交而形成的中和状态以及“万物含三”的深层次内部结构;现代科学已发现,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原子结构,莫不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二者互根,既对立又统一;这无疑是对老子学说的有力证明;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说明自然与生命过程合一,自然与生命时空相通;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及人的生命过程的统一与和谐;那么,道家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宇宙奥秘的呢老子说:“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德道经第五十八章这样,老子就明确的给世人指出了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这就是直觉思维,或者称为顿悟思维;这是对人类认识论的重大贡献;老子和道家的众多大成就者通过这个途径对人身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对人体经络系统的认识、对宇宙多重结构的认识等等;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知北游中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有比天地更早产生的物体吗产生天地和万物的东西不是物,而这个非物又包含着物,它就是道;在道与万物的关系上,庄子指出,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它无所不在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知北游中有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壁;”曰:“何其愈下耶”庄子曰:“夫子之问也,故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要庄子举例,然后问庄子为什么所举的例子这么低级;庄子批评东郭子只问道在哪里,却不问道的实质;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包括那些低级、卑下的东西里也存在;庄子告诫东郭子不要把道绝对化,其实道并不离开任何一物;而且表现道的语言也一样,文殊而旨一;庄子还指出,道在万物之中,但高于万物;万物有成有毁,道却无成无毁;庄子论道,深入浅出,读者易于从他的朴实的比喻中领悟到深奥的哲理;2、人生观;道家人生观的核心是德,因为德是道的显化和体现,无德不足以言道;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德道经第六十五章,是说德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道是无相无形的,是看不见的,而德是可见的,可以通过人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人要学道、行道、证道、了道,就必须从修德入手,由德而入道;对于德的修养,老子做了多方面的论述,现引用几则:德道经第一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德他并不标榜自己有德,而德行差的人却往往带着有德的帽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人为了评先进,行贿拉选票,这就是老子所批评的无德行为;德经道第三十二章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第四十七章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七十七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六十六章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七十一章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第四十三章说:“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爲天下之王;”第五十四章说:“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庄子书中对德也有很精辟的论述,比如在囿篇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在德充符中,庄子还举孔子为例,赞扬他的品德:“鲁有兀月者王骀台,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鲁国有个人名叫王骀,有一只脚残疾了,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有残疾的人,而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道家对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五个要素,即仁、义、礼、智、信五德;要求逐项修养,缺一不可,最终全德归道;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人虽有求道、修道的愿望,但是却不重德,往往迷于法,陷入法迷,成为旁门左道;更有甚者,以法敛财,或者谋求名利,跌入罪恶的深渊;这些教训后人都应当吸取,引以为戒;3、社会理想;道家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与法治社会,而是个人、社会和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老子对这个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措施都做了很全面的论述;德道经第十七章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这就是说,建设道德社会要从自身做起,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亲友,然后再扩大到社会;第二十章章说:“我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三十章对此画了一幅蓝图:“使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这个理想国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人民纯朴,甘食美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和烦恼;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几千年来,这个理想还停留在书上,原因是什么呢老子德经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道德社会,现在历史学把它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在那个时代,国君与百姓平等相处,共同劳动;国君的地位不是传给儿子,也不搞竞选,而是传给百姓公认的有德而能干的人;比如尧年纪大了,想退休了,经过部落首领推荐和尧考察,他把君位交给了公正而能干的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们离道失德也越来越严重,社会的罪恶和痛苦不断增加;古人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为了医治社会的种种弊病,老子开出了多个灵妙药方;比如:“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爲心;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爲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德道经第十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爲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德道经第四十七章对于腐败的封建帝王和达官贵族,老子做了深刻的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爲盗夸;”德道经第十六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德道经第三十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德道经第三十一章庄子对人生的痛苦和人间的罪恶表现出巨大的悲哀;他在齐物论中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他叹息,大家只知道睡眠中的梦是梦,而不知整个人生也是一场梦,还自以为是觉醒的;只有真正觉悟的人才明白人生如梦的道理,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对于那些一生奔波于名利的人,庄子认为他们是“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也;”这样痛苦的活着,即使多活些年岁也没有什么意义;庄子指出人生痛苦的目的,是启示人们看破生死,明白人生祸福的来由,能够趋吉避凶;他指出的正确途径是乐天知命,去除贪欲和种种罪恶;他主张顺从自然,顺从人的本性而生活,反对套在人人生上的种种枷锁;4、养生学;养生学是道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黄帝、老子、庄子到历代道学名家几乎都有论述;黄帝内经道家养生学的重要经典,共十八卷,其中九卷名素问,另外九卷称为灵枢;专家认为此书形成于战国时期,其内容收集了黄帝流传下来的多种零散医学资料,可能也吸收了当时的一些医学经验;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强调心态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分析疾病从道的高度直指根源,治疗措施标本兼治;现录一段如下: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说:“恬倏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道家养生学的最高目标是超凡入圣,成就真人,实现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云:“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德道经第十三章又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德道经第十章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描述真人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内;”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真人是超越了外在束缚而绝对自由的;真人无忧无虑,淡情寡欲,神态安详,超然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化;师于天而随于众,天人和而为一;他们对于成败、毁誉、是非、得失,都全然忘之,不为之所累;他们长生久视,智慧无限,德被万物,人道为一,是真正的大自在境界;道家内修要求性命双修,心应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道家历代圣真都无私地把他自己内炼的经验告诉了大家,形成了汗牛充栋的众多丹经;比如:崔希范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张紫阳诗云:“漫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吕洞宾的百字碑以一百个字概括了个人养生的入门到成就的阶梯;全文如下: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他告诉人们,正气浩然,则修行得力;动静之间,把握平衡,则纲举目张;既持朴素觉性,又能应物恰好;能不迷于外,则精华聚于内;一念净意配命根,性命双修做新人;喧嚣尘寰能清静,于无声处听惊雷;真人度人真是苦口婆心啊;道家修真,不尚空谈,讲究知行合一,步步有验;后人若能虚心学习,深悟精行,必能步步深入,全德而合道;道家学说精髓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1、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2、贵柔、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3、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着作,指导后人;。

道家的一些精华思想

道家的一些精华思想

那些把哲学当作自己生命的人在走完自己人生的长途时最后的感觉。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其美好的一生!"--这就是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的话,而按照梭伦所表达的古希腊人的幸福观,他是够格被称为一个幸福的人的。

修法的人是世间最快乐的人,因为你已经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且懂得了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人,不过是天地之间不断延续的匆匆的过客。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感叹人生者比比皆是,能真正悟出生命真谛的人,能有几何?生命是有很大意义的,但是我们的大部分人认识不到,很多人都是很草率地度过了宝贵的一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和遗憾。

人生苦短,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找到您所说的高峰体验外表跟别人同化,照别人的方式生活,外化而内不化,内不化就是内心不能也跟着同化,你内在跟道结合,不受别人影响。

因为内心同化根本谈不上什么家,自我也不见了,修养达到庄子所说的以心合道。

庄子今天在世界行走的话,没有人知道他是庄子,他跟你们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事,你绝对不会发现他很特别,但是他内心里面跟道结合,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跟生命的喜悦,庄子为什么可以在这么穷困之中自在逍遥呢?我们现在问,怎么样让一滴水不要干涸?一滴水慢慢干掉了,像我现在的年纪,常常觉得我这滴水已经干到一半以上了,叫做后中年阶段,快要完全干掉了,怎么办?把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它都永远不会干,海就是道,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

所以你要练习,把我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你去悟道、学道,到时候体悟“究竟真实”,你的生命就永远不怕失落,这是道家最可贵的地方。

他觉得有这么一种自由存在,肉体虽然不能做到精神却是能够做到的。

事实上,他也确实把思想的自由发挥到了极至。

他的想象力恣意奔放,文字充满诗意,你无法想象一个人竟然有那么广阔的精神空间,他遨游在这个天地之间,他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却又无限,他的躯体已经不能束缚他的思想,他能够把秋毫看作无限的大又能把泰山看作无限的小,他能够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又能让自己的影子与影子的影子说话,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精神的延伸,而他自己还混混沌沌。

道家文化的精髓

道家文化的精髓

道家文化的精髓道家文化精髓道家的核心学说就是一个“道”字。

道家之“道”有多种涵义,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指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二是指自然规律;三是指人类生活的准则或典范。

1.道,万物之宗“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调。

(老子》第四十二零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2.“道”生万物有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儿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和不可言说性老子之“道”,是对世界本原的哲学抽象,不可言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作为恒道和恒名,是不能用语言称谓、命名或名状的。

无名之道之名,是天地万物的原始、本始,它是种混沌,故无名。

“道”本身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但又内含在各种具体存在之中。

4.“道”的辨证性质老子之“道”具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和“反者道之动”的辨证性质。

老子之道作为天地万物的原初者和发动者,它“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即在推动事物变化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状态和呈现出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

《老子》书中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指出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

如,“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屈反能保全,弯曲反能变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变新,少取反能收获,多智反而迷感。

“祸兮,福之所倚;福分。

确之所伏”。

在矛盾的转化中,偶家以阳刚方面起主导作用,以刚克柔,其发展趋向刚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而道家以阴柔方面起主导作用,以柔克刚,其发展趋向是柔弱。

因为道家认为,柔弱代表新生、生命、生长。

具有希望和发展的趋向;刚强代表枯稿、衰老、僵硬,具有死亡、止息的趋向。

“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5.“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其实也是三句话,你也很熟悉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其实也是三句话,你也很熟悉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其实也是三句话,你也很熟悉什么是精髓?其实就是精气真髓,传统中医认为“肾藏精,精化气,精气足而生髓”,有了精气真髓,才会有骨肉身体、毛发四肢。

那么,如果把道家思想比作一个人的话,它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三句话,相信但凡是中国人,也都很熟悉。

因为这三句话,就像是骨髓一样,根植在你我的骨子里。

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原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道家文化的基础思想,详细阐明了万物产生的根源。

就是说道这个东西,原本是混沌一体,因此被称之为“一”。

而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在这片混沌中,轻而轻者上浮成为天,也就是“阳”;浊而浊者下沉成为地,也就是“阴”。

这就是《淮南子》中说的,“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

阳气中的浊而浊者,依旧会下沉;阴气中的轻而轻者,也一样会上浮。

而这两股阳气和阴气,在天地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终会达到一种交汇融合的状态。

这就是“二生三”中的“三”,也就是“和气”。

有了和气,天地之间便能够生育,于是也才有了万物。

而万物也因为各分阴阳,所以能够生生不息。

这也就是《淮南子》中说的,“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这个天地之间,植物把根扎在土里,动物脚踩着大地,这就是“负阴”。

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头都向着天,这就是“抱阳”。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背阴而向阳。

为什么要背阴而向阳呢?因为有阴有阳,才会有和气,而有了和气,万物才能够有生有育,从而能够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但万物不管如何生息繁衍,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和气,离不开阴阳,也就是离不开道。

离不开道的什么呢?其实就是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这种运行规律。

这其实就是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观点的依据。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宇宙之中有“四大”,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就是说人与道、天和地一样,也是“四大”中的之一。

人为什么是“四大”之一呢?就因为在万物之中,只有我们人类,能够感知天、地、道。

理解《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精髓

理解《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精髓

理解《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精髓
概述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视为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本文将深入探讨《道德经》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精髓。

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
•道:指宇宙间普遍而永恒的原则或法则,亦即一切事物之根源。

•德:指符合道的人和行为所应具备的品质。

•无为而治:指通过放下私欲和努力主动干涉社会及个人事件来达到和谐、平衡与自然。

主要观点与思想
1. 道的观点
•对于道,强调难以言说、难以捉摸,超越理性边界。

•提倡“知其雄,守其雌”,即追求对事物真实本质的认识,并保持谦虚态度。

2. 自然观念
•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变化,相信自然就是最高境界。

•强调人与自然相融合,在不扰乱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护自然环境。

3. 心灵观念
•强调挖掘内在心灵的潜力,追求内在平衡与和谐。

•提倡去除杂念,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4. 政治观点
•强调谦虚、克己奉公、以身作则。

•主张政治无为而治,避免过度干预社会发展。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引导人们保持谦逊心态,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整体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发
展。

2.倡导个人修养与真正的自由,追寻内在平静与满足感。

3.呼吁领导者以德治国,降低权力欲望,推动更有活力和互助精神的政府出
现。

结论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支独特而深邃的流派。

《道德经》通过对道、自然和心灵等方面的探索,引导人们去感知事物背后的本质,并帮助人们建立起与世界、他人以及自己的和谐关系。

在现代社会,道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智慧和指引。

中华文化大智慧:道家思想最核心的精髓是什么?

中华文化大智慧:道家思想最核心的精髓是什么?

中华文化大智慧:道家思想最核心的精髓是什么?1、“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

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

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

“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

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

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

“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

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

以获得“天人”之亲和。

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3“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

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沽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

道家文化传统精髓

道家文化传统精髓

道家文化传统精髓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
社会和宇宙的认知和追求。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顺应自然、随缘而为,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在当今社会,道家文化的精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文化的精髓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上。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
主张顺应自然,顺其自然。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而道家文化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利,要学会放下,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其次,道家文化的精髓还体现在对心灵的追求上。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强调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为了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心灵的追求,而道家文化教导我们要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要学会放下功利心,修身养性,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最后,道家文化的精髓还体现在对生活态度的影响上。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治”,强调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而道家文化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要过分追求功利,要学会放下,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总之,道家文化传统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社会和宇宙的认知和追求,其对自然的顺应、对心灵的追求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道家文化的精髓,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以及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最新】道家思想的精髓

【最新】道家思想的精髓

【最新】道家思想的精髓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

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之道,自然之道。

“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

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

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

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

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凝视中国古代哲学史,我们不得不提到老子和他的道家思想。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著述《道德经》被誉为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它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和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一、道的概念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道是一个抽象而无形的实体,难以准确地定义和言说。

道既是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人的行为准则。

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它是一种超越个体和社会的普遍存在。

追求道的境界是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的境界。

二、无为而治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主张统治者应该保持无为而治的态度。

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不强制干预的方式,让事物自然发展。

政府应该保持最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柔弱胜刚强”,即软性力量往往能够在社会治理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自然无欲在道家思想中,自然无欲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老子认为,人应该追求无欲无求的状态。

过度的欲望会让人陷入苦海之中,只有减少欲望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自然无欲强调的是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不是追求物质的丰富和享受。

四、反思权力和社会秩序老子对权力和社会秩序持有批判的态度。

他认为,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秩序的僵化是人民苦难的根源。

他呼吁统治者要保持谦逊和宽容,与人民和谐相处。

他提出了“无私”、“无名”等概念,强调了权力和地位的虚无和局限性。

他主张人们要像水一样,柔软而有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道德和仁爱道家思想强调道德和仁爱的重要性。

老子提出了“道者,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私欲,以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为指导,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互助。

老子的仁爱观念对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总结中,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包括了道的概念、无为而治、自然无欲、反思权力和社会秩序、道德和仁爱等重要内容。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3知止可以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展开全文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則:“道法自然”。

順應自然,不要過於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人要以自然的態度(三個層面)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

所以會有“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則:“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厚德載物,上善若水”。

四種情況: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傷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沒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剮。

體現處世的態度:平和、寬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則:“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之道,自然之道。

“處無為之事,行無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時無聲勝有聲。

“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煩,不可撓;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

嚴子陵:“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4、道家第四原則:虛其心。

道就是虛,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樂;即讓心虛著,沒有心事,才能體驗生命的樂趣。

虛心:可以學習新知識(更新知識);可以更加包容一切(無成見)。

只有虛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虛心的意義: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虛心是一種美德,——心量特別大,能包容各色各樣的人,特別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對人的成見、意見、不愉快、抱怨、不滿意等等忘卻才能達到)。

經營智慧:忘卻屢屢經驗(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經驗,學習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才能有更適合發展的東西。

5、道家第五原則:“正言若反”。

自然是陰陽對立統一的。

“反動”-事物的發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該智則智,不該智則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相輔相成“——太極管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面的統一)。

美國的張緒道(新道家)主張:從相反的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考慮正反的轉化。

道家精髓语句七言

道家精髓语句七言

道家精髓语句七言
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注解:世间恒常的道理,规范,都是难以被语言直接表达的。

每天被大家奉为经典的,未必是什么真理。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注解:天地对待万物是平等的,圣人对待每一个人也是平等的。

绝不存在厚此薄彼的行为。

3.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注解:圣人用水比喻至高的善,不争名夺利,而是柔弱处下,这种态度几乎就是“道”了。

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注解:今人贪图好吃好看好玩的音色,却不知道这些纵情声色会毁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偏离正道。

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解:无论是天,地,人哪一个,都要有自身处事的更高参照标准。

而自然,是道的根本。

6. 柔弱胜刚强。

注解:道家认为,人最柔软的莫过于舌头,最坚硬的莫过于牙齿。

然而人的舌头不会坏,牙齿却会掉光。

7.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有是万物的根本,而有来自于无。

这不是讲物质世界的起源,而是大道的本质。

有心未必能证道,无心方可得大道。

道家思想核心

道家思想核心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老子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老子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老子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老子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庄子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庄子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庄子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篇》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道德经》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淮南子·说林训》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训》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道家思想的精髓和哲理

道家思想的精髓和哲理

道家思想的精髓和哲理道家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是一种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的生活和幸福完全取决于如何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道”呢?在道家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根源,一种永恒、无形、无用、无为的存在。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究道家哲学的精髓和哲理。

第一,无为而为。

道家哲学强调“无为而为”,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遵从自然规律和天道,而不应深入干预和改变这些规律,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和问题。

例如,当我们试图反抗自然界的力量时,往往会面临无法预知的后果和影响。

因此,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不要干预和反抗它们。

第二,追求自然。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应该追求自然,并与自然相融合。

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状态,可以使人们感觉到生命从未被破坏。

人类应该努力摆脱自以为是和固执己见的心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做过分的攀比和奢华。

第三,避免烦恼和欲望。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应该努力避免烦恼和欲望,以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

道家认为,人类的烦恼和欲望往往是由于人们无限制地追求墨菲定律所带来的自满或权利。

因此,为了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内心平静,人们应该摆脱自己的私欲和追求,不要被外部环境左右,而要遵循自己的内心。

第四,形而上学的观念。

道家哲学认为,人们应该摒弃分析和方法论等形而上学的观念,追求真正的现实和存在方式。

事实上,道家认为,现实存在是一些神秘而不可言喻的东西,而人们不能把形而上学和理性问题附加于它们上面。

更重要的是,道家哲学强调了一种非线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人们从直觉上寻找答案和见解,而不是从逻辑或分析上寻找答案。

第五,具有相互难以定义的性质。

道家哲学还强调,所有的一切都具有相互难以定义的性质。

换句话说,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过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的。

所有事物如此紧密相连,人们不能把它们分开或定义为单独的实体。

与此同时,道家哲学还强调,人们不能陷入表面状态或情境中,必须寻找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道家思想精髓九个字: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不用多讲,孔子思想体
系的理论核心;“义”是孟子的思想核心;“智”同“知", 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
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中,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
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候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
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
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
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 为秦
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

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
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
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
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尚阳讲道家思想精粹第七篇:寿蔽天地养生主长生、养生是老子以及庄子的重要主题思想之一。

在讲正题之前,先需要说一说要怎样读懂老子和庄子。

首先读老庄需要把握老庄的整体思想,不能断章取义,要理解一句话,要看上下文、看整段、看全篇、看全书。

其次读老庄要把握核心思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与德,德就是行道。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逍遥,余篇全围绕如何达到逍遥具体来谈。

再次是要体味文字之外的东西,不能单就文字论文字,也不能把寓言当真实。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庄子里面的寓言故事都是借以来说明道理,如果当真你就输了。

最后是读老庄要以道解道,老庄言道,自然应当以道解老庄,任何以儒解老庄,以佛解老庄,以西方哲学解老庄,以丹道解老庄,如此等等,都是门外汉。

长生、养生是在谈生死,生死,在老庄这两部经里各自有矛盾之处,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解,大多是窥一斑不能见全豹,只得到了皮毛,而不能解其真意。

谈到养生,就不可避免的谈到生死观,老子和庄子的生死观代表了道家对生死的了解和对生死的态度。

出于生入于死,生而为人,死而回归天地,这就是道家对生死的了解。

求长生而不畏死,这就是道家对生死的态度。

老子言,出生入死,生死犹如出入,人生就是两道门,从写着生的那道门出来,就走向写着死的那道门,连条歧路也是没有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千古以来,英雄豪杰,有谁能长生不死。

除非从这条生死路上跳出来,不生不死,也就长生长死。

庄子在很多地方谈到生死,并且举了好多例子来阐明自己对生死的态度。

对死后未知境遇的了解,对自己生死的态度、对亲友生死的态度和对他人生死的态度。

庄子在去楚国的途中见到一个骷髅,骷髅在梦里向他描述了死后的世界,上没有国君的统治,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地把天地看作春去秋来,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庄子说,我让司命神来恢复你的形体,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儿、邻居和朋友中,你想要吗?骷髅皱着眉头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有人以为这就是以生为苦以死为乐,这是没有认真阅读的结果。

首先要看这些话是在哪里说的,是梦里,是一种假设。

除了吐槽时事的成分,庄子告诉我们,死亡是未知的。

人们都认为死是可怕的,庄子告诉我们,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我们活着,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死亡是一件快乐的事呢?我们活着不愿意死去,也许死去的人还不愿意活过来呢,我们又为什么好生恶死呢?如果放到整个大道、整个自然来看,你不曾生,也不曾死,你一直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谁忧愁?谁又快乐?生死这件事,也许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关于庄子对自己的生死是怎么看的呢,在第一章里我们就举过庄子要死的例子。

庄子把天地当做棺椁,把日月当做双壁,把星辰当做珍珠,把万物做陪葬品,死后任凭乌鸦和老鹰啄食。

庄子这个人,活着不愿意厚养,死了不愿意厚葬,他不厌恶自己的生命,也可以欣然接受生死,无论生死,他都遵循天地自然的道理行事。

庄子的亲友死了,庄子是怎么看的呢?《至乐》一篇中,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庄子正踞坐着敲盆唱歌。

惠子说“你和妻子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为你养大了儿子,自己也老了,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么。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感慨悲伤呢。

但是后来想想,她最初本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气都没有。

在混沌恍惚之间,产生变化就有了气,气产生变化有了形,形产生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产生变化走向死亡。

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现在她安然回归天地之间,而我却在这里悲伤地大哭,我觉得这是不能通达生死的道理,所以也就不再哭了。

庄子鼓盆而歌不是无情无义,不是不在乎亲情。

人有远近亲疏,有七情六欲是天性,亲友过世,悲伤是人的正常情绪。

庄子不再悲伤,是因为他已经悲伤过了,从情绪走向理智,不必一直悲伤下去,那就真是不通达了。

从人道的角度悲伤过后,从天道的角度理智的看待死亡,就如同理智的看待生存一样。

他人死了,庄子又怎么看呢?《养生主》中写了一则寓言。

老子死了,秦失前去吊丧,哭了三声就出来了。

老子的弟子问他说:“你不是老师的朋友么?”秦失说:“是啊。

”弟子说:“作为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么?”秦失说:“可以啊。

我一开始以为他是个得道的人,现在不这样认为了。

刚才我进去吊唁,有老人哭他,像哭儿子一样伤心;有少年哭他,像哭母亲一样伤心。

这些人到这里来哭他,必然有不应当说而说话的,有不应当哭而哭了的。

这就是违背天道而倍加了情绪,忘记了人本来就是来于自然,古人称这是违背自然招致的痛苦。

”老子刚巧来到世间,那是应天时而生,刚巧离开人世,是顺自然而死。

安然顺应天时和自然,那么就不会大悲大喜了,古人称这是不悖于自然的状态。

古时候人们燃烧篝火,不停的添加木柴,木柴一块一块烧完了,但是火种却传了下来,没有穷尽的时候。

有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道却传了下来,无穷无尽。

大家看,庄子的态度就是安然接受生死,而不必大悲大喜。

亲友亡故了,可以悲伤,不必过度。

于是就又有人片面的理解了,庄子这是不主张长生啊,顺应自然,该死就死。

然而,这非但是对生死观的理解错误,对自然的理解也不清晰。

不怕死就非得等死么?不怕死就不能追求长寿么?追求长寿是人的角度,安然接受生死是道的角度,人死悲伤是人的角度,不过于悲伤是道的角度。

人首先是人,然后才及于道。

庄子在第一篇《逍遥游》中,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生死束缚是求道、求逍遥的障碍之一。

我们要求养生求长生,不是贪生,不是怕死,是为了摆脱生死的束缚,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为什么呢,不只是因为真人的心灵境界高,还因为真人可以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有无穷的寿命,还需要为了活着喜悦么,还需要害怕死亡么?这就是老庄一脉相承的道家生死观,长生而不畏死。

先求长生,长生不得,便求养生,寿命将近,便安然接受死亡。

好,下面就是一个困扰了全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问题,如何长生呢?老子给出了我们答案,保养精气和精神,与万物循环一体,进而与道同游,永恒不死。

治人事天莫若啬。

修身和治国一样,都要吝啬节俭,放在修身上说,就是保守精气神,也就是积精累气全神,这就是长生久视的道理。

而长生久视,层层递进,不只是需要积精累气全神,还要与整个天地万物相互交融循环平衡。

天地长久,就是因为与万物互生而不自生,无私而不自私,反而以不自生成就长生,以无私成全了自私。

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依赖于天地的存在,而天地之前就只有道存在了,唯有道,才是真正的永恒,唯有与道同游,才是真正的长生。

“乘天地之正”的“正”字,也是道的意思,超脱天地、寿命、外物的限制,才能逍遥游于无穷。

具体到方法上来讲,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其所,根据上文来看,是指心性上的知常不妄,不失本真,死而不亡,就是处于一种类似死亡的状态,但却没有真正的死亡,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才能恒久,才能长寿。

天下间,有生就必有死,只有不生,才能不死,若要长生,便要长死,所以,欲学生、先学死。

死是什么样的呢?呼吸停止、脉搏停止、不需饮食、没有意识。

活人怎么学死呢?呼吸停止,就是胎息。

胎息概念是从胎儿呼吸那里来的,胎儿并不用肺呼吸,他所需要的氧气来自脐带,胎儿是用肚脐呼吸的。

而胎息就是玄关呼吸,玄关呼吸并不是呼吸空气,而是呼吸精气。

还有一种胎息是身体呼吸,体呼吸是呼吸外界氧气的,只是不用口鼻呼吸,而是以身体和皮肤呼吸。

从严格意义上讲,玄关呼吸才是真正的胎息。

呼吸停止的下一步是脉搏停止。

脉搏代表的是心脏跳动,心脏跳动输送的是血液、养分和氧气。

而做到胎息以后,人体能量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对口鼻呼吸和食物越来越少,就达到了自然辟谷。

这个时候心跳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了,就会越来越缓慢,甚至好长时间一下,这就是脉住。

到先天境界的极点,人仙境界,心脏也就完全不需要跳动了。

无论胎息还是辟谷都是功夫到了以后达到的自然境界,而不是一种功法,否则只能叫憋气、挨饿。

《庄子·大宗师》上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真人之息以踵,就是在描述胎息状态。

很多人理解这句话,认为这是一种功法,是用脚呼吸、呼吸到脚或者说是从脚上产生气机。

还是那句话,读老庄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执著于文字,看看上下文,上下句,还会觉得那样解释贴切吗?从总体来看,这段话所描述的是真人境界的一些体现,丝毫不牵扯到具体法门。

从下句来看,这是在以真人的呼吸和众人的呼吸作对比。

真人如果只能用脚呼吸,那还是提携阴阳把握天地的真人么?真人不止可以用足呼吸,还可以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呼吸,这就是胎息的表现。

所以比较贴切的解释应该是,真人呼吸可以用脚,众人呼吸只能用喉咙。

就像某些人夸奖别人时说的那样,嘿,人家谁谁谁用脚写的字都比你用手写得好。

这是人身体返还先天的过程。

《道德经》里有句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个柔,就是先天的特质。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身体柔软,就是生机旺盛的表现,内气温和,就是回返婴儿之身的表现。

所以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可以以婴儿为范例,所以毒虫不蜇他,猛兽不捉他,老鹰不抓他。

筋骨柔弱却能够握固,不知两性却能勃起,就是精气充足的缘故。

终日哭号而不沙哑,就是因为身具淳和之气。

这就是先天婴儿之体。

我们生活中有狼孩的例子,有被抛弃好几天活下来的例子,人小的时候破皮不留疤,身体恢复能力快,小孩子成天蹦蹦跳跳都不会累,婴儿幼儿的生命力,要比成年人要强得多,这都是柔弱中和的缘故。

而成年人的生命力越来越弱,这就是物壮则老,不合于道,就会早早的死去了。

同一章还有一句话,叫做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字是语气词,没有实质意义。

营就是人的形体肉身,魄就是人的魂魄精神,形体和精神合抱如同一体,可以永不分离吗?要达到营魄抱一、形神俱妙的无离境界,不但要锻炼形体,而且要锻炼精神。

在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中都记载了锻炼精神的法门,其中庄子说的更浅显一些。

《庄子人间世》中讲“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庄子大宗师》中讲“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讲的心斋和坐忘,实际上是一回事,我们这里不做字句的翻译,但是我们用几个词来概括他一下,后世把心斋和坐忘的方法和状态总结为“心死神活”“识神退位、元神主事”,我们的说法叫“退识进神”。

这也是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在庖丁解牛这一段里有一句话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里还有很多的寓言表达这一观点,大家可以找出来看看,这里不一一举例。

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这些说法,去好好思索,自己破除文字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