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精髓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
“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
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
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
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
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
“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
道家思想的精髓和哲理
道家思想的精髓和哲理道家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是一种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的生活和幸福完全取决于如何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道”呢?在道家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根源,一种永恒、无形、无用、无为的存在。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究道家哲学的精髓和哲理。
第一,无为而为。
道家哲学强调“无为而为”,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遵从自然规律和天道,而不应深入干预和改变这些规律,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和问题。
例如,当我们试图反抗自然界的力量时,往往会面临无法预知的后果和影响。
因此,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不要干预和反抗它们。
第二,追求自然。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应该追求自然,并与自然相融合。
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状态,可以使人们感觉到生命从未被破坏。
人类应该努力摆脱自以为是和固执己见的心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做过分的攀比和奢华。
第三,避免烦恼和欲望。
在道家哲学中,人类应该努力避免烦恼和欲望,以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
道家认为,人类的烦恼和欲望往往是由于人们无限制地追求墨菲定律所带来的自满或权利。
因此,为了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内心平静,人们应该摆脱自己的私欲和追求,不要被外部环境左右,而要遵循自己的内心。
第四,形而上学的观念。
道家哲学认为,人们应该摒弃分析和方法论等形而上学的观念,追求真正的现实和存在方式。
事实上,道家认为,现实存在是一些神秘而不可言喻的东西,而人们不能把形而上学和理性问题附加于它们上面。
更重要的是,道家哲学强调了一种非线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人们从直觉上寻找答案和见解,而不是从逻辑或分析上寻找答案。
第五,具有相互难以定义的性质。
道家哲学还强调,所有的一切都具有相互难以定义的性质。
换句话说,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过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的。
所有事物如此紧密相连,人们不能把它们分开或定义为单独的实体。
与此同时,道家哲学还强调,人们不能陷入表面状态或情境中,必须寻找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道佛思想精髓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道家学说精髓
一、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现分宇宙论、人生观、社会理想和养生学等几个方面谈谈;1、宇宙论;宇宙论是道家学说的基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观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被哲学界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哲人之一,他的贡献首先在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老子指出,宇宙的本源是道;他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爲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德道经第六十九章这个“道”,就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运行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形而上的客观存在;天地万物是怎样演化生成的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道经第五章“道生一”,是指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由一生二,便是由混沌状态分阴分阳;“三”的含义是什么呢经中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三”指的是阴阳相交而形成的中和状态以及“万物含三”的深层次内部结构;现代科学已发现,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原子结构,莫不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二者互根,既对立又统一;这无疑是对老子学说的有力证明;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说明自然与生命过程合一,自然与生命时空相通;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及人的生命过程的统一与和谐;那么,道家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宇宙奥秘的呢老子说:“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德道经第五十八章这样,老子就明确的给世人指出了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这就是直觉思维,或者称为顿悟思维;这是对人类认识论的重大贡献;老子和道家的众多大成就者通过这个途径对人身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对人体经络系统的认识、对宇宙多重结构的认识等等;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知北游中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有比天地更早产生的物体吗产生天地和万物的东西不是物,而这个非物又包含着物,它就是道;在道与万物的关系上,庄子指出,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它无所不在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知北游中有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壁;”曰:“何其愈下耶”庄子曰:“夫子之问也,故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要庄子举例,然后问庄子为什么所举的例子这么低级;庄子批评东郭子只问道在哪里,却不问道的实质;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包括那些低级、卑下的东西里也存在;庄子告诫东郭子不要把道绝对化,其实道并不离开任何一物;而且表现道的语言也一样,文殊而旨一;庄子还指出,道在万物之中,但高于万物;万物有成有毁,道却无成无毁;庄子论道,深入浅出,读者易于从他的朴实的比喻中领悟到深奥的哲理;2、人生观;道家人生观的核心是德,因为德是道的显化和体现,无德不足以言道;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德道经第六十五章,是说德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道是无相无形的,是看不见的,而德是可见的,可以通过人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人要学道、行道、证道、了道,就必须从修德入手,由德而入道;对于德的修养,老子做了多方面的论述,现引用几则:德道经第一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德他并不标榜自己有德,而德行差的人却往往带着有德的帽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人为了评先进,行贿拉选票,这就是老子所批评的无德行为;德经道第三十二章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第四十七章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七十七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六十六章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七十一章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第四十三章说:“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爲天下之王;”第五十四章说:“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庄子书中对德也有很精辟的论述,比如在囿篇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在德充符中,庄子还举孔子为例,赞扬他的品德:“鲁有兀月者王骀台,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鲁国有个人名叫王骀,有一只脚残疾了,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有残疾的人,而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道家对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五个要素,即仁、义、礼、智、信五德;要求逐项修养,缺一不可,最终全德归道;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人虽有求道、修道的愿望,但是却不重德,往往迷于法,陷入法迷,成为旁门左道;更有甚者,以法敛财,或者谋求名利,跌入罪恶的深渊;这些教训后人都应当吸取,引以为戒;3、社会理想;道家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与法治社会,而是个人、社会和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老子对这个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措施都做了很全面的论述;德道经第十七章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这就是说,建设道德社会要从自身做起,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亲友,然后再扩大到社会;第二十章章说:“我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三十章对此画了一幅蓝图:“使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这个理想国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人民纯朴,甘食美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和烦恼;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几千年来,这个理想还停留在书上,原因是什么呢老子德经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道德社会,现在历史学把它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在那个时代,国君与百姓平等相处,共同劳动;国君的地位不是传给儿子,也不搞竞选,而是传给百姓公认的有德而能干的人;比如尧年纪大了,想退休了,经过部落首领推荐和尧考察,他把君位交给了公正而能干的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们离道失德也越来越严重,社会的罪恶和痛苦不断增加;古人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为了医治社会的种种弊病,老子开出了多个灵妙药方;比如:“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爲心;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爲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德道经第十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爲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德道经第四十七章对于腐败的封建帝王和达官贵族,老子做了深刻的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爲盗夸;”德道经第十六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德道经第三十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德道经第三十一章庄子对人生的痛苦和人间的罪恶表现出巨大的悲哀;他在齐物论中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他叹息,大家只知道睡眠中的梦是梦,而不知整个人生也是一场梦,还自以为是觉醒的;只有真正觉悟的人才明白人生如梦的道理,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对于那些一生奔波于名利的人,庄子认为他们是“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也;”这样痛苦的活着,即使多活些年岁也没有什么意义;庄子指出人生痛苦的目的,是启示人们看破生死,明白人生祸福的来由,能够趋吉避凶;他指出的正确途径是乐天知命,去除贪欲和种种罪恶;他主张顺从自然,顺从人的本性而生活,反对套在人人生上的种种枷锁;4、养生学;养生学是道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黄帝、老子、庄子到历代道学名家几乎都有论述;黄帝内经道家养生学的重要经典,共十八卷,其中九卷名素问,另外九卷称为灵枢;专家认为此书形成于战国时期,其内容收集了黄帝流传下来的多种零散医学资料,可能也吸收了当时的一些医学经验;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强调心态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分析疾病从道的高度直指根源,治疗措施标本兼治;现录一段如下: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说:“恬倏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道家养生学的最高目标是超凡入圣,成就真人,实现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云:“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德道经第十三章又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德道经第十章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描述真人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内;”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真人是超越了外在束缚而绝对自由的;真人无忧无虑,淡情寡欲,神态安详,超然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化;师于天而随于众,天人和而为一;他们对于成败、毁誉、是非、得失,都全然忘之,不为之所累;他们长生久视,智慧无限,德被万物,人道为一,是真正的大自在境界;道家内修要求性命双修,心应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道家历代圣真都无私地把他自己内炼的经验告诉了大家,形成了汗牛充栋的众多丹经;比如:崔希范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张紫阳诗云:“漫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吕洞宾的百字碑以一百个字概括了个人养生的入门到成就的阶梯;全文如下: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他告诉人们,正气浩然,则修行得力;动静之间,把握平衡,则纲举目张;既持朴素觉性,又能应物恰好;能不迷于外,则精华聚于内;一念净意配命根,性命双修做新人;喧嚣尘寰能清静,于无声处听惊雷;真人度人真是苦口婆心啊;道家修真,不尚空谈,讲究知行合一,步步有验;后人若能虚心学习,深悟精行,必能步步深入,全德而合道;道家学说精髓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1、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2、贵柔、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3、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着作,指导后人;。
道家思想的精髓8个字
道家思想的精髓8个字
清代纪晓岚对道家学术说了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
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可以简单概括为“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
”道
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扩展资料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
老子所说
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
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
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
史的述说。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是道家思想对人生哲学的精妙概括。
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追寻中,要注重内在精髓,忘却外在琐碎;要看到自己可以看到的,忽略那些看不到的;要关注自己在看的事物,而忘却没有看到的。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关注事物的核心精髓,忽略那些不重要的细节。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被琐碎的事物所困扰,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关注问题的本质。
如果我们能够聚焦于事物的本质,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我们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其内而忘其外,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关注内在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表象。
许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外表,忽略了自己内在的品质。
然而,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内在品质。
只有注重内在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内外兼修,达到超脱尘埃的境界。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注重我们所能看到和感知到的,而忽略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和无法感知的事物。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被大量信息所包围,很难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如果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我们所能看到和感知到的事物上,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总之,道家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挖掘内在的精髓,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以实现内外兼修、达到超脱尘埃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常规、超越自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之一。
老子的思想,即道家思想的精髓,通过其代表性著作《道德经》传世于后世。
本文将探讨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道的概念与特征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在老子看来,道是世界运行的根本原理,是一切存在的本源和普遍规律。
道贯穿于宇宙万物之中,包含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它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和描述的存在,常常用诸如无、空、虚等词语来描绘。
道无形无声,却具有无限的潜能,能够自发地生成、滋养和调节万物。
二、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无为而治”。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经由人的主动干预来改变。
人应该像水一样柔软、顺应自然,遵循道的原则行事。
在社会治理方面,老子提倡放弃权力的滥用与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注重贫富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三、回归本源的修身养性道家思想注重个体修身养性,强调个人与道的联系。
老子认为,人应该返璞归真,回归本源,与道相合。
他认为人性本善,而堕落与不幸是由于人违背了道而导致的。
他提出了谦逊、智慧、柔和与无欲等修身之道,以达到身心自由、和谐与幸福。
四、无为自然与非对抗性思想道家思想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无为自然与非对抗性。
老子主张人类应该摒弃对抗与竞争的观念,转而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
他引用诸如“柔弱胜刚强”、“居高临下”等比喻,表达了通过柔弱、无为的力量迎接外界挑战,获取胜利的观点。
五、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儒家、佛家等思想都产生了影响,并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老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谦逊、无为,这对于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此外,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也对中国传统医学、园林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最新精选】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
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
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
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
“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
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
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
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规矩和准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教养。
6、义 ● 符合社会道义的公正、合理的行为 ; ● 达到目的手段的正当途径; ●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原则。 ● 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由此推及,周围的人也会融合为一家人,天下人都可
以视为同胞手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3、忠 忠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对事
对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他人对事的品德:尽心他人;忠于职守,对自己 的份内事尽职尽责。 ●对社会责任感:人是社会的人。纯粹独立的个人是 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社会交往的情况下独自 一人生活。因之,每个人都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 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佛家的圆融
苏轼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儒释道 三种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三 者相通。他将三者相互融通,注入自己的生命 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形态,为后人欣羡和瞻 仰。
儒家·执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基因,“圣贤书”培养了
他们的思想根基。苏轼信奉儒家仁民爱物、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自言青年时“好贾谊、陆贽(西汉名儒)书”。年少时, 其母程氏为他读《后汉书·范滂传》,小东坡听后,就有志于学 习东汉名士范滂勇敢、刚正不阿的精神。
高考作文思想积累——儒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1、科学、经济已进入现代化阶段:
●国家富强;(GDP全球第二;“一带一 路”……)
儒道法家思想精髓
儒道法家思想精髓一、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这是中国古代所宣传的儒家为人思想之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他说:“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道家的思想精髓是:清净无为。
分析:老子说,人身上牙齿最硬,舌头最软,所以牙齿最先掉落,而舌头永远鲜嫩。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视为道家思想的精髓。
其中,“真逍遥”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了一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也可以从庄子的“真逍遥”中汲取人生启示。
首先,“真逍遥”告诉我们,要放下身上的负担并享受人生。
在大学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承担着沉重的压力和责任,无法真正享受自己的生活。
但是,庄子的“真逍遥”要我们放下这些负担,体验生活的美好。
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放松身心,减轻自己的压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人生中很多值得我们珍视的事情,比如友情、爱情、家庭等。
只有在顺应自己的内心和享受人生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真逍遥”给我们指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庄子看来,人生没有固定的目标,也没有必要追求功名利禄或者名利双收。
相反,人们应该欣赏生命的真正价值:自由、信仰和思想。
因此,大学生应该追求的是探求真理和实现自由,这将帮助我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追求人生的灵魂归宿。
最后,“真逍遥”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生需要自我反思和成长。
庄子的“真逍遥”要我们驾驭自己的命运,必须跳出拘束的框架,建立自己内心的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常常面临着诸如择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从自己的经验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通过反思来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并找到自己的方向。
综上所述,庄子的“真逍遥”思想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生活启示。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代,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规划和选择,追求自由、宽容和超越,发现生活真正的意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3知止可以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老子道家思想
庄子的主要观点:
1、相对主义的认识论:齐物(天下 万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无法认识)
2、人生观:逍遥游(心灵上的无拘 无束,任性驰骋)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追求刚健有为 积极进取 入世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 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 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 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 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 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 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 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 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 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 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 防动作创出的。
《仿倪云林山水》2009,北京匡 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最终以 8400万元的成交价(含佣金) 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 新的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 山水》也由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 中国画。
八大山人画作的布局,特别讲究 少许物象在空间中摆放的位置。其 诀窍是充分利用空白。与此同时, 并充分调动题跋、署款、印章在布 局中的均衡、对称、疏密、虚实等 的作用。笔墨洗练雄肆,构图简约 空灵,景象奇险,格调冷隽,达到 了笔简意赅的艺术境地。
与消亡的客观规律。 ③ “道”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渊
深,玄妙,朦胧恍惚。
(二)朴素的辩证法:
“反也者,道之动也。” “道”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和转化 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对立的 双方,即对立统一。对立的双方是 可以相互转化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 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 相往来)
一个国家的艺术必然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相 交甚深。中国绘画中的形式、色彩受到中国 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堪称典型。道家的精髓 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以少胜多,以 无胜有,追求自然之美,绘画形式上亦是求 以少胜多、以无胜有、以简胜繁的,只用提 炼的法去表现千变万化的山石,用几根线生 动地去描绘花鸟、人物;绘画色彩走了一条 清淡、素雅之路。道家从回归原始的主张认 为“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色始全”, 以“无中生有”的道家思想观念看,墨色的 寂灭似乎在最简单的色彩形式中象征着最原 始的色彩本质和精神现象。
道家思想的正能量句子
道家思想的正能量句子
1.人生如一场修行,只有放下欲望,心境才会清净。
2.与其追逐名利,不如保持内心宁静,享受当下的平和。
3.宽容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它能让我们学会接纳、释放恩怨。
4.不要固守过去,珍惜当下,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5.与其抱怨世界不公,不如从内心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6.养性之道在于塑造内心的真善美,而非追求物质的浮华。
7.尽管生活中充满挫折,但保持乐观态度的道家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8.与其苦苦追求完美,不如接受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9.面对人生中的起伏与变化,保持静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平衡。
10.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而要学会逆境中保持坚毅的品格,超越自我。
11.与其将注意力放在外界的嘈杂,不如将心神安住在内心的宁静。
12.行至天下,不动心,保持内心安宁与平和的追求。
13.在冥想与默念中获得心灵的净化,释放内心的纷扰。
14.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过于依附物质,而要探索内心的深层自我。
15.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心境自然平和。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身的修养开始传播正能量。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道家思想的核心十大精髓
道家思想的核心十大精髓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7、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8、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10、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律道法自然律新一章(老子原著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有物混成」道,它在混沌时已存在了。
「寂」静、悄。
「寥」空、无。
「不殆」永恒。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的永恒的、往复的运动。
这一运动独立于宇宙一切事物和意识之外而不改其本性,它似日、月一样周行不止。
「道」客观总规律。
新译:有那样一种存在,它混沌时已成。
它先天地而生;它空荡荡地,然而独立永恒,它静悄悄地,然而周行不已,它是天下万物之母。
我不知用什么名字称呼才合适,姑且勉强取名为“道”;由于“道”有普遍性,我又勉强称之为“大”;可是“大”又是要变的,它要流逝,它要远离,于是就为小了,然后又重新返回。
所以说,我称“道”为“大”,用词是很勉强的,因为“道”要通过这种变来保持它的“大”。
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作为万物之灵之王的人也是伟大的。
它们构成了一座四层高台,台顶那一层就是人。
人遵从地,地遵从天,天遵从道,而道遵从自然。
简评: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道”这一客观总规律,指出它是天下万物之母,是自然界最为本质的东西。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表明人、地、天(实际上是指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服从“道”这一客观总规律,然而老子又指出“道法自然”,说明这一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总结,从而为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奠定了朴素唯物论的基石。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和“道法自然”两者亦组成新一轮的往复运动。
是对立统一运动在新形式下的再现。
本章是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这里既有朴素唯物论又有朴素辩证法,因此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把老子的朴素唯物论按老子原话取名为“道法自然”律。
“道法自然”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律,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一律。
[[学习笔记:关键词是“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先明确“人、地、天、道”概念。
老子在开篇提出“道”之后,紧接着就是“有、无”二态,然后就提到了“天、地、人”三才。
一个法字,“法”是师法,效法,依据于。
“法”使“人、地、天”与“道”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次从属关系。
人(物质)从属于地(空间),而(局部)空间必须由天(时间)来定位,天(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只由道决定其定位尺度。
道则法于自然,整个没有上帝与天神的事情。
这使人们相信,老子是唯物主义。
其实,老子只唯“自然”。
既不唯物也不唯心。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近百年才有的哲学分支。
中国古人是反对“唯”的。
凡“唯”皆偏,“不如守中”。
老子是守中的。
我理解,道法自然律实际上就是说一切遵从因果律。
]]第五篇老子哲学第二律(道家哲学精髓之二)(2006-03-06 23:03:37)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挑战,必先知己,更要明白老子留给我们什么利器。
第二律玄之有玄律新二章 (老子原著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注音:徼(jiǎo,音绞)注释:「可道」可循行。
「名」用语言描述客观存在。
「可名」可描述。
「非常道、非常名之“常”」寻常的,具体的。
「常有、常无之“常”」为恒、经常、坚持之意。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与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同。
「欲」欲望、希望。
「观其妙」妙,微,隐形;意指见同一。
「观其徼」徼,显,分界;意指见矛盾。
一对矛盾要解决,须找到同一之处,那里常常是很难为又很微妙的。
「同出而异名」有、无两者,同出于道,但又相互否定。
「玄」螺旋的象形字,指互为否定的“对立”与“同一”组成的螺旋单元,这深奥的螺旋可以说是万事万物之始源。
「玄之有玄」玄中有玄,指否定之中有否定,螺旋之中套螺旋的上升的永恒运动,这正是“道”的运动规律。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德经在道经之前,故为“德道经”。
文中记为“玄之有玄”,其意比今传本“玄之又玄”好,笔者采用之。
)新译:“道”是可循行的。
但不是寻常的、具体的方法和道路。
“道”是可描述的,但不是寻常的、具体的事物。
“道”是整个自然界的最普遍、最抽象的客观总规律。
无可名状之混沌同一乃天地之始。
相互规定有状可名的转化运动是万物之母。
因此,若希望发现万物之同一,必须坚持宏观而超脱的抽象;若希望发现万物之矛盾,必须经常深入而细致地体察。
矛盾与同一,同出于辩证之道,但又相互否定,共同组成作为事物始源的螺旋单元“玄”。
我将否定之中有否定,螺旋之中套螺旋的上升的无限运动称为“玄之有玄”。
它正是认识万事万物奥妙的门户。
简评: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不仅向人们揭示了朴素唯物论,还向人们揭示了朴素辩证法。
这里我们按老子原话,取名为“玄之有玄”律。
“玄之有玄”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二律,也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二律。
老子通过“玄”揭示了对立和统一组成的作为万事万物始源的螺旋单元;并通过“玄之有玄”表述了否定之否定的无限上升的螺旋规律,明确地告诉人们“玄之有玄”律是进入自然界神奇宝库的门户。
必须指出,“玄之有玄”律并不是老子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玄秘化;相反,恰恰是客观事物的自己运动、自生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就是说“玄之有玄”律不是主观的诡辩论,而是客观的朴素的辩证法。
[[学习笔记:《老子》第一章是全文的总纲,内容很丰富。
注意开篇在提出道之后,紧接着就提到“有无”二态。
有无是道的两方面相反或者说对立的状态,类似《易》的“阴阳”。
阴阳是属性,有无是更容易认识的两状态。
再接着就提到了“天地”与“万物”。
老子绝无虚言,在这里提到有无及天地、万物质,很明显是后文的“一、二、三”。
这里的“天”应该指代时间概念,地指代空间概念,而万物则用“人”来代表。
人是万物当之无愧的代表。
所以古人有天地人三才之说。
对应的就是时间、空间与物质三要素。
有无二者,同为道的内涵,对立统一,“出而异名”,有“始”有“母”,当然有因果。
“一、二、三”既是顺序,也是层级。
“道”因此显得很深遂幽远,而且循环往复,“玄之有玄”。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忽略了,严重影响对《老子》的理解,也影响对物理学的认识。
]]第六篇老子哲学第三律(道家哲学精髓之三)(2006-03-06 23:07:18)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挑战,必先知己,更要明白老子留给我们什么利器。
第三律巨树毫末律新七章 (老子原著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音:泮(pàn,音判)注释:「未」初露。
「脆」酥而薄。
「泮」溶化。
「为者败之」萌私欲而征服,反而失败。
「执者失之」萌私欲而占有,反而失去。
「无为」无私自然而为。
「无执」不私有,无私而执。
新译:事物在安定之时,易于掌握;在初露征兆之时,易于谋取;在酥薄之时,易于溶化;在微小之时,易于发散。
总而言之,对坏的端倪要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然而,合抱巨树,初生于毫末;九层高台,原起于累土;千里壮行,始步于足下。
可见对于好的端倪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地帮促。
天下是神器,萌私欲而征服而占有是没有不失败的。
圣人顺乎历史潮流,无私自然而为,因而取天下不败,一心为公,因而坐天下不失。
但人们办事,常仅得几分成功,便因谋私欲而败绩,这正是因为未能把私欲之端倪灭之于未然,若坚持自始至终慎重行事,则不会失败。
圣人之欲望,就是没有个人的欲望,因此圣人从不贪图特殊的物质享受;圣人之学问是不为个人谋私利的学问,相反要改正人们谋私利的过错,从而辅佐万物恢复其自然;总之,圣人不敢为私利、不敢为违反道德规律的事。
简评: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是对量变到质变规律的生动说明。
正因为懂得了量变要引起质变,所以老子强调说,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对于治理者来说,坏的,防止于微未;好的,帮促于端倪。
这“间苗”之策,乃真知灼见也! 根据老子的原意,我们把老子所描述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定名为“巨树毫末”律,这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三律,也是老子的“道”这个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三律。
[[学习笔记:老子及中国传统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变易”。
“变”就得用时间来量度。
“巨树毫末”律认为一切都是渐变的,即变化是有时间过程的。
过程是不容易被“看见”的,而“质变”才更容易被发现。
但是质变却让人感觉“玄妙”。
质变量变的差异就是时间尺度不同。
质变是“生”是“有、无”,量变是“大”是“弱”。
]]第七篇老子哲学第四律(道家哲学精髓之四)(2006-03-06 23:12:05)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挑战,必先知己,更要明白老子留给我们什么利器。
第四律反者道动律新三章 (老子原著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反」向对立面转化。
「弱」嫩芽、幼苗。
「用」起作用。
新译:向对立面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
嫩芽、幼苗之弱小者所以会日益壮大,正是这一运动规律在起作用的表现。
在我看来,天下万物是生于“有”的,而“有”又是由“无”转化而来的。
简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虽然有“万物皆流、皆变”的思想,但并未总结出对立转化规律,比赫拉克利特还早的老子,却已形成了明确的辩证思想。
我们把老子所总结的对立转化规律,按老子原话,取名为“反者道之动”律,简称“反者道动”律。
这是老子哲学体系的第四律,也是老子的“道”这个客观总规律中的第四律。
[[学习笔记:关键词是“反、动、弱、用”。
反是空间关系,动必然关系时间。
弱是渐变,得用时间度量,用则是弱的原因。
说明变易是必然自动发生的。
“反者道动”律说明事物变易运动的必然性和自动性。
]]小结:以上四条老子哲学规律,在本篇结束时先小结一下:第一律,道法自然律,相当于“朴素唯物论”。
第二律,玄之有玄律,相当于“否定之否定”。
第三律,巨树毫末律,相当于“量变到质变”。
第四律,反者道动律,相当于“对立的转化”。
以上事实证明,老子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是颇系统、颇完备的。
其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比古希腊的先驱们都早,比黑格尔(公元十九世纪)的辩证法更早达两千多年。
第八篇老子哲学第五律(道家哲学精髓之五)(2006-03-06 23:18:38)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发动挑战,必须知道老子留给我们什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