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理性看待央行分拆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 者 简介 】 作 1 芳英 女 南京 枉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齐 学院 金 融 7 班 } 。 2 张 苗 女 南京 农业 大学经 济 管理
、
学院
3
、
金 融 7 班 2
白亚 翠 女 南京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MOD R U lE S 坝 代 商 业 E NB SN S
、 、 、 、
Hale Waihona Puke 四 中国人 民银行独 立性的完善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 ,承担着特殊的职能 , 要真正 发挥 中央 银行 的 作用 , 必须 使 中央 银行 具有 定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 的标准衡 量, 中国 人 民银行 属于 独立 }较 弱 的 中央 银 生
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 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
力、 决 策 与行 动 的 自主程 度 ,其 比 较 集 中的反映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上。中 央银 行 应 保 持一 定 的 独立 性 以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我 国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较 弱 ,主 要 表 现 在 职 能 独立 性 、组 织独 立 性 、经 济 独 立 性 、人 事独 立 性 这 几个 方 面。要 进 一 步增 强 中 国人 民银 行 的 独 立 性 ,更 好 的 发挥 其 中央 银 行 的 职 能 。 【 关键 词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模 式
浅析 中 国人 民银 行独 立性 的
现状 与对 策
齐芳 英 张苗 白亚 翠 南京 农业大 学经济 管理学院 2 0 0 5 1 9
( )独 立性 较弱 的模 式 三 这 一 模 式 的 中央 银 行 ,接 受 政 府 的指 令 , 币政 策 的制 定及 采取 的措 施要 经政 府 货 批准 , 政府有权停止、推迟 中央银行决议的 执行。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 法 兰西银 行 。 【 文章 摘 要 】 中央 银行 的独 立 性 是指 中央 银 行 履
浅析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现状趋势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浅析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现状趋势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银行集团分拆上市是指银行集团将旗下不同业务板块的公司分拆并上市。
这种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的价值和盈利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
目前,银行集团分拆上市已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的现状趋势,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越来越多的银行集团选择进行分拆上市。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银行集团感受到了分拆上市的好处和必要性,纷纷选择进行分拆上市。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都已经进行了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的方式和市场表现多元化。
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整体分拆、部分分拆和业务板块分拆等。
不同分拆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集团公司的战略调整和市场情况。
在市场表现方面,有的银行集团分拆上市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也有的面临了业绩方面的挑战。
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是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的重要保障。
银行集团分拆上市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和规范,包括公司法、证券法、银行法等相关法律。
在我国,相关法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协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了推动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的进程,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公司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加强对分拆公司的监管,确保其独立运营,并与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机制。
加强信息披露。
加强对分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增加投资者对分拆上市公司的信任度。
加强监管协调。
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分拆上市公司的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
根据银行集团分拆上市的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分拆上市的程序和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审批机制和监管机构。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分拆的若干思考
! 文章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0 + *% 政府的银行和发行的银行存在, 如 %/+/ 年的瑞典国家 银行、 %/&’ 年的英格兰银行、 %(-- 年的法兰西银行以 及 %,&% 年的美国第一银行和 %(%/ 年的美国第二银 行, 它们一开始便与政府建立了特殊的关系, 这种特殊 的关系促使他们在银行体系里树立起权威的形象,一 方面它们为政府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由此而拥有 了货币发行权。然而,中央银行一旦拥有了政府的银 行和发行的银行的职能,它们在银行体系中的中心地 位, 它们作为政府的银行的特殊权力, 它们成为商业银 行危急时刻最后贷款人的优越能力,使中央银行最终 成为银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古德哈特指 “在历史的经济过程中, 出: 这种地位的建立是为了承 担起责任使中央银行去发挥它自由决定金融管理的特 “这个管理有两个方面: 负责” , 而 一方面是同经济中货 币总状况有关的宏观功能,另一方面是同银行系统成 员的健全与福利有关的微观功能”# 。后来, 我们把前 一种宏观功能称为货币政策,后一种微观功能称为金
+
张, 银行、 证券、 保险和信托等将相互融合。中国人民 银行的金融监管, 只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并未覆盖到 证券、 保险等领域。随着金融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运动 的深入, 混业经营也必将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外资 银行的进入而大势所趋。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将面临 两种选择, 要么将金融监管的范围覆盖到银行、 证券、 保险和信托等领域,要么放弃监管的职能而专注于货 币政策职能,日益庞大而复杂的金融体系决定了中国 人民银行只能选择后者。银监会与我国的证监会、保 监会三足鼎立,各司其职,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内在要 求,当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可以将三者统一于一个 监管机构之内。 纸币本位制的确立 #* 货币政策得到超然的实施。 和经济因素的日益复杂,金融创新对货币的供应与需 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的重大影响, 使货币 政策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将本质上不属于中央银行 的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有利于中 国人民银行独立、专注地执行货币政策职能。我国的 市场经济能否稳定、健康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 执行关系重大,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的关系定位 至关重要。可以说,稳定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进步 的最大贡献, 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关系
外汇分拆案例
外汇分拆案例
外汇分拆是指将外汇资金分拆成多笔较小的交易,以规避监管限制或获取更优
惠的交易条件的行为。
下面我们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外汇分拆的具体操作和影响。
某投资者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发现其所在国家的外汇监管政策对单笔交易金额
有所限制,而且交易条件也较为苛刻。
为了规避监管限制并获得更有利的交易条件,该投资者决定进行外汇分拆操作。
首先,该投资者将原本一笔较大的外汇交易资金分拆成多笔较小的交易资金,
以确保每笔交易金额不超过监管规定的限制。
其次,通过分拆操作,该投资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交易时机和条件,从而获取更优惠的交易价格和更灵活的交易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分拆操作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规
避监管限制,因此需要遵守当地外汇监管政策,合法合规地进行外汇交易。
同时,分拆操作也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因为分拆操作而增加交易成本或者增加交易风险。
通过外汇分拆操作,该投资者成功规避了监管限制,并且获得了更有利的交易
条件,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和效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外汇分拆操作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外汇交易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总的来说,外汇分拆是一种在外汇交易中常见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投资者规
避监管限制并获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
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遵守监管政策,合法合规地进行外汇交易,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稳健。
中央银行学论述题
1.谈谈你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看法一般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就是指中央银行周四履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时的自主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发展提供未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独立的中央银行是稳定货币的保证,又是政府经济决策的制衡力量;独立的中央银行是避免出现政治性经济波动的需要,是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呈反向关系,而与经济增长率没有关系,说明提高央行独立性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而一个稳定的物价水平又是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提高央行独立性不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还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世界上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央行的独立性均较高,也就是说央行的独立性的加强并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
2谈谈你对我国近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看法我国货币政策应实行多重目标,正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货币政策目标应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1)转轨经济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应选择多重目标(2)我国是处于一个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因而经济增长始终是货币政策目标之一(3)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充分就业均不能脱离货币政策的支持(4)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责任(5)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引导与改善公众预期,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足时保持币值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多重目标即使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货币政策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
3 美国通常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作为操纵工具,我国为何更多使用存款准备金率(1)流动性过剩。
我国的顺差额逐年增长,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从而造成流动性大量过剩,因此,央行必须回收多余的流动性,维护总量平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效果(2)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同时,一直困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系统的房地产投资过热问题一直没有好转,总体房价上涨过快,偏离了房地产本身发展的轨迹,而一旦泡沫破灭,将会损坏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
“分拆结汇”与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研究
“分拆结汇”与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研究一、引言外汇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汇率波动在国际贸易、旅游、投资等领域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障国家外汇储备和金融安全,中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个人外汇管理的政策,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分拆结汇”政策。
本文将探讨该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分析当前的个人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
二、分拆结汇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分拆结汇”政策源于2007年,指的是将大额境外购汇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分拆成多笔较小的境外支付,从而规避银行限制个人外汇购汇的政策。
据统计,2017年仅银行结售汇逆差就达到1450亿美元,大数额的个人购汇行为成为汇率波动的一大因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外汇管理局推出了“分拆结汇”政策,要求各银行将个人购汇人民币划为多笔美元支付,限额为每笔5万美元,每人每年购汇限额为50万美元。
该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个人购汇行为,对于减轻跨境资金流动压力和促进汇率的稳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个人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虽然“分拆结汇”政策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首先,“分拆结汇”政策存在遗漏漏洞,一些购汇漏洞依然存在,例如一些有境外业务的企业可以采取虚假报销的方式,利用境外收入的方式获取外汇。
同时,一些跨境支付和结算平台也可以依靠一系列手段操纵外汇资金流动,从而获得外汇。
这种情况不仅使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影响,也增加了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本。
其次,“分拆结汇”政策对于有合法外汇需求的人们也算一种限制,对于购房、旅游、医疗等需要用到外汇的人群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考虑到国家当前的经济环境,政策的实施是否十分合理,需要有进一步审视。
四、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的改进1. 强化监管力度在“分拆结汇”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各类违规行为的监管。
通过加大对企业和机构的审查力度、加强财务记录和监测等方式,杜绝“分拆结汇”政策的漏洞,进一步强化整个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性。
应用文-论我国银行重组
论我国银行重组'\r\n [关键词]银行重组改革与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从产权结构、结构、业务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重组的必要性和构想。
世界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全新课题。
银行重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典型方式。
它能够有效地避免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与进步,也能够使商业银行迅速获得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同时,在银行重组的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了银行的规模和结构,因此也增强了银行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
此外,银行重组还可以实现银行业的优势互补,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益等等,这些都是银行重组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整合与重组的过程。
这些重组与整合,适应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等,我国银行业在新世纪面临着新形势,因此,就必须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其核心就是深化银行重组。
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重组的重点应当放在产权结构重组、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结构重组三个方面。
银行重组的侧重点则应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同时兼顾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业的现状,银行重组应当综合设计、系统思考、整体推进。
一、银行产权结构重组产权结构重组是银行重组的基础要件。
没有产权结构的重组,银行重组就是一句空话。
按照十六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产权体制、金融体制和银行体制,是实现金融改革新突破的关键。
(一)以创新思维推进产权结构重组。
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其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且还要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制度的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
银行分拆信息的反馈,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
银行分拆信息的反馈,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银行分拆信息的反馈1.1 分拆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1.2 银行分拆信息的方式和目的1.3 银行分拆信息的优点和缺点二、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2.1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2.2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方式和目的2.3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优点和缺点正文一、银行分拆信息的反馈1.1 分拆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拆信息,即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和简化,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在银行业,分拆信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银行分拆信息的方式和目的银行分拆信息的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等。
其主要目的是将大量复杂的金融数据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用户理解和操作,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内部管理和决策。
1.3 银行分拆信息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内部管理和决策。
缺点:分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同时,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可能导致人工审核的缺失,增加风险。
二、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2.1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审核不通过信息,是指在银行业务中,由于某些原因,部分信息未能通过审核,需要进行反馈和处理的信息。
这对于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2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方式和目的审核不通过信息的反馈方式主要包括短信、电话、邮件等。
其主要目的是及时通知用户审核结果,便于用户进行相应的处理。
2.3 审核不通过信息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及时反馈审核结果,提高了用户的知情权,便于用户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也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控制。
缺点:频繁的反馈可能会对用户造成骚扰,影响用户体验。
如何提高我国央行独立性现状
如何提高我国央行独立性现状我国央行独立性现状中央银行作为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其独立性是指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而不受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然而,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管理当局,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目标不能背离国家的总体经济目标。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立性,是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控制之外。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较弱,尤其表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
人民银行只是提出建议,而国务院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者。
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而从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形势提出调整货币政策的建议到国务院批准实施再到政策产生效果,往往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货币政策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常见的央行独立性(CBI)的量化指标为LS(Loungani and Sheets,1997)。
该指标认为转型经济国家CBI指标应包括三方面:一是目标独立性,即中央银行法是否单独将价格稳定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二是经济独立性,中央银行是否不受政府干预自由制定货币政策及是否拥有法律上最终目标的决定权;三是政治独立性,包括中央银行官员的任命及解职程序,政府参与中央银行理事会的程度及理事会成员的任期。
按照该方法的打分测算,可以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的指数(图1)。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CBI指数的基础上,测算了CBI-SIB综合指标(图2)。
由测算的央行独立性指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目标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上,而政治独立性依然较低。
然而与转型国家相比,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1.遏制通胀的重要性。
政府在执行经济政策时,往往容易从短期利益出发,扩大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消费和公共投资,从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分拆标的的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拆标的的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分拆标的的制度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其业务资产进行拆分,形成独立的标的并实施独立上市或其他交易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金融市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价值释放,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选择。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的背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多样化的发展,很多企业面临着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其庞大资产的困境。
传统的集团公司模式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或难以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灵活的决策机制。
因此,分拆标的的制度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独立运营的机制。
分拆标的的制度设计要点涉及到众多方面的考虑,包括但不限于:拆分方式、拆分标准、分拆后的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等。
企业在决定是否进行分拆时,需要权衡利弊,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施分拆标的的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分拆后的标的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和监督机制,确保分拆标的能够独立运营并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和市场的稳定性,确保分拆标的的上市和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总之,分拆标的的制度在当今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正确、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分拆标的的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价值释放,同时也对投资者和市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分拆标的的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以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展开: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2.1)将对分拆标的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
首先,将给出对分拆标的的定义,解释其涵义和范围。
随后,将对分拆标的的背景进行阐述,主要涵盖分拆标的出现的原因、背后的市场需求以及在国内外的典型案例。
2019-理性看待央行分拆-word范文 (3页)
2019-理性看待央行分拆-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理性看待央行分拆一、问题的由来:国际上中央银行监管模式的变迁银行监管历来是现代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除了瑞典和英格兰等少数国家建立中央银行的初衷是为政府赤字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之后,为了对银行体系进行监管并承担最后借款人的角色,从而保证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建立中央银行的。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部分发达国家却出现了银行监管职能与中央银行分离的新现象。
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不久,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与原有的9个金融监管机构合并成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负责对各领域金融活动的监管。
尽管在此之前,北欧各国和加拿大均已分离了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但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的首次尝试,英国的此项改革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韩国、澳大利亚、卢森堡、匈牙利和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类似改革。
目前,德国、爱尔兰、芬兰、奥地利、以色列和南非等国,以及泰国和墨西哥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并成立专门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及其监管模式如上文所述,为了消除东亚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摆脱地方政府干扰、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8年,我国对中国人民银行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撤销了原31个省级分行并按经济区域设置9个跨省区分行,即实现了大区中央银行的体制安排,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作为人民银行自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最大的一次体制改革,人们对其寄予厚望的结果却是: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人民银行的一直未能彻底理顺。
【推荐下载】关于理性看待央行分拆
关于理性看待央行分拆本文讲述了关于理性看待央行分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2003 年1 月初,有关方面召开了关于成立中国银监会的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中国银监会大致框架,提交日后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讨论。
之后不久,据《国际金融报》(2003 年1 月12 日)、《中国证券报》(2003 年1 月16 日)报道,银监会已悬念初揭、银监会有可能在春节前挂牌。
对此,某些专家认为,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这样可以使中央银行更超脱地专心致一地从事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工作,避免宏观调节目标和微观监管需要之间的冲突,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与之持相反意见的专家则认为,银行监管乏力不在机构设置,真正的祸胎是用人机制、立法执法环境、监管理念不清以及运作机制等问题,上述弊端不除,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银行监管分离不是灵丹妙药,相反,处理不慎,机构改革的成本恐怕过于高昂,得不偿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将监管职能置于央行内部,可以充分利用内部的人才、信息、资金优势。
现阶段中国的金融问题不是金融监管之责,不良资产之所以如此庞大,根本原因在于一开始四大银行就没有走上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而屡屡发生的银行高管丑闻则与产权虚置难逃干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存在巨大的代理风险和普遍的内部人控制,这些显然不是单一个拆字就可化解;如此等等,支持与反对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讨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一、问题的由来:国际上中央银行监管模式的变迁银行监管历来是现代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除了瑞典和英格兰等少数国家建立中央银行的初衷是为政府赤字融资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之后,为了对银行体系进行监管并承担最后借款人的角色,从而保证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建立中央银行的。
然而,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在部分发达国家却出现了银行监管职能与中央银行分离的新现象。
央行分拆为独立?
央行分拆为独立?
曾红波;四海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国际专家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差距还比较大。
【总页数】1页(P100)
【作者】曾红波;四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2
【相关文献】
1.论央行的独立性——相当独立,亦或相对独立? [J], 孔得建;李亚男;毛旭瑄
2.从央行的独立性探讨我国央行的模式选择 [J], 朱雨可;林珊珊
3.监管职能分拆后基层央行履行职责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J], 张成鳌
4.重要的是央行独立——专访加拿大央行高级副行长保罗·杰根斯 [J], 周
伟;JoeWestersund
5.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现——新西兰央行改革经验初探及对我国央行独立性增强的启发 [J], 刘帅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文论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
论怎样提升我国钱币政策的有效性'假如说,1984年xx人民银行与xx银行分设标记着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话,那么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则标记着我国金融看管与金融宏观调控体制调整到位,标记着我国新阶段金融宏观调控与看管系统将战胜过去央行集看管与调控于一体所带来的“左支右绌”的矛盾,为我国央行真实推行相对独立的钱币政策带来可能。
依据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国务院领导下,拟订和履行钱币政策,防备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稳固”分.析研究我国钱币政策的有效性有侧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表示我国钱币政策基本是有效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后,特别是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设,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后,银行的信誉创建(creditcreation)成为融资主渠道,银行信誉与投资需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但是,因为银行系统其实不独立,各地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单受制于中国人民银行,还要受地方政府的干涉。
国营公司的软拘束,加上信贷履行方面的误差(实质履行的结果是,信贷规模常常是贷款发放的最低额而不是最高限额),曾一度致使地方政府和公司出现投资饥渴症。
为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作用,1993年中国政府宣告,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独立的钱币政策,由以信贷规模控制为主向信贷比率、央行再贷款利率和公然市场操作转变,以控制钱币供应、稳固币值。
1994年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钱币总量作为中间目标,逐渐开始使用一些间接的钱币政策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当外汇占款致使基础钱币供应量不停增添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灵巧运用公然市场操作进行对冲,使钱币政策工具更为富裕灵巧性。
那么从1984~2003年这近二十年来我国钱币政策的有效性怎样呢?1/4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公布《对于人民银行特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若干详细问题的暂行规定》和《信贷资本管理试行方法》,改革了信贷管理系统,开始运用再贷款调理银行总的流动性,成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拟订了较高的存款准备率。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第一篇: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央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的分析:独立性比较弱,也有呈现出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趋势。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央行的关系角度来探究独立性问题,同时也会兼顾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府的部门的关系的分析,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及独立性问题。
我将从(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关的组成,这几个方面去探究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由此看出,法律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比较弱,需要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营,目标独立性不强,法律独立性也不强;但是,法律也对独立性给予了一定范围的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就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
央行拆分悬念
央行拆分悬念
凌华薇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2(000)003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凌华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1
【相关文献】
1.巧设悬念增魅力——由《爱的容颜》学习“悬念设置”法 [J], 唐惠忠;
2.留一些悬念给学生--谈语文教学中的“悬念法” [J], 孙静会
3.悬念连缀创造的影视叙事技巧——基于《看不见的客人》悬念连缀心理分析 [J], 戴安璐;
4.央行:支付机构垄断市场或被拆分反垄断剑指支付宝、财付通? [J], 郭志强
5.戏曲悬念的独特性——兼论戏曲悬念与话剧悬念的区别 [J], 徐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分拆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分拆的若干思考
赵小军
【期刊名称】《海南金融》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分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是对传统中央银行职能的重大调整,对此人们既有顾虑又有期望,既有批评也有赞赏.本文拟从央行职能的形成与演变的规律,分析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冲突,提出职能分拆后中国人民银行的角色定位及与银监会的关系协调.
【总页数】3页(P4-6)
【作者】赵小军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法律系,广东,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1
【相关文献】
1.正整数分拆成若干个公差为2m的正整数之和的充要条件和分拆种数 [J], 邢林燕
2.自然数分拆成若干个连续奇数之和的分拆种数 [J], 王明建
3.正偶数分拆成若干个连续偶数之和的分拆种数 [J], 胡博;王明建
4.非2幂的自然数分拆成若干个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分拆种数及对项数n的估值 [J], 王明建;袁咸春
5.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上市的路径思考
——基于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的案例分析 [J], 赵慧芬;卢继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新审视央行独立性
重新审视央行独立性30年前,中央银行独立(CBI)成为全球公认的经济学真理。
显然,这对于确保货币政策以符合中央银行适当目标、不受政治影响的方式实施是有价值的。
然而,CBI在发达国家(特朗普总统经常批评)和新兴市场(如土耳其和印度)都受到攻击。
因此,重新审视CBI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其起源的审查将为审查其现状提供一个框架。
本文探讨了20世纪末,中央银行独立性如何成为中央银行的基石,以及这一理念如何受到最近事件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此进行了编译。
来源 | The Cato journal(2020)作者 | Paul Wachtel & Mario I. Blejer编译 | 杜佳佳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演变历史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62年发表的《是否应该有一个独立的货币当局?》一文中最早提出央行独立性的概念。
弗里德曼指出,中央银行的组织应该围绕“一个既稳定又不受不负责任的政府干预的货币结构目标”。
弗里德曼还为我们提供了央行独立性的定义——一种货币宪法,定义了中央银行的目标并建立了利用政策工具来实现目标而不受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定义中央银行目标的货币宪法,并建立了一个组织结构,可以使用政策工具独立于政治干预来追求这些目标。
然而,他的定义暗含一个警告,即只有在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没有真正冲突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独立才会存在。
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痛苦通胀之后,支持建立一个独立央行的论据开始具体化,这一经历将焦点放在了央行的决策及其失效上。
央行独立性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四个完全不同但同时存在的影响因素。
第一,上世纪70年代的通胀事件导致了人们对央行的极大不满,人们指责央行的失职行为。
中央银行的组织、治理和决策需要重新考虑。
第二,许多发达国家、新独立国家以及后来的转型国家正在建立或重组中央银行。
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在香港成功上市,说明我国在深化体制并进行机制改革,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面正在进行着有力的探索,这会为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带来新的曙光。希望我国政府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借鉴和学习境外资本市场成功的先进经验,与国际市场接轨,降低入市门槛,同时完善监管机制,使我国企业能够享受分拆上市带来的实惠,满足国家与企业双赢或多赢。
同时中银航空租赁分拆上市的成功,证明了境内上市公司将子公司分拆到香港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是可行的,并得到了如下启示:第一,要理性看待分拆上市,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是否进行分拆上市,不能单纯为了眼前的利益为进行盲目的分拆;第二,避免因公众持股比例不足影响上市,保证子公司独立性;第三,防止股权稀释带来的威胁,保证母公司的控股地位。
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向着更规范、更成熟逐步发展,为了促进企业的市场价值提升,各个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分拆上市是一种收缩型的重组方式,在国外资本市场经过很长时间发展,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运作体系都很规范。
由面阻碍。200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开放对分拆上市的限制,在政策上准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从境内分拆到境外市场上市,在此政治环境下,大多数国内企业将子公司分拆上市到境外市场,而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作为银行领域的首个分拆案例,具有一定研究和参考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看待央行分拆
'2003年1月初,有关方面召开了关于成立中国银监会的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中国银监会大致框架,提交日后召开的中央金融
会议讨论。
之后不久,据《国际金融报》(2003年1月12日)、《中国证券报》(2003年1月16日)报道,“银监会已悬念初揭”、“银监会有可能在春节前挂牌”。
对此,某些专家认为,“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这样可以使中央银行更超脱地专心致一地从事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工作,避免宏观调节目标和微观监管需要之间的冲突,为国民
的稳定健康
提供政策保障。
与之持相反意见的专家则认为,银行监管乏力不在机构设置,真正的祸胎是用人机制、立法执法
、监
念不清以及运作机制等问题,上述弊端不除,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银行监管分离不是灵丹妙药,相反,处理不慎,机构改革的成本恐怕过于高昂,得不偿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将监管职能置于央行内部,可以充分利用内部的人才、信息、资金优势。
现阶段中国的金融问题不是金融监管之责,不良资产之所以如此庞大,根本原因在于一开始四大银行就没有走上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而屡屡发生的银行高管丑闻则与“产权虚置”难逃干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存在巨大的代理风险和普遍的“内部人控制”,这些显然不是单一个“拆”字就可化解;如此等等,支持与反对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讨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一、问题的由来:国际上中央银行监管模式的变迁
银行监管历来是现代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除了瑞典和英格兰等少数国家建立中央银行的初衷是为政府赤字融资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之后,为了对银行体系进行监管并承担最后借款人的角色,从而保证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建立中央银行的。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部分发达国家却出现了银行监管职能与中央银行分离的新现象。
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不久,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与原有的9个金融监管机构合并成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负责对各领域金融活动的监管。
尽管在此之前,北欧各国和加拿大均已分离了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但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的首次尝试,英国的此项改革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韩国、澳大利亚、卢森堡、匈牙利和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类似改革。
目前,德国、爱尔兰、芬兰、奥地利、以色列和南非等国,以及泰国和墨西哥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并成立专门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是否有必要拆分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的讨论,起源于2000年间一位央行大区分行行长以个人名义给国务院朱总理提交的一份。
该报告谈到了对于银行监管现状的忧虑,提出了将央行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的建议。
报告被总理批转至央行,要求作进一步研究。
此时,上距央行1998年11月机构改革仅仅两年。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改革取消了央行省级分行,取而代之的是九大区分行(上海、天津、南京、沈阳、广州、济南、武汉、西安、成都)和21个地方监管办。
央行总行架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按境内外、表内外、本外币、现场非现场监控融为一体的思路重新进行机构设置,按监管对象进行监管。
其改革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应对中国金融业复杂局面的监管架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之事,涉及银行监管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
实际操作中也显示出局限性:新方案虽然采用了许多国外
,很具革新力度,但缺乏对机构定位和监管权限的清晰规定,央行1996年加入国际清算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以后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制度也未能很好衔接(凌华薇,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