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关于干部挂职现象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共)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共)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共2篇)1.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一)22.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二)5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一)基层团干部挂职熬炼调研报告及工作汇报按集团公司团委《关于团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熬炼的看法》要求,我矿本着熬炼和建设一支符合矿区发展须要的优秀人才队伍的原则,从5月20日起先,选派了三名团干部到基层单位进行挂职熬炼。
对于这次挂职,我们的内心充溢了期盼、欣喜,更重要的是特别珍惜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全新的工作环境充溢挑战、令人兴奋。
自己收获的是欣慰和满意。
也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
在井下一线工作中,我们感觉是劳碌而有意义,收获了不少以前接触不到的新学问。
我们始终觉得其实任何工作都是一样的,都须要我们抱着平和的看法去对待。
以高度仔细负责的热忱去做每一件事。
任何地方都是成长的沃土。
挂职熬炼,原本就是一个让你深化现场,全面客观相识自己的好机会,我们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对待机遇,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它。
我们要坚守挂职岗位,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熬炼自我,提高自我素养。
然而,团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团干部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挂职单位而言,不明白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挂职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方向,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和难点。
使团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出名无实,或有职无权。
导致挂职团干部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二、团干部挂职工作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挂职单位思想相识不到位、工作看法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楚,是使团干部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缘由。
团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相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困难形势实力上的缺乏,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
三、进一步规范挂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争取团干部真正进入本单位核心决策阶层。
保障挂职人员的职权与职责对等,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挂职干部锻炼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干部选拔和培养模式,通过将干部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调到不同的部门或单位,使其能够广泛接触、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工作实际,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为领导层人才的稳定补充和培养打下基础。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探讨挂职干部锻炼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以便对该制度做出科学评估和优化建议。
我们通过对参与挂职干部锻炼的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该制度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挂职干部锻炼对于个人和组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挂职干部锻炼,干部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领域和工作环境,深入了解各部门的具体职能和工作实际,增强了全局观念和综合素质。
其次,挂职干部锻炼为干部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通过承担新的职责和任务,干部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再次,挂职干部锻炼有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的协调发展。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挂职干部锻炼的时间周期较短,往往无法充分体验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对干部的能力提升效果有一定限制。
其次,挂职干部锻炼的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干部对挂职干部锻炼持消极态度或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在接收挂职干部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给予干部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基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该适当延长挂职干部锻炼的时间周期,让干部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了解新的工作环境,提高能力和经验。
其次,应该明确挂职干部锻炼的目标和要求,使干部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各级组织应该加大对挂职干部的培养和关心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挂职干部锻炼是一种有效的领导干部选拔和培养模式,通过为干部提供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不同工作实际的机会,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挂职锻炼的调研报告
挂职锻炼的调研报告挂职锻炼是指在调整工作岗位前,将干部暂时派往其他单位或部门挂职锻炼,以增加其思想政治素质,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打下基础。
本文将就挂职锻炼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
一、挂职锻炼对干部的作用1.1 提高综合素质挂职锻炼让干部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增加了干部的知识面。
同时,挂职锻炼也可以不断磨练干部的工作技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践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
1.2 增强岗位责任心挂职锻炼将干部置于全新的工作环境中,面对新的工作任务,要求干部不仅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还要努力完成好新任务。
这样可以加强干部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对其今后工作的质量也有一定提高作用。
1.3 拓宽视野挂职锻炼的单位不同,那么所接触的领域也会不同。
这样就可以帮助干部了解到一些平时自己并未涉及的领域和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这对于今后工作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挂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2.1 时间问题挂职锻炼时间一般较长,在一些单位还不具备很好的工作条件。
比如住宿、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这也会影响到干部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2.2 绩效比对问题挂职锻炼比起在原单位中工作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对于工作绩效的评估比较困难。
如何评估担任挂职职务的干部,是挂职单位所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2.3 岗位安排问题一些挂职单位在安排干部的岗位任务时存在重复和不太合理的情况,会造成干部的工作负担过重和效率低下。
这也是挂职单位需经常优化和调整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建议与展望3.1 建议(1)优化岗位安排挂职单位应根据干部专业特长和需要,合理安排岗位和工作任务,提高干部工作效率。
(2)促进交流挂职单位和原单位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对干部的工作情况和突出表现进行交流,提高工作水平。
3.2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不断地完善挂职锻炼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业务和能力水平,才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创新培养方式,挂职锻炼模式逐渐被广泛采用。
挂职干部锻炼是通过将干部调往其他单位或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深入了解各类工作,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挂职干部锻炼的模式、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挂职干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的了解,获取有关挂职干部锻炼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挂职干部锻炼模式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挂职干部锻炼主要采用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干部调往其他部门挂职,以了解不同工作领域;二是调往企事业单位工作,以了解实际经营管理。
2. 挂职干部锻炼效果调研结果显示,挂职干部锻炼对干部的素质提升和管理能力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挂职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作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
3. 挂职干部锻炼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挂职干部锻炼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位接待安排不到位,挂职干部无法充分了解相关工作;二是干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挂职干部无法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三是挂职干部的工作任务设定不明确,导致干部无所适从。
四、调研分析挂职干部锻炼是一种有效的干部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然而,目前挂职干部锻炼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
1. 单位应加强对挂职干部的接待安排,确保干部能够充分了解相关工作。
单位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让挂职干部深入了解各类工作,参与相关决策和实施过程。
2. 干部之间应加强信息的共享和沟通。
挂职干部需要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了解各类工作的进展和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位和干部可以通过设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3. 挂职干部的工作任务应设定明确。
挂职干部在单位中的工作任务应清晰明确,明确职责和目标,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通过明确的工作任务,干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挂职干部锻炼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挂职锻炼,可以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挂职干部锻炼的实际情况,为提升挂职干部锻炼的效果和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发送问卷链接,并邀请各地挂职干部填写问卷,调研范围主要是国内市级以上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三、调研结果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挂职干部锻炼的思想意识有待加强。
调研发现,部分被调查干部对挂职锻炼的意义和目的有一定的模糊和不清晰,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任务认识不明确,这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目标和动力。
2. 挂职干部锻炼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部分被调查干部表示,挂职锻炼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和刻板,没有真正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定势,缺乏创新和活力。
3. 挂职干部锻炼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调研发现,部分被调查单位在挂职干部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情况,包括管理流程不清晰、责任界定不明确、监督评估不及时等问题。
四、建议和对策1. 加强挂职干部锻炼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提高干部对挂职锻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2. 丰富挂职干部锻炼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培养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完善挂职干部锻炼的管理体制,明确挂职干部的权责和管理流程,加强对挂职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挂职干部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 增加挂职干部锻炼的机会和频次,为更多的年轻干部提供参与挂职锻炼的机会,让更多的干部通过挂职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挂职干部锻炼在提升干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推动挂职干部锻炼工作的发展。
挂职情况调研报告
挂职情况调研报告挂职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挂职是指担任非本部门或其他单位工作职位的人员,在挂职期间保留其原工作单位的职务、薪酬待遇的一种安排。
挂职作为一种培养干部、推动工作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所采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挂职情况,为进一步推进挂职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挂职的形式、机会来源、挂职工作内容、培训情况、挂职收获等方面。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网络调研法。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挂职形式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挂职形式主要包括基层挂职、跨部门挂职和跨单位挂职三种。
基层挂职是指干部到辖区内基层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增强基层工作经验;跨部门挂职是指干部到非本部门相同级别的机关挂职,扩大工作范围;跨单位挂职是指干部到其他不同单位挂职,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这三种形式中,基层挂职最为普遍。
2.机会来源调研结果显示,中央和地方政府是提供挂职机会的主要机构。
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也提供挂职机会,但数量较少。
在机会分配上,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开、透明的力度。
3.挂职工作内容调研结果显示,挂职期间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参与制定政策方案、协助解决实际问题、调研调查、基层工作等。
挂职职位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挂职形式和具体岗位而有所不同。
4.培训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挂职干部在挂职前接受了一定的培训。
这些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管理知识培训等。
但是,目前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培训时间不够长,需要进一步加强。
5.挂职收获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干部对挂职制度表示认同,并认为挂职经历有助于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
在挂职期间,干部们得到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机会,并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同时,许多干部认为挂职制度还应进一步改进,提高挂职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针对挂职制度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挂职机会公开透明度,确保机会公平分配。
挂职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挂职干部调研报告范文以下是一份关于挂职干部调研的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我在近期内担任一名挂职干部,在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现将我所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如下:一、背景和目的我所在的职能部门负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由于挂职干部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背景,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我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地区主要经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规划、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情况;(2)行政管理情况:包括政府机构设置、公共服务状况、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情况;(3)人才流动情况:包括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吸引和留住等方面的情况。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对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2)专家访谈:与地方干部、业界专家等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当前情况的看法和建议;(3)实地考察:参观主要企业、科研机构等,了解其运营模式、技术创新等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1. 地方经济发展情况:(1)主要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对外依赖度较高;(2)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较大;(3)投资环境较为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审批过程较繁琐等。
2. 行政管理情况:(1)政府机构设置相对合理,但行政效能有待提高;(2)公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加强;(3)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3. 人才流动情况:(1)人才引进政策较为完善,但与现实需求不太匹配;(2)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核心人才吸引和留住面临一定挑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
四、政策建议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2.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经济差距;3.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4.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高层次人才供给;6. 制定更加灵活和具体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吸引力;7. 加强核心人才的留住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年关于干部挂职现象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年关于干部挂职现象调研报告年关于干部挂职现象调研报告尽管没有进入当代研究者的视野,干部挂职却在中国走过了将近30多个春秋。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挂职对于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对于中国现实政治的运行,无疑具有深刻影响。
调查显示,到下级机关挂职即下挂最为盛行,并逐渐趋于制度化调查发现,挂职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到下级机关挂职,即下挂,最为典型的是通常所谓的基层锻炼;二是到上级机关乃至中央国家机关挂职,即上挂;三是到其他地区的机关挂职;四是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
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地方政府往往突破常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挂职锻炼形式。
如有的地方政府借助其他地区机关的牵线搭桥,组织公务员到当地民营企业挂职,学习其管理经验,进行招商引资;有的地方政府选派大量的年轻公务员到村级两委担任职务,进行锻炼。
由于区位环境和领导工作思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挂职工作开展得并不均衡,甚至在一地的不同辖区,挂职也迥然不同。
就挂职的类型来说,下挂最为盛行,并逐渐趋于制度化;到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挂职,近年来开始在河北、江西这种内地省份逐渐兴起,并且在未来若干年内呈扩大趋势;至于上挂,地方政府没太多发言权,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的安排。
从干部的意愿来看,他们更愿意去上级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而不是到贫穷落后的乡镇和村挂职,因为两者带来的诱惑实在差别太大。
从挂职的内容来看,下派干部主要是进行资金和项目方面的帮扶;异地挂职干部以招商引资为主,附带学习交流;而上派挂职人员基本上停留在学习提高上。
从挂职的体会来看,下派挂职能真正锻炼干部,磨掉他们身上的官僚气息;异地挂职人员则获得了思想观念上的洗礼;而上挂人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宏观思维方式。
调查表明,挂职已经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专门的条例来规范挂职的运作,但各地都按照某种既定的操作方案安排不同挂职活动,而且各地已经根据实践发展出趋同的准制度安排。
这种准程序化的政府实践方式,为比较不同地方的挂职活动提供了一个起码的依据,也是今后中央提供相关制度供给的基础。
规范干部挂职调研报告
规范干部挂职调研报告干部挂职调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实践方式,能够提高干部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对于推动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规范干部挂职调研报告的撰写,以下是一个700字范例:尊敬的领导:我于某年某月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挂职调研活动,担任某部门副主任的工作,并于某日初到某日末结束。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我对该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现就此做如下报告:一、工作情况:在调研期间,我对该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全面观察和了解。
该部门负责某项工作的统筹、协调与推进,通过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推动该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部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员配备不足、工作责任不明确以及工作流程不科学等。
二、存在的问题:1. 人员配备不足:由于工作量逐年增加,目前该部门的人员已无法胜任工作任务,人员配备紧张。
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实际岗位职责不相符,并且没有明确的培训计划,导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人专门负责解决。
2. 工作责任不明确:该部门的工作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工作推进缺乏效率。
在调研期间,我多次观察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责任推卸现象严重。
3. 工作流程不科学:当前该部门的工作流程主要是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没有推行现代化工作方法。
各环节之间存在信息层层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三、解决措施:1. 人员配备:及时对该部门进行人员补充,根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配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2. 工作责任: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工作分工和协作机制。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推进工作的高效推进,避免责任推卸和信息断层。
3. 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和工作中的错误。
四、总结:通过此次挂职调研,我深刻了解到了该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希望在领导的指导下,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些解决方案,并加以落实,从而推动该部门的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我所在的单位是一所大学,从去年开始,单位开始实施挂职干部制度,旨在为青年干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锤炼工作能力的机会,提高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为了了解挂职干部工作情况,帮助单位完善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我担任了一名挂职干部,同时对挂职干部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以期为单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挂职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访谈法对我所在单位担任挂职干部的人员逐一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新的岗位、新的工作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工作状况和工作感受,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
2.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挂职干部群体在挂职过程中的普遍情况,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由挂职干部自愿填写,主要包括挂职干部的个人情况、挂职前后的职业发展、工作体验、困难和问题,工作建议等方面。
3.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单位相关工作资料和网站发布的相关内容,了解单位在招募挂职干部、挂职干部工作管理、验收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挂职前的情况我根据访谈内容和问卷结果,整理出挂职干部的主要情况:(1)年龄层次:从25岁到35岁的年轻干部,为主要招募对象。
(2)学历:大多数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专业涵盖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等多个领域。
(3)工作经验:参与挂职前,大部分挂职干部已在单位工作一定的时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
此外,一些挂职干部也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
2.挂职后的情况(1)工作内容所有的挂职干部都承担了与他们原有职责不同的工作任务。
在挂职过程中,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了解新的工作内容,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和状态调整。
(2)工作体验大部分挂职干部认为挂职工作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同时,也面临了工作压力和适应新职业环境的困难。
(3)工作反馈挂职干部认为单位能够提供有利的工作发展平台,政策制度体系比较健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挂职任务分配和工作安排可能存在不合理,对于一些紧急情况没有做好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挂职调研报告
关于中心挂职人员任职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心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重视中心“人”的发展,完善各项人力资源体系是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中心在2013-2014学年以“满足中心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助德构才”为宗旨,从而吸引优秀的、对工作贡献大的学生干部入中心挂职锻炼;人才学习主要针对各院系青年就业创业组织的干事,吸收优秀的、上进的干事深入中心各职能部门学习交流。
二、调研目的了解挂职调研工作的基本情况,广泛听取来自中心外部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组织开展新学年人才交流工作。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一)调查对象的选取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为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全体挂职人员。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对问卷进行发放,回收以及整理和分析。
(1)问卷设计:主要涵盖了挂职交流的目的、收获以及对中心的建议与意见等几方面内容(见附件)。
(2)问卷分发:制作“关于中心内部挂职人员任职情况的调研问卷”对整个中心的挂职人员进行发放。
(3)问卷统计: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加整体统计的方法。
(4)问卷分析:主要采用整体分析方法,从点到面,收集到每一份子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
四、调查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关于中心内部的调研问卷”12份,最后共收回问卷9份,其中有效问卷9份,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最后利用这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一)、对挂职交流的目的分析问题1:当初选择来中心挂职的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挂职人员希望在中心挂职过程中扩大视野;中心应在相应的方面做出努力。
(2)关于对中心工作认识的分析问题2你对中心的部门构成及各部门的职能的了解程度有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56/%的挂职人员对中心大体了解,而44%的同学只知道本部门。
说明挂职人员在中心的了解度还不够,应通过举行更多活动增进了解。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我单位决定开展一次挂职锻炼活动。
本次挂职锻炼的目的是促进干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调研目标:本次调研的目标是深入了解挂职锻炼的实施情况,包括参与挂职锻炼的干部人数、锻炼期限、锻炼岗位和锻炼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干部个人发展的影响等。
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对相关文件、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以了解挂职锻炼的政策背景、实施要求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信息;2. 个别访谈:与参与挂职锻炼的干部进行个别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挂职锻炼中所取得的收获、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3. 座谈会:组织开展干部座谈会,邀请挂职锻炼结束的干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体会,同时征求他们对挂职锻炼制度改进的建议。
调研结果:1. 挂职锻炼人数:共有20名干部参与挂职锻炼活动,分别到市级部门、企业和基层服务单位等不同岗位进行锻炼;2. 锻炼期限:每位干部的挂职锻炼期限为6个月,期间需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3. 锻炼岗位:挂职锻炼岗位包括行政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4. 锻炼内容:干部在挂职锻炼期间需全面参与到岗位工作中,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组织会议、参与决策等;5. 个人发展影响:通过挂职锻炼,干部在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调研结论:挂职锻炼是一种有效的干部培养方式,通过参与挂职锻炼,干部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在今后的干部培养工作中,应继续推行挂职锻炼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干部的指导和支持,以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培养效果。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挂职干部锻炼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挂职干部锻炼是一项重要的干部选拔和培养方式,旨在通过在不同部门或单位间交流、锻炼,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为了了解挂职干部锻炼的情况和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匿名方式,向参与挂职干部锻炼的干部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个别访谈则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干部进行,深入了解他们的挂职经验和收获。
三、调研结果1. 干部对挂职锻炼的认可度高:大部分干部认为挂职锻炼对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非常重要,在实践中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和经验。
2. 挂职锻炼对干部的锻炼效果显著:调研发现,挂职锻炼在拓宽干部的视野、增强干部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与不同部门和单位的交流,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同时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3. 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尽管挂职锻炼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有的干部反映挂职锻炼的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发挥锻炼的效果;有的单位对挂职干部关心和支持不够,导致干部在挂职期间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帮助。
四、建议和对策1. 延长挂职锻炼时间:考虑到挂职锻炼的效果,建议适当延长挂职的时间,让干部有更充分的机会去了解和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 支持干部的挂职锻炼:各级领导和单位应给予干部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为干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确保他们在挂职期间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并能积极回馈相关部门和单位。
3. 加强培训和交流:在挂职干部锻炼期间,可以组织一些培训和交流活动,让干部有机会和其他挂职干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4. 加强考核和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估机制,对挂职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估,既是对干部工作的鞭策,也是对挂职锻炼效果的检验,进一步提高挂职锻炼的质量和效果。
干部挂职调研报告
干部挂职调研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要求进行了干部挂职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我所担任的挂职职位是XXXXX,为了更好地了解该职位的实
际工作情况,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深化对相关领域的了解,我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1. 文献资料调研:阅读相关政策文件、实施细则和经验总结等,掌握基本知识。
2. 实地走访调研:与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
3. 数据分析调研: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事实依据。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
(以下仅为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1. 工作情况:
(描述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2. 问题分析:
(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工作流程不畅、资源配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
3. 建议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如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机制等)
四、挂职体会和收获
通过此次挂职调研,我对该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也加深了我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挂职调研使我对工作职能的具体细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下一步,我将结合调研结果,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组织和团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进行的干部挂职调研工作的报告,请领导批示。
此致
敬礼!。
挂职干部主题调研活动报告
挂职干部主题调研活动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安排,我作为挂职干部前往某地进行主题调研活动。
在此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务工作以及群众生活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当地经济结构逐渐多元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务工作方面,当地政府高效运转,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且在民生问题上也有着积极的解决态度,深受群众好评。
同时,我也了解到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等。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挂职干部的责任重大,需要时刻关注和了解基层的情况,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我会抓住机会,认真汲取调研成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谨此报告,望领导予以审阅。
此致敬礼在调研过程中,我还积极走访了农村地区,深入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政府的扶贫政策表示了积极的支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需求。
比如,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我将这些信息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将其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此外,在与地方企业和社区代表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就业和企业发展的情况。
当地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更新等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将在挂职期间,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协调政策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不仅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也感受到了来自基层群众的期盼和需要。
我会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努力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谨此报告,望领导予以审阅。
此致敬礼。
关于挂职干部的专题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关于挂职干部的专题调研报告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
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工作,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
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1、盲目型。
对派出地而言,一些单位(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
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和难点。
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1 / 7精品文档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
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工作目标上急功近利,工作方法上做表面文章,工作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
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工作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
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导读:本文挂职锻炼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于2012年2月到云仙乡党委挂任书记助理,挂职以来,我始终按照区委、政府的要求,立足于在挂职实践中学习提高为目的,本着虚心学习、用心体验、开阔思路,增长见识,广交朋友,树立形象的原则,自觉服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安排,广泛开展调研,主动沟通探讨,积极参与工作,先后走访了云仙乡部分行政村。
通过一听二看三交流的方式,较系统地了解云仙乡在招商引资、农业设施、产业发展、集镇建设等方面的做法,现将本人工作开展调研情况简要总结如下:1、认真考察调研,掌握乡情民意。
云仙乡虽是我以前工作过的地方,但对云仙乡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了解甚少,工作起来不知道从何开展,因此为了挂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积极与乡党委书记、副书记交流与沟通,并积极走访各村,掌握乡情,了解民意,与村干部、党员进行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与他们拉近距离,并对走访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做详细记录。
通过近两个月的调查,我对云仙乡有了进一步的解。
云仙彝族乡是原云仙乡与震东乡于2006年3月18日合并后成立的,俗称"大芦",位于普洱市思茅区西北部,距思茅城5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67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4550户农户,17433人(其中农业人口16355人,非农业人口1078人),有汉、彝、傣、佤等十多种世居民族,主体民族为彝族。
乡境内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最高海拔为大芦山2154米,为思茅区最高峰,最低海拔为小黑江边南宋河口680米,相对高差1475米。
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甚微。
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表多为赤红壤和紫色土,耕地面积51900亩,98%为山地,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咖啡、茶叶、小米辣、橡胶、蔬菜;畜牧业主要养殖黄牛、水牛、山羊、猪、芦山乌骨鸡为主。
挂职调研报告
挂职调研报告挂职调研报告一、挂职的目的和背景挂职是指一个单位的干部在另一个单位挂职锻炼的一项工作安排。
挂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增加其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经验。
本次挂职调研是在某市政府机关挂职,旨在深入了解政府机关的运行情况,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方式和决策流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过程和方法本次挂职调研历时一个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了解和研究政府机关的工作情况。
首先,通过观察和参与政府机关的日常工作,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其次,进行了与政府机关干部的深入交流和座谈,听取他们对政府机关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另外,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问卷调研,了解公众对政府机关的评价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从本次调研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果和发现。
首先,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较低,存在许多冗杂的流程和程序,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政府机关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政府机关的工作对外界的反馈和信息反应较慢,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
最后,政府机关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有待改革,应该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对策和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和发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机关应该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冗杂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政府机关应该加强对外沟通和交流,主动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和信息,及时做出回应。
另外,政府机关应该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注重实际能力和专业素质,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提升。
五、结语通过本次挂职调研,我深入了解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情况和运行机制,收获颇多。
对于今后的工作,我将充分发挥挂职调研产生的经验和收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为实现工作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政府机关能够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和建议,进一步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挂职干部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挂职干部制度应运而生。
挂职干部是指通过选拔选拔培训后调动到其他岗位工作的干部,目的是为了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地方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挂职干部机制的推行情况及其在实践中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推动挂职干部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挂职干部机制的推行情况目前,挂职干部制度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推行良好。
在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决策层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来对接其他地区,增进合作和了解。
挂职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得到了推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选拔机制挂职干部制度对干部的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选拔干部需要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选拔程序公开透明,注重公平选任。
通过公开招聘和内部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干部的选拔过程公正,提升了整体选拔质量。
(二)培训机制培训是提高挂职干部能力的关键环节。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组织相关培训班、讲座和实地考察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挂职干部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尤其是对于挂职干部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以及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挂职干部工作的效果挂职干部工作旨在促进地方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动,提升政府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调研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一)推动经济发展挂职干部工作使得各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得到了加强。
挂职干部在调往的地方通过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们主动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带来了创新和活力。
(二)提高政府部门的整体素质挂职干部的调动不仅提高了个体干部的工作能力,也使得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
挂职干部在调往的地区通过对市政工作的参与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理念。
他们的参与提高了政府部门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也激发了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关于干部挂职现象调研报告
尽管没有进入当代研究者的视野,干部挂职却在中国走过了将近30多个春秋。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挂职对于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对于中国现实政治的运行,无疑具有深刻影响。
调查显示,到下级机关挂职即下挂最为盛行,并逐渐趋于制度化调查发现,挂职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到下级机关挂职,即下挂,最为典型的是通常所谓的基层锻炼;二是到上级机关乃至中央国家机关挂职,即上挂;三是到其他地区的机关挂职;四是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
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地方政府往往突破常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挂职锻炼形式。
如有的地方政府借助其他地区机关的牵线搭桥,组织公务员到当地民营企业挂职,学习其管理经验,进行招商引资;有的地方政府选派大量的年轻公务员到村级两委担任职务,进行锻炼。
由于区位环境和领导工作思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挂职工作开展得并不均衡,甚至在一地的不同辖区,挂职也迥然不同。
就挂职的类型来说,下挂最为盛行,并逐渐趋于制度化;到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挂职,近年来开始在河北、江西这种内地省份逐渐兴起,并且在未来若干年内呈扩大趋势;至于上挂,地方政府没太多发言权,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的安排。
从干部的意愿来看,他们更愿意去上级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而不是到贫穷落后的乡镇和村挂职,因为两者带来的诱惑实在差别太大。
从挂职的内容来看,下派干部主要是进行资金和项目方面的帮扶;异地挂职(去发达地区)干部以招商引资为主,附带学习交流;而上派挂职人员基本上停留在学习提高上。
从挂职的体会来看,下派挂职能真正锻炼干部,磨掉他们身上的官僚气息;异地挂职人员则获得了思想观念上的洗礼;而上挂人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宏观思维方式。
调查表明,挂职已经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专门的条例来规范挂职的运作,但各地都按照某种既定的操作方案安排不同挂职活动,而且各地已经根据实践发展出趋同的准制度安排。
这种准程序化的政府实践方式,为比较不同地方的挂职活动提供了一个起码的依据,也是今后中央提供相关制度供给的基础。
各地在选派挂职干部时,不仅强调政治素质好和工作能力强,而且对年龄和学历都有硬性要求。
如武安和吉林选派挂职干部时,规定年龄不得超过40岁;而株洲和九江则规定挂职人员必须在35周岁以下。
至于学历,基本上清一色要求大专以上。
此外,不同的挂职类型还附加一些特殊的标准,如到基层挂职往往强调热爱农村工作;到异地挂职则强调纪律观念和大局意识;到上
级机关挂职往往是一些重要后备干部。
挂职人员的职务安排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虚职,如xx助理,农村工作指导员;二是实职,包括副县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副主任等党政副职和村党支部书记等少量正职。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下派挂职一般担任实职居多,而去异地挂职和上挂,绝大多数都是出任虚职。
这种差别的出现主要跟接收单位的谈判能力有关,下级政府肯定要义务性地给上面派下来的人以实质性的锻炼;而上级政府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于种种顾虑而不敢让挂职人员担纲。
各地对挂职人员的管理与考核也基本上大同小异,而挂职的评价则涉及挂职成效与提拔使用。
除九江外,其他三地的各种挂职文件,都清一色地规定了挂职期满后,表现优秀的人员,可优先提拔使用。
像吉林,还将挂职成效分为优秀与特别优秀两个层次:对于经考核为优秀的人员,可优先考虑职称、职级晋升;对于特别优秀而且具备提拔条件的,要予以提拔重用。
尽管九江市委组织部的官员反复强调,挂职(哪怕表现很优秀)并不意味着提拔,它只是一种正常的干部锻炼途径。
然而庐山区的挂职实践,似乎刚好与此说法相反。
据笔者观察,庐山区的驻村挂职干部中,表现优秀的,基本上都被提拔了。
可见,不管是书面规定上还是实际政治实践中,挂职已经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唯一需要厘清的是,挂职在提拔条件里面占据多大权重,提拔依据的是组织部门的书面考核结论还是干部的实际挂职成效。
干部挂职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调查发现,挂职的运作并不尽如人意,而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挂职这项准制度的出发点和现实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影响了该制度的绩效。
从挂职人员、派出单位、接收单位三方分别来看,首先挂职人员自身存在认识偏差。
有些挂职人员把挂职锻炼看作一个过场,将自己视作当地的一个短暂过客,认为挂职期间只需应付一下就可以。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满足于敷衍被动地开展工作,而非主动承担相应的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
其次,挂职人员派出单位有不少尴尬。
参加挂职锻炼的人员,一般是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公务员,将他们派出去挂职,对于派出单位来说在短期内无疑是一种损失,特别是那些人员较少、工作量大的单位。
而且在此期间,派出单位还要负担挂职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一定量的挂职补贴,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派出单位作为对口支持单位而对挂职地区(一般是乡镇和村)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
有的派出单位干脆形象地将这种做法称之为为他人作嫁衣。
正因如此,有些派出单位要求挂职人员兼顾原来的工作,而不是按规定彻底与之脱钩。
在访谈的同时,挂职人员接收单位颇有顾虑。
一是职位安排上的顾虑。
挂职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出于对挂职人员不熟悉情况和短期行为的担心,接收单位一般不敢安排主管或分管某方面工作的实职,而只是安排一些辅助性的虚职,这样挂职人员很难得到实际的锻炼。
二是费用方面的顾虑。
尽管挂职人员的工资奖金由原单位承担,但接收单位要为挂职人员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和经费,如果是挂领导职务,还要配备秘书、司机和小车,这些费用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对于那些财政收入较少的贫困地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三是后果方面的顾虑。
如果挂职人员的工作确有成效,接收单位负担上述费用还是值得的;但如果挂职人员的工作毫无起色甚至出现负面效应,接收单位无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