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案(名校资料)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2. 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3. 将按比分配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分配。
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2)讲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3)通过实例讲解按比分配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的应用——按比分配2. 板书内容:(1)按比分配的概念(2)按比分配的方法(3)按比分配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后习题2. 实际问题解决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按比分配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难点能否突破,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到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单元《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基本性质,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1、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4页的例2,并把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思考:思考:1.根据题意你是怎样理解按比分配的?2.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有呢些?3.说说你的解题思路?(5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四、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1.根据题意你是怎样理解按比分配的?2.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有呢些?3.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小结: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1.用分数乘法解。
步骤:(1)求出总分数(2)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3)求出各部分的数量2.用份数解。
步骤:(1)求出总份数(2)求出每一份是多少(3)分别求出各部分是多少(二)书面检测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出示ppt上的检测题,学生做题。
六、议一议:(一)同桌交换试卷(二)出示标准答案(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六)错题板书黑板上,让做错的同学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找不出错误,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
(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七、练一练今天的知识学会了吗?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完成下列当堂练习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能够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和讨论,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如分配遗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按比分配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按比分配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按比分配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解释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听讲并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按比分配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安排课堂实验,如制作比例尺,测量物体长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创设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商场打折情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知识。
4.合作交流提升: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假设学校要为一次户外活动准备食物,预算为1000元。现在有四个不同的食品选项,每个选项的价格和学生们希望购买的数量如下表所示。请你们小组讨论如何分配这1000元,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满意。”
5.写作反思: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总结:强调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将比例的概念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布置一些基础的按比例分配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基本计算和应用。
-例如:“如果小明有100元,他打算按照2:3:5的比例分给他的三个好朋友,请计算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钱。”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比例知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一家商店,原价为200元的商品正在打8折出售,请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如果你有500元,按照这个折扣,你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这样的商品?”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积极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人教版六上《解决问题-按比例分配》教案——小舒
《解决问题》玲珑小学舒景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p54例2 按比例分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并理解按一定的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多种解题方法。
2.难点:将应用题中的比转化为分数。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比,比表示的是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利用比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出示主题图:妈妈按照蜂蜜和水的比是1:9调配了一杯500ml的蜂蜜水。
请学生思考得到了哪些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蜂蜜和水的比是1:9 蜂蜜水500ml 其中蜂蜜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二、探索新知1.尝试解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派代表汇报那么组找出了几种方法,交流汇报。
3.分析与解答。
预设:①方法一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
总份数:1+9=10(份)每份数: 500÷10=50(mL)蜂蜜的体积:50×1=50(mL)水的体积:50×9=450(mL)②方法二先把比化成分数,蜂蜜占总量的1/5,水占总量的4/5。
用分数乘法来解答。
总份数:1+9=10(份)蜂蜜的体积:500× 1/10=50(mL)水的体积:500×9/10 =450(mL)③方法三:列方程解答解:设蜂蜜为xml,则水为4xml,x+9x=50010x=500x=500÷10x=1004×100=450(ml)3.验证所求答案是否正确。
预设:求和蜂蜜+水=100+400=500ml 求比蜂蜜:水=100:400=1:45.强化提升:因口感不够香甜,妈妈进行了改良,按照蜂蜜、果汁、水的比为1:2:7。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课题名称:按比分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实例巩固比的意义及比的基本概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勇于面对困难。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定义及比的运算法则。
2.通过实例灵活运用比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比的概念及应用。
2.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黑板、教材。
2.教学素材:课件、教案、练习册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 1. 通过举例子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对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20分钟) 1. 讲解比的定义及比的基本概念。
2. 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比的运算方式。
3. 整理比例运算的规律,让学生牢固掌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四、拓展应用(15分钟) 1.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问题,将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2.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 强调比例运算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六、作业布置1.精选练习题,布置作业。
2.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并检查作业情况。
七、课后反思1.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比率运算是否掌握得较好。
2.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建议。
3.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會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例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学生思考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这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一)自主探索1.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计算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4.汇报:不同做法的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女生:4×5=20(人);男生:4×7=28(人)。
预设(2):女生:男生:(人)。
5.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包括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与分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研究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是一种把数量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的方法。
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这是一瓶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上标明了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
根据这些比例,我们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在阅读和理解这个实例时,我们需要知道浓缩液是指纯清洁剂,而稀释液是指加水之后的清洁剂。
我们可以通过独立解题和交流汇报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一中,我们把总体积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浓缩液占100mL,水占400mL。
在预设二中,我们需要知道浓缩液和水各占总体积的多少比例。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验证浓缩液与水的比例是否为1:4来验证结果。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可以进行基本练和发展提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来分配数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比来分配数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按比分配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橘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3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得到的的水果数量相等?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的年龄之比是2:3:4,求这家三口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引导学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按比分配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展示给大家。
4.巩固(10分钟)讲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的时间分配如下: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总计:50分钟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按比分配》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分配生日礼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比如PPT、例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例如,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产品A的产量是产品B的2倍,如果产品A的产量增加了20%,那么产品B的产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练习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那么如果男生增加了5人,男女生的人数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例题,通过讨论和计算,得出按比例分配的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对难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1、2、3题,旨在巩固按比分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情景剧、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助,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经进入六年级,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对比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计算和应用。然而,对于按比分配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2016-2017年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资料:教材分析(名校资料)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最后一个内容。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它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的辨正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按比例分配问题大致有三种解法,教材是采用先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
这样安排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对前面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这里把比转化成了份数后,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所以,教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材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例题,使学生从中体会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优化意识和平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求出各部分量。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一)自主探索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女生:45=20(人);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
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预设(2):女生:(人);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比的概念进行分配运算。
•难点:对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思维,找到比例关系进行分配计算。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演示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教学工具:小白板、彩色粉笔、教师带比例尺。
3.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复习课本中与比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按比分配”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利用PPT演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比例关系的思考:“小明和小红按照什么比例分糖果能公平吗?”•学生回答并讨论。
2. 梳理比的概念(10分钟)•老师用具体的例子辅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总结比的用法。
3. 练习分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老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按照比例分配,组内合作讨论,找到正确答案后展示。
4.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比的概念和应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及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挑战实践(15分钟)•学生个别挑战抽选讲解一些难题,其他同学主动配合思考。
3. 分享合作(15分钟)•学生分享解题独特方法并评价,组内同学合作完成其他一些应用题。
4. 提升训练(5分钟)•发放针对巩固练习题,当堂讲解并布置复习题巩固。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相互帮助,增强了对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问题解答环节,有些学生解题思路不够清晰,需要多加指导和引导。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实战案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2.思考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尝试用比的概念解决。
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了比的概念及应用,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运用方法。
2.能够按比例进行分配和比较大小。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和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按比例进行分配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量的等量关系的数之比。
•比例的性质:当比例中两个比值成比例时,第一个比值叫做第二个比值的倍数。
即如果a:b = c:d,则a是c的倍数,b是d的倍数。
2. 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是根据一定比例将一个总量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是总量乘以比例中的某一项的结果。
例如,按照比例1:2分配100元,则第一份为1/3100=33.33元,第二份为2/3100=66.67元。
3.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比例的知识,例如物品的按比例分配、图形的按比例放大缩小等。
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例演示: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练习引导: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预习概念。
2.概念讲解:介绍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
3.按比例分配练习:设计一些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4.实际问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应用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知识。
5.课堂讨论:让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6.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比例分配的知识,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发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比例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比例分配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人教新课标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5.培养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按比分配是指将一个数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定义及意义,能够识别并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按比分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按比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如何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计算。
(3)比例性质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对比例的性质掌握不够灵活。
举例:设计一些变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强对比例性质的运用。
(4)计算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在按比分配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需要注意细节。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按比分配》这一章节。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分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按比分配》。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分配数量。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计算方法、比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比来进行数量的分配;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性质,难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量的分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接触比的概念,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比的定义:介绍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用冒号“:”表示。
例如:10:2表示10和2的比。
3. 讲解比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比来计算数量。
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要分成2份,每份的苹果数就是10:2,计算方法是10÷2=5,所以每份有5个苹果。
4. 讲解比的性质:讲解比的性质,例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例如:如果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橘子?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7. 板书设计:板书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以及解题步骤。
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12:3=4(2)一本书有300页,小明已经看了15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答案:300150=150(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比例、比例尺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对比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对按比分配的方法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按比分配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实物,如苹果、糖果等,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实例,如苹果分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苹果?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按比分配的方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如何按比分配数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优化意识和平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求出各部分量。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
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2)、故事引趣,设置悬念。
3、指导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4、放手尝试,主动探求新知。
5、讨论归纳,创造参与机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头列式并解答。
(1)200 kg的是多少千克?[200× =50(kg)]
(2)某班有男生18人,女生14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18∶14=9∶7)
(3)学校体育组买来了三种球,其中篮球5个,足球4个,排球8个。
①买来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的比是多少?(5∶4∶8)
②篮球的个数占三种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足球的个数占三种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④排球的个数占三种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⑤如果不知道买来的球的总数,只知道买来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的个数比,你能求出这三种球的个数各占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吗?(引导学生根据份数思考问题)
2.引入新课。
比的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跳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把连比转化成总数的几分之几。
分散解决问题的难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学习
1.教学教材54页例2。
(1)PPT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2:如果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阅读与理解。
①题目中要配制什么?(配制500 mL的稀释液)
②是按什么进行配制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的比进行配制)
③“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 mL的稀释液中,浓缩液的体积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
(3)分析与解答。
讨论: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毫升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
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解法)
思路一先把比化成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
浓缩液的体积:500× =100(mL)
水的体积:500× =400(mL)
思路二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
A.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份)
B.浓缩液的体积:500÷5×1=100(mL)
C.水的体积:500÷5×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 mL,水有400 mL。
(4)验证所求问题。
方法一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体积。
方法二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2.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按比例分配)
3.整理解题思路。
(1)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整数的归一问题,即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数,再用乘法求出几份数。
(板书:整数的归一问题 )
(2)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也可以转化成分数问题,先把比转化成,再用总数× 。
设计意图: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重点是把几个量的比转化成这几个量分别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通过读题、释疑、讨论等帮助学生弄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常用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整数的归一问题,即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数,再用乘法求出几份数。
四、课堂练习
1.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
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方法一:
51+50=101
303÷101=3(人)
3×51=153(人)
3×50=150(人)
方法二:
51+50=101
303× 51/101 =153(人)
303×50/101=150(人)
2. 我会填
3.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4.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
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5.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五、作业布置
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方法一、总份数:4+1=5
每份数:500÷5=100(毫升)
各份数: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答: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400毫升
和100毫升
方法二、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答: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400毫升
和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