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差异-精选文档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作文_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作文_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各领域合作的深化,正确对待我国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由于民族历史问题而产生崇拜或排斥等诸多心态,本文认为对待中外文明应秉持承认、尊重、学习、理解、互补、共荣的基本态度,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外文化;异同;交流;理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各种文化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各有不同于他者的独特之处。
中国自百年前被迫打开国门,三十多年前自主对外开放以来,关于中外文化异同的讨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
既有长期旅居海外人士乃至华裔后代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也有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学者的潜心研究,深入分析,更有许多老外也乐此不疲,这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都是大有裨益的。
下面我仅就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对怎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异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承认、尊重文化主要指某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不合理的一切,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可以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种文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
我们对中外文化要一视同仁,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不能采取鸵鸟态度闭上眼睛当作不存在,也不能自我否定采取民族文化上的虚无主义态度认为外来的一切都比本土的好,更不应采取文化沙文主义,视一切外来文化为蛮夷,唯我中华文化独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不利人,也束缚自身的发展。
比如希伯来文化,已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犹太民族两千多年来散布世界各地,直到二战后才有了以色列这个国家,但却能保持自己的传统,维系着民族的延续。
靠的就是文化的强大力量!伊朗总统内贾德先生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怎么可能?犹太民族受到的迫害,遭受的苦难还少吗?有文化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谁能把深入骨髓血液中的文化轻轻抹去呢?承认各民族文化,就要尊重它。
【高中政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说课课件+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高二学生
知识
能 力 情感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学科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在发展中华文化中,要反对彻底拒 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
盘西化论这两种错误观点。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小结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 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掌 握科学知识。
作业布置
1.完成本框相关课时作业 2.辩论:该不该取消英语 的主科地位?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国文化前进方向为 什么没有向左也没 有向右,而是选择 了第三条路——马 克思主义?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的原因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议题2:为主还是为用?——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甘地的这段话启 示我们应该如何 处理好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 系?
对待外来文 化的要求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课标要求
学生学情 教师技能
教学目标
议题式教学
01 教 法
学 02 法
探究学习法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3课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辨析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观点。
2.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3.了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4.把握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在发展中华文化中,要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这两种错误观点;认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科学精神:通过辨析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这两种错误观点,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难点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观点;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师准备指导学生查阅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文献资料,搜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有关对待外来文化的名言,搜集中外文化相互借鉴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实例。
精选素材,科学设置情境,精心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文献资料,搜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有关对待外来文化的名言,搜集中外文化相互借鉴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实例。
情景导入导入一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导入二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毛泽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通过《东张西望,路在何方》这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认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观点。
(2)通过《海纳百川,大道致远》设置开放性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理解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教学设计
授课主题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授课教师
课程标准及
教材内容解读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是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第三框题,是第八课的落脚点,总结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标要求: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明确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激进的观点,帮助学生明确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能力素养方面: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已大致形成。辩证源自维,全面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基本具备。
情感认知方面:中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较多,且感兴趣,这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有些学生迷失在外来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了解;有些学生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这些都是片面的。
(2)请画出思维路径图,写出关键词(写在卡纸上);
(3)小组合作,派代表展示,限时4分钟
画思维路径图,能够提高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举例说明,特别是正面反面例子的对比,能在思维的冲突中,让学生辩证分析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如果我们盲目照搬外来元素,就会导致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被抹杀。如果我们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成果,不仅不会抹杀民族特色,反而会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外来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又关注学生在课后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通过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如课堂参与度、观点阐述、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来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认识水平。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使学生能够理性地评价和借鉴外来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4.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如课堂参与度、观点阐述、实践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效果,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doc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doc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又维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精神象征。
任何一个民族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都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而传统文化正是这个民族独特性和个性的重要体现。
传统文化不仅为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形态。
二、外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外来文化是指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外来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而促进我们的思考和创新。
外来文化的引入也可以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外来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引入外来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我们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根基,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引入外来文化。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差异

中考复习训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差异一、单项选择题1.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完美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
这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吸收健康的外来文化③传承中华文明,排斥外来文化④中西交融,兼收并蓄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④【答案】C2.如今,可口可乐饮料、麦当劳快餐等舶来品,已为广大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①照搬照抄,全盘吸收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尊重差异,平等交流④放弃自我,虚心学习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3.近日,一曲《江南style》迅速唱红全球,骑马舞风靡各地,外来文化正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强B. 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全盘肯定C. 应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D. 应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答案】B4.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新疆等民族地区从历史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一跃而成开放的前沿地带。
我们在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打交道时,面对不同的名字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①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文化②倡导文明宽容,促进互学互鉴③坚持汉族特色,强化自身优势④搁置文化交心,埋头开拓市场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答案】A5.2019年10月26日,第九届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开幕,本届陶瓷文化艺术节以“陶醉中国、筑梦宜兴;以陶为媒、同创未来”为主题,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呼应,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积极践行,也是对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的积极探索。
许多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在与国外友人交往时,我们应该()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平等对待②对外来文化一概排斥,拒绝交流③对外来文化全部吸收,追求时尚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C6.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谁过圣诞节就处分谁”。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

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
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
胡适
陈序经
材料二: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
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
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
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
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康有为
梁启超
思考: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指出他们的不足?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2.怎样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
②立足中国国情,实现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是否意味着吸收外 来文化的所有精华?
我们应当坚持“洋为中用”,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 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 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B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会徽“冬梦”和会徽“飞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 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这一设计理念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吸收和借鉴外 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材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不涉及中华文化与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故 ②不符合题意。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故③说法错误。
危害: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启示: 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倾向。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哪一种错误的思想
1.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民族虚无主义
2.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doc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doc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更是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许多外来文化如风靡中国,这向民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机会。
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神意义深远、历史延续时间长,深深影响着当今中国的社会及各个领域文化发展。
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家主义具有特定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国家精神是赋予每个国民的精神向往,保护、发展传统文化将天之骄子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在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存发展,相辅相成,是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趋势。
许多外来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新的活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不同思想观念给社会带来更多样的发展。
但是,同样要求我们审慎把握,理性判断和评估,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这种文化交流之中,以及用“中国情调”赋予外来文化新的、积极向上的内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心灵意义上进行一次深刻的会谈,最终营造“两种文化兼容互融,鲜明特色的中国社会文化” 的和谐氛围。
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更加有利的文化交流环境,宣传可接受的文化形态;其次,学术界、专家顾问、社会组织等应当加强行为约束,加强文化自律,不断丰富中国文化的品格与深度;同时,也要不断参与国际文化互动,在外来文化中选择具有新鲜性和健康性的文化传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入接触、汇合,从而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并提高其文化质量。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要接受外来文化的新鲜性,积极借鉴其精华,又要注重文化的特色,坚持传统文化的独有性、价值性、以及历史价值。
坚持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文化更加融合繁荣发展。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共的和高品味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并占领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
具有 的文化消费需求。
,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一)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 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
来处理问题。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主义 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教条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 了重大损失。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王明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犯了什么错误?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思考:你认同上述观点吗?它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
文化复古主义: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一)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倾向
思考:上述两种错误倾向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 国文化。
——毛泽东
马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 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 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 论。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Word版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涵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从历史上延续下来得民族文化。
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的时代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所谓外来文化,是指从其他民族传入,或本民族从其他民族引进的文化。
有人认为: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即外来文化。
那看看我们现在的地产流行文化:欧陆文化、欧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
就象看到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人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厕所文化、阳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
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固步自封,辩证的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
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对传统文化: (1)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不能割断历史,而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
(2)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
要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
(3)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政治统编版_正确对待外来文化_PPT下载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动了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发展。
2、要求/措施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谢谢观看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一文切化有 发利展于必我须国保文持化开事放业的和心文态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坚一持、以 面我向为世主界、博为采我众所长用、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坚一持、以 面我向为世主界、博为采我众所长用、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一经、营面 管向理世理界念和博运采行众机长制 文2、化对发待展外必来须文保化持的开正放确的态心度态 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1)
照搬西方文化
(2)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服装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隋朝
唐朝、唐朝(中后期)
宋、明、清 清 清末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服装的演变
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样
中西结合 当代
古为今用 至今
近代 民国 请添加你的小标题
中性风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音乐 舞蹈 商业
吸收一切有益 经验、积极成 果、经营管理 理念和运行机
小结:
Please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一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措施 三个有利于
二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措施 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吸收外来 有益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二 你的、观立点足是国什情么交?流为互什鉴么 一坚切持有 以利我于为丰主富、我为国我人所民用文、化坚生守活中的华积文极化成的果立场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外2、来对文待化外也来不文能化直的接正解确决态中度国的问题 一坚、持面 以向我世为界主、博为采我众所长用、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一你切的有 观利点于是我什国么文?化为事什业么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你吸的收观 一点切是有什益么经?验为、什积么极成果、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你一的、观 面点向是世什界么?博为采什众么长 一吸、收面 外向来世有界益文化博,采推众动长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一切有利于我国社文会化主事义业文和化文建化设产的业有的益经经营验理念和运行机制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2.措施
①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 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 持“洋为中用”,坚持以 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深化 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
1
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
1
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 “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
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激进观点
正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确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式快餐”是如何实现发展壮大的? “永和豆浆”的成功,对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何启示?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
(2)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 开放的心态,面向 世界,博采众长。
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 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 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 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阅读与思考 P108
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 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出 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历史虚无主义
启 文
示化民:发族展虚无必主须义坚持
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正确方向,反对民
千年道统不能丢弃,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 就是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恢
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习题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合格考达标练1.中国民族交响乐原创歌剧《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
可见,歌剧《莫高窟》在创作中坚持()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在多样中求同,在交流中化异③古为今用,中西合璧④在竞争中合作,在借鉴中创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化异”的说法是错误的,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竞争,排除④;①③符合题意。
2.莫言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这体现的道理是()A.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C.植根于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逃离是为了不让大师的写作风格抹杀自己的创作个性,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
3.日前,某县宣布成立诸葛亮文化研究会,争抢诸葛亮出生地,引发舆论热议。
争抢诸葛亮出生地的背后是一些地方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争相“傍名人”,好像没有名人就没有文化。
这提醒我们,发展文化()①应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倾向②要坚守历史和文化的底线③须克服封闭主义倾向④应立足社会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傍名人”说明在文化发展中没有立足社会实践,没有坚守历史和文化的底线,②④入选;民族虚无主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材料未体现,①不选;材料未涉及封闭主义的倾向,③不选。
4.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改造传统中医、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
这表明“中医现代化”()①需要中西医药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②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③需要体现时代精神④要全盘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中医现代化”,需要中西医药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①②正确;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中“全盘接受”的说法错误。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课时作业22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时作业2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③“不忘本来”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全盘继承④“面向未来”就是要创新发展,开辟中华文化新境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图是著名画家吴冠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采用油画的形式,既展现了西方绘画的形式美,又表现出了传统中国画的意境。
这说明()A.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B.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博采众长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3.在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五四运动时期,就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材料中的观点表面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②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没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绚丽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在丝绸之路千余年发展演变下,由来自中国、印度、希腊、中亚和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不断交流融汇,进而创新形成古代人类文化、艺术硕果。
这启示我们()①坚持文化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②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促进文化交流,减少文化差异④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模仿西医作为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解析版)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要求我们()A.必须以世界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成果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批判地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D.全盘复制外国文化【答案】B【详解】B:“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要求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B正确。
A: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A表述错误。
C:材料强调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是强调批判地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C错误。
D: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全盘复制外国文化。
D错误。
故本题选B。
2.随着外来文化快速涌入我国,出现了部分人在思想观念、民族节日等方面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
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A.必须保持开放心态吸收各国文化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必须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D.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D【详解】D:随着外来文化快速涌入我国,出现了部分人在思想观念、民族节日等方面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
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D入选。
A:保持开放心态吸收各国有益文化,故A不选。
B:材料并未涉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故B不选。
C: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尊重的是其它民族文化,故C不选。
故本题选D。
3.自1790年起,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南腔北调汇聚北京,众多名角同城竞技。
为了获得京城观众的认可,徽班在声腔、曲调方面吸收了其他戏曲艺术的长处,进行了创新,更符合当地观众的审美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训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差异一、单项选择题1.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完美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
这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吸收健康的外来文化③传承中华文明,排斥外来文化④中西交融,兼收并蓄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④【答案】C2.如今,可口可乐饮料、麦当劳快餐等舶来品,已为广大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①照搬照抄,全盘吸收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尊重差异,平等交流④放弃自我,虚心学习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3.近日,一曲《江南style》迅速唱红全球,骑马舞风靡各地,外来文化正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强B. 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全盘肯定C. 应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D. 应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答案】B4.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新疆等民族地区从历史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一跃而成开放的前沿地带。
我们在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打交道时,面对不同的名字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①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文化②倡导文明宽容,促进互学互鉴③坚持汉族特色,强化自身优势④搁置文化交心,埋头开拓市场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答案】A5.2019年10月26日,第九届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开幕,本届陶瓷文化艺术节以“陶醉中国、筑梦宜兴;以陶为媒、同创未来”为主题,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呼应,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积极践行,也是对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的积极探索。
许多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在与国外友人交往时,我们应该()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平等对待②对外来文化一概排斥,拒绝交流③对外来文化全部吸收,追求时尚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C6.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谁过圣诞节就处分谁”。
某××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得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节有关的活动”。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B. 应批判吸收外来文化而非一味拒绝C. 这些单位防患于未然,很值得肯定D. 增强文化自信需全面抵制外来文化【答案】B7.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反而被淡忘了。
下列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民族的文化终将被世界的文化B.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这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C.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但要加以引导,既吸收外来文化,又弘扬本民族文化D.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极不正常的,是数典忘祖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答案】C8.如今,可口可乐、麦当劳快餐、松下电器等舶来品,已为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 中国文化已难再延续,将被逐渐淘汰B. 外来文化都很优秀C. 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失去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D.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大人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答案】C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经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A. 文化对提高人的素质有重要作用B.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C. 文化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D.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答案】A10.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按西方的习俗,人们可以在这一天随意愚弄他人。
于是这一天,有两个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区贴满了落款为“居委会”的停水通知。
看到这个“通知”,小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接了很多水备用,一时“水满为患”。
居委会查明真相后,严厉批评了这两个同学。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①要树立社会公德意识,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②吸收外来文化应结合我国的国情③要增强法制观念④要坚持排斥外来文化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D11.下列举措有利于中华文化创新的有()①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全盘接受西方文化④加强与世界多种文化交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12.对待民族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即()A. 理解、沟通B. 对立、接受C. 排斥、理解D. 欣赏、接受【答案】C13.莫言得到中国籍公民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莫言的文风突出中国的人文风采,更揉合了西方新时代的元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特别是文学形式,是识别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特征②说明中国向世界的科学文化领域发展,国际社会也向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莫言能获得诺贝尔奖,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吸引世界眼球的独特魅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二、辨析题1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
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传承中华文明,排斥外来文化。
【答案】此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示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历史的瑰宝。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继承中华民族历族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对待我国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所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也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把它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
三、材料分析题15.曾几何时,随着《大长今》热播,一股“韩流”席卷中国,韩菜、韩服、韩国料理一时潮起潮涌,“哈韩”一族引领时尚;记忆犹新,《指环王》、《哈利.波特》和《奥特曼》称霸影院和图书市场;锥心刺骨,《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正统治着动漫市场。
阅读材料,请回答:(1)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1)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
或外来文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2)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八”姑娘节是为了纪念宋代飞山洞蛮女英雄杨黎娘而传承下来的民族节日,是苗家妇女特有的节日,主要流传于以绥宁为中心的湘桂黔边苗族聚集区。
“四八”姑娘节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八”姑娘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
唱山歌,吹木叶,听苗笛,都是多情的苗族儿女表达火热爱情的方式。
材料二:世界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习俗和禁忌。
在地中海国家,如果你和别人交谈时没有碰对方的手臂,或见面问候时没和对方亲吻拥抱,别人会认为你不热情。
但在韩国,拍别人的背会让对方感觉不安。
在泰国,头是很神圣的部位,就算是小孩子的头也不要随便乱拍。
在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地方,男女交往都被禁止,更不要说身体接触了回答下列问题:(1)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你的态度是什么?(2)对待文化差异,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3)面对不同文化,你的做法是什么?(4)说一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答案】(1)批判地继承,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3)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4)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17.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体现当今时代主题,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国内和国际社会对高峰论坛十分关注。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
(1)“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当今时代主题。
请问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是什么?(2)北京主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年的北京又将是各国友人汇聚的地方,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3)中方希望通过主办此次高峰论坛,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进展,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
请你谈一谈合作的价值有哪些?【答案】(1)和平与发展。
(2)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的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四、综合题18.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想,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三次架”。
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1)这则幽默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根据你的了解,列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文化和习俗上的差异。
(3)面对各国的文化与习俗差异,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答案】(1)说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
(2)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养老模式上;姓名;传统节日;礼仪等。
(3)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既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相互平等交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