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者及主要作品介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知识点整理一、《骆驼祥子》基础知识: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祥子与车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辽宁省锦州市2004 年中考题)5.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6.“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8.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0.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1.《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16.1951 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7.《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8,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驿路梨花》课文讲解
14《驿路梨花》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彭荆风,生于1929年,江西萍乡人。
读到初中二年级因家贫辍学,当过报社校对、记者、编辑。
1950年随军进入云南边疆,历任创作员、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在西南边疆四十余年,足迹踏遍云贵高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版小说集《边寨亲人》《佧瓦部落的火把》,其中《当芦!吹响的时候》被改编成电影《芦!恋歌》,和另一部电影《边寨烽火》,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开始罹难长达22年,并坐牢7年,在狱中偷写长篇小说《断肠草》。
新时期复出后出版了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师长在向士兵敬礼》,中篇小说《爱与恨的边界》《云里雾里》等以及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等。
其中短篇《今夜月色好》获第八届(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数十年来彭荆风笔耕不辍,是一位为西南边疆军民的斗争和建设生活执着而深情地吟唱的歌者。
(选自《中国文学通史》第11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二、关于《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选自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一。
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
西京,即洛阳。
据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武钜派遣乡兵总辖杜隐等,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
陆游闻之激动万分,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
在诗中,他热情歌颂了宋军收复西京的壮举,嘲笑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迷梦一朝破灭。
陆游认为这胜利,是宋代已故诸帝的仁义恩德给人间洒下的雨露,此后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天下从此太平。
写到这里,诗人浮想联翩:预知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
三、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彭荆风)多年的写作经验使我觉得,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有特色和新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词语解释及作者简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词语解释及作者简介1《邓稼先》一、字词读音元勋yuánxūn奠基diànjī选聘xuǎnpìn谣言yáoyán背诵bèisòng昼夜zhòuyè昆仑kūnlún挚友zhìyǒu开拓kāituò难堪nán kān仰慕yǎng mù孕育yùn yù萦带yíngdài燕然未勒yānrán wèi lè殷红yān hóng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至死不懈zhìsǐbúxiè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层出不穷céng chūbùqióng铤而走险:tǐngér zǒu xiǎn二、词语解释◆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很少。
至死不懈: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
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指众所周知。
孺:小孩。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简介
一、个人经历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著名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
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作品《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二、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秦腔》、《高老庄》、《怀念狼》、《废都》、《浮躁》等;
中短篇小说集:《野火集》、《山地笔记》、《贾平凹自选集》、《商州散记》、《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等;
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坐佛》、《心迹》等。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
诗集:《空白》、《平凹文论集》
相关评论:《学活着》、《造一座房子住梦》、《平凹与三毛》
其中代表作品:《浮躁》、《秦腔》、《废都》、《满月儿》、《腊月正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
自 食 其 力
……
互 助
……
同 样 的 期 待
我 想 上 学
……
的 床
我 们 的 课 桌 , 我 们
……
拓 展 思 考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
现像老王这样的人? 你关注过他们吗? 你应该如何去对待 他们?
所谓幸与不幸,
包括天赋条件,
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 子。 C、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 息”,便就没了
D、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 瞎的。
具 体 品 析
通过这段精彩的描写,我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老王
的哪些性格特点?
老实厚道 知恩图报
精 彩 赏 析
作者: 杨 绛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
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
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 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
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
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 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 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者父母
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
你有预习吗?
观察简笔画,描述老王的形象?
满脸的皱纹,一个历尽
沧桑的老人。 破旧的衣着,一个贫穷 的老人。 弯弯的驼背,一个背负 着生活重担的老人。
整 体 感 知
梳理情节,说说老王是 一个怎样的人?
具 体 品 析
不幸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1、阅读1 至4段,这部分交代了 有关老王的什么情况?(从职业、 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 来看)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要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经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体会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关于标题:本文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标题呢?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归纳概括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归纳概括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语带双关。
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
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
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三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三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张中行(1909年—2006年),著名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2.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当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内容主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亲历的几件与叶圣陶先生有关的几件小事,再辅以他人的转述和评价,从生活和事业两个角度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宽厚待人的崇高品质和君子风范,平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之意与追思之情。
关键字词丁卯mǎo:中国传统历法采用干支纪年,丁卯年是六十个干支纪年中的一个。
修润:修改,润色。
生疏:不熟悉。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
恳切:诚恳殷切。
譬pì如:比如。
朦胧méng lóng:含糊。
累赘léi zhuì:多余。
别扭biè 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妥帖tuǒ tiē:合适。
诲huì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著作等身:作品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形容著述极多。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pè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写作技巧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正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典范。
从内容上看,文中回顾的叶圣陶先生相关的往事有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小事,也有对待文学和语言发展方向的严肃讨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他人的转述评价。
内容虽繁多却不杂乱,作者以自己叶圣陶先生的君子德行为中心来组织材料,先突出先生宽于待人的一面,再展现其严于律已,专于事业的一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词语解释及作者简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词语解释及作者简介1《邓稼先》一、字词读音元勋yua nxCin奠基dianj T选聘XUanPin谣言yaoyan背诵beis∂ng昼夜ZhdUye昆仑kUnlCin挚友Zh iyδu开拓kaitu∂难堪nan kan仰慕ydng mu孕冇yCιn yu萦带yingd ai燕然未勒yanran Wei Ie殷红yan hong可歌可泣kegekeqi鲜为人知XidnWOiranZhT至死不懈ZhiSIbUXie鞠躬尽瘁Jugongjincui当之无愧dangzhTwukul家喻户晓jiayuhuxiαo锋芒申露fengmangbilu妇孺皆知furujiezhT马革裹尸ma go guδ ShT 层出不穷Ceng ChU bu qiong铤而走险:ting QrZOUXid二、词语解释♦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很少。
至死不懈: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岀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
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人气盛逞强。
妇孫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干全都显霸岀来。
多形容指众所周知。
孺:小孩。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铤而走险::是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
三、作者《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杨振宁, 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获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氫理和新型核武器做岀了重大贡献。
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说和做》一、字词读音梳头ShUtOU抱歉baoqian秩序ZhiXU 深宵Shen XiaO伴侣b∂nl Q小楷XidOkai硕果ShUdguδ卓越Zhuoyue迭起dieqi澎湃PengPai大无畏dawuwei典籍Ciianji衰微ShUaiWei校补ji∂o bu赫然he ran警报迭起jιng b∂odi6 q I无暇WUXia昂首挺胸6ng shδu ting xiδng 锲而不舍qieerbushe 目不窥园mubukuTyuan 沥尽心血Iijin XTnXUe心不在焉XTnbUZaiyan: 慷慨淋漓kangkαi IinIi气冲斗牛qichongd∂uniu仰之弥髙yang ZhI mi gao 炯炯目光jiδng jiδng mu guang 群蚁排衙qιinyι Pdi ya兀兀穷年WUWUqiong nian 迥乎不同jiδng hu bu tong 一反既往yi fun jiwαng二、词语解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细节探究 第五段开头部分中的“恰恰”、“眼看”、“匆匆”、“汽车路边”、 “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词句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交代这些细节, 说明这场战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的? 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准确反映了当时战斗发生的情势:时间紧迫,地形 不利,形势严峻,从而突出了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决“阻止 敌人”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精神。
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佳句品析 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 抒情。唤起读者感情,引起共鸣。 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阅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设问。引人注意。
佳句品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 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佳句品析 第九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十四段连用四个感叹句有什么作用?
连用四个感叹句,强而有力地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第一 流”“优秀”等词语直抒胸臆,使作者的感情彻底迸发
佳句品析 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 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 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 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 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细节探究
松骨峰战斗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时间:二次战役时; 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 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事件:松骨峰战斗; 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结果: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下册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课文和知识点: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2.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的一篇小说,其中融入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3.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被嘲笑的小鸭子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5.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议论文,通过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6. 《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和壮丽。
7.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篇小说,描写了普法战争时期一个小镇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故事。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作者是李大钊,文章鼓舞了民众的斗志,呼吁大家要有雄健的精神。
9.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一篇散文,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10.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内容,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1. 作者简介。
-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字词积累。
-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 选聘(pìn):挑选聘用。
- 挚友:亲密的朋友。
-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少。
3. 文章结构与内容。
-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等品质。
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设计领导人,他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则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 第四部分:写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为邓稼先而骄傲。
- 第五部分:具体描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罗布泊试验场隐姓埋名地工作,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奉献一切的事迹。
- 第六部分:写作者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他是“永恒的骄傲”。
1. 作者简介。
- 臧克家,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多为现实主义风格,讲究炼字炼句。
2. 字词积累。
- 锲而不舍(qiè):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滴。
-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3. 文章结构与内容。
- 第二部分(8 - 20):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他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他“说”了,跟着的就是“做”,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最后以自己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做”。
《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影 视 材 料
1945年日本投降后,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 1950年,朝鲜人民军 南进作战,欲武力统 一朝鲜。美国进行干 涉并发动了侵略朝鲜 的战争,越过三八线, 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 江畔,直接威胁我国 的安全。为了保卫中 国革命的胜利果实, 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 的请求,作出"抗美 援朝、保家卫国"的 决策,迅速组成中国 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亲爱的志愿军叔叔,我想对您说:
总结梳理
可 爱 的 人
谁 是 最
典型 事例
壮烈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火中救朝鲜儿童——国际主义 防空洞中的交谈——爱国主义
展现形象 突出精神
表达 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抒情; 有机相融 方式 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不可分割
读写拓展
同学们,读了这篇通讯,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 和感动,也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想对我们的 “志愿军战士”说,请拿起你的笔尽情的写下来吧!
了解“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 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 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主要包括人物通讯 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 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 比消息更具体、详尽、生动。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一或二句话概括这篇通讯的内容。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感 受他们的精神品质。
2、了解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 方法及好处。
作家简介
魏巍(1920—2008)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诗人、作家。他曾三次赴朝鲜,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 人》《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东方》,获“茅盾文学奖”。作品《东 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被称为“中国革命战 争三部曲”。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该书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艺术文献。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藤野是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范爱农是一个在黑暗中,抑郁、愤懑的爱国青年,《琐记》记的则是:作者自己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的经历的艰难和热望。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
最初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1929年2月再版。
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2
作者介绍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2001年12月病逝于台湾。
1948年任台湾《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主要作品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一家之主》等。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短篇小说集:《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等。
长篇小说:《晓云》《孟珠的旅程》等。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