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学习了乘法运算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对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理解。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妈妈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实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总结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例题1:计算 4 × (5 + 6)例题2:计算 7 × (2 + 3)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教案_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教案_0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25×38×4 125×32×25 58×5×2 8×29×125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2.出示插图:要求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估计图片中大约有多少块瓷砖。

3.尝试列式计算。

点名解答方法一:6×9+4×9=54+36=90(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6×9和4×9分别是算什么?(正面瓷砖数量和侧面瓷砖的数量)方法二:(6+4)×9=10×9=90(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两面墙共有9行瓷砖,一行有6+4块,所以先算出一行有6+4块,再用10×9就算出一共有多少块瓷砖。

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4.可以用等号表示两个算式的关系:(6+4)×9=6×9+4×9要求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会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发现一:等号左边的算式的6×9就相当于等号右边算式的6×9,等号左边算式的4×9就相当于等号右边算式的4×9发现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是相等的。

从而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5.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发现。

(a+b) ×c=a×c+b×c三、练习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规律,能使某些计算变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理解。

2.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2.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

教师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北师大乘法分配律教案.doc

北师大乘法分配律教案.doc

北师大乘法分配律教案【篇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4 单元第 5 课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2.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1.在课前我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前面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一些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而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字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没有发现有些数字相乘之后积的特点,没有发现简算的意义。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出简算的必要和方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生: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时教师适时出示大屏幕显示这两种运算定律用字母的表示形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整数乘法的计算。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对乘法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基础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认知能力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善于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等方式来获取知识。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如乘法分配律,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直观的演示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2.学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算式等,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刻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和优势,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归纳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其本质特征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感受数学规律的简洁美和普遍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四来自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及用字母表示的方法。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和联系。
3.学习特点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和交流。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但在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方面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应用不灵活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P56。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总体上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大多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平时缺少团体合作讨论和主动探究的锻炼。

同时,课堂上很少同学愿意主动发言,这给平时的知识探索带来了不少困扰和阻碍,给教师课堂对学生的激趣带来了一定难度。

但四年级学生有了二、三位数相乘的计算基础,加之前面还学习了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教法和学法上都为分配律的探索作铺垫。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其规律和字母表示方法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对学生理解和推导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节在内容设计上,根据课本教材尽可能发挥课件的作用,把例子直观、形象化,让知识的迁移由简到繁过渡,从而顺利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增强学生的字符意识。

教学目标: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初步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4、增强学生的字符意识和发展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生活例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验证过程。

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小组讨论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里面的一些数学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下,学了哪些规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出来呢?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看看今天又会有什么发现?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吧!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复习和回忆,为学习乘法分配律作铺垫,便于知识的迁移。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导学案_2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导学案_2

教学设计模板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2、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里的内容,是在充分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中最难理解与掌握的,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往往容易出错,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编排时,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贴瓷砖、买服装,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举例验证——应用规律,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感知,对所列算式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验证,从而得出规律3、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回忆,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再现。

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所以本课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和情感基础。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实例→符号化”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4、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5、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6、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学生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3.乘法分配律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口述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如下:小明爷爷有50个苹果,他想把这5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孙子。

每个孙子能分到多少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到答案,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2. 新课讲解2.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与特点。

2.2 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讲解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案例演练教师提供乘法分配律的实例,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例如:小红买了2本书,每本书10元,买了3只笔筒,每只笔筒5元,求小红总共花费的钱数。

答案:小红买书花费的钱数为:2×10=20元,买笔筒花费的钱数为:3×5=15元,总共花费的钱数为:20+15=35元。

4. 总结与作业让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并布置作业。

作业: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4个朋友。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5.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a×(b+c)= a×b + a×c(a+b)×c= a×c + b×c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集体讨论、学生个性化答题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导学案_4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赛课导学案_4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3.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淘气图片,然后同学们辨认。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在生活中遇到了3个数学难题,想请同学们帮他解决一下,同学们愿意帮他吗?(一)出示书中主题图师:这是工人师傅,为立新幼儿园厨房的某一墙面镶嵌的瓷砖。

引导:(1)先计算一下,两种不同颜色的瓷砖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找同学列式,师板书。

找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师板书。

师: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

生:等于号。

(2)两面墙上的瓷砖一共多少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师板书。

(二)出示学校买校服的主题图。

学校购买校服。

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

买这样 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找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师板书。

(三)出示下棋主题图每行有8个棋子,黑棋子有3行,白棋子有4行,一共有多少棋子?找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一)学生讨论发现规律学生四人一组这四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每组找一名同学记录讨论结果。

(二)找同学上前面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师总结规律。

每组都有三个相同的数,每组都有相同的乘数,左边是乘积加乘积,右边是和成一个数(四)再次探究生活中是不是任何三个数都可以写成这种形式。

学生每人写一道。

汇报。

(五)师:生活中像这样的算式有多少?生:无数。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他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学生在本上用字母表示出来。

生汇报,师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

找同学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演情景剧若干年后,同学们来看望老师,分两组,每组两名同学。

北师大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反馈: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什么这样列式?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板书,让学生读一读。

谈话:刚才我们算的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如果张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5+45×5和(32+45)×5。

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引导:看表情,相信大家一定或多或少地发现了等式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

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中写有算式的纸条,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哪些不能?分组汇报、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主要介绍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都有a×(b+c)=a×b+a×c。

这个定律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但可能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理解。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引入和讲解乘法分配律。

2.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动画和举例子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投影片。

2.实际例子和练习题。

3.分组讨论的素材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计算(2+3)×4,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解释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计算可以转化为2×4+3×4,从而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表达式,同时通过动画和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巩固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中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了解四则运算的简单应用,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界限2.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3.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4.熟练掌握四则运算中有关加、减、乘、除运算符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四则运算中有关加、减、乘、除运算符的使用方法2.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3.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界限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加法和减法的练习1.数的概念2.加法的概念和用法3.减法的概念和用法4.带有加减法的计算(两位数之内)第二节乘法的练习1.乘法的概念和用法2.带有乘法的计算(两位数之内)3.乘法表的背诵和应用4.乘数和被乘数的交换规律第三节除法的练习1.除法的概念和用法2.带有除法的计算(两位数之内)3.商和余数的概念和意义第四节四则运算的综合练习本节课将综合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四则运算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例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

六、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通过课堂作业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程内容,是否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

2.小测验: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是否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

七、教学资源1.《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计算器、尺子、笔、纸等教具八、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实例演练等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估方式,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方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2、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数学思考能力,同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

3、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及简单应用。

2新设计1、利用图形将复杂的乘法分配律“画”出来,更好理解乘法分配律。

2、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从表象入手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

3学情分析前测题目:(四年级学生40人)1、17×6(用多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目的:了解学生能够想到哪些方法?)2、商店运来26箱葡萄和24箱枣,每箱水果都是5千克,(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吗?在解答过程中想一想每一步求的是什么?)(1)商店共运来多少千克的水果?(2)商店卖出8箱葡萄和2箱枣,共卖出多少千克?(目的:对两种不同算法,有多少人能掌握,能体会它们之间联系吗?)3、你能用简单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37×5+3×5 44×201(目的:对一些特殊的数,学生是否想到运用以前的知识自觉简算)访谈题目:1、针对前测中的第2题,请你说说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2、你以前听说过乘法分配律吗?根据数据分析后的思考 :1、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对乘法分配律进行过应用,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会有意识应用。

但对乘法分配律中等号左右两边为什么能相等并不能真正讲出道理。

2、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常出现错误,原因在于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形象的支撑,所以本教学设计借助长方形面积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运算定律。

北师大版4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_0

北师大版4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_0

北师大版 4 年级上册乘法分派律教课方案教课反省讲课稿篇一:北师大版4 年级上册乘法分派律教课方案教课反省讲课稿乘法分派律一、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派律。

(二)智能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剖析、抽象和归纳能力,加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感情目标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加研究、发现和归纳规律的学习灰尘,感觉数学规律确实定性和广泛合用性,获取发现数学规律的欢乐感和成功感,加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课重点: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派律教课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余方式与伙伴沟通规律。

二、教法学法:启迪式教课三、教课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四、教课过程(一)创建问题情境五一就要举行艺术节的竞赛了,为了此次艺术节,教师和同学们都花了好多的精力,这不,我们学校教舞蹈的老师正利用礼拜天,去为舞蹈组的小演员们精选美丽的演出服呢?(课件出示商铺场景)【设计企图】创建一个充满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批的数学信息,并主动踊跃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讲堂。

(二)睁开研究过程1(1)提出要求:认真察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买这些些服饰,叶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呢?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3)沟通反应:你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板书: 65×5+45×5(65+45)×5请生沟通解题思路,并比较哪一种解法更简易。

(4)列成等式经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两种解法虽列式不同,但都能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在这两个算式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呢?小结:固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可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我们就能够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2 、类比睁开(1)提出类比问题:假如叶老师选择选择的是另两种服饰,买的数目都是 6 件、或 8 件的,你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吗?(2)要求:每一小组编一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哪组达成得又快又好!(3)学生小组合作达成,沟通反应,相机板书:32×6+65×6( 32+65)×632×8+65×8( 32+65)×832×6+45×6( 32+45)×632×8+45×8( 32+45)×8(4)察看算式,指引列成等式,模仿等式任意举例像这样的状况,是有时偶合仍是有此中的规律呢?大家不如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掌握结构特征,理解蕴含意义,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释乘法分配律。

2、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质疑、验证、归纳,建立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尝试解释乘法分配律,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入,算法分析
学校要给20人的合唱队买服装,一共要花多少钱?
上衣每件45元,裤子每件35元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1)(45+35)×20
(2)45×20+35×20
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1)是先算一套衣服多少钱,然后计算20套衣服多少钱,也就是计算20个45与35的和;(2)是分别计算20件上衣(即20个45元)和20条裤子(即20个35元)需要多少钱,然后相加。

在算式下分别板书:20个(45+35)20个45 20个35
这样来看,(1)是合起来算,(2)是分开来算。

左右算式上方分别板书:合,分
结果相等吗?对,都是1600元。

计算结果相等,表示的意义也相同,那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完成板书:(45+35)×20=45×20+35×20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看来在数学中也有体现。

我们今天就
来研究这一合一分之间有怎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两种算法结果相等,即为后续研究的素材。

结合实际问题对两种解法的算理进行分析,为后续说理做铺垫。


二、探究规律,建立模型
1、算式对比,质疑举证
要想发现规律,就要观察分析。

首先来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45、35、20这三个数。

不同点:左边有括号,先加法,后乘法;右边没有括号,先相乘,再相加。

运算顺序不同。

左边有一个20,右边有两个20。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两个20?学生可能会结合情境来回答,继续点明“分”)
运算顺序不同,但却得出了一样的结果,是巧合吗?
如何判定它是不是一种巧合?(换数,验证)
根据学生回答换一个数进行验证,得出相等的结果。

如,换20为30,得到式子:(45+35)×30,45×30+35×30
口算,得出相等的结果,等号连接。

换一个数能说明问题吗?怎么办?(多换几个数)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数,然后进行计算验证。

说明:自主设计三个数,根据板书写出两个算式,并分别计算结果,写出结论。

拍照上传。

展示学生验证情况,提问算式意义,选择例子板书。

【设计意图:对算式进行对比,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结构。

提出质疑,换数举证,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为学生自主描述做好准备。


2、概括表达,分析名称
看来还真不是巧合,这里面确实存在着(规律)。

对,规律。

要找到规律,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这些算式。

引导学生分左右观察算式结构,明确左边是用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右边是用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

板书:和乘分别乘结果不变
那现在你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同桌交流,说一说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那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样看来,无论左右两边,关键都是要算——(乘法)。

板书:乘法
会是乘法的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可能会出现分合、合分、分别等回答,抓住“分”让学生说一说,得出“分配”。


完善板书: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会用了吗?那好,来考考大家:
出示:56×(19+28)=□×□+□×□
你是怎么填出来的?(学生应该会回答,根据左边的数来填右边的数。

左边是用19与28的(和),与56相乘,右边是用19与28分别与56相乘,然后再把积相加。


你确定两边相等吗?能说一下理由吗?(不计算)
(引导说出,右边是56个19与28个19,左边是19+28个19。


再来一道:
(□+□)×□=7×32+3×32
填空,说理由。

这一道很难,有信心吗?
(□+□)×13 =64×□+36×□
那你能用一个算式,就把这么多算式全部概括了,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吗?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得出(a+b)×c=a×c+b×c
(如果学生想不到用字母表示,提示用符号表示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如何用语言描述,思维显化,并据此分析计算的关键在于乘法,回顾探究过程,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名称。

结合填空练习,注重意义分析,归纳出字母表达式。


3、几何直观,深化理解
出示点子图。

认识吗?太熟悉了,点子图,乘法学习,怎么少得了点子图呢?

左边:每列有几个点子?(9个)一共几列?(4列)那就表示几个9?(4个9)右边:几个9?(6个9)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9,6×9
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点子,要把这两部分(加起来)。

一共有几个9?(10个)10就是(4)加(6)。

板书:(4+6)×9
课件演示合并。

圈画:也可以是把这10个9分成4个9和(6个9)。

Ok,你还能将点子图分一分,得到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吗?
发送点子图,学生操作,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从结构特征、意义描述两方面对于乘法分配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利用学生熟悉的点子图,从几何直观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理解。


三、抚往追昔,知识串联
乘法分配律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那以前我们用到过乘法分配律吗?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或用过乘法分配律?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视频内容:
1、长方形周长计算
2、两位数乘法竖式
看完了吗?有没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以为是新朋友,原来是老熟人,虽然我们今天才来研究乘法分配律,但实际上早就开始用乘法分配律了,那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很重要)那你要怎么办?(记住,用好……)
【设计意图:回顾串联旧知识,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中的应用,感受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


四、收束全课,质疑留韵
这么重要的乘法分配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
(回顾板书:抓住特点好猜想,列举算式做验证,回顾旧知明联系,巧加应用才成功。


如何巧加应用呢?我们后面还将继续研究。

乘法对加法有分配律,那么,乘法对于减法有没有分配律呢?
请大家课后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以在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研究过程,梳理研究方法,拓展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范围,指导进行进一步研究思考。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