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老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2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2章)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1~2章)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自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随经度变化)。

2、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太阳高度角导致物影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南顺北逆)4、5、第二节海陆分布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洋面积占71% ,陆地面积占 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注意题目关键词是海陆比还是陆海比)2、半球无论怎么划分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3、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集中北半球,海洋集中南半球。

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在西半球。

二、七大洲:1、六块大陆(面积从大到小)包括: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全部在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全部在南半球的: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七大洲: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南美洲、北美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北美洲、亚洲。

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南极洲。

3、大洲界限: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南美、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北美:丹麦海峡三、四大洋1、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北冰洋。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知识提纲(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知识提纲(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第四章知识要点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一、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约24小时)。

3.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②昼夜交替。

4.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一天中太阳的位置为:清晨(日出)时,太阳在正东,上午时太阳在东南边,正午太阳在正南边,下午太阳在西南边,黄昏时,太阳(日落)在正西。

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在自转。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照射时,地球的一半地方处于亮的半球,另一半处于暗的半球;亮的半球是昼,暗的半球是夜。

这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

2.晨昏线(圈): 白昼、黑夜的分界线。

(或: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界线。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变黑夜为白昼的界线。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

3.地球昼夜交替的意义:地球的昼夜交替,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致于过高,也不致于过低,这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第二节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一、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例如:杭州的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是不同的。

2.地方时的判断依据:当太阳位于某地的正南或正北时,该地就是正午12时;此时晨线上为6时,昏线上为18时。

由于于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所以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3.时区: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把全球划分为24个经度宽15°的地区,叫做时区。

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中央经线=时区数×15º+ 7.5°就能算出时区界线4.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也叫标准时。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一、大地与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与季节的关系
3.地球的倾斜与赤道气候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1.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特点
2.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差异
3.高原、山地、平原和丘陵的形成原因
三、作用于地表的力量
1.重力的作用和地壳运动
2.内力与地壳运动:地震、火山与构造运动
3.外力与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
四、水资源与地理环境
1.水的分布与特点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水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带的特点
五、气候与气象
1.气候区划与气候因素
2.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3.气象要素与天气预报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
1.生态系统的构成
2.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
七、经济地理
1.土地资源与农业
2.矿产资源与工业
3.交通与通信的发展
八、人口与城市
1.人口与人口分布
2.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3.人口问题与城市问题
九、旅游与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
3.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十、地理技术与信息管理
1.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3.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
以上是初中地理的总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约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不断交替;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亮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是一个不透亮的球体晨昏圈:白昼、黑夜的分界线2北京的时刻和“北京时刻”地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区时:把某一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因此北京时刻不是北京的地点时)时区的划分:把整个地球划分为24小时区,每个时区为15度;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补: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3地球公转运动太阳高度:太阳光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夹角大,太阳高度大;夹角小,太阳高度小。

太阳直射点:地表同意太阳垂直照耀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邻近。

地球的公转周期:365.2422天。

太阳高度与季节的关系: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一种效应,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昼短夜长,冬至白昼最短;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平分。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落,称之为极昼。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某些时候太阳整日不出,称之为极夜。

五带的划分:不同纬度地区,由于太阳高度不同,地面所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依照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能量不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

4日历上的科学我国日历的组成:公历和农历历法的分类:阳历、阴历、阴阳历。

不断运动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不断运动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目标分析本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地球的自转:①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②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③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①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②知道日界线两侧日期变化。

3.地球的绕日运动:①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②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4.日历上的科学:①了解我国日历的组成成分;②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①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并能进行描述;②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出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③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6.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①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②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①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和特点;②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③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二、技能和方法目标1.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作用。

3.学会观察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地壳的运动。

4.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5.阅读与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提高读图与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地球是在不断地运动这一观点;通过了解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来明白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地球绕_________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自转一周需_____小时。

地球公转时地轴呈_______状态,地轴北端指向_________的附近,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

高中地理地球和地球运动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地球和地球运动复习提纲

专题复习 地球和地球运动知识总结(一)地球知识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 ”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

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 ”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用20°W 和160°E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①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

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

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 ,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地球运动复习提纲

地球运动复习提纲

地球运动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可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速度:南北极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它地方相等,为15°/时。

4意义:(1)产生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2)度量时间(3)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如图:虚线—偏转方向,实线—初始运动方向。

北半球南半球错误图错误图左右手法则:四指并拢,掌心面对自己,指尖指向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即去向,大拇指张开表示物体的偏转方向。

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如右图(4)地方时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东早西晚(东大西小);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5)日期变更线(可简单视为180°经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或者:从东十二区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公转2、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3、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越接近近日点,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大。

越接近远日点,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小。

4、意义(1)、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气候四季:3月、4月、5月—北半球春季6月、7月、8月—北半球夏季9月、10月、11月—北半球秋季12月、1月、2月—北半球冬季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以内为寒带(3)黄赤交角:大小为23.5°或23°26′。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北极上空南极上空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6.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AC: 昏线)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白昼变成黑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黑夜变成白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BC: 晨线)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为了使1800经线通过得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因此它是曲折得。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

(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知识点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

他认为地球是(球体),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

他认为地球是(球形),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4“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提出了(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

※布鲁诺因为拥护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烧死,伽利略也因此被送进宗教裁判所。

5.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6.“日心说”发表300年后,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进行“傅科摆”实验:(“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的摆动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移),证明(地球在自转)。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8.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9.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0.(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1.北极星“基本不动”的秘密:(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北极星正好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12.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3.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一周是(一年)。

14.(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精编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精编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妥善保存熟读背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姓名【一】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归纳:一、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主要观点: 1、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动。

二、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不朽的名著是《天体运行论》。

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星体绕太阳转动。

三、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地球在自转。

四、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五、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球形傅科摆、星体东升西落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六、北极星为什么“不动”?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秘密。

因此,地球仪要做成倾斜的样子。

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公转周期是一年。

八、怎样证明地球在公转?答:1、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

说明地球在公转。

2、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3、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九、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十、四季的成因: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关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 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 P、 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 K 、 K ’):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Z)、天底( Z ’)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天北极(P)、天南极( P’)卯酉圈——南点、北点黄道——黄北极(K )、黄南极( K ’)六时圈——上点(Q)、下点( Q’)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和地平圈——南点、北点子午圈和天赤道——上点、下点子午圈和卯酉圈——天顶、天底子午圈和六时圈——天北极、天南极天赤道和地平圈——东点、西点天赤道和黄道——春分、秋分地球概论复习提纲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计算:北极高度 =地理纬度 =天顶赤纬恒星时 =赤经 +时角地平坐标: E、S、W 、N 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 270°、0°、90°、180°。

2019中考地理必背考点:不断运动的地球精品教育.doc

2019中考地理必背考点:不断运动的地球精品教育.doc

中考地理必背考点:不断运动的地球1.地球的自转(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我们把地球绕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24小时)。

(4)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黑夜)。

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交替。

2.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划分(1)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是把全球划分为24个150经度的时区叫时区。

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中央经线。

(2)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也叫标准时。

区时换算时,要先算时区差,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正好相差l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区的区时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所以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即求东边的要加上时区差,西边的要减去时区差。

(3)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4)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从西十二区超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少一天。

如:东十二区是l0 月1日8时,西十二区是9月30日8时。

3.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及其意义和五带的划分(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始终不变,朝向北极星附近,地球每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365又1/4天的时间。

(2)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旗杆的影子长度最短的时间是太阳在最高的位置(正午时候),而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制分日至秋分日直射赤道,在一天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围绕太阳-地球中轴线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性恒星年(365天,6:9:10秒)恒星日(23:56: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平均线速度为30 km/h,从赤道到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为1670km\h,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道角:赤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革命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极地日现象发生在北极圈的北部。

那个半球的白天很长,而且② 赤道是全年的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极地之夜现象发生在北极圈以北,白天和黑夜被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着纬度的变化,夏至从23~26N减少到南北。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26年N的北至夏至最高,与直达点的距离更近。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在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每年两次四:光照图的判读(1)在俯视图中通常使用判断北极和南极。

判断依据是:地球自转从北极开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开始为顺时针方向;或者看看经度。

东经的增加方向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当地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6.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AC: 昏线)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白昼变成黑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黑夜变成白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BC: 晨线)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为了使1800经线通过得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因此它是曲折得。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

(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减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2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

5.五带的划分: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

(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 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 成了“年”的概念。

(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 “日”的概念。

2.历法的种类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阴阳历: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和月相变化周期 公历属于阳历,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中的月,属于阴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3. 闰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

4.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日)叫做一个节气,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的作用。

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1)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2)原因:地壳变动(3)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热带3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板快构造学说: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建。

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七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1.常见的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2) 等高线分布特点3.地形的变化(1)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2)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

(3)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主要是指风力、流水、波浪、冰川作用、生物等,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溶洞,三角洲和平原。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习题部分一、选择题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D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从我国的 “清明节” 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43. 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杭州武林广场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竹杆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C )A 、两地杆影一样长B 、杭州的长,北京的短C 、北京的长,杭州的短D 、不一定4.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A )A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D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5.韦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其构想的最初来源是那两个大陆海岸线的良好契合?( A )A 、南美洲和非洲B 、北美洲和欧洲C 、澳洲和印度D 、亚洲和美洲。

6.大陆漂移说中的「大陆」是漂移在:(D )之上。

A 、地壳B 、地幔C 、岩石圈D 、软流层7.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大西洋的形成是在大陆漂移: ( B )A 、之前B 、之后C 、是开天辟地就有的D 、无法判断8.关于地球自转的正确说法是( D )A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现象C 、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D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9.晨昏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 ( B )A 、总是等于900B 、总是等于00C 、只是春分、秋分时等于900D 、只有夏至日或冬至日等于900 10.下列地点中,阳光能照射到水井底部的是 ( C )A 、上海B 、北京C 、海口D 、杭州11.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

( A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12.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化石,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 、表明有人把上述化石放入喜马拉雅山之中B 、证明了地壳变动的事实C 、表明了喜马拉雅山地区曾是海洋D 、说明曾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出现过鱼、海螺、海藻等生物13.如图,当地球公转到C 处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北半球是夏季B 、正是南极考察最佳季节C 、北半球昼夜等长D 、南半球昼长夜短14.在《观察当地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直接测量的量为( B )A 、标杆的高度B 、太阳高度C 、杆影的长度D 、杆影的方向15.发生地震时,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是不妥当的 ( D )A 、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地方B 、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C 、躲到桌子底下D 、跑进高楼大厦中躲起来16.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 ( A )A.春分日和秋分日B.冬至日和夏至日C.春分日和冬至日D.夏至日和春分日17.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 ( C )A.南回归线B.北极圈C.北回归线D.南极圈18.地球上许多地区存在四季变化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地区是 ( B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 .回归线附近 D .寒带地区 19.下列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 ( D )AA.00B.23026/ NC.63.50SD.67.50N2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D )A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B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C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二、填空、读图题:21.下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

通过观察,请回答:六大板块示意图(1)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 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 。

(2)通过上面提供的材料(图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地震带和火山活动带重叠(3)你正在家里做作业时,假若突然发生地震,你将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躲到卫生间或床下2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北京市某校李红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的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随时间发生变化。

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1)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北京市 无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3)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我国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

2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上午杆影指向 西北 方,正午杆影在 北 方,下午杆影指向 东北 方,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的那一天是 正午 。

24.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震火山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地震火山带。

25.想一想:今天的白天时间长还是晚上的时间长? 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在 (填“北半球”或“南半球”)26.读右面的半球图填空或绘图:(1)此图是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图,最外一圈表示 赤道 ; (2)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当图中A 点为太阳直射点时,这一天 是 12月22 日 (填“月、日”)前后,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最小(填“最大”或“最小”);(4)这一天,B 地的昼长为一年中最 长(填“短”或“长”),我国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昼短夜长 。

27.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 、 B 、 C 、 D 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C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