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灞桥区2014年经济运行概况

合集下载

西安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2015年3月5日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2.7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3.9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2.94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9.81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1(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70万人,出生率为10.11%。

;死亡人口4.71万人,死亡率为5.47%。

;自然增长率为4.64%。

城镇人口626.44万人,占72.61%;乡村人口236.31万人,占27.3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15.29万人,比上年增长1.0%。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5474.7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37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054.85亿元,增长9.0%。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8%。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883.4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3.7%。

图2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表1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1.4食品 2.9其中:粮食 3.2烟酒 -1.6衣着 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8交通和通信 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1居住 -0.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7万人。

2014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综述

2014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综述

2014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综述2014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食品工业全年运行呈现“增长稳定,价格平稳,效益提高,结构改善”的格局。

食品工业以占全国工业7.1%的资产,实现了占比10.0%的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占比11.7%的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19.1%,食品工业继续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主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2014年食品工业运行综述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增速继续回落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2014年37607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比全国工业低0.5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

若不计烟草制品业,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

全年食品工业生产低位开局后逐步回升,5月份增加值增速达到10.5%,也是全年的最高值,5月份后缓慢回落,期间有一些波动,全年月度工业增加值最低5.3%,出现在11月份。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7%,食品制造业增长8.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5%,烟草制品业增长8.2%。

经测算,全年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11.0%,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

食品工业保持了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地位。

(图1)2.产销衔接良好按照国家统计局食品工业4大类行业产销情况统计,全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品销售率97.8%,食品制造业销售率97.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5.9%,烟草制品业99.0%。

农副食品加工业产销率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他3个行业产销率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

从全国食品21种主要品种产量来看,16种食品产量增长,5种食品产量下降,糖果、酱油产量增长超过10%以上。

部分产品由于行业调整或者受进口产品冲击,产量有所下滑。

(表1)3.效益规模继续扩大,增幅明显回落2014年食品工业效益规模继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比上年有明显回落。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对比(2012-2013)
2012
2013
GDP
人均GDP
单位土地GDP GDP
人均GDP
(亿元) (元/人)) (万元/KM2) (亿元)
(元/人)
4369.37 54851.88 4322.69 4884.133 56870.94
430.22 84985.14 143406.67
16.8
6
103.68
17.0
5
99.68
20.9
2
17.08
14.7
8
7.28
21.0
1
35.71
7.3
13
202.41
20.8
3
服务业增
2013 绝对额(亿
元) 2548.71 281.59 419.05 302.01 93.26 281.32 581.61 52.00 67.34 166.35 39.97 35.20 45.71 26.64
增长(%)
17.2 13.6 30.0 13.2 25.3 14.0 18.9 16.9 18.4 15.1 7.3 13.8 11.3 22.3
绝对额(亿 元)
1993.91 226.9 326.29 237.7 72.13 216.36 458.66 42.37 54.45 135.89 31.99 28.44 37.05 20.38
17.1
608.8
4.3
413.7
31.0
915.5
26.6
969.7
-5.8
261.2
29.9
231.6
17.6
678.2
25.2
164.3

2014年北京统计公报

2014年北京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5-02-122014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4%。

常住人口出生率9.75‰,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4.83‰。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1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3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

表1 2014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二、综合经济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5.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6.3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278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1.7:77.5调整为0.7:21.4:77.9。

图1 2010-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表2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比重(%)地区生产总值21330.87.3100.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59.0-0.10.7第二产业4545.5 6.921.4第三产业16626.37.577.9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161.3持平0.8工业3746.8 6.017.6建筑业907.410.6 4.3批发和零售业2447.7 5.511.5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14年陕西经济运行情况-陕西省统计局

2014年陕西经济运行情况-陕西省统计局

2014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自主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年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

在全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的大背景下,陕西仍保持中高速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一、经济增速保持合理区间,发展仍处上升通道1、增速稳居第一方阵,发展仍处上升通道。

初步核算,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增速比前三季度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经济结构类似的省份中位居前列,说明陕西发展仍处在上升通道。

2、粮食实现“十一连丰”,果业产量全国领先。

我省克服伏旱、秋淋等极端天气影响,粮食产量从2004年开始连续十一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2014年,粮食总产量1197.8万吨,其中夏粮451.3万吨,秋粮746.5万吨。

果业产量全国领先。

省委省政府积极出台强果业惠果农的政策措施,引导果农进行产业升级,2014年预计水果产量1554万吨,果业面积和产量均实现“十四连增”。

其中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023万亩和98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和4.8%,继续保持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陕西成为每年可为全国每人提供7公斤苹果的生产大省。

苹果产量也由上年占世界1/7提高到1/6,成为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区域。

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93万亩和120.6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全国第一,成为继苹果之后陕西果业的又一亮点。

- 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按照“北羊、南猪、关中奶畜”的布局,我省加大扶持力度,使畜牧业养殖逐渐走出低谷。

2014年生猪存栏879.41万头、家禽存栏6623.51万只,比上年分别下降2.1%和1.3%,降幅均比前三季度收窄;牛存栏150.62万头、羊存栏700.17万只,分别增长5.2%和9.6%;猪牛羊禽肉产量115.09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144.67万吨,增长2.5%。

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作者:————————————————————————————————日期:2201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3-20 15:29:00 陕西日报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自主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年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94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689.78亿元,增长11.2%,占54.8%;第三产业增加值6435.22亿元,增长8.4%,占36.4%。

人均生产总值46929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324.4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7%,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二、农业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6.5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9%。

其中,夏粮1223.07千公顷,下降1.2%;秋粮1853.47千公顷,下降0.8%。

粮食总产量1197.80万吨,下降1.5%。

其中,夏粮451.30万吨,增长6.5%;秋粮746.50万吨,下降5.8%。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1197.80万吨-1.5棉花 4.22万吨-27.2油料62.30万吨 4.7其中:油菜籽41.56万吨 4.8烤烟7.20万吨-15.7蔬菜1724.68万吨 5.9水果1849.92万吨 4.8其中:园林水果1553.98万吨 4.5其中:苹果988.01万吨 4.8茶叶 4.91万吨20.8全年造林面积331.7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6%。

2014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4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4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区发展和改革局翟先斌(2014年7月15日)一、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今年上半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上升。

预期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升至7.5%,维持全年GDP增长7.5%预测不变。

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一些省市把加大投资作为遏制经济下滑的最主要手段。

从全省情况来看。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工业生产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消费市场、外贸出口增幅继续提升。

从全市的情况来看。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增幅高于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

除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指标差日历进度外,其他主要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

同时,全市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4月以来,全市工业效益出现下滑,食品医药、盐磷化工、纺织服装、汽车机电和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增幅较低。

二、上半年主要指标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特点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占年计划目标171.8亿元的43.6%,掉日历进度6.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1.6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年计划目标159亿元的51.3%,超日历进度1.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年计划目标40.8亿元的50.9%,超日历进度0.9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44.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年计划目标88.3亿元的50.4%,超日历进度0.4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25.6%,占年计划目标15.7亿元的63.1%,超日历进度13.1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总额预计完成4336.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1%;占年计划目标6790万美元的62.2%,超日历进度12.2个百分点。

浐灞区域调研报告59p

浐灞区域调研报告59p

浐灞的生态价值
浐灞生态区和西安城市核心区距离在半小时内,其价值更见突出。 ——派风机构经理张先生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软性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西北建工学院经济学孙教授 西安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太好,在这样的城市里,浐灞生态区的价值犹显珍 贵。 ——金地聂总
一、区域宏观经济 二、区域板块划分 三、区域市场情况
GDP关系国际通用衡量标准表明,不同地区的人均GDP决 定了该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 人均GDP达5790 美元正处于房地产快速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西安统计局网站
经济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
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但增幅回落,表明投资结构、供 求关系正趋于合理,为2011-2012年提供健康发展的保障
商贸产业
“十一五”期末,形成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骨 干,以多种专业店、专卖店、连锁超市、连锁 便民店为网络,各种新型营销方式共同发展的 多层次、多业态、布局合理、行业配套的现代 化商业格局.
文化教育培训产业
“十一五”期间,生态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大力引进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在浐灞生 态区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活动。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3241 2719 1270 1450 1737 2190
2010年西安市实现GDP324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6亿元,增长6.9%;第二产
业增加值1409.53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 1691.90亿元,增长12.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4.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 加值比重为52.2%。

2014年1-4月上海市嘉定区经济运行简析

2014年1-4月上海市嘉定区经济运行简析

2014年1-4月上海市嘉定区经济运行简析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1-4月,全区实现增加值536.5亿元,可比增长9.9%。

其中,属地完成348.1亿元,可比增长7.5%。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4.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0.2:61.2:38.6。

财税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4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328.0亿元,同比增长16.3%。

其中,属地财政总收入233.9亿元,同比增长9.8%;地方财政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6.7%。

全区税收完成情况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始终是我区的第一大税收来源;房地产业税收出现回落,4月实现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9.8%,较上月下降16.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实现稳步攀升。

1-4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5.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

其中,属地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70.1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与上月持平。

汽车产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1-4月全区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1.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6%,增速达到16.3%。

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6.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4%,增幅为13.8%。

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1-4月,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548.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属地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53.8亿元,同比增长24.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1亿元,同比增长31.7%。

其中,限额以上商贸型电子商务企业实现销售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52.6%;综合商业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亿元,同比增长28.2%。

固定资产投资降速趋缓。

1-4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8.1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环比回调1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转降为升,完成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4.0亿元,同比下降10.9%,降幅比上月收窄10.1个百分点。

2014年全年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实力排名

2014年全年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实力排名

2014年全年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实力排名2014年全年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5/2/28 8:23:00 陕西省信息中心2014年全年陕西8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与2013年相比,总量有3项上升,2项不变,2项下降。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一位,进出口总额上升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一位,生产总值排名不变,地方财政收入排名不变,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一位。

增速有2项上升,1项不变,5项下降。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上升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上升两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变,生产总值增速下降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四位,进出口增速下降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一位。

一、生产总值在全国排第十六位,增速排第七位2014年全年全国生产总值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广东、江苏、山东的生产总值分别以67792.24亿元(7.8%)、65088.32亿元(8.7%)、59426.6亿元(8.7%)在全国排前三位。

重庆(10.9%)的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排第一位,贵州(10.8%)、西藏(10.8%)的生产总值增速并列在全国排第二位。

陕西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陕西生产总值在全国排第十六位(与前三季度和2013年全年排名相同),在西部排第三位(与前三季度和2013年全年排名相同)。

陕西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排第七位(比前三季度和2013年全年下降一位),在西部排第五位(与前三季度和2013年全年排名相同)。

2014年全年全国各省(市区)生产总值对比表(亿元,%)地区总额总额排名增长增长排名地区总额总额排名增长增长排名全国636463.00 7.4陕西17689.94 169.77广东67792.24 17.822天津15722.47 1710.04江苏65088.32 28.715江西15708.60189.77山东59426.60 38.715广西15672.97198.517浙江40153.50 47.624黑龙江15039.40 205.630河南34939.38 58.913重庆14265.40 2110.91河北29421.15 66.527吉林13803.81 226.527辽宁28626.58 75.829云南12814.59 238.120四川28536.66 88.517山西12759.44 244.931湖北27367.04 99.77新疆9264.10 2510.04湖南27048.46 109.510贵州9251.01 2610.82福建24055.76 119.96甘肃6835.27 278.913上海23560.94 127.026海南3500.72 288.517北京21330.80 137.325宁夏2752.10 298.021安徽20848.75149.211青海2301.12 309.211内蒙古17769.51157.822西藏920.83 31 10.82。

陕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间:2015-03-20 09:34:56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编辑:刘振华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自主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年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94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689.78亿元,增长11.2%,占54.8%;第三产业增加值6435.22亿元,增长8.4%,占36.4%。

人均生产总值46929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324.4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7%,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二、农业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6.5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9%。

其中,夏粮1223.07千公顷,下降1.2%;秋粮1853.47千公顷,下降0.8%。

粮食总产量1197.80万吨,下降1.5%。

其中,夏粮451.30万吨,增长6.5%;秋粮746.50万吨,下降5.8%。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造林面积331.7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6%。

水产品产量13.93万吨,增长11.3%。

2014年畜牧业生产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轻工业增长12.1%;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0%,制造业增长1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3%;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5%,非能源工业增长14.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31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利润1706.45亿元,下降12.4%;税金总额1600.86亿元,增长16.9%。

2014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排名各季度总量及增速

2014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排名各季度总量及增速

2014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排名 各季度总量及增速2014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排名按1季度增速排名: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2014年全年重庆:2983亿元,增长10.9%6441亿元,增长10.9%9501亿元,增长10.8%14265亿元,增长10.9%贵州:1421亿元,增长10.8%3780亿元,增长10.8%6170亿元,增长10.7%9251亿元,增长10.8%天津:3190亿元,增长10.6%7185亿元,增长10.3%11101亿元,增长10.0%15722亿元,增长10.0%新疆:1296亿元,增长10.2%3159亿元,增长10.0%5884亿元,增长9.8%9264亿元,增长10.0%青海:389亿元,增长10.1%966亿元,增长10.2%1514亿元,增长9.5%2301亿元,增长9.2%============================10%安徽:3971亿元,增长9.6% 9351亿元,增长9.3%14710亿元,增长9.1% 20849亿元,增长9.2%福建:4038亿元,增长9.4% 9733亿元,增长9.7%15213亿元,增长9.5% 24056亿元,增长9.9%江西:2948亿元,增长9.3% 6410亿元,增长9.5%10798亿元,增长9.5% 15709亿元,增长9.7%湖北:5137亿元,增长9.2% 12062亿元,增长9.5%18874亿元,增长9.5%27367亿元,增长9.7%陕西:3339亿元,增长9.2%7423亿元,增长9.7% 11567亿元,增长9.6% 17690亿元,增长9.7%湖南:5043亿元,增长9.2%11975亿元,增长9.3% 18531亿元,增长9.2% 27049亿元,增长9.5%西藏:172亿元,增长9.2%369亿元,增长10.7%662亿元,增长10.7%925亿元,增长12.0%江苏:12893亿元,增长8.8%30115亿元,增长8.5%65100亿元,增长8.7%河南:7457亿元,增长8.7%15779亿元,增长8.8%25445亿元,增长8.5%34939亿元,增长8.9%山东:11995亿元,增长8.7%28080亿元,增长8.8% 42814亿元,增长8.7% 59437亿元,增长8.7%四川:5879亿元,增长8.1%12697亿元,增长8.5% 20682亿元,增长8.5% 28537亿元,增长8.5%广西:3014亿元,增长8.0%6327亿元,增长8.5%15673亿元,增长8.5%甘肃:1098亿元,增长7.9%2491亿元,增长8.4% 4431亿元,增长8.5%6835亿元,增长8.9%云南:2455亿元,增长7.7%5010亿元,增长8.4% 8212亿元,增长8.0%增长8.1%=========7.4%==============全国平均线。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灞桥区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区域之一,灞桥区将积极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区域发展,努力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 经济目标: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5%以上,增加值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

2. 社会目标: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更加完善,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3. 环境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空气质量和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

4. 政府目标: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府机构。

二、经济发展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灞桥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

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举办投资推介会、开展政策宣讲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中央和地方企业到灞桥区投资兴业。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3. 强化产业链配套: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作,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建设一批专业化、专门化的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4.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

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

5.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人才引进、留住和培养工作,吸引更多高级人才到灞桥区工作创业。

建立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三、社会事业发展1. 教育事业: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师待遇,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推进学校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综合医改,提高医联体服务水平。

灞桥年终总结

灞桥年终总结

2021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灞桥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2021年灞桥区工作总结如下: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1年,灞桥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灞桥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城市建设提档升级2021年,灞桥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个,改造面积120万平方米。

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10条,新增绿化面积1000亩。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灞桥区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2天,同比增加15天。

全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2021年,灞桥区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5%。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100%。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21年,灞桥区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增普惠性幼儿园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100%。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家。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灞桥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六、社会治理成效显著2021年,灞桥区深入推进平安灞桥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总之,2021年灞桥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一、总体情况。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安市的一个重要城市副中心,也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

自2015年以来,灞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城市规划。

灞桥区委、区政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了《灞桥区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宜居灞桥”的发展理念。

规划中突出了城市绿化、交通建设、市政设施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交通建设,灞桥区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新建了多条主干道和支路,提升了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

同时,加强了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优化了公交线路布局,方便了市民出行。

2. 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改善了城市内涝问题。

新建了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3. 绿化工程,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新建了多个公园和绿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推动了道路绿化和屋顶绿化工作,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

四、产业发展。

灞桥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同时,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民生改善。

1. 教育医疗,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新建了多所学校和医疗机构,提升了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

2. 社会保障,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

3. 文化体育,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六、下一步工作。

灞桥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宜居灞桥”发展理念,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继续加大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力度,为灞桥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七、结语。

灞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2014年1季度陕西省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4年1季度陕西省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4年1季度陕西省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4年西安市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发挥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一)从投资运行情况来看:开局良好,同比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71.07亿元,同比增长21.8%,总体趋势承接了2013年平稳运行态势。

从全省11个地市看,我市投资总量位于第一,增速第四位,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低于增速第一位的安康1.0个百分点;从15个副省级城市看,我市投资处增速居第一位,高于增速最后一位的哈尔滨70.3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全市增速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

从其他相关支撑指标来看,投资增速偏快。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回落1.3个百分点,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8%,回落67.8个百分点。

建筑业营业税增长6.4%,回落7个百分点。

从同比增长来看,一季度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较1-2月回落1个百分点。

影响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如下:(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受201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投资回落以及企业资金紧张的持续影响,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49.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

(2)季节性因素影响投资施工活动。

一季度适逢春节假期,加之全市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去年同期,投资项目新开工受阻、施工进度缓慢。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27个,其中在建(有投资进度)施工项目796个,回落6.8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的70.6%,回落2.3个百分点;本年新开工(有投资进度)项目71个,比上年减少76个。

(3)高基数影响投资增速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随着基数的不断提高,持续高增长难度较大。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6.02•【字号】陕发改气候〔2015〕739号•【施行日期】2015.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的通知陕发改气候〔2015〕739号各设市区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韩城市经发局,西咸新区经发局,神木县、府谷县发改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48号)和《“十二五”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陕发改规划〔2011〕2404号)确定的分解落实低碳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责任考核的工作要求,依据《陕西省“十二五”各市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陕发改气候〔2013〕1289号)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方法,5月14日-21日,省发改委会同省工信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省统计局、省能源局、省节能中心和省气候中心等省级部门及机构对各市区2014年度碳强度降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

考核采取集中审核与重点考察的方式进行,按照审核材料、集中评议、意见反馈三个环节规范组织,重点考核2014年度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完成情况、“十二五”前四年累计目标进度完成情况;绿色低碳试点示范进展情况和任务措施落实情况;低碳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落实情况等方面,考核结果如下:西安市、渭南市、榆林市为优秀等级;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杨凌示范区和韩城市为良好等级;神木县、府谷县(新增扩权县)内部工作考核为良好等级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的西安市、渭南市、榆林市予以通报表扬。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万元GDP二氧化碳降低目标的关键一年、收官之年,控制全省碳排放过快增长形势仍然严峻。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报-陕政函〔2015〕78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报-陕政函〔2015〕78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报陕政函〔2015〕7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县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有所提升,对全省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按照《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陕政发〔2013〕29号),经综合考评,省政府确定,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高陵县、吴起县、韩城市、彬县、志丹县、凤县、兴平市为2014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授予延川县、汉阴县、紫阳县、富县、西乡县、佛坪县、宜川县、千阳县、洋县、丹凤县2014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秦都区为2014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授予宝塔区、汉滨区、渭城区、杨陵区、王益区、汉台区2014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麟游县、千阳县、富县、丹凤县、山阳县、宁强县、镇巴县、白河县、眉县、汉阴县为2014年度“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10名”。

现予以通报表彰,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希望受表彰的县(市、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县(市、区)要以受表彰的先进为榜样,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对陕西工作“五个扎实”的新要求,鼓足干劲、积极作为,追赶超越、力争上游,全力推进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加快“三个陕西”建设作出新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灞桥区2014年经济运行概况
2015-3-16 8:55:00 西安统计局
2014年,灞桥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在适应调整中寻求发展新动力,经济增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质量和结构更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93.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

其中:一产增加值19.75亿元,同比增长5.2%;二产增加值168.44亿元,同比增长11.9%;三产增加值105.11亿元,同比增长10.6%。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全区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30.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实现增加值19.75亿元,同比增长5.2%。

——蔬菜种植效益稳定。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稳步增长,使蔬菜的价格攀升,效益稳定。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7.3万亩,同比增2.7%,总产量达到28.65万吨,同比增长3.7%。

——特色果业增产增效。

全区水果播种面积为7.84亩,同比增长3.0%,总产量11.21万吨,同比增长8.1%。

其中:樱桃总产量达4.4万吨,比上年增长14.9%;葡萄总产量达3.32万吨,比上年增长10.6%;特色果业成为全区农业增产增效的主导部分。

——畜牧业生产效益下滑。

今年受猪肉价格波动影响,部分小规模散养户退出市场,养殖成本上涨导致效益持续下滑。

全区生猪存栏数50193头,出栏71894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奶制品市场格局变化导致鲜奶价格下滑,奶牛养殖受挫。

全区奶牛存栏13258头,同比增加0.2%;牛奶产量58521吨,与上年持平。

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调整步伐加快。

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41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1.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93.1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前三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贡献突出。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产值241.97亿元,同比增长14.7%。

非公产值占比达76.2%,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区2.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产值增长10.9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已成为规上工业的主要增长动力。

——主导行业企稳回升。

全区六大主导行业累计增速呈五正一负。

其中,除纺织业产值较上年下降20.4%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分别较上年增长16.1%、8.7%、16%、48%、4.5%,主导行业企稳带动全区工业生产回暖。

——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随着我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耗能行业呈现产能萎缩、增速趋缓。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高耗能企业37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高耗能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29.0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
6.1个百分点。

三、投资建设保持较快增长。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68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

——浐港投资贡献突出。

浐灞生态区在灞桥区域完成投资152.85亿元,增长22.3%,项目类型为房地产、企业总部、基础建设等;国际港务区完成投资120.81亿元,同比增长41.5%,项目类型为保税区建设、商贸、物流基地、房地产。

两大开发区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6.2%,对我区投资贡献突出。

——服务业投资占据主导。

全区第三产业投资366.7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8.7%。

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147.58亿元,较上年增长42.1%,是拉动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类投资92.75亿元,城棚改项目投资5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4.73亿元,科教文卫类社会民生投资9.7亿元。

——建筑业市场需求旺盛。

项目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带动辖区建筑业市场需求旺盛。

全区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7.58亿元,同比增长29.6%。

省外市外建筑企业在我辖区完成建筑业产值87.23亿元,同比增长37%。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

四、市场消费更趋繁荣。

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连续四年领跑全市。

——限上单位贡献突出。

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73.45亿元,同比增长43.6%,增速高于全市30.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区零售总额比重达98%,对全区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突出。

——汽车销售占据主导。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0.8亿元,同比增长23.1%,零售额占全区限上零售额比重达69.2%,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3.9个百分点,依旧是带动全区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

——电子商务华丽登场。

京东商城入驻国际港务区,填补了多年来全区电商经营业态的空白,成为全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的开篇力作。

运营首年,即为全区贡献零售额25亿元,助推全区市场规模再上台阶。

五、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投资高速增长,浐灞贡献突出。

2014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依旧保持高速增长,60个地产项目(含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147.58亿元,较上年增长42.1%。

其中:浐灞生态区房地产投资总量大且增速较高,对我区贡献突出,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8.07亿元,同比增长36.5%,占全区房地产投资比重59.7%,对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3.8%。

——销售增速趋缓,销售价格平稳。

2014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13.0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9.4%,增速高于全市16.7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回落16.56个百分点,较三季度回落14.1个百分点,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

从销售价格看,全区商品房销售价格运行平稳,剔除保障性住房价格影响,全区商品房均价为5801元/平方米,较上年增长5.3%。

——资金问题突出,销售压力增大。

2014年,全区房地产企业本年到位资金170.65亿元,同比增长26.8%,增速低于开发投资增速15.3个百分点。

从资金构成看:以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增长12%,占比为52.2%;国内贷款增长8.3%,占比为13.9%;企业自筹资金增长118%,占比为33.9%。

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的增速、占比较上年均有所下降,自筹资金的增速、比重大幅提升,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仍主要依靠销售实现资金回笼,销售压力明显增大。

六、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2014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67亿元,较上年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19.92亿元,占收入合计比重的84.2%。

三大主体税种全面增长。

增值税完成11301万元,增长41.4%;营业税完成83113万元,增长3.6%;企业所得税完成6555万元,增长45.8%。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03亿元,增长15.5%。

民生类支出保持稳定增长。

其中教育支出65626万元,增长1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19万元,增长1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3701万元,增长43.3%;住房保障支出6161万元,增长32%;节能环保支出15852万元,增长491.5%。

总体看来,2014年是全区“稳增长”压力巨大的一年,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性回落,房地产市场分化产生的新变化,服务业起步初期支撑力尚显不足,各种上行下行因素并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较大。

但看大趋势,全区经济依旧处在上升通道,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2015年,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前提下,坚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仍将有望保持较快较好的运行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