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需避免大国对抗的魔咒及盲从预言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魔咒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Ma y, 2 01 5 Vo 1 . 42 NO . 3
破解“ 修昔底德陷阱" 魔咒
构建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刘 文 祥 ,杨 小 勇
( 湖北 大 学 政 法 与 公 共 管 理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2 )
[ 摘
要] 新 型大 国关 系是 冷战结束 以来 以相 互尊重 、 互利共 赢为基 本原 则的全新 大 国关 系, 其根 本 点在 于
2 0 1 5年 5月 第4 2卷 第 3 期
湖 北 大学 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系, 一方 面美 国依 旧在 综合 国力上居 于世 界霸主地位 , 另一方 面 中国的 强势崛起 不 断地 冲击着 美国。 在 这种 态势 下, 中关两 国如何构建 一种 全新的 、 符合双方利益 的、 避免零 和博 弈的新型大 国关 系就 显得 尤为重要 。 [ 关键词 ]“ 修昔底德 陷阱” ;中关关 系; 新型 大国关 系 [ 中图分类号 ]D 8 1 5 . 5 [ 文献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4 7 9 9 ( 2 0 1 5 ) 0 3 — 0 0 2 0 — 0 6
代, 中美两 国是否能破解这一历史魔咒 , 引发了中美两国的广泛关注 , 基于此 , 中国官方提出了建设富有
创新 精 神 的中美 “ 新 型大 国关 系 ” 概念 。 那么 , 何为“ 新 型 大 国关 系 ” 以及 如何 构 建 这 种 关 系 呢 ? 本 文 提 出
中国要高度警惕美国的五大陷阱
专家论坛FORUM19综合看近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及将来的美中交往走势,笔者认为:中国必须要高度警惕美国针对中国的如下五大陷阱,如应对失当,中国将出现应对的重大方向性错误。
一、中美大国战略竞争舆论陷阱现在世界各种声音指中美在进行战略竞争。
但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着的霸权与反霸权的矛盾斗争实质,却被美国包装出的中美大国战略竞争舆论所掩盖。
我们要防止掉入由美国所诱导的中美战略竞争舆论陷阱。
必须重点指出:第一,中国绝没有与中美争霸的战略,只有自身发展的战略。
党和国家各种重大会议均明确指出,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才是中国追求明天更好应对一切外部压力的核心之要。
第二,中国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其中应有之意。
第三,面对霸权主义,中国必须有斗争精神。
而目前中国对美国的斗争,只是因为被美国无理打压而见招拆招,这是反霸权的正当防卫,而不是为了争霸权。
第四,中国的经济体量变大,军队能力变强,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全球影响力自然而然就大,这是国家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势,并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霸而追求的。
中国的这种自身发展,不会阻碍别的国家正常发展,相反,更有利于与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共同进步,促进全球经济公平合理协调发展。
第五,美国把一切打压中国的行为、阻挠中国正常发展的行为都包装成中美大国竞争,把中国的一切正常发展以及与全世界的一切正常交往都归为中国要和美国争霸(即争当世界老大),这是一个极大的舆论陷阱。
美国对外宣扬所谓中美大国竞争,把一切中国的事都说成“不怀好意”,认为中国抓住一切机会跟美国搞竞争,是要争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领导力。
其目的,就是贼喊捉贼、强词夺理,把中国的正常发展,把中国维护正常发展、反对霸权打压的正义斗争,歪曲成争夺世界霸权、争当世界霸主,而以此对其他国家进行恐吓。
笔者认为:现在美国,感觉中国成了对其全球世界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最大竞争对手,故想尽各种办法打压中国。
中美关系能否跨越“修昔底徳陷阱”
中美关系能否跨越“修昔底徳陷阱”修昔底徳陷阱是指当一个新兴大国崛起挑战现有大国的霸权地位时,双方往往会陷入冲突和对抗的困境。
中美两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超级大国,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中美两国之间能否跨越修昔底徳陷阱,没有简单的答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
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对双方都有巨大的利益。
双方有着强烈的动力来维护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经济上的合作可以为两国提供实实在在的利益,减少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
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广泛。
除了经济领域之外,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合作。
这些合作不仅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还可以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通过加强合作,中美之间可以建立更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从而缓解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全球挑战。
无论是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核扩散还是全球流行病,这些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有责任和义务在这些全球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合作,中美可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要跨越修昔底徳陷阱,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和挑战。
存在着潜在的地缘政治竞争。
中美两国在亚洲地区有着不同的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南海争端和朝鲜半岛问题都是中美之间的潜在矛盾点。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两国在人权、民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矛盾的产生,进而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关系发展。
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问题也是跨越修昔底徳陷阱的一大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存在,中美之间的互信度较低。
为了跨越修昔底徳陷阱,双方需要加强沟通和对话,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友好感情。
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
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近年来,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日益紧张。
作为其中的一员,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提出过一套名为“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的方案。
这五条规则旨在促进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和相互尊重。
本文将对这五条规则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一条规则是相互尊重的原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主权。
这意味着双方应增进理解,避免对对方进行干涉或制裁。
尊重对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是建立双边关系的基础。
第二条规则是合作共赢的原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通过合作解决双边和全球性问题。
合作应基于平等和相互利益,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示范。
这种合作既可以是政治、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在环境保护、反恐怖主义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条规则是危机管理的原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以管控和化解双边关系中的冲突。
这需要双方进行直接、高层次的沟通和对话,以避免危机失控。
同时,应加强对话机制的建设,提高沟通效率。
第四条规则是矛盾协商的原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建立起一种机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分歧和矛盾。
这需要双方能够就敏感问题坦诚对话,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双方需借鉴国际关系中的成功案例,如美苏冷战期间的矛盾管理经验。
第五条规则是文化交流的原则。
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这可以通过推动学术、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来实现。
中美两国应扩大留学、交流学者和艺术家等人员的互访,使文化交流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撑。
然而,要实现这五条规则并非易事,双方需要在实践中克服一系列挑战。
首先,双方需要克服历史遗留的疑虑和误解,建立互信。
其次,双方需要平衡自身利益与国际责任,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推动合作。
再次,双方需要扩大双边和多边对话渠道,为解决争端和危机提供空间。
最后,双方需要通过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误判。
总之,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凸显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危机管理、矛盾协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美智库妄言中美2025年开战
美智库妄言中美2025年开战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4期美国陆军委托所做的研究报告《与中国开战》近期曝光,妄言中美2025年左右开战。
美国五角大楼将军们公然提出:“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这场战争很短暂,但会造成大规模伤亡。
”“麻烦制造者”10月21日,就在杜特尔特访华,中非发表联合声明之际,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气急败坏地开进了南海,直闯我国西沙群岛。
结果,中国海军毫不含糊,“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当即行动,对美舰直接拦截、警告、驱离,干净利索,使其未能进入12海里。
事发当天,中国国防部为此对美国发出强烈批评。
“如果属实,这是美国海军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步骤”,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美国增派第三舰队兵力在南海巡航,将更可能令自己成为该地区的“麻烦制造者”。
希拉里在2013年曾说过:“如果中国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那么我们可以称太平洋是美国的内海。
”美国媒体分析说,除中国外,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紧张,让美国海军不得不考虑在海上潜在冲突中也会面对俄罗斯。
如果两个舰队合并,将迫使中俄重新评估它们在太平洋投入军力的计划。
有美媒甚至称,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合并,等于在中国家门口设立一个“地狱”,迫使中国海军使用更多的资源跟踪美国海军的活动;两大舰队将遏制中国的“填海造地”和“对美国盟国的领土要求”,美国将以此保持亚太力量的平衡。
此前路透社报道称,这是美国第一次没有用其驻扎在日本的海军第七舰队导航的“自由航行”,旨在加强华盛顿在亚洲地区的海上力量。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第三舰队从未派船只航行亚洲。
对“迪凯特”号驱逐舰的命令意味着,美国海军“可同時在朝鲜半岛和菲律宾这两条亚洲战线作战”。
张军社介绍说,西太平洋地区传统上是第七舰队的辖区,第三舰队原本主要负责东太平洋地区,现在进入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三舰队舰艇变更为由美国西海岸直接指挥,意味着美国海军作战指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记录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二、双重冲击的定义与特征 (7)2.1 双重冲击的定义 (8)2.2 双重冲击的特征 (9)2.2.1 复杂性 (11)2.2.2 动态性 (12)2.2.3 不确定性 (13)三、大国博弈与双重冲击的关系 (14)3.1 大国博弈的背景与现状 (16)3.2 大国博弈对双重冲击的影响 (17)3.2.1 政治影响 (18)3.2.2 经济影响 (20)3.2.3 国际关系影响 (21)四、未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22)4.1 全球经济波动 (24)4.2 贸易保护主义 (25)4.3 科技创新竞争 (26)4.4 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 (27)五、大国博弈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 (28)5.1 政策制定与执行 (30)5.2 资源配置与国际分工 (31)5.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2)六、案例分析 (33)6.1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 (35)6.2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36)6.3 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37)七、应对双重冲击与大国博弈的建议 (39)7.1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40)7.2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2)7.3 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43)八、结论与展望 (45)8.1 主要研究结论 (46)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一、内容综述《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是一本探讨全球性政治经济走向的深度著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书中内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敏锐预测。
书中对于大国博弈的未来和世界经济走向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也展现了对细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视角。
在阅读随笔中,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国博弈的未来趋势。
中国将终结美国的军事神话
中国将终结美国的军事神话美式霸权有两条腿做支撑,一是金融,标志性力量为美元;二是军事,最显著的标志为巡弋在大洋上的13个航母编队。
可以说美元和航母构成了这个帝国的最核心要素。
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重创了美元信用,美元根基摇摇欲坠,不夸张的说,如果当时不是人民币支撑一把,美元或许已经结束,但代价是我们随之陪葬。
经过两年多的战略调整与准备,如今,人民币即将和美元分手,而美国迄今尚未能重新建立起支撑美元的实体经济,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在加速递减,一旦有朝一日人民币正式宣布脱钩美元,也就是美式金融霸权的终结!金融根基的动摇使得美式霸权成为一个瘸子,美国现今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了另一条腿上,即军事,或者说是航母!因此美军的航母对维系美式霸权比以往任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这时候戳破美国航母的神话,也就等于提前终结了美式霸权,这将进一步促使美国第二波金融危机提前爆发!而我们即将开始的重大演习就有可能针对美国的CV,试验助推-滑翔-寻式(在钱学森弹道基础上研制,见上图)反航母弹道导弹!这将彻底终结航母的历史神话!除了军事上的以外,金融无疑也是重点,胡哥一上台就说的嘛"金融是第二国防",^_^,别贪......霉锅还在死命整欧洲,其实霉锅和欧洲摊牌是在欧盟宪法正式通过时, 欧盟宪法的通过实际上大大增强了欧元的实力,这可是实质性地触犯了对方的最核心利益,所以霉锅立刻启动了迪拜这枚棋子,而后就是欧猪四国,以华尔街为首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步步为营,将欧盟和欧元正往绝路上赶.时至今日,欧盟靠自身已经很难再力挽狂澜,可以说,老欧洲们只剩下两条路,一是向对方妥协,二是向俺们靠拢,如果选第一条路,^_^,那苦日子可还在后头;如果选择第二条路,则得拿出点诚意来阿,不是简单的参加一下世勃会就ok了的,至少高科技领域和军品领域得松松吧.其实上次中酶经济战略会谈,俺们大手笔购买西屋的核电,说白了更多是在刺激欧盟,呵呵......五一坐飞机回沪,从机窗俯看到了俺们的电弹试验极地,内牛满面....俺们的航妈很快会以矫健的身姿巡弋在西太平洋,甚至会出现在亚丁湾,波斯湾,^_^,不经又想起了郑和......喀什的开发可以说是胡哥迄今最经典的一举,这里是新老丝绸之路的交汇地,是我们连接中亚和南亚的战略枢纽,喀什的启动意味着大陆文明路线的激活,尽管长三角和珠三角随即也骚动了一下,但这改变不了俺们战略重心西移的大趋势.....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以汇改为标志,中霉进入了最后博弈阶段。
中美博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博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美关系一直是全球格局中的一颗热点,而其中博弈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这种博弈从近年来形势看,呈现出骤然加剧的特点,中美之间的竞争在经贸、科技、安全等多个领域中越来越激烈,这也同时体现出两国的利益分歧与互不信任。
一、中美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美之间的博弈加剧,这种博弈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首先,在经贸领域方面,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加剧了两国在贸易领域的摩擦。
在这种背景下,中方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进行反制,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战。
其次,中美之间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矛盾点。
美国一直是世界霸权地位的象征,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崛起,对美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
因此,在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上,中美之间也出现了分歧和互相抵触。
最后,在科技和文化方面,中美之间的博弈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中国在5G等领域中的技术突破越来越明显,而美国也在这一领域中采取了多项不利于中国的政策,尤其是华为事件更是成为了中美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点。
二、未来发展趋势中美博弈的未来展望,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焦点之一。
然而,随着未来的发展,中美之间的博弈将会呈现出一些趋势。
首先,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贸易、科技甚至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都将更加复杂。
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将无处不在,而各种形式的紧张局势也会更频繁地出现。
其次,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也将随之变得更加复杂。
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国家也会更关注中美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自身问题。
最后,中美之间的争端和博弈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不少困扰,而这种影响将在未来持续发酵。
三、应对措施面对博弈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中美两国都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从中美之间展开的贸易战看,两国都尝试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来化解矛盾。
中方愿意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来管理贸易摩擦,而美方也意识到贸易战会对其本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需求重新考虑对华关系。
100808AAA未来十年,中美不会有战争(精)
清华大学教授:未来十年,中美不会有战争2010-08-08 10:26:56 赵可金环球时报【大中小】发表评论赵可金近来,美国在黄海和南海周边的一系列不寻常的举动,令一些人担心中美之间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从地缘政治格局和中美战略态势来看,此种担心和顾虑是没有必要的,中美在未来十年内爆发战争的概率很低。
从地缘政治格局来看,中美地缘矛盾并非结构性矛盾,两者不会爆发全球和地区争霸战争。
中国处于陆权力量中心和海权力量中心的交错地带,周边地缘环境复杂,安全环境脆弱,很容易为外部力量所利用,美国在战略上牵制中国的手段较多,没有必要靠与中国一战而实现自己的利益。
美国则身处西半球,有两洋天险,且独霸太空制高点,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战略优势和地区同盟优势。
中国至少在十年内没有能力与美国展开争霸战争,更没有必要与美国打代理人战争。
从中美战略态势上来看,中国国力的崛起,有助于遏止美国对中国强加战争的战略冒险心理,中国与美国爆发双边战争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前进。
国内外许多机构的研究均表明,到2020年,中美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的差距会缩小。
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通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军力将处于不断壮大之中。
同样作为拥有核威慑能力的大国,中美之间不会轻易诉诸一战,更何况历史上美国从来不会与一个核大国爆发战争。
那么,中美两国会不会被周边的一些热点问题拖入战争中呢?有人担心中美很可能在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问题、南中国海等问题上爆发与美国的冲突,特别是一旦周边热点地区众多政治极端主义的“麻烦制造者”将美国拉下水,中国是否也会被迫下水,进而导致中美冲突不可避免。
从地区安全结构和危机管理机制来看,此种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首先,从地区安全结构来看,美国环环相扣的地区同盟体系和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推动的开放性的地区主义,已经将地区安全编织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地区热点的任何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中美双方都不会事前毫不知情。
中美战略博弈心得体会
中美战略博弈心得体会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牵动着全球的经济与政治格局。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日益激烈,影响着全球的发展与安全。
经济领域的博弈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博弈的主要领域之一。
美国一直致力于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全球经济秩序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则通过经济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来推动自身利益。
双方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进行激烈的竞争和合作。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是战略博弈的最直接体现,双方通过关税的加征和贸易制裁试图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政治安全博弈的影响政治安全博弈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感与日俱增。
双方在南海、台湾、朝鲜等地区积极角力,力图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两国的政治决策直接关系到全球的发展方向和地区的安全局势。
博弈中的合作与互信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竞争,但合作与互信仍然是两国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安全领域,中美都存在着诸多的合作机会和利益交集。
中美两国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共同面临着全球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通过加强合作与互信,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共赢的局面。
中美战略博弈的挑战与责任作为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不仅仅是双方利益的追逐,也是对全球秩序和稳定的责任。
两国在战略博弈中的行为和选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平衡彼此的利益、处理分歧与竞争,是中美两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共同挑战。
总结中美战略博弈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焦点,其影响力和影响深远。
在战略博弈中,双方要保持冷静、理智,以合作与互信为基础,解决分歧与竞争,共同推动全球秩序和和平的稳定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美两国和全球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郎咸平惊人之语:4月15日中美必将决一死战![
郎咸平惊人之语:4月15日中美必将决一死战!美国4月15号,将决定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我希望不要列入,秘密外交和它做更深层次的外交,如果列入外汇操纵国,中国经济将倒退15年。
今天我们要谈一下2010年的经济形势展望,2008年11月份开开始,我们中国的股市就领先全世界4个月回回暖,去年一整年,全世界地产市场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中国楼市一枝独秀,逆全世界而上行。
汽车呢?去年一整年,全世界汽车销售量大跌的情况下,我们既然增长40%多。
因此,各个媒体的报道我们就得意了,感觉良好了,觉得中国领先全世界回暖了。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怎么可能呢?你这些经济是向欧美学来的,人家都没有回暖,我们怎么可能回暖呢?而且大家想一想,如果只有中国回暖,而别的国家都没有回暖,那代表我们中国跟别人都不一样,如果你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到底是别人都不正常,还是你一个人不正常呢?我们高声喊中国第一个回暖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不正常,说不定别人是正常的,我们是不正常的,整个去年一年我演讲的时候,告诉政府、企业家中国经济没有回暖过,上个礼拜政府终于承认了,过去是2000万失业,现在是2亿,回暖了吗?还不如意。
今天我准备将这个作为切入点,其实3月28日意义并不寻常,因为还剩下18天,美国对我们的审判就定案,在我们中国经济目前这种处境之下,美国4月15号,将决定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我希望不要列入,秘密外交和它做更深层次的外交,如果列入外汇操纵国,中国经济将倒退15年。
我从去年6月份开始演讲,就说美国的汇率大战必定开始,到现在3月份完全证实了我当时的观点,第一个是中国经济到底复苏了吗?第二个是美国到底想做什么?军事战略站。
其实我想告诉各位,如果你觉得2009年是困难的一年,那我告诉你2010年将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困难不是问题,因为咬紧牙关就可以度过困难,要度过复杂的一年,必须靠智慧。
我希望今天演讲中把今年的形势讲的很清楚,只有了解了本质,才能处理危机,危机本身并不可怕,我相信今天3个小时的演讲会将危机讲的非常清楚。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摘要:“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然而,要在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大相径庭的两个大国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谈何容易!中美之间,既有利益的冲突,又有利益的汇合;既有政治价值的分歧与对立,又有文化社会层面的共性与融合;既无法成为盟友,又不可能沦为敌人。
换个角度来看,两国都应把国内一些挑战看作双方合作的潜在领域和机遇。
两国应通过对话磋商协调合作机制,积极探讨中美合作共赢潜力,借此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也应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分歧、互利共赢、和平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总体上,中美关系一直朝着在良好和平稳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不乏有矛盾和分歧。
人与人之间尚且会有意见不合和互利共赢之处,二者孰重孰轻,需要仔细斟酌和权衡,况且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中美关系出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斗而不破与合而不同”的情况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是共同利益超过双方的分歧的。
小布什的弟弟尼尔·布什曾经说过“中国和美国像一对“已婚夫妻”,这两个国家拥有共同利益,应当建立起和谐的“婚姻关系”,而不是总在争吵。
”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双方给中美关系定位已经有了新的共识,就是“基于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定位是双方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和过去小布什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相比较,新的定位应该说更清晰了,也更积极了。
我们知道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移民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美共建“太平洋共同体”——专访亨利·基辛格博士
基 辛 格 : 就 是 为 什 么 美 中 关 系 如 此 重 要 。 种 关 系 起 源 于 这 这
美 中双 方从 战略利 益考 虑来 遏制 一个 共 同对手 的初 衷 ,但 经过
几 十年 的关 系演变 逐渐 形成 国际体 系 的一 个支 柱 。
太平 洋两 岸 的任何 一方 都需 要另 一方 的合作 来 处理 目前 全 球 经济危 机带 来 的影响 和后 果 ,而全球 经 济秩序 的最终 形成 将
兰等 国 的参 与 , 无论 它们 是作 为跨 太平 洋结构 的一 部分 , 还是 区
系 。 认 为 有 可 比性 n 7 你 - 5
基 辛 格 : . 有 着 完 全 不 同 的 背 景 。德 国花 大 力 气 壮 大 军 不 这
事力量 , 中 国却致 力于经济 发展 以及经 济力量 的强 大 , 而 同时中
国正经历 着 巨大的经济 和社会 变革 。 确 实有人 常常把崛起 的 中国视为 l 9世纪 崛起 的德 国。 国 德 的崛起 最终导致 了第一 次世界 大战 。 而 ,一 战” 然 “ 首先 是政治 家 的失败 。 如果你 去研究 当时德 国与英 国之问 的冲突 , 会发现 这 就
《 财经 》 在 一 些 中国 人 看 来 。 : 中国 与 美 国 的 经 济 联 系越 紧
密 , 国 越 会 在 军 事 上 包 围 中 国 。 也 有 人 认 为 , 国 为 了 延 缓 中 美 美
国的发展进 程 。 军事 上实行 围堵 中国 的“ 一 围 圈” 在 C 包 。
基 辛格 : 不 明 白“ 围 中 国” 我 包 是什 么 意思 。 中国是 一 个 大 国 , 一 个有 1 邻 国的 大 国 , 是 4个 它一 直 被其 他 国家所 包 围着 。 对美 国而 言 , 实质性 问题 是 , 阻止 中国发 展或 尽可 能延 缓 中 国崛
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
沙利文给中国设定的五条规则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引起了许多国际政治人物的关注。
其中,美国前国务卿亨利·阿尔弗雷德·沙利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提出了五条规则,用以描述中国崛起的现实和应对策略。
在本文中,将详细阐述这些规则,并分析其对中美关系以及国际秩序的重要影响。
一、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沙利文认为,中美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应该通过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来促进双方的发展和繁荣。
他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彼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一规则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可以为两国和世界带来更大的利益。
二、推进共同的全球议程沙利文主张中国和美国应该共同努力推进全球议程,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
他指出,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全球稳定,还可以为双方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规则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共同行动,中国和美国可以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沙利文认为,中美两国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关切。
他指出,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维护领土完整的立场是不可动摇的,而美国则注重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价值观。
这一规则强调了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才能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
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沙利文认为,中美两国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以避免误解和错误判断的发生。
他指出,由于双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容易导致相互间的误解。
因此,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加强交流,以及高层对话等方式,可以提升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潜在冲突的发生。
五、共同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沙利文认为,中国和美国应该共同努力,以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他指出,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更加公正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何新关于中国与美国未来的战略预言
何新关于中国与美国未来的战略预言1991.11,关于世界政治与今后热点的预言: 中东今后不再是世界战略斗争的焦点地区; 90年代全球战略斗争中心转向亚太地区; 战略焦点区城东移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 中国大陆及边缘区域将是未来世界战略竞争的中心焦点; 新殖民化的危险前景: 所谓人权,所谓民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问题,都是实施这一目标所需要的道义借口和理由。
但即使没有这些理由,其目标也照旧会毫无犹豫地继续贯彻下去。
1991.11,西方对华战略: 分析西方对华的最终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若干点: (1)以意识形态和挑动高层政治纷争,使中国陷入长期内乱。
(2)在民族和领土上分裂肢解中国。
(3)在经济上摧毁中国国有制下的整体民族工业,通过向私有化的过渡,把中国的部分“中产阶级”买办化、国际代理人化,实现面向美国及西方的“市场自由化”。
(4)民族工业、农业瓦解后的中国,将成为西方倾销剩余产品的巨大市场,购买力可通过给予苛刻贷款和榨取资源(包括提供最廉价劳动力)来实现。
债务压力和期待乞求援助的梦想,将成为捆缚中国人的有效锁链。
(5)分解后的中国产业部门,实现了非国有化的中国资源,以及通过大动乱而陷入饥饿状态的众多劳力,都将成为只能根据西方条件而出卖的经济要素。
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未来世界新秩序下远东的最大新殖民地。
(6)在社会持久动乱和日益贫困化的情势下,发达国对中国将像对非洲落后民族一样,提出淘汰人口(即灭绝种族)的要求。
以上不是危言耸听的神话。
一方面这一进程在东欧和苏联已经发生。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正在意识到,90年代到21世纪初,世界经济中一个危险的新趋势,就是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重新殖民化的全球跨国一体化进程。
人们不应忘记,19世纪的全球殖民地经济,也是一种在发达国主导下的统一经济政治秩序和国际分工关系。
1992年,关于中美关系: 综上所论,可以确信,在一、二年内,不论美国方面谁在台上,中美之间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的战略性的政治对抗。
不冲突、不对抗:打破大国间相处的“魔咒”
30 | 中国报道2013年7月 总第113期Cover Story封面报道当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追求的基本目标。
历史上,新兴大国崛起后往往寻求改变既有的国际秩序,而霸权国家则竭力压制新兴国家,防止新兴大国挑战自己的霸权地位,最后双方往往诉诸战争手段来解决相互之间的纷争。
基于历史经验的认知,加上意识形态的偏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很大的戒心。
不少西方人将中国同当年的德意志帝国、日本帝国和苏联相类比,认为中国将是一个“不满现状的大国”,最终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很可能成为现有世界秩序的挑战者,甚至是国际规则的破坏者。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球似乎变得越来越小,各国联系日趋紧密。
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和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不断加深。
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主要大国都将注意力放在综合国力的提升上。
况且,在武器装备日新月异的核武时代,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不仅会出现没有赢家的局面,而且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中美精英阶层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两国政府一直试图就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探寻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路径。
早在1997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签署联合声明,表示将“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2001年,两国元首正式确立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为两国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转折点。
2009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首次会面,主张“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培育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的“庄园会晤”不仅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也是中美高层交往的一个创举。
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机遇
中美关系: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然而,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存在诸多机遇。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探讨这些挑战和机遇的具体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
首先,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贸易问题。
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美国坚持采取强硬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利用各种手段对中国的贸易进行制裁和打压。
此外,技术封锁也是中美关系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企图通过技术垄断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些挑战不仅对中美经济产生了影响,也对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造成了威胁。
然而,中美关系也存在着诸多机遇。
首先,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反腐败等全球性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其次,中美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这些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此外,中美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
例如,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中美两国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进行了合作,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应对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和抓住机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沟通与协调是关键。
中美两国应该加强高层互访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其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重要途径。
中国应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美国应该放宽对华技术封锁,加强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要途径。
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综上所述,中美关系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存在着诸多机遇。
只有通过加强沟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才能有效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预防中美紧张
如何预防中美紧张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关系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紧张局势,这对两国以及全球经济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预防中美紧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预防中美紧张的方法和措施。
2. 加强高层交流和沟通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加强高层交流和沟通是预防紧张的关键。
双方应定期举行高层会晤,通过直接对话解决问题,增进相互了解。
同时,增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多边会议的举办频率,为双方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3. 推动双边合作中美在经济、科技、环境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通过加强双边合作,扩大互利共赢的领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局势。
双方可以加强经贸合作,扩大贸易规模,降低贸易壁垒,共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另外,加强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积极开展交流项目,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4. 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渠道建立和完善中美之间的机制和渠道对于预防紧张至关重要。
双方可以设立一些协调组织,以解决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出现的分歧。
在安全领域尤为重要,双方可以建立更多的军事对话渠道,并加强军事交流和合作,增加互信,减少误判。
此外,加强国际组织的合作,如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也是缓和中美紧张的重要途径。
5. 促进人民友好往来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缓和中美紧张的基础。
中美两国应加强教育交流,鼓励学生和学者的相互访问,增进彼此了解。
同时,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旅游便利和服务,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此外,可以加强媒体交流,增加两国媒体在对方国家的驻外记者人数,增进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6. 解决分歧和纠纷的有效途径尽管我们希望可以预防中美紧张,但分歧和纠纷仍然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双方需要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分歧,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国将在未来与美国的战争中必胜 演讲稿
中国将在未来与美国的战争中必胜演讲稿一要靠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改革和开放。
蓬佩奥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恰恰说明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走对了。
中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发展进步,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有了初步的国际领导和全球治理能力,是改革和开放的结果。
这正是以蓬佩奥为代表的诸多美欧政客所害怕的。
如果说美国的对华政策所谓“失败”,不是败在打开和中国关系的大门、接触中国,而是败在期望通过对华接触来改变中国的制度,把中国变成所谓自由世界的一员和美国的小兄弟。
所以,应对所谓美国“新冷战”的宣言,不是随他起舞,而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宣言。
一个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一个是注定失败的封闭和遏制。
我们要以更加成功的改革开放政策同美国的“新冷战”政策来斗。
二要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
美国政府不仅自己对华搞战略竞争、意识形态对立,甚至将人民之间的交往都政治化,还试图加强对盟国的外交控制,协调、胁迫盟友和其他国家追随其对华遏制。
这在国际上不得人心,即使一些国家迫于美国的淫不得不一时跟随美国,但是从他们的政策措施中我们能够看到明显的“两面性”,他们显然不希望放弃与中国和合作和中国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自利政策和单边主义的霸道行为不仅针对中国,就连盟国也不放过,美国已经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变成了破坏者,只不过很多国家敢怒不敢言。
反之,中国不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而且在行动上为国际社会提供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公共产品;不仅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而且在实践中践行共赢多赢的原则,维护公平正义。
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将中美的对比更加显著地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一个失道寡助,一个得道多助。
美国要搞遏制中国的小圈子,我们要以更加实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家关系来同美国的冷战思维和旧式国际关系来斗。
三要靠充分的准备和斗争的智慧。
特朗普政府行为乖张,出尔反尔,不断突破一个文明国家的行为底线和道德义,已经毫无一个世界大国和世界领导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学者:中美需避免大国对抗的魔咒及盲从预言
2011年01月04日07:47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大中小】【打印】
共有评论2条
【先驱语录】
约瑟夫·奈:再采用传统的霸权衰落理论来描述21世纪的权力过渡是不准确的,将导致危险的政策暗示
包道格:中美冲突并非宿命,如果两国都发挥政治能力,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金灿荣:从主观上说美国变得不自信了,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也成了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访谈动机】
2010年的中美关系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伏。
自去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后,两国关系因“美对台军售”问题而急转直下,之后,人民币问题、南海问题……两国之间的杂音和摩擦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
然而,就在人们担心中美两国关系陷入失控状态时,两国经贸及政治高层会晤突然恢复热络,甚至一度僵持的军事交流也在下半年逐步恢复。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简单地套用一些“经典论断”已不足以解释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更不应当成为忽视两国深层次矛盾的借口。
在中美种种现实的摩擦中,折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普遍心理焦虑:“中国崛起会不会重复二战德国的老路”——将中国和德国做对比正成为西方舆论界惯用的一种比喻。
昔日德国野心会在中国再现吗?新兴国家必然挑战既存国际秩序吗?——超级大国美国对崛起中国的评估将从根本上左右其与中国的交往;而中国在一时一事上的行为处置都有可能敏感地触动美国的神经。
因此,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都在力图寻找崛起国家与霸权国家的相处之道,避免两强必然迎头相撞的历史魔咒。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颖发自北京
美国正在重新定位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相比去年,今年的中美关系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奥巴马自称为“太平洋总统”并高调重返亚洲,国务卿希拉里日前在演讲中详细阐述美国的亚洲新政策,这一新趋势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金灿荣:2010年中美关系新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两国目前面对的整体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不一样。
中国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美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增长乏力,刺激就业的新财政手段不多。
这就使得2000年中美之间宏观的良好经济合作反而变成了冲突领域。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正在重新定位中国。
5年前,美国尽管不太确定地承认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但对中国的定位基本上还是“利益攸关方”。
而眼下,美国对华政策则处在一个变化的关头。
美国在战术上采取从中国周边介入的办法重返亚洲,体现出了美国在战略上的焦虑。
包道格:希拉里所阐述的“新亚洲政策”并不“新”。
奥巴马政府将关注重点转向亚太地区,这一转向的里程碑从里根总统时期就开始了。
不过,美国政府重返亚洲的确意味着中国外交与过去20年相比将面临更多竞争。
奥巴马把亚洲看做贸易投资及军事现代化日益蓬勃发展的地区,并不等同于将中国视为对手。
奥巴马政府坦承布什政府第二个任期里的中美关系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
奥巴马正在试图将中美关系提升到新的全球层面的合作,如在气候、防扩散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上。
到目前为止,这一新对华政策有初见成效之处,也有些并不那么成功。
同时,美国对中国在领土争议及军事活动问题上又出现了新的担忧。
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
Q:你认为美国霸权是否在衰落?而这又如何影响其对外事务,包括对中国的认知、心态和政策?
约瑟夫·奈:再采用传统的霸权衰落理论来描述21世纪的权力过渡是不准确的,将导致危险的政策暗示,有可能因此而鼓动中国采取冒进政策,或是导致美国由于担心中国崛起而做出过度反应。
美国只不过相对衰落,并没有绝对地没落。
在未来数十年里,可以合理推断说,美国仍将比任何一个国家要更强大。
美国眼下和未来的问题并不在于衰落,而是在于能否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没有他国的帮助,即便是超级大国也不能实现目标。
英国战略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曾经说,美国的实力有两大特点,使它区别于历史上的大国:美国的力量不取决于殖民地而是来源于他的结交盟友;美国的意识形态是灵活的。
如果现在美国采取巧战略,它将继续从这两大特点中获益。
未来岁月并非一个“后美国时代”,但是,美国应该探讨如何在一个信息时代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开展“巧实力”战略。
在这个新时代,一国能否将其实力运用自如的重要标志是和盟国及他国建立“关系网”的能力,而不是维持霸权或将自身权力最大化。
巧外交的内涵就在于,能在面对他国崛起、世界权力分散的新背景下,善于综合各种资源,成功地运用一系列战略。
金灿荣:美国实力是否衰落的话题可以探讨争论,但我想强调从主观上说美国变得不自信了。
布什时代的美国过于自信,多少有宽容精神和幽默感。
但现在,多种原因导致其变得有点不自信,如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实力,美国精英认为美国病了,美国老百姓认为美国走在错误的轨道上。
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也成了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约瑟夫·奈: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就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白宫里的一些人认为中国没有对此做出回报,并因此有些不满。
如果中国认为这是美国衰弱的表现,那就是将美国的某些妥协之举当成了示弱,那就是对美国的误解。
中美冲突并非宿命
Q:在历史上,崛起大国和霸权国家之间冲突的案例非常多。
那么你认为大国政治的悲剧会在中美之间重演吗?
约瑟夫·奈:崛起大国和现存大国之间总是会有误解、担忧的危险,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冲突。
危险在于,两国的鹰派总去触发对彼此的恐惧,使得疑虑层层加深,并最后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即如果美国把中国当做敌人,这一预言很可能自我实现。
而不让这个预言魔咒实现的最佳解药就是,两国间更多的接触和合作。
包道格:中美冲突并非宿命。
如果两国都发挥政治能力,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中国应当回顾自己的历史,找到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而美国也应当从他在上世纪30年代如何应对日本崛起中吸取教训。
更何况,现代战争将是毁灭性的,两国人民都不会允许他们的领导人拿战争当儿戏。
金灿荣:中美双方主观上都不愿意陷入对抗。
现代战争的对抗是这两国的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受的。
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应该是中美两国主流的想法,但能不能成功避免并没有十成的把握。
两国的鹰派都是靠挑动事端来谋生的。
应避免“自我实现预言”
Q:中国尽管在崛起,但从目前的实力上尚无法超越美国,在意愿上也并不想挑战现存秩序。
但是,美国始终不放心中国崛起,甚至中国总是被西方比做二战前的德国。
在这种对华心理焦虑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是否有可能提升战略互信?
约瑟夫·奈:近十多年来,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最可能的挑战甚至超越美国的国家。
一些人也把中国和上世纪初挑战英国的德国相比。
但是,仅仅从GDP的角度就预言中国将赶超美国的说法过于简单了。
相比而言,美国在军事和软实力上占据优势,而且在亚洲地缘政治上也占据主导。
在21世纪的头五十年里,最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能赶超美国,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逊于美国。
中国和二战前的德国不同。
德国政策是挑衅性的,引发了英国和美国的担忧。
一战前即1914年,德国的实力就已经超过了英国。
但是,现在的美国对中国则不存在这么多担忧。
所以,美国人应当避免对中国过度担忧,也不应当让别的任何国家将中美两国拖入冲突。
美国要避免把中国当做敌人,最后“自我实现预言”。
包道格:有些美国人将中国看成威胁,有些人则不这么认为,这都很正常。
近期中国一些做法的变化加剧了这种认为中国是威胁的声音,比如,中国在钓鱼岛问题、南海及朝鲜问题上的言辞都比较强硬。
但是,如果你看一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美国最优秀的大学和实验室资助培养的中国学生的规模,及美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这些事实都强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做事的出发点并非根据“中国是威胁”这样一个假设。
美国媒体有时会将中国和二战前的德国做对比,这种对比的确很常见。
那段历史的确应当成为当下的教训之一,但不应当是唯一的教训。
我前不久刚刚访问了德国,考察了波茨坦冲突的起源——那场冲突导致德国决定引爆二战。
德国当年的决定是源于如此狭隘的考虑。
海洋霸权及拥有帝国的梦想在今天的世界有点落伍,现代社会是全球化挑战和经济发展是首位的。
中国如果认为军事利益比其他利益都重要,这条路径需要慎之又慎。
两国的媒体报道也应当清晰全面地进行报道。
最近,西方媒体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描述分歧性话题,经常忽略中国切切实实在说和做的事情。
而中国的媒体有时也出现挑动公众情绪的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代社会媒体的多样化反而导致了公众更不了解真相,然而这却俨然是事实存在的。
中美两国不应当允许这种情况导致危险的局面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