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共46张PPT)
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肺静脉 左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房连静,室连动”
静房室动不倒流
为什么血液不会倒流?
想一想
静脉瓣有什 么作用?
防止血液倒流
静脉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动脉瓣)
作用:防止 血液倒流
小知识
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
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
而是通过冠脉循环。
三、冠脉循环——
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进入心肌内部的毛细 血管网,再由静脉流 回右心房的循环。
冠脉循环是给心 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 物质并运走废物的。
P65 技能训练
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 叫心率,动脉的搏动 叫脉搏。健康人的脉 搏与心率一致。 请你设计表格,记录人 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脉 搏数据,探究心率与运 动的关系。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
肺泡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肺泡处
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其它组织中 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 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 脉血”这种说法对吗? 如不对,请举例。
不对。
肺静脉里流动脉血;
肺动脉里流静脉血。
记忆窍门: 心脏内部,左边动,右边静; 体循环中,动中动,静中静; 肺循环中,动中静,静中动。
心肌具有收缩和 舒张的功能,产 生推动力,使血 液不停地流动。
右心2 房 右心4 室
心 左1心房 脏
的 左3心室 组
成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第四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在金属表面覆盖致密的保护层,将金属制品与周围物质隔开是一种 普遍采用的防护方法。 (1)在钢铁制品的表面喷涂_油__漆_、矿__物__性__油__脂__或覆盖搪瓷、塑料等。 (2)用电__镀__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铬、镍等金属。 (3)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__蓝__处理(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氧 化三铁薄膜)。 (4)利用阳__极__氧__化__处理铝制品的表面,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 化等。另外,采用离子注入、表面渗镀等方式在金属表面也可以形成稳 定的钝__化__膜__等。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2.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 Fe-3e-===Fe3+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AD [题图所示吸氧腐蚀中,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溶解了 O2 的 水膜作电解质溶液,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A 错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Fe2+和正极产生的 OH-结 合生成 Fe(OH)2,Fe(OH)2 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生成 Fe(OH)3,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2H2O+O2===4Fe(OH)3,B 正确; 形成的原电池中铜作正极,负极失电子容易被腐蚀,正极被保护,所以 铜不被腐蚀,C 正确;腐蚀过程中,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铁流向正极铜, D 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第四章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3)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4)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注:糖和盐溶于水,是属于“溶解”。
)6、凝固的例子: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注: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描述:A-B是固体(B点是固体);B-C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C点是液态),熔化过程吸热。
E-F液态(F点是液态);F-G是固液共存态;G-H是固体(B点是固体)【总结】(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凝固时,温度也保持不变(凝固点)。
(3)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5)凝固过程需要不断放热。
(6)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段平行时间轴。
8、如图所示为松香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总结】(1)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无熔点)。
第四章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四、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一)有机氯农药 特点: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易溶于脂肪,并在
其中积累。 主要有机氯农药有:DDT和林丹。
1、DDT ➢ 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故其在土壤中移动不明显,但可通过
植物根际渗入植物体内。 ➢ 是持久性农药,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如还原、氧化、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一、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二、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四、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五、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一、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一)扩散
是由于农药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而使其由浓度高的地 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所做的迁移运动。
黄和鑫(1985)研究在田间积水的条件下,林丹的半衰期只 有60.1天,降解速率比旱地提高了两倍多。
以上两例都说明了土壤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作用 。
3、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
➢ 同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不同,对其降解性能影响也不同。
如:除草剂 2,4-D(2,4-二氯苯氧乙酸)和2,4,5-T(2,4,5-三氯苯氧乙 酸)20天内,2,4,5-T几乎未被降解,2,4-D已降解至剩余10%以下。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3、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参与分解
土壤中的有机农药。
实例
顾宗濂(1986)研究湘江流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体降解林丹 的能力。
结果表明:土壤中能以林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数为平均36×104/g干土, 稻田淹水84天,林丹降解可达98.4%,若不淹水,84天后只降解了43.5%,
第四章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2)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
_____. 相等 (3) 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_______ _____上. 垂直平
分线
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命题角度❶
(5年2考)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 (2017·昌乐一模)在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
交点称为格点.如图是3×3的正方形网格,已知A, B是两格点,在网格中找一点C,使得△ABC为等腰直 角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有( A.6个 B.7个 ) D.9个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与 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一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
2.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 的___________. 垂直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___、底边上的中线及顶角的_____ 高 平分 ___重合. 线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 (3) 相等
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
17
【分析】 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CD=CB,运用勾股定理 求出AB的长度;再次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CB的方程,求 出CB即可.
【自主解答】 由题意得CD=CB, 在Rt△ABD中,AB=
2 2 BD AD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D2=DC2,
12.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 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 1 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2 D,交BC于点E.若AC=3,AB= 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
5,则DE=____ 15 .
8
,AD=
考点三 例4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第四章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 A.发展观 C.伦理道德观 B.环境观 D.消费观 )
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的有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成年后再保护环境 C.经常外出进行打猎 D.多买一些豪华包装的礼品
(
)
解析
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 人们更多地关注发展,
(2)从全球看,生活垃圾的数量占整个固体废弃物数量的 70%,大大超过了工业废弃物的数量。 (3)不使用不可分解的饭盒和一次性木筷、减少或不使用塑 料袋、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或不使用对人体有害又污染 环境的物品等。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 1 题。 转变观念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 1~2
解析
第 6 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
氧层破坏、酸雨危害等。第 7 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是 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这一思想的只有清 洁生产这一项。
答案
6.C
7.D
课时作业 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 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 D )
解析
技术进步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但不
能解决所有问题, 选项过于绝对; A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 历程中,人类活动可以利用资源,但不合理的利用, 会引起资源、环境问题;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实际上 是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资源,从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自己。
2.下列叙述中,体现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提倡高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选购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不同发育阶段及特点: 发育阶段
初期
外力作用特点
以向下和向 向 河谷两岸 的 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地貌特点
河谷 深而窄 ,谷壁陡峭,
源头 侵蚀为主 横剖面呈“ V ”型 河流更为 弯曲 ,河谷 拓宽
中期
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 侵蚀 的“ U ”型
解析:第(1)题,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
处地貌呈明显的扇状分布在山脚下,是河流冲积物在山
麓地带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第(2)题,根据聚落 选址的原则,聚落应选在河流上游、地形平坦开阔且靠 近河流的地方。 答案:(1)B (2)B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答案]
(1)D
(2)C
2.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 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
A.河漫滩
C.三角洲
B.冲积扇
D.侵蚀平原
(2)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 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C.丙 B.乙 D.丁 ( )
因此,河流含沙量、海洋潮流作用、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地
势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发育。
(1)丰富的泥沙来源。这主要取决于河流输沙量的大
小。黄河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就为黄河三角洲的发
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 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 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成长。 (3)海滨地区地势平坦,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 于泥沙堆积和三角洲的发育。
第四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概念 2、降雨等级的划分
3、降水量的测定:雨量器
降雨 24小时降水 等级 量(mm) 小雨 中雨 大雨 <10.0
降雨状况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 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 10.0-24.9 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 25.0-49.9 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 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 50-99.9 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 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地形 (5)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
风坡降水少 (6)降水的极值: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是南美洲西
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 南北绵延约600英里(近1000公里),总面积约为 70,000平方英里(181,300平方公里),主体位于 智利境内,也有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 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公里, 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公里。在副热带高气压 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 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且在大陆西岸热带 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 纵向狭长的沙漠带。
三.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3)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 。 ~40 。 附近的大 陆东岸(还有没有其它地区?) (4)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 。 ~40 。 附近的大 陆西岸 (5)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 。 ~60 。 的大陆西 岸;
暴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24张PPT)
(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 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 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多集中在绿洲上。 材料二 黑龙江省的大庆是在石油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市。 材料三 河北省的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 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材料四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团块装,且规模较大;而山谷 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9. 下列地区中,属于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 )
A.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 高山地区
C. 荒漠地区
D. 极地地区
10. 读图4-3-5,该聚落景观是(D )
A. 北欧的房屋 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C.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D. 西亚的民居
知识点②: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
同步训练·能力提升
16. 读图4-3-6,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__城__市__聚落的特点,图乙反映了__乡__村__ 聚落的特点。 (2)图丙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乡__村___聚落,这三个 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 _位__于__河_流__附__近__的__平__原_地__区__,__交__通_便__利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B____处,理由是 _位__于__河_流__交__汇__处__,__交_通__便__利__,__有_利__于__人__和__货_物__的__集__散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__乡__村__ (填“城市”或“乡村”)聚落。
物理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
(2)若组分A原为缔合分子,在形成溶液 过程中A的缔合体发生解离,使A分子个数 增多,从而蒸气压增加,产生正偏差。
(3)如果二组分混合后A-B分子间能形成结合 较弱的化合物或者氢键,这就会A分子个数减 少,从而蒸气压减小,产生负偏差。 一般说来,凡是组分A发生正或负偏差,则 组分B亦发生相同类型的偏差。 当正负偏差较小时,溶液的总蒸气 压还介于两个纯组分蒸气压之间(见下图)。
在T-X图上P恒定,
f
ƒ* = K-Φ+1=1-2+1=0
即P恒定时,恒沸点的温度和组成都固定不变.
2 .恒沸物的沸点和组成随外压改变--恒沸物 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 同上, K=2-0-1=1 当外压P不恒定,则 f = K-Φ+2=1-2+2=1 f 不为零,则恒沸点可随外压改变而移动,这表 明恒沸物的沸点和组成可随外压改变而改变, 所以恒沸物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
pB p xB yB p p
若纯液体B比纯液体A易挥发,亦即pB*> pA*,则
y y
因为: 所以: 则
A B
XA XB
xA + xB=1
yA + yB=1 <
1 xB xB
1 yB yB
xB < yB
结论说明,在相同温度下有较高蒸气压的易挥发 组分B,在气相中的浓度要大于在液相中的浓度, 对于有较低蒸气压的难挥发组分A则相反,这个规 律称为柯诺瓦洛夫(konowalov)第一定律
物系点--表示体系的温度、压力及 总组成在相图中的状态点称为物系 点。 相点--表示某个相状态(如相态,组 成,T,P等)的点称为相点。
当体系处于单相区 时,体系的总组成与 该相的组成是相同的 (即物系点与相点重合 为一点D);当物系点出 现在两相区时,体系 呈两相平衡形成两个 相点,它们的组成可 由通过物系点O的水 平连结线在气、液二 线上的交点决定(如上 图M、N点所示)。
第四章 第三节
4.下列关于中国南海诸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②我 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1 000多年历史 ③中国对南海诸岛 拥有领土主权 ④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 岛及周围海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我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
2.海洋强国战略
战略布局
具体内容
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 坚持陆海
济,构建海运大通道。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 统筹发展
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 推动海洋
一国的内水。 海峡以及其他位于
④沿海国对于进入其内水的外国船舶行使属地管辖权,但通 领海以内的水域
常仅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时才强制执行其法律,对于纯属船舶
内部的事务,一般由船旗国管辖
(2)领海
范围
海洋权益
是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沿 海国主权及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 土,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12海里
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等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 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但20世纪50年代,美国擅自将钓鱼岛纳入其托 管范围,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
1.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答案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距离大陆和台湾岛都比冲绳岛近,是我国大 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而与冲绳群岛之间有冲绳海槽相隔,没有地质上的关联;钓 鱼岛距离台湾省最近,而距离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很远,钓鱼岛与我国的联系更密 切,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第四章-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 体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获 得有关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及获得有 效地进行某种活动的知识经验等的学习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进行社会学 习的一种典型方式。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替代学习 或范例学习,是指观察别人(榜样)的 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 而学会某种行为 ✓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不诱发反应的中性
刺激(条件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一次或多次),致使 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这就是 条件反射的建立。
的主要机制。我们平时常用的触景生情、睹物 思人、一见钟情、爱屋及乌、谈虎色变、惊弓 之鸟等都是对经典条件作用引起的各种情绪反 应的生动描述。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泛化:如狗对铃声产生
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 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泛化 的最好例证。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 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
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
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 回桌边吃饭。
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 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离子键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离子键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 +和Cl -,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2)离子化合物(3)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单质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4)Ⅰ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离子键是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答案 (1)× (2)× (3)√ (4)× (5)×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 原子:·Na Mg 原子:··Mg 或·Mg· Al 原子:··Al · 或·Al ·· Si 原子:··Si ··或·Si ··· P 原子:··P ···S 原子:·S ····· Cl 原子:··Cl ····· Ar 原子:··Ar ······ 提示 每个方向最多一对电子(两个电子)。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供求矛盾及调节
(三)经济手段的调控 1、税收政策(旅游企业、旅游者) 2、旅游产品价格 (四)法律手段 1、文物保护法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森林法 4、食品安全法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实际上是政府规定的商品 在市场上的最低价。
P S
D 0 Q
□限制价格实际上是政府规定的商品 在市场上的最高限价。
P S
D
0 Q
D
0 Q
均衡价格的定义及其形成方式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 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 的价格。 ◆处于均衡价格下的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例题
假设Qd=10-2p; Qs=-2+4p 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并画出简单示意 图。
答案:
均衡价格P=2 均衡数量Q=6
供求同向变动,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根据变动幅度而 定。
P S2
S1
E1 P1 P2 E2 D1
Q1
Q2
Q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E1到E2,均衡数量增加(Q1到Q2), 均衡价格下降(P1到P2)
P S1
S2
E2 P2 P1 E1 D1
Q2
第四章 第三节 公王与女神信俗
• 3. 康太保刘汉 公王
• 湖坑李姓三年 一次“做大福 ”。农历九月 十一至十六。
4.义民爷信俗:台湾客家的守护神
• 康熙末年,朱一贵事件。 • 屏东县竹田乡西势村的“忠义祠” •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 • 新竹县新埔镇枋寮里的“义民庙”。 • 把保卫家园而牺牲的义民奉为:义民爷。
们义结金兰,赴闾山师承许真君得道。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 证资料
长汀妈祖庙
连城培田
屏东内浦乡的妈祖庙
2.陈靖姑与三奶夫人
陈靖姑:宋代福建古田县人(或福州人)。 又称:临水夫人,又称陈夫人、注生娘娘。 功能:医病、保胎、救产、送子,除妖扶危 南宋:慈靖夫人;清代:太后、皇太后。 民间:“海上妈祖,陆上陈靖姑” 。 三奶夫人,指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她
台湾本土产生的客家保护神。
二、女神信俗
1. 天后
天后,也称“天上圣母”、“妈祖”。
妈祖信俗主要分布在闽西和粤东客家地区,赣南较少。 妈祖姓林名默,莆田市湄洲人。北宋初人,28岁去世
南宋起,沿海的妈祖信俗,成为汀江航运的保护神。 闽西妈祖庙还有300多座。 赣县、会昌、全南县、安远县、宁都县都有天后宫。 在粤东,五华、兴宁、蕉岭也有天后宫。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 朝天门外。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 绍定年间,原名“三圣妃宫”,宋 《临汀志》载:“三圣妃宫在长汀 县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庙(天妃 庙)。……今州县吏运盐纲必祝祷 焉。”
◼ 据考,宋理宗绍定年间,汀州知州 李华及著名法医鼻祖、长汀县令宋 慈,开辟了汀江航运,使汀州与潮 州、汕头的交往日臻繁荣。因汀江 多有急流险摊,为航运安全,故在 汀江河畔修建妈祖庙,祈愿护海女 神妈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
第三节 公王与女神信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水平法-各环比发展 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ai x x x x a0
方程法可查《平均发 展速度查对表》。
3·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x2…..,xn为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因为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所 以可以推导出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第二个公式:
所以 x
n
an a1 a 2 a 3 a 0 a1 a 2 a n 1
n
an a0
即:平均发展水平为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 比的n次方根。
a
i 1
3
i
a
i 1
3
i
a0
依此类推得
x x2 x3 L xn
a
i 1
n
i
a0
解此方程所得的正根就是要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
(因为高次方程的解法麻烦,所以通常需要查表来计算)
动态数列 的速度分 析指标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四、平均增长速度
• 1、概念:是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它 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变化的程度 2计算公式:
第四章
第三节 动态数列速度分析指标
动态数列 的速度分 析指标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
• 1、概念: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 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和倍数表示) • 2、公式:
报告期水平 发 展 速 度 基期水平
根据采用基期的不同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报告期前一期水平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常用的动态指标
速度动态指标 1· 发展速度 计算公式
an a1 a2 , ,, a0 a1 a n 1
a a1 a 2 , , n a0 a0 a0
n
说明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2· 平均发展 速度
x
n
an a1 a 2 a0 a1 a n1 an a0
an a0 an a n 1 a 0 a n 1
还有,
在实际工作中还常用到一种年距发展速度指标
报告期发展水平
年距发展速度 =
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动态数列 的速度分 析指标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二、增长速度
• 1、概念: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 标 • 2、计算公式:
原理:令估计水平= 真实水平
a0 x1 a0 x1 x2 a0 x1 x2 x3 a1 a2 a3
令x为x1 , x2 , x3的平均数并替换之
a 0 x a 0 x 2 a 0 x 3 a1 a 2 a 3
x x2 x3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
• 1、概念: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 2、计算方法: 几何平均法
方程法
1、几何平均法
——这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方法 (因为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速度连乘积,所以只能用几 何平均法算平均发展速度) 计算公式
x n x1 x 2 x 3 x n
①
增长量 增 长 速 度 基期水平
增长速度 = 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
②
根 据 基 期 不 同
注意:当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现象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程度。 当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现象报告期比基期的降低程度。
动态数列 的速度分 析指标
x R
n
R 代表现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总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
• 1、概念: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 2、计算方法: 几何平均法
方程法
2、方程法
• 在实践中,如果长期计划按累计法制定,要求用方 程法计算平均速度可以保证计划内各期发展水平的 累积达到计划规定的总数,所以方程法也叫累计法
报告期水平 固定基期水平
an a1 a 2 , , a0 a0 a0
an a1 a 2 , , a 0 a1 a n 1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an an a1 a 2 a 3 a 0 a1 a 2 a n 1 a 0
2、两个相连时期的定基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环 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