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季节判断学案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导语:自然界中的四季更替,是孩子们初步认识大自然的基础。
通过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季节变化规律的认识。
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特点。
2. 掌握描述不同季节特点的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季节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图片和素材: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自然景物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三、教学过程1. 学习春季特点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也是生机盎然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会看到:- 鲜花盛开,各种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 天气温暖,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不大;- 小草探出地面,长出嫩绿的叶子;- 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
2. 学习夏季特点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也是最适合玩水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会看到:- 阳光强烈,天气炎热;- 池塘、河流、海滩等地都是人们玩水的好去处;- 树木郁郁葱葱,草地绿得发亮;- 蝉鸣声此起彼伏,昆虫们也活跃起来。
3. 学习秋季特点秋天是一年中最丰收的季节,也是金黄色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会看到:- 温度适宜,凉爽宜人;- 树叶变黄,落下来,铺满了大地;- 一些水果和蔬菜成熟了,可以收获;- 鸟儿成群结队地飞行南迁。
4. 学习冬季特点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但也有独特的美。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会看到:- 天气寒冷,穿厚衣服才能保暖;- 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一些动物冬眠,过冬;- 人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等活动。
五、课堂延伸活动1. 观察校园的季节变化,拍摄照片或画画记录。
2. 通过观察不同季节里的植物和动物,绘制季节变化的图画。
3. 小组活动:讨论不同季节的喜好和活动,形成小组报告并展示。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的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认识四季的特点,并能够区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掌握与天气和季节有关的常用词汇。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1.天气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2.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四季的特点。
3.天气和季节的常用词汇。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图片。
2.天气图表和季节图片。
3.四季变化的视频或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教师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平时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你们觉得晴天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平时可以做什么活动?”Step 2:学习(1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等。
并出示相应的词汇卡片,让学生观察、学习这些词汇。
2.教师介绍四个季节的特点,并让学生与其相关联,比如春天变暖和生机勃勃,夏天热的像火,秋天叶子红了掉了,冬天很冷还下雪等。
Step 3: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天气图表,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当天的天气情况,并提问:“今天是什么天气?你们喜欢这种天气吗?”2.教师出示季节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判断是哪个季节,并描述该季节的特点。
Step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对天气变化及季节的感受,并记录下重要观点。
2.教师播放有关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视频,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现象。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每个季节的特点和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
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1.给家长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今天的天气情况以及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解释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2.观察一周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然后画出一幅图来表示这一周的天气变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辨季节》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辨季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分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3. 能够观察并辨认不同季节的常见天气现象。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
2. 课堂环境:适当布置与季节相关的物品,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等。
3. 知识点复:复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使用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
2.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 这个季节有哪些特点和变化?步骤二:新知讲解1. 教师讲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例如:- 春天有花开、草长,天气变暖。
- 夏天有太阳、雨水多,天气炎热。
- 秋天有果实成熟、树叶变色,天气凉爽。
- 冬天有雪花飘落、气温降低,天气寒冷。
步骤三:巩固练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
2. 每个小组展示选择的季节,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该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3. 其他小组的学生根据描述猜测所展示的季节。
步骤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季节变化,例如窗外的天气、树木的变化等。
2. 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拼图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同季节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展示和描述季节特点时的表现,是否准确、清晰。
2. 评价学生在拓展延伸活动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图片为媒介,让学生观察、描述和区分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活动的设置增加了学生对季节的深入理解和感知。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季节特点时,要避免陷入复杂的教学知识和概念,保持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
《四季的变化导学案》
《四季的变化》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四季的变化呢?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清爽、冬天的寒冷,四季交替,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2. 目标:通过进修四季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进修内容1. 春天的特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温暖,草木开始抽出新芽,春雷响起,小鸟开始筑巢。
2. 夏天的特点:夏天是最炎热的季节,阳光明媚,草木郁郁葱葱,汗水不息流淌,人们喜欢吃冰淇淋、游泳。
3. 秋天的特点: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天气凉爽,果实累累,落叶纷飞,人们喜欢踏青、采摘水果。
4. 冬天的特点:冬天是寒冷的季节,大雪纷飞,地面结冰,人们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喝热茶取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难点:理解四季的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2. 情景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四季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进修春天:让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草木抽出新芽、春雷响起等。
3. 进修夏天:让学生体验夏天的炎热,如阳光明媚、汗水不息流淌等。
4. 进修秋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清爽,如果实累累、落叶纷飞等。
5. 进修冬天: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寒冷,如大雪纷飞、地面结冰等。
6. 总结:让学生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加深对四季的理解。
六、教室练习1. 选择题:四季的变化顺序是(A.春夏秋冬 B.夏秋冬春 C.秋冬春夏 D.冬春夏秋)2. 填空题: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 讨论题:四季的变化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四季的变化的作文。
2. 观察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每天的天气情况。
八、拓展延伸1. 参观植物园或农场,了解不同季节植物的发展情况。
2. 制作四季手工作品,体现四季的特点。
小学自然教案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小学自然教案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并将其表达清晰。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图片、实物、季节变化PPT。
2. 教学材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和相关知识介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季节变化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不同季节特点。
2. 学习四个季节的特点(20分钟)(说明:教师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介绍一个季节。
可以通过投影仪或手绘图片等形式呈现。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春季。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展示春天的特点,如温暖的气候、百花盛开、树木发芽等,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夏季。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展示夏天的特点,如炎热的气候、风吹树叶、众多水果等,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秋季。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展示秋天的特点,如凉爽的气候、丰收的季节、树叶变黄等,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最后,我们来了解冬季。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展示冬天的特点,如寒冷的气候、白雪皑皑、冰冻的湖泊等,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3. 季节的特点和变化(20分钟)教师以PPT形式呈现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请大家仔细观察PPT上的内容,并思考一下四个季节的变化有哪些?教师可以在PPT中加入季节短语、图片和动画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将他们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观察,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关于季节的变化教案
关于季节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四季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
3. 能够描述四季的天气、自然景观、人们的活动等特点;
4. 培养观察、感知、思考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 早晨课堂
(1)寻找季节的变化
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季节的变化。
(2)季节问答
老师出示干燥、潮湿等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是哪个季节。
(3)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季节的天气、自然景观及人们的活动等特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2. 课堂教学
(1)了解四季的概念及特点
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概念及分别在什么时
间到来,每个季节的特点。
(2)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
介绍四季的变化规律,如气温、降雨量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
同季节天气的变化规律,理解天气的变化。
(3)描述四季的天气、自然景观、人们的活动等特点
讲解每个季节的天气、自然景观、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并让
学生进行描述和交流。
老师可以使用PPT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4)图文搭配学习
组织学生按老师提供的关键词,找寻有关四季的图片素材,然后进
行美术创作并配上文字说明。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欣赏。
三、教学资源
PPT、视频、图片素材。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讨论、描述和美术创作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
观察、感知、思考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季节变化认识四季的特点教案
季节变化认识四季的特点教案一、引言四季轮回,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导致的自然现象。
四季的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需要认识四季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本教案将介绍季节变化与四季特点的内容。
二、春季特点春季是四季之首,春分后入春。
春季的特点如下:1. 复苏:植物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春花绽放,大地逐渐恢复生机。
2. 气温回升: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暖,白天温暖而夜晚较凉。
3. 降雨增多:春季降雨增多,但不及夏季。
春雨滋润万物,有利植物生长。
4. 昼夜时间逐渐均衡:春分时,昼夜时间基本相等,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
三、夏季特点夏季紧接着春季,夏至后入夏。
夏季的特点如下:1. 高温炎热: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高达30摄氏度以上。
2. 日照时间长: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相对较短。
3. 降水集中:夏季降雨较多,有时会出现雷雨、暴雨等极端天气。
4. 多生长季作物:夏季适宜作物生长,许多庄稼开始丰收。
四、秋季特点秋季是四季之三,秋分后入秋。
秋季的特点如下:1. 凉爽宜人:秋季气温适宜,早晚凉爽,白天宜人。
2. 植被逐渐凋零:秋季植物开始凋零,叶子变红变黄,准备进入休眠期。
3. 降雨减少:秋季降水相对减少,天空晴朗的日子多。
4. 秋收农忙:秋季是农作物成熟丰收的季节,人们忙于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
五、冬季特点冬季是四季之末,冬至后入冬。
冬季的特点如下:1. 寒冷严寒:冬季气温下降,有时会出现寒潮,气温较低。
2. 白昼时间短:冬季白昼时间相对较短,夜晚时间较长。
3. 植物休眠:冬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树木落叶,草木枯黄。
4. 降水较少:冬季降水相对较少,大部分地区会出现雪或霜。
六、结语通过学习四季的特点,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季节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同时,孩子们也能根据四季的特点适时调整自己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化。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孩子们能对四季的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季的变化导学案》
《四季的变化》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四季的观点及其特点;2. 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3. 能够描述四季的不同景象。
二、预习问题1. 什么是四季?四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2.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有哪些?3.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三、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引发他们对四季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四、进修过程1. 观点讲解四季是地球盘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结果,根据地球不同位置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展;夏季气温高,阳光充足,是发展旺盛的季节;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树叶变黄,是丰收的季节;冬季气温寒冷,大部分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2. 变化规律通过实地观察或课本资料,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展;夏季气温最高,阳光最强烈;秋季气温逐渐下落,树叶变色;冬季气温最低,大部分植物休眠。
3. 活动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四季的变化,记录每个季节的气温、植物发展情况、天气特点等,并绘制季节变化的曲线图。
4.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的喜好及原因,让他们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魅力。
五、总结反思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四季的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四季变化的实地观察报告;2. 写一篇关于四季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四季和气温变化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四季和气温变化认识四季和气温变化一、引言地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而在地理学习中,要带领学生认识到四季和气温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二、认识四季1. 春天的特点春天是一年中气温逐渐回升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在春天里,阳光明媚,草木花开,鸟儿欢歌。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春天的迹象,如树木发芽、花朵绽放等景象,并与其他季节进行比较。
2. 夏天的特点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阳光强烈。
在夏天里,我们可以穿上轻薄衣物,享受清凉的水果和冰淇淋。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夏季高温对身体健康与出行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引导他们掌握夏日防暑知识。
3. 秋天的特点秋天是一年中气温开始下降、植物凋零的季节。
在秋天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五彩斑斓的落叶飘舞的美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秋天植物颜色变化和树叶逐渐凋落的过程,培养他们对四季交替变化的观察理解能力。
4. 冬天的特点冬天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白雪皑皑。
在冬天里,我们会感到寒冷严寒,并需要穿上厚重衣物来保暖。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冬季雪后形成的滑坡、雪人等现象,并正确了解如何应对低温环境。
三、气温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1. 服装选择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合适的服装来适应不同环境。
例如,在夏季选择轻薄衣物来保持身体清凉,在冬季选择厚重衣物来抵挡寒冷。
2. 饮食习惯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饮食需求。
在夏季,人们更倾向于吃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而在冬季,人们则更喜欢暖身食物,如火锅、汤类。
3. 户外活动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户外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夏季人们喜欢去游泳、露营等户外活动;而在冬季则更倾向于滑雪、打雪仗等。
4. 农业和种植业气温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一些作物只能在特定气温条件下生长,对特定季节要求较高。
《春夏秋冬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春夏秋冬》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3.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4.引导学生珍爱自然、保护环境。
【学习重点】1.四季的概念及特点;2.四季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1.掌握不同季节的特点;2.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2.课堂练习材料;3.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四季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询问学生四季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我们如何区分它们?二、呈现1.简要介绍四季的概念及特点;2.展示四季的变化规律,如春季气温回升,花草开始生长,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旺盛,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凋谢,冬季气温最低,大部分植物处于休眠状态;3.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
三、讨论1.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的原因。
四、拓展1.分组让学生自行探究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2.让学生制作四季变化的手工模型。
五、总结1.回顾四季的概念及特点;2.梳理四季的变化规律;3.强调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
【课后作业】1.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当前季节的特点;2.画一幅描绘四季变化的图片;3.写一篇关于四季变化的作文。
【板书设计】四季的概念及特点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四季及其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四季的变化,更好地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二课时导言:《春夏秋冬》是一本关于四季的启蒙读物,通过插图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孩子认识四季的变化。
本次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一、课前准备1. 查找有关四季的知识资料,为学生解惑。
2. 准备《春夏秋冬》这本书的实体或电子版,让学生跟着阅读。
3.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四季的特点。
《不同的季节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不同的季节》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掌握四季的周期和轮换规律。
3. 能够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景色。
4. 培养观察和感知季节变化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四季的观点和特点。
2. 四季的周期和轮换规律。
3.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景色。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看四季变化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观点和特点。
2. 进修四季的周期和轮换规律: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掌握四季的周期和轮换规律。
3. 探究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景色:通过观察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景色。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稳固所学知识。
四、导学活动设计:
1. 观察实验:安排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风向、阳光强度等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
2.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气候特点和季节特征。
3. 学生互动:设计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修四季的知识并加深理解。
4.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色,加深对四季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四季变化的观察记录表。
2. 制作四季景色的手工模型或画作。
3. 写一篇关于四季变化的心得体会。
六、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水平。
2.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判学生对四季知识的掌握水平。
3. 针对学生的进修情况进行个性化评判和指导。
关于季节的教案
关于季节的教案季节是自然界的一种循环变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如何合理地将季节的知识同学生学习相结合,是每位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季节的定义、季节的特征、季节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季节教学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季节的定义季节是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因受太阳辐射不均匀而产生的气候和生物等的周期性变化。
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这四个季节的交替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时不同地区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不同,导致地球不同区域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气温、降雨、植被等条件发生变化。
二、季节的特征1. 春季:春季是冬季与夏季之间的季节过渡期,是大自然恢复生机的季节。
春季气温上升,降水增多,植被复苏,万物繁衍。
2. 夏季: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天气炎热,降雨量丰富,植物生长旺盛,夜晚较短。
3. 秋季:秋季是夏季与冬季之间的季节过渡期,平均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减少,夜晚变长,物候现象明显,植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4. 冬季: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日照时间短,天气干燥寒冷,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动物休眠或迁徙。
三、季节教学的意义1. 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自然观察能力。
季节是自然界循环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季节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
2. 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季节变化,合理利用季节资源,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3. 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季节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资料等方式,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季节教学的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季节的定义、特征及意义,培养学生对季节进行自然观察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学习季节的定义,掌握四季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了解季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学难点:掌握季节交替的原因和规律,形成对季节体系的系统性认识。
4. 教学内容:季节的定义、四季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季节的意义和重要性等。
5. 教学方法:讲解式授课、实验教学、课外实践等。
2019-2020年高三地理《关季节的判断分析归总》教学设计word版
2019-2020 年高三地理《关季节的判断剖析归总》教课方案word 版在高考地理试卷中,选择题和综合题常常出现诸如“当某种地理现象发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什么?”的问题。
解答这类种类的题目,季节的判读特别要点。
这类观察说明高考试题特别重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剖析 ,而好多现象的判断一定依据季节的判断来推理。
季节的判读作为高考的一个要点内容,几乎每年都有观察。
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中,有很多地理现象能够用来判读季节。
1、光照图方面依据光照图的日夜长短状况来判断季节: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的光照状况和日夜长短不同,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也不同,由此能够确立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 ,从而确立出南北半球的季节。
判读时可直接剖析极圈内日夜长短来判断南北半球所处的季节: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与经线订交),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冬至日相反。
二分日晨昏线经过赤道,联络两极(与经线重合),全世界日夜等长,均为 12 时。
2、地球公转方面依据地球的公转轨道或公转速度来判断季节: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的1 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期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夏天;每年的七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所以明确了地球的公转轨道的近期点和远日点地点及公转的速度,也就确立了季节。
3、日出日落方面依据日出日落的方向判断季节:北半球某地某天假如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则北半球日间擅长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为冬半年;北半球某地某天假如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北半球日间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为夏半年。
依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季节:北半球日出时间早于 6 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时,则日间擅长12小时,为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 6 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时,则日间短于12小时,为冬半年。
4、天气特色方面依据某地域天气的气平和降水特色来判断季节:在我们学习过的天气中,地中海天气、热带草原天气、季民风候等天气种类季节变化显然,能指示季节。
季节变化教案
季节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季节变化的概念,能够辨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
2. 掌握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能够描述季节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拓宽他们的对自然界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季节变化的概念和特点:季节的定义和四季的划分。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起居变化。
春夏秋冬季节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活动。
2. 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太阳光照的角度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变化差异。
季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3. 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春天的花草绽放。
夏天的阳光明媚和繁茂的绿色。
秋天的金黄色和落叶。
冬天的雪和寒冷。
4. 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衣食住行的变化。
不同季节的节日和习俗活动。
季节对农业和渔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描述季节变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季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季节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分小组讨论,询问学生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并进行总结。
-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季节和相关景象。
3. 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观察太阳光照的角度变化和地球运动的模型,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 分组讨论季风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展示相关图片进行说明。
4. 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 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自然景物,描述其特点和变化。
- 播放相关视频,以增加学生对季节景观的认识。
5. 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季节的衣食住行和习俗活动。
- 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报告的方式,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
季节认知教案
季节认知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季节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辨认四季的特征和变化。
3. 能够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气候和活动。
教学准备:1. 幻灯片展示季节的图片和图表。
2. 季节相应的道具和装饰品(如太阳、云、树叶等)。
3. 学生绘画用具。
4. 课堂活动及练习题的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不同季节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季节的兴趣与思考。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的原因,引出季节的概念。
主体:1. 讲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征,并用幻灯片展示相应的图片和图表进行说明。
2. 使用道具和装饰品,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不同季节的气候和天气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季节的特征。
3. 学生自行绘制四季的图画,强化对季节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利用练习题、思考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和检测,确保学生对季节的认知程度。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结合季节相关的诗歌、歌曲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对季节的认知。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季节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季节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拓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一个季节,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它的特点、变化和感受。
2. 定期组织季节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季节的变化。
3. 利用科普图书或视频资源,拓展学生对季节的更深入了解。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季节认知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和书面表达的质量。
3. 练习题和思考题的答案和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描述能力。
预期效果: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包括天气、气候和活动。
2. 学生对季节变化有更敏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季节的认知能力得到增强,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以上是一个针对季节认知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季节变化教案
季节变化教案一、引言季节变化是地球上自然界最显著的现象之一。
这种现象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尤为重要,对于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季节变化的相关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教师朋友们提供教学帮助。
二、季节变化的基本特征春夏秋冬是季节变化的四个基本阶段。
春季以开花、发芽、万物复苏为主要特征;夏季以温暖湿润、光照长、农作物生长稳定为主要特征;秋季以凉爽干燥、气象稳定、收获丰收为主要特征;冬季以寒冷、干燥、气象多变、万物休眠为主要特征。
在季节变化中,昼夜长短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春分和秋分时,昼夜时间相等;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冬至则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期。
三、季节变化的机理季节变化是由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所引起的。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旋转的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面有一个约23.5度的倾角,因此不同时间地球的某一区域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弱也是有差异的,从而呈现出季节变换。
四、季节变化教学的注意事项1.增强实践体验。
针对季节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利用教学实习、野外科考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注重跨学科融合。
在季节变化的教学中,可以将地理、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进行整合,以形成更全面且深入的教学内容。
3.引导探究思维。
在季节变化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来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注意此类题目的应用。
在考试中,季节变化的相关题目也是非常细节和应用性较强的,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五、总结季节变化是地球生物圈最基本的周期性现象之一。
了解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实践的体验、跨学科的整合以及探究思维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季节变化教案
季节变化教案一、引言自然界中的季节变化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气候、天气和自然现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季节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季节变化,学生可以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并且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季节气候。
二、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2. 学生能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3.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记录和分析季节变化。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变化a. 春季:温暖,阳光逐渐增多,植物开始发芽和开花,气温回暖;b. 夏季:炎热,阳光强烈,植物生长茂盛,气温最高;c. 秋季:凉爽,温度逐渐下降,植物叶子变色并逐渐脱落,气温逐渐降低;d. 冬季:寒冷,阳光较少,大部分植物休眠,气温最低。
2. 季节变化的原因季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和地轴倾斜的影响。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大约需要365天,因为地轴倾斜,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的太阳直射光线的角度和时间长度不同,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3. 季节变化的观察和记录a. 每个季节选取适当的观察点,观察气温、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b. 利用温度计记录每天的气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c.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植物的发芽、开花和结果等;d. 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变化,如候鸟的迁徙等。
四、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通过播放有关季节变化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探究:利用季节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表,带领学生进行各季节的观察和记录,鼓励学生发现、总结并分享观察结果。
4.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当地季节变化的现象,并找出与书本上所述相符或不符的地方,并给出解释。
5. 总结:引导学生对季节变化的原因进行思考和总结,并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记录。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有关季节变化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样本;2. 温度计、记录表和观察笔记本;3. 季节变化的书籍和资料;4. 观察点选择和考察路线的规划。
南北的季节划分教案
南北的季节划分教案教案标题:南北的季节划分教学目标:1. 了解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原因和差异。
2. 掌握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时间和特点。
3. 能够比较南北半球季节的异同。
教学重点:1. 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原因和差异。
2. 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时间和特点。
教学难点:1. 能够比较南北半球季节的异同。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南北半球季节变化。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一下四周的天气,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2. 引发思考:为什么会有四个季节?不同地区的季节有什么差异?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南北半球的概念。
2. 说明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原因:地球公转和倾斜度角度的影响。
3. 分别介绍南北半球的四个季节及其时间和特点。
三、图片或视频展示(10分钟)1. 展示南半球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展示北半球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南北半球季节的异同。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五、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发放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学生交流和订正答案,总结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要点和差异。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季节特点和体验。
2. 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南半球或北半球,你更想体验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更多关于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资料,并进行展示或写作。
2. 学生可以进行有关地球公转和倾斜度角度的实验,观察其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南北半球季节异同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纸,评估他们对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1.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南北半球季节划分的比较研究,探究不同地区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季节变化教案
季节变化教案教案:季节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2. 掌握四季的名称和特征;3. 学会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季节的概念和分类;2. 四季的名称和特征;3. 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活动。
三、教学步骤引入:老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对季节变化的兴趣。
比如:“你们都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不同的天气特点?”等等。
1. 季节的概念和分类季节是地球绕太阳运动造成的结果。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不同所以会出现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2. 四季的名称和特征1) 春季:春季一般从三月初到五月末。
天气逐渐变暖,大地开始苏醒。
树木发芽,草坪变绿。
春季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2) 夏季:夏季一般从六月初到八月末。
天气炎热,阳光强烈。
许多水果蔬菜成熟,人们喜欢到海滩、游泳池等地避暑。
3) 秋季:秋季一般从九月初到十一月末。
天气凉爽,树叶变得五颜六色。
许多水果成熟,人们会去采摘苹果、葡萄等。
4) 冬季:冬季一般从十二月初到二月末。
天气寒冷,常降雪。
人们喜欢滑雪、打雪仗等。
3. 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活动1) 春季:天气转暖,有时会下小雨。
人们可以踏青、郊游、放风筝等。
2) 夏季:天气炎热,常有大风、雷电等天气现象。
人们可以游泳、戏水、野餐等。
3) 秋季:天气凉爽,天空晴朗。
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彩叶,可以去露营、爬山等。
4) 冬季:天气寒冷,需要多穿衣服。
可以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在那个季节他们都会做哪些活动。
2.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关于季节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并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来猜测是哪个季节。
3.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编写一篇关于季节变化的短文或者绘制一幅描绘四季的画作。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季节的变化和分类,并且学会了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和活动。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四季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外国语学校二轮复习地理专题三:季节判断学案高复地理组 2016.3.3 一、考纲要求:季节判读及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 二、冬、夏季判断的知识讲解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季节 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判断方法:当太阳直射在23º26ˊN 时,是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此时为夏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达远日点附近。
而当太阳直射在23º26ˊS 时则是冬至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此时地球绕日公转到达近日点附近。
而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时候,此时该为北半球的春季或秋季。
2、在日照图上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的范围和白昼时间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等。
判断方法:如北极圈以北大部分地区为极昼,则为北半球的夏季;如果大部分为极夜,则为北半球的冬季。
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夹角接近黄赤交角,且越往北去,昼越长,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昼越短时则为冬季。
复习时,要掌握各类光照图的画图方法和读图技巧。
例如:图中所示节气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3、根据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判断季节判断方法: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快,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到远日点时反之。
复习时,要掌握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的判断,不能单纯死记左边是远日点,右边是近日点,打破思维定势。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判断季节判断方法: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或接近最大时为北半球夏季,赤道以北地区最小或接近最小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反之。
例如:当北京天安门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江处于防汛季节 B.巴西草原处于干季 C .开普敦处于干燥季节 D.广东沿海多台风 5、根据昼夜长短判断季节判断方法:如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且此时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接近最大,则为北半球的夏季,反之为北半球的冬季。
日出时,当地时间为早于6点,或日落时晚于18时,则当地为夏半年,反之为当地冬半年。
6、根据日出日落的方向判断季节判断方法: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落下,且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线与纬线的夹角接近23º26ˊ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且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线与纬线的夹角接近23º26ˊ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则为夏季。
7、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在同一季节同一纬度大陆与海洋气温有差异,所以,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不一样。
判断方法: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陆地气温高,此时应为夏季。
反之为冬季。
例如:已知同纬度A 、B 两点(如图),若A 点为陆地,B 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8、根据气压中心分布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气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压中心。
判断方法:如亚欧大陆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北太平洋受阿留申低压控制时,北半球为冬季。
(四)气候变化信息提取下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A .甲为夏威夷高压B .乙为印度低压C .丙为亚洲高压D .丁为阿留申低压2. 2013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
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 .由甲天气系统造成 B .由乙天气系统造成 C .由丙天气系统造成 D .由丁天气系统造成 3.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A. 南极科考最佳时间B. 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 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锋面气旋控制多雨D. 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4.若丁为高压中心,则A.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B.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 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D. 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 9、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特点判断季节判断依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判断方法:如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或副极地低气压带北移至北极圈内,可以判断北半球为夏季。
例如:若此图所表示的区域正值7月份,此图阴影所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盛行西风带10、根据某地气候特征判断季节判断依据: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气候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判断方法: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非开普敦(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美国旧金山、智利圣地亚哥等)是地中海气候,如正值多雨季节,说明南半球为冬季,则北半球为夏季。
根据某地气候特征判断季节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
在复习时,首先要求对中学所学的十三种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要掌握,同时要求记住一些代表性气候的城市名称。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中所示季节的是A.巴黎一3℃ 35mm B.旧金山一14℃ 51mmC.莫斯科—20℃ 75mm D.孟买一28℃ 6mm11、根据风向判断季节变化判断依据:某些地区的风向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季风气候区就更加明显。
判断方法: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12、根据气象灾害判断季节判断依据: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判断方法:北半球的台风、飓风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寒潮灾害则发生在冬半年。
亚洲的洪涝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13、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判断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对流减弱,对流厚度变小;夏季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变大。
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五)水文现象信息提取14、根据河流径流量大小判断季节判断依据:世界上大多数河流因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产生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因此常常与气候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判断方法: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等,以冬季降水为主的只有地中海气候。
雨季时,河流进入丰水期,径流量比较大。
沿海地区的冬季风,如果经过了海洋,使之变暖变湿,经地形抬升后降水也十分丰富,许多地区还多于夏季。
如:日本海沿岸地区;台北等地。
丰水期的是①②枯水期的是③④例如: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大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低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15、根据河口海水盐度变化判断季节判断依据:由于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入海水量很大,对河口附近的海水稀释作用很明显,导致河口海水的盐度也在发生变化。
一般是河流汛期时,盐度偏低,枯水期时盐度偏高,而汛期和枯水期是出现在不同的季节里。
如长江口盐度最低时为夏季,最高时为冬季。
16、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产生了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判断方法: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从东流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从西流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在复习时,在强调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
17、根据中国近海的洋流图判断季节夏季,台湾暖流沿着台湾东西两岸北上,然后再折向东北流去,势力很大,加上东南季风的影响,整个中国沿海都受暖流控制。
朝鲜西部暖流可深入渤海;冬季,强大的冬季风把台湾暖流吹离了中国海岸,其中心位置明显东移,中国沿岸南下寒流盛行,在冬季风的影响下,直抵中南半岛的东南部。
表示夏季洋流形势的是甲图,表示冬季洋流形势的是乙图。
(五)其它现象信息提取18、根据雪线、天山牧场来判断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
夏季温度较高,海拔较低处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雪线偏低。
冬季天山牧场山麓放牧;夏季天山牧场山腰放牧。
19、根据极地科考最佳时间判断北极科考最佳时间是北半球夏季,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
20、根据黄淮海平原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相对稳定。
21.根据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判断(1)、植物景观:夏半年,多数地区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草原一片葱绿,青天翠欲滴;亚热带树木枝繁叶茂,处于挂果期。
冬半年,多数地区水热欠缺,天寒地冻,植物生长量小,或处于休眠状态,草原一片枯黄,温带森林叶落皮枯,大多处于休眠期。
(2)、动物的迁徙:受太阳直射点季节性南北移动的影响,动物南迁为1月前后,动物北迁为7月前后。
如:西伯利亚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时是北半球冬半年,由亚寒带向苔原带迁移为北半球夏半年。
非洲热带草原羚羊、斑马大量北迁时,是7月前后;巴西草原草木茂盛南半球是夏季;青海湖鸟岛赏鸟的季节是春季(3—5月),因北半球大陆自南而北逐渐变暖,北迁的鸟在此繁殖。
鄱阳湖赏鸟的季节是冬季(10—来年2月)。
22.根据某地的农事活动判断水稻在温带季风区秋季收获,双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播秋收,玉米春夏播种秋季收获,生长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棉花春夏播种,雨季(灌溉)生长,秋季收获;甘蔗、甜菜秋季收获。
苹果、柑桔秋季成熟;江南丘陵的早茶在春季收采等等。
23.环境问题的发生时间判断赤潮现象的产生与水体的有机物的过渡生长有关,因此在气温、水温较高季节发生频率增大。
沙尘暴发生在降水较少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冬春季节。
燃煤季节空气质量较差,尤其是逆温情况下容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三、总结:四季的判断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四、常考的季节现象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尼罗河处丰水期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亚洲低压势力强盛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北半球热带草原区和季风区正值雨季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我国南方赛龙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草原带)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西岸40°N以北)开始落叶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南极考察最佳时期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我国常遭寒潮影响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五、试题精选1.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