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综述_许仁家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设施建设、服务质量、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城市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也较为明显。

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三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导致农村地区服务水平较低;四是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政府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水平。

要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城乡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

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和共享,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地区间、城乡间、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依然明显。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1. 地区差异问题: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城乡之间、农村地区内部的公共服务差距也较为突出。

2. 资源配置问题:部分地区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发达地区,导致资源浪费和基层服务短缺。

3. 服务效率问题:部分地区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如行政审批繁琐、服务流程不透明等,影响了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四、解决路径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确保各地公共服务投入的均衡性。

同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

2.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优化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优质资源向基层、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3. 提高服务效率:政府应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创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共服务的线上办理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4.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述评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述评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述评第一节国外研究综述作为一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西方国家践行得比较早。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联的思想源远流长,在诸多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主张中都留下了这一思想的印迹。

但是,由于西方国家在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一直相对较高,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而非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因此,从总体上看这些思想相对比较零散和模糊,始终没有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完整概念和系统理论。

这些点滴的、模糊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联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新剑桥学派和财政学的有关论述中,各有不同的研究侧重。

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成为其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关于政府必须提供某些公共服务的思想,最早的论述体现在古典自由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论著中。

亚当·斯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是浪费的、腐败的和无效的,并且是对整个社会有害的垄断特权的授权者,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社会的自发调节作用。

与此同时,亚当·斯密也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基本作用外,“君主也必须提供某些公共服务,诸如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举办公共工程等,并且这些公共服务应该公平地为全体公民所享有”[1]。

他进一步认为,这些公共服务是否必须由君主直接提供取决于个人能否充分提供他们,只有那些个人不能或者不愿提供的公共服务,君主的提供才是必需的。

亚当·斯密的论述实际上是指出了政府的三个主要功能:一是保护社会免遭外来入侵,对外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二是建立司法机构,对内保护人民的安全;三是建立和维护私人企业家不可能从中获得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

从中可以看出,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该是有限的,其作用仅仅在于对市场机制的补充而已,是弥补“市场失灵”状态下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替代供给者。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方案,为促进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建议。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存在差异。

这些问题导致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不均衡性,政策对城市地区的倾斜程度较高;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在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也导致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政策制度。

政府应制定更加均衡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利。

2. 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3.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教育、医疗等资源的配置,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资源共享。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思考

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思考
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获取数 据,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应 对策略。
0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 状
城乡教育服务的差距
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包括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课外活动等,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城乡之间在教育机会和质量上的差距。
一些农民缺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意识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导致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社会组织发展不足
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不足,难以发挥其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导致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0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路径探讨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
2
魏后凯, 高风英.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 其成因分析[J]. 中国市场, 2018(30):90-96.
3
傅勇, 张晏. 中国式分权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基 于政府治理视角的一种理论解释[J]. 当代经济科 学, 2018(1):1-10.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度不完善
政策制度不健全
一些政策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对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建 设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导致非均等化现象的出现。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导致政策执行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地 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参与不足
农民参与意识不强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 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作者:陈耀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0期摘要:文章从基本公共服务概念与内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状态和原因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借鉴意义和不足。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和实践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了以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论及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由于受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近几年才开始。

虽然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研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代表性的观点有:1.基本公共服务内容的界定。

朱玲(2004)主张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

刘尚希(2007)认为,从消费需求范畴来界定,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和人们的无差异消费需求即为基本公共服务。

其中,“基本”不是绝对的,它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丁元竹(2007)认为,应当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界定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而且,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界定。

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具体界定上仍然很难统一。

贾康(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当前我国首先将工作重点定位于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

马国贤(2007)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结为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并认为最后一种最适合我国的模式。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状态的研究1.总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状况研究。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人民的福祉。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地域、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依然存在,且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了部分地区的人民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

(二)资源配置不均等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均等现象。

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的人民无法享受到充足的公共服务。

此外,不同群体之间的资源分配也存在差异,如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分配不均。

(三)政策执行不到位尽管政府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地区对政策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腐败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1.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

2. 历史因素: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政策倾斜等因素,使得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二)主观原因1. 政策制定与执行不到位: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腐败、不作为等现象,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 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无法享受到充足的公共服务。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然而,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尤其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

三、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原因(一)问题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

城市地区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设施相对落后。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等。

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资源匮乏。

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大。

城市地区服务质量高,农村地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二)原因1. 历史因素: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

2. 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3. 政策因素:政策导向和实施力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影响。

四、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策略(一)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特别加强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均衡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如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四)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公平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服务公平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基本公共服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是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界主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困境及其相应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困境对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就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这一问题,并进行了深刻研究。

大体而言,国内的研究主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困境及其对策三方面来进行讨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源于我国对公共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公共服务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以我国国情为依据的公共服务供给的轻重缓急以及我国公民的现实需求而提出来的,是“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根据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地区间、城乡间不均等的现状而提出的目标性词汇”(李伟,2010),是具有中国本地特色的词组。

尽管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并没有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明确界定。

因此,哪些公共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

一部分学者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是重合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说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没有多大区别。

关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2012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2012第30卷第4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4关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对策研究张宏伟,李 靖(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平等的享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这既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与繁荣,又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各方面差异较大,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均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失衡,致使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十分明显。

因此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有效管理、监督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束缚,努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公平[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4-0045-02由于历史上的制度性原因,当前我国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农村居民在基本社会保障、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医疗卫生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方面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存在的各种问题较多。

各级政府应立足现实,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条件,适时调整相应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供给能力。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界定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政府以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稳定为前提,以满足公民基本生存需要、基本能力发展需要和基本健康需要为目的,科学、公平的分配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以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平等的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过程。

其基本内容涵盖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基本就业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服务;以及各种生产与消费安全、社会稳定有序等公共安全性服务等多方面内容。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我国GDP 总量达到万亿元,财政收入预计达万元。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地区间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内外需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又与我国当前存在的两对突出矛盾密切相关:一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之间的矛盾。

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等文件中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方面高度重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探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影响因素和差距变化趋势等基本理论问题,是实现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前提,实现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深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目前我国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较有影响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完成的系列研究成果《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等;[1]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2];中国财政学会课题组完成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完成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等。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与评价、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与政策建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差异等九大方面。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其核心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其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城市地区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地区的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居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突出。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普遍优于农村学校,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影响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

3. 基础设施差距: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而农村地区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政策扶持等方面落后于城市地区。

2. 经济原因: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财政收入较多,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3.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为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

nneo c s c 。 h os co f e i ac f oi j te tecnt t no r c s a ui l u r i sv e—o et oe m n n oi a n n t it.R cnl, i e r n dgvr etadsc h r ya ds bly eet n l a mo a i y
t e e i r eg p i s e t o fa t c u e o u s r d c t n,s ca e u t h a h a e a d s n b t e n u — h r sal g a a p cs f n r r t r ,c mp lo e u a i a n i s u y o o il c r y- e h c r n o o e w e r s i b n a d r r 1 h i e s n o i p o l m r mp r c y t ms a d w o g g v r a c h ls p y T e eo e a n a .T e man ra o sf rt s r b e a e i ef ts se n r n o e n n e p i o h . h r fr 。 u h e o me u e u h a mp v n eae y tms a d t n f r i g g v r a c h ls p y s o l e t k n t p o t t e e s a r s s c si r i g r lt d s se n r so n o e n e p i o h h u d b a e o r moe h — o a m n o q aia in o a i p b i s r ie n u b n a d r r e in fo rc u ty u z t fb sc u l e c s i r a a r go so u o n r . l o c v n u l Ke r s u b n a d r r e in ;b sc p b i e ie ;u e u ia in y wo d : r a n u a r go s a i u l s r c s n q a z t l c v l o

国内近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综述与评估_郭小聪

国内近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综述与评估_郭小聪
[ 5]
服务供给制度的演化历程 , 可以从一个侧面回答 我国目前之所以会呈现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状 况的制 度 性 原 因 , 为 未 来 制 度 层 面 的 改 进 提 供 依据 。 ( 四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 等化的前提和基础 , 也是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绩效 的重要标准 。 已有研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性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研究是指对 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问题以及国内外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 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议题 :
[ 基金项目 ] 中山大学 “ 9 8 5 工程 ” 三期建设项目
— 1 4 5 —
( 一 ) 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 础 上 , 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 , 全 体公民不论其种族 、 收入和地位差距如何 , 都 应 公平 、 普遍享有的服务 , 其规定的是一定阶段 上
[ 8] 均等化 ” 的 特 征 。 具 体 而 言, 又 可 以 划 分 为 四
学者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领域有不同的划分 , 如 有学者将其划分为基本民生性服务 、 公共事业性 服务 、 公益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性服务四个方 面
[ 2]
, 也有学者将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底 线 生 存 服
[ 3]
务 、 公众发展服务 、 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 服 务四个领域 , 但总体而言 , 基本公 共 服 务 是 公 共服务范围中最基础 、 最核心和最应该优先保证 的部分 , 包括基础教育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 障 和 就业等领域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界定尤其突出 了 均等化 ” 一词的理解 , 学者们的一个普遍共 对 “ 识是 : 既要保证公民享受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 务 , 又要体 现 地 区 的 差 异 性 。 “ 均 等 化” 概 念 可 以从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和结果均 ,只能是大 等方面 进 行 理 解 , 但 这 里 的 “ 均 等” 体相等 , 不可能是绝对的相等 , 并且政府在提 供 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 , 要尊重 均等化” 某些社会 成 员 的 自 由 选 择 权 。 因 此 , “

《2024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国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对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城市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政策扶持等多方面优势,其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相对较为完善。

而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严重不足,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2. 政策扶持不均衡:政府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对城市地区的扶持力度较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相对较少。

3. 人口流动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为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确保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地区相匹配。

2.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人民的福祉。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均衡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分析其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然而,从整体上看,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仍然较为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在公共服务方面相对较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不同社会群体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差异,如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等。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

2.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导致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3.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4. 政策因素: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也是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政策倾斜程度和资源配置情况会直接影响当地公共服务的水平。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体现。

其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最后,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五、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问题逐渐凸显,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尤为突出。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距。

农村地区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相对落后,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较高。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也较为明显。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二)政策制度不完善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

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

(三)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过于注重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地区的需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

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对策(一)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同时,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二)完善政策制度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确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政府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同时,应加强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024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范文

《2024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范文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篇一一、引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结构的不断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制度创新策略,以期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我国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仍存在较大差距。

2. 问题(1)制度性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2)资源配置不均: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资源匮乏;(3)服务水平差异: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三、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与意义面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制度创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制度创新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制度创新的策略与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引导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3.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4. 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5.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 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等;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信息化建设,如建设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医疗远程诊断系统等;3. 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监督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对评价结果的阐述说明。
整的原则。
建立各类绩效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类绩效评价系统
3.实施绩效评价系统的具体评价
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各类绩效评价系统的具体评价的过程即为系统
在企业内部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之
控制的过程。
后,就需要通过评价计分方法量化出最终的评价结果。评价计分 方法一般采用一定的计量模型,将不同种类和不同系统的评价指
四、结语
了问题,没有把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的价值追求,引
当前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对现有体制弊端的分析方面,所提
发了诸多问题,如重视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轻视相对落后地 出的对策还是比较笼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
区的公共服务。俞雅乖( 2011) 也提倡,尽快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主 总体思路还缺乏详细规划和论证。借鉴国外政府服务均等化实践
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综述
许仁家
(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361021)
【摘 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因此公共 服务均等化备受学术界和决策层重视。本文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 【关键词】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
导的执政理念。
的有益经验,建立符合国情、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府公共服务
2.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情况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专项重 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服务型政府
要内容
建设的重要内容。
如何把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 【参考文献】
并逐步增加其权重,并建立公共基本服务的国家标准及监测体系 [1]吕炜,王伟同.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 上接第 6 页)
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趋于固定不变,系统建立完成,指标体系
平台协同评价的过程,是一种交互的过程,这也是普通绩效评价系 相应地确定,评价过程按部就班地顺序进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统所不能及之处。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限制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造成了各级 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偏好不足。各级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 务,相应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忽视了自身 的公共 服 务 职 能。在 财 政 支 出 结 构 上 出 现 了 公 共 服 务 提 供 不 足———体制性消费不足———政府投资固化———公共服务体重不足 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
2.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分割是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虽然城乡问题在一般意义上不属于均等化问题。由长期实施户籍 制度造成的乡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不同身份,以及掩藏在这个身 份背后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问题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别于其他 国家的特点。俞雅乖( 2011) 认为,由于历史欠账巨大,难以从根本 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期内改变不了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 窘境。徐增阳、翟延涛等( 2012) 认为,在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问 题上,城市政府通常会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钱的问题,即为农民 工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财政投入如何筹措; 另一个问题是福利“洼 地”问题,即给予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越多,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工流 入,从而超出了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承载能力。通常情况下,这两 个问题会相互强化,为此,他们呼吁政府设计梯度累进的农民工公 共服务获得机制。 3.财政制度安排不健全 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上级政府拥有对下级政府官员的人事 任免权,通过确定和下达的各种定额和指标,实现对下级政府事权 的下放,而 追 求 政 治 晋 升 的 下 级 政 府 必 须 无 条 件 执 行。岳 军 ( 2009) 认为,只要在现行的政治激励制度安排下,财权上移、事权 下放的现象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还较弱,这与事权财权定位不清,公共服务投入比重过低有直接关 系。先实现地方政府的“能力均等”,再实现公民的“机会均等”。 我国政府的财力相当充裕,同时在财政支出分权化的体制下, 地方政府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基本公共服务。江庆( 2010) 认为,地 方财力方面的差距过大时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 因。通过中央政府的推动,建立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均等 化的转移支付制度,被普遍认为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吴 伟 东 ( 2011) 认为,事业单位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机构,他以英 国公共服务均 等 化 的 发 展 历 程 为 鉴,提 倡 效 仿 英 国,建 立 内 部 市 场,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与财政拨款相关联,使事业单位在具有 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内部市场框架下运作,支持事业单位持续提高 自身的运作效率。
均等化的路径。
建立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多———外来人口增加———辖区资产
1.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追求价值
升值———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外来人口增长———地方政府提供
国外政府开展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均以“均等化”为价值 更多的公共服务的良性循环。
追求。张玉亮( 2010) 认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的价值取向出
康锋莉( 2010) 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发展理念,非常深 刻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中央政府的偏好,所有的政策选择 都“以经济建设 为 中 心 ”,而 其 他 方 面 则 背 置 于 相 对 次 要 的 位 置, 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源。俞雅乖( 2011) 认为,以经 济发展为中心及相应的政府投资驱动是的经济发展模式,固化了
2.确定绩效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结果的衡量尺度,也是评价计分法的形成基
价。其中,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和实施路径,判断标准的建立是 评价分析的衡量尺度,计分测评是评价结果的统一归集,评价报告
础。互联网的参与满足了评价指标应依据评价指标性质的不同而 有所变化,应具有公开透明性,应当随实际情况变化而适时做出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公共服务”与“均等化”联系起 来,指出,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 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便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 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 化 ”。十 七 大 报 告 又 强 调,“缩 小 区 域 发 展 差 距,引 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为人推进基本公共关系服务均 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主体功能 区 建 设,完 善 公 共 财 政 体 系 ”。 党 的 十 八 大 报 告 中,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提高”目标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 现”,标志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3]徐增阳. 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意愿———基于广东省 Z 市调查 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2( 6)
[4]俞雅乖.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制度成因及均等化路径[J]. 商 业时代,2011( 24)
[5]岳军. 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J]. 财政研究, 2009( 5)
虽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 题,但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认识却一直比较模糊。国内学者 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现 状、问题分析、体制保障和体制构建等方面。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2008) 把中国现阶段的全 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界定为: 中央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 共服务的国家标准( 设施标准、设备标准、人员配备标准、日常运行 费用标准等) 在财政上确保负责提供服务的地方政府具有均等支 付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社会、政府、服务机构不存在偏 见、歧视、特殊门槛的前提下使每个公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区地能 够有机会接近法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过程。 吕炜、王伟同等( 2008) 认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了公民个 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但每个人由于自身特征( 年龄、收入、健康等) 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也将不同,均等化的含义是 指具有相同公 共 需 求 的 公 民,可 以 享 受 到 大 致 相 同 的 公 共 服 务。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赞同这一说法,刘德吉( 2008) 认为,均等 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它是在一定可接受程度差异上的大 体相等,全体国民都有权利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结果大体相等的公 共服务。 国内文献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界定为包括养老、教育 和医疗卫生方面的财力均等化体现,而阿玛蒂亚认为,公共服务不 仅包括基础设施、养老、教育、医疗和卫生这样有形的产品,还应该 体现公民权利、政治民主以及自尊、生态环境等内容。 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现有关于导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 个: 1.发展理念
改变了评价指标体系旧有的静态格局,通过评价过程的动态反馈,
( 三) 系统协同控制
评价体系具有了动态实时性,根据反馈进行着动态的修正,确保了
绩效评价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内部评价控制系统,其运作 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建立各类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 制定各类评 价系统的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控制的计分方法并具体组织实施评
标加以统一量化,最终得出清晰明了的评价结果,然后据此形成了
评价结论并进一步完成评价报告。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孙智慧,赵琰.企 业 组 织 内 部 协 同 性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建 立 与
分析[J].山东大学社会科学,2009(2)
[2]张丽.交通运 输 行 业 信 息 化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研 究[J].现 代 交 通 技 术,
3.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徐增阳等( 2012) 认为,完善财税制度,一方面完善转移支付制 度。在测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是,将各级财政基本公共服务 转移支付 增 加 的 依 据 调 整 为 新 增 常 住 人 口,努 力 做 到“钱 随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