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1课时在观察中比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物体的相同处和不同点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宽窄等)观察和比较物体;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常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自己的比较方法难点:找出让比较更公平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

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四张恐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1.情景导入PPT视频导入教师提问:你在录像中看见了什么?(侏罗纪公园片段)这一环节让学生可以即时表达所见所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恐龙有大有小。

板书:大、小2.聚焦问题学生观察课本图片。

教师提问:“哪只大,哪只小?”学生回答后,有意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哪只大,哪只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炼:我们需要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板书:比一比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序。

引导学生思考:比大小可以细化为比高矮,比长短,比胖瘦(根据学生能力是否提升到宽度)。

出示活动记录单,看看这个活动单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要公平公正。

为了公平的比较,可以怎么做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将恐龙图片放在PPT上演示一下,指导孩子这是用来记录你们的活动过程的纸,你们可以将图片贴在纸上来记录你们的比较方法。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及时记录比较结果(学生手册);(PPT展示活动要求)3.比较恐龙模型大小:学生做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和大地第2课:水和空气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知识和科学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观察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培养科学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放大镜、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标本等展示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为例,讲解植物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和描述。

4. 详细教学过程(1)第1课:天空和大地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大地,了解天气、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

举例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了解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2)第2课:水和空气介绍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意义。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存在。

(3)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学会分类。

(4)第4课: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生长等环节。

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空和大地昼夜更替、四季变化2. 水和空气水的三态、空气的重要性3. 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分类、特点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画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植物名称:小草描述:小草是一种绿色植物,有细细的茎和叶子,生长在土地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教科版第二单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教科版第二单元

课题《识字二》第1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刘、张、杨、孙、陈、赵、吴、朱、马、王、姓名”12个汉字,学会“刘、李、吴、朱、马、王”6个汉字。

2、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认识汉字。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马”字的写法及“李、吴”两个字的结构。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姓韩,你们怎样称呼我?又怎样称呼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们两个人的姓不同,所以你们对我们的称呼也不同,可见,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中国一共有3500多个不同的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部分,认识几个常见的姓。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

1、哪些姓比较常见呢?在我们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搞一个调查,现在请两位组长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2、两位组长分别报告本班男、女生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有多少。

3、学生把相同姓的人数加起来口算出结果。

4、课件显示本班姓这些姓的人比较多的字,学生对照拼音读。

5、课件16个姓氏中班级学生没有的其他几个字,学生再对照拼音读。

三、识字。

在这些姓中,有这几个姓是要求我们在本节课认识的。

(课件出示:刘、张、杨、孙、陈、赵)有的同学不但会认,而且会写,现在请姓这几个姓的同学到前面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一认他的姓。

1、分别请姓这些姓的同学到前面来教大家。

2、在学生介绍过程中小结一些识字规律。

3、请班内姓这几个姓的同学领读。

4、将班内同学分成“赵家队”和“杨家队”进行识字比赛。

课间活动:创设情境,带同学去美丽的小山村玩儿。

(课件出示五座小房子) 四、写字。

在这美丽的小山村里还住着五户人家呢!他们都姓什么呢?在门牌儿上写着呢。

这几个姓我们不但要会认,而且还要学会写。

谁能说说你认识哪一家的姓?李:1、你是怎样记住“李”的?(小结:拆字法) 2、范写并小结上下结构的字要横长竖短。

3、学生练写。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研究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研究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研究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研究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

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

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研究惯、表达能力、倾听惯等都需要培养。

他们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动物,观察、记实动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动物具有生命体的特性,产生认识动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辨认动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动物的称号及简单描述其特性。

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实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第1课:认识大自然第2课:天气的变化第3课:植物的生长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的三态第5课:有用的工具第6课:声音的传播3.第三单元:探索与实践第7课:磁铁的性质第8课:摩擦力第9课:光的传播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第1课:认识大自然1.导入: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新课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山水等。

3.活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自然知识。

第2课:天气的变化1.导入: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

2.新课内容:介绍天气的几种基本类型,如晴、阴、雨、雪等。

3.活动环节: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3课:植物的生长1.导入: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新课内容: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3.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的三态1.导入:展示水的三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新课内容: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如冰、水、水蒸气等。

3.活动环节:进行水的三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不同形态。

第5课:有用的工具1.导入:展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用途。

2.新课内容:介绍几种常用工具的原理和用途。

3.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6课:声音的传播1.导入:展示声音传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新课内容:介绍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3.活动环节: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第三单元:探索与实践第7课:磁铁的性质1.导入:展示磁铁,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性质。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一)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比较与测量”。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

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共7课,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比较和测量的学习经历。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1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导人,让他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大小,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

本课承担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观察中比较》是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起始课。

本课以生活中儿童常玩的玩具导入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不同的方法,“比高低”、“比长短”,并通过简单的表格、画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中的恐龙谁大谁小”,让学生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比较就是区分相同和不同,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

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玩具大小的不同方法”,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比较结果,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长度等。

意识到比较中需要考虑公平、方便、准确等因素。

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并借助记录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一课认识物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新课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物体,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鼓励。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盒子,要求学生猜测里面有什么物体。

学生轮流上台触摸盒子里的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其他学生根据描述猜测物体,猜中的学生可以获得该物体。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经验,互相学习。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二课认识植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植物的图片和实物。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植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新课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植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分类。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鼓励。

各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喜欢的植物,并与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经验,互相学习。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2.说一说:(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才能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天想比跳远,但不知道怎么比。

2.提问:你们能给它们出出主意吗?3.听学生发言,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板书学生的关键词:起点、距离、长度、终点……4.引导学生思考:(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5.小结:为了比赛公平,我们要确定起点和终点。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入上节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恐龙设立跳远比赛的活动,学生会认识到确定起点和终点对比较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青蛙跳远比赛1.试一试:每人领一个塑料青蛙玩具,让学生在桌上练习青蛙跳远。

2.说一说: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3.说一说: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教师活动21.恐龙们比赛跳远场地不够大,所以它们委托了跳远能手青蛙来代替它们比赛。

2.教师分发玩具青蛙,每人一个,让学生练习青蛙跳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青蛙跳跃一段距离。

3.提问: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引导小结:在青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青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青蛙跳了多远。

4.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我们通过画线的方式记录了青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青蛙的跳远距离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青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课件展示:全班要统一比赛标准。

4.试一试:确定青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5.比一比:(1)谁的青蛙跳得远?在纸带上画上起点、终点及时记录,每轮跳3次。

(2)小组内比较,确定“哪只青蛙跳得最远”。

5.比赛任务及要求:(1)画一条起跳线,看清青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

(2)弹跳青蛙,注意在青蛙的尾部画一条终点线。

教科版(2017)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课件(附目录)

教科版(2017)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课件(附目录)
杨树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2)
lìshù yè
栎树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3)
táo shù yè
桃树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4)
bā jiāo yè
芭蕉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5)
xuě sōng yè
雪松叶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6)
qìshù yè
槭树叶
发现: 叶子的大小、颜色、形状不同
1.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 2. 观察同一植物的叶
3其他
zhǎo bù dào mā mā dē yè zǐ
找men 不到妈妈的叶子们
柳树叶
zhǎo bù dào mā mā dē yè zǐ
找men 不到妈妈的叶子们
松树叶
银 杏 叶
画一画
想一想
作业
根据叶寻找植物
同学们蝴蝶和兔是活的吗? 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我给上学路上的一 棵樱花拍的照片。
3、了解你们小组所画植物的 名称。
bǎ zhǎo dào de zhí wù huà zài biǎo ɡé zhōnɡ
记录单:把找到的植物画在表格 中。
wǒ zài xiào yuán lǐ zhǎo dào le
zhònɡ zhí wù
我在校园里找到了( )种植物 。
记录单 活动手册
小组为单位 观察植物 认真记录
北宋诗人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桃树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柳树
松树有“塔松” 、“雪 松”。松树的树干是灰褐 色的,树皮粗糙,上面还 有许多的小疙瘩。它的树 枝笔直笔直的,每棵大树 杈上又长着密密麻麻的小 树杈。这些树叉使劲地向 远处伸展,看上去像一把 把撑开的大伞。松树的树 叶很茂密。冬天来临时, 其它树木的叶子都枯萎了, 可是松树的叶子不但不枯 萎,而且依然青翠欲滴。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优秀课件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优秀课件全册

拓展活动
1.材料 2.欣赏 3.制作 4.展示
美丽的树叶画
本课所用实验器材,由爱牛科教提供
1.植物叶标本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这是谁的叶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黄杨huáng yáng 紫荆zǐ jīng 梧桐wú tóng 松树sōng shù 蔷薇qiáng wē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黄杨huáng yáng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黄杨huáng yáng 紫荆zǐ jīng 梧桐wú tóng 松树sōng shù 蔷薇qiáng wē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紫荆zǐ jīng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黄杨huáng yáng 紫荆zǐ jīng 梧桐wú tóng 松树sōng shù 蔷薇qiáng wē
猜一猜
这是谁的叶
我们知道的植物
读一读
zhí wù
植物
说一说
我们知道的植物
班级记录表——
我们知道的植物
花huā 树shù 草cǎo
找一找
哪些是植物 铅笔圈起来 数数有几种
找一找
小游戏
卡片分类
想一想
sù liào huā
塑料花
是植物吗?
班级记录表——
我们知道的植物
花huā 树shù 草cǎo 有叶 长在地上 能结果 需要阳光 ……
活动手册
查一查
观察一棵植物(菊花) 观察一棵植物(树)
去室外观察? 怎样的顺序? 有什么要求?
观察一棵植物(树)
我们的发现
本课所用实验器材,由爱牛科教提供
1.菊花图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观察叶
观察叶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2. 人与自然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环境第5课:我们的家园第6课:生活中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植物的生长。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的物品。

植物样本、种植工具等展示植物生长的物品。

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记录本、照相机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自然界奥秘与植物生长2. 内容: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了解我们的家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然界。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1.我们的身体
聚焦
我们的身体包括 哪些部分?
怎样观察我们 的身体?
探索
呼吸声
肚子里也 有声音
听一听身体 里面的声音。
眼睛看不到的身体 内部结构怎么观察?
心跳声
探索
探索
身体内部由各种 结构组成。
摸一摸骨头
让光透过手指
探索
身体外部可以分为头、 颈、躯干、四肢。
sì zhī
四肢
tóu

jǐnɡ

qū ɡàn
躯干
探索
对称
我们的身体还有 什么特点?
探索
记录下你的发现吧!
wǒ de shēn tǐ
我的身体

日期:x月x日
四肢

颈 躯干
研讨
我们的身体从上到 下有哪几部分?
与小猫、小狗相比,我 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
拓展
阅读更多资料,了解 我们的身体内部。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1.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1.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单元第1课,对应课标“5.1生物具有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下的低段学习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和“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下的低段学习目标“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通过使用观察植物的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并认识自己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同时感受感觉器官的作用,为后续课程中对感觉器官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聚焦环节,通过锻炼身体的场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聚焦于身体各部分。

第二部分是探索环节,学生将有方法、有顺序地观察并绘制身体结构,包括使用听、摸、看等方式来探索内部结构,以及观察外部结构。

第三部分是研讨环节,强化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身体结构。

第四部分是拓展环节,通过阅读科普资料来深入思考探索身体内部的结构,以激发对自身身体研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外部结构,但常将五官与身体结构混为一谈,对内部结构的认识则相对有限。

在本课中,学生将借鉴观察植物的技巧来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尽管这些观察技巧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仍需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准确的示范和指导。

通过画图记录,学生可以提高表达兴趣,促进细致观察和创造性描述。

鉴于一年级学生绘画技巧尚不成熟,他们在用图画表达发现时可能面临挑战,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2、知道我们身体内部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耳听、手摸、眼看等方式收集信息,据此推测身体内部的结构。

科学实践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态度责任能够如实将自己观察到的身体特征记录下来,养成认真、细致记录的习惯。

在观察中比较2

在观察中比较2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zài guān chá zhōng bǐ jiào
gāo ǎi bǐ sài
高矮比赛
我最高!我最高!
好!那我和2号恐龙比比高矮吧! 同一平面
哼,那我站在木块上和2号恐 龙比高矮,这样我就比2号恐 龙高了!
同一平面
gěi kǒng lóng mó xíng pái duì
分享交流
wǒ men shì n yàng bǐ jiào de bǐ jiào de jié guǒ shì shén me
我们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给恐龙模型排队
任务: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四只恐龙模型,给它们排序。
从高到矮 从长到短
给恐龙模型排队
温馨提示: 1.想一想:我们选择什么角度去观察恐龙; 2.排一排:将4只恐龙放入比较篮中进行排队; 3.贴一贴:请4号同学将比较结果贴在记录单上; 4.观察完后,做好交流汇报准备。
fēn xiǎng jiāo liú
给恐龙模型排队
任务: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四只恐龙模型,给它们排序。
温馨提示: 1.想一想:我们选择什么角度去观察恐龙; 2.排一排:将4只恐龙放入比较篮中进行排队; 3.贴一贴:请4号同学将比较结果贴在记录单上; 4.观察完后,做好交流汇报准备。
gěi kǒng lóng mó xíng pái duì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在观察中比较》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在观察中比较》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在观察中比较》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 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宽窄等)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常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 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四张恐 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板块一、导入 采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宣传片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允许学生发表 自己关于恐龙已有知识的见解。
中间教师适时点拨: 这些恐龙的大小都一样吗? 那些大? 哪些小? 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观察和比较的概念)。
这一环节让学生可以即时表达所见所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恐龙有大 有小。
板块二、聚焦 学生观察课本图片。 教师提问:“哪只大,哪只小?” 学生回答后,有意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哪只大,哪只小的?”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 小。
板块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老师有四只恐龙模型,他们的编号分别是1、2、3、4,在恐龙的身 体下面我们已经标好了。 (1)明确比较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队。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我们的身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中的重要一课。

本单元以“我们自己”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关注。

而《我们的身体》这篇课文作为单元中的关键内容,为学生开启了对自身身体探索的大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在科学课程中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它不仅为后续学习人体的其他方面知识奠定基础,如感觉器官、健康生活等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材内容分析1.知识内容-认识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课文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基本组成,包括头、颈、躯干、四肢。

通过直观的描述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身体的整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主要功能:分别介绍了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的主要功能。

例如,头部有思考、观察、听、说等功能;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使头部能够转动;躯干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呼吸和消化等;四肢用于运动、抓握和操作。

-初步培养比较思维: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身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如头部和四肢的大小、上肢和下肢的长度、左手和右手的形状等,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观察能力。

2.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如人体的整体图、身体各个部位的特写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文字简洁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活动设计:教材中设计了观察自己身体、与同桌交流、比较身体部位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认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知道用手抓东西、用脚走路等。

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身体,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科学知识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设计者:杭州市萧山区任伯年小学於丹萍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观察中比较》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作为《比较与测量》单元的起始课,既延续了第一单元的一些目标与要求,也为更高一层次的观察和探究提出了不同的内容。

仅仅凭借第一单元的基础观察还不能准确地得出结论,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事物,通过比较分析,并经过有效的科学探究,得到精确的证据来说明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个单元的《植物》。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基础,会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观察恐龙的活动,知道观察时看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其实就是在进行比较。

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恐龙,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恐龙模型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通过研讨交流,发现别人的观察方法,并看到自己的问题,慢慢形成对探
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1
科学态度:
交流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时,愿意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观点。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单个物体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必须在两个物体以上才能进行比较。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恐龙模型,并用观察到的证据来进行比较。

难点:
观察时要能控制好模型的摆放,抓住一个公平的原则才能比较,才能清楚地看到区别之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可以将模型直接进行比较的隔板、一张大的汇总表格、若干有磁贴的序号纸张、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
1、聚焦部分: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1)复习引入
教师帮助学生复习在第一单元学习后学会了哪些观察的方法,学生在回忆后一一列举,教师适当补充并板书,引导除了这些观察方法以外,还有很多方
2
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科学,例如比较,出示课题。

学生在教师举例讲解后,了
解运用比较的方法我们能够知道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聚焦情境中的问题
教师ppt展示书本中恐龙图片,并以侏罗纪故事中一些大恐龙会将比自己
小的恐龙作为食物吞掉的情境,提出问题:比一比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学生大多能找出一眼看到觉得最大的、最小的那一只恐龙,教师则要马上
追问: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分析自己的理由时,脑中会慢慢出现从不
同角度比较的方法,大多学生会选择从高矮、长短、胖瘦等角度来阐述理由。

但教师要强调,一只恐龙很难说它大或者小,而是要和另一只做对比才能知道
谁大谁小。

同时也允许学生提出异议,有些恐龙比较远,不能进行比较,应该
将其放在同一处才能准确比较。

(设计意图:主要利用学生喜欢的恐龙情境,引出比较的话题。

让学生意
识到,即使是比较谁大谁小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一看”就能得出结论的,
需要进行比较之后才能做出判断,为后面探索部分的学习做铺垫,也是为了培
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他们知道说出结论的同时应该附上证据。


2、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教师用ppt投影活动的要求,并分发材料。

小组拿到已经编好序号的模型,运用上一环节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并将4只恐龙模型按照自己组选择的比较
方法以一定顺序进行排序,完成的小组可以将结果展示在黑板的汇总表格中。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3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比完的小组需要将结果用序号贴按照
自己的结论贴在黑板的汇总表格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设计意图: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恐龙模型大小的
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去关注如何比较大小。


3、研讨部分:我们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全部展示结果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汇总表格,可能会有小
组出现不同的结果。

那么,接下去则邀请这些有问题的小组上台在投影仪下展
示其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其余同学帮忙寻找问题,然后教师ppt展示正确比较
的方法图示,教师还可以发给这些小组隔板,让其使用,得出正确的排序。


大家的结果一致,教师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隔板的作用,可以使比较的过程更
加简单化。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两者排序结果不同。


同一种比较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4、拓展:比一比生活中的事例
学会了比较,让我们一起来用一用。

教师ppt展示几张生活中的图片,让
学生比一比高低、长短、胖瘦,甚至是快慢、美丑、明暗等等。

4
5
板书设计:
在z ài 观察g u ān c h á中zhōng 比较b ǐj i ào
1、观察g u ān c h á方法f ān g f ǎ
:看k àn
、听tīng
、闻w én
、摸m ō
…… 2、给g ěi 恐龙kǒnglóng 模型m óx ín g 排p ái 排队p ái d u ì
记j ì录l ù单d ān

给gěi 恐kǒng 龙lóng 模m ó型xíng 排pái 队duì
d ì
xiǎo z ǔ
r ìq 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