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州织呢局的变迁

合集下载

论改革开放30年_兰州商业变化

论改革开放30年_兰州商业变化

(一)商贸流通业快速向现代化迈进自古以来,地处丝路重镇的兰州就是商贾云集,物流发达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商贸流通史。

尤其是改革开放年来,兰州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确定为商贸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和内陆开放城市,成为全国个大型物流中心城市,商贸业得到了快速、有效、空前的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地区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

商务行业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助推者,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实践者。

年的改革开放,兰州商务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由分散的单兵种,整合成为了多兵种的集团军;由单纯的商品物资供应部门,改革发展成为了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由凭票供应的紧缺型经济,发展为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生产生活的消费型经济;由封闭型体系,发展成为有一定开放度的外向型体系;由本地小区域型商贸流通,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兰州市的商业形态基本都是民百大楼等为数不多的单一的百货店和副食店。

上世纪年代中后期,兰州市引进和建立了一大批百货店、专卖店、特许加盟店、连锁店、便利店、尾货折扣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商品摩尔、批发市场、商业街、电子购物、影视购物等新型商业形态。

亚欧商厦、华联超市、东部综合市场、西北电子商贸城、国芳百盛、西太华商厦、阳光酒店等一批高规格、大规模的新型商业设施投入运营,兰州作为西北重要商埠的商业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连锁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肯德基、新世界百货、家世界、华联、国美、苏宁、大润发等知名连锁企业入驻,使兰州新型商业形态从无到有,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连锁经营已经涉及粮油、餐饮、美容美发、医药、百货、农资等个行业,连锁经营店已经发展到家,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以上。

物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市物流企业已达多家,其中注册资金超过万元的物流企业已达家,其中超过万元的有家,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商贸流通竞争力的提高。

左宗棠把兰州带进近代化门槛(六)

左宗棠把兰州带进近代化门槛(六)

左宗棠把兰州带进近代化门槛(六)17:58)来源:兰州新闻网作者鲁正葳左宗棠督军植树图(资料图片)9 “探险者”的报道被炒得沸沸扬扬规模为1200个纺锭的兰州织呢总局正式投产。

机器由两架发动机来运转,一架24匹马力,一架32匹马力。

纺线机三架,每架有360纺锭。

冬天来了,黄河上结了冰,但寒冷的气候挡不住织呢局中热烈转动的机器。

产品主要是军呢、军毯、西班牙条纹布,最多时达到日产100丈。

左宗棠高兴地说:甘肃气象更新,兰州织呢局结构宏敞,安设机器20具,其中6具已开织,每天能生产8匹呢布,每匹长50尺阔5尺,织成的呢布分三种,品质还好,比洋呢便宜。

虽然看上去略逊于洋呢,但可供着用。

厂内共有纺锭1200枚。

有时也用驼毛织呢,驼毛很好。

在中外技师工匠及本地艺徒努力下,所成的呢料渐见精致。

待艺徒习业有成,各机全部开织,约计每年可织呢六七千匹。

左宗棠对织呢局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他做出决定:局里雇用的蚕丝织呢等中外师匠及办理局务的华人和洋人,有实在出力、工作卓有成效者,应由营务处刘锦棠、杨昌浚随时汇奏请奖,以激励人们奋进。

一份英国领事商务报告中说:“兰州织呢局,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该厂正在开工,每日能生产24匹蓝色粗呢。

不久产量定会增多。

成本非常便宜。

”织呢局投资巨大,据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北华捷报(英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周刊)引自京报的报道称,包括织呢、开河、掘井各种机器连同纳税,自德国至上海,自上海经湖北至甘肃的运输保险各种费用,建造厂房及洋匠华工、局务等各类人员的薪俸。

总共花去白银30万两。

因此左宗棠一心想把这件事做好做大。

左宗棠认为西北军事行动已结束,应将民生工业放在首位。

赖长就把织呢局的匾额悬挂在大门,把制造局的匾额悬到二门。

叫一门两局,分别经营,实际上主营织呢局。

就在这个冬天,左宗棠应召入京,他兴冲冲地把兰州织的呢片带给朝廷中人看。

大家都满意。

编和织是人类两项最古老的手工艺。

手工纺织到处可见,但织机技术只出现在进步的文化中。

左宗棠

左宗棠

左宗棠内容摘要:大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西北边防的巩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维系历朝各代的统治至为重要。

自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阶级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开发西北的政策,阐发了许多珍贵的思想和主张。

左宗棠开发西北的思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本文拟就左宗棠开发甘肃的措施及其实践略作叙议,以窥其对中国甘肃历史贡献之一斑。

关键词:左宗棠制造局织呢厂水利农牧业植树左公柳:(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时人曾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

自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调任陕甘总督,至公元1881年(清光绪七年)擢升军机大臣,十余年在西北(主要在甘肃)战功显赫,很受朝廷尊宠。

在此期间,他除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战绩外,在开发甘肃方面,也有不少建树。

一、开办制造局、织呢总局。

首先,为进军新疆的需要,于同治十一年底在兰州创办了兰州制造局,这是一所制造武器的兵工厂。

兰州制造局在短短的几年中,生产了大批枪炮弹药,源源不断供应进军新疆的部队,产品质量都不错,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绪六年俄使索思诺福齐等来到兰州,看到中国自造的武器,也都同声赞叹。

同时,为了繁荣经济,他提出开办民生日用工业。

甘肃盛产羊毛,赖长和左宗棠商议开办织呢厂,左宗棠委托胡光墉在上海向德商购买,还请了几位德国技师。

赖长织成第一段呢样是在光绪三年冬,到光绪六年九月,织呢总局正式开工。

甘肃织呢局是中国第一家机器织呢工厂,它的意义和影响比甘肃制造局更大,但当时中国人似乎并不重视它。

相反,英国人却十分注意。

从机器刚运到,直到工厂落成,上海的英文报纸连续报道。

毛织物发展历史

毛织物发展历史

毛织物发展历史AP0911408 梁国兴AP0911403邓景元毛织物指用羊毛或特种动物毛为原料或以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纺织品,习惯上又称呢绒。

毛织物主要供衣着用,少量为工业用。

我国是世界上手工毛纺织发展较早的国家,这已被考古学所证明。

中国毛纺织技术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主要是游牧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献。

毛织物发展概况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区,手工毛纺织生产已经萌芽。

周代以后,上述地区加上北方边陲、东北草原、西南边疆和四川、青海等地区,已能生产精细彩色的毛织品。

秦汉以后,毛织品、毛毯两大类主要产品在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都有很大发展。

制毡是毛纺织的前导。

毛纺织技术是和丝、麻纺织技术互相交融发展起来的。

古代用于毛纺织的原料羊毛、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

大量应用的是羊毛。

自古以来,羊毛织物和羊毛绳索一直作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

其他毛纤维一般用于与羊毛混纺。

毛纺织工业化生产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当时左宗棠为了供应军需,开办兰州织呢总局,生产军服用料。

这是中国除缫丝厂以外的第一家近代纺织工厂。

此后,毛纺织厂陆续增多,但发展缓慢。

直到1949年,全国只有13万毛纺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纺织品需求增加,毛纺织工业发展加快,到1980年,已有60多万锭。

除供应国内需要的呢绒、毛毯、绒线等外,还大量出口,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毛织物的羊毛加工约公元前3000年,陕西半坡人已经驯羊。

约公元前2000年,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已把羊毛用于纺织。

羊毛纤维用于纺织之前,须先经过初步加工:采毛、洗毛、弹毛。

最初将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来,称拾毛。

春秋战国时期,从羊皮上采集羊毛,称采毛。

南北朝时盛行铰(剪)毛。

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每年铰毛3次;漠北寒冷地区,每年铰毛两次,且掌握了铰毛季节,为防止损伤羊的体质,一般中秋节以后不再铰毛。

山羊绒的采毛,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两种方法:绒和拔绒。

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机器毛纺织工厂的赖长

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机器毛纺织工厂的赖长

宗棠在《答胡雪岩》书中写道:“此间设立制造 局,……若果经费敷馀,增造精习,中国枪、炮 日新月异,泰西诸帮断难挟其长以傲我耳。” 24
二年,左宗棠派湘军总统刘锦棠率部出关, 收复新疆。他在写给帮办陕甘军务刘典的信中写 道:“所盼军火以大、小铜火及新造快响枪子, 大、小铜火已经起解,当可速到。快响子请饬赖 镇赶紧加工制办,大约于毅斋启行前……解到两 万,尚可济用。此式为枪之上品,……伊国(案: 即俄国)亦不能多有也。”2 5 又在写给刘锦棠 的 信中写道:“标针快响枪子,省局两次解到五千 颗。据赖长报:现正加工赶造。弟拟将先到这五 千颗起解哈密,由尊处收存转解。”2 6 又在答陈 俊臣的信中写道:“弟处有粤人仿制布炮及标针 快响枪,俄人亦极赞之。昨次攻拨古牧地,深得 其力。” 27
六年四月,甘肃织呢总局的机器才完全运到 了兰州。八月十二日,正式开工生产。与洋匠约 定任期,把整套技术传授给中国徒工。工人每天 工作十一个小时,产呢八匹,每匹五十尺,宽五 尺,每星期休假一日。中国匠人工资每月七两多 白银,艺徒每月三两多白银,外国工程师每月一 百五十两白银。总局名义上是由赖长负责,实际 上完全由德国人石德洛末、福克、李德、满德、 米海里包办。该总局的投资,一说共费白银百余 万两,另一说只用去三十余万两。不管怎样,中 国第一家近代机器毛纺织工厂总算诞生了 42 。
后来,福建巡抚下宝第发现赖长能仿造洋枪、
洋炮,其灵巧不亚于外国军器,闽淅总督英桂即 委赖长创办福州机器局。造出熟铁炮二门,熟铁 枪十杆,均系后膛安铅药,经英桂检验,其式样 精巧,与洋枪炮无异。后经福州将军兼署闽淅总 督文煜奏明,将枪炮暂行停造,专制自来火、药 弹,以资配用。同治十一年六月,陕甘总督左宗 棠咨调赖长,赖长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带同工匠、 机器,乘坐官轮船,由汉口取道前往甘肃 1 5 。该 年年底,赖长到达兰州,主持兰州制造局 1 6 。十 二年四月十九日,左宗棠在《致沈应奎》的信中 写道:“赖长到,并携所造螺丝小炮试验,及小 机器尚可用,惟需授意制造,庶便利耳。弟本拟 令其回陕制造,据云局用以石炭为最要,所需最 多,阿甘镇所产既佳,价值、运脚亦省,较之陕 省合宜,至铜铁就近或可采办,与其由陕制办成 器再解,亦需运脚,尚不如就近采办为省。弟当 允其在兰设局矣。赖长现调所带工匠来兰,并各 机器想能速到。至陈明刚所带匠作自可毋庸前来, 尊意拟在兰安顿,事不可行,或即留陕省可耳。 开花子以铜旋为最要,木引之病甚多,且西安局 所造尤不得窍,当饬赖长就兰办理。”1 7 据此, 赖长也很可能是十二年春夏之交到达兰州,开始 筹建兰州制造局,至四月份尚未开工。因此,罗

晚清时期的甘肃

晚清时期的甘肃

第10课晚清时期的甘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朱贵抗英、左宗棠与左公柳、兰州黄河铁桥的修建。

2.了解鸦片战争前后鸦片泛滥对甘肃社会的毒害、甘肃军民对列强侵略的顽强抗争与救国救民的探索。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左宗棠在甘肃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人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左宗棠在甘肃的惠民措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

2.了解黄河铁桥的由来及发展历程,从中感受近代甘肃历史的缓慢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朱贵抗英2.左宗棠与左公柳3.兰州黄河铁桥的修建教学难点1.在朱贵抗英和甘肃举人上书拒签《马关条约》的教学中,使学生领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2.从铁桥的修建历程中使学生感受近代甘肃的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述法、问答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兰州黄河铁桥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黄河铁桥不仅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你知道这座钢铁构造的黄河第一大桥修建于何时吗?当时甘肃正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情况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历史,晚清时期的甘肃!讲授新课板书课题:第10课晚清时期的甘肃一、鸦片战争前后的甘肃社会(板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段,概括鸦片战争前后的甘肃社会状况。

教师总结:首先,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手中,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封建地租较重,高利贷盘剥残酷,鸦片毒害泛滥,大多数百姓生活艰难,各种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其次,地方政府腐朽无能,财政异常困难,依靠外省接济。

可见,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侵略的步步深入,清政府在甘肃的统治危机尤为严重。

过渡下一目: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甘肃人民并不甘于受奴役受压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积极参加了反侵略的斗争,积极探索救亡之路,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刘秉扬1(1,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封建社会中后期、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西部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

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西部开发的热潮,其中较大的有三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西部地方政府以及有识之士艰难地曲折地创办了一些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成为西部工业的发轫。

二是国民政府初期提出了“开发西北”的主张,虽然实际行动很少,但引发了西部当地官营及民营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家到西部投资办厂,促进了西部轻工业与一些重工业企业的创建。

三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东部工业内迁及西部工业、交通、农业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基础的实力大大提高。

但是,到了抗战中后期,由于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使西部经济逐渐衰退,尤其是抗战结束后,大批西部工业东迁,使西部经济骤然遭到极大破坏。

这三次西部开发虽为西部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开发的动因均与战争有关,因而开发过程中表现出周期性的大起大落,未能形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未解决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效益中图分类号:F1 文献标识号:A西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东迁南移,海运的发达,自然环境的变迁等因素,西部发展渐趋滞缓,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率先在东部地区发展之后,虽西部也受波及,但由于以地缘为主的各种因素制约,大多仍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近代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西部开发的“热潮”,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不少有益的主张,也进行了一些艰苦卓绝的建设实践。

本文拟就近代三次较大西部开发的动因与效益介析于后,为目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提供历史借鉴。

1 洋务运动时期西部工业的发轫同治年间,沙俄与英国争夺新疆,主动请缨收复新疆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一系列“开发西北”的主张。

洋务运动简介

洋务运动简介
在这之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 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织业、 自来水厂、发电厂、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 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 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 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 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 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 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 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 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 短几年,中国就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等新 式武器,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江南陆军学堂等一批 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而北洋海军的建立,也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 一。
对近代经济的影响: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 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在洋务派 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 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洋 务 运 中
国 近 代
动 史
的 开 端
运动开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 外国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 程度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开 始了对中国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疯狂的 侵略。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 的打击,清朝统治处于风雨 飘摇之中,一部分封建官僚 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发起了 洋务运动

兰州道彭英甲拨亮工业文明之灯

兰州道彭英甲拨亮工业文明之灯
总 督 升 允让 兰州 道 彭 英 甲兼 任 农 工 商矿 总局 总 办 。 彭英 徒 1 3人 , 1 比利时工匠 6人。 每年拨 白银 8 0 20两作为经 J
甲踌躇满志, 即于 5月着手整修贡院, 创办劝工厂。劝工 费, 修造枪炮弹药。 厂 的意 思“ 中开厂 , 中分 科” 彭英 甲说 , 局 厂 。 劝工 厂之
看到 了兰州 的战略地位 与甘肃的资源优势 , 认为这里地 瘠 民贫 , 办实业应该从 见效 快的织呢等工业入 手。 开

10 年 8 , 97 月 彭将左 宗棠创建 的兰州制造局 , 由通远 I
门外( 畅家巷 ) 到小仓子( 园南 门稍东 ) 更名兰州 】 今 迁 兰 ,
同年 闰 四月 十六 日, 肃农工 商矿 总局 成立 , 甘 陕甘 机器局 , 复生产。局 内设 正办 、 恢 帮办个 1人 , 有工匠、 J 艺
织布厂、 绒厂 。各 厂的技师 , 栽 由省外聘请 。 学徒就地招 肃贡院外西北隅, 被傍黄河, 西邻白 云观 建厂、 买机器、!
收。
开办费等等总共折合 白 2 银 万多两。这些资金主要是彭 I
同年 1 0月 ,彭英 甲聘 比利 时入林 阿德试 办甘肃矿 英甲主持的甘肃农工商矿总局和甘肃洋务总局拨支。设 I

无差错 时, 全部 交清。具体 交敖方式是 : 所定合 同经奉 尽管厂家想了一些促销办法, 但由于成本高、 定价高、 I 质
销路不畅旺。加上适逢辛亥革命爆发, 推翻帝制,1 旨批准 后交银 2万两 ;机器 由比利时起运 时交银 2万 量差,
两; 安装生产三个月后交银 8万两。铜矿机器价款, 规定 成立 民国 , 彭英 甲离任 , 这个 工厂就过 早夭 折 了。直 到 : 待 机器运到 工地 安装 齐全 , 开工 生产 , 日确能 出产 红 1 1 每 9 4年, 积存在兰州商品陈列所得烛皂, 以发行彩票的 l 铜 1万斤, 一年后省方获有利润 , 才将价银陆续付清。

试述兰州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

试述兰州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

试述兰州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作者:王丹来源:《丝绸之路》 2014年第2期王丹(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作为西北边陲重地、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兰州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是黄河之滨的重要工业发展基地。

鉴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悠久性,国家在“一五”计划期间将多个重点项目放在兰州。

勤劳的兰州人民同援助兰州的工业移民一起共同创造了那一时期兰州工业的辉煌。

[关键词]兰州;近现代化工业;“一五”计划;工业移民[中图分类号]K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22-02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穿城而过,浇灌着两岸贫瘠的土地,养育着这里勤劳智慧的人民。

20世纪5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移民使这个具有千年文化传承的古城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气息。

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为兰州地区工业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兰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近代兰州工业兰州偏居西陲,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府,倚为屏护中原安全的军事重镇,工商业也曾一度繁荣。

然而进入封建社会中晚期,随着政治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兰州地区的工商业逐渐萧条,直至19世纪前期,这里依然是“男不晓经商,女不工织纺”的封闭型经济社会。

由于落后经济传统的影响,兰州迈入近代工业社会的步伐显得格外迟滞。

清末民初是兰州近代经济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工业方面,主要有左宗棠督甘时期创办的兰州机器制呢局和兰州机器局。

兰州制呢局筹建过程历尽艰辛,据当时北京《天国报》记述,从德国购买机器经上海“于1879年由招商局轮船运到汉口,笨重的摇曳向它的目的地。

至汉口,机器上了路,更以小船或人肩载运到兰州府。

机器中有几部分是格外的笨重,以至于即是汽锅也得拆成零件,而且山口也必须凿广,好让一些长的部分通过。

因之,好多的时光是消磨在运输上了;一部分的机器,未到1879年的10月,已运到兰州,而另一部分的机器,却迟至1880年3月,犹未找到向其目的地的道路”。

兰州的街

兰州的街

兰州的街作者:王君来源:《丝绸之路》2008年第07期街是城市的生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其实都起源于最初的一条街。

街的多少,街的大小,街的长短与宽窄,标志着城市的规模与风度,同时也决定着城市发展的空间。

兰州最初的一条街究竟在哪里,如今已经沉寂消遁,难以追寻。

但是,兰州却自始至终顽强地沿袭着人类自来的“赖水土以生存,逐水草而定居”的天性,硬是在千古黄河的峡谷平川里倔强地耸立起来,生长起来,伸展出条条盘根错节的街,烘托着高楼林立的市,成为缀满历史文化的新型城市,不断地发展壮大,巍峨地屹立在苍茫浩荡的黄土高原上。

然而,由于地处偏僻,起初广袤的西北,并没有一座名叫“兰州”的城邑。

明朝以前的兰州据地不过是历代军旅擦身而过的无名驿站,是商贾游子临时歇脚起坐的客栈,滔滔黄河穿峡震谷奔流不息,天渊之水激荡山峡,漫溢谷地,犹如甘乳滋养着这方野性十足的处女地。

一时,风吹芦荡花似雪,鸟鸣鹰飞弄巧云,鲤鱼欢跃,兰花盛开,百草横生,偌大的平川谷地说不尽的物竞天择,荣华葳蕤,诉不完的天然风光。

后来便有了人家,有了星星点点的住户散居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人就有街,我想当时的街,大概就是农户、渔家柴门前面的几步路和这路上的一二筐篮。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一旦地方住了人,有了街,素日无名之地,也会引起“王”的注意。

因为但凡有人口的地方,就是官府役使兵丁、索取赋税之处,自然少不得设卡、建关、文治武卫,为王家行使权力,于是史官对这个地方的由来也含含糊糊地留下了几个字,但是关于原始兰州最初那条稀稀落落的短街陋巷,以及那短街陋巷的几个原住民,却没有留心和在意,任凭他们化作尘埃,消弥在历史的苍穹,无影无踪。

直到历史的脚步走进大明王朝,大明皇帝朱元璋洪武年间分封他的十四子朱英为肃王来到大西北,肃王领藩“九边重地”,全面执掌“九边”军政大权,才扭转了兰州的局面,使其发生了根本变化。

原来,领藩“九边重地”的肃王朱英驻地原定在甘州(今张掖),由于种种不便,朱英决定移藩金城关(即今兰州),坐地肃王府,统领九边军政事务。

兰州历史之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变革

兰州历史之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变革

兰州历史之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变革The Ri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Industry inLanzhou's HistoryNestled deep within the vast landscape of northwestern China, Lanzhou stands as a vibrant city with rich historical depths. Its past is intertwined with tales of courage,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progress—a journey that began during its emergence into modern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ascinating history of how modern industries flourished and transformed Lanzhou from an agricultural hub to a bustling industrial center.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Lanzhou was primarily known for its fertile farmland and prosperous agriculture. However, as the winds of change blew across the landscape of China, the city started to embrace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ne significant milestone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factories and workshops dedicated to manufacturing goods and materials crucial to the nation’s growth. These early enterprises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for Lanzhou, one that would be defined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One industry that particularly stood out during this time was textiles. With skilled laborers harnessing traditional weaving techniques and incorporating modern machinery, Lanzhou soon became renowned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fabrics and clothing items. Factories were abuzz with activity, and their productswere exported across the country and even beyond,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the local economy.As time progressed, other industries such as metallurgy and mining also began to flourish in Lanzhou. Rich mineral deposits around the region attracted investors and entrepreneurs eager to tap into these valuable resources. Mines were excavated, furnaces fired up, and metals extracted and processed into various form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a robust industrial base. However, the rise of these industrial sectors wasn’t without challeng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orker safety issues, and resource depletion all posed serious threat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despite these obstacles, Lanzhou manage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industrial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rough innovativ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Measures like waste reduction, recycling efforts, and improved working conditions gradually became integral parts of industrial operations.The transformation didn’t st op there. As technology continued to evolve, so did the face of Lanzhou’s industries.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autom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revolutionized production processes, making them more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than ever before. Advanced machinery replaced manual labor, enhancing precision while reducing human error. And with increas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novative ideas flourished, leading to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product quality and design.Today,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journey of modern industries in Lanzhou, it’s hard not to marvel at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From humble beginnings in agriculture to becoming a thriving industrial hub, the city has come a long way indeed. It continues to adapt and innovate, embrac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promise to take its industries to even greater heights in the future.In conclusion, the story of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in Lanzhou is a testament to the resilience and创新精神of its people. Through perseverance, innovation, and a commitment to sustainability, they have transformed their city into a beacon of hope and prosperity on the Chinese horizon. And as we move forward into an uncertain but exciting future, let us remember that the spirit of Lantoucheng remains alive today, driving us onward towards greater successes still unimagined.。

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厂

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厂
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初步发展 发展缓慢原因?
情境导学1-2:洋务运动中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结 合课文相关内容,概述 洋务企业的兴办状况, 完成下列表格。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开平矿务局外景

业 类
口号

代表 企业 名称
创办 创
(或投产) 办 经营方式 地位 时间 人

用 工
自强

安庆 内军 械所
1861
(上海)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 思考: 1.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或
不同点? 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
道理?为什么? 3.洋务运动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情境导学2-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说出以下 事件、 事物及 现象与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之间的关系,简 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及初步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 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 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861年)
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外交困 1)内:太平天国运动 2)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 1)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2)对外:抵御西方侵略 3)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情境导学1-1洋务运动的兴起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概括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一: 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 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然治其标 而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老兰州的故事:兰州旧街名琐记

老兰州的故事:兰州旧街名琐记

老兰州的故事:兰州旧街名琐记1958年,兰州采用地县名称为道路命名,庆阳路、张掖路、陇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来。

改名前的“张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陇西路口被称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则被称做“绸布街”,而大众巷北段则被叫做“官沟沿”,当时溥惠渠引阿干河水经龙尾山麓,流经上沟、下沟进入城内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沟沿”,最后流入“若已有园”,也就是今天的省群众艺术馆一带,而如今“官沟沿”这一地名也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但是由于不断地更名,导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

此外,还有一些老地名随着道路扩建逐渐消失,比如安定门、南城根等省政府·辕门中央广场,旧称辕门,位于兰州市区中心,如今甘肃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这里。

上溯明初,大分封,肃王开府时,这里便是当年殿阁巍峨、壮丽宏廓的肃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宝殿,中央广场即朝房午门。

王府门前竖立着四根大旗杆,东西两边蹲踞着高大的石狮子,使王府显得雄伟森严。

中山路·炭市街中山路,旧称炭市街。

北起中山铁桥南端,向南至胜利饭店,折向东至南关十字,全长1975米。

明朝筑城后就形成为一条主要干道。

自清末以来,该路西关十字北口至中山铁桥南口一段称“桥门街”;西关十字南口至胜利饭店一段称“炭市街”(因其原为煤炭集散销售市场);胜利饭店至南关十字一段称“南关”(又称南关正街)。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该路更名为中山路。

同时,镇远铁桥被命名为中山桥。

陇西路·鼓楼市街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与今隍庙相对,全长259米,系一条旧街巷,旧名鼓楼市街,今为陇西路。

陇西路是兰州市被改造较晚的一条老街,这里曾被称为鼓楼市街、鼓楼南街、统一路。

陇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历史上张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楼,明清以来,陇西路一直是繁华街市,故清初称鼓楼市街;又因该路位处鼓楼之南,故清末改称鼓楼南或鼓楼南街。

木塔巷·五树巷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呈东-西-南走向,长627米,宽4米。

有关洋务运动的讨论

有关洋务运动的讨论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漫画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

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

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

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

奕 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各持己见洋务派奕 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守旧派慈禧照片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所以她暂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发展过程主持和提倡办洋务的洋务派,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外国侵略者扶李鸿章府植下发展起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派别。

起初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势力与日俱增。

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专题11 新闻和传记类文本阅读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一.(2014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像沈从文那样不合时宜庄庆鸿很多人被沈先生打动,都是由于一座城。

我也不例外。

去看沈先生笔下的凤凰小城,是我做了很久的一个虔诚的梦。

古人拜见前辈,要焚香沐浴,我想,翠翠跟爷爷一定都在那里,我一定要安静地去,千万不能惊动了他们。

沈先生的名讳叫从文。

他写的文儿,谁也偷学不来。

为了调查土家族文化现状,我和大学同学们选择的路线不是凤凰,而是几个不为人知的小镇——龙山县洗车河镇、捞车河镇。

在捞车河,我们住的小招待所在沿山公路旁,爬很长的台阶下去就有河,河边有条渡船。

和《边城》里一样,靠人手拉钢索渡过去的方头渡船。

看船人似乎总是不在的。

我也见识到,歌喉像竹雀的土家族男女,都好似站在高崖上唱歌的傩送,使翠翠在睡梦里把灵魂轻轻浮起,摘了一大把虎尾草。

后来我去凤凰古城,大感失望,才知道湘西最美的边城,我早已走过。

人们憧憬凤凰,都靠沈先生一支笔的力量。

他不是讲了多么震撼人心的故事,他只是道出一直在他身边的事。

就算作品震撼过文坛,沈先生也是无力的。

文革时期,他被派去打扫厕所,收藏多年的文物书籍被统统没收。

二篇文章写他:“他像摩挲珍贵的青铜器一样,认真擦着每一个便器。

”沈先生的力量,不只是在文字上。

很多喜欢沈先生的人,只记住了他质朴秀美的湘西画卷,却忘记他也曾写下这样的对白——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翠翠不作声。

祖父又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在凤凰的沈先生墓旁,他的侄子黄永玉龙飞凤舞地写下:“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我摸着粗糙的石面,把额头贴上去,停留了很久。

黄永玉是懂沈先生的。

记得在湘西调查的最后一天,人们黑灯瞎火地搬着矮凳坐在院子里。

抬头就是吊满星星的夜空。

有的星星会游走,然后才发现那是飞得高高的萤火虫。

我想在这一刻屏住呼吸。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时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时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的 2、表现 a厂矿企业、投资总额增加
短 暂
b轻工业发展较快( 面粉业、纺织业)

c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南张北周)
天 3、影响 a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兴起
b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进入新民主主 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1900年主持北洋实业。 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1902年 办银元局。1903年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并创办北洋工艺学堂 (今河北工业大学)。1907年任长芦盐运使,办商品陈列所、植 物园、天津铁工厂、滦州煤矿公司、天津造币厂、唐山启新洋 灰公司、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等。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 1916年脱离政界,先后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卫 辉四家纱厂。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 合办耀华玻璃公司。1924年成立实业总汇处。
“非恃有充实之资本,乃有充实之精神,精神为立业之本。”
——荣德生 荣氏兄弟,即荣德生、荣宗敬两兄
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荣
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1900年与人合伙
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
无锡集股开设振新纱厂。辛亥革命后向
上海发展,于1915年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
司,1921年创建福新面粉公司。被誉为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柳岸花明又一村) 较快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短暂春天
沉重打击
(无可奈何花落去) 陷入绝境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初步发展


(千呼万唤始出来)

夹缝产生

获得新生 被改造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洋务运动史

洋务运动史

洋务运动史总结洋务运动时间:十八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机构:总理衙门(名词解释上有)洋务运动内容:自己找洋务运动的意义:第一,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

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

第二,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而且企业中很明显地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点。

第三,洋务运动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洋务派在各地先后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矿企业,修筑铁路,架构了通讯线路,使中国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

在军事方面,大量购买、制造新式枪炮,组建新式军队,是中国军队向近代型转变的开端。

在国防观念上,他们意识到了中国是有海而无防,因而建立了近代化海军,它增强了国防力量,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第四,洋务运动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为新阶级的产生创造力条件。

洋务运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

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冲击和破坏,也为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

第五,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同时也缓解了中国本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洋务运动使我国教育步入近代化并培训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洋务派在创办过程中,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培训了一大批实用的科技人才,洋务派还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兰州: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兰州: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兰州:改⾰开放40年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变⼤经济实⼒由弱变强40年来兰州市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兰州⽹6⽉13⽇消息 1978年,GDP(兰州市⽣产总值)为21.8亿元,1992年突破百亿元⼤关,2010年突破1100亿元,2017年为2523.54亿元,是1978年的115.7倍;1978年,兰州市⼈均GDP为1067元,2000年跨越万元⼤关,2017年为67882元,是1978年的63.6倍;1978年,兰州财政总收⼊4.33亿元,1991年突破10亿元,2006年突破100亿元,2017年为671.65亿元,是1978年的155.1倍;1978年,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亿元,1983年突破10亿元,1996年突破110亿元,2015年突破1100亿元,2017年为1358.72亿元,是1978年的232.2倍。

改⾰开放的40年时间,兰州市经济总量从⼩变⼤,经济实⼒由弱变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则是40年间⾦城兰州翻天覆地的变化,⼈们⽣活得到极⼤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俱增。

上世纪90年代兰州市⽣产总值突破百亿元1978年12⽉,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系列兴国利民政策为兰州经济注⼊新的⽣机和活⼒,经济建设进⼊新的历史时代。

1979年中央提出三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调整、改⾰、整顿、提⾼”,促进国民经济纳⼊有计划、按⽐例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4年,党中央⼜做出了经济体制改⾰的决定,兰州经济增长达到峰顶值17%的速度。

这⼀时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单⼀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由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向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转变,由盲⽬、粗放型发展向科学、集约型发展转变。

1992年邓⼩平同志视察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四⼤正式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标,兰州市经济发展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各项改⾰全⾯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跃升式发展,地区⽣产总值从1991年的2.2%迅速回升到1992年的10.3%,并且在1992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关,⼯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和农民⼈均纯收⼊分别是1978年的2.1倍、8.44倍、9.84倍、5.19倍和7.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