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之日本核泄漏事件

合集下载

由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思考

由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思考

由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思考●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震级:9.0级(日本地震厅)3月11日●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3月11日●伤亡:官方确认其中9700人确认遇难,1万6501人被正式列入失踪人员名单,两者合计总数达到2万6201人3月24日。

●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

随着日本地震引发的此次核泄漏,引发了自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灾难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核能的发展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讨论。

日本地震发生后五天,事故最为严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中,有4台机组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氢气爆炸,3个反应堆发生“堆芯熔化”,22人被确认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17万周边居民被迫转移。

震后第6天,危机仍未缓解,担忧中各种传言闻风而起。

除去那些不值一驳的核污染传言外,对于核电安全性的质疑也成了网络的热门话题。

许多国家的民众开始担心,这种神奇的核子能源是否真的像宣传的那样“清洁高效”,又或是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得触碰的“潘多拉魔盒”。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瑞士宣布暂停三座核电站的选址工作,德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调查17个核电站安全问题,意大利表示要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核电项目重启与否,英国称不会建造新核电站并展开安全评估,甚至还有环保组织据日本核泄漏事件得出“所有核电站都不再安全”的结论,一时间刚刚兴起没几年的“核电热”急速降至冰点。

但包括环保人士在内的众多能源与环境专家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目前在核电外我们还难以找到更有效、安全的能源形式,与20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不同,在全球变暖和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压力下,日本核泄漏危机非但不会减缓核电技术的投资,还将使各国在核电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得到增加,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也将进一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英国气候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认为,日本核泄漏问题还不至于让人们远离核能。

他说,人们对核能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惧感”,这种固有的偏见是不合理的。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环境工程师问题
未正确评估核反应堆情况, 造成核泄漏; 故意隐瞒核反应堆情况,篡 改数据,具有欺骗行为,违 背了环境工程师该有的诚信 品质。
01 02
03
生态安全问题
爆炸后的核泄漏严重污染了周 围海域,破环了海域中的生态 平衡,造成了重大环境问题。
四、总结思考
引入评估机制
如何避免权益被破坏
进行项目社会评价
三、工程伦理分析
工程价值
科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以及科技能力的一种肯 定。
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后可达无害化,进 一步进行排放或者是重复利用。
震后的福岛核电站,其负面价值要远大于正面:环境核污 染
三、工程伦理分析
伦理问题
日本居民
付电费,享受应有的供电需求; 知情权被破坏、健康财产乃至生 命安全受到威胁。
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其成本和收益,建立补偿机制,对利益受损方给与补偿,以 实现分配公正。面向未来,应建立公众参与工程决策的机制,以保证工程为和谐社 会建设作出贡献。
感谢聆听及指导!
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在震后核蒸汽泄漏并发生小规模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界通过风以及海洋流动传播到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地区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CONTENT
目录
一 事故背景 三 伦理分析
二 事故分析 四 总结思考
一、事故背景
日本政府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获得更多声 望、政权稳固 没有调查、未能履行职责、民众 信誉度大幅降低。
01 02
03
东京电力公司
管理核电站,输送电力而盈利;

日本核污染物事件

日本核污染物事件

日本核污染物事件
日本核污染物事件指的是发生在日本的核能站、核设施或其他核相关场所的核污染事故。

以下是一些日本核污染物事件的例子:
1. 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
重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这是世界第二严重的核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媲美。

2. 关西电力四日市火力发电厂事故:2004年,日本四日市市
的一座火力发电厂发生了泄漏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该厂位于三重县,被认为是日本最大的核污染事故之一。

3. 东京电力大熊核电站漏电事故:2002年,日本东京电力公
司旗下的福岛县大熊核电站发生了漏电事故,导致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停止运行,且有放射性物质泄漏。

4. 日本核电站污水泄漏事故:2013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
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污染的新事件,大量过滤后的污水泄漏到海洋中。

这些事件的发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风险,同时也引起了对核能安全的关注和争议。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近年来,核辐射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这些事故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核辐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应对核辐射事故的经验。

一、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是近年来最严重的核辐射事故之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泄漏事故。

该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核辐射释放,给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经过对福岛核事故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经验总结:首先,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核电站方面的应急预案出现了严重的缺陷。

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核辐射监测,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和后续的灾难。

因此,各国政府和核电站应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应对核辐射事故的能力。

其次,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更加严谨。

福岛核电站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和海啸,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辐射事故之一。

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释放了大量的核辐射物质。

这次事故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和数十万人的疏散。

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经验教训:首先,核事故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对于保护公众安全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并没有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的严重性,导致了更多的人暴露在核辐射中。

因此,在核事故发生后,政府应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核事故的清理和修复工作需要长期的持续性。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然而,核辐射的影响是长期的,需要持续的监测和治理。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民众对政府处置灾害的应急能力、本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信任度已经下降;国民对重灾区的人们猜疑重重,甚至出现歧视倾向,加重了受灾民众的心理负担;民众对日本政府未来的社会心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期望。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启示,如加强政府与技术专家的对话与交流,充分尊重专家权威性的前提下,确保对话的开放性、平等性,以此达成协议,形成共识;正确处理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与矛盾;科学预测技术风险,做好技术的安全评估;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提高民众的心理抗压能力等。

标签:社会心理;福岛核事故;影响与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響。

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如期进行,日本政府也向民众承诺加快“去污”进度,让民众早日回归故里,但是精神上的创伤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愈合,因为天灾固然让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赖,可是当天灾的背后夹杂着人祸时,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有责备,也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有抹之不去的心理痛楚。

一、福岛核事故:天灾与人祸日本是一个土地面积有限而科技相对发达的窄长型岛国,虽然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但是其核电站有55座,有效解决了电源不足的困境。

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由于东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引发10—38.9米的海啸,致使55座核电站中的11座自动关闭,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氢气爆炸。

该核电站共有6台核电机组,其中的第1、2、3号机组在地震发生时还处于正常发电状态,4、5、6号机组因为在维修之中而没有启用。

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与核辐射的预防

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与核辐射的预防

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与核辐射的预防核泄露是指核设施发生事故或者故障,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的现象。

核泄露对人类和环境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其中包括核辐射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以及核辐射的预防措施。

一、日本核泄露的危害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过两次核爆炸的国家,分别是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

此外,日本还经历了2022年福岛核事故,这次事故导致了大量的核泄露,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为了巨大的危害。

1. 对人类的危害核泄露会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碘、放射性锶和放射性铯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进入人体,对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直接的辐射作用。

长期接触高剂量的核辐射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等。

此外,核辐射还会对繁殖系统和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增加遗传疾病的风险。

2. 对环境的危害核泄露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中,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放射性物质会被植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此外,核泄露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导致长期的环境问题。

二、核辐射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核泄露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核辐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核辐射预防方法:1. 加强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是防止核泄露的关键。

核设施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应定期进行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2. 提高核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标准核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应该符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要求,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加强对核设施的监督和审查,确保设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加强核设施的应急准备核设施应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应对措施、人员疏散和救援等。

同时,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 加强核辐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核辐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预警核泄露事件。

关于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思考

关于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思考

关于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思考121002163 郭伟军2011年3月11日, 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随后引发海啸。

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损坏, 引发“福岛核泄漏事件”, 其影响己经超出了日本国界, 造成全球性核污染事故。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是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的最大核灾难, 对福岛核电站周围地区的大气、水体(包括地下水) 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的环境危害已波及全球众多国家与地区, 其后果有可能持续数十年。

分析总结此次核泄漏事件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 福岛核电站超期服役, 设备老化据资料显示, 日本核电站中约三分之一已运转超过25 年, 核反应堆设备老化的问题也广受垢病。

2 以〕4 年, 日本美滨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曾导致4 人死亡, 直接原因就是一截配水管道年久受蚀出现破洞。

此次发生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己持续运营40 年。

发生如此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而且迄今事态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福岛核电站超期服役, 设备老化。

就高度依赖核电进行能源供应的日本而言, 更应该加强核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及时更新, 确保其正常运转。

〔二) 福岛核电站设计抗灾能力不足建核电站首先应该合理选址, 避开可能的地震带。

福岛核电站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发生9.0级地震的情况, 也没有考虑到抗巨大海啸的能力。

9.0级地震己经超出人们的一般预料了。

这次地震并没有使福岛几个核电站全部垮掉, 海啸对它们的影响更大一些。

地震和海啸导致停电, 而备用电源也失灵, 无法应急启动。

没有多份的备用电源, 导致冷却系统失效, 从而造成了燃料棒熔化的严重事故。

机组温度越来越高, 就出现了一号机组、三号机组, 二号机组先后爆炸、起火等事故, 造成严重核泄漏事件。

此外, 大量放射性污水无处存放, 只能直接排入海中, 引起国际社会与当地民众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 安全可靠的设计将是未来核电站最为核心的内容。

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言福岛核电站事故是指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的一系列核能灾难事件。

这场事故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了全球对核能安全的关注和讨论。

福岛核电站事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二严重的核事故,仅次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本文将从事故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事故背景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东北部福岛县大熊町,由日本电力公司运营。

该核电站于1971年开始运行,共有六个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4.7吉瓦。

然而,在2011年3月11日,福岛发生了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主要影响了福岛核电站。

二、事故过程1. 地震和海啸引发的事故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一场9.0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福岛地区,震中位于距离福岛核电站130公里的日本海海底。

这场地震引发的海啸高达约15米,直接影响了福岛核电站。

2. 核反应堆的失控和核燃料棒的过热海啸来袭后,福岛核电站的一号和二号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核反应堆的温度不断升高。

在事故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这两个反应堆的绝对压力也开始增加。

由于冷却系统的失效,核燃料棒开始过热,并最终导致燃料棒的套管破裂。

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爆炸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3. 放射性污染的扩散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

首先,爆炸产生的氢气引发了反应堆周围的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散落到周围的土地和水源中。

其次,反应堆的过热导致核燃料棒的套管破裂,进而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空气和海水的扩散,影响了福岛县及其周边地区。

三、事故原因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该核电站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地震和海啸。

在地震和海啸之后,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受到破坏,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核反应堆的过热。

其次,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并不及时和有效,没有足够的措施来控制事故的进展,并减少对人民的伤害。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方面也存在不足。

日本核泄露事件核辐射相关知识

日本核泄露事件核辐射相关知识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地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地人眼看不见地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地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地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地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地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地性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地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地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地生物效应强弱地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焦耳,为西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地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地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地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西弗地辐射剂量,就会增加地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地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毫西弗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地标准,每人每年受到地辐射量应小于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毫西弗地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毫西弗,则可能致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日有媒体报道地福岛第一核电站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泄漏时怎么做?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网站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地一些措施,摘译如下:下文中地指导原则告诉你在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地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果要求你撤离:•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地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彻底洗一次澡.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地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不同阶段应采取哪些核辐射防护措施新华网北京月日电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地防护措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事件发生至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地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地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地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地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地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地食品和饮用水地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地特点,可采取地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地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地食入和再悬浮物质地吸入引起地内照射.因此,可采取地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一个密封地塑料袋中,封闭袋口,然后采取彻底地全面地淋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果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其他进气口,去一个地下室,并且除非绝对必要,避免使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助降低患癌症地风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日常生活希望提高防辐射能力,可以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地食品,也可饮用红酒,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地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食盐抗辐射无用过量食用会诱发甲状腺毒症最近几天,“吃碘盐防辐射”谣言四起,沿海各地出现食盐抢购风潮,引起各界高度关注.记者多方采访医学专家、毒理学学者及放射防护专家,他们纷纷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目前并未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即便遭遇放射性污染,以食盐地含碘量也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碘盐会诱发甲状腺毒症等疾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次吃千克才管用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内分泌临床质控中心主任王卫庆、姜晓华医生和叶蕾医生相继指出,过多地、盲目地食用碘盐,不仅有害自身健康,而且在防辐射方面也起不到针对性作用.因为碘本身是一种易挥发地元素,在贮存过程中会大量流失.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日常生活中摄入地碘盐、碘片等,被称为“非放射性碘”,它是与放射性元素中地“放射性碘”相对地.之所以说“服碘可以抗辐射”,是因为甲状腺是碘摄入首要地浓集器官,而一旦放射性碘被人体吸入后,自然会首当其冲对甲状腺造成损害.所以一般认为,当甲状腺肿充满了非放射性碘,等于将甲状腺“封闭”起来,“后到者”没有空间进入,就能阻止放射性碘地入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放射性碘地辐射半径在毫米之内,若不被吸入人体,对身体损害很小.相比较而言,它更容易通过水等进入人体内.此外,如果采用“封闭式抗碘”实际需要高浓度地碘,碘盐中地含碘量根本达不到这个浓度.“碘是一种易挥发地元素,碘盐中地碘含量一旦较低,便不足以封闭甲状腺,甲状腺仍会吸收放射性碘,就起不到预防和缓解核辐射地作用.”专家们表示.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卫生部发布地信息,碘盐中碘地存在形式是碘酸钾(),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我国规定碘盐地碘含量为每千克毫克.按人均每天食用克碘盐计算,可获得毫克碘.按照每千克碘盐含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千克,才能达到预防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地盐摄入极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过量食用有害无益据悉,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区域周围,检测到了核反应堆防护层被破坏后释放到环境中地放射性物质,其中包括放射量比较多地成分碘和铯.吃碘只能预防碘对甲状腺地损伤.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向民众发放碘片,降低可能遭受地核辐射伤害.此后,“吃碘防辐射”地传言导致一些中国民众急于通过购买碘片或碘盐“补碘”.对此,上海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沈建华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算福岛核电站全部损坏,能够影响到中国地辐射总量也是有限地,只有近距离接触到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才会对人构成危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外,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针对日本发生地震后引发核泄漏事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已启动了核辐射防护应急预案.放射防护专家提醒:根据我国和上海地辐射水平监测结果,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未对申城造成不良影响,市民不需要通过服用碘片或碘盐等预防核辐射伤害.医学专家们还表示,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已大量食用者不必担心专家们表示,已食用大量碘片或碘盐、但未出现不良反应地市民,也不用担心.碘在食用一天之后就能被排泄完毕.换句话说,万一要接触放射性碘,也只有在提前两个小时服用碘剂才会实现预防效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外,针对部分市民担心地市场在售食盐被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污染地情况,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申城目前供应地食盐,绝大多数是来自大陆盐矿产生地矿产盐,不会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地危害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地天然辐射剂量为毫西弗.一次小于毫西弗地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一次-毫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日福岛核电站正门前地辐射量毫西弗小时,相当于普通人年可被辐射量上限地约倍.日常生活中,我们坐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毫西弗辐射.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地剂量在毫希弗.规定职业人员地年剂量最高限值为毫西弗.一次性遭受毫西弗可能会致死.专家支招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后,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日,在第一核电站第三反应堆附近监测到核辐射量达到人一年中辐射量安全值地倍,东京等地也分别检测到辐射量超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目前,部分在日中国公民已经或即将陆续回国,广东放射医学专家日提醒,到过核辐射超标地区地人士应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全身,所穿衣服、皮鞋应尽量原地丢弃,或者将其单独放入塑料袋密封保存,待回国后销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当核辐射来袭时,我们又该怎么应对?——中国地老百姓们眼下正前所未有地关注这两个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碘片事前吃最有效最新消息称,日本政府已在可能遭受核污染地地区派发碘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办公室主任邹剑明告诉记者,放射性碘主攻人体地甲状腺,服用用其稳定性同位素制成地碘片,就可抢在其之前与甲状腺结合,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受照前小时内或受照后小时内服用碘片,防护效率最高可达;受照小时后才服用,效率则降低到以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以,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 受影响地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目前取得生产碘片(碘化钾)批准文号地企业共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成年人推荐服用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专家表示,碘片主要是用于补碘,可防治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也可暂时控制甲亢.吃碘片防辐射不可太过随意,乱吃碘片可能会发生副作用——甲状腺机能有问题地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危急时速闭离门窗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杨宇华表示,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 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 人员防护应以“内外兼防”为原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中,体外照射地防护原则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二是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三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 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避开门窗等屏蔽差地部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体内照射地防护原则是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 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捂住口鼻严防死守杨宇华指出,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地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 减少放射性物质地吸入;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围脖、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地水和食品.如果事故严重, 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 应听从有关部门地命令, 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地人员, 应将受污染地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 进行监测和处理.受到或疑似受到放射性污染地人员应清除污染, 最好地方法是洗淋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淋浴是清除核污染地最好办法.”邹剑明介绍说,到过污染区地人应用温热水、肥皂等偏碱性洗浴品充分洗头、洗身.但不能用力过度,“如果搓破皮肤,更容易受到核污染尘埃地损害”. (任珊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防辐射贴士:千毫西弗或致死从日起,日本政府通报地核辐射当量剂量从“微西弗”改成了“毫西弗”.杨宇华解释,“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地生物效应强弱地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缩写为).是指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焦耳.“西弗是个非常大地单位,通常都只使用毫西弗、微西弗.毫西弗=微西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地人来说,每年正常地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地氡辐射)为千微西弗千微西弗;一次小于微西弗地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行业地工人,一年辐射剂量最高限值为万微西弗(毫西弗);一次性遭受千毫西弗可能致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地食物、住地房屋乃至人地身体都有放射性.辐射不传染专家建议,到过核辐射超标地区地人士应及时检测所受核辐射是否超标.作为卫生部国家一类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广东仅省职防院一家可检测和治疗放射病;市疾控中心可检测衣物有没有沾染放射性物质,但不能对人体伤害进行测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据悉,核辐射检测费用在千千元之间.如果确诊受到核辐射损害,可用络合剂等进行治疗.受到过核辐射地人回国后,会不会把辐射传染给身边地人?专家认为,从日本返国地同胞即使携带有放射性微尘,从机场到医院沿途对广州环境地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此,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孔令丰表示:“核辐射是一次性地,不会传染.但不排除从日本回来地旅客衣服上沾染有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例如,他坐过地椅子你再坐地话,可能也会粘上这些物质,但其辐射地量已经非常少了,几乎可以认为没有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孔令丰建议从日本福岛县污染区撤离归国地同胞进行核辐射检测,而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地旅客没有检测地必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即使在入境时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略微超标也无须恐慌,只要进行简单地洗消就能避免二次污染,“把沾染有放射性物质地衣服丢弃,回家洗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彭武军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1期自3 月11 日日本大地震引发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污染物泄漏事故以来,日本先后宣布直接向海洋中排放低浓度核污水和将核事故等级提升至最高级—7 级,日本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日本周边国家的关注和担忧。

作为日本的近邻,日本的核泄漏事故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结合中日两国的相对位置,从核污染的危害、扩散途径和对公众心理影响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一、从核污染的危害看日本核泄漏事故对中国的影响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漏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3月11 日-4 月2 日,主要是反应堆内氢气爆炸造成的核尘埃污染。

理论上这些核尘埃可以通过大气环流进入中国,如果达到一定浓度,会直接造成中国的大气污染,进而对暴露在空气中的生物产生直接辐射和吸入性辐射,造成生物体变异或病变。

而且这些核尘埃还可以随降水进入土壤、水体,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次生污染。

第二阶段,从4 月2 日至今,主要是核污水泄漏和日本直接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造成的海水污染。

理论上污染的海水会通过洋流扩散到中国沿海,导致海洋生物体病变或变异,进而影响中国的渔业、海产养殖业、海洋盐业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们的健康。

二、从核污染物的扩散途径看日本核泄漏事故对中国的影响核污染物扩散途径主要有大气扩散、洋流扩散两种途径。

(一)大气扩散。

大气主要影响核尘埃的扩散。

核尘埃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距离和范围,主要受核泄漏时的大气层稳定状况、大气湿度和泄漏地区的大气环流的影响。

1.大气层稳定状况对核尘埃扩散的影响。

如果大气层非常稳定,甚至出现逆温现象时,导致风速非常小,对流非常弱,泄漏到大气中的核污染物就不易扩散,容易聚集在原地。

反之,如果大气层不稳定,风速较大,对流较强,甚至出现一些大气湍流时,核污染物就会随风向下风向扩散,或随大气对流和一些湍流向高空扩散。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分析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分析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分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燃料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发了对核能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然而,核能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这场事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核能安全的再次关注与担忧。

本文将探讨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并分析其中的一些现象。

首先,媒体报道将事故的严重性传递给了公众。

此次事故造成了大量辐射泄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风险。

媒体通过报道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紧急疏散、核污染的扩散等细节,向公众传达了事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这种报道帮助公众了解到核能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引发了一系列与核能相关的讨论和反思。

其次,舆论对核电站事故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舆论的传播和讨论促使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更多的安全措施和监管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在事故发生后,公众对核能产生了普遍的质疑和担忧,舆论的集中呼声也迫使政府重新审视核能发展的风险与利益。

因此,舆论在核电站事故后的处置和改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媒体报道存在夸大事故后果的倾向,导致公众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

尽管事故本身就具有严重性,但媒体在报道中往往过度渲染,给公众带来了更多的恐惧和不安。

其次,一些媒体报道对核能的负面影响进行过分强调,很少涉及其积极方面。

这样的报道容易让公众产生误解,增加对核能的负面偏见。

对于这些问题,媒体和舆论需要保持客观、理性和科学的态度。

媒体应该尽可能提供准确、全面和平衡的报道,避免夸大事故后果和负面效应。

舆论应该基于事实和科学证据,给出合理建议和意见,而不是盲目恐慌或过度乐观。

总结而言,日本核电站事故的舆论与媒体报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体通过报道事故的严重性,提高了公众对核能安全问题的认识;舆论则推动了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更多安全措施。

然而,一些媒体报道存在夸大和不平衡的问题,舆论也需要更加客观和科学。

日本核污染解说

日本核污染解说

日本核污染解说
日本核污染是指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和福
岛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所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和环境污染。

事故导致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熔化,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铯。

这次核事故是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为七级事故,与切尔诺贝利并列。

核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受污染影响的区域包括福岛周边地区和广岛等地。

污染的放射性物质通过水源、土壤和空气传播,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核污染还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受污染地区的居民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可能导致辐射疾病、癌症、遗传突变等健康问题。

为应对核污染,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包括制定限制食品辐射水平的标准、进行土壤和水源的检测、开展辐射剂量测量等。

此外,政府还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清理工作,包括土地去污和废料处理等。

然而,解决核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污染仍然存在,并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持续的威胁。

因此,加强核安全措施、加大监测和治理力度、推动清理工作的进行等仍然是必要的。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毁灭性打击,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

这场核泄漏事故,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场核灾难。

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最早开始修建的核电站之一,其中第一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机组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核电大发展时期,修建于1971年的1号机组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了40年,进入寿命末期。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积聚了大量核废水。

一部分废水是帮助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但同时变成了污染源;另一部分是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在海啸的作用下流入到厂房地下室,和已有的污染水混合在了一起。

此外,雨水也渗入厂房,成为污水。

随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在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入大海。

给出的理由是,东电近10年一直在给核电站事故善后,但发现储存核污水的储罐容量不够了,到2022年夏天就会存满。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

通过ALPS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是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日本政府当时表示,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的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以下,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该计划一经公布就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

然而,2022年7月,日本政府执意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即修建一条从福岛核电站通往近海的海底隧道,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通过该隧道引流至距海岸1公里的近海排放。

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于当年7月22日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计划。

获得地方政府同意后,东电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天开始排放核污水。

此后,根据日本政府的说法,由于相关基建受天气与海洋状况等变数的影响,排放的时间从原计划2023年春天延至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4~6月)。

福岛核泄漏事故

福岛核泄漏事故

福岛核泄漏事故1. 介绍福岛核泄漏事故是指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系列严重事故。

事故由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啸引发,导致核电站发生了多次爆炸,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受损并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该事故是自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仅次于该事故的全球最严重核事故之一。

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核能产业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事故发生原因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3月11日,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

地震导致核电站的电力供应中断,使核反应堆无法正常运转。

海啸过后,核电站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被淹没,无法提供紧急电力。

缺乏电力的情况下,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无法运行,导致核燃料棒产生过热,并最终熔化,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核反应堆的爆炸也损坏了防护层,使辐射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3. 事故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和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人员伤亡事故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伤害,其中包括数人因辐射过量而死亡。

此外,大量人员被疏散,给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长期的不确定性。

3.2 经济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的停产导致电力供应短缺,影响了工厂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此外,追加的辐射检测和清理工作消耗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

3.3 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大量的辐射物质泄漏到大气、土壤和海洋中。

辐射物质对生物体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使周围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长期的破坏。

4. 应对措施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4.1 疏散和隔离政府迅速疏散了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并将福岛核电站周围设立为限制区和警戒区,禁止所有未授权人员进入。

此外,对受辐射污染的区域进行了隔离,以减少人员接触辐射物质的风险。

4.2 辐射监测和清理政府采取了广泛的辐射监测措施,以确保辐射水平可以及时控制和监测。

浅谈日本核泄漏对生态的影响

浅谈日本核泄漏对生态的影响

浅谈日本核泄漏对生态的影响201030150506范惠仪展示2班(艺)核泄漏会引发何种后果?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大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吸入,可能会请发甲状腺疾病。

日本也已经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垫片。

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内给损伤.世界中大核安全事故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如今全世界有15%的店里艺考核能提供。

1957年10月10日英格兰西北部的文德斯凯尔核电站的一座反应堆期货,核电站附近的弄场产品被禁售一个月,数十人饮遭受核辐射而患癌症死亡。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出现故障,致使核反应堆部分熔化,造成美国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事故,至少15万居民撤离。

1968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和辐射物泄漏。

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收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收到核辐射侵害,造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时尚最大一次灾害。

1993年9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托姆斯克化工厂放射性溶液容器爆炸,污染面积达1000公顷。

1999年9月30日日本茨城县宜家核燃料制造厂发生核物质泄漏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去昂,数十人遭辐射。

2004年8月9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位于东京以西约350公里处的反应堆发生涡轮机房内蒸汽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7人受伤.2011年3月12日日本核岛辐射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核泄漏对人体有何危害核能外泄: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所发出的核辐射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造成生物伤亡。

全身外照射损伤,急性放射病的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严重的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

局部照射损伤:随受照剂量的而不同,受照部分可能出现红斑,水中,感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国外发生的核辐射致病事件中:多表现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

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
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 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日本福岛核电站装满核污水的储水罐
增量 约150吨/天
存量 134多万吨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放示意图
365天不断排放 每天排放>250吨 一直排放需排放30年
从8月24号开始到9月11日,经过整整18天的不间断排放,日本第一轮7800吨核污水全 部排入大海。据称,第二轮的排放会在9月下旬开始,核污水排放量同样是7800吨。日 本计划2023年排放31200吨核污染水,整个排海工作预计持续30年。
氚也被称为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半衰期为 12.43年。核污染水中的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非 常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氚和碳14。一旦进入人体可 能从人体内部对人造成辐射损害,如果人类持续暴露在 氚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
D: 全球环境影响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 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 到全球海域,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 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由于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放射性元素,因此其放射 性强度通常比核废水高。
核废水中的氚虽然也具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射性,但由于其含量较 低,因此放射性强度相对 较低。
英国核能环境专家 肖恩·伯尼:因为福岛核污染水是与熔毁的 核燃料接触过的水,那是反应堆内的核燃料,这可不是正常核 电站运行状况。
日本选择了成本最低、最不负责任的一种方法
E: 渔业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日本核泄漏事件
• 日本地震 • 日本核泄漏事件
时间:北京时间 3月11日13时46分 地点: 日本东北部宫城县 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 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 次5级以上余震 伤亡:已确认13498人遇难 14734人失踪 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1、 2、3、4号机组接连发生事 故后,日本各地均监测出超 出本地标准值的辐射量。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 下午喷发。
理性面对核危机
什么是核能?
核能的优势与劣势
防范措施
•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此 次特大地震海啸灾害和核泄漏事故中,日 本仅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企业设备的 直接损失最多就达2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 83日元),远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的 10万亿日元损失。东部沿海地区遭海水淹 过的农田达2.36万公顷,重灾区所有渔港都 遭毁灭性打击,2.25万艘渔船大部分受损。 农林水产省估算,仅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就 达1800亿日元。福岛核电站30公里避难圈 内有2000多家企业,其周边地区的工业、 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等将长期停滞。
• 日本政府12日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 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
• 俄罗斯《报纸报》说,专家认为, 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气中散 发辐射物质更危险,将会产生灾难 性后果,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消除。
日本核泄漏了,太平洋沿岸都惊悚 了,但是我们中国人怕啥,这么多 年来,我什么呀? 就是在下一场生化战 争中活下来. 我们赢在了起跑线上 , 小小的辐射,只是淡定的笑笑而已, 现在嘴里叼着的双汇牌火腿肠都要 比这辐射来得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