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实小开发校本课程构建艺术特色实践与体会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份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认识一: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质是办学的特色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建设,强调由学校发起,根据学校自身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进行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结构,并在学校中加以实施,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
其实质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而且,我们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先强调的遵从和统一的课程指导原则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主义和多样性原则:一种是外部驱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即来自于国家的要求、任务或规定,但学校以自己所独有的方式接受、完成;另一种是内部驱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即完全由学校内部发动,是学校自身所独有的。
从这一点来看,校本课程建设顾及到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和保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校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积极实践“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积聚起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为建构“生活�6�1能力”这一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造了良好条件。
认识二: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教学的生活化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背后的哲学理念却是“以人为本”。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关注“人”的生活,更多地从挖掘学校自身和周边环境、社区教育等资源出发,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心得体会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心得体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并收获了不少心得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和体会。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与意义什么是校本课程?简单来说,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和设计的特色课程。
与传统的统一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加注重个性化、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帮助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
校本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教育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
其次,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步骤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校本课程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设计校本课程。
其次,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充分听取各方的声音,才能确保校本课程的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然后,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注重实践和改进。
一切理论都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优化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最后,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注重质量和效果的评估。
只有通过评估,才能了解课程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和改善。
三、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上述原则和步骤进行了实践。
首先,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的设计中。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三陵学校 2019 年 9 月,我校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几年来,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努力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观念上的冲击、思想上的提高、行为上的改变,伴随着发现的惊喜、成功的愉悦、问题的困扰、体验的深刻,都成为我们的经验和收获。
下面主要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专业引领,走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理念新、难度大;范围广、任务重;无基础、无经验。
学校和教师普遍认识准备不足,心理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
因此,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一定要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指导学校课程开发工作。
这种共识和组织是我们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石。
为了能对校本课程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和本质理解,在 2003 年 9 月我们特别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牟主任,高主任作了题为《校1 / 12本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
2006 年在镜泊中学主任研培会议期间中教部牟主任对校本开发又做了进一步的辅导,中学立即进行了重新部署与辅导,通过几次讲座,学校教师认识到以下几点:首先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回避。
否则,就无法全面落实新课程;其次,要克服依赖、畏难、消极等思想,不等不靠,主动攻关,大胆探索。
再次,校本课程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它在形成学校特色,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胆探索,学会开发课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实践中学会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习心得体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习心得体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脚步已经走到我们常规工作中,近日我也多次外出学习观摩聆听他们开发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校本课程是有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体现学生的需求: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
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2、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目标是“让学生的`人生更精彩”,我校除了开展阅读、书法、古诗文诵读还开设了体艺方面的项目。
我校学生的篮球、足球、合唱在各级竞赛中的频频夺魁,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3、整合学校的师资优势:我校艺体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他们不仅有朝气,上进心强,而且善于钻研,勇于实践,乐于奉献,他们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过硬,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通过学校的宣传发动,老师们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我校已经有了一年的社团活动经验,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只要把活动的内容具体化、系统化,指定明确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措施即为校本课程。
这些是我通过学习和思考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些体会,我将积极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改革中。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感悟
小学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感悟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现可以有效地满足小学教师的教学需求,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小学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开发校本课程需要集体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小学教师们要相互协作和密切配合,取得整体上的协同作用。
每个人都需要担任重要的角色,并为集体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共享资源,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
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爱好来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小学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还应该注重教学评估和反馈,通过评估和反馈来对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教学评估可以让我们发现教学上的问题和不足,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评估结果还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而反馈则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最后,小学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来制定,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
同时,教学目标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朝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制定。
总的来说,在小学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协作和团队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教学、注重教学评估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校本课程建构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校本课程建构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20__年11月23号至25号三天,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修培训,此次培训很重要,组织单位有: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基教二处、莲湖进校等一起承办,在11月我还参加了由西安市组织的20__年校本研修在线培训——《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校本研修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每次培训意义重大,我都有足足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感到了一名教师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包括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书记兼省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办执行负责人吴积军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市教科所贾玲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校本课程开发》,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校长马卫东的《尊重生命个性成长全面发展——以校为本,打造特色课程,提升办学品位》,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马莹老师的《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成长》等内容,专家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
这些内容都是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习的,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至始至终以为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应该不断地追求尊崇师道,锻炼师能,提升师品。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学生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从而享受生活,所以教师要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必然得重法于课内,才能使学生得益于课外。
教师的不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培训,如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的确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有的快捷,有时灵活,复习资料丰富翔实,对于忙碌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们来说,有选择余地,帮助很大。
此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校本研修的意义和作用,懂得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含义,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
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
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自今年三月份校本课程开课以来,已近一年,在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感触颇深。
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当然也有一定的收获,下面结合一年来校本课程教学的经历,谈谈这两方面的情况.:校本课程在我校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完全需要靠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一、学生的兴趣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本校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目标。
1.调查需求校本课程应当以学校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地理这一学科来说,补充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便可以开发学生身边关于地理教学各个方面的校本课程,比如地方地里特色,影像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等等.其中最有条件开发,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便是关于地方地理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我们学校为例,通过对学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
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后,准备设置旅游、环境、灾害等课程。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旅游课。
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我又征询他们的具体意见,学生们普遍反映愿意了解身边的旅游资源。
2.确定主题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地理学科组选择了“天津旅游资源”这一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心. 撰写制定计划,设置校本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结构等。
并为此开始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拍摄照片,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津沽畅游“作为地理校本课程的尝试出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教材中。
校本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确定,调查学生的所需,并且确认其对发展学校的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取材立足于当地,立足于现实,体现乡土地理与国家地理,世界地理的联系。
3.组织落实内设开设的学段,学生数量及课时安排,主要是课程内容及课程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应该有别于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至少不应该是以教材为教材,教教材。
《小学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5篇
《小学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5篇小学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校园艺术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进行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核心,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校园艺术教育模式。
本中期研究报告将对我校小学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研究背景1. 校园艺术教育的意义校园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校园艺术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模式单一、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艺术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校园艺术特色构建及实践研究,探索适应我校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研究内容(1)分析校园艺术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探索适应我校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教育模式。
(3)实践并完善校园艺术教育体系,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评估校园艺术教育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1.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校园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我校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教育现状。
(3)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艺术教育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行动研究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校园艺术教育模式。
2. 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研究。
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在当今社会,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响应这一趋势,实验小学决定开发一套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学科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因此,学校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和成长。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将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设置1.实践探究: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探究、考察等,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创新思维:学生将通过项目设计、创新实验等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团队合作:学生将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如团队建设、团队游戏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社会实践:学生将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的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设置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每个年级将设置不同的实践活动主题,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同时,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1.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2.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确保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
3.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将积极与社区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
4.加强课程监管与评估:学校将加强对课程的监管与评估,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效果与展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将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教育创新举措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参与课程的设计、教学和评估,我对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校本课程的设计阶段,我注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到,校本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出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教学方法,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好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
在课程评估方面,我认识到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于校本课程改进的重要性。
我学习了如何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师的教学体会,我能够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我还意识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校本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将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新趋势和新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使校本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人才要求。
通过这次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更加坚信校本课程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学习体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生艺术类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学生艺术类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作为小学生,在参加艺术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艺术可以培养我的创造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各种艺术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这些过程都需要我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创造出独特的作品,让自己的想法得到表达。
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已经开始更加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了。
其次,艺术可以培养我的审美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音乐、舞蹈、戏剧等。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逐渐培养了自己对美的敏感度。
我开始注意到细节,能够欣赏到不同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这种审美能力不仅让我在艺术领域更有眼光,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美的存在,从而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最后,艺术可以提高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艺术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创作,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努力完成一个作品。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团队决策,并且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这样的团队合作能力不仅在艺术活动中有帮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综上所述,参与艺术类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培养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不仅在艺术上取得
了进步,同时也为自己的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艺术将继续伴随我成长,并为我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少儿艺术实践课心得体会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少儿艺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少儿艺术实践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参与少儿艺术实践课的教师,我有幸见证了孩子们在艺术实践中的成长与变化。
在此,我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艺术实践课的意义1. 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艺术实践课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通过欣赏、创作艺术作品,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2.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在艺术实践中,孩子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兴趣。
3. 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艺术实践课需要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如绘画、雕塑、手工等。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4. 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艺术实践课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艺术实践课的教学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艺术实践课中,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创作。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优秀作品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3. 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在艺术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成长。
4. 强化实践操作,注重成果展示艺术实践课的核心在于实践操作,教师应注重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同时,要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艺术实践课的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通过参与少儿艺术实践课,我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艺术实践课程心得体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实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以及艺术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艺术实践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艺术实践课程让我认识到了美的存在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这些艺术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美的力量。
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大自然、人类社会、艺术作品中。
通过艺术实践,我学会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欣赏美的耳朵去聆听音乐,用感受美的心灵去体验人生。
二、艺术实践课程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各种艺术作品,还亲自参与了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开始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同时,我也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三、艺术实践课程培养了我的创新精神艺术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课程学习中,我尝试了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和技能。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中,也渗透到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中。
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追求创新。
四、艺术实践课程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艺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学习中,我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亲自参与了艺术创作实践。
这种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艺术实践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小组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课艺术课心得体会
一、引言艺术课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课艺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实践课艺术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艺术课的魅力1. 艺术课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课艺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敏锐的审美眼光。
通过艺术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段舞蹈,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 艺术课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课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在实践课艺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让我在艺术创作中取得了成果,也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3. 艺术课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课艺术课强调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课艺术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将内心的想法转化为现实的作品。
这种实践能力的锻炼,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1.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素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艺术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艺术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力。
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艺术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艺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内对小学艺术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校本开发的问题,并尝试进行实践探索。然而,目前国内的 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不足等
。
国外研究现状
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本开发体系。例如,美国的小学艺术课程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多样化;英国的小学艺术课程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性。这些国家的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 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 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原则遵循
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确保艺术课程的科学性
和有效性。
实践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 在实践中感受艺术、体验艺术 ,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创新性原则
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艺术 课程中,提高课程的创新性和 吸引力。
资源整合与利用
学校可以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响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等,丰富教 学手段和形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校本开发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02
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目标 与原则
目标定位
01
02
03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通过校本开发的艺术课程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提 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地域 文化,开发具有学校特色 的艺术课程,形成学校教 育特色。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体会汇报
增强校本课程建设增进学校内涵进展_______##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体会汇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发适合地址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进展的必由之路。
最近几年来,我校结合“着眼素养、扎实基础、全面进展、办出特色”的育人理念,将国家课程、地址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素养教育,推动新课改的支柱。
为了更好的挖掘地址资源,通过实践,咱们慢慢试探出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体会和具体做法如下:一、增强宣传,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熟悉随着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素养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地址与校本课程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准确把握其内涵,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知晓其理念,明白其做法。
通过普遍宣传学习,全校上下形成了如此的共识:(一)地址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是为了推动素养教育,增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进展。
地址与校本课程建设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和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知足学校师生的专门性和不同性。
是国家课程打算中不可缺的组成部份。
(二)地址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增进教师的专业进展。
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看成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增进教师自身的专业进展。
(三)地址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
校本课程建设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
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开展培训,营造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气氛(一)成立地址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成立一支自上而下、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
校本课程使学校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余地,切实地体现办学特色。
本文主要阐述校本课程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开发校本课程实践与反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
”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
校本课程使学校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余地,切实地体现办学特色。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疑问甚至偏差。
通过本次宣城市第二期骨干教师华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我收获很大,对校本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问题,走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我们宣城三中是一所艺体特色高中,下面谈谈校本课程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1.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1.1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既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识背景及学习特点,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1.2教师成长的需要。
如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教师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应该是研究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批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需要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需要一批骨干教师。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是无穷的,不同的教师都有各自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
校本课程建设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建设心得体会前言随着教育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变革。
为了适应这种变革,许多学校开始建设和开发校本课程,以提供更加适合学校和学生的课程体系。
本文主要分享我的校本课程建设心得和体会。
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科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出发,通过教研组的专项研究和实践活动,将本校教育资源转化为适合本校师生的、满足本校实际需要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案。
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变化很快。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建立适合学校和学生的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同时,校本课程的建设也能够为学校打造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学校拥有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提高学校的声誉和能力。
校本课程建设的步骤第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建设目标是整个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的目标。
建设目标明确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第二步:制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制定是整个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
课程体系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科规律,并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教育理念。
课程体系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制定出更加完整和合理的课程体系。
第三步:构建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构建应该基于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配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特点等因素。
第四步:落实教育教学活动一旦教学方案制定完毕,就需要教师们落实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反思和,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通用3篇)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通用3篇)校本课程篇1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
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
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如下。
一、精心编制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
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在教育教学上,探究方法,严谨执教(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礼仪的基本内容,就不能使用单一的说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
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影视文化、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
(二)注重学习,严谨执教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不断补充,成为拥有“自来水”的新型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校本课程构建艺术特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
‛建阳市实验小学作为省级文明学校,南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依托,构建艺术特色。
经过几年的实践,艺术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艺术教育”特色。
一、艺术教育特色创建的背景我校以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及创建学校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抓手,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自觉地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确定了“艺术教育”为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2、科学研究依据。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以下“三个促进”。
促进形象思维;促进右脑发展;促进创新思维能力。
它解放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的想象空间,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进行美育熏陶的重要补充。
这为我校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3、师资水平为依托。
我校有一大批在“写字”“摄影”“形体与音乐”“铜管乐”等方面有优势、有特长的教师。
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在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我校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认真分析和发掘,结合我校原有特色和现有师资,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定位在“艺术类”上,分别开发了“写字”“摄影”“形体与音乐”“铜管乐”等校本课程。
4、学生发展的需要。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对发展特长的课程学习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
我们曾在不同年级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学校开设艺术校本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绝大多数家长也认为错过了小学这个学生自我素质形成的“黄金季节”,将会给学生造成终生的缺憾。
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需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便是我们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来保障。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便是我们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本课程来保障。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便是我们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便是我们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二、艺术教育特色创建开发的过程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先、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努力发挥“实验+示范”的作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1、艺术类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
通过对学生、家长、社区的调查、访问、座谈,本校教师的资源、知识、经验和能力,学校的硬件、软件设备等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我们确立了“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从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的原则,以突出艺术教育为特色,全面育人为课程开发宗旨,提出“人人写一手好字,个个有一技之长”的目标要求,确立了建阳市实验小学学生成长方案:科学文化+写字+艺术(一、二形体+三、四管乐+五、六摄影),让学生在校本课程这一天地中积极主动、愉悦、和谐地健康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审美的情趣、创新的精神、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艺术类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根据开发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我们初步形成了学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框架:(数字为周教学时数)一年级(4)《写字》二节、《形体与音乐》一节、《我的学校》一节;二年级(4)《写字》二节、《形体与音乐》一节、《我的家乡》一节;三四年级(2)《书法基础》一节、《管乐知识与竖笛吹奏》一节;五六年级(2)《书法艺术》一节、《摄影与美》一节。
3、艺术类校本课程实施。
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课程来实施,艺术课程的设置是学校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与课堂学科课程并存的重要课程体系。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两个结合”、落实“三项保证”、狠抓“四个环节”。
(1)坚持做到“两个结合”。
首先,课程建设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我校在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注重抓好教师的学习,通过对《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行动研究》以及课改培训等的学习,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正确认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它使教师由被动的、不自觉的、隐性的课程开发者,变为主动的、自觉的、显性的课程开发者。
教师已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教师不但要能按课改精神上好国家、地方课程,而且还要能自己开发出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
这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
其次,课程建设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目标、方式有了认识的基础上,一边整理编写校本课程教师指导用书、一边在实验班级中进行校本课程科目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市指导组的意见,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完善。
(2)落实“三项保证”。
A、组织领导:校长亲自抓课改工作,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决策、设置进行宏观指导,引导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促使教师100%地关注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成立了学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艺术类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编写小组”和有教育界专家、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了《实验小学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反馈,保证了学校艺术教育办学特色与校本课程的顺利运作,使艺术类校本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
B、队伍建设:首先,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开展艺术类校本课程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成立“艺术类校本课程”各学科备课组,加强任课教师的管理,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和才艺展示。
如:《写字》,任课教师就应弄清各年级的不同要求,循序渐进,“正螺旋”上升。
教学中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检测、有总结,并能和家长一同进行评价,收集家长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校本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C、物质条件:在“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校积极创设艺术物质条件,在设施建设、场地安排、经费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舞蹈厅,有多媒体视听设备、有地毯、有栏杆扶手;铜管乐队有专门的训练场所,乐器不断更新、不断配齐;写字教学印制专门的练习本,每期初给每位学生提供优质毛笔;摄影教学教师自制教具,带领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为艺术教育提供有利保障。
(3)狠抓“四个环节”。
一是教师用书的编写环节,做到有编写和使用说明,内容有序,循序渐进,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上课环节,不挪课、不上无准备课、不短课,教务处、教研室进行随堂听课和查课;三是进行阶段性检测和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施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展师生互评、家校互评和多元的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
三、艺术教育特色取得初步成效1、艺术教育赢得了学生喜爱。
由于在“艺术类校本课程”解放了孩子的手和脚,孩子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因此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如:《写字》课趣味字“山、水、木”的学习活动中,变枯躁无味的“教师写、学生练”为“画中找字”的游戏,孩子们与教师一道画山、画水、画树木,知道了汉字的演变,又提高了习字的乐趣;《形体与音乐》中的“双吸腿”练习更是孩子们的喜爱,活泼动听的音乐,饶有兴趣的“数字歌”游戏,加上小小体操员的标准动作,展现出了一幅幼苗茁壮成长的美丽画面;在《我的学校》“上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孩子们听、唱、演“小猫钓鱼”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从中也培养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五(5)班是《管乐知识与竖笛吹奏》实验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学习吹奏,在“六一”的联欢会上,全体同学合奏了一曲“老师象妈妈”,献给亲爱的老师;《摄影与美》中的“制作针孔照相机”,孩子们在探究中充分合作,拆开看一看,动手做一个,了解了其中奥妙,也学会了一手,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始终兴趣盎然。
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简易相机拍摄的作品,在六一期间开展了“你傻瓜、我聪明”摄影大赛展评活动。
2、艺术教育特色已初步形成。
自2003年我校提出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至今,短短3年时间学校先后开设了5门艺术类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率100%,学生整体艺术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浓厚。
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百名小小书画家现场大赛,学生的优秀书法、摄影作品装祯精美,组成校园文化艺术走廊。
写字教学成果斐然,蝉联历届建阳市小学生写字大赛团体冠军,有30多位学生被评为建阳市小小书法家。
每年春节前我校师生在中山广场举办的义写义赠春联活动,深得社会各界和市民的喜爱和赞誉,“建阳新闻”多次报道了该项活动。
2003年4月《小学生周报》曾专版刊登该校学生的书法作品。
许多同学在书法作品在《小天使报》《读写知识报》《闽北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刊登;60人的学生铜管乐队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校升旗仪式中担任演奏国歌、校歌的重任,多次参加建阳市各种庆典演出,是全市唯一一支能演奏较复杂旋律的少年铜管乐队,深得社会群众的赞誉;摄影兴趣小组深入工厂、农村、大自然,学生的摄影作品也多次获国际、全国、省少年摄影大赛奖,发表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的作品有五十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