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焦竑文学思想与苏轼易学的渊源

合集下载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青岛二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周山《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由于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

《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赐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

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

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谢;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定。

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

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

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

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

个中缘由,明显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原因。

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

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化开放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需作出相应的改编。

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其次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

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其次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颗粒无收。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苏洵(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子厚,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是苏州人,父亲苏仍居为北宋名相,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苏洵对史学和易学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成为了中国历史学和易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苏洵对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东坡志林》上。

《东坡志林》是一部包括历史、传记、人物论等多个方面的杂记。

在书中,苏洵以自己独特的观点梳理了中国历史的脉络,并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进行了评价和传记。

他注重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苏洵也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使得他的历史著作读起来生动有趣。

《东坡志林》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后世史学的启蒙之作。

苏洵的史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历史真实性的坚持。

他认为,历史应该追求真实,不应该被偏见和扭曲所影响。

在他的历史著作中,苏洵注重对事实的考证和论证,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他也批评那些歪曲历史和伪造历史的行为,倡导历史学家要有责任感和良知。

苏洵还主张对历史人物进行公正和客观的评价,不盲目崇拜和吹捧,也不盲目诋毁和抹黑。

他认为通过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进程。

苏洵对易学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他在易学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他的《抽掷法言》一书中。

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预测和理解人类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苏洵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他认为易学是一门严肃而庄重的学科,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提出易学的核心是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塑造自己的未来。

苏洵的《抽掷法言》被后人广为传颂,对于易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苏轼,是一位流传千古的文学家,不仅号称宋代最后一位“诗圣”,其诗学及其经典《易学》更深深的影响了后人的思考和洞察力。

苏轼的易学思想受到了古典传统文本及宋词思想的影响,他认为,“易学之本源于古,其言道在自然中”。

他力谱易学非新,只设法融入古典文化中并表明自然界的道理。

苏轼将古代书面文字与自然景象作比较,来佐证思想的可行性,从而让这种思想令人深顿。

而诗藻则受到六官之学的影响,更是结合了道家和佛教的宗教理念无不散发着柔美的韵味,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细腻洞察力,令诗藻既古有趣,又恰到好处,令人惊叹不已。

苏轼反复探讨爱情与世俗之间的关系,以藉以表达心灵豁达的态度。

他曾有著这样的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把大自然的风景框住了人们彼此的爱情和经历的孤独与柔情,使用婉约的文字,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感受。

综上所述,苏轼的易学及诗学思想非常独具魅力,以古典及现代文化作桥梁,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他用自然语言表达深情,用富有内涵的言词来诠释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的心灵,令人着迷。

苏轼的易学及诗学思想始终以其绝妙的观点让人们铭记,让传统及新思想相结合,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令时至今日数千年后,他仍然苍老获取人们的尊敬。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_牛秋实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_牛秋实

第29卷第1期(2014)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o.1Vol.29(2014)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牛 秋 实*(许昌学院社科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苏轼对易学的兴趣,始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锒铛入狱期间。

当他流放儋州之后,苏轼完成了《苏氏易传》。

由于苏轼受到易学思想的熏染,从苏轼早年就形成的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来看,对他通达放浪的思想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苏轼以易学为基础,以其多样化的著作如散文、诗歌、词、绘画、书法等表达他宽广的胸襟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极大包容。

宋人如苏轼辈研究易学,好发为宏论,故学术风格导致写诗议论转多,有时会使得诗风在奇趣之下顿失诗格,所以居儋州期间苏轼在师法唐诗风格之下便不得不转而师法魏晋,以渊明为诗,这就是诗歌的流变与延续使然了。

关键词:苏轼;易学;诗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4)01-0036-05 在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在对待科举的态度上极不一致。

理学家认为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之文,有害于道。

但是在苏轼看来,那种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个人艺术修养的教育也可以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

事实正是,“为文”完全可以是一种道德实践形式。

宋代儒家学者,十分重视研究儒学经典,他们热烈地讨论经典中间的许多知识问题。

“五经”仍然是他们所关注的重要经典。

如宋儒的《易》学的研究,就有范仲淹的《易义》、胡瑗的《周易口义》、石介的《周易解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张载的《横渠易说》、程颐的《伊川易传》、朱震的《汉上易传》、胡宏的《易外传》、朱熹的《周易本义》与《易学启蒙》、张栻的《南轩易说》、杨万里的《诚斋易传》等等,宋代那些著名的学者、理学家们,几乎没有不研究、讨论《周易》的。

宋儒是如此关注《周易》,人人研究并讨论《周易》,是想通过重新阐释《周易》来构筑自己的经学体系,或者像苏轼那样,构建其基于儒家的诗学思想体系,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

大明状元焦竑史学思想探析

大明状元焦竑史学思想探析

大明状元焦竑史学思想探析作者:郭运功岳麟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5期摘要:焦竑作为日照市两位状元之一,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在日照历史文化乃至我国古代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其思想价值较少为世人所了解。

在此,笔者从其史学思想出发,对其史学观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具有积极启迪意义。

关键词:状元焦竑史学思想日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辈出,“钟灵毓秀,代多伟人”,在古代科举时代尤为显著。

据统计,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始,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近1400年的时间里,可考证的山东籍状元仅有36人。

其中,日照就有2人,另外尚有100余名进士,500多名举人,是名副其实的文教发达之地。

2位状元分别是金朝的张行简,明朝的焦竑。

一、焦竑简介(一)、焦竑(1540—1619年),字弱候,号漪圆,又号澹园,谥文端、文宪,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

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后任南京司业、皇长子侍讲、福宁州同知等职。

是著名的思想家、藏书家、古音学家、文献考据学家,晚明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尤其精于史学。

在其传世的三十余种著作中,史学著作就有《献征录》120卷等大量的著作和《焦氏笔乘》6卷等史学笔记,影响深远。

本文在梳理焦竑史学成就基础上,对其史学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敬请方家指正。

二、焦竑史学思想简述(一)、能够秉笔直书、严谨治学笔者统计发现,在学术发达、人才辈出的有明一代,仅12人被追赐谥号为“文端”,无一不是朝廷股肱、学界名宿。

焦竑是明代最后一位得此殊荣者。

这充分体现出其学识、学风的水平之高。

明朝中叶后,在八股文和阳明心学影响影响下,学术界弥漫着形而上学、空疏浅薄的不良风气。

明代大学者杨慎深恶痛绝地指出:“近日学禅士夫,乃束书不观,口无雅淡,手写讹字。

”一些责任感强的学者士子为扭转这种不良氛围做了不懈努力,焦竑便是其中杰出代表。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史学与易学方面有
很高的造诣。

在他的著作中,不仅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论,还影响了后代历史学家和易学
家的思想。

苏洵的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资治通鉴考异》中。

苏洵在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和思想,以及传世文献所做的校勘考证。

他认为史书应该是客观、真实和
可靠的,应该有严谨的史料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苏洵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史料的
严格考证,对后世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提出了“以正误为正理,以偏正为偏理”的史学观点,认为历史事实的真相需要通过纠谬辩正来得出。

苏洵在易学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思想。

他曾撰写《清平乐·易传别业》一文,阐述了自
己对易学的理解和看法。

苏洵认为易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天地万物,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处世之道。

他还对易经的卦象、卦辞和爻辞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后世的易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洵在史学与易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他所提
出的史学理论和易学观点,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而且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

苏洵的著作在历史学与易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理论
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苏洵(苏东坡),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文学宗师”,在史学与易学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研究和思考。

苏洵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史学与易学领域也有着深入的造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史学方面,苏洵注重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把握,尊重史实、注重解释历史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苏洵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史书的核查和整理,力求还原历史事件的原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公正。

在苏洵看来,史书中的记载往往受到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在阅读史书时,需要慎重对待,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苏洵在《枢中书》中说:“史者,思患之学也。

夫人之于国,不得胜其欲,非胜其意也。

非胜其意,则必有患。

人之欲,皆恶乱、爱治。

故治之术,为人上者之术也。

”可见,苏洵认为史学的目的在于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预防患乱,追求治乱的方法,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苏洵还在史学领域开创了“史可俞” 的新思路,主张历史研究要坚持史实,而不是空谈一些所谓的理论。

他要求史学家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对于史书的编纂要求客观。

而且苏洵在历史研究中,还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从而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在易学方面,苏洵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苏洵赞同《易经》的“变化”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苏洵指出:“夫《易经》以象立名,言变化之谓也。

夫易之为书也,并犹引象以言事变之情也。

”可见,苏洵认为,人生的种种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借助《易经》的理念来做参考,去应对。

与此苏洵也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命历”的观念。

苏洵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和运势都可以从卦象中得知,而且还可以借由改变心态和行为,来改变命运。

他对《易经》的研究和理解,让易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洵在史学与易学方面的研究,都是非常有见地的。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_牛秋实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_牛秋实

第29卷第1期(2014)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o.1Vol.29(2014)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牛 秋 实*(许昌学院社科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苏轼对易学的兴趣,始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锒铛入狱期间。

当他流放儋州之后,苏轼完成了《苏氏易传》。

由于苏轼受到易学思想的熏染,从苏轼早年就形成的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来看,对他通达放浪的思想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苏轼以易学为基础,以其多样化的著作如散文、诗歌、词、绘画、书法等表达他宽广的胸襟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极大包容。

宋人如苏轼辈研究易学,好发为宏论,故学术风格导致写诗议论转多,有时会使得诗风在奇趣之下顿失诗格,所以居儋州期间苏轼在师法唐诗风格之下便不得不转而师法魏晋,以渊明为诗,这就是诗歌的流变与延续使然了。

关键词:苏轼;易学;诗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4)01-0036-05 在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在对待科举的态度上极不一致。

理学家认为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之文,有害于道。

但是在苏轼看来,那种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个人艺术修养的教育也可以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

事实正是,“为文”完全可以是一种道德实践形式。

宋代儒家学者,十分重视研究儒学经典,他们热烈地讨论经典中间的许多知识问题。

“五经”仍然是他们所关注的重要经典。

如宋儒的《易》学的研究,就有范仲淹的《易义》、胡瑗的《周易口义》、石介的《周易解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张载的《横渠易说》、程颐的《伊川易传》、朱震的《汉上易传》、胡宏的《易外传》、朱熹的《周易本义》与《易学启蒙》、张栻的《南轩易说》、杨万里的《诚斋易传》等等,宋代那些著名的学者、理学家们,几乎没有不研究、讨论《周易》的。

宋儒是如此关注《周易》,人人研究并讨论《周易》,是想通过重新阐释《周易》来构筑自己的经学体系,或者像苏轼那样,构建其基于儒家的诗学思想体系,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叫做“焦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其中包括道教、儒家和佛教三种宗教思想。

由于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理论的宗旨在于说明道教、儒家和佛教三种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彼此配合,对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教作为中国古老的宗教,主要探讨着宇宙本源及其内在关系,其中又以道家学派的“道”观念最为核心。

换言之,“道”是一种宇宙本源性的抽象概念,它代表着自然秩序、天道、宇宙法则等。

另外,道教还探讨着各种修行方式,主张人们顺应自然,遵循宇宙法则,实践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其次,儒家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人的教化与自律,其中提倡的儒学思想也有别于道教思想。

儒家以“德”为核心,强调谦逊、敬慎礼让,关注内心的纯洁,将德、礼、义等品质融为一体,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此外,儒家主张尊重父母、生育子女,关怀社会,强调“以可敬为上”的道德准则,扎根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明。

最后,佛教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宗教思想,与道教、儒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佛教以“慈悲、智慧”为核心,强调实践禅修、俯拾即是,提倡对外物的公正看待,实践慈悲心,消除贪嗔痴等恶习,追求洞见与觉悟,实现自身的解脱。

另外,佛教以慈悲、普渡众生为核心,弘扬仁爱、谦虚、见谅等美德,提倡“不言怨让”,探究生命本质、宇宙真理,培育崇高的人生态度,指导人们做到仁慈、慈悲、宽容。

总之,焦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在于说明道教、儒家和佛教三种思想之间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彼此配合,对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的是道、德、慈悲三者的联合,以达到身心的修养,生活的完善,道德的完全,文化的完美。

焦三教会通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思想境界,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得更多,以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心理及精神健康。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

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焦三教会通思想诞生并深入人心。

焦三教会通思想致力于构建一种前所未有的逻辑共存理论,试图实现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种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佛道儒三教的共存为前提,从而推断出一种新的统一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一、把握”三教同”的理论依据;二、体现佛道儒三教的内在逻辑联系;三、通过洞悉三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智性联系,使得三教之间可以和睦共处。

焦三教会通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一、归一论:归一论指一切真理都是一致的,都有同一个关系,只有当人们把不同的真理都归入到一个法则下时,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二、三教同:三教同的理论依据是指佛教、道教和儒家的理念都拥有共同的宗旨,他们都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他们都认为思想是有普遍逻辑关系的,只有通过把握三教思想中的相互关系,才能使思想变得更完整、更有意义。

三、融和:融和的思想是指佛道儒三教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只要遵循这些思想,寻求它们之间的融合,就可以收获融和的效果。

四、内涵理论:内涵理论指出,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内涵和思想是相统一的,只有当我们能够从内涵出发,理解三教思想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和共融性,才能够实现“三教同”的理论依据。

五、相互关系:焦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还包括三教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一个狭义的角度上来看,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简单的,例如相互补充、正负互补、互变化影响等;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三教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思想,例如诚实守信、追求自然、反对偏见等。

以上就是焦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基础,焦三教会通思想以佛道儒三教的共存为前提,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努力追求人类文明的共融发展,为我们的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焦竑(明代官员、学者)详细资料大全

焦竑(明代官员、学者)详细资料大全

焦竑(明代官员、学者)详细资料大全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

关于迁到南京的事,焦竑在《与日照宗人书》中说道:“我祖武略公自国初以官游留南京,二百余年矣!德、靖间,饥疫相仍,一门凋谢,只余吾父骑都尉一人耳。

”他父亲焦文杰,号后渠,活到82岁。

兄伯贤,曾做过广东灵已知县。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

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著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

基本介绍•中文名:焦竑•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出生地:江宁(今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540年•逝世日期:1620年•职业:学者•代表作品:《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林》等。

人物简介,生平简介,个人作品,类别,自撰类,评点类,编纂类,书法作品,著作现存,主要思想,研究贡献,焦竑好友,历史地位,荣誉,情系桑梓,相关贡献,开发建议,人物简介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又号龙洞山农。

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

祖上寓居南京。

万历17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皇长子侍读等职。

他博览群书、严谨治学,尤精于文史、哲学,为晚明杰出的思想家、藏书家、古音学家、文献考据学家。

生平简介藏书家焦竑焦竑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

《明史·文苑·焦竑传》载:“(焦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

”《中国藏书家考略》载:“(焦竑)藏书两楼,五楹俱满。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1994年前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双层木结构建筑,它就是南京地区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建筑——澹园藏书楼。

藏书楼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摘要:苏轼用道与易的关系来构建其哲学体系。

他认为本体之道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悟道的关键是要做到无心。

无心有三种含义,因此,悟道的方式也有三种。

在第三种方式的悟道中,苏轼将实践的效果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凸显了他哲学的独特品质与价值。

性情论是苏轼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内在于道与易这个结构体系之中的。

关键词:苏轼;道;易;无心;不自知苏轼的思想看起来十分庞杂,但是作为蜀学的代表人物,苏轼是具有独立思想的思想家。

通过大量阅读他的著述,我们发现,在他庞杂思想的背后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哲学体系的支撑,因而使得他的著述思想散而不乱,凝练成了蜀学学派学术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即是通过对苏轼学术著作的研究,整理出的对他的哲学体系的论述。

一、苏轼的道及道与易的关系苏轼的最高哲学范畴是道,道作为具有超越性的最高存在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道所具有的超越性角度出发,苏轼认为道是难以认识和不可说的,我们只能去体认它。

他说:“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①在《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中,他写道:“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及其相忘之至也,则形容心术,酬酢万物之变,忽然而不自知也。

自不能者而观之,其神智妙达,不既超然与如来同乎!故《金刚经》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以是为技,则技疑神,以是为道,则道疑圣。

古之人与人皆学,而独至于是,其必有道矣。

”②如果用物达到了“相忘之至”、“不自知”的“神智妙达”的境界,这就与如来的境界,即道的境界相同了,这个境界的特点是无,所以苏轼认同了《金刚经》“皆以无为法”的结论。

但道又不是无,因为如果道是无,就与道不可言说相矛盾。

他又说:“得道者无物无我,未得者固将先我而后物。

夫苟得道,则我有余而物自足,岂固先之耶?”③“得道者无物无我”就是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求正是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论焦竑的文论及其学术基础

论焦竑的文论及其学术基础

论焦竑的文论及其学术基础摘要:焦竑学识渊博,对公安派“性灵说”的产生具有直接的阻碍。

其学术的要紧特点是融摄儒释。

宽闳融通的学术态度,阻碍于文学,便没必要以祖宗陈法及“古法高格”为依归。

以为诗可悟而不可传,“与宗门同风”。

虽兼融和会,但又以儒学为本。

他标举治世之音而又以变风变雅为务,尚实以矫摹形之习。

可见,重实尚用是焦竑文学思想的大体价值取向。

关键词:焦竑文论学术焦竑是明代后期的一名古文名家,高作以典正雅驯著称。

有《澹园集》等多种高作传世。

焦竑尽管并非是一名典型的文学家,可是以其在儒林、文苑的清望,深为学人仰慕。

早年即“以道德经术标表海内。

”其著述“亡不视为冠冕舟航。

”(徐光启《澹园续集序》)乃至“宇内业已奉为拱璧。

”(金励甫《澹园续集序》)“海内人士得其片言,莫不叹以为宝贵。

”(耿定力《焦太史澹园集序》)即如李贽、陈季立等人尚不远数千里相就问学。

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代表――公安派“实自伯修发之,”(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袁庶子宗道》)伯修那么第一承学焦竑,引以顿悟之旨,而后才就西陵向李卓吾问学的。

(详见袁中道《珂雪斋集》卷之十七《石浦先生传》)固然,这种阻碍并非限于禅门顿悟之旨,而正如马积高先生所云:“小修《石浦先生传》言伯修早年本学济南、琅琊之文,联系起来看,咱们完全能够推测伯修在文学观上也受到焦竑的阻碍,从而发生转变。

”(《宋明理学与文学》第十二章《隆庆、万历间的反理学思潮与公安派》)焦竑在晚明期间尽管不象李贽、达观那样被尊为“教主”,以雄肆无羁的气概,而使一境如狂,但由于焦竑“识弥高,养弥邃,综万方之略,究六艺之归。

”(耿定力《焦太史澹园集序》)而且长期居于金陵,而“金陵人士辐辏之地,先生主持坛坫,如水赴壑,其以理学倡率,王弇州所不如也。

”(《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文端焦淡园先生竑》)可见那时的声望之著,阻碍之大。

一焦竑曾师事罗近溪、耿天台,黄宗羲将其列于泰州学派,但他又不墨守师说。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
牛秋实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苏轼对易学的兴趣,始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锒铛入狱期间.当他流放儋州之后,苏轼完成了《苏氏易传》.由于苏轼受到易学思想的熏染,从苏轼早年就形成的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来看,对他通达放浪的思想性格有深刻的影响.苏轼以易学为基础,以其多样化的著作如散文、诗歌、词、绘画、书法等表达他宽广的胸襟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极大包容.宋人如苏轼辈研究易学,好发为宏论,故学术风格导致写诗议论转多,有时会使得诗风在奇趣之下顿失诗格,所以居儋州期间苏轼在师法唐诗风格之下便不得不转而师法魏晋,以渊明为诗,这就是诗歌的流变与延续使然了.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牛秋实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社科部,河南许昌 4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论苏轼易学与王弼易学之同异 [J], 史少博
2.易学视野中的诗学建构——论易学思想对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影响 [J], 郭艳华
3.吕进诗学思想的方法论启示——《吕进诗学思想研究》前言 [J], 向天渊;
4.\"正则静\":苏轼\"静观\"诗学与易学的融摄 [J], 王晓玉
5.诗教精神与自我抒写:元明易代之际的诗学指向
——王袆诗学思想研究 [J], 左东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与程颐易学思想之比较

苏轼与程颐易学思想之比较

苏轼与程颐易学思想之比较在北宋中后期,苏洵(1009-1066)、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父子三人在文学、政治、学术思想诸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他们也是宋代蜀学的开创者和领袖,苏氏蜀学在与王安石新学、二程洛学的对立斗争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尤其是苏轼、苏辙兄弟,以其卓越的文章和深邃的思想显耀一时,从游者甚众,形成了颇具阵容的苏氏学派。

三苏在经学义理的探讨方面,也是用功甚勤,著述较丰。

在易学方面的成就,乃是传于今的、题名为苏轼《东坡易传》九卷,此书实乃三苏“合力为之”①,最后由苏轼总其成,贡献最大,所以称之为《东坡易传》。

王水照先生考察也认为《易传》虽是三人合撰,但毕竟出自苏轼一人之手,苏洵、苏辙之说只供参考而已,所以“《易传》可视为苏轼的个人著作,是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述”②,此说立论充分,本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所以在探讨苏氏与程颐易学之间的异同,主要集中考察苏轼和程颐易学之间的异同。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三苏在宋代影响甚巨,但不能否认的是,苏轼易学也遭到了宋代及后代众多学者的批评。

如苏辙、程颐、杨时、朱震、朱熹、邓梦文等人③,朱熹甚至将苏氏易学视为杂学,作《杂学辨》首批《苏氏易传》,明清科举更是将苏轼易学排除在外,而专主程朱易学。

其实这种批评直接根源于北宋时期洛、蜀两派的党争,后来程朱理学的得势,蜀学自然遭到了批评和打压,就如后来王安石新学遭到程朱学派弟子及后学的批判一样,所以明白北宋时期程颐和苏轼易学之间的异同,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一、苏、程易学思想之比较苏、程之前,汉唐学者皆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欧阳修却最先怀疑认为,“《易》非一体之书,而卦不为一人设也”,并说《系辞》、《说卦》、《文言》等附于卦辞、爻辞、《象传》之后的多篇解释文字,“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家之言也”④。

而苏轼并不因为是欧阳修的门人而一味服从其说,而是遵循了汉唐旧说,认为“子曰”为孔子所作,他还在《系辞》的注解中,系统地发表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焦竑文言文翻译题目

焦竑文言文翻译题目

【原文】焦竑曰:“学术之兴,自古而然。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故学者必先求真,而后可谈伪。

求真者,心之所向,志之所趋也;谈伪者,耳之所闻,目之所见也。

心志既定,而后可言学问之真伪。

”【翻译】焦竑说:“学术的兴起,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孔子曾经说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因此,学者必须首先追求真理,然后才能谈论虚假。

追求真理,是心灵所向往,意志所趋向的;谈论虚假,是耳朵所听闻,眼睛所看到的。

心灵和意志一旦确定,然后才能谈论学问的真假。

”【原文】夫学术之真伪,非一日之工,亦非一己之力所能成就。

必也众人之力,而后可以窥见其端倪。

古之学者,莫不以求真为务。

孔子之学,始于礼乐,终于仁义;孟子之学,始于性善,终于天命;荀子之学,始于法度,终于王道。

虽其所学各异,然皆以求真为宗。

【翻译】学术的真假,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也不是单凭个人的力量就能达到的。

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才能窥见其端倪。

古代的学者,无不以追求真理为宗旨。

孔子的学问,始于礼乐,终于仁义;孟子的学问,始于性善,终于天命;荀子的学问,始于法度,终于王道。

虽然他们的学问各不相同,但都以追求真理为宗旨。

【原文】后世之学者,或泥古而不化,或拘泥于一家之言,或好辩而无实,或浮夸而失真。

此皆学术之伪也。

真学术者,必先求其理,而后考其文;考其文,而后辨其伪;辨其伪,而后求其实。

此四者,学者之所以求真也。

【翻译】后世的学者,有的泥古不化,有的拘泥于一家之言,有的喜欢争辩却无实际内容,有的夸大其词而失去真相。

这些都是学术的虚假。

真正的学术,必须首先寻求其原理,然后考察其文辞;考察其文辞,然后辨别其虚假;辨别其虚假,然后寻求其真实。

这四个步骤,是学者追求真理的方法。

【原文】然求真之途,非易也。

夫学者之心,如烛之光,必先去其垢,而后明;去其蔽,而后清。

去垢去蔽,然后可以见真。

故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者若能以此为心,则可以免于学术之伪,而入于真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或 日 “ 情”超越于文学的声律结构等形式 志”相接近。比如 , “ 昔人有言 ,在心为志 ,发 “ 言为诗 。声成文 谓之 音 。然则 发 乎性 灵 ,形 于篇 要素之上 , 折射了创作主体不受羁绊的天机 。这 “ 神情”论的内涵反映了明代 中后期文学思 咏 ,远则 明天下 政途 ,阐兹 王 化 ;近 则抒 一 时 感
第1卷 3
第4 期
厦 门教 育学院学报
Ju nlo ime d c t n lC l g o ra fX a nE u ai a ol e o e
V0. 3 No 4 1 1 .
N V2 1 O . 01
2 1 年 1 月 01 1
论焦 文 学 思想 与苏 轼 易 学 的渊 源
吴 正 ) 10 3
[ 摘
要】在 明代 中 期的文学革新思潮 中,焦骇主 张 “ 后 物相杂 曰文” ,提倡文学典范 多样化 ,反对模
拟文风。此说与北 宋苏轼 “ 文生于相错” 说一脉相承 ,包含 了推崇规 矩法度之 外的文 学之 “ 、重视创 神” 作主体的神定 气全等逻辑层 面。通过 汲取 苏轼 易学的思想资源 ,焦孩提 出了反对模拟 文风 的独特途径。 【 关键词] 焦骇 ;苏轼 ;文学 ;易学 [ 中图分类号 ]I 0 . 2 6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07 (0 1 4— 0 1 0 6 3— 2 5 2 1 )0 0 0 — 7

1・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行远。吾观尼 父所删,非无显融腆厚 者厝乎其 间,而讽之令人低徊 而不能去 ,必于变 《 、 风》 《 雅》归焉,则诗道可知也。 … ”


2 1 年 01
技所得 ,虽以艺 自列 ,然必妙解投机 ,精潜
应感 ,则械用不存 ,而神者受之 ,讵可以辙迹求 哉。 [ ∞ ”1 以上两说大同小异 ,都是主张创作主体 ] “ 妙解投机 ,精潜应感” 即精神不受桎梏而 自由 驰骋 ,文学 、书法才可能高妙 。在此 , 他再次强 调了文艺的得失 高下 是超越于 “ 言语文章”或 日 “ 迹 ” 之上 的。 辙 综上所述 ,焦 以 “ 神”或 日 “ 情”来概
窃惟 元 季 以来 ,词 学 纤靡,迨 弘、德 间, 李、何辈 出力振 古风,学士大夫非马 《 记》 杜 诗不以谈 。第传 同耳食 ,作匪神解。……余观岭
南 自五 先 生而 下 ,言人人 殊 ,而 尔雅有 则 ,温和 甚 美 ,诚 艺苑之 先鞭 ,词 林之 正轨 也 。 】 [Ⅲ 余观 弘、正一 二作者 ,类遗其 情 ,而模 古之 词 句;迨 其 下也 ,又模模之 者之词 句 。 ]s [2 7
“ 神情”是互 为表里 的。其 所谓 “ 情” 的 内 神 涵 ,可从 以下 几方 面加 以把 握 : 其一 ,“ 神情”是在词句之外、与 “ 法”相 对的东西。他不止一次地驳斥当世七子派的模拟 文风 , 认为其弊端在于缺乏 “ 神”或 “ : 情”
[ 收稿 日期]2 1 o 5 0 1一 9—1 [ 作者简 介]吴正岚 (98 ) 16 一 ,女 ,江苏高邮人 , 文学博士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 中心副教授。 [ 金项 目]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 目 “ 基 明代 中 后期文人经学与文学思想 的关系” ( 编号 0J712 ) 8c504 。
灵 。焦 的 批 驳 七 子 派 模 拟 文 风 与 提 倡 文 学
在形体结构之外 、在 “ 之迹”之上 ,都是对 法 “ 神”或日 “ 情” 的否定性描述。 其二 ,焦兹也试 图对 “ 神”或 日 “ 情”加 以肯定性的阐释。一方面 ,“ 情”是作者有所感 触 而生发 的深情 ,也 可 以称 为 “ 性灵 ” : 诗非他 , 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 则情不深;情不深 ,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
是指文学词句 之外 的本质特征 。由以下说法 可 知 ,“ 神”是与法相对的 “ 所以法” :
古之 摘词 者 ,不在形体 结构 ,在 未有 形体之
欧苏一派的文人经学 ,从中汲取了重要 的思想资 源,来倡导文学的变化和个性。本文拟分析焦 的文学思想与苏轼易学的内在联系。


焦 的 反模拟 文风 与提 倡 “ ” 神
焦霉 为惊心动魄、垂世行远的文学作品是作者 姒 性灵的表现 ,可见其对于文学特质 的看法,已经 突破了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说 。不过,焦 虽多 次论及文学主体意义上的性灵,但仅有此处强调
了受到触发而产生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深情 ,其 他几处 的 “ 性灵” 都是含义 比较 宽泛、与 “ 情
括文学 的本 质 ,推崇 惊 心 动 魄 的深 情,主张
明代 中期 以降 ,由于七 子 派 “ 文必秦 汉、 诗必盛唐”的论调充塞于文坛 ,反对模拟古人、 提倡文学个性 的呼声遂 日 益高涨 ,晚明文学理论 变革的大幕便 由此揭开。关于明代中后期反模拟 文风的理论背景 ,以往的研究多强调阳明心学与 禅学的影响。实际上 ,从文学思想史发展的内在 脉络来看,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学术和文学
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先导之功。尤其是 明代中后 期 归 有 光 ( 5 6—17 ) 10 5 1 、唐 顺 之 ( 57— 10
16 ) 50 、焦 骇 (50—11 ) 等人 继 承 和发 展 了 14 69
在此,他驳斥七子派文学一味模拟词句而遗落了 “ 神解” “ ” 、 情 。其所谓 “ 神解 ”或 日 “ , 情”
先 ,其见于言者,托耳。若索诸裁文匠笔,声应 律合 ,即尽 叶于 古 ,皆法之 迹也 ,安知其 所 以法
哉 !…… 以 为 不 得 其 神 ,未 可 论 其 法 ;不 知 其 人 ,未有能得其神者也。 】 [2 1科
和 “ ” 情
与明代中后期的许多著名文人一样 ,焦兹 的 文学思想主要聚焦于反对效摹古人和重视文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