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7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及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末整合课件
调出区——输出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以增 加经济收入;重大工程、交通建设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不合理开发,可 能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沿线地区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其基础设施 完善;水资源调配线路可能会造成沿线地区土壤盐碱化;煤 炭运输增加了交通压力;重大工程开工需要移民拆迁,带来 一些社会和生态问题。
②资源调配的原因。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 需矛盾。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 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如西气东输 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和华北 地区。
③西电东送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降 低电费,节约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势;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同时有 利于西部部分省区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 入,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 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 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 域景观变化;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 力。
②京津唐地区接受日韩制造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丰富的资源、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2.产业转移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 (1)术语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价格、内部交易成 本、出口加工区、国际市场、国家政策、工业结构调整、产 业升级、国际分工、国际合作、生产成本、地理景观、环境 污染。
(2)用语 ①产业转移的影响。 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 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 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 改善,区域景观变化;随着产业转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 失业人口增加。
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3
课时跟踪训练(三)一、选择题(2014·青岛模拟)中新社北京2013年12月2日电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将承载着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任务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据此完成1~2题。
1.“嫦娥三号”所要到达的天体属于( )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解析:“嫦娥三号”所要到达的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答案:A2.进入月球轨道在落月之前的“嫦娥三号”属于( )①河外星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总星系A.①②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嫦娥三号”在落月之前和月球一起围绕地球运动,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
答案:C(2014·成都诊断)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据此回答3~4题。
3.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为( ) A.上面没有水B.距离恒星太近C.温度太低D.不存在大气层解析:从“热气腾腾”可知,该类地行星距恒星太近,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
答案:B4.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
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 )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生命的存在必须具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答案:B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年)。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的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解析:根据国界线轮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信息,可以确定该地区属于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等值线数值和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分布特征大致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
课时跟踪训练(四十六)1.(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中资源问题的环保作用。
难度不大。
解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对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别加以简述即可。
同时,材料和图示也提供了一些供作答的有用信息。
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本题中引入植被浅沟这一新术语,并利用材料和图示加以说明,可知其作用不仅可增加下渗使地下径流增加,在减少地表径流时,也就减轻了城市内涝灾害,而且可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在这样的小环境下,大气质量或局部小气候都会有所改善。
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2.(2014·四川绵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我国中东部多次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大气中含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
下图是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及预测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元投放生态环保领域;2014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和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
(1)简析2014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
(2)材料二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3)为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采和利用领域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解析:(1)雾霾主要是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核过多导致的。
(2)投入资金是经济手段,政府要求是政策手段,技术开发是技术手段。
(3)考虑迁移矿产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即可。
答案:(1)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家庭取暖等生产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颗粒物等污染物质。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1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一)一、选择题(2014·河北唐山高三第一次模拟)“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000米至2000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
”读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洲落基山区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C.南美洲安第斯山区D.亚洲喜马拉雅山区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山区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可以种植甘蔗,稍高一些的坡地可以种植咖啡和可可,说明该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故它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答案:C2.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坡度大小B.气温变化C.土壤类型D.水分变化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拔不同的地区农牧业生产状况不同,这是由于不同高度的地区气温不同,适合生长的植物也不同。
答案:B3.在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A.可在霜期栽种B.适合冻土培育C.生长期最短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解析: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条件越来越差。
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最可能是由于该作物的生长期最短,对热量的要求较低。
答案:C(2014·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2~14℃。
下图示意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4.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A.3月B.5月C.9月D.11月解析:由材料和图中的气温曲线可知,乙地在8~9月的气温适合该作物种植,故C选项正确。
答案:C5.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降水量大B.热量条件差C.复种指数高D.病虫害少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各月气温都高于乙地,说明甲地热量条件优越,复种指数高,C选项正确。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35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五)一、选择题(2014·陕西宝鸡模拟)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集群。
读下图,完成1~2题。
1.城市首位度是某区域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
城市首位度太大表明该区域城市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下列相对结构正常、集中适当的城市区域是( ) A.武汉城市群B.长株潭城市群C.环鄱阳湖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解析:武汉城市群武汉人口575万人,黄石65万人,城市首位度为575÷65=8.85,同理计算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是230÷70=3.29,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是1.85,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是4.03,所以城市首位度最低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结构相对正常,集中适当,D对。
A、B、C错。
答案:D2.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体现在( ) A.有利于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缩小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C.有利于积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从而加强与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的区域合作D.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及实施“长江中游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以保障生态和能源安全解析:中部地区还包括山西、河南和安徽三省,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建设,并不会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A错。
长江大致自西向东流,而珠三角位于该地区南部,中原经济区位于该地区的北部,长江产生的运输能力与三地之间的运输需求在方向上不匹配,B错。
城市集群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及能源安全的关联性很低,D错。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B对。
答案:B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8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八)一、选择题(2018·山东淄博阶段性测试)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地区、③华北平原、④浦东新区,回答1~2题。
1.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区域可以按单一指标和多种指标划分。
如题,客家方言区按语言划分,华北平原按地形划分;东北地区和浦东新区是按当地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划分的。
故选C。
答案:C2.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解析:区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
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选C。
答案:C(2018·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高三调研)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
底特律因汽车业需要大量的劳工而成为欧洲移民和南部工人(包括大量黑人)的会聚地。
21世纪初,由于美国汽车行业受到来自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压力等原因,企业亏损,大部分企业开始裁员。
底特律出现了高失业率和大量人口流失现象,底特律的人口也大大减少。
2019年7月18日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
读图,完成3~5题。
3.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判断,底特律早期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丰富的煤铁资源B.大量廉价劳动力C.发达的水陆交通D.广阔的市场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发展知识。
底特律位于五大湖区,该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市场,但汽车产业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可排除A、C、D选项,B正确。
答案:B4.关于底特律初期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是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结果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是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结果C.城市化水平高,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D.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解析:由人口变化曲线图可知,在起步期,人口迅猛增加,是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结果;而迁入的人口来自于欧洲和南部地区;城市化初期,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同时工业化速度较城市化速度快,故B选项正确。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
课时跟踪训练(二)一、选择题(2014·武汉调研)人民网2013年9月6日消息,韩国总统日前表示,如果朝鲜在终止核计划方面取得进展并且和韩国建立充分的互信机制,韩国愿意帮助朝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和论坛。
读图1和图2,完成1~2题。
1.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2平方厘米B.20平方厘米C.200平方厘米D.2×1015平方厘米解析:依据比例尺计算可得出答案。
答案:B2.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解析:若将图A放大到图B,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即比例尺为原来的2倍,为1∶5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每点还是代表1000人,人口密度不会变。
答案:A(2014·浙江宁波调研)读“浙江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 ( )A.100株B.1000株C.3500株D.9600株解析:根据比例尺进行大致的计算即可。
答案:C4.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解析: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为曲折,主要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答案:D(2014·江苏扬州模拟)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5~6题。
5.M处为陡崖,其顶端海拔可能是( )A.508 m B.498 mC.316 m D.264 m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m,由图中数值可以看出M陡崖顶端海拔的取值范围是400m≤H<500m,故B项符合。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5
课时跟踪训练(五)一、选择题(2014·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
据此回答1~3题。
1.器箭分离时“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 )A.亚洲上空B.南美洲上空C.大西洋上空D.太平洋上空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由甲地的坐标(0°,178°E)可知,其位于太平洋,D 选项正确。
答案:D2.器箭分离时,甲地的区时为( )A.1日21时48分B.1日5时40分C.2日5时48分D.2日21时40分解析:甲地位于东十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4小时,利用时区计算公式,可知甲地区时为5时48分,C选项正确。
答案:C3.下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长分布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此日后20天为12月22日,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D选项正确。
答案:D(2014·福建莆田高三质检)下图甲是世界上某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与直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示意图,下图乙是摄影爱好者在某地拍摄到的日落轨迹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可能位于澳大利亚境内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赤道,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③地位于南回归线上,④地位于南极圈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有南回归线穿过,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5.日落轨迹图的拍摄地点可能是四地中的( )A.①B.②C.③D.④解析:读乙图可知日落方位在西南天空,正午时太阳应该在正南,所以拍摄地位于北半球,由上题结论可知②地位于北半球,所以B选项正确。
答案:B(2014·江西南昌市高三一模)某学校教学楼四周有E、F、G、H(见右图,其中E与G、F 与H面积相等)四个运动场,该学校体训队训练时间选择在日出至日落之间的某一时段。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5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五)一、选择题(2014·镇海中学月考)读“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图”,完成1~2题。
1.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
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靠( )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解析:根据图例可知,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是利用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
C 正确。
答案:C2.将石油从冷湖运至格尔木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选择该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近②连续性强③灵活方便④运量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冷湖到格尔木的距离近,因此可以选用灵活方便的公路运输。
故选B。
答案:B(201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联考)下图为某区域路网示意图,下表为当地路况资料表。
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交通最拥堵的路段可能是( )A.4号路段B.5号路段C.11号路段D.12号路段解析:如果交通拥堵,车速一定会很慢。
与其他路段相比,12号路段车速最慢,所以该路段最拥堵。
答案:D4.若救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应该选择下列哪一条路线( )A.Z→X→N→S B.Z→Q→W→SC.Z→Q→S D.Z→Q→P→W→S解析:从四个备选项入手,逐一把从Z点到S点经过的各个路段时长加在一起,时长最短者为正确选项。
每个路段的时长=该路段长度/车速,如Z到X路段(编号为5),该路段时长=12/6=2(小时)。
答案:D(2014·北京西城第一学期期末)蓉欧快速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波兰罗兹,全长9826千米,每周五定期发车,冬季不停运,为全国提供货运服务。
读“蓉欧快速铁路线路图”,回答5~6题。
5.蓉欧快速铁路( )A.途经的地区自然带比较单一B.欧洲段地势起伏大C.比传统线路全年运行时间长D.比海运线路运速快、运价低解析:该铁路途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所以A错;欧洲段主要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B错;该线路纬度位置较低,气温高,冬季不停运,所以比传统线路全年运行时间长,C正确;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速度快,但运价高,D错。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36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六)一、选择题(2014·山西原平期中)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乙是把山西的火电调往东部;而甲是把黄河上游的水电调往东部;丙是把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调往东部;丁主要是把红水河的水电调往东部。
故选B。
答案:B2.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析:因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供应紧张,所以西电东送工程可以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电力的消费不会产生污染,西电东送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费,进而减轻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西电东送线路的修建会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西电东送不是来自新疆地区,所以不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产生影响。
故选B。
答案:B3.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限制生产规模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缺乏;对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应适量进口,大规模的进口会加大依赖性;但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会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会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
故选D。
答案:D(2014·北京朝阳高三期末)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4~6题。
4.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解析: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①对。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但南方降水多,水资源充足,不是需求少,②错。
2019-2020学年【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7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七)一、选择题(2014·福建漳州月考)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下图),回答1~2题。
1.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解析:读图,可以看到,图的左半部分是海洋CO2的浓度变化,右半部分是海水pH变化。
结合图中的年代分析,CO2的浓度越高,海水pH越小,说明海水pH变化与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相关,D对。
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水盐度增大,pH增大,A 错。
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等影响很小,不是主要原因,B、C错。
答案:D2.如果全球海洋的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解析:海水酸化加重,珊瑚礁的侵蚀更严重,保护形势将更严峻,A对。
海堤保护能力与海水酸化无关,B错。
全球酸雨危害可能要加重,C错。
海水物理侵蚀与海水酸化无关,D 错。
答案:A3.(2014·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下图),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正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B.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C.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D.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解析:读图,该地山地面积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A符合。
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容易引发水土流失,B不符合,选B。
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砍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符合。
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符合可持续发展,D符合。
答案:B4.(2014·广东佛山高三一模)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质量检测1
质量检测(一)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44分)(2021·吉林省延边二中段考)读以下两图 ,答复1~2题 .1.与乙图比拟 ,甲图所示( )A.比例尺较大 ,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 ,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 ,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 ,表示的范围较小解析:此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比拟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当图上距离一定时 ,实际距离越大 ,那么比例尺越小 .由图可知 ,在图上距离一定时 ,甲图相临纬线间隔是1°时 ,乙图那么不到10′ ,那么说明甲图实际的距离大于乙图 ,那么与乙图比拟 ,甲图比例尺较小 ,而表示的范围较大 ,故C项正确 .答案:C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此题考查地理方向的判断 .马塞卢的地理坐标为(29°20′S,27°30′E) ,安道尔的地理坐标为(42°30′N,1°31′E) ,从地理坐标中可判断出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南方向 ,故D项正确 .答案:D(2021·河北保定高三调研)某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 ,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 ,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 ,假设车速只受坡度影响 .以下图是该骑行爱好者的骑乘路线图 ,图中小黑点表示骑乘全程的定位记录 ,数字为乙、丁、己三地点的高程 .读图完成3~4题 .3.丙地的海拔可能为( )A.420米B.450米C.451米D.455米解析:由图可知 ,乙、丁两地的海拔都是451米 ,但乙地到丙地之间 ,单位时间骑行的距离较远 ,说明该段处于下坡段;而丙地到丁地之间 ,单位时间骑行的距离较近 ,显然处于上坡段;故丙地是乙、丁两地之间地势较低的地方 ,可能是420米 .答案:A4.图示地区地形可能是( )A.高原B.盆地C.平原D.丘陵解析:根据图中的定位记录可知 ,该地区存在一些比拟小的起伏;再结合局部地点的海拔可知 ,它们总体高度不大;故图示地区最|可能是丘陵地形 .答案:D(2021·河北石家庄高中质检二)以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 .读图 ,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 )A.最|大温差为24℃B.最|大相对高度为5000米C.河流由温度较低的地方向温度较高的地方流动D.随着纬度的增加海拔逐渐升高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分布特征可知 ,图示区域为我国横断山区 .由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 ,图中西北部气温较低、地势较高 ,东南部气温较高、地势较低 ,河流大体上由西北部流向东南部 ,故C选项正确 .答案:C6.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降水主要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B.西北部比东南部垂直地域分异明显C.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D.河流各河段下切侵蚀作用强烈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横断山区 ,该地区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湿润水汽形成的降水;西北部等温线较稀疏 ,且气温较低 ,说明西北部地势较高 ,地势起伏较小 ,垂直地域分异较不明显;该地处于亚热带 ,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 ,随着海拔的升高 ,植被逐渐变化为落叶林和针叶林;河流上游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中下游那么表现为侧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答案:A(2021·东北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以下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 ,答复7~8题 .7.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中部较高 ,四周较低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大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解析:图中等值线为等深线 ,数值越大 ,海拔越低 ,故该珊瑚礁体中部较高 ,四周较低 ,为淹没在海面下的小丘;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程度可知 ,礁体南部的坡度较小;珊瑚礁主要是由外力(生物)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A8.图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5米B.15米C.20米D.30米解析:由于E地位于礁丘突起处 ,因此其海拔为-36~-28米 ,F地海拔为-20米 ,故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8~16米 .答案:B(2021·福建厦门高三质检)如下图 ,北京时间2014年2月28日11时 ,某地(105°E)花坛呈现 "一半亮、一半暗〞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日北京时间15时时花坛受阳光照射情况的是( )解析:当北京时间为11时时 ,依据经度差可计算出当地的地方时为10时 ,此时太阳在东南方;北京时间为15时时 ,该地地方时是14时 ,太阳应该从西南方向照过来 ,D较合理 .答案:D10.假设不考虑天气状况 ,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景的日期大致为( )A.4月12日B.7月13日C.8月28日D.10月14日解析:根据对称性原理 ,大致时间应该以6月22日对称 ,该日为2月28日 ,其关于6月22日对称的时间大致是10月14日 .答案:D(2021·桂林、崇左、北海、防城港联合调研)以下图是经纬网局部图 .某时刻 ,甲地正在日出 ,乙地正在日落 .读图答复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昼长的判断 ,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昼长6小时B.乙地昼长18小时C.甲地的昼长较乙地长D.乙地的昼长较甲地长解析: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昼夜长短相同;从日出到日落的时段为昼长 ,图中甲地正在日出 ,乙地正在日落 ,甲、乙两地之间的经度差为90° ,所以甲、乙两地所在的纬线上 ,各地昼长均为6小时 ,A正确 .答案:A12.此时 ,北京时间为( )A.4时B.5时C.8时D.11时解析:甲地正在日出 ,乙地正在日落 ,那么135°E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 ,故北京时间为11时 .答案:D(2021·福建泉州质检)以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 ,K为晨昏线 ,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 .读图完成13~15题 .13.假设MN经度差为120° ,此时 ,晨线交赤道于Q点 .当Q点日落时 ,M的地方时为( )A.17∶00B.18∶00C.20∶00D.21∶00解析:由于M、N分别是晨线、昏线与L纬线的交点 ,故MN之间为昼弧 .假设MN经度差为120° ,那么L纬线该日的昼长为8小时 ,M此时正值日出 ,地方时为8时;而Q与M 同位于晨线上 ,故图示时刻Q点为6时(因为赤道上始终是6时日出) ,即M地的地方时比Q 点早2小时;当Q点日落时 ,Q点地方时为18时 ,故M点地方时为20时 .答案:C14.假设MN的经度差减小 ,那么( )A.L纬线的纬度减小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解析: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 ,即MN所在纬线的昼长变短 ,夜长变长 ,L纬线的纬度变大;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南移动 ,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其地面物体正午的日影有可能变长 ,也有可能变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 ,北京日出逐渐偏向东南 .答案:D15.假设L位于中纬度地区 ,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局部)到达最|大时(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C.北京正值 "香山红叶〞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解析:L位于中纬度地区 ,L、K所包围的阴影面积到达最|大时 ,正是北半球夏季 ,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南亚进入雨季 .北京 "香山红叶〞出现在秋季 ,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出现在南半球夏季(即北半球冬季) .答案:B(2021·石家庄第|一次模拟考试)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 .以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21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北京市城区与郊区温度在12月至|次年2月差值最|大 ,且等值线密集 ,说明城区热岛效应最|为显著 .答案:D17.近年来 ,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 ,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C.郊区城市化开展迅速D.郊区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解析:近年来 ,随着郊区城市化的迅速开展 ,郊区的人口、工业、交通工具越来越多 ,与城区一样释放越来越多的人为热量 ,使郊区的温度升高 ,从而缩小了与城区的温度差值;随着北京市的开展 ,北京市城区受面积所限 ,绿地面积不可能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实行机动车限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 ,同时缓解城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 ,对于减少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值作用不大;郊区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会减小其与城区的温度差值 ,但不是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减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C(2021·福建三明月考)读以下图 ,答复18~19题 .18.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此题考查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 ,陆地形成高压中|心 ,海洋形成低压中|心 ,如北半球 ,在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中|心 ,西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 ,这样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 .应选B .答案:B19.能正确解释谚语 "露重见晴天〞的表达是( )A.天空云量少 ,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 ,地表降温慢C.大气逆辐射弱 ,地表降温快D.天气晴朗 ,水汽蒸发快解析:此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露的形成:在夜晚 ,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冰冷打地面凝结成水珠 - -气温低和湿度大 .夜晚气温低时地面不断的放热 ,而大气逆辐射弱 ,云量少 .应选C .答案:C(2021·江苏第|一次模拟)读 "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 ,答复20~22题 .20.除南极洲外 ,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B.ⅡC.ⅢD.Ⅳ解析: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答案:B21.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Ⅰ -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Ⅱ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C.Ⅲ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D.Ⅳ -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解析: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枯燥 ,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Ⅳ为热带沙漠气候 ,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的综合影响 .答案:C22.关于图中洋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自南向北流B.为暖流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D.有利于沿海渔场的形成解析:该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自北向南流 ,为寒流 ,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受该洋流影响 ,沿岸形成了上升流 ,从海洋深处带来营养物质 ,从而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答案:D二、综合题(56分)23.(20分)(2021·吉林实验中学高三检测)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阴影局部代表海洋) ,答复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说明40°纬线穿过的地区地形总体的分布特征 .(2)图示国|家西部沿海地区 ,拟建高速铁路 ,某国铁建集团欲投标建设 ,请你帮助该铁建集团分析该地高速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解析:(1)要明白地形划分:海拔小于200米一般为平原;200~500米为丘陵;大于500米为山地;结合图中的等高线组织答案 .然后按照地形分布特征套路:①什么方向高 ,什么方向低;②东中西局部别是什么地形即可 .(2)交通线的建设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为地形、地质、河流、沼泽、森林、冻土、极端气候区等 .答案:(1)从等高线分布图上看 ,西部地区多为海拔高于500 m的地区 ,因此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东部为大于200m的闭合区 ,为低矮的山地;中部那么是小于200m的平原或海拔在200m~500m的斜缓平原 .因此,40°纬线穿过的地区 .地形总体上的分布特征是:东西两侧高 ,中间低;西部为高大的山地或高原 ,中部为大平原 ,东部为低矮山地 .(2)西部沿海地区平原面积狭小 ,因此占用耕地费用高;需穿山越岭 ,开凿隧道 ,工程艰巨;需要跨越大江大河 ,架设桥涵 ,建设周期长;高速铁路建设本钱高 ,投资大;西部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 ,地质灾害多 ,建设技术难度大 .24.(18分)(2021·吉林省延边二中阶段性测试)读 "地球经纬网图〞 ,图中O为北极点 ,阴影为黑夜 .据此答复以下问题 .(1)假设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 ,OB的经度为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________ ,纬度为________ ,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经线 .北京时间为________ .(4)此时以下说法可信的有(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B.尼罗河水猛涨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正确季节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解析:此题考查时间、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日期分界线、地方时的计算、季节性地理现象的判断等知识 .(1)假设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即20°W或160°E ,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 ,同时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该光照图逆时针旋转 ,可推断OB的经度为10°E .(2)10°E与昏线重合 ,因此地方时为18时 ,而正午12时的经线为80°W ,此时又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此日为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即0° .由于D点在昏线上 ,此时太阳高度为0° ,正午太阳高度为60°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180°和零点的那条经线 ,由于10°E的地方时为18时 ,那么为零点的经线为100°E ,因此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180°和100°E两条经线 .又根据由于10°E的地方时为18时 ,计算得出北京时间为1时20分 .(4)由于此时为春、秋分日 ,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南极上空在秋分日前后出现臭氧层空洞 .尼罗河河水猛涨和考察北极的最|正确季节是夏季 .答案:(1)10°E(2)80°W0°0°60°(3)180°100°E1时20分(4)AD25.(18分)(2021·四川眉山诊断性考试)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缅甸曼德勒2021年7月23日电: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7月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这标志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材料二中缅甸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三丹兑和葛礼瓦气候统计图 .(1)读材料三图甲 ,描述丹兑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读材料三两图 ,指出葛礼瓦和丹兑1月气温差异和7月气温差异及年降水量差异 ,并据材料二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读材料二图并结合气候统计资料 ,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气候类型综合运用 .(1)分析丹兑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丹兑终年高温 ,年降水量5000 mm以上 ,降水量很大 ,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有明显旱雨两季 ,5~10月为雨季 ,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是因为丹兑纬度低 ,太阳高度角大 ,获得太阳辐射多 ,终年高温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该地受季风环流控制 ,形成明显的旱雨两季 .(2)比照分析两图 ,丹兑和葛礼瓦气候资料图 ,可以看出1月丹兑气温较高 ,葛礼瓦较低 ,主要因为丹兑较葛礼瓦纬度低 ,获得太阳辐射较葛礼瓦多 ,7月丹兑气温较低 ,主要是因为丹兑7月阴雨天气较多 ,太阳辐射被削弱较多 ,获得太阳辐射较少 ,气温较低 .丹兑年降水量远大于葛礼瓦 ,因为给两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丹兑位于山脉西侧 ,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 ,多地形雨 ,而葛礼瓦位于山脉东侧 ,处于山脉背风一侧 ,削弱了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因而降水较少 .(3)依据材料二图信息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 ,岩石破碎 ,施工难度大 ,中南半岛地区山河相间 ,南北纵列 ,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在西南季风影响下 ,雨季多暴雨 ,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施工难度大 .答案:(1)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 ,年降水量5000 mm以上 ,有明显旱雨两季(5~10月为雨季 ,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形成原因:纬度低 ,获得太阳辐射多 ,受季风环流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2)1月丹兑气温较高 .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 ,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7月丹兑气温较低 .原因主要是阴雨天气较多 .丹兑年降水量大于葛礼瓦 .原因是丹兑位于山脉西侧 ,西南季风迎风坡 ,多地形雨;葛礼瓦位于山脉东侧 ,削弱了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3)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地壳活动频繁 ,岩石破碎 ,施工难度大;经众多山地和河流 ,地势起伏较大 ,施工难度大;雨季多暴雨 ,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施工难度大 .。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38
(1) 根据湖泊与海洋的关系,说出伊朗的湖泊多属于哪一种类型?并分析该国中东部地
D.丁地区中部地形平坦,是所在国主要的农业区
解析: 甲地区为加里曼丹岛,其沿海地区为南海,石油资源丰富,故选
A;乙地区植棉
业是由于土壤肥力降低而导致; 丙地区为欧洲西部, 由于该地纬度高, 其海岸线曲折主要是
受冰川侵蚀而形成; 丁地区中部虽然地形平坦,但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使农业发展受
到限制。
答案: A
与降水量大有关;图乙为美国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其沼泽的形成应与降水和地形有关;
图丙和图丁均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多永久性冻土。故选
C。
答案: C
11.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沿海地带分布有丰富且优质的石油资源
B.乙地区植棉业衰落是因为受飓风频繁影响所致
C.丙地区西部海岸线曲折主要受海浪侵蚀而形成
C.东北信风
D.东南信风
解析: 甲地位于中美洲东部,其形成原因是:全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控制,
且是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故
C 选项正确。
答案: C
(20 14·湖北八市模拟 ) 读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 22℃范围 ( 适宜避寒区 ) 示意图,分
析回答 8~9 题。
8.北半球适宜避寒带最窄处位于我国华南, 大约仅为 6~ 7 个纬度,其形成原因是 (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2
课时跟踪训练(十二)一、选择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题。
1.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难度中等。
寒、暖两种地理环境而非某地气温日较差大,A错。
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家园,而非动物迁徙路上,B错。
地处热带而温暖,受寒流影响而温凉,C对。
山峰海拔不到2000 m,垂直差异不明显,D错。
答案:C(2014·丽水模拟)右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2~3题。
2.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解析:从风向可以判断该大洋环流应为北半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圈,a处的洋流为向北流动的暖流,与图C相符。
答案:C3.若此图表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 )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日本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解析:若此图表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为日本暖流。
答案:C(2014·湖南湘潭模拟)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
读图回答4~5题。
4.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解析:本题组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般情况下海水均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①和④较高,②和③较低,A错误。
②所处区域盛行东南信风,不是离岸风,B错误。
从③到④途中,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和寒流的共同影响,沿岸为热带荒漠,然后向赤道方向依次为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正确。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7
课时跟踪训练(七)一、选择题(2014·天津模拟)2014年3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道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回答1~2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解析: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答案:C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
答案:D(2014·宜宾检测)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解析: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
答案:B4.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
答案:C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8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28一、选择题江苏省东太湖为太湖东南隅的湖湾,年平均水深约1米,植被丰富。
早期近岸区域发展围网养殖,渔民自发管理水草,捞取浮水植物,种植沉水植物。
2019年年底为治理太湖水域,拆除东太湖所有围网,湖区人工养殖全面禁止。
据观察,拆除围网后短期内水体透明度明显下降。
下图为拆除前后湖区对比图,据此完成1~2 题。
1.早期渔民主动控制水草种植主要是为了()A.营造适生环境B.加强环境保护C.响应政府号召D.遵循传统习俗2.围网拆除后该区域水体透明度下降,可能是由于()A.污染排放加剧B.风浪影响增强C.野生生物锐减D.航运活动增加1.A 2.B第1题,结合材料“渔民自发管理水草,捞取浮水植物,种植沉水植物”分析,主要是为了增加水中的饵料,营造适生环境,A正确。
第2题,围网拆除之后,湖区风力变大,风浪影响增大,水体透明度下降,B正确;材料中说为了治理太湖水域,拆除东太湖所有围网,因此不可能污染物排放加剧,A错误;人工养殖锐减之后,留给野生生物的空间变大,因此野生生物增多,C错误;为治理太湖水域,湖区人工养殖全面禁止,太湖的航运活动应减少,D错误。
陕北黄土高原属于生态脆弱区,是国家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下图为榆林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榆林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是()A.耕地B.绿地C.建设用地D.其他用地4.榆林地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生态风险依然存在,主要的问题是()①地下资源无节制的开采②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③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④绿地面积的大幅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D 4.C第3题,读图可知,2000—2020年,榆林市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B、C排除;耕地面积约由16 700 km2下降至15 600 km2,减少的幅度约为6.6%,其他用地由4 700 km2下降至4 250 km2,减少的幅度约为9.6%,故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其他用地,D正确。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6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六)一、选择题(2014·青岛模拟)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兴起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1950年前沿运河发展,1960年往铁路线方向扩展,1990年后又向长江沿线扩展。
答案:D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沿海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发展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解析: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落后,运河地位突出,后来随着铁路的出现、沿海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
答案:C(2014·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历史因素B.地价因素C.地形因素D.气候因素解析:图中显示,二环路上的许多地名均是老北京城的城门名称,说明受历史因素影响明显。
答案:A4.北京市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体现出( ) A.能否成为大城市,关键是交通因素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关系密切D.交通通达度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解析: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交通便捷,促进了土地利用方式朝商业用地的方向转变。
答案:D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5~6题。
5.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应该位于( )A.甲B.乙C.丙D.丁解析:甲地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符合市场最优原则。
答案:A6.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该市场的最佳位置应该是( ) A.甲B.乙C.丙D.丁解析:乙地位于城市郊区,紧邻过境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湘教一轮课时作业26
课时作业(二十六)一、单项选择题(2013·吉林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检测)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1~2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解析: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
在四个选项中服装鞋帽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转移。
故C为正确选项。
答案:C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工业规模扩大,对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故B项正确。
工业迁入后,工业用地增加,耕地减少,A项错误。
由于转入的是低端产业,不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C项错误。
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属于负效应,D项错误。
答案:B(2013·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调研测试)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
下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②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③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④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安徽人口稠密,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迁往安徽可降低生产成本;安徽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便利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有利于产品内销和出口;同时,安徽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落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七)一、选择题(2014·福建漳州月考)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下图),回答1~2题。
1.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解析:读图,可以看到,图的左半部分是海洋CO2的浓度变化,右半部分是海水pH变化。
结合图中的年代分析,CO2的浓度越高,海水pH越小,说明海水pH变化与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相关,D对。
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水盐度增大,pH增大,A 错。
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等影响很小,不是主要原因,B、C错。
答案:D2.如果全球海洋的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解析:海水酸化加重,珊瑚礁的侵蚀更严重,保护形势将更严峻,A对。
海堤保护能力与海水酸化无关,B错。
全球酸雨危害可能要加重,C错。
海水物理侵蚀与海水酸化无关,D 错。
答案:A3.(2014·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下图),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正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B.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C.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D.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解析:读图,该地山地面积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A符合。
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容易引发水土流失,B不符合,选B。
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砍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符合。
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符合可持续发展,D符合。
答案:B4.(2014·广东佛山高三一模)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
读下图(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据此可知( )A.江西的人类发展指数明显低于西藏B.广西人类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快于广东C.辽宁因经济落后而人类发展指数增速慢D.青海因教育水平高而人类发展指数增速快解析: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可见图中数值越大说明该省区变化越大,不是绝对数值量的大小,江西比值低于西藏说明江西比西藏变化小,不是指数小,A错;广西R值大于广东说明广西人类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快于广东,B对;辽宁R值小是变化小,不能说明经济落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较高),C错;青海教育水平不高,但青海经济基础数据小人类发展指数增速快,D错。
答案:B5.(2014·广东韶关调研)读北京地区2009~2010年PM2.5的来源统计表,能有效减少北京PM2.5的措施是 ( )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大气颗粒物。
①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地率②产业转移至周边省市③发展公共交通④冬季集中供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正确,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地具有净化空气、除尘等功效;②产业转移至周边省市说法不对,将工业转移到周边省市,会加重其他省市的污染,不可取;③正确,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有汽车,能减少汽车尾气;④正确,冬季集中供暖是相对于分散供暖而言,可有效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
答案:C(2014·山东烟台市一模)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
白色农业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6~7题。
6.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B.绿色农业C.彩色农业D.蓝色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知识。
由材料可知,绿色农业是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B选项正确。
答案:B7.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布局是有选择性的,其区位应接近( )A.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C.科技发达的地区D.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解析:白色农业要求技术条件高,因此其区位应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C选项正确。
答案:C(2014·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期中测试)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8.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B.冬季多于夏季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解析:本题组考查环境问题知识。
据图可知,河北、天津冬季霾日数多于夏季,北京相反,排除A、B项;冬季天津的霾日数多于北京,D选项被排除;C选项正确。
答案:C9.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解析:河北夏季霾日数远小于冬季,主要原因可能是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污染物较多,而导致霾日数多,D选项正确。
答案:D(2014·烟台期末)读我国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回答10~11题。
10.产业链中X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 )A.榨油制糖B.养鱼饲料C.农村生活能源D.食用菌种植解析:根据棉杆利用X处为图中产业链的位置,X处于棉花种植—产出的下游和制取沼气的上游,与榨油制糖所需的原料不符合。
农村生活能源是由制取沼气来提供。
棉杆不能作为养鱼饲料,所以产业链中X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食用菌种植。
答案:D11.图示地区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B.市场C.原料D.劳动力解析:轧花、纺织工业是充分利用该地棉花进行加工,因而影响该地轧花、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答案:C(2014·山西太原高三月考)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农作物分析,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不产棉花,A、B错。
长江中下游平原产棉花,但是不是小麦、玉米的主要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D错。
华北平原图中作物都适宜生长,C对。
答案:C13.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解析:该农业生产模式是将低洼处挖成池塘,农业生产废弃物等用来养鱼。
挖出的泥土堆成台田,用来种植作物,塘泥用来肥田,解决了该地地势低洼易涝的环境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C对。
盐水只是土壤中的多余盐分,量少,不会成为咸水,A错。
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是一种生态农业,B错。
生产中没有水土流失,区域整体海拔不会降低,D错。
答案:C二、综合题14.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碳足迹,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还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它标志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2007年中国各省区之间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据图甲简述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内蒙古自治区碳足迹总量大、人均多,广东省碳足迹总量大、但人均少,试从人口、资源和经济(规模、结构)三方面分析其原因。
解析:(1)分布特点可依据先总后分的原则,据图说明即可;(2)首先要理解碳足迹的含义,然后注意题中提示的三个方面,结合两地区资源、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结构,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北方地区(或东北、华北地区)最大,青藏地区最小。
(2)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层次低,能源利用率低,人口较少,所以碳足迹总量和人均量均较大;广东省经济规模大,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大,但是煤炭等化石能源短缺,产业以轻工业为主,科技水平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人口总量大,人均碳足迹少。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066~4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上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
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三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四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
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5)据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
解析:(1)比较两河流在青海省的落差可知,黄河水能资源丰富。
(2)A地区可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
(3)B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
(4)四地都接近原料地、水电站,交通便利,且有政策支持。
(5)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答案:(1)青海省境内黄河比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原因:青海省境内黄河流经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大(长江流经青海省境内,部分在青藏高原上,落差小)。
(2)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种植业: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
畜牧业: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较差的山地适合牧草的生长。
林业: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比较丰富。
(3)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科技——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