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珠澳同城化 促进粤港澳经济发展重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2.08•【字号】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23.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于2023年1月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2月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2023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根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合作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等活动。
本条例的适用范围为《总体方案》中确定的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不包括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和横琴口岸澳门管辖区。
横琴与澳门之间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内地)之间为“二线”。
第三条合作区建设应当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四条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珠海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合作区开发建设实际,将有关省、市管理权限依法授权或者委托给合作区有关机构行使。
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制定措施,加大对合作区指导支持力度,把合作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
广东省其他地区已经推行的改革举措,合作区具备条件且有实际需要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合作区探索实施。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方案
(3)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3.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构建高效便捷的湾区交通网络,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升湾区数字化水平。
(3)推进能源、水资源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湾区可持续发展。
2.加强组织协调
(1)成立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湾区建设工作。
(2)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湾区城市间合作。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设立湾区发展基金,支持湾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
(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本政策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期间如需调整,由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方案
一、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创新资源。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政策方案。
2.到2035年,湾区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
三、重点任务
1.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1)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建立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
(2)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产业集群。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2.加强组织协调
(1)成立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湾区建设工作。
(2)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湾区城市间合作。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2020年6月7日百度地图显示的我国各地实时拥堵路段所在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图11.我国拥堵路段集中的地区大致分布在()①地势第一阶梯②地势第三阶梯③季风气候区④非季风气候区⑤人口地理界线以西的地区⑥人口地理界线以东的地区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2.与其他现代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A.速度最快B.机动灵活C.费用最低D.运量最大图2为1994~2014年中国各交通方式的旅客周转量占比情况,据此完成3~4题。
图23.图中①②③④线分别表示()A.铁路、公路、高铁、航空运输B.公路、铁路、航空、高铁运输C.铁路、公路、航空、高铁运输D.公路、铁路、高铁、航空运输4.2012年我国各交通方式的旅客周转量有较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高铁大范围开通B.高速公路网的完善C.铁路的不断提速D.航空运输安全快捷“无水港”是指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不临江海、没有船舶,货物在“无水港”内完成一切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然后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
近年来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
据此完成5~6题。
5.“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高铁运输快速发展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C.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D.河海联运逐步实现6.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海运成本B.扩大市场范围C.减轻港口负担D.节约运输时间2020年11月30日,广清城际铁路、广州东环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城际列车中途停四个站,每天双向发车共84趟次,行车间隔最低15分钟,清远至白云机场最快30分钟可到达,实现广州至清远“一小时城市圈”,带动沿线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
据此完成7~9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打造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和科技创新高地。
该规划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群和世界级湾区。
下面,我将重点阐述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
规划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等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全球创新中心。
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金融、航运、物流、旅游等产业新动能,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产业集群。
此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信息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大湾区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加强了区域合作。
规划提出,要深化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通过推动人员、货物、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构建粤港澳合作共同体。
同时,加强政策协同,推动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开放、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大湾区发展创业。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该规划有助于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的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提高整个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该规划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的升级,形成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
此外,大湾区的发展还将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加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科技,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群和世界级湾区,我们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90号(统战政协类016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90号(统战政协类01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16•【字号】粤府函〔2020〕231号•【施行日期】2020.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90号(统战政协类016号)提案答复的函全国台联界: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大湾区设立“港澳台侨青年创业园区”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举措。
你们提出的相关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引才、聚才、用才具有积极参考意义,我省将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建立设施配套完整创业园区,并引进国外品牌企业设立分支,创设园区国际化条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我省高度重视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在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下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专项小组,统筹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9〕122号),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12+N”的空间布局。
即: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围绕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精心谋划、科学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有效串联三地资源,打造集交流、培育、实训、孵化、展示、对接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平台。
目前,我省港澳台创业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培育建设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中国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等12家基地,带动各地建成一批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截至2020年8月底,13家重点建设载体已有11家投入运营,有效引进一批港澳台青年创业项目入驻。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973号(经济发展类317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973号(经济发展类31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22•【字号】粤府函〔2019〕247号•【施行日期】2020.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973号(经济发展类317号)提案答复的函涂辉龙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社会民生共建共享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提升珠江西岸发展能级、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省将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加快大湾区东西两岸交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力度推进跨珠江口通道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补齐跨珠江口通道短板。
目前,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等公路通道和广深港高铁已建成通车。
深中通道正在全力加快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深圳至江门铁路控制性工程跨珠江口隧道已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等全线隧道顺利贯通,计划2021年通车运营。
中南虎城际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近期建设项目,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远景展望线。
上述跨珠江口通道的规划建设,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省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交通客流需求,进一步加强对跨珠江口新通道的研究规划工作,积极推动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适时启动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伶仃洋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为促进东西两岸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路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路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区域之一,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九个城市组成,包括深圳、广州、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和惠州,面积达到5.4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000万。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国内最为开放的经济体制,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紧密联系的重要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窗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基地。
一、深化粤港澳合作深化粤港澳合作,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粤港澳三地的政府应该加强沟通,建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应该积极发挥粤港澳三地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二、提高港澳居民参与度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融合发展,就需要提高港澳居民的参与度。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港澳居民对大陆的了解,加强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大湾区还可以通过政策上的支持,给港澳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来大陆创业发展。
三、发挥科技创新的前沿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融合发展,就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前沿作用。
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合作,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智能制造生产的效率,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城市的软实力,让大湾区成为一个有活力、有智慧的城市群。
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加强港珠澳大桥和深港通的联通,优化物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大湾区的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发展的效率。
五、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重要措施,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湾区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大湾区,让这个美丽的地区更加美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09•【字号】粤府函〔2020〕188号•【施行日期】2020.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1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邝美云代表: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开放港珠澳大桥的使用限制,促进港珠澳三地人员交流的建议(第4810号)收悉,经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港澳办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大湾区建设作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举全省之力予以推进。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桥总体实现安全、通畅、有序、便民运行,通行政策不断放宽,通关环境更加高效便捷,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步成为现实,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对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功能,增加大桥交通量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我省将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降低使用门槛问题为进一步增加大桥车流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大桥通车以来,粤港澳三地积极推动有关部门抓紧落实已定通行政策,根据大桥运营情况,统筹协调创新通行政策,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尽最大努力使更多车辆能通行使用港珠澳大桥。
(一)落实港珠澳大桥跨界车辆通行政策。
为使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充分发挥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大桥建设期间,粤港澳三地相关部门就提前谋划,共同研究、制定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
港珠澳大桥开通前,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已协商落实大桥跨界车辆通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目前,三地商定的跨界车辆通行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地实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动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旨在加强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本文将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的影响。
一、促进中港澳之间的人员流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港澳之间的人员流动。
通过打通粤港澳三地的交通网络和优化相关政策,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利,交往和合作更加紧密。
例如,大湾区内的高铁和跨境公交系统将提供更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使中港澳三地的居民能够更方便地互相往来。
人员流动的增加将有利于促进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大湾区内,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跨越边界,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科研机构和企业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促进中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大湾区内汇集了华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形成了一个经济活力之地。
通过加强产业布局的协同,将粤港澳三地的优势互补,推动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大湾区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例如,粤港澳三地在金融、科技和创新等领域有着不同的优势,通过加强合作和资源整合,可以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湾区还将通过建设自由贸易区、推动金融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合作的水平。
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入大湾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的增长。
三、促进法律与政策的互通互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促进内地与港澳的法律与政策的互通互认。
在经济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法律的一致性和政策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
大湾区将致力于打破区域壁垒,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障碍和政策差异,建立起更加统一和开放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这将为粤港澳之间的投资和商业活动提供更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一、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湾区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承载着探索新的区域合作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使命。
自大湾区概念提出以来,粤港澳三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由于三地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货币制度等,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深入研究和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对于推动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和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九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便捷流动。
另一方面,产业协同发展态势良好,深圳的科技创新、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广州的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行政区划壁垒、政策制度差异、市场一体化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摘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业融合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城市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将共同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这些新趋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仅将加速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还将提升粤港澳三地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深化产业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合作,大湾区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创新、人才交流、城市间互联互通、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发展潜力、经济引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1. 引言1.1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性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性在于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整体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合作。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性还在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国际交通枢纽,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性还在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城市互联互通、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技术,可以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美好生活。
这一发展趋势的实现将为整个地区带来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2. 正文2.1 产业融合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关键产业融合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关键。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工业》提升练习题【解析】
工业提升题一、单选题1.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A. 完善的基础设施B. 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C. 丰富的资源与能源D. 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题。
2.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 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B. 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C. 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D. 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A. 科技力量极为雄厚B. 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C.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D.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4.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 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B. 能源矿产丰富C. 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D. 技术力量雄厚5.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A. 上海B. 南京C. 杭州D. 苏州6.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A. 提供灌溉水源B. 提供便利水运C. 提供旅游资源D. 提供水利发电7.“淘宝”、“美团”等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①现代交通快速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快③民族众多④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⑤国家政策大力支持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8.2019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高速磁浮列车作为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它可用于长途运输,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同时,它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可连接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
据此完成下题。
高速磁浮列车的使用,带来的影响有()①出行选择的多样化②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③逐步代替高速公路④促进城市群“同城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中国与国际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枢纽,也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发展将不仅对粤港澳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大湾区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 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的经济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发达的优势。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澳门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的重要窗口,广东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大湾区充分整合了三地的资源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的态势,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快了大湾区内外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合作将更加紧密,大湾区内部的资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得到更好地整合利用,促进了区域间的共同发展。
3. 两制度、三治市,促进改革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独特的地区合作示范区,将依托“一国两制”政策,实现三地制度的最优组合,有利于在不同体制下做好各自的优势互补,促进改革创新,为全国的改革政策提供有益经验。
4. 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大湾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各地的产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升级,形成更强的整合发展能力,提高了对外的市场竞争力。
5. 人才流动,促进创新创业大湾区的发展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人才的跨境流动,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优势。
大湾区将成为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区域和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二、挑战1. 区域协调,建设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辐射力强,三地产业结构不同,如何进行合理协调和整合是一个重大挑战。
从深化改革开放,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发后劲
从深化改革开放,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发后劲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上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面,我们就从深化改革开放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发后劲。
深化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使得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汇聚全球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实现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支持。
随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方面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得以更好地借鉴国际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化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和人文交流平台。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始终是中国对外交流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深化改革开放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得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互鉴,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第四,深化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多的制度优势和规则保障。
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为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更加公平、稳定和可预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制度保障和市场预期,为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多可靠的规则保障。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日前发布,文件全文共65章。
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等方面。
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的第24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其中,提出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
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
鼓励有条件地区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第28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要求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构筑生态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试论珠澳同城化
了珠三 角与港澳共 同打 造 亚太地 区最具活 力和 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完善 内外联 动、互利共赢 、安 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 系的战略任 务。 《 琴总体 发展规 划》 ( 横 以下 简称 《 划》 )又进一 步明确 规 了珠 海与澳门的 紧密合作 关系。在 “ 国两制 ”原则下推进珠 澳 同城化 ,建立 更 紧密合作 的经 济联 一 合体是 实现 《 纲要 》 与 《 规划 战略任 务的重要举措 。认 清在一 定的 条件下推进珠 澳 同城化的新形 势 ;明确推进珠 澳 同城 化 的重要性 ;把握 当前推进珠 澳同城 化的关键 因素 与契机对珠 海经济特 区乃 至珠 三角进一 步深化 改革和扩 大开放 ,科学发展 、先行 先试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 纲要》; 《 规划》;珠 澳;同城化 中图分类号:D 1 68 文献标识码 :A
一
、
珠澳 同城化 的提 出
随着 广 东 “ 放 思想 ”大讨 论 的展 开 ,兴 解
收稿 日 :2 0 —72 期 0 90 —9
执 笔人 : 雷 雯
37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摇 根
20年第4 09 期
建 港珠 澳大 桥 获得 落 实 ,有 了突破 性 的进展 ,
可以说 ,珠澳 同城化 的提 出首先源于基础设
四地作 为 一个 整体 ,对 区域城 市 功 能、基 础设 好又快发展 。因此 ,珠澳 同城化就是珠澳两地在
施 、产业分布进行规划 ;在港 澳深珠 经济区内,
国两制 ”的原则下 ,建立起更紧密合 作 的经 在实行 ‘ 国两制 ’的前提下 ,创造条件逐步 实 济 联合 体 。 一
一
3 日在 “ 动粤 港澳合 作实现 共赢” 的报道 中 交通 等各个 方面 更一致 的认 同和 更紧密 的合作、 月6 推 提到 “ 港澳深珠 率先实现经济一体 化、生活 ‘ 更 协调的发展 。 “ 同 同城化 ”的理念也是 时代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及其政策建议龙建辉从最初探索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到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再到珠江-西江经济带,在中央和地方的持续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合作和区域共建的新时代顺势而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反映出粤港澳区域合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演进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7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演讲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李希书记2017年11月27日在广东十二届二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亦指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相比于旧金山、纽约和东京等国际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处在“一国两制”框架之下,存在文化、法律、空间、产业等方面的“基因”差异,湾区内部尚未实现要素自由流动。
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在强化广深港龙头城市地位基础上,在交通和网络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定位、公共政策引导等加大融合力度,提高湾区内创新要素的畅通度,达到整合优质创新资源的效果。
(一)创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技术扩散效应不明显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均处于前列,但是湾区内创新能力不均衡。
湾区内三大龙头城市,其中深圳、广州作为全国创新型城市,要素集聚且具有集聚的创新要素、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引领性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最重要的自主创新高地和技术辐射源头;香港拥有4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其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但制造业衰竭导致其创新绩效并不显著。
其他城市特别是处于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和江门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落后,创新资源相对匮乏。
与深圳和广州比较,还存在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研发经费投入偏少、专利申请授权量偏低、技术合同成交额偏小等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单元整合
本课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促使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①④ 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是部分,不处于支配地位,排 除;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素养提升
1.我国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 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是
() ①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有利于全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②粤港澳大湾区 在全国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统率全国的发展 ③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形 成之后就能发挥系统优化作用 ④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各方组合,有利于互 相合作和发展
观察思考 有人说:“跨地区跨制度等诸多难题,增加了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 流湾区的难度。”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不 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确实存在跨地区跨制度等 诸多难题,但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能够解决这些难题。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建设大湾区并 非易事,有机遇也有挑战。国家可以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发挥集群优势, 在更深入合作中解决跨地域跨制度等难题,向着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不断 迈进。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虽存在诸多难题,但 我们将正视难题并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难题,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国际 一流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生态圈构建的主要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生态圈构建的主要特征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图3-粤港澳大湾区11城市位置(360图片)根据2017年的数据,粤港澳大湾区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其GDP已经逼近位居世界第10的加拿大。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第4大湾区,并且以目前的年均经济增速7%以上,有望在5到8年超过东京湾区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毕竟排在粤港澳大湾区前面的三大湾区的经济增速只有3%左右。
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生态圈构建,“要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
”(见:《规划》)根据《规划》,我们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
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轴带支撑。
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珠澳同城化促进粤港澳经济发展——李萌晨07304760 高焦阳07304772『摘要』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
珠海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关键试点,可是最近几年发展疲软;而目前澳门的发展空间不足也已成瓶颈,如果能实现与珠海的交通对接、土地利用、产业合作,让两地资源合理互补,完全可以形成“澳珠同城化都市区”,进而成为大珠三角的一个空间增长极。
从地理位置上讲,珠海毗邻港澳两个行政特区,完全有条件与澳门合作形成现代大都市示范区。
『关键词』珠三角同城化交通对接资源互补区域合作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引擎。
2008年,珠三角地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5.58亿元,占广东省去年GDP总量35696.46亿元的83.32%。
广东省统计局专门调研报告显示,珠三角作为全省进出口的主要市场、推动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的三大作用正进一步得到强化。
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实已经来不及让珠三角长时间的孤芳自赏。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已被“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所替代。
近年来,面对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逐步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区域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
可以说,城市一体化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个基本格局,是城市间关系高度融合的一种表现。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大纽约、大伦敦、温哥华和旧金山,实际上就应用了我们说的同城化概念,它们以某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使周边与之关联,地域上联系,功能上关联性非常高,设施上高度发达的连接,形成了整个区域的从城市规划到政府管理到公共服务都高度融合、协调一致的状况。
比如我们讲的旧金山湾区,它是一个很广的范围,地域上大概有18000多平方公里,包含了十几个城市,这些城市间的关系就和接下来要讨论的珠澳同城的概念相似,他们在地域上是相连的,功能上又各有特点。
旧金山市本身是行政商业商务中心,而圣何塞是硅谷的所在地,是高科技研发的产业基地,伯克利是大学城,这些功能各异的相邻城市组成的区域他们的链接非常便捷,特别是交通上,他们通过湾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高快速路系统,把相互都连接起来。
下面将要讨论的是珠三角城市——珠海和澳门的同城化,论证其能否像旧金山湾区那样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粤港澳的经济发展。
一、珠澳同城化理由珠海市作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和深圳一样有着优越的政策资源,但直到今天,在珠三角城市群里,珠海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都远远落后于深圳,也落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甚至不及毗邻的中山市。
我们以数据为依据,来论证珠海市的经济发展不充分。
以下是2008年广东省主要城市的经济数据:珠海市在GDP总量上排名第十,而在增长率上则更加靠后,排在第二十一位,甚至比不上深圳和广州的一个区的经济实力。
很显然,珠海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趋势下滑,说明目前所采取经济策略不足以激发出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关于珠海城市定位的争论一直存在,从来没有一个结论。
25年来,珠海的城市定位几经修改,与此依存的产业选择在摇摆中艰难发展。
这个过程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之一便是产业政策的延续性,企业一直缺乏稳定、高效、低成本的经商环境,导致珠海的产业没有做大做强。
因为发展慢,产业机构不完整,珠海的工业生产集中在香洲、吉大和夏湾一些较小的区域,最终会达到饱和状态。
珠海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在空间上进行延展。
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战略来讲,必须以改革求出路,抓住城市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以创新稳健的方式突围,新型工业化是珠海不二的选择。
由《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可知,澳门的综合竞争力在200个两岸四地城市比较中居于第十名,处于中国城市的前列,在国际城市比较中也处在比较高的水准上。
在综合生产率方面,澳门排在全国200个城市的第二位,仅次于香港;在宗合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方面,澳门排在第二位;在综合人均收入方面,澳门排在第四位;在综合就业机会方面,澳门排在第三十八位;人口劳动率、失业率、就业不足率分別为62.6%、4.1%、1.6%。
但是,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水准方面,澳门排在全国200个城市第五十六位,处在较差的行列。
总体上看,澳门不仅发展水准高,而且发展速度快。
但是由於其科技产业发展不足,竞争潜力令人担忧。
在人才方面,澳门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总体比例偏低,科学家、研究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稀缺。
而且,本地人力资源长期供不应求,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经济发展对劳动人口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学历较高、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
从人才开发的潜力看,教育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品质急待提升。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特別是教师队伍和教育投入急待增加,引进高级人才的成效也不夠显著。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上显示澳门的人才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全国排在第三十位。
科技方面,由于科技基础薄弱,起步較晚,人才和资源储备相对不足,澳门的科研能力比较弱,本土创新能力不夠強。
在这点上珠海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可以对澳门的人力资源做补充。
澳门产业生产总值单位: 亿澳门元经济活动2002 2003 2004 2005 2006第二产业55.6 63.9 170.3 第三产业408.1 461.2 773.6 批发零售、维修、酒店、餐厅及酒楼业55.2 59.0 104.0 运输、仓储及通信业29.8 26.8 31.1 34.1 37.9 金融保险、不动产、租赁及商业服务95.5 102.1 208.7 公共行政、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包括博彩业) 227.7 273.4 340.9 422.9 以基本价格按生产法估算的本地生产总值440.3 504.4 909.0 以当年市场价格按生产法估算的本地生产总值534.8 623.4 919.1 1136.5 以当年市场价格按支出法估算的本地生产总值548.2 635.7 829.7 929.5统计差额(%) -2.4 -1.9 -1.4由此可以看出澳门第二产业的发展很有局限性,远远不如第三产业的发展,博彩旅游业的收益一直占澳门公共财政收入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其中又以博彩收益为绝大部分。
澳门旅游博彩业为主的大企业发展迅速,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而且,博彩企业的高利润拉动了房租、房价和物价的飙升及人才流动,恶化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运营成本提升、人才流失而经营困难甚至歇业。
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澳门经济缺乏抗风险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风险,势必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统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以达到与第三产业相适应.但澳门自身资源特点和地域环境又决定了澳门发展第二产业有相当大局限性,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同时与珠粤联合进行第二产业分工. 同时澳门平台背靠幅员辽阔的中国内地,与欧盟、葡语国家和国际上的华商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为珠海的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商机,做出有益贡献。
二、珠澳同城化方案1、打通边界,实现交通对接通过观察香港、澳门以及广东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发现,政治和经济进步发展的重要和先决条件是“流通”。
因此,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取得成功,交通对接是基础。
2009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有关澳门、珠海两地发展同城化的话题备受关注,尤其是珠澳两地交通同城化的议论,更是热烈。
众所周知,连接澳门、珠海的拱北口岸是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平均每天出入境人数超过20万,而这其中有数万人工作在澳门、居住在珠海,两地经济联系密不可分。
这一现状决定珠澳同城化的首要问题一定是交通同城化。
民间一直希望两地协调发展,但在政府层面力度并不大。
去年年底国务院颁布《珠三角城市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定位珠海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
今年广东省力推三大城市圈的同城化,其中包括珠海中山江门的同城化。
珠澳高层磋商后一致表示,要通过加快基建对接、通关便利、产业合作、服务一体,共同推进珠澳同城化,实现珠澳合作再上新台阶。
珠澳政府组派了合作专责小组,双方同意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其中两个是口岸通关和两地城市规划与跨境交通小组,显示交通问题成为两地同城化的首要解决问题。
着眼于珠澳未来,首先推动珠澳交通同城化是非常必要的。
珠澳两地的交通同城化,最紧迫的是轨道交通的同城化。
目前正在建设的广珠城际轨道的终点站就设在拱北口岸附近,考虑到澳门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如何实现这两条城市轨道的有效连接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建议之一是可以让广珠轨道自珠海南湾转入地下,通过隧道穿越马骝洲进入东北部,在莲花口岸北侧或南侧布置一处枢纽站,与澳门轻轨衔接。
同时,在横琴中部北部,预留通向珠海机场的轨道交通走廊,以此增强澳门与珠海乃至整个珠江西岸的交通联系,服务珠澳地区合作平台。
广珠轻轨与澳门轻轨对接将十分有利于两地的合作。
目前,珠澳之间车辆往来仍然有诸多不便,也影响到通关效率。
珠澳交通法规、车辆管理方法的差异给人、车的流动带来不便。
如果能够改变目前的工作方式,在对跨界车辆的车辆保险,跨界两地车牌与驾驶执照的审批、发放、年审、验身、过境检查等问题进行简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交通同城化。
同时改进口岸设置及查验等相关问题,使口岸设置与管理服务科学、合理、规范,发挥最高效益。
此外,机场作为一个地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
珠三角地区有五大国际机场,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澳门、珠海,然而珠澳两大机场的客货运量合在一起不及五机场总运量的10%,也就是说,珠澳机场设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三通之后经澳门转机的旅客数下降,澳门机场将愈来愈成为一个目的地机场,这也将对澳门机场造成冲击。
同城化之后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讲,两地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分工,澳门国际机场可建设成主要以客运为主多功能中小型国际机场;而珠海机场则以货运为主集中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成为珠澳与外界物流的枢纽。
2、促进产业整合,提高整体实力交通项目的对接是为实现产业对接做准备。
澳门经济不能只依靠博彩业,而应该走产业多元化,优化与珠海的合作,深入发掘两地旅游、物流、会展等服务业的合作空间。
将澳珠绑在一起,重新调整发展定位,瞄准具有优势的产业项目合作。
珠澳边界旅游资源合作空间巨大。
珠海与澳门对横琴的旅游联合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横琴与澳门山水相连,及口岸相通的“近邻”关系,围绕澳门旅游产业的延伸,充分利用横琴的资源和澳门的投资,实现互惠互利。
横琴则依托香港和澳门引入专业化机构联合策划会议商展等服务业,促进商业化运作,构筑国际性会展旅游中心。
更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吸引海外投资,建设国际性的会议商展区,服务国际市场。
同时,还可依托莲花大桥口岸,发展口岸服务区,并在南部延伸澳门的旅游观光业,发展休闲度假主题公园,拓展澳门国际旅游的产业链与区域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