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珠三角资源有限,腹地狭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珠三角的长远发展。珠三角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依赖周边的市场。珠三角的生命力取决于腹地,取决于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广东省要加快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发展步伐,就更要重视统一市场的战略作用。珠三角、大珠三角向周边省份的辐射过程中,产业是一步一步扩散的,对带动省内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也很有好处。

关键词:辐射理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一、辐射理论的概念

辐射理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辐射理论的特点

经济辐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经济辐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对外开放和资源自由充分流动。

2、双向辐射,缩小差距。在经济辐射中,发达国家(地区或城市)与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存在着互相辐射。前者向后者传递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经验、信息、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括方式等;后者向前者提供自然资源、人才、市场等。由于前者向后者传递了先进的生产资源,通过接触能够缩小两者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3、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距离有关。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或城市)对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辐射距离越近关系越好,其辐射越充分、辐射的速度越快,辐射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4、经济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即经济辐射是通过交通、信息和各种关系进行的。

5、经济辐射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效应。

6、经济辐射的方式主要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三、珠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一)中心城市的定义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二)珠三角范围

1994年10月,广东省政府提出了“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珠三角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惠州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高要市、四会市),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2%,占全国总数的0.4%。2009年,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4634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9.8%。

为了便于分析,上文所指的包括在珠三角经济区内的惠州与肇庆的部分县区的各项统计数据,分别取其所在的地级市数据代替。因此本文以下所指的“珠三角”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之和。

(三)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

1980-2010: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扩张迅速,不断将其周边区域纳入建成区范围。同时,东莞、佛山等次中心扩张迅速,不断在城市周边设置新的开发区和

产业园区。

1990~2000年:东莞、佛山扩展速度高于广州和深圳。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组团城市扩张速度稍缓于主次中心城市,但亦保持了较高增速。

到2010年,珠三角城市群各主要城市的建成区已较为接近,部分城市之间的界限已经较为模糊。

总的来说,近30年来,珠三角城市群建成区的扩张是在整个城市群范围内以相对均衡的方式进行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组团城市、中小城镇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和扩张。

(四)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区域经济的辐射

(1)中心城市GDP指数

影响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因素众多,但一般认为,在特定的城市经济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中心城市的经济扩张和衰退将不同程度上拉动或减缓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越大,其GDP的增长将带动周边城市GDP更大幅度的增长,即经济辐射力越强,反之亦然。

2004-2010年珠三角中心城市GDP

(2)城市首位度

中心城市作为辐射源,要起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必须先对各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城市的市场潜力进行评估。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广州的城市首位度逐年稳步上升,即广州相对于周边城市的经济实力在显著提升。中心城市自身经济实力是影响其经济辐射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从正面印证了广州具备经济辐射能力,且这种能力在不断增强。不过广州城市首位度的增幅却在逐年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在起作用,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并使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即周边区域的发展分担了中心城市的作用。特别是以深圳和佛山为代表的大城市,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广州对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效应。

(3)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

广州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2010)单位:亿元·万人/平方千米

由上表可以看出,广州与佛山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最高,这与广州和佛山的地缘关系有关。同时,广州同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强了两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也从侧面反映佛山的发展潜力巨大。除此之外,广州与东莞的经济联系较强,而东莞与深圳和佛山的经济联系普遍较强,但都不及与广州的经济联系强度,这与两城市间的距离及产业结构有关。广州与其他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普遍较低,而与惠州的经济联系最低。深圳与佛山两个次级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强度可以发现中心城市普遍与距离较近或经济实力较为接近的城市联系紧密。小城市与广州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广州的经济辐射更多的体现与其距离较近的城市,也说明广州的经济辐射效应更多的归结于其区位,而非其他因素,其辐射效应还有待提高。

(4)广州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关系分析

广州与距离较近的周边城市如佛山、惠州、肇庆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与距离相对较远的深圳、珠海和中山市竞争关系。广州与佛山的经济互补关系不难理解,广州同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个城市的一体化,并且未来这种一体化将更加深入。与惠州和肇庆的互补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互补,惠州距离广州较近,且汇集了大量的制造业基地,有力支持了广州的发展。广州与深圳间的竞争则由来已久,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在区位、政策等方面较广州更具有优势,且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已让深圳成为我国新兴特大城市,其整体经济实力最接近广州,而其在高技术行业及金融行业等领域的优势则要领先广州。将广州、深圳和佛山同周边城市的经济关系对比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一般与距离较近或较远的城市呈现出相对明显的互补关系,而与处于中间地带的城市呈现更多的竞争关系。

(5)广州市产业扩散能力分析

广州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室友化工业依然是广州的优势行业。2010年这三大产业的增长达到1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77%。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是广州的优势产业,不过这也是与深圳与惠州的优势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是江门的优势产业。广州的其他优势产业集中在传统行业,如食品、纺织等,技术含量不高,且这些产业同其他城市有重叠,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惠州的优势产业,纺织业是深圳、江门和中山的优势产业。总体来说,广州的优势产业与周边区域区分度不高,广州的有限资源应该集中在一些高新技术、生物科技等高端产业及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上。同时,广州还要积极扩大其在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积极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