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如何融入大学生教育实践
大学生仁义礼智信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大学生仁义礼智信”这一主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重任。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立身之本。
今天,我将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一、仁仁,是仁爱、仁心、仁德的简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
古人云:“仁者爱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爱我们的国家。
首先,我们要关爱身边的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其次,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要关爱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义义,是正义、道义、义气的简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古人云:“义之所在,天下共赴。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坚守道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我们要明辨是非,做到心中有正义,言行合一。
其次,我们要严守诚信,不做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情。
最后,我们要勇于担当,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
三、礼礼,是礼貌、礼仪、礼节的简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范。
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注重礼仪,做到谦逊有礼。
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做到言行举止得体。
其次,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我们要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四、智智,是智慧、明智、智谋的简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
首先,我们要广泛涉猎知识,拓宽视野。
其次,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最后,我们要学会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信信,是诚信、信任、信誉的简称,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坚守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
儒家“五常”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借鉴启示
儒家“五常”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借鉴启
示
儒家“五常”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借鉴启示
儒家“五常”是儒家学说经典作品《论语》中提出的“礼、义、礼、智、信”五个原则,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
当今社会,我们追求的不仅是个体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更
重要的是培养社会的文明礼仪和道德风尚,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为此,教育界也应大力弘扬“儒家五常”,借鉴其中的精髓,实施在
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首先,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洗练礼仪意识,加强礼法意识,提升礼节的能力和礼仪的水平,将德育的普及贯
穿个人的人格素质的塑造,礼义相须,都是我们大学生必须躬行的义务。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要倡导义理的道德修养,如诚实守信、有
原则、担当、勤奋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也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心灵,强化他们直接为人处世而维护自身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的能力。
此外,要真正涵养智慧,让大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关联性,使他们认清自己的特长与不足,懂得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适应社会的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最后,要倡导信仰的方向,在日常行为、学习和思想上,教育大学生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在精神层面上要有追求,要有格局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实践现实。
总而言之,弘扬儒家“五常”观念对实施大学生育德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礼、义、礼、智、信五种思想原则强化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及道德修养,实现我国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年轻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认同感和遵循意识逐渐淡化,导致思想道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以下是我对于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思路。
一、加强诚信意识教育传统诚信文化强调“行合于言”,“言行一致”,强调人们应当真诚守信,言而有信。
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和宣传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道德典故和名人事迹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同时也可以邀请有诚信典范的人士来进行讲座或座谈,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诚信的力量和魅力。
二、注重道德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道德实践。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社会环境。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导大学生践行诚信。
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诚信对于社会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树立榜样示范在教育中,树立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
传统诚信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榜样角色,他们的行为和品德常常会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正面的榜样人物的事迹,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诚信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诚信模范评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诚信行为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诚信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通过诗词歌赋、经典著作等形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诚信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文化资源,对后世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学习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实现现代德育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对接,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加强高校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1(一)以“仁”为内核,礼乐结合的德育内容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仁、义、礼、孝、忠、信”六个方面。
他提出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必须以“仁”的道德准则作为指导。
因此,“仁”“礼”思想成为其道德教育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解释众多。
归纳起来,可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仁”的基本内涵,“为仁”的方法、途径以及“为仁”的成就等。
关于“仁”的基本内涵,孔子认为,“仁”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并强调亲子之爱是最真实的情感,这里面渗透着孔子力图使人类的血缘因素融汇于社会关系之中的道德构想,也是孔子以人类血缘之爱的品行修养重构社会道德秩序思想的体现。
但真情实感、血缘之爱、孝悌之德等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只是倡导“为仁”的思想前提,要想真正达到“仁”的境界,还必须学会“忠恕之道”。
“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忠恕之道本身就强调关爱、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
另外,经过“礼”与“乐”外在道德规范的塑造,人才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礼乐结合的道德教育是实现“仁”的境界的最主要途径。
(二)正人君子,培养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正”是执政者和从政者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仁”与“礼”恰如其分的表现,也是社会各个阶层生活中的道德标杆。
仁与礼的结合、统一与和谐最终要落实到“正”上。
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探微
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探微儒家修身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思想旨在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提倡平等、和谐、诚信、勤恳的生活态度。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将儒家修身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对于提升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儒家修身思想的融入策略。
一、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在课堂上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儒家修身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课堂教学可以融入儒家经典的教材、学术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研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儒家修身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人生智慧和社会责任感。
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中的文艺活动、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学生修身的重要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儒家文化讲座、传统文化展览、古典文学朗诵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儒家修身思想的魅力。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让儒家修身思想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三、学生自我修养除了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自身的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儒家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等,深入了解儒家修身思想的内涵和要义。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通过行为规范、言行一致,践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学生可以在待人接物上保持礼貌,互相尊重;在学业和工作上勤奋努力,追求卓越;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这些都是儒家修身思想的具体实践。
四、学校管理政策学校管理政策也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儒家修身思想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实践。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评选模范学生等形式,激励学生在品德修养和学业成绩方面努力奋斗,带动学生争当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故事教学文案
仁义礼智信何谓仁?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何谓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何谓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
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
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
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
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温良恭俭让【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温,和厚也。
良,易直也。
恭,庄敬也。
俭,节制也。
让,谦逊也。
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温和厚也。
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平和。
良易直也。
指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
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
恭庄敬也。
指严肃、端庄有礼貌。
语出《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俭节制也。
本义是指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加以约束,特指生活朴素、不浪费。
让谦逊也。
是指谦虚地礼让或退让。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示很有礼貌。
仁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
见到孔子后,拔起剑就舞,舞毕问:“老师,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如何融入大学生教育实践
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如今教育教学中地位日渐凸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各方面的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学习其中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儒家学说众说纷纭,有礼教说、经学说、道学说、理学说、仁学说、宗教说、徳教说等。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比较推崇徳教说,把“德”分为“私德”、“公德”和“天德”,其中“私德”主要体现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中,“公德”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中,“天德”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中。
在“徳教”中主张以“孝悌忠恕勤”提高个人品德,以“温良恭俭让”培养家庭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提升职业道德,以“仁义礼智信”改善社会公德,以“天道性命情”升华天地大德①。
在学校教育方面,把儒家学说理解为德教说较为合理,尤其需要探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从当今大学生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看,需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支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仅属于社会公德,还属于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
应当在教育中同时融入,针对现实问题渗入这方面相对应的美好品德,从内到外地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
从其他方面看,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依然急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融入教育。
现实需要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旧说中得出新的解释,以便具体运用到实践教育教学中,由此可把“仁义礼智信”的意思理解为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可理解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二、“仁义礼智信”旧说新解及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关乎“仁”,孔子所言关乎“仁”者众多。
比如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等。
朱熹突出“公”的价值,贯穿的是“爱人”的观念。
仁与公的关系,实质上即仁与人的关系,让人要“仁爱”,要“博爱”②。
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理解为“仁爱”、“仁心”、“博爱”。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培养礼仪素养(2)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培养礼仪素养(2)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培养礼仪素养最后,我们不应只停留于提高自身礼仪素养,还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提高礼仪素养,去改变我们的周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有收获,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当帮忙提升他人礼仪素养的同时,也是对于我们已知的礼仪的巩固,是对自己礼仪素养的另一层面的肯定,有助于建立我们对自身礼仪素养的信心,这也就有助于更近一步学习和提高我们自身的礼仪素养。
身投地狱的是佛身,恩泽苍生的是圣人,证悟自性的慈者广施恩德,在自身礼仪修养提高之后帮助他人是见贤思齐,我们需要在礼仪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加强自身道德建设,而道德建设与礼仪修养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都是新一代大学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在文明礼貌、礼仪修养上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要求,而你的言行在同学们当中将起到模范和带头的作用。
然而提高礼仪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成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鞭策自己,受的了寂寞,耐得住诱惑,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过:“每天照一照镜子,看看镜框中的那个人,如果你感到害怕,那么你一定有愧在心;如果你感到自豪,那么你就做了一天真正高尚的你。
”对啊,每天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礼仪素养修炼得如何,或许,成功就在那块镜子的背后![1]北京未来之舟.话说礼仪[2]金自富123.论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培养礼仪素养 [篇2]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修养。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已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
“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会 主义核 心价 值观 的培 育 与践 行 , 可 以" o k 应 该 与 之
究 成果可 以看 出 , 关于“ 仁 义 礼 智 信 ”的 价 值 问 题 已
中图分 类号 : G6 4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5 ) 0 8 — 0 1 l 8 一 O 5
习近平 总书 记 曾指 出 : “中 华 文 明 绵 延 数 千 年 , 有 其 独 特 的 价 值 体 系 。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已 经 成 为 中华 民族 的基 因 , 根植 在 中国人 内心 , 潜 移 默 化 影 响 着 中国人 的思想 方 式 和 行 为方 式 。今 天 , 我 们 提 倡
和弘扬 社会 主义 核 心价 值 观 , 必 须 从 中 汲 取 丰 富 营
养, 否 则 就 不 会 有 生 命 力 和 影 响力 。 . [ 1 1 9 6 这 提 醒 我 们 广大 高等教 育工 作者 , 大 学 生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培 育与践 行应 植 根 于我 国一 切优 秀传 统 资源 , 特
相融 合 , 这是 弘扬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 的 内在要求 , 也
是 培 育 与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本 质 需 要 。 当 前 , 高校 可在 坚持传 承 与发展相 结合 、 重 点 与 整 体 相
结 合 的原 则 下 , 努力 将“ 4 -义 S L 智信 ” 科学 、 合 理 地 融
与 弘 扬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逐渐薄弱。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并推动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需要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思路。
应加强对传统诚信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应将诚信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
通过教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诚信观念和道德准则,让他们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要多举办一些诚信文化主题的讲座和活动,增强学生对诚信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建立起高校诚信教育系统。
大学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诚信要求和行为准则。
并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体系,包括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等。
要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起诚信管理和惩戒机制。
这样可以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遵守诚信准则,增强自身的诚信素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诚信文化教育的效果。
如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诚信思想。
可以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网络课程等方式,将诚信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大学生,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提醒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动诚信文化的传承和践行。
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家、成功人士和社会名人到校进行诚信文化的宣传和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诚信故事,激发大学生的崇尚诚信的情感和意愿。
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大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诚信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思路,还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论述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论述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没有新词。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是大学生要做到的事情。
德行是道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礼仪的表现。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精英,必须在今天与每个人一起努力,以他们的德行,追求真善美和实现理想。
在他们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尊重师长,尊礼客人,团结同学,回报社会,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大学生的仁义礼智信。
首先,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既把学习当做重要事,又把追
求真理放在心里,勤奋好学,为理想奋斗。
其次,把谦虚友善、自律纪律好作为自身的品质,只有有这种品质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精神面貌,才能来把他们关切他人的种种行为方式实现在他们的过程中。
同时,大学生也要结交良好的同伴,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念,共同分享把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实践的基础和灵感,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能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另外,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其优势,
回报社会,勤奋劳动,贡献自己的社会贡献。
然后要随时留心身边的社会现实,及时把自己的理念,实践付诸社会及时贯彻落实,然后结合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作出辨认和反应,去探索实践自身理想,铸就成就自身新境界。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因此,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
现实,尊重他人,把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为社会的和谐作贡献,用自身的行动,宣传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让新的一代对道德有正确的认识。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作文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作文示例文章篇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几个词。
哎呀,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先来说说“仁”吧。
“仁”就是要善良,要有爱心,要关心别人。
就像我们班的小花同学,有一次我生病没去上课,她放学后主动来我家给我讲当天的功课,这难道不就是“仁”吗?“义”呢,就是要有正义感,要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说,看到有人欺负弱小,我们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难道不是吗?我们小区有个大哥哥,看到一个小朋友的风筝被树枝挂住了,他爬上树帮小朋友把风筝拿下来,这就是“义”呀!“礼”,大家都懂吧?就是要有礼貌,尊重别人。
每次见到老师和长辈,我都会主动打招呼,这是最基本的“礼”。
就像去别人家做客,不能随便乱动东西,这也是“礼”哟!“智”,当然是要聪明,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
我们班的学霸小明,每次考试都能拿高分,还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难题,这就是有“智”呀!“信”,就是要守信用,说到做到。
我和小伙伴约好周末一起去公园玩,就算那天有点不想出门,我也会遵守约定,因为“信”很重要呀!再讲讲“温良恭俭让”。
“温”就是要温和,不能脾气暴躁。
我以前脾气可不好,一不顺心就发火,后来发现这样可不好,大家都不喜欢和我玩了,我就慢慢改,变得温和起来。
“良”就是要心地善良,不能有坏心思。
像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她的心地多善良呀,所以大家都喜欢她。
“恭”是要恭敬,尊重他人。
我们对长辈要恭敬,对同学也要友好尊重,不是吗?“俭”就是要节约,不能浪费。
每次看到没吃完的饭菜被倒掉,我就觉得好可惜,节约粮食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让”,就是要懂得谦让。
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不能总是争第一,要学会让一让,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最后说说“忠孝勇恭廉”。
“忠”就是要忠诚,对国家、对家人都要忠诚。
那些保卫国家的军人叔叔们,他们就是“忠”的代表呀!“孝”,就是要孝顺父母和长辈。
我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对吧?“勇”,是要勇敢,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信”700字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信”700字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仁义礼智信”被视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它们是我们人类与人类之间相处的基本规范,也是塑造我们良好品格的重要要素。
然而,在我们日益忙碌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将这些价值观融入我们的常态化生活中,成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首先,仁与义是首要的关键词。
仁为人之美德,即待人宽容和善良。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选择。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有需求的人,并给予他们帮助与支持。
尤其是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普遍自私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保持善意,不断促进与他人的友好互动。
其次,礼尚往来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与尊严。
这包括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比如按时到达约定地点,遵守公共秩序,和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
通过做到这些,我们能够展示我们的谦逊和尊重,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并为他人树立榜样。
而智与信则是我们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智慧代表着我们的知识与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追求知识,不断学习,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培养自己的智慧,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眼界,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范围,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在我们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信也是不可或缺的。
信代表着我们的诚信和可信度。
我们应该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说到做到,并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这将使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并为我们树立良好的声誉。
在商业和社交活动中,诚实可信的品质是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基础。
总之,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践行的价值观。
通过对他人的宽容与善良,遵守社会规范,不断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智慧,并始终保持诚实可信的品质,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积极践行“仁义礼智信”,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程中形成的重要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强化,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诚信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传统诚信文化包含了尊重、信任、公正、忠诚等优秀品质,这是大学生形成高尚情操、维系人际关系、建立信任关系等方面所需要的品质。
以诚待人、守信用、追求公正、秉持忠诚等价值理念是传统的诚信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这些价值理念是大学生塑造品德、价值观的重要基石,而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诚信文化,并将其融入到生活和行动中。
其次,大学生是时代前沿群体,自身的价值观和品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安排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指导学生自觉遵守诚信准则、崇尚真实、追求品质、注重公正。
通过诚信文化的普及,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义务意识和责任担当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形象,确保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最后,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传统美德。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和主力,他们的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文明的发展。
通过传统诚信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守信、讲真、谦虚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做人、做事、处世态度,以诚信经营人际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涵养高尚情操,从而在人格方面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总之,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品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高尚的人格气质和行为习惯,以责任、担当、奋斗为座右铭的新一代青年。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它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诚信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精神智慧,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更可以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宏观层面: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置于重要位置。
传统诚信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诚信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意识。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文化,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行为态度和价值追求。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诚信故事、组织学生参观传统诚信文化遗址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对诚信的热爱和崇尚之心。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诚信文化倡导“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借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与责任的内在联系,激发他们对社会贡献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微观层面:落实诚信文化教育于日常管理和教学1. 建立诚信教育制度大学是学生德、智、体等素质的培养地,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建立完善的诚信教育制度。
可以设立诚信教育专门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诚信教育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教育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确保诚信教育能够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教育示范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教育示范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人格教育价值观,它教导人们要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人,谦虚谨慎地处事,俭朴地生活,并且懂得宽容地让利于人。
以下是温良恭俭让的人格教育示范:
1. 温和的态度: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不会轻易对他人发脾气或指责别人,而是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
他们会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并尽力与人为善。
2. 谦虚谨慎:温良恭俭让的人会谦虚对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不会过于自负或高傲。
他们会明白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努力改善,并且对待成功也从不骄傲自满。
在行为上,他们会慎重考虑每一个决定,不会轻率行事。
3. 俭朴的生活方式: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不会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或奢侈浪费。
他们会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浪费,并在生活中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
对于物质的拥有,他们会有所节制,不会过分追求追逐无穷无尽的财富。
4. 宽容地让利于人:温良恭俭让的人懂得宽容地让利于人。
他们会理解和体谅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并愿意退让一步,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他们会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并愿意做出妥协,以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总体而言,温良恭俭让的人格教育示范是以和平、谦虚、节俭和宽容为基础的道
德准则。
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修养自己的品德,追求和谐与平衡,以期建立更美好的社会。
儒家“五常”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儒家“五常”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李雨桐摘要:“仁”“义”“礼”“智”“信”思想作为儒家“五常”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
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会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本文旨在着重分析儒家“五常”价值观后,借古看今,更好地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五常”价值观;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大学生道德教育作者简介:李雨桐,女,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一、儒家“五常”价值观内涵儒家经典的“五常”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思想,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仁”指仁爱,“义”指正义,“礼”指文明,“智”指智慧,“信”指诚信。
它最早由孔子提出,孔子指出“仁、义、礼”三德,后孟子将其延伸为“仁、义、礼、智”四德,最后由董仲舒将其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被后人称为“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重要的因素。
二、儒家“五常”价值观具体内容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的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启示作用。
分析了“五常”儒学价值观内涵和具体内容后,更容易发掘出其先进的方面,借鉴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对“仁”的解读“仁”,在商周及之前主要是指爱自己的亲人,到春秋时期特别是孔子时,“仁”便有了爱“普通人”的意义。
《论语·颜渊》中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孔子定义的“仁”对比前人已有了更广的意义。
孔子主张对他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孔子提倡“仁”要爱“普通人”的表现。
孟子提出“仁者爱人”,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仁者无不爱”,表现出其认为“仁”不仅“仁民”而且要“爱物”,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拓宽了“仁”的范围。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大学生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大学生仁,即与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
进入大学,接触的人多了,也逐渐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因此,学会与人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我们在大学中很重要的一门课。
做到仁这个字不容易,首先在宿舍中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争执,大家来自不同的城市,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这时候做到包容和谦让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包容和谦让也只是表面的,真正在内在就需要有一颗仁的心。
懂得为人着想,关心身边的人,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品质。
义,即能舍,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帮别人一把,简单地说就是忠义。
在现代社会其实能做到义的人真的不多,社会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想帮别人却需要担心会被敲诈,越来越多人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为非作歹,但是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中必须有义,是义不容辞的不经思索的义。
力所能及的事能做都去做来帮助他人,例如献血、捐款、支教。
不求回报,没有理由,纯粹的是因心中有义。
礼,即对他人有礼,尊重他人,尊敬他人。
在社会时最能体现出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差别的恐怕就是礼了,礼是一个人有没有修养、有没有经过教育的重要体现。
如果大学生在社会中都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别人,那大学教育有何意义?要有礼,便要有一种羞耻之心,一种因为自己做不合时宜不合理的行为而感到羞耻的心情。
在大学最基本的莫过于不迟到不早退,这是一种对课堂的尊重,也是一种礼的体现。
智,睿智,不仅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深究,更是考虑问题时全面、有远见。
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是把高中时被动的记忆能力上升为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
而我认为这种的能力正是睿智的体现,大学生要懂得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大学中努力训练自己系统的思维能力,多去思考身边的一切,我思故我在。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们常把“仁义礼智信”⾥的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称之为“五常”,这是做⼈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温良恭俭让”⾥的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称之为“五德”,这10个字正是为⼈处世的美德。
因为⼈类是聚众群居的,我们都是以⽴⼰⽴⼈为⽬的的。
发扬⽼吾⽼、幼吾幼之情怀,以及⼰所不欲、勿施之于⼈,事物为⼈,⽽不为⼰,具有恻隐之⼼,这才是“仁”之体现。
”义”即指公正、合理的就要⽴即去做,义者、宜也,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制宜,与⾝边的⼈,建⽴⼀种和谐的关系。
“礼”是即⼀个⼈为⼈处世的根本,我们应遵章守纪,尊重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礼仪,在待⼈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
“智”是要明⽩是⾮曲直、邪正真妄,把平时⽣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这就叫智,即“世事洞明皆学问;⼈情练达即⽂章”,努⼒地学习、积累在⽣活中的智慧。
“信”就是“⾔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不爽,⽅为有信也,前⼈⽈:“君⼦⼀⾔、驷马难追”,“得千⾦不如得季布⼀诺”。
由此可见,诚实可信,不欺诈、不诳妄是为信也。
“温”是指对⼈的态度温和“温⽂尔雅”、诚如“好⾔⼀句三冬暖;恶语伤⼈六⽉寒”。
“良”即指在内⼼的衡量是⾮善恶的标志。
“恭”是孔⼦主张的对⼈要端庄诚恳,不花⾔巧语、不虚伪奸诈,正所谓:“在貌为恭、在⼼为敬”。
“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勤劳纯朴、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界,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
“让”字⾥包罗万象,包含有讲⽂明、讲道德、讲团结、克⼰奉公,顾全⼤局。
我们应该遵循礼之⽤,和为贵,要修⾝先以⽴德,⾏⼰以恭俭为先,继续发扬前⼈的优良传统,倡导⽂明新风尚,做⼀个有⽂化、讲⽂明、懂礼貌、有教养的新青年。
《墨韵书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此句出⾃孔⼦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称之为“五常”,是做⼈起码的道德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如何融入大学生教育实践作者:贺相雨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6期摘要:儒家经典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而今历久弥新,在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从儒家精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旧说新解,探究它对当今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很有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徳教说学校教育旧说新解实践教育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如今教育教学中地位日渐凸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各方面的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学习其中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儒家学说众说纷纭,有礼教说、经学说、道学说、理学说、仁学说、宗教说、徳教说等。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比较推崇徳教说,把“德”分为“私德”、“公德”和“天德”,其中“私德”主要体现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中,“公德”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中,“天德”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中。
在“徳教”中主张以“孝悌忠恕勤”提高个人品德,以“温良恭俭让”培养家庭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提升职业道德,以“仁义礼智信”改善社会公德,以“天道性命情”升华天地大德①。
在学校教育方面,把儒家学说理解为德教说较为合理,尤其需要探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从当今大学生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看,需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支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仅属于社会公德,还属于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
应当在教育中同时融入,针对现实问题渗入这方面相对应的美好品德,从内到外地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
从其他方面看,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依然急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融入教育。
现实需要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旧说中得出新的解释,以便具体运用到实践教育教学中,由此可把“仁义礼智信”的意思理解为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可理解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二、“仁义礼智信”旧说新解及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关乎“仁”,孔子所言关乎“仁”者众多。
比如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等。
朱熹突出“公”的价值,贯穿的是“爱人”的观念。
仁与公的关系,实质上即仁与人的关系,让人要“仁爱”,要“博爱”②。
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理解为“仁爱”、“仁心”、“博爱”。
对当今学生进行“仁爱”的教育,尤为必要,特别是对医学类学生教育提出“医者仁心”的要求,各医学高校应把“仁心”作为教育学生的文化内核。
之所以有必要对当今大学生进行“仁”的教育,是针对现实问题而设,因为当今大学生缺乏“仁爱”、“博爱”之心,尤其是职业类高校大学生。
因为各方以就业为导向,片面重视专业技术课,相对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优秀精神引导,所以普遍出现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甚至轻视。
现实中出现大学生对待同学、对待家人、对待陌生人“冷漠”、“自私”等心理现象③。
是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对其进行“仁爱”方面的教育。
设想如果假以“仁爱”教育,使“仁爱”思想根植于学生内心,外化于学生行为,便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恶劣事件。
在校如果以“仁爱”之心对待老师同学,“尊师重教”便会水到渠成;在家如果以“仁爱”之心对待家人,同样不会出现虐子弑亲相似案件;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们,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总之,社会需要“仁爱”,以“仁”之心去“爱”一切,爱大地万物,爱人,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必定会大有改观,必将是一派和谐之色。
关乎“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极力推崇君子之“义”。
这“义”可理解为“天之德”,即天意、良知,或天心、道心。
反对以一己私利忘了天地之理,人间良知。
现代教育中应当取合理的“义”,而不是“义气”之“义”,尚“义”一定要遵循道理,符合良知,理之所在,师之所在。
现有个别学生分辨不清“义利”,把“义”理解为“义气”,“义气”有好有坏,有对有错,要认真分辨对错。
有学生不看符不符合常理,便出手帮忙,即使是帮同学去干坏事,也要尽“义气”,比如帮着其他同学打架,不帮忙显得不仗义。
这些“义”都要不得。
关乎“礼”,解释众多,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等等。
中国礼学思想经过祭礼、礼学、礼治和礼仪四个阶段的发展,如今更需要“礼教”。
在学校教育中“礼教”当理解为包括礼学、礼治和礼仪④。
凡事讲礼,以礼待人,人则以礼待你。
对待同学有礼貌,对待老师有礼貌,对待家人有礼貌,这样便具备个人懂礼识礼的整体形象。
现实中所见,有学生“失礼”现象严重,导致与老师课堂产生冲突,导致课堂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对家长无礼,包括无理取闹、无理索要等,失“礼”便失去了要遵守的基本道理,“礼”和“理”也有相同之处,礼也是道理所在,也是道德所在。
“礼仪”也需注意,学生言行举止有时有悖“礼仪”,如穿着奇装异服,说话中有粗话口头语。
现实急需“礼仪”规范,要求学生穿着大方,说话文明,符合常理,做一名合格大学生。
关乎“智”,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知”通“智”,主要指知识、智慧、睿智等。
古“头悬梁,锥刺股”励志学习者不在少数,如今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讲求智慧。
在校当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知识,储备智慧。
现实中某些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类大学生整日看手机大学生教育中应当加强“智”的学习。
一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智”,二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智”。
关于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层出不穷,大学生要加强交往中的“智”,面对犯罪分子要充分发挥“智”,及早辨别,以防受骗。
关乎“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古今一致,主要指诚信、信誉等,古往今来人皆以诚信为一大美德,以诚信立人,没有诚信则人不可交。
三、“温良恭俭让”旧说新解及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关乎“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原文是子禹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
子贡回答因为夫子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所以别人会告诉他。
“温良恭俭让”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主要用在待人接物及个人修养方面。
温,指温和,主要指态度温和。
一个人言行举止温文尔雅而又和善,那么自然容易接近,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若能以温和的态度面对他人,面对一切,即使再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当今的大学生需要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同学,对待老师,对待家人,对待自己的困难,从容不迫完成任务,而不是片面崇尚个性,耍酷。
尤其是在言行举止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莫以恶言恶行伤人。
说话少用口头语脏话及伤人自尊的话,行为上也要注意,不能伤人心,亦不能伤人身,处处谨记态度要温和。
良,指善良,良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为人应“止于至善”(《大学》)。
心是一杆秤,可以量万物。
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丑恶的,应明辨是非。
如今有一些大学生善恶分辨不太清楚,究其根本在于善良的素养不够。
行善应铭记在心间,外化在行动上。
恭,指恭敬。
对待师长要恭敬,自古尊师重教孝敬老人者不可胜数,而今需要发扬这个美好传统。
俭,节俭,节约。
表现在学生问题中就是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大手大脚。
一些学生不顾家庭实际情况讲究高消费,必须改进。
让,礼让,谦让。
对人要有礼貌,要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体现在学生问题中的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缺乏谦让。
同学间不谦让,兄弟姐妹不谦让,对他人不谦让等等事件数见不鲜,设想如果人人相互谦让,是不是可化解一切矛盾。
四、结语面对如今一些大学生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因素,从思想根源上溯本清源,让精神文明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以“仁义礼智信”理外界关系,以“温良恭俭让”塑内在修养,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具体分析,适时而用。
如此,方为正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方法。
注释:①舒大刚,申圣超.志道据德:儒家的德教及其当代价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5):1-9.②向世陵.朱熹的“状仁”说及对爱的诠释[J].文史哲,2018(1):143-151.③彭凤霞.向欺凌说“不”,学校如何发挥主心骨作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1):25-26.④张晨钟.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礼学”思想的实践价值[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7-40.参考文献:[1]孙新红.仁爱精神:医者情怀[J].医学争鸣,2017(5):8-12.[2]宋志坚.孔子的“仁”与“礼”[J].炎黄纵横,2017(10):38-40.[3]俞立军.仁爱——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核[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4):17-18.[4]臧宏.说《论语》中的“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9-28.[5]沈敏荣.从义到正义的跨越:中国传统正义溯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50-54.[6]傅玉良.论孔子“义”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1):60-64.[7]朱平.“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3-135.[8]陈安民.《论语》与高校学生道德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