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经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
汉乐府“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
盲 者 皆欲 为 悲 ,而 惊 耳者 寡 。 ”王充 《 论衡・ 自纪篇 》 载 : “ 盖
琴赋 》 楚 声 ,是 由南 音发 展而 来 的 ,南 音最 早 形式 是 为远 行 的人 归 师旷 调 者 , 曲元 不 悲 ;狄牙 和膳 ,肴 有 谵 味 。”嵇 康 的 《 对汉 代 的 “ 悲音 美 ”作 出 了精 当 的概 括 : “ 称 其才 干 ,则 以危 苦 来而 创 的 ,其 中包 含着 期 盼相 见 而不 能 见 的心情 ,其 曲调哀 婉 凄 清 。楚 声 即南音 ,楚 声 的哀婉 凄清 的特质 孕 育 出 了汉乐 府 , 以悲 为上 ; 赋其 声音 ,则 以悲哀 为主 ;美其 感化 ,则 以垂涕 为 贵 。 ” 诗可 以怨 》 中谈 到过 : “ 古 代评 论 诗歌 ,应 重 视 “ 穷 为美 的 音乐 特征 ,楚 声 的发展 对 汉乐 府 的 “ 悲音 之 美 ”的 形成 起 钱钟 书 在 《 着重 要作 用 。 苦之 言 ” ,古代 欣 赏音 乐 ,也应 以 “ 悲 哀 为主 ” 。 以上作 者们 都 楚 声哀 婉 凄 清 的 特 点 的 形 成 有 着 它 深 刻 的 社 会 历 史 上 的 原 将 “ 悲 音 ”视 为 音乐 作 品 的鉴 赏标准 ,具有 “ 悲 ”的 作品才 是 美 因 。 首 先 , 楚 国大 都 处 于 南 方 偏 远 地 区 ,受 儒 家 文 化 影 响 比较 的 , “ 以悲 为美 ”的音 乐观 在 当时 已 比较普 遍 ,从 客观 上 也会 影 小 ,精神 束 缚少 ,有些 悲伤 的情感 可 以 自然 流露 ,其 次 , 楚地 人 响到 作 品的 创作 与欣 赏 。音 乐是 否有 悲 哀之 情 ,能 否 引起欣 赏 者 具有 重义 轻死 的英 雄精 神 。 的悲 伤之 感 ,成 为评 价 音乐 作 品好坏 的重要 标准 ,音乐 “ 尚悲 ” 楚 声 悲 音特 质 的 发 展 与 上 层 帝 王 贵 族 的 推 崇 有 相 当 大 的 关 风 尚的盛 行 ,必 然会 影 响汉 乐府 歌诗 题 材 的创作 。汉乐 府 歌诗 主 以悲 为美 ”成 为 其 比较 明显 的 时代 系 ,汉 高祖 刘邦 喜 爱 楚声 ,他 家 乡沛 地 ,属 于楚 地 故 国,深 受 楚 要 以抒 写悲 情为 主要 目的 , “ 文 化 的熏 陶 。刘 邦 在经 历 多年 背井 离 乡 的战 争后 得到 天 下 ,荣 归 特 征 ,在汉 乐府 民歌 中就 有许 多 以悲为 基调 的作 品 。 故 里 ,在 沛 宫设 宴 ,召 集一 百 二十 多位 青 少 年演 唱 《 大 风歌 》 , 鉴 于 想 到打 天下 容 易 守天下 难 ,无 人 辅佐 的情 势 ,感 伤 情绪 涌 上 二 、汉 乐府 民歌 的 “ 以悲 为美 ” 汉 乐府 民歌 以五 言 、杂 言 为 主 ,主 要 反 映 的 是 各 种 社 会 生
以悲音为美-论中国古代审美特征
在 中国古代 诗 学里 , 没有 “ 悲剧 ” 一词 , 也没 有一 个 统一 的说 法 , 而是 用 “ ” “ 、哀 ” “ ”“ ” 怨 、 愤” “ 、 悲 、凄 、 “ 苦”等多种提法 , 但它们表达的意思却有着惊人 的
相似 ,它们 以形象、 生动 的语 言体现了悲剧意识 的 内蕴 。 在音乐领域 ,韩非子 ・ 《 十过》 篇记述 了古代音乐 家师 旷论述 音乐 艺 术悲剧 功能 的言 沦 :
悲 剧一 词 在 西方 文 化 的语 用 中包 含 三 层 意思 : 是作为一个戏剧种类 ; 二是人类 生活 中的悲剧 性; 三是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 如 果 悲 剧仅 仅 限制 于一 种艺 术形 式 ,则 中 国 的悲剧 史 晚于西方 10 70多年 ; 如果我们采取亚里士多德的观 念 , 为 凡展 现 “ 认 人生 的悲 剧感 ”hai s eo le ( 异c 口日 fi ) f 的, 以引起观众哀怜与恐惧之情绪 , 足 便是所谓的悲 剧 。那么 , 悲剧意识在中国的历又是非常悠久 的. 而 且渗透于诸种艺术形式中。
收稿 E期 :0 l一 9— 9 t 2O 0 2 作者1 彳 : 膏 r 赵军先f94一) 男, 16 , 陕西延安人 . 延安 大学成教 学院讲 师
维普资讯
弟 1 期
赵军先 时晓丽: 以悲音 为美 一论 中 古代审美特扯
・5 2
析。 祁彪佳在此基础之上 , 论述了“ 苦境 欢境” 与客体 的对 立和短暂 与永恒 矛盾 的主题 ,是中国 与“ 。 祁 彪佳崇 尚悲剧 , 为 “ 认 悲境 ” 长于 “ 欢境 ” “ ,悲境 ” 的 文 学 史 上悲 剧 意 识趋 于 成 熟 状 态 的标 志 。 这 三种 创造 电难 于 “ 欢境 ” 他 评 沈 自征 《 霸亭秋 》 :传奇 主 题 在 后 世 的 诗 歌作 品 中 反 复 出现 ,并 分 别 成 为 说 “ 取人笑易, 取人哭难。有杜秀才之哭 , 而项王帐下之 三 种 表 现 模式 。 《 毛传》 在分 析 《 小雅 ・ 四牡》 的主 题 时说 :无私 “ 泣 ,千载再 观 ;有 沈居 士 之哭 ,即阅者 亦 唏嘘欲 绝
论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
·信息与文化·论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侯艳(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2332)摘要:佛经虽非专门的美术理论著作,但其中关于美术方面的一些实践和论述也是佛教美术的构成部分。
佛经中的美术实践和论述也随着佛经翻译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汉译佛经主要对中古佛教美术思潮、佛教美术创作主体思想、中国佛教美术技法、中国美术理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汉译佛经;美术理论;中国佛教美术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2)04-0084-04佛教入华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不仅满足了佛教发展宣传的需要,而且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
从汉明帝夜梦金人,差人去西域求取经像时起,佛教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就随之开始了。
佛教美术是外来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美术风格。
这种风格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中国的艺术家们从最初对印度佛教绘画造像的逐步认识学习,到以中国传统文化来理解改造佛教艺术,再到后来佛教思想与西方美术技法理念同中国美术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风格。
这种随佛经汉译带来的美学思想与美术技法,两千年来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包括美术、音乐、文学等在内的多种艺术门类都或多或少地受其濡染,在本身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淘汰糟粕,向更加符合艺术规律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汉译佛经与中古佛教美术思潮汉泽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是多层面的,首先因佛教的传播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思潮,与美术密切相关者包括了开窟、祈愿、供养等绘像、造像思潮。
印度开窟绘像、造像早已有之,佛教重视禅修,这就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入定默想。
最初就是选择一处远离尘嚣的山林,在其中合适的地方开凿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修行者就在洞中打坐。
后来为了加强禅修之功,又在打坐的洞壁上绘上佛像及佛教故事图来帮助观想。
“以悲为美”的中国古代诗学来源初探
文学说 : 良由世积乱离 , “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 故 梗概 而多 气也 ”1 学 的慷慨 之气 , 根于 “ 积 【文 5 。 植 世 乱离 , 风衰俗怨” 的动乱时代 , 表现出沉郁悲凉的抒 情特色。 如曹操的“ 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
涵 。正 如 悲 剧 具有 经 验 和 审美 范 畴 的 多层 意 义 一
国古代诗学观点 , 究其来源 , 主要如下 : 其一 ,以悲 为美 ” “ 诗学来 源 于当时 人们 悲惨 苦 难的现实生活。 对于诗歌来源 ,虞书》 “ 《 日:诗言志, 歌永言 , 声依永 , 律和声”1 [ 历史上 , 2 。 魏晋六朝“ 以悲 为 美 ” 学盛 行 , 的情 感得 以大 胆宣泄 , 诗 人 主要 因为 当时的人们生活的确悲惨 , 历经苦难。宗 白华先生 在《 世说新语) 论( 和晋人的美》 一文中说 “ 汉末魏晋 六朝是 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 然而却是精神上极 自由, 极解放 , 最富于智慧, 最浓 于感情的一个时代”1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 自 [ 3 。“ 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 的礼法 束缚 , 在政治 上先 已表 现于 曹操那 种超 道德 观念 的 用 人标 准 。 般知识 分子 多半超 脱礼 法观 点直接 欣 一
第3 2卷 第 6 期
2u n l f in x Unv ri f S in ea dT c n lg o ra a g i iest o ce c n e h oo y oJ y
Vo.2 No6 1 , . 3
De . c 2 1 01
自然 。
关键 词 :“ 悲为 美” 中国古代诗 学 ; 以 ; 来源
以悲为美的哲理意味
以悲为美的哲理意味
以悲为美,哲理意味深远。
它触及了人类情感的核心,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
首先,悲作为一种情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会经历悲伤,这是对失去、失败、痛苦的正常反应。
然而,当我们将悲视为美,它便超越了单纯的情感体验,成为了一种审美观念。
这意味着我们能够从悲伤中看到美感,从悲剧中看到价值。
以悲为美,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常常是短暂的,如花朵的盛开、季节的更替。
这种短暂性给予我们深深的哀愁,但也因此使这些美好事物显得更加珍贵。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时,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去追求和创造美好。
此外,以悲为美也揭示了人类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悲伤中包含着对失去的痛苦,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恐惧。
然而,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也赋予了我们更深的洞察力,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人性、世界。
然而,以悲为美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沉溺于悲伤或放弃希望。
相反,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美好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真正理解以悲为美的哲理意味。
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长歌可以当泣——谈谈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府民歌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其中,以悲为美的特点使得汉乐府民歌在表达情感和渲染氛围方面独具魅力。
长歌的特有形式和悲凉的旋律使其成为泣诉民间苦难和展现社会动荡的最佳艺术表现方式。
乐府民歌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流传的文献中有着广泛的体裁和题材。
它既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是民间记载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重要途径。
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其内在情感的传达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悲情是汉乐府民歌的重要表现元素,也是汉乐府即“歌府”的主旋律。
举一个著名的例子:《孔雀东南飞》。
这是一首由中国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古琴曲,以叙事方式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以及情爱的无奈和离别之苦。
整首曲子以优美凄婉的旋律演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无法实现的遗憾。
旋律中的反复和变化,更是表达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和曲折离别的情感。
在其他的乐府民歌中也可以看到以悲为美的特点。
例如《陌上桑》以及《孤雁儿》,这些歌曲通过描绘人们饱受苦难的情景、揭示家园失落的悲伤和对离散爱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沉重的内心体验。
这种以悲为美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不仅能体验到真挚的情感,同时也产生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汉乐府民歌将悲情融入到旋律之中,使其成为人们对社会动荡和个人悲苦的历史见证和心灵寄托。
这种“以悲为美”的表现方式在乐府民歌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以悲为美”的表达方式源于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追求,也与汉语诗歌的特点有关。
汉语诗歌中常用的象征手法和抒情方法也被应用在乐府民歌中,使其既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又富有深远的内涵。
然而,“以悲为美”并不是贬低快乐和挥霍痛苦的方式,而是对人生苦难和不如意境遇的一种超越和悲歌。
长歌传达的是人们对苦难、无奈的诉说以及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情况。
首先介绍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接着从历史背景着手,剖析了不同时期汉译佛经在中国佛教美术中的具体体现形式。
随后分析了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在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具体呈现。
本文着眼于当代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地位,并总结了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这一研究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领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佛教美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国佛教美术、汉译佛经、体现、研究、历史背景、影响、发展、艺术表现、表现形式、当代、地位、总结、展望、研究方向、意义、价值。
1. 引言1.1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概述中国佛教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汉译佛经的深刻影响。
汉译佛经作为佛教教义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国的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情况,从历史背景、不同时期的体现方式、对美术发展的影响、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当代中国佛教美术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汉译佛经在中国佛教美术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当代中国佛教美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汉译佛经在中国佛教美术中的历史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揭示佛教与中国美术之间的关联。
探讨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佛教美术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发展趋势,为我们认识和珍视中国佛教美术的传统积淀提供深入剖析。
对汉译佛经在中国佛教美术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发现其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进一步推动中国佛教美术的创新和发展。
谈汉代音乐的“悲音”之美(一)
谈汉代音乐的“悲音”之美(一)内容摘要:汉代人在音乐实践、音乐欣赏中表现出的“以悲为美,以悲为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能感人的音乐,不外悲、喜两类,在中国汉代,不仅音乐可以表现欢乐之情,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悲伤之乐,形成了以悲为美的音乐观。
关键词:汉代音乐“悲音”之美与西汉乐府性质关系重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的“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观风俗,知薄厚云。
”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理解之外,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可以提出来探讨。
《艺文志》的论述是《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总序,它列序了五种类型的诗赋的由来、发展、递变、作用与性质。
班固在列序时,把五种诗赋类型置于并列的地位,而“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观风俗、知薄厚云”一节话,是紧承前四类内容来的。
在班固认为,先是那种不歌而诵的赋,它是“感物造端”的;其次是那种春秋时赋《诗》明志的《诗》,其出发点也是“微言相感”,明志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再次是所谓贤人矢志之赋,它的产生也是由于“离谗忧国”,所以“作赋以讽”;然后是汉兴以来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的“辞人之赋”,已“没其讽喻之义”;最后是武帝立的乐府所采的“赵代之讴、秦楚之风”,它们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可以观风俗,知薄厚”。
由此可知,所谓武帝立的乐府其所采歌谣——“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实际上同往古的“赋”“微言相感”以及后来原、宋玉等赋的“离谗忧国,作赋以风”等是相类贯通的;而“赵代之讴、秦楚之风”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及“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则同春秋时用《诗》来“赋《诗》明志”及“别贤不肖而观盛衰”是相一致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到,高渐离“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被称作“知音”。
这里面也渗透着汉人的看法。
枚乘的赋《七发》中有一首《麦秀歌》:“麦秀渐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乔槐,依绝区兮临回溪”,被枚乘称之为“此亦天下之至悲也”,认为它是音乐、歌诗悲哀的极致。
论传统文化中的悲美情怀
论传统文化中的悲美情怀刘娅【内容摘要】“以悲为美”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情怀,但提到“悲”总让人先想到的是古希腊的悲剧文化,似乎已经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式,如何打破这种思维壁垒,值得思考。
悲剧意识的线索来自于文化,具有共发性的群体概念,它是某一群体在具体问题上形成的统一认知和经验,它隐匿于传统文化中,而我们欠缺的正是它在中国文化上形成普适性认识的推广,对中国人悲剧意识的存在还没有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对以围绕悲剧为核心呈现的艺术形态还没有源于中国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文化阐释。
【关键词】传统文化悲剧悲剧意识以悲为美悲剧是一种戏剧门类,反映的是现实的悲剧性。
悲剧性是悲剧中最核心的内容,它往往使悲剧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和深厚的文化含义。
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过“中国有无悲剧”的争论,一种认为中国有悲剧,一种认为中国无悲剧。
早在1905年,蒋智由在《新民丛报》发表了《中国之演剧界》一文,他认为:“而我国之剧,乃独后人而为他国之所笑,事稍小,亦可耻也。
且夫我国之剧界中,其最大之缺憾,诚如訾者所谓无悲剧。
”〔1"他用西方人的悲剧观来分析中国戏剧,得出了中国无悲剧的结论。
朱光潜、冰心等名家也持这样的看法。
而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中国有悲剧,他在研究元剧时曾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主人公之意志。
既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2)他是把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价值阐释上,揭开了中国人自己判定、研究中国悲剧的新篇章。
而当我们真的要探究其美学价值、意义和内涵时,以悲为美的传统审美主线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回避的。
〔1)蒋智由(中国之演剧界》,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夭系#文学理论集》第2卷,上海书店1995年,第573页”〔2"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153-154页”428悲剧意识是悲剧性在人思维中对现实的积淀反映,可以更好的对现实悲剧性给予说明。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佛教一直以来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的艺术美学不仅体现在它的宗教建筑、佛像和艺术品中,还扩展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审美观念和内心修行上。
下面是一些关于佛教艺术美学的语录,从内心到外在,它们展示了佛教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1. 内心的审美修行- "世间一切境界都是心的映现,当我们学会净化内心时,便能从中发现真正的美。
"- "通过修行,我们逐渐超越了形式,认识到内心的平静与美丽。
"- "佛法中的禅修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体验,将我们带到了超越言语和形式的境界。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和觉察,认为只有通过超越现象界限,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美。
佛教徒通过冥想和正念实践,逐渐净化内心,提升审美感知力,并将这种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美学与同情心- "佛教的审美理念是基于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只有通过同情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美。
"- "佛陀教导我们要用慈悲和同情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种无私的爱是美的真谛所在。
"- "佛教的美学观念强调我们要通过理解和同情来看待艺术作品,超越外在的表象,与其内在的情感共鸣。
"佛教认为美是一种与众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而同情心则是实现这种共鸣的关键。
佛教提醒我们在美感体验时要以慈悲之心感受他人的苦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 艺术作品中的无常与美-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正是因为这种无常才使得一切事物都具备了美。
"- "佛法中的无常观念使我们珍惜当下的美,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 "佛教的审美观念告诉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无常与美的信息。
"佛教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这种无常性赋予了事物独特的美。
佛教徒通过对无常的理解,更能欣赏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美感,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教美学思想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佛教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佛经美学思想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
首先,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的重要性。
佛经美学思想认为,真正的美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非外在的形式和感官的享受。
佛陀强调内观禅修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身心的实相,超越物质世界的表面现象,寻找真实的美。
在佛教文化中,佛陀的形象常被用来表达智慧和慈悲的美,这种美是来自于内在的修行和觉醒。
其次,佛经美学思想注重审美的觉知和体验。
佛陀认为,审美是一种正念的表现,通过观察和体验艺术作品中的美,人们可以培养正念,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表达佛教教理和修行的手段,强调观察、品味和内省的过程。
观众在欣赏佛教艺术作品时,应该培养平等、慈悲和喜悦的心态,从而达到与作品的共鸣和心灵的觉醒。
第三,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和谐与平衡。
佛教美学认为,美的存在需要和谐的环境和平衡的状态。
佛教文化中,建筑、雕塑和园林都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和谐的造型和比例。
佛教音乐注重音与静之间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佛教文学则追求内外寓意的和谐,在表达教义的同时注重文字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最后,佛经美学思想强调解脱和慈悲的境界。
佛教美学认为,美是来自于智慧和慈悲的境界。
佛陀在佛经中强调了解脱之美,通过解脱,人们能够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此外,佛陀也强调了慈悲之美,通过悲心和利他的行为,人们能够体验到真正的美,同时也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审美觉知、和谐与平衡以及解脱与慈悲的境界。
这些思想对于佛教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佛经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以汉唐为中心
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以汉唐为中心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佛教经典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翻译和注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美术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美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本文就针对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以汉唐为中心展开探讨,希望从中挖掘出汉唐时期佛教美术的独特之处,为今天的美术创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汉唐佛教美术的特点汉唐时期的佛教美术在表现手法和题材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汉唐佛教美术更加注重对人物、色彩和物象的表现,更加具备绘画性。
其次,汉唐佛教美术尤其擅长表现人物神态和情感,更加符合佛教的精神要求。
此外,汉唐佛教美术在题材上也非常丰富,除了佛陀、菩萨、罗汉和辟支佛等佛教元素外,还融入了浮屠、塔和佛像等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体系。
二、汉唐佛教美术的表现手法1、人物画法的继承和创新汉唐时期的佛教人物画具有其继承和创新之处。
在继承上,汉唐佛教人物画延续了唐代的绘画特色,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色彩的对比度。
在创新上,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神态的表现,使整幅画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色彩运用的多样性汉唐佛教美术的色彩运用也非常多样,包括写实性和象征性。
从写实性来看,汉唐佛教美术善于在人物头部和衣袂上进行丰富多彩的表现,突显人物人格和精神境界。
从象征性来看,则更加注重色彩符号的运用,贯穿整幅画作,更具有寓意和情感的表现。
三、汉唐佛教美术的题材特点1、佛陀佛陀作为佛教美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被汉唐佛教美术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佛陀以鹰钩鼻、乌黑的头发、手上的拈花为特点,用轻盈的姿态表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2、菩萨和观音菩萨是汉唐佛教美术中的主要元素之一,作为佛教中的神明,菩萨以多姿多彩的形象和贴近人性的神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如《普贤菩萨普门品》中的普贤菩萨,用婉约的姿态和生动的表现,描绘了他跨越世俗和获得真理的形象,成为历代佛教美术家喜欢表现的对象之一。
从“以悲为美”到“清和自然”——浅析《文选》音乐赋审美取向的衍变
归纳总结笛声 的音乐教化功能。嵇康在其
赋》
序 中 ,总 结 了 前 代乐 赋作 品 的共 同 之 处 : “ 称 其
才 干 ,则 以危 苦 为上 ;赋 其声 音 ,则 以悲 哀 为 主 ;
美 其感化 ,则 以垂 涕 为贵 。 ”t 4 】 可 见 ,除运 用 大
体 相 同的模 式 创作 以外 , “ 以 悲 为美 ” 成 为 两 汉
赋》 、马融 《 长笛赋》 、嵇康 《 琴 赋》 、潘 岳 《 笙 赋》、成公绥 ( Ⅱ 肃赋》 六篇 。其 中 ,王 、马、嵇 、
成 四人 的赋作素来被选家视为铺叙 “ 音乐 ”的名 作。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这四篇乐赋 ,拟就 《 丈
中 音乐 赋 审美 思 想 的转 变 及 其 原 因略 陈 己见 , 以 就教 于方 家学 者 。
属 于风 格 清新 、形 象 细 致 、娱悦 耳 目的咏物 小 赋 。 赋 文 开篇 点 明 了洞箫 的制作 材料 —— 箫竹 的产 地 , 即 “ 江南 之 丘墟 ” ,紧接 着 铺叙 其 生长 环境 。 “ 岖 嵌 岿崎 ,倚 蠛迤 靡 ”[ ] ,可 见竹 林 环境 之 险 峻 、 凄寒 ; “ 吸 至精 之 滋熙 兮 ,禀苍 色 之润 坚 ”【 ] 7 8 , 谓 箫 竹 吸 收 天 地 之精 华 。在 静 态 环 境 描 写 的基 础 上 ,再 辅 以 动 态情 境 的记 述 :翔 风 萧 萧 、素 波 微 扬 、孤 雌 寡 鹤 、春禽 群嬉 、秋蜩 不 食 、玄 猿悲 啸 。
音 乐赋 的 审美 主流思 想 。
王褒尤其强调 “ 知 音 者 乐 而 悲 之 ,不 知 音 者 怪 而伟 之 ”[ 1 ] 7 8 8 ,他认 为 只有真 正理 解音 乐 之人 才 可体 会 到 悲乐 中的情 感 。钱 锺 书先 生也 曾说 :
从“悲”中见“美”
从“悲”中见“美”作者:袁媛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1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其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这场地震,本身就是一场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悲剧之美”的说法,他认为悲剧的美感在于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①悲剧其实也是美学上的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
那么在深重的灾难面前,优秀的新闻报道常常会在悲怆中发掘出独特的美感,即一种对人的本质力量、对生命力的追求之美。
本文试图从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发现这些“美”的因子。
综观5月12日以来各家媒体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我们能看到的、能切身感受到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报道以真实坦荡的基调反映灾难,体现出了新闻的“真实之美”灾难中那些真实的“悲”远比粉饰后虚假的“美”更加重要。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媒体以真实坦荡的笔触记录灾难,并没有对灾难本身遮遮掩掩。
这也正好为今年5月1日起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震级信息的披露中,我们看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各级部门不瞒报、不回避,敢于及时修订震级、发布辟谣信息,把公众关心的信息和灾难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媒体和网络等及时告知公众,有效地稳定了局面、安定了人心。
对于伤亡人数以及灾区的现状等,媒体不断进行更新,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灾情。
政府也及时把握了主动权,让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进而在媒体的协助下,共同向公众展现了“信息公开”的魅力,也让新闻媒体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
从报道的对象上看,地震新闻报道充分展现了“人格美”、“人性美”这里的“人性美”包括地震中人类美好的情感、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人性的光辉等。
媒体报道的对象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受灾群众、施救人员、志愿者、普通民众等几类,“人性美”在这些对象身上都有所体现,具体而言:国家领导人——“亲民之美”。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
作者: 袁济喜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104-109页
主题词: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悲剧美学;悲怨文学;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人生悲剧;表现内容;
审美范畴;文艺思潮
摘要: <正>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
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涌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规范,古典悲剧美学(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而不是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开始臻于成熟。
因此,研究中国固有的悲剧美学,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著名作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曾沉痛地说:“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
浅谈艺术以悲为美的审美情感
浅谈艺术以悲为美的审美情感
屈一锋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艺术本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可是,中国人却有着含而不露的审美观念。
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魏晋时期以悲为美,使人的情感得以大胆宣泄,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审美时尚。
以此分析其以悲为美形成的原因的同时,可以看出以悲为美其实就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屈一锋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0
【相关文献】
1.理顺关系提高审美情感——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J], 马振伟
2.构建积极情绪场生发幼儿审美情感--浅谈艺术活动中审美情感的心理支持 [J], 曹芳
3.浅谈艺术设计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J], 熊佳洁
4.以悲为美——论蒲宁小说《轻盈的气息》写作艺术 [J], 王平
5.浅谈艺术设计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J], 熊佳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试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以悲为美”
Taking Sadness as Beauty in Anthology of Nineteen
Poems
作者: 李晓华
作者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出版物刊名: 运城学院学报
页码: 67-7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古诗十九首》 以悲为美 审美特征
摘要:�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细品其味,全部诗篇都透着一股或淡或浓的悲伤,既有思人思乡之悲凄又有建功立业之悲慨,既有早衰速老之悲怆又有人情世态之悲凉。
更为特别的是,它将“悲”与“美”高度和谐
地统一,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审美“激动”,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以悲为美”的独特艺术魅力。
1.以悲为美
以悲为美我们今天题目是“乐论与诗论”,在以前的几次讲座中,我们主要谈的是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但事实上,音乐对诗歌的影响并不只表现在创作或作品层面,同时也表现在理论层面。
在诸如古典诗学对某些音乐术语的移植、借用的背后,暗示着古典音乐精神与诗学精神的相通,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诗、乐互动关系在理论上的反映。
在这一讲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两个重要范畴:悲和韵,这两个范畴既是音乐范畴,同时又是诗学范畴,通过对这两个范畴的考察梳理,或许可以使我们对于中国古代诗乐互动问题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先说“悲”。
悲的本义,是伤心、哀痛,《说文》:“悲,痛也。
”《尔雅》:“悲,伤也。
”如《诗经·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这都用的是“悲”的本义。
但“悲”还有另一层意义,指感人、动人。
较早一些的如《韩非子·十过》记晋平公听师旷鼓琴,师旷为之鼓《清商》,晋平公问:“《清商》固最悲乎?”师旷告之不如《清徵》。
又为之鼓《清徵》,晋平公复问:“音莫悲于《清徵》乎?”显然,晋平公所说之悲,实与动听、美妙同意,而不应等同于悲哀或悲壮。
入汉以后,此种用法渐多,如刘向《说苑·善说》记雍门子周进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此处悲可解为感动。
王充《论衡》也有数例:《超奇》篇道:“饰面者皆欲为好,而运目者希;文音者皆欲为悲,而惊耳者寡。
”《自纪》篇道:“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等悲于美,甚至以悲为美成为一种普遍倾向,由此已可见出。
此外,在一些以乐器为题的辞赋中,也不乏类似用法。
如王褒《洞萧赋》:“故知音者悲而乐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马融《长笛赋》:“暂闻(笛声)甚悲而乐之。
”蔡邕《琴赋》:“哀声既发,秘弄乃开。
”从上引材料看,除了说明以悲为美在汉代已是通例外,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这些材料仅限于音乐,尚未见于其它艺术;二是音乐之以悲为美,实与音乐之抒情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 庆 师 范大 学 图 书馆 , 重庆 4 0 1 3 3 1 )
摘 要 : “ 以 悲 为 美” 的 审 美意 识 来 源 于 佛 教 。 在 佛 教 东 渐 的 汉 译 佛 经 中 , “ 悲” 往往 与“ 和” 、 “ 好” 、 “ 吉” 、 “ 快” 、
“ 清” 、 “ 柔” 、 “ 软” 等连用或对文 , 并 逐 渐 由汉 译 佛 经扩 散 到 中土世 俗 文 献 , 从 而 作 为 下层 民 众 的 一 种 审 美 需 求 。 “ 以
悲 为 美” 丰 富 了 中土 固有 的 审 美 范畴 。
关键词 : 汉 译佛 经 ; 审 美意 识 ; 以 悲 为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o 7 . 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O O 6 ~4 7 0 2 ( 2 o 1 3 ) o 2 ~0 0 9 5 -0 5
佛 教源 于 印度 , 约 在 东 汉 明帝 时 传 人 汉 地 。随 着 佛 教的传 播 、 佛 典 的流布 , 佛 教在 与 中 国传 统文 化
互 相融 汇 、 吸收 中 , 发 展 为 中国 的 民族 宗 教之 一 , 对 中国古代 社会 历史 , 对哲 学 、 文学、 艺术 、 语 言等 其他 文化 形态 , 都产 生 了广泛 而深远 的影 响 。 佛教对 中国文 化 的 影 响 , 除 了 以绘 画 、 版刻、 寺
定( 见《 左传 ・ 襄 公 二 十九 年 》 ) , 都 强调 了音 乐 美感 古代 中 国人 的审 美范 畴 纷 繁复 杂 , 在 汉译 佛 经 中, “ 以悲 为美 ” 的 审美 观 念 , 不 是孤 立 的 , 它 与先 民 中“ 和” 的特点 , 体现 着音 乐审美 中音 声之 “ 和” 、 乐与
2 0 1 3年 4月 第3 4卷 第 2期
湛 江师 范 学院 学报 J oUR NAL OF Z HANJ I ANG NOR MAL UNI vE R s I T Y
Ap r . 2 0 1 3 V o 1 . 3 4 No . 2
汉 译 佛 经 中“ 以悲 为 美 ’ ’ 的 审 美 意 识
( 一) “ 悲” 与“ 和” ①
先 民 固有 的思 维 方式 , 自古 以来 就 十 分 强调 不
同或对立 物 的谐 词统 一 。阴阳五行 思想 发展 到一定 阶段 , 作 为一 个哲 学概 念 , “ 和” 也就应 运 而生 了 。古 代 中 国的统 治者 出于 政 治 上 的需 要 , 将 音 乐 上 的五
人“ 和” 以及 天人 之“ 和” 等 各个层 次所 具有 的不 同 内
涵 。对 立 面谐 和统 一 的美 学 思 想 , 在 先 秦 统 治 阶级 的审美 观念 中 , 影响最 为 深刻 、 普 遍 而又理 论化 。这
丰 富多彩 的审美 观念结 合 、 融 汇在 一起 , 共 同构成 了
先 民缤 纷斑 斓 的审美 意识 。举例分 析 如次 :
9 6
湛江 师范学 院学 报 ( 哲 学社 会科 学 )
第 3 4卷
种在 先 民审美 观念 中 占突 出地 位 的“ 以和 为美” 的意
识, 在 汉 译佛经 中多与“ 悲” 、 “ 哀” 并现, 如:
认 为是 美 的 对 象 。 如《 世 说 新 语 ・言 语 》 : “ 过 江 诸 人, 每 至美 日, 辄相邀新亭, 藉卉饮宴。 ” 其 中“ 美 日” 即“ 吉 日” ; 《 说 文 ・心部 》 : “ 快, 喜也。 ” 《 楚辞 ・ 大招 》 “ 丽 以先 只” , 王注云 : “ 言先进靡 丽美物 , 以快 神 心 也。 ” “ 快” 显 然 是 由美 的 审 美 对 象 所 引 起 的 情 感 之 一; 《 释名 ・ 释言语》 : “ 清, 青 也 。去 浊 远秽 , 色 如 青 也。 ” 《 苟 子 ・荣辱 》 : “ 目辨 黑 白之 美恶 , 耳 闻音 声 之 清浊 。 ” “ 清” 之于“ 浊” , 犹“ 美” 之 于“ 恶” , “ 清” 去 浊远
的角度 出发 , 对译 经 中“ 以悲 为 美 ” 的 审美 意 识 作 一
尝 试性 的探 讨 。
显 然合 乎 “ 治世 之 音” 的 审美 要 求 , 而孑 L 子对《 关雎 》
“ 乐 而不 淫 , 哀而 不伤 ” 的评 价 , 季 札对 音乐表 现 的情
感 性质 的“ 乐 而不 淫” 、 “ 尤 而不 困” 、 “ 勤而不 怨” 、 “ 曲 而不 直 ” 、 “ 直 而不 倨” 、 “ 哀 而不愁” 、 “ 愁 而不 言” 等 界
内容上受 制 于礼 , 从 而使源 于哲学 概念 的“ 和” , 又发
展 为审美 观念 , 成 为 古乐 审 美 文 化 意识 中最 为人 崇 尚的理想 境界 , 或者 说是 最理 想化 的审美 范畴 。 《 诗经》 中“ 肃 雕和 呜” 、 “ 和乐且 湛” 、 “ 既和 且平 ”
音乐 美学 ) 的影 响 却重 视 不 够 。笔 者 拟从 音 乐 美 学
①
“ 以悲为美” 的 审美 意 识 , 就表示优美、 动 听 的音 声 而 言 , 在文字上既有“ 悲” , 也有与之同义的“ 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 —9 7 1 一) , 女, 重庆 江津 人 , 重 庆 师 范 大 学 图 书馆 助 理 馆 员 , 从 事文献、 图情 研 究 。
定, 要求 各 种类 型的音 乐 , 都 必须 符合 当时 有关音 律
的规定 , 不 能越 出五音 范 围, 音 调平 和 、 缓慢、 严肃 ,
卷 帙浩 繁 的汉译佛 经 , 其 内容 非常 丰富 , 对 不 同 时代
的精 神文 化 、 物 质 文 化 都有 广 泛 涉 及 。通过 译 经研 究佛 教对 中 国哲学 、 伦理道 德 、 历史、 文学 等的影 响 , 由来 已久 , 成绩 斐然 , 而对 佛 教对 中 国美 学 ( 尤 其 是
音 和有关 的礼 仪 规定 、 伦理 观 念 密 切 结合 起 来 。他 们 对 音乐所 表 现和 引起 的情感作 了严 格 的限制 和规
塔、 石窟、 金 石文 物 、 佛 曲 以及 变文 、 宝卷 等形 式 实现 外, 汉译 佛 经无 疑 也是 一 个 重要 的媒 介 。从 东 汉 桓
帝 到北 宋仁 宗 , 大 规模 的译经 活动延 续 了近九 百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