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在农业技术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以甘肃省静宁县苹果种植为例
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调查与评价
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调查与评价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调查与评价引言:静宁县是中国以种植苹果而著名的地区之一。
苹果果园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农民们的生计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评价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改进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我们对静宁县苹果果园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共采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果园管理模式概述静宁县的苹果果园管理模式通常采用农户联合经营的方式,以农民合作社为主导,组织各农户的生产与销售活动。
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集中采购与销售:苹果果园管理主体会协调统一进行果苗的采购和销售,在市场需求均衡与产品质量上进行积极调控。
2. 生产标准统一:管理主体会对苹果树的种植、浇水、施肥等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苹果品质的提高。
3. 技术培训与示范:管理主体会为农户提供最新的栽培技术培训,并在果园内进行实地示范,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三、果园管理模式的优势经过对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效益提升:果园管理模式通过提供新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了农民的收益水平。
2. 农民收入增加:管理模式鼓励农民通过规范化管理和统一销售,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增值,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 经济效应明显:因为管理模式整合了资源和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辐射产业的壮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果园管理模式的问题与改进尽管静宁县苹果果园管理模式取得了不少成功,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 模式落地不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民素养和投入的差异,不同农户对管理模式的接受和运用程度不一致,导致管理效果参差不齐。
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成败典型事例回顾分析
成功 的典 范 , 也 有 失 败 的教 训 。现 通 过 对 静 宁 苹 果 密植 栽 培 的 回顾 , 择 取 其在 不 同栽培 条 件 下 的成败 典 型事例 进行 分析 , 以启 后者 。
1 品 种
平 凉 地 区密 植 栽 培 的先 河 , 成 为甘 肃 省 密 植栽 培 的典 范 。1 9 8 6年 , 平 凉地 区苹 果产 业 启 动会 在 静 宁 召开 , 对 苹 果 密植 栽 培 这 一模 式 进 行 了 充 分肯 定 。同年 秋 季 , 静 宁县 城 关 镇 南关 村村
苹 果品种 、 砧木 、 树形 及立 地 条 件 和 管 理 有 密 切 关 系 , 生产 中应总结 经验 、 吸取教 训 , 促 进 密 植 栽 培 的健
康 发展 。
关键词 : 苹果 ; 密植 栽 培 ; 典型事例 ; 品种 ; 砧木 ; 树形 ; 地 形
文章编号 : 1 0 0 5 — 3 4 5 X( 2 0 1 5 ) 0 2 — 0 0 3 0 — 0 3 中 图分 类 号 : ¥ 6 6 1 . 1 文献标识码 : B
主体 , 即使 企业 管理 的Fra bibliotek 业化 公 司 , 其果 园管 理
也 大 都 是 由农 户 承 担 , 而 果 品销 售 和 加工 等 采 后 环节 , 企业 则 是主 体 。
7 贮 藏 苹 果 和 出 口 苹 果 形 势 转 好
名, 为苹 果直 接 出 口提 供 了国 际通行证 。
鉴于 近年来 冷 库 贮 藏 苹果 , 果 商 赚 少赔 多
有栽植 苹果 得 天独厚 的条件 。在产业 结构 调整 过程 中 , 9 5 的农 户 已发 展 成 为 苹 果 种植 专 业 户 。在工 矿 山区 , 发 展 起一 些 煤 矿 老 板 转 投 向 农业 , 特别 是苹 果种 植业 , 这部 分果 园在 全市苹
果品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以甘肃静宁为例
果业论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
地处我国内陆的甘肃省静宁县是全国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处于六盘山革命老区,自然环境恶劣,是深度贫困县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期被贫困困扰的静宁县乘改革开放之春风,开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幅度地压缩低效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政府提出了“南部苹果北部梨”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经过近40年的不断完善,这一思路基本变为现实,目前,全县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大关,苹果、梨等经济林(图1、图2)成为静宁农村的主导产业,2018年全县经济林挂果面积65万亩,果品产量78万吨,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全县3.1万户、15.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有30万人靠种植苹果过上了好日子(图3)。
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山清水秀的金山银山,彻底的改变了生存的环境和生存现状,静宁人民正在昂首阔步的迈向小康。
图3丰收的静宁苹果1不安分守已,追求生产效益最大化是静宁果业持续做大的动力静宁自然条件恶劣,空气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千百年来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于此、长于此的静宁人。
为了生存,静宁人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价值高的作物,以维持生计,这样注定了静宁人的本性是不安分的,长期进行着改变生存现状的探索。
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强烈的致富愿望,促进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发,种菜瓜”,瓜菜作为短平快的致富项目,被广泛地应用于静宁大地,农业种植效益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一亩园,十亩田”成为现实,种植瓜菜亩收入过了千元,实现了第一次效益大提升。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分了责任田,家家都有技术员”、“包产到了户,户户有干部”,谋发展,促致富成为全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在种植瓜菜变钱的同时,广大农民在思谋着在土地上种植价值更高的作物,将生产效益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创新,让苹果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记静宁苹果产业升级工作方案实施
创新,让苹果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记静宁苹果产业升级工作方案实施发布时间:2022-11-10T02:23:32.611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王多利[导读] 静宁县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苹果种植以来,当地政府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来抓,经过近40年的发展,静宁县成了全国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
王多利甘肃省平凉机电工程学校743400静宁县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苹果种植以来,当地政府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来抓,经过近40年的发展,静宁县成了全国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
但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难题多、困惑大。
调查发现,静宁苹果产业有发展不均衡,技术人才短缺,果园缺乏科学管理,效益差异大等问题。
结合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探索静宁职教中心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服务地方苹果产业发展的模式乃大势所趋。
为此,由学校牵头,就如何加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服务县域苹果产业发展,深入调研、广泛调研、提出学校相应的服务思路、模式、策略。
一、研究思路分析在深入田间地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苹果产业发展岗位对高素质专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加大专业课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学校+果树研究所+专业合作社+互联网+农户”四级服务体系。
同时,在苹果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探索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途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探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体制。
并以中职省级骨干专业为标准,研究果蔬花卉建设方案,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需要的课程资源体系。
二、六个创新办法第一,通过对静宁县职教中心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服务地方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苹果是甘肃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甘肃省农业产业的支柱作物之一。
评价苹果用地的适宜性对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甘肃省为例,对苹果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一、甘肃省的气候条件甘肃省地处我国的西北干旱带,气候干燥,降水不足,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气候类型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
温度和降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
甘肃省浅土层深、土壤肥力低,对大棚苹果的种植较为适宜。
二、甘肃省的土壤条件甘肃省土壤类型较多,苹果适合的土壤类型有黄土、砂质土、石灰质壤土等。
这些土壤类型适宜果树生长,土层较深,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土壤质地适中,有利于苹果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而在甘肃省部分地区土层较浅,多为盐渍土或碱渍土,不适宜苹果的生长。
在甘肃省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苹果种植是十分重要的。
三、甘肃省的水资源条件由于甘肃省的降水少,水资源相对匮乏,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
适宜的水资源条件是苹果用地的重要标志。
在甘肃省,尤其是在甘南、定西、天水、兰州等地区,水土资源相对丰富,可建设灌溉设施,满足苹果生长的需要。
在确定苹果种植区域时,必须要考虑水资源充足与否。
四、甘肃省的地形、海拔条件甘肃省地形多样,海拔差异大。
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是评价苹果用地适宜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甘肃省,海拔较低平坦的地区适合种植苹果。
兰州、平凉、定西等地,由于地势较平坦,气候适宜,土壤条件优越,是甘肃省苹果种植的重要地区。
而甘肃省部分地区地势复杂,地形陡峭,气候条件差,不适合苹果种植。
在确定苹果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地形、海拔等地理条件。
五、甘肃省的土地利用现状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是评价苹果用地适宜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甘肃省,农业用地较广,但伴随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农业用地逐渐减少,适合苹果种植的土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确定苹果种植区域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
《果树栽培学课程论文》——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我省静宁县苹果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有关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及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展望了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苹果产业现状发展前景苹果作为静宁县优势产业,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的46.5%,户均0.49 公顷,人均0.107公顷。
2007年结果园面积1.1万公顷,产量19.8万吨,产值3.7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2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2008年挂果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009年挂果面积2万公顷,产量30 万吨,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3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收入的50%以上。
苹果产业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从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看,果产业应有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8年以来,我们依托甘肃省“一村一品”科技增收项目,采取建办示范点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果业高新技术,落实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一、静宁县苹果产业基本现状(一)最适宜区优势生产基地规模居于全国先进行列2003年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公布,静宁县名列全国27个苹果最适宜区县和55个国家级苹果出口基地县之中。
按照《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即使在全国最好的苹果生产区域中,我们的产业规模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主要是以仁大、李店为代表的静宁县苹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定位。
(二)稳固占据全县最大的农业支柱地位自1923 年苹果引进我县以来,尤其是经过1986 年区划调整以后的快速膨胀,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逐渐成长为全县乃至全省的一个亮点,全县现有苹果70 多万亩,2009 年总产量30 万吨。
学习静宁县,用小苹果带动大产业
学习静宁县,用小苹果带动大产业-----曲子镇组织干部群众赴静宁考察学习有感按照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德刚同志的指示和省委组织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的安排,2012年5月22日至25日,环县副县级干部、曲子镇党委书记王鹏同志与环县组织部副部长、电教办主任杨栈理同志带领环县曲子镇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双联对象、果农共计39人参加了静宁县举办的省委组织部帮扶环县果园管理技术培训班。
本次培训共3天时间,由静宁县林业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授,学员们通过课堂听讲、实地观摩、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了苹果整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知识。
先后实地参观了静宁县李店河流域10万亩果品出口基地,治平乡3000亩GAP标准认证产业基地、常津果品公司、纸箱产业园等。
从苹果的栽植、管理、储藏到包装、销售、深加工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学习和培训,通过观摩,使参训学员解放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深感振奋,倍受启发。
静宁苹果的发展可总结为六点:一是基地规模迅速扩张。
据了解,2000年,静宁县果品总产量仅为4.8万吨,产值4800万。
目前,静宁县果园总面积达到80万亩,户均8.42亩,人均1.82亩,总产量40万吨,总产值16亿元,建成了仁大、李店、治平等七个果品生产专业乡和151果品千亩村。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果品真正成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
重点推行了“高光效树形改良、配方施肥、土壤管理、水份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花果管理”六项体质增效技术和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全县果品商品率达95%,优果率达60%.先后认证了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和4.5万亩出口创汇基地。
基地认证规模达到34.9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43.6%。
三是产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建成了通达果汁、常津公司、恒达纸箱等40多家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年贮藏能力达36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7万吨,认证出口企业6家,冷藏贮藏能力、纸箱加工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甘肃静宁:科技支撑苹果产业发展
甘肃静宁:科技支撑苹果产业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2019年第3期文/ 王涛梁娟王雄雄甘肃静宁是“中国苹果之乡”、“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但同样面临着用工成本高、果园机械化率低、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低等现实难题。
步入新时代,特别是当下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作为全县扶贫主导产业,静宁苹果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2016 年,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成立,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相继在静宁建立工作站,与静宁果业一线科技工作人员联合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在良种苗木繁育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繁育出带分枝的3 年生大苗,采用大苗建园,实现了“一年建园、二年见果、三年丰产”的目标,使苹果新植园挂果期提前了两年。
2016 年,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与甘肃农业大学、德美地缘农业有限公司共同申请到种苗繁育基地项目,积极引进瑞雪、瑞阳、蜜脆、维纳斯黄金等10 余个名优特新品种,并采用矮化中间砧、矮化自根砧、短枝型等组合方式培育不同类型的矮化苗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目前,静宁县育苗基地面积超过2000 亩,年可出土优质大苗200 万株以上。
静宁县成功建立了苹果苗木无毒繁育中心,并对“静宁1号”、“成纪1 号”、“蜜脆”等品种通过组织培养完成了脱毒繁育,实现了种苗无毒化;采用无毒苗木新植果园,苗木抵抗腐烂病等病虫害的能力将明显增强。
有数据显示,2015 年,甘肃生产50 公斤苹果的人工成本为76.7 元,而同期全国平均为48.6 元,陕西、山东两省分别为45.3 元和49.9 元。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偏低、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过高,已成为制约甘肃苹果产业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作为甘肃省苹果核心产区,静宁县委、县政府、涉果企业和广大果农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加快静宁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2016 年,静宁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的一号文件,静宁苹果产业开始按照改造乔化、推广矮化、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由低效产业培育向高效市场对接的跨越式转变。
【静宁苹果那些事】静宁苹果生产栽培技术发展更新沿革之路
【静宁苹果那些事】静宁苹果生产栽培技术发展更新沿革之路第一代技术:传统的回缩、短截等常规技术第二代技术: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管理技术第3代技术:5项红富士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配套组装第4代技术: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同时,以成纪1号、静宁1号为主的苗木繁育也取得巨大突破。
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静宁历届县委、县政府枪抓机遇,发挥优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把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举措,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持走产业扶贫之路,历经探索起步、规模扩张、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培育四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成为享誉全国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和“中国苹果之乡”,苹果产业真正成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
30多年来,技术创新一直是静宁果产业发展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全县一线果业技术干部和广大果农对苹果栽培管理技术一直保持了狂热的求知欲,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推陈出新,从保肥节水、提质增效、沃土养根三个方面进行攻关,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于“黄土高原山旱地果园管理”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果业增效,果农增收。
本文对多位扎根一线的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时间为轴,对静宁苹果生产栽培技术发展脉络予以梳理总结。
1、静宁苹果产业起步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当时,全县果业技术干部和广大果农对品种的概念还相当模糊,修剪管理主要以短截、回缩、摘心扭梢、环割环剥等传统常规管理技术为主。
当时,静宁苹果的价格优势还不明显。
2、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静宁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晚熟富士为主栽品种。
在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一线技术干部和广大果农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静宁气候特点的“一年定干保苗,二年重剪促条,三年拉枝促花,四年成形挂果,五年保证丰产”的“苹果幼树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于静宁苹果销售的文章
关于静宁苹果销售的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静宁县,有着一种特别的苹果——静宁苹果。
静宁苹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在市场上备受推崇,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静宁苹果销售的情况。
静宁苹果的种植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
静宁县地处祁连山脚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种植苹果的理想之地。
静宁苹果树木生长茂盛,果实饱满,口感甜爽,汁水丰富,风味独特。
这种苹果不仅外观美观,口感好,而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有着很好的益处,备受消费者喜爱。
静宁县政府高度重视静宁苹果的销售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苹果的销售。
一方面,加强了苹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了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了苹果的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拓展了苹果的销售渠道,与各大超市、商场、果蔬市场紧密合作,提高了苹果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静宁县政府还组织了苹果产业的协会和合作社,帮助果农们提高产量,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推动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静宁苹果的销售渠道日益完善,销售范围日渐扩大。
除了在当地市场上销售外,还远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当地的静宁苹果专卖店和线上销售渠道也是热闹非凡,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更有甚者,静宁苹果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果品展销会,参加了各地的果品交流会,积极拓展了苹果的市场,扩大了销售范围,提高了销售量。
静宁苹果的销售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静宁县果农们在静宁苹果的销售中赚得盆满钵满,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愉快。
静宁县的经济也因此蒸蒸日上,当地的商业繁荣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于静宁苹果销售的情况还是非常乐观的。
静宁苹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静宁县政府和果农们也在不懈努力下,为促进静宁苹果的销售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赵永强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1期摘要:静宁县苹果产业是静宁县的特色产业,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果品产值不断提高、营销方式趋向多元、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提出引进新型优质品种、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和溯源制度、加大品牌宣传和保护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静宁县;苹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前言静宁县政府紧紧把握当地栽培苹果的优势地理条件,加大资金、技术的扶持力度,并鼓励果农在全县大范围栽植苹果树,致力于将苹果产业打造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十三五时期,全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一方面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推广矮化种植等先进技术,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力度,着力扩大静宁苹果的栽植面积,提高静宁苹果的市场供应量。
另一方面,坚持静宁苹果的市场导向,逐步完善当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探索在线营销和品牌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促进出口创汇、规模发展,现已将苹果产业发展为静宁县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
一、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静宁县委、县政府逐步加大了对静宁苹果资金、技术支持的扶持力度,这使得静宁县果园面积、果品产量和果品产值不断增长。
其中,果园面积从2000年的188400亩增长到了2016年的1023200亩,首次突破100万亩,增长了834800亩,平均每年增长52175亩。
果品产量从2000年的4.8万吨增长到65万吨,增长了61.2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825万吨。
果品产值从0.48亿元增长到了26亿元,实现了53倍的快速增长。
2016年静宁苹果的总产值相较于2010年增长了11.3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1亿元,同比增长了4%。
2015年静宁县的红富士占到静宁县苹果总面积的80%以上,秦冠和黄元帅占到15%,其他品种仅占到5%,容易产生“早熟苹果少,晚熟苹果多”的问题,影响市场的供应,具体分布如图1。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苹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对苹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苹果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否则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评价苹果用地的适宜性至关重要。
在当前环境下,研究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苹果种植区域,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适宜种植苹果的土地类型和地区分布,为甘肃省苹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甘肃省苹果用地的适宜性,探讨影响苹果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甘肃省苹果产业现状的了解,可以确定适宜种植苹果的地区,并通过评价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适宜性进行客观评价。
在甘肃省苹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评价苹果用地的适宜性可以为合理规划苹果种植区域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资源提供支持。
深入研究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的因素,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甘肃省苹果用地的适宜性状况,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被认为是苹果种植的理想地区之一。
对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的评价,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土地种植苹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了解不同地区的苹果用地适宜性情况,可以指导农业规划和土地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静宁苹果产业生产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基于静宁苹果种植户视角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 35̊45'。
静宁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和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1]。
静宁苹果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全县果园总面积保持在百万亩以上,是全国果园规模第一县。
2018年果品总产量76万吨,产值35.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5500元[2]。
累计直接出口果品10.7万吨、果汁0.68万吨,创汇1.17亿美元。
静宁县先后被国家林业总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百强示范县”[3]。
静宁苹果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历经了探索阶段、推广示范阶段、再到产业化、规模化阶段,静宁苹果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生活、工作条件大大改善,县域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但静宁苹果产业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变暖、劳动力不足等的影响,目前仍然面临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生产方式粗放、果园老旧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全国苹果产业出现“西移北扩”的趋势下,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也就应该得到解决。
一、调查目的30多年的苹果产业发展,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静宁县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发展静宁县农村经济的基础,是静宁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支撑。
为了确保全面、准确的了解当前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经过数据分析,发现静宁苹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今后全县苹果产业的全面升级做好充足准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通过解决静宁苹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为当地贫困县摘帽、农户脱贫致富提供重要支撑。
二、调查原则(一)坚持分类调查静宁苹果产业可以根据海拔和地势不同大致分为山地苹果和川地苹果,在进行调查时,根据不静宁苹果产业生产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基于静宁苹果种植户视角曹彤,王文棣(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文章对静宁县苹果产业30多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静宁县苹果产业在10年内所取得的成果。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苹果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甘肃省作为我国的主要苹果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甘肃省苹果用地的适宜性,对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土地的适宜性与利用的匹配性不足、土壤质量不佳、气候变化对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等。
开展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高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进一步完善甘肃省苹果种植业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本研究也有助于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促进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评估甘肃省的苹果用地适宜性,为农业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1.分析甘肃省苹果产业现状,了解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等情况;2.探讨影响苹果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地形地势等;3.建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方法;4.利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揭示不同区域的适宜性差异;5.提出针对甘肃省苹果用地适宜性不足的优化对策,尝试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
通过研究的目的,希望能够为促进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苹果产业在甘肃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对甘肃省苹果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以为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价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地区适宜种植苹果,从而合理规划苹果种植区域,提高产业效益。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
苹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甘肃为例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水果类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在中国,甘肃是苹果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果品资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苹果种植适宜性存在差异。
对于甘肃省的苹果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助于科学规划苹果种植区域,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甘肃省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方面,对苹果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一、甘肃省的自然环境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域北幅较窄,南幅较宽。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
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于苹果种植的适宜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高山和丘陵地形通常适宜于果树的种植,因为这些地形地貌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日照条件,能够减少水分积聚和气温过高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反,盆地和河谷地形地貌往往会受到低洼地带的积水和湿度过大的影响,对于苹果的生长不利。
在甘肃省的自然环境中,应当选择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进行苹果种植。
二、甘肃省的土壤条件甘肃省的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黄土、山地土壤、草甸土壤、沼泽土壤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苹果种植有着不同的适宜性。
黄土和山地土壤通常适宜于苹果的种植,因为这些土壤pH值适中,土层疏松,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养分的吸收。
相反,草甸土壤和沼泽土壤往往有着较高的酸碱度和含水量,对于苹果的生长不利。
在甘肃省的土壤条件中,应当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苹果种植。
三、甘肃省的气候特点甘肃省地处干旱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苹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高,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的甜度和口感。
气候干燥有利于果实的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需要进行人工灌溉才能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
在甘肃省的气候特点中,应当考虑到灌溉条件对于苹果种植的适宜性。
甘肃静宁苹果密植栽培典型事例
甘肃静宁苹果密植栽培典型事例
王田利;刘彩香
【期刊名称】《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密植栽培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相伴,发展过程曲折。
甘肃省静宁县从1980年开始进行苹果密植栽培试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
现对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经验进行总结,择取典型事例,以启后者。
【总页数】2页(P4-5)
【作者】王田利;刘彩香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 74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5.1
【相关文献】
1.格瑞合作引富路静宁苹果红世界——甘肃省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J], 张蕾蕾
2.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成败典型事例 [J], 王田利;刘彩香
3.静宁县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现状、问题及对策 [J], 王田利
4.静宁县苹果密植栽培成败典型事例回顾分析 [J], 王田利;刘彩香
5.甘肃静宁苹果施肥问题的几个典型例子 [J], 杨小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宁县苹果雹灾管理
静宁县苹果雹灾管理一、引言静宁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在全县农产品中,苹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静宁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由于静宁县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多变,雹灾频发,给苹果种植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及时有效地进行苹果雹灾管理,对保障静宁县苹果产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二、苹果雹灾的危害1. 直接损失:雹灾会直接破坏苹果树和果实,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 间接损失:雹灾还会导致苹果产量减少,市场供应不足,导致苹果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3. 心理损失:雹灾会给果农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三、苹果雹灾管理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苹果产业是静宁县的支柱产业,对保障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非常关键。
2. 农民生活:大部分静宁县的居民都与苹果产业相关,苹果雹灾的管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计和生活质量。
3. 生态环境:苹果是重要的果树种植品种,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四、苹果雹灾管理的措施1. 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苹果雹灾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技术支撑: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
3. 保险保障:建立苹果种植保险机制,减轻果农压力,降低雹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4. 技术防御:采用覆盖膜、遮阳网等技术手段,保护果园,减少雹灾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5. 灾后救助:建立完善的灾后救助体系,及时提供损失补偿和恢复资金支持。
五、苹果雹灾管理的难点和挑战1. 预警预报准确性不高: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很难对雹灾进行准确的预报,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数据积累。
2. 技术防御成本高:采用遮阳网、覆盖膜等技术手段需要一定的投入,对果农来说也是一种经济负担。
3. 灾后救助制度不健全:灾后救助体系还比较薄弱,很难满足果农在灾后的需求。
六、苹果雹灾管理的展望和建议1. 加强科研支持:加大对苹果雹灾防控技术的研究投入,提高对雹灾的监测预警能力。
静宁县苹果雹灾管理
静宁县苹果雹灾管理静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城,其中苹果种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原因,静宁县经常受到冰雹侵袭,给当地苹果种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管理苹果雹灾,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建立现代化的气象监测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静宁县应该配备先进的气象仪器和设备,监测天气变化和冰雹的形成。
通过准确地掌握天气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来保护苹果种植业。
其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防冰雹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雨篷、防雹网等,可以在冰雹来临时起到保护苹果树和果实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建立冰雹避难室,让当地苹果农民在冰雹来临时有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
第三,加强农业保险的推广与应用。
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为苹果种植户提供一定的损失赔偿。
对于静宁县的苹果种植业来说,冰雹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农民可以购买相关的农业保险来减轻损失。
另外,应该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相关科研机构可以在苹果雹灾管理方面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他们可以开展研究和实验,探讨冰雹对苹果种植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苹果种植业的抗灾能力。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静宁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向农民普及防冰雹的知识和技能。
农民可以学习如何安装、使用和维护冰雹防护设施,以及如何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总之,静宁县苹果雹灾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气象监测系统、完善的防冰雹设施、推广农业保险、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苹果种植业对冰雹灾害的应对能力。
这样可以保护苹果农民的利益,维护当地的农业稳定和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 2 0 1 7 年 第 2 8 卷 第 1 4 期( 总 第 4 1 8 期)
农艺 ・ 园 艺
发挥政府在农 业技术培训 中的主导作 用
以甘 肃省静 宁县苹果种植 为例
陈 杰’ ,陈伟 迪
( 1 .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甘肃
6 1 0 5 0 0 ;
2 0 0 4年 ,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依靠科 学技术 ,推进农 农技培训的基本框架 ,值得 我们去学习、利用。
业 现代化 ,根据 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本 省实际 ,甘肃省人 民代 表 3 静 宁县政府在农业技术培训 中的职能 大会 常务委员会做 出了关于修改 《 甘肃省农业 技术推广条例 》的 3 . 1 政 策 制 定 决定 ,条例提出了 “ 培训农 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要求 。 政 府政策是群众和干部行动的指南 ,在我 国政治体系和经济 2 0 1 4年 , 甘肃农业大学与静 宁县政府达成项 目合作 , 建立 了“ 现 发展 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作 为推动农业技术培训 的主管部门 , 代苹果栽培技术专家院” ,提 出以科技为龙头 ,积极 与地 方农技部 静 宁县各级政府都应 该根据全县和各乡镇的实际情况 ,制定积极 门密切合 作 ,服务静宁苹果 产业发展 ,建立互利共 赢的发展 战略 有效 的、可操作 的、科学性 的农业技术 培训 政策鼓励 、支持各方
关系。
力量做好培训工作。
3 - 2 组 织 作 用
2 国 内外研究现状
2 . 1 国 内 研 究 现 状
受几千年小农经济思维 和知识 文化 水平 的影 响 ,静 宁县的大 部分果农对于科技认知和集体培训缺乏理性 的认识 ,他们 的经 营
2 . 1 . 1 有关农技培训 中政府发挥作用 的的陈述
2 . 兰州海豚教 育培训学校 ,兰州
7 3 0 0 5 0 )
[ 摘 要] 农 业科技 培训是发展现代农 业的必要 手段 。本文以静宁县苹果种植为例 ,通过 背景导入和研 究现状 陈述 ,详 细 阐述 了静 宁县政府在 农技 培训方 面的职 能、面临的主要 问题 ,进 一步探 讨 了强化静宁县政府在农技 培训 中的主导作用的 实 现途 径。 以期在政府的推动 下,建立静 宁县农技 培训的长效机 制和模 式。 [ 关键词 ]政府 ;农技培训 ;主导作 用 ;政府职能 ;主要 问题 ;实现途径 [ 中图分类号 ]F 3 2 3 . 3 [ 文献标识码 ]A
1 研 究背景
1 . 1 苹 果产 业在 静宁县的经济地位 位于j E 纬3 5 o 0 1 ・ 一3 5 。4 5 ’ 的甘肃 省静 宁县 ,地处黄 土高
的道路 。
2 . I . 2 农技培训 中基层政府存在的问题
关于 目 前农业技术 培训 中所面临 的困境 ,胡小平 ( 2 0 0 3 ) 认
原 丘陵沟 壑区 ,总面积 2 1 9 3 平 方千米 ,常住人 口约 为 4 8万 ,其 识 到 了 农 机 培 训 中主 体 之 间 的职 责 矛 盾 ,在 书 中提 到 了一 元 和多 2 0 0 1 ) 认 为 , 目前 我 国农 技 培 中农业人 口占 9 0 %,约 为 4 3 . 2 万人 。该县优越 的土壤 、降水 、光 元 的 辩 证 关 系 。刘 国瑜 、张 家 竹 ( 训 体系不够完善 ,机制不够合理 ,监管存在漏洞 。夏杰长 、陈雷 照 、气温 等 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苹果种 植。2 0 1 3 年 ,该县被农业部 2 0 0 5 ) 通过实地 调研 发现 ,农技培训 只有政府机关零 散的拼凑完 评为 “ 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 区域 ” 。据统计 ,全县 目前共有 ( 业绩 ,没有专 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主体 。整个行为处于无序状态 。 果园 1 0 1 . 2万亩 ,年苹果产量可达 3 5 万 吨,苹果产品远销 国内外 ,
一
大产业。
中的职能正在逐渐 丧失 。D e l g a d o ( 1 9 9 5 ) 认为 ,国家在农 技培训的 资金扶持上应该做好 预算 和细化 ,让 资金投 入发挥最有效的调配
1 . 2 政府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 的政 策依 据
e r ma n f 2 0 o 4 ) 认 为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参 与农 技培 为 了加 强农业技术推广 工作 ,促 使农业科研成果 和实用技术 作用 。L 尽快应用 于农 业生产 ,保 障农业 的发 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 ,1 9 9 3 训 的各个环节 ,履行立法 、拨款扶 持、制定 政策、组 织培训和常 年第八届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 常务 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了 《 中华 规监督 的职责 。 日本作为亚洲 的工业 国家 ,其在农业发展也是 十 分重视 的。它首先通过立法建立 了农技培训 的整套体 系 ,规范 了 人 民共 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沈 贵银 、顾 焕章 ( 2 0 0 2 ) 从政府 职能角度 出发 ,认 为政府公共 模式较为涣散 ,这严重 阻碍 了苹果 种植 产业化、链 条化、高端化 正 因为如此 , 各级政府部门就有责任和必要做好两个组织 : 部 门应始终 充 当农技培 训的主导力 量。李 立秋 、张真和 ( 2 0 0 5 ) 立 的进程 。 ( 1 )组织高效 的培训 团队开展 培训 。( 2 )组织绝大多数 的果农 参 足我 国家庭 承包的土地制度 和农 民文化水平普遍较 低的实际 ,论 述 了政 府实行 整体培训 的必要 性和 向市场购 买服务 的不可能性 。 与培训 。 . 3 资金偏 向供给 黄季馄 、胡瑞法 ( 2 0 0 0 ) ,从农业在三大产业 中的地位出发 ,认为农 3 农 业是 国民经济 的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农业 的基础性 业 发展事关 国家安全 , 必 须重视农业 技术 的推广 ,努力 打造 现代 化 的农业 。刘冬 梅 ( 2 0 0 7)认 为政 府在农业科技 推广 中担负着组 作用 。静宁县作为传统 的农业大县 ,具备 了苹果种植 的优越条件 , 并 走 出 了一 条 新 型 的农 业 发 展 道 路 ,在 向农 业 强县 迈 进 的过 程 中 , 织 协调作用 ,想让政 府通过扶持相关 先进企业 ,走企业服务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