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服饰
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
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一、汉服的起源和发展背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文化。
汉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汉代,其设计和款式受到先秦时期的服饰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逐渐演变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服饰。
汉服不仅有独特的款式和名称,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男性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1.皇袍:皇袍是古代帝王的标志,通常由贵重的丝绸制成。
它有长袍和短袍两种款式,短袍也称为“皂袍”。
2.冠服:冠服是汉族男性的正式礼服,由冠帽、襦袍和裙子组成。
冠服的款式繁多,有后冠、兽面冠等。
3.襦裙:襦裙是男性汉服的上衣,与长衫类似但更为古典。
通常由丝绸制成,款式丰富,有侧开襟和中开襟等款式。
4.长衫:长衫也是男性汉服的一种款式,与襦裙相似,但长度更长。
长衫一般是襟开领,袖口宽松。
5.褡裢:褡裢是汉族传统的下装,类似于裤子和长裙的结合。
褡裢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包括鱼裙、裙裤等。
三、女性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1.襦裙:襦裙是女性汉服的上装,由上衣和裙子组成。
襦裙的款式多样,有襦袢、石榴裙、五花裙等。
2.长衫:长衫也是女性汉服的一种款式,与襦裙类似,但长度更长。
长衫可以与裙子一起搭配,形成独特的风格。
3.裙子:裙子是女性汉服的下装,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包括对襟裙、半臂裙等。
裙子的长度和宽度也有所不同,适合不同场合的穿着。
4.同袍:同袍是女性汉服中的一种特殊款式,由上衣和裤子组成。
同袍通常有礼服和日常服装两种款式。
5.蘅皋袍:蘅皋袍是女性汉服的一种特殊款式,袍身宽松,袖口宽大。
蘅皋袍常常用于重要的仪式和场合。
四、综述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款式和名称。
男性汉服主要包括皇袍、冠服、襦裙、长衫和褡裢等。
女性汉服则包括襦裙、长衫、裙子、同袍和蘅皋袍等。
这些汉服款式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风尚。
通过了解和传承汉服的名称和款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族服饰文化介绍
汉族服饰文化介绍一、古代汉族服饰古代汉族服饰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在古代,汉族服饰主要分为上衣、下装、头饰和鞋袜等几个方面。
在周朝时期,男子通常穿着直身、圆领的长袍,下穿细长的裤子,配上束腰的带子。
而女子则穿着宽袖直身长袍,下穿长裙,头戴发饰,脚穿鞋履。
在汉代,汉族服饰更加丰富多样。
男子的服饰除了长袍和裤子外,还有马褂、衫、袄等不同款式。
而女子的服饰更是多姿多彩,不仅有华丽的裙帕装束,还有妙曼的对襟襦裙。
此外,汉代还开始兴起了不同的发饰和首饰,如头钗、发簪、项链、手镯等。
隋唐时期,汉族服饰更加华丽繁复。
男子的服饰有长袖宽襟的长袍,还有盛行一时的锥尾袍;而女子的服饰更是美丽动人,不仅有华丽的华装,还有别致的盘发。
此外,唐代还流行短衫裙、露徽服等时尚款式。
在宋代,汉族服饰逐渐趋向简约大方。
男子的服饰主要以襦袢、袍裤为主,宽袖长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女子的服饰也更加贴身修长,逐渐弱化华装盛装的外表。
元明清时期,汉族服饰更是达到了巅峰。
男子的服饰有长袍马褂、宽口袖小襦、大衫袄等不同款式;女子的服饰则有各种款式的旗袍、对襟襦裙、马面裙等。
此外,元明清时期的服饰还有许多特色款式,如翻领大襟、琵琶领袄等。
二、汉族男女服饰汉族男女服饰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古代,男子的服饰以宽袖长袍、马褂、袍裤为主,多以青色、黑色为主色调,注重简约大方;女子的服饰则更加丰富多彩,有宽袖长袍、盘发、华裙为主,多以红色、粉色为主色调,注重华丽华贵。
在现代,男子的服饰仍然以西装、衬衫、领带为主,注重简约大方;而女子的服饰则多样繁华,有西装、连衣裙、半裙、裤装等款式,颜色更加多元。
不过,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汉族男女的服饰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注重节奏感和动态美感,注重身体比例和线条美感,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装饰,注重文化内涵和时尚风格。
三、汉族婚礼服饰汉族婚礼服饰是汉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汉族婚礼服饰主要以华丽的盘发、华装盛装为主,男女双方都穿着充满仪式感的服饰,以表达喜庆和祝福。
古代汉服的介绍
古代汉服的介绍
汉服,又称汉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其历史可追溯至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汉服的形态流露出华夏民族和谐端庄、天地人和、飘逸流畅,以及精巧细致的审美倾向。
其主要由衣衫、裙、裤、袍、袴组成,发展至今已无阶级、朝代之分。
汉服的形制丰富多样,包括曲裾、袄裙、披风/褙子、襦裙、齐胸襦裙等。
在纹样和配饰上,也多取自天地万物,寓德其间,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
汉服不仅体现了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体现。
汉服
韩熙载夜宴图
•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 高超的艺术水平。五代人物画中肖像画的技巧前 所未有地发展,顾闳中就是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家。 古代称肖像画为“写真”,“真”就是指对象内 在的精神本质,即“神”,具备了高超的写真技 巧,对创作人物画来说自然是得心应手。通过对 不同对象的形体姿态、目光手势的相应描绘,画 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 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韩熙载形体高 大轩昂,长髯,戴高巾,从倚栏倾听,到挥锤击 鼓,直到曲终人散,各个不同的场合始终眉峰双 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 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 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由此深化了 《夜宴图》的内涵。 无论是设色还是用笔,《夜 宴图》的表现技法堪称精湛娴熟。古人善用矿物 质颜料作画,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璀璨夺目。
“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 制
•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 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 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 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 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 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 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 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 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也 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 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 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 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 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 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 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 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 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 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 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族传统服装知识有哪些_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特点
汉族传统服装知识有哪些_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特点传统服饰是反应过去时代文化和人们对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标志之一。
那么你知道汉族的传统服装的知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族传统服装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汉族的服饰结构基本结构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
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mai,故称右衽。
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
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交领右衽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衽,本义衣襟。
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
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另外一种作为“交领”补充的是“直领”和“盘领”。
直领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而没有系带。
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经常运用。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汉
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中国没有其
他民族穿过的古代汉民族的服装。
汉服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所穿的
衣服,又称汉装、华服、华裳、玄衣、羽衣、霓裳、青衣等,是
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文明历
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服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简称。
汉服体系庞大,共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汉服体系。
它包括汉
民族传统服饰(即汉服)和汉民族节日风俗(包括各种节庆)两
大类。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等。
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第一件较为完整的服饰——夏衣。
其特点是
上衣下裳(也称裙裳)合为一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衣下裳,
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后来这一服饰体系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
的完善。
隋唐时期,受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出现了“胡服”。
到
了宋代则演变成了“宋制”。
—— 1 —1 —。
汉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
汉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如下:
1.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
这些特点在汉族传统服饰中
尤为常见,形成了汉族服饰的独特风格。
2.注重庄重、朴实和实用。
汉族传统服饰以长衫、马褂、裤衩、
布鞋为主,整体上追求庄重、朴实和实用,表达了汉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
3.男装和女装各有特色。
汉族男子的服饰以长衫、马褂为主,整
体风格庄重朴实。
而汉族女子的服饰则以旗袍、袄裙、肚兜等为主,既注重美观又强调实用和舒适。
4.色彩和图案丰富。
汉民族服饰中色彩和图案的使用非常丰富,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以及其他吉祥图案常常被用来寓意吉祥、喜庆和长寿。
5.配饰多样。
汉族服饰中的配饰也非常丰富,包括帽子、领带、
腰带、手表等,以及女子的发饰、耳环、项链、手镯等,这些配饰的选择与个人品味和文化背景有关。
汉服分类及名称
汉服分类及名称汉服是指中国汉族传统的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汉族的服饰风格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介绍汉服的各种名称及特点。
一、按历史时期分类1. 先秦汉服先秦汉服是指战国时期到西汉初年(公元前475年-公元8年)所流行的服饰。
其特点是造型简单、线条流畅、色彩明亮,多采用绸缎等高档面料。
代表性款式有襦裙、褶裙、长衫等。
2. 魏晋南北朝汉服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出现了大量新式样的衣着。
这个时期的汉服以宽松为主,穿着舒适,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装饰,如袖口绣花、领口刺绣等。
3. 唐宋汉服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代以宽袖、长袍为主要特征;宋代则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流行的款式有襦裙、直裰、袍褶等。
4. 元明清汉服元明清时期(1279年-1911年)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的汉服以宽袖、长袍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式样,如宽袖褙子、对襟长衫等。
二、按款式分类1. 襦裙襦裙是指上衣与下摆连成一体的传统女装。
它的特点是上半身紧身,下半身呈A字型。
襦裙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后来也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2. 直裰直裰是指一种长袍式的男装。
它的特点是领口高耸,衣身通长,下摆开叉。
直裰在宋代开始流行,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3. 褶裙褶裙是指由多层布料缝制而成的女装。
它的特点是松紧自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褶裙在先秦汉服中十分常见,后来也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 袍褶袍褶是指一种长袍式的女装。
它的特点是衣身宽大,下摆分别呈U形或V形。
袍褶在元明清时期十分流行,是当时女性最常穿的服饰之一。
三、按功能分类1. 朝服朝服是指皇帝或官员在正式场合下穿着的礼服。
它的特点是颜色庄重、装饰华丽,常常配有玉带、金冠等珠宝饰品。
2. 婚礼服婚礼服是指新娘在结婚仪式上穿着的传统汉族服饰。
汉族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族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族民族服装是中国汉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汉族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
1. 扎实的工艺和精细的绣花技巧:汉族民族服装注重细节和精致的工艺。
服装
上常常呈现精美的刺绣和绣花,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2. 以直身为主的剪裁:汉族服装以直身为主,讲究线条简洁流畅,注重体现优
雅和庄重。
男性通常穿直筒袍或马褂,女性则穿旗袍、褙子等。
3. 精巧的图案和纹饰:汉族服装常常采用吉祥图案和纹饰,如云纹、龙凤纹、
寿字等,寓意着繁荣富裕、吉祥如意等吉祥寓意。
4. 保留古代服饰元素:尽管现代汉族服装有很大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代服
饰元素,如褶皱和领口等。
5. 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汉族服装色彩鲜艳,多以红色、蓝色、绿色等为主,同时还常常使用金丝、银线等作为装饰,使服装更加丰富多彩。
6. 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汉族服装注重和谐、平衡和秩序感。
不同的服饰搭
配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调整,以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总的来说,汉族民族服装以其独特的工艺技巧、精美的图案和细节、丰富的色
彩和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设计而闻名。
它不仅展示了汉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汉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完整
图案与色彩的借鉴
汉代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 觉元素,设计师可以借鉴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设计师在传承汉代服饰制作工艺的同时 ,不断探索新的工艺和技法,使传统工艺在 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机。
对当代服饰文化的启示
尊重传统,传承文化
汉代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服饰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 应该尊重传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西汉中后期
服饰逐渐变得华丽繁复,色彩丰富,出现了襦裙、曲裾等新的服 饰形制。
东汉时期
服饰风格趋于成熟稳定,注重细节和装饰,如刺绣、珠玉等饰品 的使用增多。
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对服饰有重要影响,如官员的品级和 地位决定了其服饰的形制和颜色。
经济因素
随着汉朝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服饰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不断提高,推动 了服饰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和社会风尚。
02
汉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背景
继承秦制
汉朝建立后,服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 继承了秦朝的服饰制度,如深衣、袍 等基本服饰形制得以延续。
多元文化融合
随着汉朝疆域的扩大和与周边民族的 交流增多,汉代服饰逐渐吸收了多元 文化元素,如匈奴、西域等民族的服 饰特色。
发展阶段
西汉初期
服饰风格简约质朴,色彩单一,以深衣、袍为主要服饰。
状况。
服饰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汉代服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体现了汉朝的礼仪制度、审美观念和文
化传统。
汉代服饰的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如丝绸之路的开通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汉代服 饰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持着自
汉族服饰
分裁制 朱子深衣
通裁制 道袍
【系带纽扣】
许多种类的汉服都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着。因此,“系带” 和“右衽”一样是汉服的一个外在显著特点。
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而在汉服中纽扣自 然也有大量的使用。如在罩甲,比甲,披风和圆领衫中。
汉服的风格: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 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 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 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 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 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 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 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 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裳为尊】
“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 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身的穿着称为“裳”。 “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虽然随着时代 的发展,这种服制的流行地位被其他方式代替,但为表尊重传统, 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除了衣裳制外,汉服还有通裁制、分裁制等。
汉 服
过明兼即 四末以中 千清盛国 年初唐汉 的的。族 时“从的 间剃黄民 。髮帝族 易“服 服垂饰 ”衣。 ,裳汉 汉而服 服治以 延天明 续下宋 了”为 超至主 ,
汉服的特点:
交领右衽 衣裳为尊 系带暗扣
接下来 让我们从这十二个字里一窥 汉服的真貌吧……
【交领右衽】
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右衽:衣襟向右掩。 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 y 形。它是 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特点,因此成为了汉 族的象征符号。 汉服交领右衽只是一个总体的说法。汉服以交领为主, 还兼有——
汉族服饰知识
汉族服饰知识以下是关于汉族服饰的一些知识点:1. 起源与发展:- 汉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至周朝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服饰制度,之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服饰特点和变革。
2. 主要特点:- 上衣下裳制度:古代汉族服饰的基本形式,早期男性多为“上衣下裳”,女性则是“襦裙”等形式。
- 右衽:汉族服饰的一大显著特点是上衣的领口通常向右掩,称为“右衽”。
- 系带而非纽扣:传统汉服普遍采用系带而非纽扣来闭合衣物,体现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穿着方式。
- 五行五色:古代汉族崇尚五色(青、赤、黄、白、黑),并将之与五行哲学相结合,赋予服饰不同的象征意义。
- 礼仪性:汉服不仅注重实用和美观,更与社会地位、礼仪制度密切相关,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服饰规定。
3. 典型服饰样式:- 深衣:一种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服饰,春秋战国至汉代较为流行,后成为儒者的标准服饰。
- 襦裙:女子日常和正式场合常穿的服饰,包括上襦(短衫)和下裙,样式随时代演变多种多样。
- 曲裾、直裾:汉代流行的男女均可穿着的袍服款式。
- 对襟袍、圆领袍:隋唐至明清时期男子的常见服装款式。
- 马褂、旗袍:清朝以后汉族地区男性和女性分别穿着的代表性服饰,受到满族服饰影响较大。
4. 配饰与图案:- 汉族服饰常常搭配各种配饰,如巾帻、幞头、帽冠、腰带、佩玉、璎珞等。
- 图案纹饰富有象征意义,如云龙、凤鸟、花卉、山水、吉祥符号等,体现了汉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伦理、神话的理解。
5. 现代复兴:-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潮流的兴起,汉服文化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爱好者开始穿汉服,举行汉服文化节,推广汉服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汉代服饰
对襟襦裙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 ,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 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 、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 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 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 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 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 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 —— 汉服体系。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 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 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 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汉代服饰
汉服布料自黄帝以来有苎麻和蚕丝两种,总称为布帛,分别由 典枲、典丝执掌,另设掌葛征收做葛布的苎麻。葛布又称为夏 布,是丧服、祭服以及深衣的布料。夏布中的细密者称为紵丝 。木棉直至元代始从西域之高昌移种于陕、豫、晋、鲁、直等 北方地区。布帛根据纺织工艺、经纬组织可细分为锦、绫、罗 、绢、纱、绨、绡、绉、绸、缎等等。秦汉时期,除齐纨、鲁 缟享有盛名外,尚有吴绫、越罗、楚绢、蜀锦等名品。后来北 宋朝廷在东京设“绞锦院”网罗了很多蜀锦织工为贵族制作礼服 ,从而形成宋锦。明代建都南京,又形成了云锦。织金、锦、 罗、绫是最昂贵的织物,冕服用青罗衣、赤罗裳、赤罗蔽膝制 成。圆领袍官服则皆用绫。官服胸背就是用云锦中最精美的妆 花缎制作。 袄裙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汉服传统印染分为矿物染和草 木染。矿物染原料包括朱砂、石黄、空青、石青、胡粉、蜃灰 、炭黑。传统草木染材料包括:靛蓝、红花、乌梅、芦木、苏 木、黄檗、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 壳、绿豆粉等等。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 五行信仰。《尚书· 禹贡》上就有关于“黑土、白土、赤土、青 土、黄土”的记载。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 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 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 纁【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 、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 紫、绯、绿、青。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 【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夹缬、蜡缬和绞缬是汉服印染中独特的印花工艺。[17]隋炀帝 曾命令工匠印制五彩夹缬花罗裙,用来赏赐宫女及百官的妻母 。灰缬是唐代以降的蜡染替代品。蓝草染成的灰缬布料叫做蓝 印花布,古时称为药斑布。周礼还设立了“典妇功”、“缝人”等 职负责刺绣。《周礼· 画缋》中说:“五采备,谓之绣。”按不同 地区的传统习惯,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绣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 的粤绣,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汉民族服饰总体介绍
汉民族服饰总体介绍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汉民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古代汉民族服饰古代汉民族服饰主要有衣、裳、冠、履四件,其中衣和裳是最基本的服饰。
衣通常分为上衣和下衣,上衣有衫、褙、袷等不同款式,下衣有裙、袴、裤等不同类型。
裳是指裙子,女性常穿长裙,男性则多穿短裤。
冠是古代汉民族男女的头饰,不同的冠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履是指鞋子,古代汉民族鞋子的样式也有很多种类。
二、现代汉民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民族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汉民族服饰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时尚感。
女性常穿旗袍、中山装、长袍等,而男性则多穿西装、中山装、唐装等。
现代汉民族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款式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三、地域特色服饰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汉民族服饰也有各自的特色。
例如,北京的汉族传统服饰以宫廷服饰为主,华北地区的服饰则以平民装为主。
江南地区的汉民族服饰以绸缎为主要材质,华南地区的服饰则以丝绸为主要材质。
西南地区的服饰则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四、汉服复兴运动近年来,汉服复兴运动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传承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汉服复兴运动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服饰的细节和品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参加重大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为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汉民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不断与时俱进。
汉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汉族的服饰特点
汉族的服饰特点汉族的服饰特点是丰富多样、色彩鲜艳、讲究细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汉族作为中国的主要民族之一,其服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汉族的服饰以华丽、精美为主要特点。
在古代,汉族的贵族和皇室成员常穿着宫廷礼服,这些服饰通常采用丝绸、绢等高质量的材料制作而成,色彩鲜艳,绣花、金饰等装饰也非常讲究。
这些服饰展现了汉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尊贵地位的表达,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汉族服饰注重细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汉族传统服饰中,常见的有旗袍、长袍、褂子等。
旗袍是一种女性常穿的传统服装,它紧身修身,展现了汉族女性的曲线美和柔美形象。
旗袍的袖口、领口等处常常绣有精美的花纹,彰显了汉族女性的优雅和细腻。
而长袍和褂子则是男性的传统服饰,它们多样化的款式和剪裁方式展现了男性的端庄和稳重。
另外,传统的汉族服饰还常常配有特色的饰品,如发饰、项链、腰带等,这些饰品不仅能够增添服装的美感,还能够突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汉族的服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的地域广阔,汉族人民在不同的地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风格。
比如,北方地区的汉族服饰常常采用厚实的面料和暖色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而南方地区的汉族服饰则注重轻薄透气、色彩明亮,以适应湿热的气候。
在历史时期上,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汉族的服饰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人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总的来说,汉族的服饰特点丰富多样、色彩鲜艳、讲究细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汉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展现了汉族人民对美的热爱和对尊贵地位的追求。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族的服饰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民族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汉服基本形制
汉服形制的简介【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
【曲裾深衣】是汉服深衣的一种,秦汉时期常见服饰。
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
男女均可穿着。
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
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襦裙】中国古代人们的一种传统服饰。
也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
【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
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般称之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经历了隋、唐、五代才淡出历史舞台,大约有1000年的历史。
【对襟襦裙】则是襦裙的一类,其上襦为直领,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襦裙。
魏晋时期裙腰曰高,上衣曰短,衣袖曰窄;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衣袖加阔到二三尺。
隋代,上襦又时兴小袖。
唐代初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但盛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又转向阔大拖遝。
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
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朝鲜族女子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下裙为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婚后缠裙式。
【交领襦裙】是其中一类,其特点是上襦为交领。
交领襦裙在宋代颇为常见。
按风格分,可大致分为唐式交领襦裙,宋式交领襦裙、明式交领襦裙等。
与其它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面裁剪,多缘边,绸带系结;上襦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
大凡衣短则裙长,衣短至腰间,裙长至脚踝骨之下;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到臀至膝下,而裙露仅几寸,裙子不必显出特色。
汉代服饰
汉代服饰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
汉朝服饰不等于汉服,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
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一、汉代服饰制度的确立汉高祖刘邦本人对服装的上层建筑作用,开始认识不足后来才确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没有什么禁例。
“文景之治”时,由于社会上的服饰文化逐渐由位转奢,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工制、高贵的服装面料。
所以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
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
二、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据文献记载,汉代依照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制定流行的冠巾有20余种。
1.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
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寸(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
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
2.长冠:传说汉高祖刘邦做亭长时,常戴一种用竹子编制成的冠。
的天下后,仍十分喜欢常以为冠,故又称之为“刘氏冠”、“竹皮冠”、“高祖冠”等。
由于这种冠形似鹊尾,还有“鹊尾冠”之称。
东汉冠服制度为尊高祖,将长冠定为祭服。
3.委貌冠:又称弦冠,“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
凡戴委貌冠的官员,需穿玄端服。
玄端服是周代的服装,因而衣装颇为“整齐端正”,故称为“玄端”,是天子燕居、诸侯理事时穿的服装。
4.进贤冠:汉代文官、儒士、宗室成员所戴之冠。
此类冠由两部分组成,即起围发托冠作用的介帻和冠体的展筒。
民间服饰
一、汉族民间服饰汉族民间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
这可谓是整个中华服饰的脊柱。
总的看来,妇女穿上衣下裳服饰较多,而男子则以上下连属的袍服为主。
两种形制或交替使用,或并行不悖,熙来攘往渡过了几千年的岁月。
上衣种类较多,包括襦、半臂、半衣、背子、抹胸、腹围、比甲、对襟衣、衫子、长袄、短袄、云肩、霞披、兜肚、口围、马甲、坎肩、短袍、围腰等等。
至今在民间使用的仍有对襟衣、斜襟衣、袄、坎肩、兜肚、口围等数种。
不过,已经今非昔比,远失了古风时气定神闲的风采。
下裳有裤以及各种裙饰。
有些裙子名重一时,如月华裙、凤尾裙、石榴红裙、百鸟毛裙、马面裙、绣花裙等。
其中石榴红裙源起于唐,行止于近代,即使今日民间的婚俗中,业能寻其踪迹,生命力很强。
其裙初现,便留下了许多名句:“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白居易);“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李白)。
遥想当年,诸多裙饰,或简疏清秀,或多姿多彩,使中国妇女的传统风韵保持了数千年。
衣裳连属制的种类亦不少,大致有长衣、曲裙深衣、禅衣、长衫、宽衫、长袍、斗篷、旗袍等。
民国年间,长袍仍然是男子的主要服装,并有礼服性质,相比起来,旗袍在现代服装中也是一种独秀、血脉仅存了。
【名称由来】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
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现代称为汉服。
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到达鼎盛,相传汉人称谓由此产生,汉服亦由此引申而来。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族人从此形成。
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
汉族传统服装知识有哪些
汉族传统服装知识有哪些汉族传统服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由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优美的设计风格,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喜爱和传承。
汉族传统服装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人们向外展示自己身份、品位和层次的标志,成为了中国载入史册的文化传承。
一、汉族传统服装分类汉族传统服装主要分为男装和女装两大类。
男装包括长衫、袍、褂、披风、立领、马褂、绸衫、鞋子等,女装包括旗袍、襦裙、裙子、对襟衣、改良旗袍、长衫、绸裙、缎子、鞋子等。
每一种汉族传统服装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二、男装1、长衫长衫是男子传统服装中的代表,历史上也是文人、官员、士大夫的常装之一。
长衫分为单衣和绸襦两种,单衣一般由青绿色棉布制成,是民间劳动者和平民所穿的外衣;绸襦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正式服装,色彩多以黑色、灰色、深蓝色、鲜红色、墨绿色为主,款式通常以深暗色的细条纹为主。
2、袍汉族传统的袍一般由苏州绸制成,分为高袍和短袍两种,高袍多用于官员、士大夫的正式场合,并缀有金线、银线、彩线等饰物;短袍一般用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颜色以黑色、蓝色、浅灰色等为主色调,袍子下摆裁剪成四个莲瓣花饰边。
3、褂褂在历史上是官员、士大夫的正式服饰,通常采用厚重的绸缎、锦缎或者皮革制成,通常是袍外罩的一种类似上衣的外套,具有襟、扣等装饰,常被和、裤搭配着穿。
4、披风披风是一种通身遮盖的外衣,多用于寒冷季节,历史上多用于官员、士大夫和知名书画家等名流所穿,常被锦缨、金锁及其它装饰品点缀。
三、女装1、旗袍旗袍是中华民族传统女装中的代表,起源于清朝时期,是一种裙子式的长衫,通常由上限身的短上衣和飘逸下摆的长裙组成。
旗袍的特点是衣料柔软,裁剪严谨,活泼生动、充满韵律感,除了传统的黑、红、黄、粉色,现在还有很多颜色都可以选购。
2、改良旗袍改良旗袍是旗袍的现代版,突破了旗袍旧有的束缚,舒展性更强,同时更注重个性和时尚,通常去掉旗袍领子的高领,并采用现代化的面料和新款式的装饰,色彩也更加丰富多彩。
汉族服饰发式
汉族服饰发式汉族服饰发式介绍•汉族服饰和发式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汉族服饰注重色彩、款式和织造工艺•汉族发式注重发髻的形状和发饰的选择•汉族服饰和发式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和演变过程汉族服饰1.男性服饰–中山装:现代汉族男性常穿的一种正装,有色彩丰富的花纹–褂子:古代常见的上衣,通常以绢、丝为材质–衫子:古代作为冠服的一种上衣,有丰富的装饰和刺绣2.女性服饰–旗袍:汉族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流线型的款式,具有东方韵味–襦裙:古代汉族女性常穿的一种常规衣物,有多种款式和色彩–对襟衫:以对襟形式设计的上衣,给人端庄、雅致的感觉汉族发式1.男性发式–长发披肩:古代士人的常见发式,凸显文雅和温文尔雅的气质–髯须:古代士人常留的胡须,一种男性的标志–水波纹发髻:古代士人发饰的一种,以水波纹形状设计发髻2.女性发式–花环发髻:传统的女性发饰,将花环搭配于盘发上,寓意美丽和庄重–折扇发髻:古代女性发髻的一种,将折扇搭配于发髻上,优雅大方–牡丹发髻:以牡丹花为装饰的发髻,象征繁荣和美好现代影响•现代人们在特殊场合会穿汉服,并采用古代的发饰•彩色衣物和发饰的设计更加多样化,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汉族服饰和发式的元素也被运用于时尚设计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结语汉族服饰和发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汉族人民的历史和民族特色。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族服饰和发式都在承载着传统的同时不断演变与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所在。
让我们一起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汉族服饰和发式的文化,各地设立了许多相关的博物馆和展览馆•通过举办展览和文化活动,向公众普及和推广汉族服饰和发式的历史和价值•对于手工艺人和设计师来说,学习和传承古代的织造工艺和发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汉族服饰和发式的文化元素也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融合和创新•一些国际时尚设计师也将汉族服饰和发式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交流让汉族服饰和发式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未来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对汉族服饰和发式的需求和重视也在增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汉族服饰和发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创作者们应该保持创新意识,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推动汉族服饰和发式的发展与演变结语汉族服饰和发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曳撒
明代男子服饰,为皇 帝、皇子和文武百官 日常穿着,形制为交 领右衽,后面是一整 块,前面分上下两截, 腰部一下作马面褶, 左右有两片马耳
短打
粗布制成,分上衣下裤, 方便劳作、运动,农民、 儿童、武术界人士喜爱 穿着
半臂 齐腰 襦裙
袄裙
曳撒
短打
齐 胸 襦 裙
褙 子
男 子 道 袍
男子深衣一般是直裾, 大部分衣袖宽大
衣裳相连,象征天地合一 上衣四幅,象征四季 下裳12片,象征12个月 背部中缝贯穿,象征正直 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 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 下摆线水平,象征做人要公平 腰系大带,象征权衡
齐胸襦裙 (古称束胸襦裙)
高挑、雍容、大气
唐代盛行
齐腰襦裙
和服的布料讲究 平直,显得厚重, 一般用倭缎,比 较厚硬,而且布 幅很窄
配饰汉服的配饰很 丰富,有玉佩、宫 涤、香囊、中国结 等等,一般系在腰 带上,显得俏丽、 富于变化
和服的配饰很少,腰带上一般不系挂件
花纹汉服的花纹一 般是比较素雅的花 纹,分布均匀,显 得落落大方
和服的花纹形 成了日本民族 的特色,如菊 鹤樱花等,整 体形成跟衣服 配套的纹饰
本课程要求
• 点名制度,每节课开始时会点名,最终计 入总成绩,迟到一次扣5分,旷课一次扣10 分
• 学期成绩=平时考勤+平时作业 • 三次平时作业
本课程内容
民族服饰
民族节日
民族歌舞 民族饮食等
本课程期望
• 共同进步 • 共同学习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
不同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 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
男 子 圆 领 袍
女 子 曲 裾 深 衣
男 子 直 裾 深 衣
和服与汉服
汉服的线条是曲线,有些款式展开铺 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畅的 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很显身材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 展开铺平了都是直 线直角,像几个大 方块组成的,穿在 身上也都是直线条, 显得呆板拘谨,上 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下摆汉服的下摆 宽大,可以行走 自如,活动不受 限制
和服的下摆窄小, 走路只能迈小碎步, 活动受限制
腰带汉服的腰带 系在腰上,是束 腰的,一般在前 面打结,多余部 分自然下垂
和服的腰带又 厚又宽,在背 后打结,结很 大,以至于很 多人以为那是 个背包
布料汉服的布料 讲究轻盈飘逸, 高级点的可以选 择真丝作为面料
有交领和对襟之分
交领右衽,束在裙 子里面,用腰带齐 腰固定
对襟齐腰襦裙
衣领在胸前相 对而下,不交 叉,内穿抹胸 或中衣
男子圆领袍
产生于隋唐,唐代 男子主要服饰,后 世成为政府官员的 穿着款式,也常成 为汉族男子结婚的 礼服
褙子
衣长一般到膝盖, 两侧开叉,线条 流畅,显得身材 修长,婀娜多姿, 衬托出汉族女子 娴静温柔的一面
半臂 女士多为对襟, 衣襟相对而下系 在胸前 青春活泼,娇俏 可爱,少女、小 朋友喜爱的款式
男子道袍
明代知识分子最普 遍穿着的款式,领 子边缘镶有白色护 领,大袖收口,衣 身两侧开衩,里面 加了一块打褶的内 摆,可以遮挡里面 的中裤,也就是衬 裤
明制襦裙 (袄裙)
袄指有夹层或里 布的上衣,袄裙 的穿法是上衣穿 在裙子里面,下 面常搭马面裙和 普通褶裙
领口、袖口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 有镶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用 锦缎,显得有层次感。汉服的袖子下 边是弧形,长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 露手腕,显得大气
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 使用和衣身一样的布料, 袖口没有衣缘,显得缺 乏层次感。和服的袖子 是方形,长度不及手腕, 缝合,后面却开口,好 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 来缝上去的一样
韩服(朝鲜服)与汉服
韩服赤古里裙与齐胸襦裙
韩服马甲赤古里裙与汉服半臂直领 襦裙
韩服马甲赤古里裙与汉服半臂袄裙
汉服褙心与韩服马甲
汉服褙子与韩服阔衣
汉服长袄与韩服唐衣
汉族发型
唐 代 女 子
宋 代 女 子
明 代 女 子
民族文化
保卫民族文化, 民族的是世界的, 但民族的必须标志 中华民族
也不尽相同。
汉服历史
时间:夏商周时期~明朝 《史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及 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 周代——冠服制被纳入“礼治” 清初,服饰制崩溃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
1、“上衣下裳”制,裳指下裙
2、“深衣”制:上衣下裳缝连起来 3、“襦裙”制,襦指短衣 等等类型
上衣下裳连在一起 女子深衣一般是曲裾, 曲裾在秦朝之前到西 汉时期最为流行,一般 右衽 端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