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及城乡空间模式
陕北地区小城镇传统商业街空间形态研究
1 1 线状 空 间的特征 .
些地方发生变化 或者 持续 的发 生 变化 , 致街 道 空 间的 升降起 导
从 商业街空 间重 点路 径是线状空间 ,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连续 伏 。不同的空 间变化会带给人们 不同 的心理 感受 , 而增加街道 空间的情 趣性。5 混合型是指传统商业街空间的线形 同时具有以 ) 性和导 向性 。线状空间通过 节点 相互连接 , 使每一段线状 空间与
建筑 界 , 最终的结 局肯定是 现在建 筑界 流行 的一 句俗语 “ 世界建
筑一 大抄 ” 。
著 []建筑 学报 ,0 7 2 :99 . J. 2 0 ( )8 —0 [ ] 刘婉华 . 2 中国古典 建筑 的 自我认 同精神 之 美 学赏析 [ ]建 J. 筑 学报 ,07 2 :46 . 2 0 ( )6 —5
了否 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文艺界学习 , 允许各种 流派 、 各种风格建筑 的和平 共存 , 而不是 4 结 语
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 速腾 飞的时代 , 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
中国文艺界的百家 争鸣 、 百花 齐放 的氛围很好 , 一些争 鸣 技 术的革新 , 像 建筑 界的创新思潮正在 涌动 , 这是大势所趋 , 是符合 作品选 , 各个流 派 的作 品都有 , 有知名作 家 的, 也有不 知名 的, 总 客观规律 的 , 每个人都 阻挡 不了 , 既然 这样 , 现代人 应去做创新思 之, 他们 的作 品都有 自己独特 的东西 , 至于是好是坏 , 大家 都很难 潮 的弄潮儿 , 而不要在这 口干舌燥地 进行阻拦 、 进行批判 。 分辨 , 建筑也一样 , 的好坏谁也没有 一个 绝对 的标准 , 它 但是有 一 参 考 文 献 : 点可以肯定 , 如果 用一 条条不合情 理 的规范 、 原则 来约束 我们 的 [ ] 吴 良镛 . 筑理论 与 中 国建 筑的 学术发展道 路——新版 译 1 建
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米脂沟壑区为例
内容摘要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形态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表明 这些地貌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和尺度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发现地貌形态的类型和 地形起伏也具有分形特征。
内容摘要
在空间尺度转换方面,我们分析了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地貌形态的分形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观 察和分析的尺度有关。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进行地貌形态研究时,应注意尺度 转换的影响。
三、基于分形地貌的城镇空间规划方法
针对米脂沟壑区的地理环境和城镇空间形态,我们提出以下规划方法: 1、尊重自然: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合 理利用资源。在保留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发挥其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 城镇建设。
三、基于分形地貌的城镇空间规划方法
2、整体规划:虽然城镇空间被分割为许多小的区域,但整体上应形成一个有 机协调的整体。通过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 整个城镇空间的品质和活力。
内容摘要
总之,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转换的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地貌形态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为相关领域的深 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以其复杂的地理环境 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居环境问题逐渐 凸显,如土地利用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 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内容摘要
应注重典型案例的总结与推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规划 设计方法。
内容摘要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为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二是提高规划设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三是重视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将优秀案例进行总结 和推广,为其他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地区东部,部分集中在陕南地区中部。在数量变化上,低低类型的
区域由 2009 年的 5 个县域增加到 8 个县域。从地理位置上看,大
荔县、华阴市、蒲城县、潼关县等县域都位于西安都市圈的外围,
没有与西安直接毗邻,受西安高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比较小。其
136 2021年 11 期 总第 944 期
经济视野
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对象逐渐从省域经济向县域经济转 变。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的不断创新。随着地理信息技术(GIS)的运 用,评价指标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化。比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经验贝叶斯修正的 Moran’s I 指数、层次分析法(AHP)建立 的权重指标。除了指标的选择,分析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使用传 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来对空间差异的机 制进行分析。许多学者通过回归分析探索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李会等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和空 间极化现象。近年来,修正传统引力模型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研究 手段。孟德友等借助结合 GIS 技术的引力模型分析江苏区域经 济联系强度与方向。赵雪雁等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 经济联系并对修正模型进行了检验。
时间窗口为 2009 年 -2017 年。(由于白水县、富县、黄龙县、紫阳 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经
MK_14.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初探
2000N m432529468ÿ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初探白钰摘要:本文通过针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特征的综合研究,探讨地貌环境对于城镇空间的约束机制,分析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分布的耦合规律,推敲特殊地貌约束下城镇空间形态特征要素,结合数据分析、图形分析、拓扑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索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特殊地貌影响下的城镇空间发展适宜模式。
关键词: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约束河谷阶地耦合关系适宜模式中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发育最好、分布最广的黄土区域,是具有典型研究价值的区域。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地貌形态沟壑纵横,构成了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的特殊基质。
本文对于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条件约束下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演变发展的关联作用,并探索特殊地貌条件约束下的城镇空间适宜发展模式。
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环境特征1.1 厚积黄土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北部,属黄河中游地区,黄土连续覆盖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厚积区厚度可达100-200米。
该区域地表以200万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连续而深厚的原生黄土为自然特征,经过数百万年流水作用,形成千沟万壑、河谷纵横的地表形态。
1.2 沟壑纵横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形态主体为“峁一沟相间”沟壑纵横的破碎地貌,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地表最为破碎的地貌区。
该地貌类型由黄土梁状丘陵、梁峁状丘陵、黄土覆盖的基岩山地、黄土梁墹和小块破碎塬与分割它们的沟壑等地貌类型共同组成,地表河沟谷地发育,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约为1:1,地面支离破碎,沟壑密度达4-8km/km2。
1.3 河谷地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在多级支状河流影响下,普遍发育河谷阶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谷地貌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结构松散,在水系的作用下,该区河谷空间平面上呈现树状形态的多等级川道地貌结构,而河谷剖面呈现“U”形、“V”形空间特征。
陕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陕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作者:史仙妮马勇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2期史仙妮,马勇(延安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陕北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陕北经济发展的新“瓶颈”。
本文从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农村城镇化角度出发,研究陕北城镇化问题,分析陕北农村城镇化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陕北农村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战略方向、战略方法和战略措施,探索促进陕北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战略;陕北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4-0042-02一、陕北农村城镇化的现状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国土面积约计8.1万平方公里,有耕地约2000万亩,两市下辖25个县、区,随着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陕北农村城镇化和其他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镇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缓慢。
1、城镇数量不断扩大,但规模太小1978年全省仅有10个建制镇,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两市主要以行政职能为中心,设有23个县城。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陕北农村城镇建设更是步入了有序、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榆林和延安两市现辖2区23个县城,194个建制镇,已经形成中等城市、重点县城、一般县城、建制镇4个等级结构,城镇化体系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但是,在现有的194个建制镇已经平均建成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的仅有9个;现有的23个县城中,有15个城镇人口规模小于5万人,目前还没有超过10万人的县城,建成面积也很有限。
2、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但总体水平仍偏低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城镇化水平从1978的13.8%提高到2009年39.6%,年平均增加0.9个百分点。
陕北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空间协调程度研究
城市人 口聚集、 经济活动 以及城市景观的变化等一系列 人类活动对 生态环 境 的影响。因此 , 人 口城镇 化水 从
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 同时城市化过程也受 到资源
平、 经济城镇化水平和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 3个层面来
条件 、 生态环境问题 的严重制约 , 快速城镇 化与愈益脆 衡量综合城镇化水平 , 中, 其 经济城镇化 指非农产值 占 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日益尖锐 , 严重影响了陕北的 区域 G P的比重, D 衡量城镇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在遥感 影像 以及社会经济 统计资料 程度 ; 地域景观城镇化指城镇 用地面积 占区域土地总面
(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 西安 7 0 6 ) 10 2 摘要 :运 用 GS技术 , 1 m X m格 网为基本评价单元 , I 以 1 k k 计算 了陕北的城镇化 水平指数和生 态环境质量指数 ,
并 系统地分析 了两者的空间协调程度。结果表 明: 1 陕 北城镇 化水平 和生态环境质 量整体偏低 。在 空 间分布上 , ()
作者简介 : 周忠学 (9 2 , , 17 一) 男 甘肃 崇信人 , 副教 授 , 博士 , 主
析陕北城镇化水平 的空间特征( 1 图 )。
要从事区域经 济发 展、 源环境 评价 等研究 , Ema )huh @ 资 ( — i zozx l
s n . d . n n u eu c 。
12 陕北城 镇 化的空 间特征 .
12 1 陕北人 口城镇化高水平区域主要 沿河流和交通 ..
第 2期
周忠学 , :陕北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空间协调程度研究 等
.1 5 ・ 3
水平低 的主要有黄龙 、 横山 、 志丹 、 靖边 、 吴起等区( , 县) 建设用地比重不足 1% , 0 土地城镇化水平很低 。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探索——以延安为例的开题报告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探索——以延安为例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贫困地区之一,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城市化进程缓慢,空间结构也受到了限制。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扶贫工作的政策不断推进,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城市空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因此,对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探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延安市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发展历程、空间结构模式和特点,探索其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和优化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背景和现状分析:概述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究其城市化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特点分析:通过对延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并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机制。
3.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和优化路径探索:在深入分析延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其城市化发展趋势和规划目标,探索其城市空间优化路径和可行性方案,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方法上,本文将运用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统计数据等材料的分析和对相关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合,以及对城市规划政策的解读和分析等手段,来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达到论题的研究目标。
三、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深入掌握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现状和问题,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2.探索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特点,对于理解其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掌握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对延安市的实证研究,得出其城市空间优化路径和可行性方案,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摘要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它既节能、节地,又冬暖夏凉,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
然而,一项中国建设部课题的实地调查表明,这种传统建筑形式正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
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診\-因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以陕北延安的两个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传统窑洞民居如何通过在建筑设计中改善采光、通风和功能分区、在住区规划中变分散为集中等手段,在延续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更加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窑洞民居城市化更新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①。
这个过程带来了种种矛盾和问题。
笔者在一项中国建设部课题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对陕北地区窑洞传统民居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独特的黄土窑洞建筑正在消失,窑洞民居的文化蕴涵正在淡化。
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建造历史,它不仅凝结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具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许多特点。
本文从中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和窑洞民居建设的相关分析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既能延续窑洞传统优势和特色,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型窑居模式。
1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的发展现状1.1 陕北地区窑洞概况窑洞是适应我国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而产生的特殊建筑形态,主要分布在陇东、陕北、豫西、晋中南、冀北等地区。
在陕北乡村居住建筑中约90%为窑洞建筑,最常见的是用砖或石材建造的靠山窑,约占总数的70%以上②。
窑洞建筑就地取材、建造方便、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
其内部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冬暖夏凉、节能节地。
窑洞虽然有诸多与环境相适应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室内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缺陷。
人居环境参考书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内容简介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本书借鉴流域生态治理等相关成果,从黄土沟壑隐含的传统聚落基因入手,着重揭示具有原型价值的陕北河谷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历程、特征和规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小流域乡村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改进模式等,力图对陕北以及其他流域河谷地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地域性城镇化途径探讨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周庆华,1959年出生于河北盐山。
198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大学期间与同学共同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在这一赛事中获奖;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建设部、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评优以及各类竞赛、投标等奖励二十余项,如《陕西省秦渡镇规划》、《宝鸡市总体城市设计》、《兰州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预测长远,决策近期》、《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等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出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一部:主持或参与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目录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问题1.2 研究方法与框架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2章陕北人居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2.1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征2.2 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变迁第3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与解析3.1 演化历程3.2 演化阶段3.3 演化分布3.4 演化方式3.5 演化特征3.6 演化结构第4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生态动因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问题第四纪广阔的黄土堆积,让鄂尔多斯高原最终被深厚的黄土覆盖,200多万年的风雨侵蚀,给这座高原留存下沟壑纵横的痕迹;第四纪人类时代的到来,让黄土高原成为哺育文明的摇篮,5000年上下黄帝及其子孙们的奋争,使这块土地遍布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遗迹。
基于分形理论的陕西省城镇体系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
基于分形理论的陕西省城镇体系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
王伟平;师谦友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09(25)11
【摘要】应用分形理论对陕西省城镇体系进行了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通过分析其规模结构探讨了目前该省的城镇体系特点,再应用关联维数分析了陕西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其结论为:陕西城镇体系分布符合分形特征;首位分布明显;城镇规模等级体系结构不平衡;空间分布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城镇体系结构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导致陕北和陕南经济落后于关中.针对上述分析,提出陕西省未来的发展建议:加快完善城镇道路体系,提高通达能力;继续推进"一线两带"建设;陕北以资源深加工为主体,做大做强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红色旅游;打造秦巴山区城市圈(带)和经济带,以实现关中、陕北、陕南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总页数】4页(P979-981,1046)
【作者】王伟平;师谦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41)
【相关文献】
1.基于分形理论的晋南城镇群等级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 [J], 李洁;张杜鹃
2.基于分形理论的兰白临定簇群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J], 唐相龙;仲亚男;王兴琪;程胜龙
3.邛崃市城镇规模与空间体系分形特征研究 [J], 陈一;干晓宇
4.川中丘陵地区小城镇规模与空间体系的分形研究 [J], 唐彬杰;林先成;肖宏芝
5.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陈建设;朱翔;徐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北黄土沟壑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研究——以子长县城为例
陕北黄土沟壑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研究——以子长县城为例刘康宁,王哲,马文嘉摘要:本文从整体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子长城区适宜性空间形态”,运用“因子+叠加”的方法建立了UGB划定模型,然后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规模的预测与现状的发展条件,结合UGB,提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最终构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适宜性空间形态。
深入的进行了“基于现实条件的城市内部适宜性空间形态研究”,从功能构成、空间结构、空间网络等五个方面深入研究其适宜性空间形态。
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交通系统评价的空间形态优化”,运用交通分析软件TransCAD,在合理预测城市未来居民出行分布基础上,对交通路网进行优化。
城市对外交通组织以及内部道路系统优化的同时优化了城市空间形态,使得原有的“带状+组团”的空间形态优化为“环状+组团”的空间形态。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空间结构;交通组织1 陕北黄土沟壑区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陕北地区大部分属于黄土沟壑区,特殊的地貌环境决定了该地区典型的带状河谷型城市形态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县城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快。
但是本区域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并不充裕,城市空间的生长受到地形地貌条件限制,城市建设用地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性日益加剧。
受到地形地貌影响,黄土沟壑区城市现状空间形态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典型的结构类型:表格 1 黄土沟壑区现状空间形态黄土沟壑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导致城市发展相对被动,也成为其城市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发展被动的沿着狭长的川道进行,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带状形态,导致城市横向交通压力过大,中心感不强;由于建设用地缺乏,城市的用地布局比较局促,各类用地混杂,城市的功能在一个拥挤的空间中展开,城区内缺少必要的绿地,缺乏开敞空间;各类工程管线、铁路、过境交通挤占城市建设用地,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生态景观呼应不足,城市环境缺乏特色。
浅论陕北山区居住区聚落空间的营造设计——以延安某小区为例
规 划 设 计
1 . 规 划 结 构 形 态
共空间 的景观 连为一体互相渗透 , 从而形成 园区点 、 线、 面组合 起 来的完整 景观体 系。
5 . 增 近邻 里 关 系 . 实现 “ 归属 领 域 ”
随着社会 阶层 的分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邻里交往范 围和 交往空间也 产生 明显变化 ,居住 的私密性加强 ,而邻里交往减
该基地内以混乱 的农村 自建房为主 , 周 围为山地 , 自然地形 中植被茂密 , 生态环境保持较好 , 交通便利 , 小 区幽静闲适 , 相对 独立 的环境 , 内部 宽大绿地 的美景 , 造 型典 雅的设计 , 先进完善 的配套设施 , 形成一个集居住 、 消 闲、 娱乐 为一体 的居住小 区。
2 . 基 地 现状 用地 评 价
院落 绿地 , 适 宜学龄前儿童使用 , 这 里靠 近家 门, 无 机动车 干 扰, 大人看得见 , 较为安全 。绿化 以草坪为主 , 配以灌木 、 少量造 型优美 的乔木 。规划设计 上考虑为年长 的老人和儿童设置 专用 场地, 与穿插 到绿阴 间的坐凳 、 石桌、 沙坑 、 铺 地等设 施成 为一
规 划 理念
本小区规划力求 为居 民创造宜人 的景观环境 ,运用城 市设 计的理论和方法 , 对小 区的室外环境 进行研究 和处理 。 充分利用
小 区内的绿化对外部环境的作 用至关 重要。树种选择应 以 适 合当地 自然条件 、 四季 常青为原则 , 少量采用一些 形态优美 、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
CATALOGUE目录•引言•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研究•规划方法与策略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研究背景与意义010203城市化进程加速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法,以促进该地区城乡的和谐发展。
研究问题在西北地区的大城市周边,如何有效地进行城乡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保持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性?0102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提出规划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可以概…研究方法与框架030405分割管理资源不均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现状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础设施差距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滞后于城市,这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口流动与管理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同时也造成农村人口的流失和老龄化问题。
土地利用冲突土地利用产生冲突,导致农村土地流失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破坏。
1西北大城市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23西北地区的大城市区通常位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更为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城乡一体化规划需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历史文化保护西北大城市区通常具有多元的民族构成,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民族特色与民族融合,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民族多元性空间模式定义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是指城市与乡村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结构、功能布局和相互关系的综合表现形式。
空间模式理论空间模式的研究涉及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常用的理论包括中心地理论、城市扩散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
空间模式的概念与理论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例,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空间模式演变、特点与问题。
国外案例选取欧洲、北美、亚洲发达国家的典型城市,探讨其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国内案例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VS适用于西北大城市区的空间模式提紧凑发展型空间模式生态廊道型空间模式产城融合型空间模式交通导向型空间模式城乡规划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综合规划方法比较优势方法社区驱动方法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密度,促进城市功能与乡村功能的紧密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研究综述侯俐爽【摘要】通过分析国内近年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背景,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解析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设想.【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综述【作者】侯俐爽【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陕北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陕北百姓在该地区艰难的生境条件下将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社会历史等特征与黄土高原地形、气候等进行融合,自下而上地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居单元——乡村聚落,其特征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引起了国内建筑学及城乡规划学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1 乡村聚落的研究背景根据聚落发展定位的不同可将乡村聚落分为普通聚落、“美丽乡村”“传统村落”①。
本文中的普通聚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来说,该类聚落未实施明确的发展规划,聚落呈无序自发展状态;美丽乡村是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而选出的示范村落,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的更新策略方面,尤其以乡村旅游为典型;传统村落属于乡村聚落中传统风貌特征明显且保存完好、历史文化浓厚、民俗文化典型的一类,是国家为保存、修复国家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俗文化,保护民俗历史而选出的典型聚落。
随着近年国家倡导的传统村落申报与评选,在各领域掀起了研究“传统村落”的热潮。
1.1 研究对象陕北地区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多以某大范围自然区或行政区划进行限定。
甘枝茂等人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得出乡村聚落分布不均匀、沿枝状河谷呈递减的特点[1]。
王林林、路春燕等以延安市安塞县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分析聚落的分布及形成机制[2]。
近年研究的视野逐渐从整个黄土高原大范围的宏大叙事转向以某个聚落或某个庄园为研究对象,趋向于微观剖析,如宦烨晨的硕士论文以陕北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探析陕北乡村聚落乡土景观的保护发展可能性[3]。
陕北构建合理城镇体系的建议
52 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规模,不顾
财力, 片面求大, 盲目发展。提出
至 制大城市发展的相关对策。 因此, “ 把 榆 林 城 市 规 划 面 积 扩 大 ,
89
!"##$%&!’$(")(&*+,*-$-.’+/01223
!"##$%&’"(#$)($
少要按 !"万人口进行规划” 的专 家意见,似是不符合国家城市规 划的既定方针和科学发展观的。 建议榆林根据地区产业发展, 对 现有城市在人口及公共设施规模 合理发展的同时,对之实行科学 规划管理,使之成为现代化的不 失其为地区中心城市和煤化工、 石油化工城市的鲜明功能。 省 “ 十一五”规 划 提 出“ , 加 快小城镇建设,以县城和中心镇 为重点” 的发展思路, 是完全正确 的。 《 规划》 提出 “ 构建合理的城 镇体系” , 我以为其基本点就是上 述产业基地科学规划布局的这些 工业城镇, 与榆林、 延安这两个中 心城市,构成卫星城与母城的科 学联系体系,其间通过便捷的交 通、 物流及信息网络, 组成一个有 机的城镇系统工程。陈德铭省长 在 #""! 年全球财富论坛上将这种 城镇系统结构妙喻为“ 共同组成 一个星系” , 超大城市、 大中 城 市 和小城镇 “ 西安似太空的恒星、 行 星及其卫星” 的精辟论述, 是再恰 当不过的。 四、榆林中心城市的城镇化 架构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几个产 业区的分布。以榆林为核心。近 期两次去榆林现场,知榆林市规 划将建成 $% 万人口的陕晋蒙宁毗 邻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并在规划架筑以城市为中心的该 地区结构完整的城镇体系。这一 规划构图是合理可行的。中心城 市按约新增 &’ 万人考虑,也是符 合实际的。 、 以煤基烯烃 ( ()* ()+)产 业为龙头的榆神、榆横两个大型 煤化学工业区和煤液化等产业及 其它几个产业区产业布局总体规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研究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研究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研究摘要: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农村聚居空间模式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背景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居空间呈现出多样化和分化的趋势。
同时,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聚居空间的模式。
本文基于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状况,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该地区的农村聚居空间模式相对简单。
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陕北地区的农村聚居空间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的演变和特点。
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的演变1. 农村聚居点的多样化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居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集中聚落模式逐渐被较为分散的分散居住点所取代。
原本以农田为中心的骨架结构逐渐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道路为纽带的点状分布。
2. 农村聚居空间的分化在过去,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农村聚居空间相对均匀,居民之间的距离较近。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田的规模逐渐扩大,聚居之间的间距也越来越大。
同时,人们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城市化的影响导致了农村聚居空间的分化和聚集化趋势,出现了一些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聚居区。
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聚居空间模式的特点1. 农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农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摘要】基于对陕北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历程的分析,深入认识密集河谷地貌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解析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作用,探讨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方式,并提出陕北黄土高原城乡空间统筹模式构想,表明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化途径应该具有不同地域特色。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空间形态;演化模式SPATIAL STRUCTURE OF TOWNS IN NORTH SHAANXI: EVOLUTION AND MODE ZHOU Qinghu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mode evolu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 Shaanxi,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explores the effe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spatial mode evolu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then discusses the ways of the spatial mode evolve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It puts for-ward an urban-rural integrated spatial mode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 Shaanxi.KEYWORDS: human settlements; ecology; spatial mode; evolution mode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从石器时代起,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的活动足迹。
先民的世代繁衍遗存了黄河流域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的一系列原型性实证,而这一演化历程直到今日仍在进行。
从先民的穴居到窑洞的变化,从河谷阶地的原始遗址到流域体系的城镇乡村,这有史以来形成的演化轨迹基本上保持着连续的进程,隐含着珍贵的人居环境原始基因。
然而,这一过程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逐渐显现出急剧的变化,这是陕北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深入认识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历程,探询其内在规律,会促使我们对人居环境的生成与发展产生更本质的理解,并引导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的发展更加合理。
1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考古挖掘表明,在陕北黄土高原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中,有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森林猛兽化石的存在,说明当时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森林广布。
处于无定河上游红柳河流域的鄂尔多斯河套人遗址是陕北旧石器时代典型代表,而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达上千处。
众多人类聚落遗迹都分布在大河的主要支流河谷二级阶地上①,既有近水之利,又无洪水之患,同时日照充足,地形适宜,物种多样,茂密的林地宜于狩猎,肥沃的土地宜于农耕。
2004年7月在陕北吴堡县最新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所在的青河沟,是一条直接汇入黄河的小流域,而这一河谷中迄今为止已有三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所有聚落均具有背风朝阳、山水皆宜的选址特征,让我们相信中国传统风水的基因不仅在这里发育,而且依然广泛存在于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之中。
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人们必须充分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这些河谷遗址表明,它们是人们首选的居住地。
在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艰苦,先民们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生存空间,陕北地区窑洞的雏形和凿井技术已在这一时期产生②。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居点逐渐由近河处向远空间扩散,由自然条件较好的开阔河谷向自然条件较差的细小支流河谷扩散,既表明随着人类利用自然陕北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及城乡空间模式周庆华【作者简介】周庆华(1959-),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收稿日期】2005-01-14【文章编号】1002-1329(2006)02-0039-07【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小城镇规划S m a l l T o w n s P l a n n i ng40(时称原水)河谷,而是从高奴直接北上到达上郡肤施(图1)。
隋唐时期,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分布产生清晰的变化,即从洛河至无定河河谷形成了城镇相对集中的发展轴,这应该表明秦汉古道由于水土流失等生态因素已不及无定河谷通畅。
北宋在陕北横山沿线地区修筑了许多军寨、城堡,这些军镇既是攻防基地,又是地域管制中心,还是民族商贸活动集市所在,故成为日后城镇发展的基础,如绥德军(今绥德县)、克戎寨(子洲县)、米脂寨(米脂县)、定边军(定边县)、威羌寨等。
防护目的从城名上可见一斑,复合功能又使其中一批寨堡成为长久的村镇或城池,形成了横山沿线城镇带。
明清时期,陕北城镇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已基本与现代相一致,即沿洛河—无定河河谷是陕北人居环境分布主轴;由延安向西北引出保安、吴旗镇(今吴旗县)、定边轴;沿长城一线则集中了河曲、神木、榆林府、鱼河堡等城镇,形成更加明确的人居带。
2 陕北人居环境宏观空间形态结构经过长期演化,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分布在宏观上逐渐形成了沿洛河—无定河河谷的发展主轴,同时,又逐渐演化出“Y”形结构及其变化形态。
这一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生态、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一定的变化。
概括来说,长安正北方向经洛河河谷到达延安又东、西分向北上穿越横山的“Y”形河谷通道是纵贯陕北核心地区的最重要通道。
延安置于“Y”形交汇处,基本是由长安出发北越横山的必经之路,可见其形势之重要,区位之优越。
因此,延安设治所久远,为历代重视,尽管发展空间有限,但却是陕北最古老的城镇之一,始终为人居环境重要发展地,与无定河、洛河、延河沿岸其它重要河谷城镇一同构成以河谷体系为依托的人居环境枝状空间形态框架。
由延安北行有两个方向:东北方向经无定河谷通道从横山的东端绕过横山;西北方向经延河、周河、西川河、杏子河等河谷从横山西部穿越;还可经志丹至白于山,再过芦河、红柳河河谷从横山中部穿越。
延安向南则经洛河河谷,进铜川金锁关而达长安。
与延安西北方向相比,较为开阔的无定河河谷故道更显通达,成为历代重点防卫之地。
始自隋唐时期,无定河河谷开始呈现人居环境集中分布的趋向,到宋代实行“筑城攻城,移寨攻寨”战略,使得这一通道上先后出现的清涧、绥德、米脂等城寨得到重点加强。
无定河—洛河主轴发育生成的前后过程充分反映了自然生态环境变迁与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紧密关系(图2)。
陕北城镇人居环境“Y”形空间形态演化总体上呈现以下阶段:(1)由整个地域“棋盘”关键点“棋子”(如高奴、肤施)——起码在历史上具有区域全局意义图1 西汉时期由高奴直达上郡肤施的城镇交通轴Fig.1 Town transport axis from Gaonu to Fushiin Xi Han dynasty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
能力的增强,人们可以逐步离开河岸,也说明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自然资源获取量的降低,人们不得不向低适宜区域扩散的趋势。
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由高生态适宜性地区向低适宜性地区扩散的过程,如果自然生态条件自身发生变化,对自然资源的重新利用分配依然遵循这一原则。
夏、商、周时期,陕北地区出现了一些部族、方国、采邑等。
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一些城市的雏形已形成,如现今延安所在地战国时归属魏国,已是当时该地区的人居中心。
秦代,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关中的建立,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使得陕北人居环境得到全面发展,是今日许多城镇的形成期。
秦始皇为北拒侵扰,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加强陕北地区统治,设置郡县,开拓交通,其中由咸阳出发经上郡直达黄河北岸云中郡的驰道是贯通陕北,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同时也促进了沿途军镇、堡寨发展的重要道路。
在已发现的秦驰道遗址沿线,依然能见到不少城镇遗迹③。
西汉时期陕北城镇数量明显增加,城镇主要集中在洛河沿线及高奴(延安)至肤施(现榆林附近)连线上,交通与城镇发展轴并非如今通过无定河41的“棋子”的发育开始,展开城镇人居环境成长历程,秦之前属于这一阶段;(2)带有南北指向的散点分布阶段,如上郡、阳周、平都、高奴等,西汉属于这一阶段;(3)逐渐显现与清晰化的南北向轴线分布阶段,即洛河—无定河轴线,主要城镇有银城、儒林、开疆、雕阴、绥德、延安(现延长)、肤施等,隋代是开始这一阶段的时期;(4)形成以“Y”形为主体特征的枝状结构阶段,宋代至今是这一时期。
3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方式3.1 集聚:人居点在一处生成、生根、生长这是陕北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的典型方式。
从有关史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城镇从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人居点的生成历程,跨越数千年,历经各朝代,先民定居的场所逐渐生根、生长,成为农耕时代的乡村,战争时期的兵镇,今日的城镇。
目前陕北主要城市几乎都是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处,如榆林、神木、清涧、米脂、绥德、延安等。
说明这些地区远古时期就是适于先民生活的地方,也说明自然生态基因对于人居环境生成与发展的重要性。
最初被远古人类选择的自然环境适宜的居住地,在自然生态没有重大灾变的情况下,尽管也有许多人居点并未延续,但多数地区是人居环境相对较好的生长之地,许多率先发展成为城镇,并始终保持着本地区最高等级人居环境的形态,延安、延川、延长、清涧等城镇均是典型例子。
延安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聚居,秦、汉称高奴,隋称肤施、历经唐、宋、元、明、清,连绵持续至今,显示出延安区位优势和内在发展动力所引导的人居环境发展历程。
西安附近的沣河两岸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集中,聚落分布密集。
几千年后,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沣、镐京城所在地,显示了人类居住地在适宜生态环境中的集聚与演化。
3.2 漂移:人居点由一处转向另一处人居环境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被附近一处新的人居点所取代,使得最初的人居点萎缩甚至消失。
两个人居点由于区位基本相同,其职能往往很接近,在区位中发挥的作用也很相似,因此似乎是原初人居点“漂移”至新的地点。
这是一种较多的现象。
秦代上郡治所肤施位于现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唐、宋时称银州,始终是北部最重要城镇。
明清时期,与横山长城一同构成军事防卫整体的边城榆林卫出现,取代银州成为北部重镇,银州逐渐退为二级边镇,直至今日的鱼河小镇。
可以说,北部重镇的区位职能已在明代逐渐由银州漂移到榆林。
现在,榆林不仅是陕北北部的中心城镇,而且具有成为更大区域之中心城镇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