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农村初中留守少年辍学问题研究模板
辍学生调研报告范文
辍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然而,辍学现象在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辍学生的情况,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进行了该项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辍学生的主要原因。
2.分析影响辍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3.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解决辍学问题。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75%。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辍学原因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辍学原因分为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
- 个人原因:包括学习压力过大、兴趣缺乏和学校适应问题。
- 家庭原因:家庭经济拮据、家庭关系问题和家长教育观念问题。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个人原因占比较大,其中学习压力过大占比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承受而选择辍学。
2. 外部环境因素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辍学有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 缺乏教育资源:某些地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导致学生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
- 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可能会选择辍学去工作。
- 社会影响:社会对文凭等学历的过度重视,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业丧失兴趣。
3. 干预措施为了预防和解决辍学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干预措施:- 学校加强关心关爱,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压力问题。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继续学业。
-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教育差距。
-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高他们对未来发展的认知。
- 改变社会对学历的过度重视,推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学业压力是辍学的主要原因,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对学生的辍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希望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减少辍学的发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课题调研材料(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我乡现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3所。
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等四率都能达到“普九”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却不容乐观,因此控制初中学生辍学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难点。
现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对策如下:一、基本状况及原因分析为了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我乡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有效制止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现象。
免除杂费和课本费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对农村“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学生迅速得到了减少,但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峻。
还是低水平、低质量的普及。
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社会原因:(1)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是人人皆知,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神奇光环已成为历史,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学生与家长普遍认为上学不上学一个样,都是自谋职业,打工挣钱,迟上班不如早打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放松学习,家长疏于管理,导致辍学率的上升。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网吧、赌博、娱乐场所、不健康的书刊、光盘、烟酒店星罗棋布,一些个体业主不顾有关的法令和制度,引诱少年儿童低级消费,牟取利益。
加上初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很容易迷恋这些场所,一旦着迷,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下降,最终导致学生辍学。
现在老师们十分担忧的一件事:五天学校教育,不如两天社会刺激,这就是所谓的“5+2=0”效应。
(3)执法不严是学生辍学的又一个因素。
《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让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长有施教的权利,学生有学习的权利,但是家长不让子女读书,孩子不愿意上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怎么办,谁来管,该管的不想管,想管的无权去管,只好让学校或教师三番五次去做劝返工作,造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被动局面。
家庭原因:(1)家长外出务工带来的影响。
对农村初级中学辍学现象的调查研究
对农村初级中学辍学现象的调查研究王国明“辍学”一直是农村初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成败。
各农村初中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八、九两个年级,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我在农村初中工作了二十多年,对辍学学生进行了大量走访。
我认为造成农村初中辍学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是孩子赖以生存的温暖港湾。
家庭中父母的文化道德素质,感情的好坏,经济状况,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1.1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不同,道德素质不同,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态度也不同。
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文化水平低,头脑中存有读书无用的落后思。
还有部分家长好逸恶劳,甚至染上赌博、好吃、好喝等不良习气。
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进心不强。
到了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家长往往不支持孩子读书,认为孩子长大了,反正考上大学也无望,不如早早下来挣钱。
这就造成了不少的农村孩子,未完成义务教育就流向社会。
这是目前农村初中辍学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样的家庭,司法部门、派出所、学校应携起手来,定期家访,对家长、孩子说服教育,让他们明白未完成义务教育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这样就能使不少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1.2家庭中父母离异,如果对孩子缺少关爱,也能造成孩子辍学。
父母离异,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这部分学生往往缺少父母双方的关爱,再加上监管不力,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成为“问题”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最终导致辍学。
1.3贫困也能造成一小部分学生辍学。
由于天灾人祸、疾病、残疾等能使许多家庭负债累累,如果对这部分家庭的孩子救助不及时,关心不到位,也能造成他们辍学。
随着“两免一补”和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再加上政府对贫困生的救助,就能使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2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如果学生因某些原因对这个场所产生厌烦心理,就容易导致辍学。
一种情况是教师体罚或者讽刺挖苦学生,造成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另一种情况是打架、敲诈等校园暴力行为;第三种情况是部分教师不遵循教育规律,作业过多,学生学习负担重,班内排名次,给部分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许多农村中小学生频繁辍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本文将从问题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首先,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原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通常比较困难,家长无力支付学杂费、购买学习用品,或者存在没钱供孩子上学的情况。
此外,农村父母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他们需要孩子帮忙赚钱或承担家务,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时间。
农村学校资源匮乏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无法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这让一些学生失去了对农村教育的信心,选择辍学。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一,辍学会加剧农村教育的不均衡。
农村地区人口众多,辍学学生的增加将导致人均受教育机会减少,教育资源不均衡加剧。
第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会增加农村青少年就业难的问题。
辍学的学生失去了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将来在就业市场上往往更加困难。
第三,农村学生辍学容易滋生社会问题,辍学学生容易陷入犯罪、堕落等社会问题,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一,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增加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补助,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执教。
第二,通过建立完善的资助机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设立农村教育助学金制度,提供资金资助给贫困学生,保障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前学习一门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使他们更加关注子女的学业,引导他们将子女送回学校。
在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农村初中留守少年辍学问题研究】辍学少年
【农村初中留守少年辍学问题研究】辍学少年一、留守少年带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大量农民工选择出guo 或到沿海发达城市务工,其子女多数留在户籍所在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长辈共同生活,由这些长辈负责抚养和教育管理,这样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少年[1],在学校被称为留守学生。
随着留守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成长环境特殊,缺少亲情关爱,加上隔辈老人或其他亲属对留守学生的照顾也多数限于吃饱穿暖,无力顾及其他,导致留守学生的监护权、教育权的缺失。
这些正值生理、心理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极易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对三所城郊农村初中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在校学生1068人,94%的学生农村,其中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达764人,占在校生的72%,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572人,占在校生的54%。
一些基本调查数据见表一、表二。
从校方了解到,在学校里,“留守学生”几乎等同于“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功能的缺失,现已成为目前农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1.学习成绩下降,厌学大多数留守学生自己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双亲不在家,无人约束和管理所致。
同时长辈或同辈外出打工挣钱的示范作用对他们也起到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不思学习,向往外面精彩繁华的世界,希望早点脱离单调乏味的学校生活。
而在学校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而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
长此以往,形成了“马太效应”,成绩较差的留守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2.心理健康失衡,逃学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时常会感到孤独无助,遇到心理问题无处倾述,得不到正常疏导,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
大多数留守学生要么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自卑感较为明显;要么焦虑心理突出,自控能力较差,冲动易怒,放任自我劣习等,各种心理问题不一而足,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逃学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五篇模版]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五篇模版]第一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张朝鹏摘要:农村中学出现较多的厌学辍学,是因为升级制度;是因为单调的校园环境;是因为单调的课堂、教师;是因为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是因为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
要振兴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就要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文化。
关键词:农村辍学升级制度农村文化试看我们某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情况吧!一个年级的学生120人以上,单文化课门门及格的学生不超过6人,全科几格率不超过5%。
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诸君想一下,有多少学生跟不上,有多少学生只是在“熬”日子,调查学生,无非两个原因:“跟不上!”“没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农村教育出现什么问题?是谁抛弃我们的原本可爱的学生呢?是谁?是我们的应付性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中小学升级制度。
当今的中小学校中,一年级入学后,不论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一律大推大拥升入高一年级,直到初中毕业。
我想这是有违班级授课创立的本意的。
没有基本的合格升级制度,学生没有合格意识,没有合理的留级制度,部分学生就没有“补牢”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学生因为种种情况没能完成学习任务,却被形式的推入高一年级,而这些学生越学越吃力,再升级就更跟不上,越跟上越没有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便使“上学”成为“熬学”。
同时,农村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培养孩子1的意识淡薄,且又忙于生计,不能够辅导这部分学生,以至于他们无能力也无兴趣深入学习,最终辍学。
即使有部分留下也是迫于家长压力熬至毕业。
一批批本可造就的学生就这样被我们实施的“义务教育”挤出校门。
古语有云“不以无过而为贵,贵为有错而改之”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补过的机会,这是谁的过错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执行的某些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吗?是人文环境差,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所,万紫千红才是她的真模样,它本应是集文化、道德、梦想于一身,却有着各自特色品味的人文家园。
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
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篇1内容提要:我国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依法强制执行,但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非常严重,辍学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大力宣传,完善法律制度,当地政府强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强化学校的管理,促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以达到提高学生巩固率的作用。
关键词:辍学辍学原因措施建议一、基本情况崔家湾镇位于绥德县城南30公里处的无定河畔,全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共辖61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有5134户,人口18745人。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此地的经济虽然提高了不少,但仍是经济落后、贫困的地区。
很多家庭的主劳动力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选择“闯南方”“走东方”打工赚钱的生活方式。
他们要么把孩子带走外出读书,要么把孩子留在家中让年老体迈的老人看管,一年四季很少回家探望,只有春节前才回老家短暂停留数日,对留守孩子很少、很难、很好地进行教育。
即使在家中务农的父母也不懂得如何因势利导的教育孩子,要么只是一味的说教打骂,要么就是溺爱,造成学生的辍学。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
中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中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中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
建议把中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中学生辍学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研究工作报告一、研究的背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可是,自1986年7月1日实行至今,虽然国家和社会早已创造了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但学校和家庭并没有依法保障实行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日渐严重。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就是农村中学生的辍学问题。
中学生辍学近几年已被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当作首要教育问题,进行了强有力的政府行政干预,但效果不太理想。
即使个别学生返校,其返校生的学习已是名存实亡。
这严重阻碍了普九的进程。
(三)世界教科文组织早已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辍学生学习生涯的提前中断是不可能达到终生学习目的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如果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基础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所以说治理辍学问题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前提,是振兴教育的重要前提,是振兴中华的重要前提。
(四)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现国民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以达到振兴教育、振兴中华的目的。
我们无极县七汲镇中学课题组反思了我们的教育行为的成败,提出了课题《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五)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从行政干预、校长责任制、师生捆绑责任制几方面入手进行了控辍,对辍学原因的研究以及厌学原因的研究较缺乏,为此,本课题组重点从辍学原因入手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厌学原因及控辍的策略手段,研究的目标是找到消除学生厌学、辍学的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手段。
(一)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我国农村中学生的辍学是普九的失败,农村小学生的辍学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实习报告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隐性辍学是指学生在名义上仍在学校就读,但实际上他们的学习状况却糟糕,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支持。
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给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研针对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原因、影响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状和原因,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农村地区选择了若干初中学校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一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辍学的原因和影响。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辍学原因:(1)经济因素: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学杂费等教育支出。
(2)家庭环境:农村家庭注重务农和传统观念,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3)学校条件: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较低。
(4)学生成长环境:农村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榜样。
2. 辍学影响:(1)人力资源浪费:辍学导致农村青少年人数减少,人口流失。
(2)教育资源浪费:辍学学生浪费了教育资源,对教育公平形成了威胁。
(3)社会不稳定因素:辍学学生面临就业难、迷失方向等问题,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3. 解决对策:(1)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学校教育条件。
(2)普及农村教育知识:提高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的约束和指导。
(3)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加优质师资力量,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
(4)建立各方合作机制: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农村初中教育问题,共同解决。
四、结论: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致。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被迫离开家园,到城市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研究和解决呢?一、问题背景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条件差很多,而且很多农村家庭收入不高,无法承担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由于少子化和农村人口外流等原因,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也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质量。
二、分析原因1. 经济压力农村孩子和家庭相对城市孩子和家庭要负担更重。
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学习就更会成为较少优先考虑的事情。
如果家庭收入低无法支付教育费用,很多农村学生就会被迫辍学。
2. 家庭教育环境差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户体结构和文化传承等因素,整体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
许多家长缺少教育和知识背景,无法教授孩子。
很多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时间和环境相对不够好,所学内容难以理解掌握,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动力。
3. 教育资源和质量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相对城市要差一些,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
很多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弱,便使得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容易出现学习退缩的问题。
三、解决方法1. 政府投入和援助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优秀的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措施,提供更多的经济资助,来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子女上学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监管,督促学校加强教育质量改进,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和保障。
2. 加强家庭辅导和教育农村家长可以更加积极地参加教育学习和培训,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运用教育资源,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并且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让学生的教育不断得到追踪和支持。
3.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农村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课外学习培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营造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对学习有热情。
初中辍学调研报告
初中辍学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近年来,初中辍学问题日益突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初中辍学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对面访问辍学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经历。
调研结果:
1. 家庭经济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
近八成的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法承担学杂费和生活开支。
2. 缺乏学习动力。
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感兴趣,觉得学习没有价值。
3. 学习困难和成绩差。
一些辍学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无法跟上课程,成绩下滑。
4. 家庭环境问题。
因为家庭不良环境,一些学生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影响学业表现。
5. 社会影响。
一些同龄人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迷失方向,不再重视学业。
调研结论:
初中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学习、家庭和社会等因素。
为了解决初中辍学问题,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社会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提供教育援助。
其次,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加
强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和关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减少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影响。
【2018最新】关于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学生辍学情况严重,学生辍学原因不在于经济困难.而在于学习困难,观念落后.及农村办学条件差等因素.其中学习困难是直接因素,观念落后是学生辍学思想因素,而因长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则是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尽可能缩短城乡差别,提高农村办学水平,转变现在办学模式,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是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的有效策略.一、基本情况:**年我们接受普九验收,应该说那时控掇工作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而验收过去之后,我们没有从深层次上解决一些问题,造成辍学反弹。
办学条件下滑,尤其是师资队伍流失严重,而与此同时城里学校在政策的倾斜下却发展很快,使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农村初中学生的流失多,辍学率居高不下。
二、原因分析:通过走访校领导并和各地学校的辍学生谈话,结果表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观念落后、对学校老师不满意。
其中经济困难占10%、学习困难占60%、观念落后占20%、对学校老师不满意占10%。
人们一贯认为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但从调查可以看出经济困难家庭条件差并不是主要原因,学习困难才是辍学的主要原因,如果单从主客观原因分析,因主观思想因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不能吃苦、迷恋游戏厅网吧。
注:各村都有网吧)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60%,因客观因素(家庭条件差、单亲家庭、家长不支持、有病、师生关系不和谐、学校管理不当)而辍学的占总数的40%,可见学生辍学主要是由于学生主观原因导致的,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差,又不能吃苦,最后导致缺乏自信而辍学。
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及观念落后只是学生辍学的表层原因,深入分析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五篇范文
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五篇范文第一篇: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笔者长期在农村教学第一线,目睹了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现象。
这种现象如长期发展下去,农村劳动力素质将难以提高,会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笔者发现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中,“读书无用论”思潮又有抬头的趋势。
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需要自谋职业,而就业又不太容易,并且上学还要花费很多钱,于是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读不读书一个样,不如干脆不上,早早地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
有的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散漫,只是一味吃喝玩乐和讲究穿着。
二是职业教育虽有发展,但普遍对实验实习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学生在校不能熟练掌握先进的实用技术,从而对学生和家长缺乏吸引力。
在农村现有教育体制下,普通高中规模有限,一般升学率一时也不可能提高很快。
所以,笔者认为,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这一问题,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针对“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潮深入开展思想教育。
结合当代知识经济的特点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帮助学生和家长确立没有知识技术即使暂时能就业也最终会被淘汰的观念,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
结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经济快速发展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难问题会得到缓解。
职业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大对实验实习的投入,重视技能培训,使学生在校能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职业学校应正确定位,确立“两手抓”的办学思路,即一手抓对口升学、一手抓技能培训。
同时,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干一辈子,这就要求每个就业者都要有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引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是中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和困难,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
本文将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问题背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终导致了辍学问题的出现。
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地区多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家庭经济困难使得很多农村家庭无法负担起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进而导致中小学生辍学。
教育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数量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限制了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他们辍学的可能性。
家庭和社会环境农村家庭往往重视务农,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家庭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支持不足,以及社会环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是造成学生辍学问题的原因之一。
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出现,不仅对个体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还对农村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个体学生发展受阻辍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辍学后,学生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随之失去了提升知识和技能的途径。
这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农村社会发展困境农村地区辍学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农村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下降。
这也限制了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国家发展困局农村地区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
因此,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改善教育环境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提供财政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学校的设施和师资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建立完善的助学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农村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完善对策的研究》5100字
农村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完善对策的研究目录1 引言 (1)2 农村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 (1)2.1 家庭因素 (1)2.2 学校因素 (2)2.3 社会因素 (3)2.4 自身因素 (4)3 改变农村小学生辍学现状的策略 (4)3.1 增加农村小学教育资金支持,推进新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4)3.2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家庭作用 (5)3.3 加强义务教育的法制管理 (5)4 总结 (5)参考文献: (6)1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富裕的同时党和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上也是史无前例的,逐渐加大的基础教育设备投入也保障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但农村小学生辍学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严重阻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既定方略,农村小学生久居不下的辍学率也势必造就新一批的农二代,这也将大大不利于我国针对“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的进一步推进,面对当下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生辍学问题,社会、国家、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家长等等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将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压力,也必将给我国消弭城乡贫富差距,推动全国小康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困难。
2 农村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2.1 家庭因素2.1.1 家庭经济困难、教育价值观落后一般而言,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认为知识无用,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点认识还不够,或者能够想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不是小学教育就可以改变命运的,尤其是我国农村教育资源落后,要想实现寒门子贵的远大理性还是有不小的现实差距的,尤其贫困的家庭能不能支撑高昂的求学代价,总之巨大的教育投入未必可以收获预期的受益,这是许多家长真切的想法,也是导致小学生辍学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仍有不少的家庭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比如家中兄弟姐妹多,只能选择性的让学习成绩更好的、或者年纪更年幼的孩子升学,而其他的孩子选择打工补贴家用;又比如,家里有一位长年卧病在床的长辈,一边在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另一边还缺少主要的劳动力,致使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等等不幸的事情在农村都是颇为常见的,毕竟我国虽然在义务教育政策上面是说免费,但具体落到实际依然需要支付不小的学杂费、课本费等等费用,这些不合理的费用完全可以压垮一些农村贫困家庭的求学梦想。
农村t Word 文档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之我见作者余建昕原因之一: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又经常被批评的同学最容易辍学。
调查显示:32.66%的辍学生、47.07%的学校领导、53.43%的班主任、47.96%任课教师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容易辍学; 31.8%的在校生认为经常挨批评的同学也容易辍学。
从对189名辍学生的跟踪调查材料也显示,有89.06%的辍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有86.72%的辍学生从来没有被表扬,78.91%的辍学生在学校时经常被批评。
从对142位辍学学生的家长的问卷调查材料也显示,61.69%的家长表示如果子女学习很好,但家里很困难,大部分家长表示再苦再难也要送孩子读书。
原因之二:初中生中男生比女生容易辍学一些,但初辍学生男女比例与初中生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初中学生的辍学与性别没有多大关系,现在的农村已经没有很明显的重男轻女现象。
调查显示:47.72%的辍学生、50.53%的在校生、51.11%的学校领导、47.89%的班主任、55.60%的任课教师认为男同学比女同学容易辍学。
从对71个村屯380名辍学生的调查材料也显示,辍学生中男生占60.00%,占40.00%。
原因之三: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太差和村里不良风气的影响。
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一是人辍学生和在校生方面了解,设置了7个选项——学习太差;家庭经济困难;班级管理不善;学校管理不善;教学方法不当;学校缺乏关爱;其他原因。
二是从家长方面了解,我们提供了5个选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太差;班主任教育引导不够;学生学习成绩太差;村里不良风气的影响;其他原因。
调查显示: 46.84%的初中学生辍学和40.41%的初中要校生认为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太差,75.44%的家长认为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成绩太差和村里不良风气的影响。
原因之四:从学校内部看,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对辍学问题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二是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辅导;三是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留守少年辍学问题研究
一、留守少年带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大量农民工选择出国或到沿海发达城市务工,其子女多数留在户籍所在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长辈共同生活,由这些长辈负责抚养和教育管理,这样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少年[1],在学校被称为留守学生。
随着留守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成长环境特殊,缺少亲情关爱,加上隔辈老人或其他亲属对留守学生的照顾也多数限于吃饱穿暖,无力顾及其他,导致留守学生的监护权、教育权的缺失。
这些正值生理、心理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极易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对三所城郊农村初中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在校学生1068人,94%的学生来自农村,其中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达764人,占在校生的72%,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572人,占在校生的54%。
一些基本调查数据见表一、表二。
从校方了解到,在学校里,“留守学生”几乎等同于“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功能的缺失,现已成为目前农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1.学习成绩下降,厌学大多数留守学生自己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双亲不在家,无人约束和管理所致。
同时长辈或同辈外出打工挣钱的示范作用对他们也起到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不思学习,向往外面精彩繁华的世界,希望早点脱离单调乏味的学校生活。
而在学校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而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
长此以往,形成了“马太效应”,成绩较差的留守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2.心理健康失衡,逃学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时常会感到孤独无助,遇到心理问题无处倾述,得不到正常疏导,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
大多数留守学生要么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自
卑感较为明显;要么焦虑心理突出,自控能力较差,冲动易怒,放任自我劣习等,各种心理问题不一而足,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逃学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在我们调查所到的农村学校中,没有看到一所学校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基本不开心理教育课,要在这样的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显然也比较难。
3.不良环境影响,辍学由于孩子远离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会逐渐养成各种坏习惯。
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其他学生多,与社会闲散人员结交,打架斗殴;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顶撞老师;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我行我素。
多数留守学生成绩极差,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多是“双差生”、“问题生”[2]。
这样的学生由于厌学常常到网吧寻找精神寄托,很多青少年一旦进了网吧,就再也无法摆脱网吧的吸引,不思学习,为了上网不惜逃学,父母鞭长莫及,时间一久,辍学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二、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的对策研究留守少年一旦辍学进入社会,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少年问题直接源自农民工问题,而农民工的产生是我国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单靠一个家庭或一所学校是难以完成的,应该由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留守少年监护体系[3]。
1.重视家庭教育功能,正确合理教养子女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
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如细雨润物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
这种潜移默化的非正式影响,对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力量和后果无疑是巨大的。
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少年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正是由于这种家庭功能的缺失,导致
留守少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留守学生的家长应首先转变教育观念,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经济的层面上,不能片面地认为外出务工能挣钱就是为孩子创造幸福,要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完整的家。
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的问题,就要使留守学生不再留守,或者父母在本地打工同时照顾子女,或者要允许外来打工者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并同时解决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孩子不再与他们的父母分离。
2.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关爱留守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
留守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
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依恋性情感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
基层学校可以对留守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建立代理家长队伍,由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学生的“代理家长”,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生沟通情感,关注留守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学习情况,及时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指导,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从而促使留守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3.推进依法治教,使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应该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依法保障留守少年的义务教育。
要使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确保孩子能健康成长。
4.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民的孩子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就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想着为农民抓票子,还要考虑帮农民带好孩子。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督导到位,建立留守学生情况登记制度、监护人联系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工作制度,保证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保护农村留守少年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他们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
这对于提高未来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实现教育公平,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一直向城市倾斜,在体制上、政策上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基本的教育价值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并逐年增加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办学条件,建设规范化、现代化农村中小学,缩小城乡差距,确保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是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厌学辍学的途径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
虽然国家已经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各种客观因素,两为主政策仍然较难落实。
实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学习,保障他们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1] 袁纪玮,韩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探析.理论观察,2006(2). [2] 杨润勇.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根源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07(9). [3] 张吉武.“控辍的根”在课堂.现代教育科学,2003(1).
(责任编辑刘永庆)。